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山海横流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逢不识
三月中旬,朱玫以傅文达为人质,诈城成功,在李可举、李琢的帮助下,联军轻取代州,彻底截断了李克用与太原方向的联系。
四月初,李琢重金收买了攻下朔州的高文集等人,朔州沙陀军投降朝廷。
中旬,李琢统领联军,在朔州桑干河一带,和李国昌、李克用的回援大军展开大战,此战,沙陀军中出现数名猛将,导致吐谷浑的赫连铎、邠州的李文礼等人不幸战死,李克用父子大败,带领残军,逃往鞑靼。





山海横流 第三十二章 计议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山海横流最新章节!
这些都与朱璃无关了,他在蔚州收缴沙陀溃兵近两万余人,战马近万匹,从中挑选出被迫入伍的汉人男丁五千人,充入麾下越骑,剩余的沙陀俘虏、战马,以及粮草,全都被武悼秘密押往北口,让郭奇佐、庞红姑处理。
那名被武悼擒住的小将,名叫史俨,在武悼的劝说下,选择了投靠朱璃,被朱璃任命为牙将,朱璃随即就将麾下两百牙兵,全都交给他来负责,同时又在越骑大军中挑选了六百人,充入牙兵,至此他的牙兵数量达到八百人。
牙兵,就是亲军,俸禄最高、装备最精良、战斗力最强的军队,无论是对于任何大将来说,基本都是如此。
史俨比朱璃大两岁,骑术精湛,投靠朱璃后,因为身为牙将,类似亲兵统领,几乎和朱璃朝夕相处,二人年龄相仿,时常切磋骑术、武艺。
一个多月下来,朱璃的骑术突飞猛进,虽然比史俨还差点,但也非常微弱,史俨同样有收获,他的武艺增长了很多。
而被武悼抓获的另外一名书生,名叫郭崇韬,年龄比朱璃大三岁,比史俨大一岁,和史俨一样都是代州人,李克用攻破代州后,史俨被逼入伍,郭崇韬由于是读书人,被征召进入军中,负责文案之类的琐事。
史俨投降不久,郭崇韬也投靠了朱璃,被朱璃送往北口,交给郭奇佐调教,五月初,李可举凯旋而归,提拔刘仁恭为蔚州刺史,镇守蔚州。
至于朱璃,他让朱璃回师北口,静待朝廷封赏,朱璃虽然是他的麾下,但这次大放异彩,朝廷不可能不封赏,在朝廷封赏下来之前,李可举不可能越俎代庖。
再说了,朝廷再怎么封赏朱璃,朱璃依旧还会是他的麾下,他相信朝廷不会搞什么离间之类的鬼把戏,对于像他这样,割据一方的节度使,这种把戏,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根本没用,朝廷也不会枉作恶人的。
回到北口,朱璃开始整顿大军,他亲自统领的大军有八百牙兵,八千多名越骑,而将领只有史俨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所以他立刻提拔了张归厚、张归牟二人为都尉,让他们各自带领两千越骑,自领一军,他自己仍旧统帅四千人。
步兵同样扩充了不少,高远的刀盾兵扩充到了五千人,吕勇的排矛手同样扩充到了五千,就连庞红姑的庞勋旧部,也扩充到了五千人,朱璃离开之前,他们三人的部下加起来才不过九千人,现在每人又扩充了两千多,这一切当然都是武悼的主意,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如此拼命的扩军。
(史俨:史载他曾跟随李克用讨伐过黄巢,现在的年纪应该只有十五、六岁;郭崇韬:出生于865年)
广明元年六月,唐廷封赏下来了,李可举虽然没有升官,不过他节制的地盘变大了,因为赫连铎等人的战死,李可举节制的范围,由原来的九州之地,增加到了十三个州,唐廷又将云、朔、平、营四州,全部划归到他的节制范围。
而唐廷加封朱璃为朔州刺史的官牍文牒,却被李可举截留在了范阳,他必须慎重考虑一下,让不让朱璃去做这个刺史。
旬日,李可举邀
请了尉迟信、尉迟槿兄妹进入了书房,针对此事进行了商讨。
尉迟兄妹正襟危坐,神情泰然地望着李可举,说实话,李可举确实将他们兄妹当成了自己的亲近子侄,对他们倒是没什么忌讳,就直接开口道:“小郎,朝廷任命朱璃为朔州刺史,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尉迟信闻言,诧异地看了李可举一眼,随后又瞥了一眼自己的妹妹,他发现尉迟槿闻听此言,眉头微皱,神情有些雀跃、又有些担忧,便拱手道:“李公,朱璃是我的好友,绝对信得过。”
“唔”李可举听了尉迟信的话,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转向尉迟槿:“小娘,你怎么看?”
俗话说女生外向,更何况尉迟槿对朱璃似乎情义不浅,唐廷任命朱璃为朔州刺史,让她十分开心,毕竟这是唐廷对她意中人的认可,可李可举心有疑虑,又让她非常担心。
毕竟朱璃现在效忠的对象可是李可举,上有迟疑,乃是为人臣子的大忌;她知道若想说服李可举外放朱璃成为一州刺史,一定要有一个让他信服的理由,或是解除他的疑虑,略一思忖,她便恭敬地回道:“李公,朔州不过是下州之地,不知李公担心什么?”(唐时,刺史分上州刺史、下州刺史,上州刺史正四品,下州刺史从四品,朔州辖县只有三个,是下州)
李可举闻言,神情微蹙,正色道:“以前你们没来,檀州只有镇远军和威武军,我和李全忠只能形成抗衡之局;自从你们来了以后,我安排朱璃成为北口守捉,目的就是为了在檀州,从军力上压制住李全忠,我有镇远军、北口军在手,互为犄角,定能让威武军不敢妄动分毫,这是其一。”
“其二,朱璃为小郎挚友,但是我对他的了解很少,不知道若是让他成为一方刺史,将来他会不会脱离我的掌控。其三,冲锋陷阵、运筹帷幄,本都护亲眼见证过他的能耐,自然不必多说,可他治政方面的能力如何呢,能不能坐稳这个刺史呢?”
听了李可举的担忧,尉迟槿神情稍缓,温声道:“既然李公知道李全忠包藏祸心,早晚必是范阳的心腹之患,一直压制、监视他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之前就商议过如何对付李全忠,一切以打压、削弱为主,但这样的机会毕竟很少,耗时日久,若是李公不放心,就主动出击吧,可以让李全忠进袭沧州,攻打义武军王处存。”
“王处存身为义武军节度使,受命节制沧州、定州、易州,可如今定州、易州都在李公治下,他定然不会甘心,早晚必会图谋定、易两州,既然李全忠、王处存都注定是我们的敌人,让敌人互相攻伐,无论结果如何,得益最大的都是李公。”
“这样一来,不但驻扎在檀州的镇远军可以解脱出来,而北口一镇之地,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镇远军独霸檀州,契丹人、奚人若是还敢来犯,就是自找不自在。”
说道这里,尉迟槿望向李可举,李可举面带微笑地迎上她的目光,点了点头:“小娘真乃女中诸葛、再世孔明,可惜你身为女儿身,不然李某定然要重用于你。”
尉迟信听
了李可举之言,神情奋然,附和道:“李公,不是小郎自夸,我家小妹乃文武全才,比我这个大兄可强多了。”
“李公岂不闻,昔有平阳公主散家聚兵,合七万娘子军,为高祖争取天下,立下不世之功;文德皇后(长孙皇后),运筹帷幄、贤而能谏,为太宗登顶至尊,开创大唐盛世,立下无数功勋。”
“有唐以来,女子参政盛事不胜枚举,像太平公主、上官大家(上官婉儿)等女中诸葛、女中巾帼,不胜枚举,传下来的佳话无数,小妹自幼励志,效仿先贤,从未懈怠过。”
“哈哈哈,小郎之言,倒是不错,小娘之才,确实出乎李某所料,尉迟兄有了你们这双儿女,倒是可以含笑九泉了。”李可举欣然附和道。
三人恭维、谦逊一番,话题又回到是否让朱璃出镇朔州刺史的事情上来,李可举此时神情放松不少,毕竟李全忠才是他的心腹之患,尉迟槿既然已经献策帮他解决这个大麻烦,剩下的就是用人方面的考量。
尉迟槿乘势再谏道:“李公,朔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个李公应该比槿儿更清楚,那是预防狄人的重要关隘,雁门关、唐隆镇都需要重兵驻守,尤其是如今年代,更不可轻忽。”
“槿儿认为,若有人能够坐稳朔州,这个人一定要能文能武,北拒狄人,南抗诸雄,不然,朔州对于李公来说,就是一个耗粮、耗兵的无底洞。”
“朱璃与我们兄妹相交匪浅,对他的才能我们还是知道一些的,不提他个人如何勇冠三军,就说他的麾下,文治方面还有郭先生这样的佐下,武有武悼、张归霸这样的悍将,窃以为朱璃乃是为李公镇守朔州的不二人选。”
“李公,小郎也赞成朱璃出镇朔州,朔州并非一般地方,北有契丹、奚人袭扰,东有党项虎视眈眈,南有代州朱玫这样的枭雄,若是李公派遣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前去,朔州前景实在令人堪忧。”尉迟信诚挚地道。
尉迟信附和尉迟槿之言,并非是一味盲目的顺从妹妹,他有他的想法,尉迟槿对朱璃的情义他岂能看不出来,而他虽得李可举器重,却毕竟势单力孤,若是小妹以后真的嫁给了朱璃,朱璃现在能够镇守一方,无疑也能让他在李可举的心中,占据更大的分量,即便以后李可举对他这种器重淡了,他外有朱璃这样的外援,进退之间,就会从容很多。
一见尉迟兄妹,不遗余力地力挺朱璃,李可举心中自然放心不少,他地位显赫,却至今无子,族中更是人才匮乏,让他失望苦恼不已,可以说尉迟兄妹的到来,恰好填补了他,后辈无人可用的空缺。
时下,军阀割据,任何一方大员,雄踞一方的时间都不长,不是他李可举不自信,而是无数所见所闻,让他不得不有这方面的长远打算。
以他和尉迟阗的交情,他可以毫无保留的相信尉迟兄妹,若是将来自己有个闪失,他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族人,今日种下的善果,一旦真有那么一天,以尉迟信兄妹的秉性,应该同样不会怠慢他的族人吧。
一念至此,他就有了决定。




山海横流 第三十三章 决定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山海横流最新章节!
六月的天,炎热中,散发着诱人的躁动。
北口郊外,一处简易的凉亭中,朱璃的对面,跪坐着一位一身书生袍服、颜比宋玉、貌似潘安的娇俏小郎君,不过朱璃知道,这是个西贝货。
“朱璃,本公子费尽唇舌,为你争取了朔州刺史一职,你打算怎么报答我。”李可举最终决定将唐廷的敕封,转交给了朱璃,尉迟槿自请前来传达圣意。
朱璃毕竟是现代人的思维,看着同样才十四岁、就出落得如此清新动人的小丫头,再加上他们彼此熟络的关系,就没好气地道:“怎么回报,莫非娘子想让我以身相许不成。”
尉迟槿闻言,粉腮瞬间涨红,凤眸却瞪得滚圆,一副掐死朱璃的嗔怒模样,不过最终还是没有发作出来,转而目光闪烁地看向别处,出言道:“说起来你也真是劳碌命,先是从潭州一路辗转,跑到了洪州,又被我带到了幽州,刚刚替你争取了个职位,又碰到沙陀人进袭,不得不出征蔚州,这才刚回来,马上又要前往朔州,朔州可不是什么安稳的地方,你就没有什么打算吗。”
“有什么打算,师傅本打算将北口打造成我们的大本营的,现在看来又要黄了。”朱璃无奈道,天下将乱,奔波流离的,并非他朱璃一人,如今中原百姓,只要能活着就很开心,他有什么好抱怨的。
“朔州可比北口大多了,你不妨将朔州经营一番,将来以为固地,不过这次你们师徒怕是要分开了,唐廷敕封你为朔州刺史,而李公又加了一条,他似乎对你有什么考量,就敕封了武悼为云州刺史,显然要分化你的力量,不过,好在朔州、云州连成一片,也方便你们彼此来往。”
“现在就分化我的实力,莫非李公有了应付李全忠的办法?”朱璃闻言,稍一思忖就疑惑道。
“嘿嘿,还不是为了让你当上这个刺史,我只好再给他想个办法解决李全忠喽。”尉迟槿白了朱璃一眼,没好气地道。
“啊,你又给他出什么主意?”朱璃一愣,狐疑地看向伊人。
“算不上什么好办法,只是一招驱虎吞狼之计罢了。”尉迟槿无所谓地道,“对了,你很久没有回范阳了,要不要上任之前回去看看?”
尉迟槿突然转移话题,晶眸满是期翼,似乎有所期待,不过看得朱璃一头露水,却不明所以,心中嘀咕,这都马上要挪窝了,他还有时间回范阳吗?
朱璃、尉迟槿二人乍聚倏散,清谈一番,就此离别。
朱璃立刻召集众人宣布尉迟槿带来的消息,在北口简易的明威将军府中,众人来齐后,一边用餐,一边商议着事情。
这也是朱璃安排的,模仿后世聚餐议事的陋习,特地犒劳一下大家。
宴饮中,小丫头朱凝儿娇俏地跪坐在兄长的旁边,正捧着一只大鸡腿啃得不亦说乎,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神彩。

朝廷敕封将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李可举现在才将文牒送来,说明他对将军已经有所顾忌了。”郭奇佐听到消息后,喝了一口水酒,惬意地眯着眼睛,淡然道。
“我有什么值得他顾忌的?”朱璃不解。
“若武某没有料错的话,李可举必然找到了进一步削弱李全忠的方法,不然他不会这么快就分化我们的势力,既然他有办法削弱李全忠,就用不着我们替他牵制威武军了,这个时候,显然就会对我们加以控制,毕竟有李全忠的前车之鉴,他这么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武悼三两口就啃完一只肘子,出言解释道。
坐在郭嘉身侧的新人郭崇韬,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其实这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北口毕竟弹丸之地,朔州虽然形势严峻,却毕竟是一州之地,更能让将军您大展拳脚。”
“不错,朔州久经离乱,民心思安,既然李可举决定让将军出镇朔州,我们就不妨将重心迁移到朔州,朔州再穷,只要我们大力发展、苦心经营,必然能够成为根基之地。”郭奇佐微蹙着眉头,开口附和道。
“唔,先生莫非已有计较,不如说来听听。”武悼双眸一亮,看着郭奇佐道。
郭奇佐闻言,没有拒绝,而是稍稍皱眉思忖了片刻,开口道:“不管什么原因,李可举既然有了决定,我们现在也只能听令行事,再说了,脱离北口也有脱离北口的好处。”
“北口是李全忠、李可举现在博弈檀州的要冲,我们脱离这里,从而免去了身处风口浪尖上的危机,此其一;正如崇韬所言,北口毕竟弹丸之地,作为根基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既然尉迟小娘为将军出镇朔州,耗费了一番唇舌,我们就不能辜负她的好意;进驻朔州、经营朔州以为根基,和我们以前的方略根本没有悖逆之处,只是地方换了一个罢了,此其二。”
“其三,朔州虽然穷困,可朔州以西有一块宝地,若是我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那块宝地纳为治下,大事可期、大事可成。”郭奇佐神情振奋,环顾众人,十分笃定地道。
“莫非先生说的是河套?”武悼眉头微皱,继而双眸一亮,连忙问道。
“不错,正是河套,河套现在被党项人占据,宥州刺史拓跋思恭,现在是党项人的首领,虽然自封为宥州刺史,其实却控制着整个河套的五州之地;狄人不善耕作,如此宝地却让他们用来蓄草放牧,确实可惜,不如让给我们,只需最多三、五年的经营,整个河套,必然能够成为我们最稳固的粮草基地。”郭奇佐解释道。
“好,河套确实是个养民、养兵的好地方,它完美地被黄河护在关内,只要大力发展水军,结合我们的步骑,这个地方我们还是有信心守住的。”武悼附和道。
朱璃闻言,心中不由得想到后世的一句话,“黄河九害,唯富一套”,郭奇佐眼光果然毒辣,一眼就看出了河套的
不凡,简直就是未仆先知的典范。
不过,他仍有疑虑,出言道:“师傅、先生、诸位,现在北口军中,组成卫士的大半都是以前的匪徒,他们的家人都被我们迁徙到了北口,若我们离开了这里,他们的家人怎么办,李公绝不会允许我们迁移百姓前往朔州的,难道我们就放任他们不管了吗,若是这样不仅卫士心思不定,我们又于心何忍?”
“这个容易,若李可举真能解决威武军这个麻烦,北口只需陈兵数千,以现在的防御设施,保护百姓,防备狄人劫掠一定不是问题。”郭奇佐立刻出言建议道。
闻言朱璃点点头,北口的城墙,在将近一年多的持续加固、拓宽,已经不下于一般的坚城,而且狄人南下,北口军只需要防守一面,数千大军坚守这里,确实足够了。
郭奇佐的意思,就是说可以留下一人,统领数千精兵,长镇此地。
郭奇佐见朱璃认可,话锋一转,再次建议道:“朔州有两处需要重兵驻守的地方,一处是雁门关,我们必须抢在朱玫的前头,派人驻守此处,这样我们以后在面对南面的代州,就掌握了主动权,此后,任何人执掌代州,都不敢对我们朔州轻举妄动;其次就是唐隆镇,将军可令人在这里铸造雄关,北防狄人,只要守住这两个关口,再加上将军陈兵鄯阳,南北形成呼应,可保朔州不失。”
“郭先生此言有理,武悼叹服。”武悼拱手一拜,确实对郭嘉的建议十分钦佩。
“那师傅的云州怎么安排?”朔州既然有了安排,剩下的就是云州的筹划了。
“哈哈哈,既然李可举将云州交给武某,自然不用你操心,我自有手段将云州收归己有。”武悼自信地回道。
他这么说,在场众人却无人觉得他是在说大话,毕竟朱璃的一身本事可就是这位教出来,徒弟就如此出色,更何况身为师傅呢。
朱璃闻言,同样没有质疑,开口道:“既然这样,我们就分工一下吧,我先说下自己的安排,若是大家觉得不妥,就提出来。”
众人微笑地点头颔首,以示赞许。
“我意让高远出镇唐隆镇,带领麾下铸造雄关,就叫偏头砦好了。”偏头关的前身,就是以唐隆镇地形为基础,结合周边地势建立的,朱璃不想因为自己的出现,让这处雄关失去他本来应有的赫赫威名,仍旧用“偏头砦”为其命名。
“归霸兄率领飞骑,火速前往雁门,抢在朱玫之前,占领并据守这里,希望还来得及;郭先生、郭崇韬、史俨跟我前往朔州;师傅带领庞家娘子、吕勇、归厚兄前往云州;归牟兄带人坚守北口,诸位意下如何?”
“诺”闻言众人立刻毫不犹豫地应命道,根本无人提出质疑,倒是让朱璃有些不明所以,而武悼、郭奇佐、庞家娘子微笑地看了他一眼,却不曾说破,任由他自己去思量。




山海横流 第三十四章 免税免租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山海横流最新章节!
朔州,位于雁门关以北,桑干河上游。
朔州北靠长城,毗邻契丹草原,一直饱受契丹、奚人等异族的欺压,向来都有苦寒之地的名头,偌大的地方仅仅只有三县,人烟稀少,可见并非易居之地。
朔州三县分别是马邑、鄯阳、和常宁。
朔州治所鄯阳,就是刺史府所在的地方,朱璃等人计议已定,就马上行动起来。
留下张归牟统领骑、步兵共五千人镇守北口,其他人各自开赴目的地。
鄯阳刺史府门口,朱璃刚刚抵达这里,迎面就走来两人,左方一人,幞头襕衫,做文士打扮,却龙行虎步,仪表堂堂;右边一人粗壮黑脸,看起来倒是有点和年画上的李逵类似。
“属下张审,刺史府长史,见过使君。”文士打扮的中年人拱手道。
“属下周德威,刺史府司马,见过使君。”粗壮黑脸的年轻人同样拱手道。
朱璃闻言,瞥了对方两人一眼,神色有些狐疑,漠然道:“两个月前,这里还被沙陀人侵占过,你们两人怎么会没事?”
张审闻言,神情愧然,再次拱手道:“不瞒使君,沙陀人攻进鄯阳时,我二人兵少力寡,被他们抓了起来,后来,李国公招降了高文集,我们才被放出来,使君到来之前的这段时间,都是我们二人打理政务的。”
听他这么一说,朱璃神色稍缓,将朱凝儿从一名骑马的侍女手中接过,回头嘱咐道:“高远,你带领麾下直接前往唐隆镇吧,那里不能缺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契丹人就会打过来了,到时候缺什么,你尽管跟我说好了。”
“诺”高远没有犹豫,应命之后,就大手一挥,带着五千多刀盾手,径直开赴偏头砦而去。
至于张归霸,他早就率领麾下弓骑,连同朱璃派给他的三千卫士,飞速赶往雁门关了,此刻怕是已经占据了那座雄关了吧,毕竟朱玫身为代州刺史,却在之前丢失了代州,即便唐廷继续用他镇守代州,必然也会有一番考究,他现在怕是还待在治所中,望眼欲穿地等诏令吧,就别提四处攻掠了。
“郭先生,崇韬兄,麻烦你们二人先跟张审、周德威了解下情况,等下再告诉我,我带凝儿先去看看住处。”朱璃向郭奇佐、郭崇韬吩咐一声,恳切地道。
“诺”郭奇佐、郭崇韬却连忙应命,立刻走向张审和周德威。
朱璃让史俨先将越骑送入城中军营,他自己则是带着朱凝儿还有两个婢女,进入刺史府。
刺史府好大,它不仅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还十分俊美、庄重大方,数十间的房舍整齐俨然,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意盎然,活力十足,让人有一种舒朗之感。
前厅十分宽敞,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地方;穿过前厅,迎面就是一座庞大的二层阁楼,阁楼两边还有十几栋小楼,彼此之间,用廊道相连着。
右边是一个十分开阔的练武场,左边是小池假山,一条整洁宽敞的青石道,竖着贯穿在二者之间,从前厅直通中间的阁楼。
1...1213141516...2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