山海横流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逢不识
“长这么大,终于有小娘子,主动跟俺小周说话了,真的好开心!”周然双脸同样十分通红,脸上的肥肉,都止不住地颤抖了起来,显然是真的很激动。
这个时候,之前的争论刚刚平息,大家都刚刚回到座位上,又听到周然仿佛没事人似的咋呼起来,倒是让众人十分无语,就连舒贺也不禁以手扶额,实在头疼。
果然还是那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脾性,不怕你们当长辈会擦屁股,你越擦,人家就越来劲。
一看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周然倒是浑然不觉,皮厚根本没感觉;可齐妙戈招架不住啊,只见她瞬间就两腮腾霞、羞窘得无地自容了起来,那羞涩的红晕,泫然欲滴,看得无数男子邪火直冒。
看到对方这副模样,周然更加痴迷了起来,现在不仅是一双眼睛瞪得老大,连嘴巴也张的老大,几乎都能塞进去,一个小儿拳头。
他的这副模样,更让齐妙戈羞愤难明,蓦然转过头去,再也不理这个混蛋了。
这个时候,朱璃叫的餐饭,终于备好了,随着流水一般的餐饭端上桌来,大家立刻就开动了起来。
而在中间位置上的那位黑纱女子,一直若有若无地打量着朱璃,眸中略有所思,似乎在计较着什么。
客栈的掌柜倒是实诚人,不仅
给两位女客人送上了羹汤,还特地将一小碗羹汤,送到了周然的桌子上,显然,他还没有忘记周然的请求。
正痴迷于齐妙戈美态的周然,鬼使神差般地、顺手就将那一小碗羹汤,双手奉给了齐妙戈。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或许是这碗羹汤确实香浓、或许是她确实渴了、亦或是这一小碗羹汤,是众人餐饭中,唯二的珍惜物品吧,齐妙戈竟然毫不客气地就接了过去,而且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
等齐妙戈喝完,周然这才突然想起,这碗汤可是被他加过料的,想要惊呼,又怕邻近的二女听到,因此一脸诡异地别过头去,老老实实地用起餐来,连齐妙戈的俏颜,都不敢再看一眼。
用罢午餐,众人只是稍稍休息了一会儿,朱璃就率先启程了。
从朔州赶到汉中,就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赶到汶山后,还要选择地方,若想在芒种之前,将这些事情都办妥,时间确实有点紧,还是抓紧点好,这么一想,他岂敢怠慢。
朱璃一走,其他人立刻就呼啦啦地跟了上去。
周然当然也不例外,不但屁颠屁颠地跟了上去,还在临走之际,诡异地向中间的位置瞅了一眼,望着那两位,仍旧慢条斯理享用羹汤的女子,眼神说不出的慧黠。
直到朱璃等人消失在小镇之中,黑纱女子,和白衣女子这才缓缓地用罢午餐。
黑纱女子掏出一方锦帕,撩起面罩,擦了一下诱人的小嘴,这才向着白衣女子道:“你先回宮吧,我有点事情要去做。”
“啊”显然,黑纱女子的这个提议,十分仓促,让白衣女子神情一愣,惊呼出声,继而就连忙问道:“宫主要办的事情,莫非和刚刚的那波人有关吗?”
“不错。”黑纱女子坦然道,“你可认识刚刚的那匹红马?”
“红马?宫主是说那匹神俊异常的宝驹吗,就是那位奇丑青年的坐骑?”
“不错,正是那匹红马,那可是一匹旷世难寻的宝驹,赤兔胭脂兽!”
“赤兔?赤兔!难道就是有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美誉的赤兔马?”白衣女子杏眼圆睁,满眼都是不可思议的神情。
赤兔之名,名传千古,由不得她不吃惊。
“哼”黑纱女子嗔怪地白了她一眼,似乎在埋怨对方大惊小怪一样,继而接着道:“就是你口中说的那种赤兔,你可知道,当今天下,赤兔宝马有几匹?”
白衣女子闻言,秀眉微皱,略带思忖之状地回应道:“属下只知道,镇守北疆的怀化大将军朱璃,他老人家,好像有一匹赤兔马,至于其他人有没有,属下就不知道了。”
“呵呵,老人家?”
“怎么了,宫主?”黑纱女子的轻笑,让白衣女子一阵赧然,却又不知道错在哪里,只好一脸疑惑地问道。
“你说的不错,如今的整个天下,赤兔胭脂兽,只有朱璃有一匹,除此之外,我还从未听说过,还有第二匹赤兔马出世。”
“赤兔马既然出现在这里,朱璃想必定在左近,你刚刚也看到了那位青年了,你觉得他像是一个老人家吗?”黑纱女子,好笑地问道。
朱璃的
名声太响,很多没有见过他的百姓,甚至年轻人,一提到他的名字,就会不由自主地,在他的名字前加上“老人家”三个字,以示尊敬,这在黑纱女子看来,十分好笑。
她不但见过朱璃的真容,还曾设计过对方,岂能不知道朱璃的真实年纪,对方撑死了,也不过十八、九岁罢了,这位十三岁就从军的青年,在这唐末的时代,确实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光芒,名传四海,声震天下。
“啊,宫主,宫主你是说,那个奇丑无比的青年,他、他、他就是朱璃将军?”白衣女子一脸难以置信。
她怎么也不敢相信,在她心中顶天立地般的英雄、那位只手扛起北疆一片天的人物,竟然会是一个青年,还是一个这么丑的青年。
黑纱女子闻言,肃然道:“不错,那位青年,十有八九就是朱璃本人,赤兔神驹,除非不认主,一旦认主,其他人很难骑乘,而那位青年却可以肆意骑乘,这正常吗?”
自家宫主的话,让白衣女子久久无法释怀,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北疆的那位英雄,和那个奇丑青年联系在一起。
心中的纠结,让她沉默良久,这才缓过神来,转换话题道:“宫主要做的事情,莫非和大将军有关吗,可大将军不在北疆好好呆着,为什么要跑到我们蜀地来呢?”
对于白衣女子的这个问题,黑纱女子也想知道,不过,不管怎么样,朱璃竟然离开了朔州,她就必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前不久,她苦心孤诣,一举促成了契丹、奚人、刘仁恭、李全忠四方人马,相互呼应,大举攻进北疆,可在那种情况下,都没能杀得了朱璃;可见,只要对方在军中,要杀他确实不容易。
现在,对方竟然一声不响地就跑到了蜀地,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北疆数州,只知朱璃,不知唐室,这样的人物,即便再英雄,在她看来,也必须除去。
正在她踌躇满志,打算轻身尾随上去,伺机刺杀朱璃之际,旁边的白衣女子突然一声惊呼,引起了她的注意。
抬眼望去,只见白衣女子,满脸便秘的神态,连连道:“宫主、宫主,我不行了,我要去一下茅房,好像闹肚子了,宫主要是有事,就先走好了,叶儿会自己回宫去的。”
声音未落,这小娘,就迫不及待、一流烟地直奔客栈后方的茅房而去。
黑纱女子一脸古怪地看了对方一眼,心中暗自腹诽,这丫头,让你嘴馋,乱吃东西,吃坏肚子了吧,真是活该有这个教训。
可有句话说的好,背后莫道人短,小心遭报应。
她这腹诽未尽,就猛地伸出素手,突然捂在了小腹上,一股悠悠的酸胀之感,倏地从小腹部直窜而上,猛地贯上头顶;肚子里更是翻江倒海一般,几欲让她把持不住了,显然,她怕是也“吃坏”肚子了。
明悟到这一点,只见黑纱女子一声不吭地就向客栈后方蹿去,紧紧追在白衣女子的身后。
可她紧追慢赶,仍旧晚了一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白衣女子,一流烟地钻进了茅房,少顷之后,就突然传来一阵炮火连天的声音,还有白衣女子,那畅快的轻吟声。
山海横流 第二八三章 图腾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山海横流最新章节!
茂州,可是戎汉混居之地。
茂县,乃是茂州的治所,到了这里,朱璃的身后,也只剩下数人了,大部分的百姓,在进入川蜀之后,投亲的投亲,没有亲戚投奔的,也顺路找到了活计,相继道谢后,就离开了队伍。
安置尉迟槿的马车,左、右现在还跟着的人,就只剩下耿弇、舒贺、王佥、折嗣伦、韩逊、潘炕、潘在迎、义存、以及一位蓬头垢面的小娘子了。
这位娘子不是别人,正是赵三山的女儿赵解愁;赵三山本欲将女儿托付给齐妙戈的,毕竟在华阴县城,是齐妙戈一伙人,击退了凶仆、保住了他们一家四口的。
更何况,齐妙戈是女儿身,将解愁托付给她,也能让赵三山夫妇,心中更加踏实一些。
只是天不遂人愿,齐妙戈在半路上,突然闹起了肚子,十分突然、异常凶猛,导致他们一伙人,三步一憩、五步一歇,就被远远地落在后面。
就连一向闹腾的周然,也主动请缨,留在后面,照顾起齐家娘子来,虽然他的目的不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但大家也乐意佯作不知。
不过周然的决定,却令舒贺老怀大慰,直叹娃儿终于长大了。
赵家四口虽然感激齐妙戈等人,却不敢跟着他们留下,毕竟若论实力,朱璃、义存、耿弇都比齐妙戈一行高强不少,跟着他们三人,才更加安全,事关全家安危,他们不难选择。
就这样,他们一直跟到了目的地,赵三山才再次站了出来,直接恳请朱璃收留赵解愁,声言,他的女儿十分貌美,一旦展露真容,定会遭人觊觎,从而也会给他们一家带来不幸。
朱璃只是稍忖片刻,就送给了赵三山百两白银,让他们一家找个安稳点的地方,做点小生意,将来稳妥了,再来解决解愁娘子之事也不迟。
留下了小娘子赵解愁留,朱璃转手就将其塞给了耿弇,并嘱咐他好生照应。
进入茂县,到处都是风格迥异的情景,锥形的小塔,几乎到处都是,那是羌人,对神灵的一种礼敬。
除此之外,大街上,还时不时的,就会出现一伙、或数伙跳大神的队伍,这些人,头上罩着浓墨重彩的虎头、牛头等面具,披着长长的祭袍,蹦蹦跳跳、旁若无人地招摇过市,显然也是羌人对神灵的一种祭奠。
可见,钟灵俊秀之地,连民族风情,也迥异非常。
街道四周,到处都是吆喝、叫卖的小贩,汉人、羌人、蛮人,各个种族的都有。
可在这些人中,朱璃一眼就认出一个人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和朱璃有过一面之缘的朱洽,那个曾经抱头鼠窜的道士。
对方仍旧一身破旧、透风的道袍,混在一众小贩之中,鼓捣着一堆玉器。
在华阴城中,就是这家伙率先跳出来,阻止顾青丰强抢民女的,后来一看那么多恶仆冲上来揍他,就跑了个没影,没想到,此人竟然先一步跑到了茂县,这脚程可真不慢。
这是一个奇人,朱璃不免就对他的摊位,
多看了几眼,这一看,倒是让朱璃十分诧异。
只见朱洽的身前,铺着一块不知道什么年代的粗布,粗布的上面,有模有样的摆放着几件精美的玉器,光泽温润、玉筋、玉花清晰可见,只是这卖相,就十分不错。
既然有过一面之缘,在异乡偶遇,不免就感到亲切,朱璃举步上前,蹲在对方的摊位前,客气道:“先生,这些玉器都是真的吗?”
一句话,就激得朱洽立刻跳了起来,满脸涨得通红,好似朱璃这么问,带给他多么大的侮辱似的,立刻就反怼了起来道:“你这小郎,人长得丑就算了,连话都不会说,老道走南闯北,什么时候卖过假玉?”
一语未落,只见他顺手就拿起一枚玉珏,在朱璃的眼前晃了晃,义正言辞地道:“你看看这硬度、再看看这断口,你摸摸看,体会下这温度,再掂量下分量,弹一下,听听这声响,假玉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成色?”
一看硬度、再看质地、观断口、察温度、听声音,这些确实是辨别玉器的常用方法,可若只是凭着这几个方面,就断定玉器的真假,还是靠不住的。
不过,朱璃只是想和对方打个招呼、随口聊聊,并不关心对方,卖的是真玉还是假玉。
再说了,现在这个年代,能买得起玉器的人,大多都是土财主、显贵之类的,他们自然有自己的一套,识别方法,还轮不到他来担心。
所以,朱璃并未和他争辩,而是略有所思地拿起一块,巴掌大小的玉璧,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块玉璧十分精美,整个玉璧之上,一株天然大树顶天而立,而在大树的左、右,云蒸霞蔚、祥云朵朵。
在那祥云之间,一枚浩浩烈日、一枚皎皎银月,分别悬挂在大树的两边,大树底下,有无数的先民,跪伏在山峦之间,对着日月不停地参拜,整个纹理非常神奇、十分古旧。
要知道,古玉的图纹,可都是天然的,根本就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别的不敢说,这枚玉璧,朱璃有七、八成把握确定,这是一块稀有的真品。
“小郎君果然有眼力,顺手就拿到一块稀有的图腾玉。”望着朱璃一脸认真的神情,朱洽立刻热情地招呼道。
“图腾玉?”朱璃疑惑,这个名词,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怎么,没听过?”
朱璃坦然地点点头,图腾他倒是听说过,但图腾玉他确实没听过。
朱洽白了他一眼,似乎嫌他孤陋寡闻似的,继而他就摆出一副高深莫测地神情道:“远古时期,江汉之域,有九大部落,每部九氏,首领皆为酋长,共尊蚩尤为联盟首领,称其为大酋长。”
“《国语》有言‘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九黎部的民众,信奉自然万物皆有灵性,他们将自己信奉的灵物,铭刻在各种器物之上,以便日夜膜拜。”
“若是发现有天然的玉石,纹理凸显,恰好正是他们信奉的灵物时,便称之为图腾玉,以为瑰宝,供拜有加。”
听到这
里,朱璃恍然,原来图腾玉的名称,是这么来的。
远古时期,先民膜拜自然万物,后世统称为原始膜拜,若是先民发现有玉石的纹理,恰好正是自己信奉的神灵模样,就会认为这是天赐之物,便称之为图腾玉。
图腾玉的出现,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对神灵的信仰。
封建王朝有“君权神授”之说,图腾玉对于远古先民来说,绝不亚于封建王朝的传国玉玺,毕竟,这确确实实就是天生的图腾,还有比这个对先民更有说服力的吗?
朱洽介绍到这里,并没有停下,而是依旧滔滔不绝地阐述着:“蚩尤在位,于中原地区,拓野万里,奠基后人,不失为中华民族的一位功臣;可是,部族的日趋强大,也带来欲望的不断膨胀,蚩尤先是击溃了炎帝,又同皇帝,激战于涿鹿。”
“自古有言,好战必败,好战必亡,涿鹿之战,蚩尤战败被杀,九黎部溃散;有一部分人逃到了北边,繁衍壮大后,就化为北胡各族;有一部分逃到了南面,躲进深山老林,繁衍壮大后,就形成了如今的南蛮各族......”
“无论他们逃到哪里,被称为北胡、还是南蛮,他们仍旧保持着原来的信仰,渤海靺鞨部中的萨满,他们的前身,就是九黎部的大巫,靺鞨族也继承了九黎的信仰。”
“契丹的出征祭天、大事祭祀,全都是远古时期,九黎部的传统,也是原始信仰的外在表现,可见,强大的契丹,同样也传承了九黎的信仰文化。”
说道这里,朱洽望着朱璃,肃然道:“小郎君,说了这么多,你可知道,你手中的这块图腾玉,到底意味着什么了吧?”
朱璃闻言,神情瞬间变得肃然了起来。
若是真如朱洽所言,任何一块图腾玉,都能让一方异族,无数族人追捧、甚至膜拜不已,那图腾玉的分量,就不得不让人重视了。
在如今的北狄、南蛮、亦或是西戎部落中,仍旧保持原始信仰的民众,大有人在,只要找到对应的图腾玉,完全可以诱导他们的民众,站出来颠覆异族的统治。
想到这里,朱璃神情更加谦恭,连忙拱手道:“先生,那么在下手中的这块图腾玉,可以影响到哪些异族呢?”
朱洽赞许地看了朱璃一眼,对于原始信仰的历史,朱洽只是稍加解释,朱璃就想到了图腾玉,可能带来的巨大效应,孺子可教也。
心中嘉许,口中就坦然道:“契丹人崇尚大日,南诏人崇尚皓月,以山、树为图腾的西戎人,也有不少,而这块图腾玉,有山、有树,有日月,至少可以对这些异族产生效应,如何使用它,就看小郎君怎么操作了。”
朱洽坦诚相告,倒是让朱璃好感倍增,顺势道:“这块图腾玉,不知先生打算如何售卖?”
图腾玉的作用十分巨大,本来不打算买东西的朱璃,也一改初衷,想要将这块玉璧买下来;毫不客气地说,图腾玉绝对是对付异族的又一大利器,它的作用,甚至比百万精锐还要巨大。
山海横流 第二八四章 不忘初衷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山海横流最新章节!
朱洽看着朱璃灼灼的目光,神情突然肃穆了起来。
朱璃询问售价,显然是要买下这块玉璧;实不知,即便朱璃不开口,朱洽也会将这件宝物,送到对方的手中。
可以说,朱洽这次出山,就是为了朱璃而来的。
一个人,若是他能给别人带去安宁和祥和,平时或许看不出什么,可一旦濒临危难,才会知道,红尘中同样有无数人,在默默地支持他、敬重他、愿意为他倾尽所有。
这就是厚德载物、众望所归。
正是因为朱璃一向将家国、百姓放在心上,才会有舒贺、王佥、折嗣伦、周然等人,万里投奔。
正是因为朱璃厚待治下百姓、舍生忘死的守护着他们,才得到了很多奇人异士的认可,才有了朱洽的专门到来。
朱洽是专门为朱璃而来的,朱璃现在就自动送到他的面前,他又岂会放过这个机会呢,因此,就见他神色一肃,正色道:“我这玉璧不售金银、不兑财货,若是郎君真想要的话,不妨就回答老道几个问题吧,不知可否?”
“若是郎君的回答,能让老道满意的话,这块玉璧就白送给郎君,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
不售金银、不兑财货,世上竟然还有这等事情?
来自后世的朱璃,可不相信这个世上,有白吃的午餐,即便对方说的再漂亮,也不能让他放下戒心,因此,他非但没有高兴,还暗暗地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在后世,白送的东西,一旦接受,通常都会赔掉数倍的代价,由不得他不小心;不过,他的这番顾忌,显然是枉做小人了,朱洽还真没有算计他的意思。
只见朱洽施施然地道:“昔有汉高祖,以一布衣,仗三尺长剑,而取天下,请问郎君,高祖在沛县,混迹市井时,可曾想到自己,他日会登临九五?”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应该只是个引子,朱璃心知肚明,只不过他猜不到对方的用意,只好据实而应道:“高祖当年,位列汜水亭长,酒肉乡里,自然不敢奢望至尊之位。”
“不错,高祖身处社会底层,面对伟大的始皇帝,自然不敢奢望,取而代之,毕竟这个世上,霸王项羽,只有一个而已;可楚汉相争之后,真正击败天下豪杰,登临绝巅之人,恰恰正是高祖皇帝。”说道这里,朱洽的双眸,突然绽放出锋锐的利芒。
“如今在这天下,有一位将军,两战定代朔、三战复长安,数败契丹于北疆,数十州百姓,因他而过上了安宁、祥和的生活。”
“可这位将军,从不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之人,所行所为,也只是但求心安罢了;如今更是千里走单骑,前往川蜀地,要以命换命,救活自己的心爱之人。”
“那么老道就问,郎君,你认为这位将军的作为,是对,还是错呢?”一言问出,朱洽目绽神光,寸步不让地逼视着朱璃。
对方此言一出,朱璃就知道,一直被他认为是个奇人的朱洽,一定认识自己,而且还对自己将以什么方式,搭救尉迟槿,有所
了解。
可对方又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呢?
在朱璃的印象中,朱洽这个人,他从不认识,除了在华阴城中,见过对方一面外,两人就是八竿子也打不到一起去,若不是从史册上拜读过对方的事迹,朱璃对朱洽,可以说一无所知。
可就是这个,只有一面之缘的人,竟然当着他的面,询问他以性命相救尉迟槿,这个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这难道不奇怪吗?
这个时候,不等朱璃回答,一旁的韩逊就突然插口道:“先生说的将军,可是怀化大将军朱璃?”
听到声音,朱洽侧过头去,望着韩逊,认真地点了点头。
一见对方承认,不但问话的韩逊大吃一惊,就连潘炕、耿弇等人,脸色也瞬间变得难看了起来;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大唐,能够戍卫北疆、北御狄人的朝中大员,舍朱璃别无他想。
试问天下,面对塞北狄人,轻则十余万人马叩关,谁曾有过四战四捷的战绩?
这等辉煌的战绩,当今天下,也只有朱璃和他的河朔军创造过,其他藩镇,要么和契丹人沆瀣一气,要么就是利用他们、达成某种目的,谁曾真正硬抗过。
“我等身为汉民,自然不能让将军就此死去,还请先生见告,大将军他身在何处,我等必须前去阻止,以防将军酿成大错。”韩逊一脸慎重,神情也颇为焦急,好似自己的亲人,即将要遭遇不幸似的。
“不错,遍观唐土,诸侯相争,所为的不过名利二字,而真正能够给百姓带来安宁的人,就目前来看,也只有大将军一人罢了。”
“如此心怀家国,厚待黎民的将军,我们必然不能让他出事。”义存和尚单手竖胸,诚恳地附和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