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明朝]科学发展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青律
“王尚书,朕想问你,如今最为豪绅的商贾,大概持有多少的家产?”
虞璁问这句话的时候,心里略有几分忐忑。
他心里清楚,在奴隶实际存在的情况下,某些个别人的资本积累,恐怕已经很可怕了。
王守仁露出几分为难的表情,还是如实道:“老臣听闻这徽州大贾,有人以鱼盐为业,藏镪至百万者。”
百万银钱!
虞璁一愣,手指握紧桌沿,寒声道:“大约有多少人?”
“臣……不知。”
不,这个东西一定不能无视。
有这样的豪富,就会兼并土地,就会造成更多的社会不安。
他作为皇帝,要的是天下小康,而不是谁能够一家独大,独大到与朝廷能分庭抗礼。
“虞鹤,再拿纸笔来。”
“朕今天,要跟王大人聊聊……个人所得税。”
第74章
想要缴个人所得税和商业税,想要改善明代嘉靖朝的经济情况,必须要重视一个根本问题官宦对国家经济的插手,已经到了非常恶劣的程度。
明代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投献’之风。
所谓投献,就是字面意义上的,主动把自己的田产送给官员。
乍一听好像不划算,送几亩田人家又不会对一介小农民多看一眼,可是这个行为背后的根本动机,在于避税。
虞璁在得知这个真实情况的时候,心理防线一度炸成烟花。
徐阶在历史上田产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还真没有多少是他自己主动买的四十多万亩,四十多万亩啊,大半以上都是人家农民屁颠颠自己送过去的。
唯一的好事就是,虞璁穿来的时候是嘉靖七年,而且杨一清还没死。
东林党并没有形成连党争都没有开始。
在这个时候能改革顺利,也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话回来,再谈‘投献’之事,可以说是积弊已久了。





[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191
官员一家的地,都是税的。
农民们把这些田产全部交给官家,再向官老爷们交上私税,算是能勉强讨点生活。
王阳明和杨一清那都是在各省历练过的人,可从来都对这些猫腻清清楚楚。
虞璁也着重跟他们强调过,从今往后,税的重点是从农业税转到商业税上,要不断地减轻农民的压力,同时与商人争利。
但这个地方,还真绕不开官宦阶层。
投献制度被王阳明想法子削弱和化解,现在伴随着农业税的全面降低,农民们自己也清楚怎么样利益最大,当然不肯再送田给官老爷们了。
但是,官宦阶层对商业的插手,比对农业还要严重。
现代和古代在政治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对一国之君这个位置的认知。
现代的首相也好、总统也好,总归清楚自己要争取更多的民意,不管政策是对是错,起码在上任期间都会老老实实干活,踏踏实实做人,绯闻都不敢有。
因为人家的工作,就是领导和治理这个国家。
但是古代的皇帝,可是有很多人把皇帝这个位置,单纯当成一个血统的。
整个明代真正专心治国,从头到尾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的皇帝,连一半都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老朱同志制定的商业税政策,在一百多年以后都没有改变过。
所以虞璁的内心是崩溃的。
当年朱元璋打下江山以后,整个国家才刚刚开始复苏。
元朝已经把这个国家糟蹋的差不多了,现在无论农业还是商业,都得想着法子扶持。
所以数学并不好的朱元璋认为,商品的定价不能太高,否则不利于百姓。
而想要商品价格不要过高,就得降税。
老朱爷爷一拍脑袋,说要不就不了吧。
这听起来很荒谬,也实际上就这么发展了一百多年……
定商税是‘三十税一’,那可就等于只不到4%的商业税。
而文房四宝、农具舟车这类的实用物品,直接税!
老朱同志数学不好,他儿子朱棣也数学不好。
到了永乐年间,明朝政府直接增加了税的范围。
也就是说,大部分东西都划入税的范围里,可以说很恐怖了……
之后有多少个皇帝荒于声色不理朝政,也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直到明朝灭亡,这个问题都没有被重视过。
虞璁当时在知道这个情况之后,直接把税转化为摊位,来进行对两大京城商贸中心的管控和调节。
这个问题如果不重视的话,当真会造成商人势力的疯狂崛起。
所以在嘉靖八年的时候,杨一清和王守仁奉虞璁之命,将商业税上调至‘十税二’,算是调整到正常的范围内。
但是,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虞璁现在把河套打下来,有资金能修建养马场和军事基地,才有胆子继续管控经济方面的问题。
毕竟国家安危放在第一,钱不钱的都可以慢慢赚。
根本问题,就是官宦对商业的插手。
《大明律》当然早就规定过,四品以上的官员禁止做买卖。
可是四品也定的太高了放到现代,那可是正厅级往上啊。
想想,如果是现代的县官、市长开企业,靠权力能拿走多少好处,竞争力有多恐怖?
更可怕的是,万历皇帝也没这方面的概念,直接开放‘商籍’的设定。只要是商人都可以异地附籍参与科举,再通过科举做官。
虽然现在万历小皇帝还没被生出来,他爷爷嘉靖帝也被换了魂魄,情况依旧很棘手。
权力经济被放任发展,导致手工业和商业的巨头……都和官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东林党还没有诞生,但是此刻主要的商业大头,都已经被官宦们悉数侵占盘踞,想要动他们就等于要动一整个省的势力。
虞璁千辛万苦发展好了军事,夺回了河套,把蒙古的新锐明星俺答一箭怼死了,现在终于敢松口气,在外患排除的情况下来拾窝里的那些狗东西了。
他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手中的军权。
由于军队制度被优化,而且军工和军备都在飞速发展,虞璁硬是靠着自己的政治手段和武官集团的抬举,把京城的文官势力拾干净。
起码现在的北京城,是彻彻底底的归他做主。
可是……整个中国呢?
他想要大力发展交通和经济,前提就是把商业这个重要的东西,还给人民。
但与此同时,他不能靠杀戮来解决问题。
朝中的大官自然是可以轻松换掉的,多的是英人才通过寻仙考进入北平。
可是全国上下的公务员,要是全杀了,政府系统会陷入瘫痪之中。
自己既然抢不了……那就只能让他们乖乖吐出来了。
个人所得税要,商业税也要,最好还发行□□制度。
虞璁拿着笔想了半天,突然开口道:“王余姚,你说这藩王,此刻可不可以一用?”
王守仁怔了下,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之前削藩之举虽然惊险而血腥,但不仅回了大量的军队势力,还把宗亲吞并的种种钱财都缴回库,让天下流民有田可耕,让天财库如今得到四倍的税回报。
但藩王在如今,仍然是持有一定军队,并且镇守一方的。
哪怕是那些被杀掉的大藩王,也让旁系宗亲继承王位,在宣誓效忠后继续履行职责。
虞璁要的,就是政府和藩王的制衡。
因为古代没有那么优秀的信息传递机制,不可能维持如今世界的这种和平。
所以必须要达成互相的压制,才能确保各地的秩序。
“朕觉得……第一步,应该是让这些文官,把手中的商产都悉数吐出来。”
虞璁开口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忍不住低低叹息一声,把笔放了下来,开始给自己揉额头。
他不担心文官如何反抗,他担心的是商业因此饱受打击。
王守仁当然看得清这个年轻人在烦忧什么,他沉默了许久,突然开口道:“陛下,倘若这件事情与当时追查玉牒一样呢?”
玉牒?宗人府的那个。
虞璁怔了下,心想这两件事有什么关系?
王守仁想的慢,只抿了一口茶润润喉咙,再度开口道:“如果说,凡官籍者有从商之嫌,即责罚三倍税,以示惩戒而以个人之民籍为商,在各衙门登记规模从属,可只十利其一呢?”
直接这么清晰的登记官籍和民籍?
皇帝愣了半天,心想还有点道理啊。
但是还不够。
要知道,如今权力经济恶性膨胀,这些文官和士绅已经占了矿、商、海三头的重利,虽然不至于有万历年间那




[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192
么恐怖,可也是真实存在的。
皇帝想税,那是在和文官们争利,直接触动他们的奶酪啊。
而且更可怕的是,这官越大,做买卖的规模就越可怕。
文官们不仅手下有大量农田商行,还有不少人开设了手工业工场。
徐阶徐华亭都在历史中‘多蓄织妇,岁计所织。与市为贾。”
虞璁定了定神,接了虞鹤递来的牛乳茶,灌了一大口。
也只有草莓牛奶能一解他现在的烦忧!
争,是一定要争的。
可是想要达成他的目的,想要让国家安稳的迎来新生,就不能让他以皇帝的身份和他们争。
这个时候,把儒学抬出来,就非常管用了。
第75章
皇帝直接吩咐虞鹤和一帮小太监给王老爷子端茶倒水捏肩膀,自己闷头把对现世的所有记忆都记了一遍。
凡是与现代有关的记忆,他统统都用简体字来写,算是对这个字的加强记忆了……
如今在明皇宫里呆了三年多,他已经越来越接近一个正统的古代人。
有时候某些字的现代写法是怎样的,他甚至要想一想。
大概是为了谍报以及对现代的留恋,虞璁没事儿还要默写英文单词,从abandon开始,能想起来多少就多少。
也不知道冰与火之歌完结了没有。
第二天,直接召开最高级别的会议,宣布一件新的事情。
那就是层级追缴制。
第一,规定任何官员,都不得与参与及插手商业。
第二,在嘉靖十二年开始前,给予为期一年整的自我放手。
善莫能改,如果看到皇榜愿意撒手,那自然是不再追究任何责任,已有的入不用追缴。
但是,从嘉靖十二年一月一日起,凡是仍与商有染的官员,皆可由更高级别的人追责三倍税罚款以及全部所得的入,所得款项皆由该上层官员所有。
追缴过程必须有明确证据和口供,任何案子都需要三层官员画押签字,才可以完成整个剥夺的过程。
换句话说,虞璁给这些人足够的利益,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相互撕咬。
用藩王不安全,不管是藩王做大,还是文官暴动,都不是他想要的。
那如果……放手呢?
这其中到底涉案多少金额,仔细盘算也恐怕能以百万计。
虞璁心里清楚,这笔钱如果回到自己手里,可以用来投资更多的政府工程,让交通和水利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可是,如果放手这批钱,直接让每一层弱肉强食,可以换来的,是长期的商业秩序稳定。
这些钱肯定会被高位者想法子吞吃,六品吞吃七品,四品吞吃六品,哪怕文官们真的放手不管这些商业上的事情了,也把家里的工奴遣散了,上位者也有一百种法子,把他们的钱都榨的干干净净。
因为利益在被重组和改换,再好的生意都会变成烫手山芋,让人急不可耐的想要撇清关系。
而且整个过程都是遵合礼法,毕竟是徐阶写的稿子每一句话都是圣人的话,表达的意思却完全是皇帝的意思。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懈可击。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第一,这件事,是高层文官受利,他们地位越高,得到的钱越多。
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的高官,都可以得到相当多的好处所以自己可以得到的拥护,是相当高的。
第二,这件事,其实是在完成一个资本的回。
这些官员不用贪污,都可以把大量的钱财聚拢到自己的身边,而这些高层完全可以视作圆滚滚的肥羊,也可以如和那样当个移动银行,等自己的子孙有需求的时候,找个由头抄家了之。
最可怕的,是这个政策的不可逆性。
人们是可以看到踩踏事件的,可是他们哪怕知道这些事情有多危险,也会纷纷的拥挤在一起。
因为利益对人的诱惑,根本不是理智可以控制多少的。
徐阶拿着圣旨,念得都是礼易春秋里的鸿儒之论,所有的想法都被儒学包装的完全合理,像一把被绸缎包裹的利刃。
虞璁十指交叉静静听着,不留痕迹地打量在场每一个人的神情。
没有一个人敢反对。
只要反对,那就是站在了整个文官集团的对立面上。
这才是最可怕的。
他这么做,实际上是在削弱整个文官集团的势力。
哪怕自己把这个制度已经完善和修订的非常全面了,这些高层者也会为了一己私欲,去迫害下层的文官。
这已经和文官没有关系,而是在进行一场清算。
“在这个基础上,朕还要设立一样东西无禄证。”
所谓无禄证,就是在官员们把与商宦的所有关系撇清之后,可以找更高层寻求认定的证书。
拿到这个证,哪怕是高层官员,也动不了这文官分毫。
本身□□是全的,谁敢插手这个事情,就等着被处以极刑吧。
但是,拿这个证,必须要经过一层清算。
写作清算,读作抄家。
并不是说,想得到这个证,就一定要把全部家当都搭上去。
□□人员必须熟记各阶层的新俸禄体系,什么品每年拿多少俸禄,都是定死了的东西。
如果你的资产应该在五百两内,而你有接近四千以上的资产,那多出来的三千五百两,九成归朝廷,一成归无禄司。
而且无禄司归中央锦衣卫主管,会陆续在各地派遣人员成立分司,本身独立于政府存在。
并且任何办事人员,不能在当地停留超过三年。
整个体系的设定,都完全跳脱了古代人的思维框架。
无论是监管、保护还是追究,全部都清晰无比,完全挑不出毛病来。
虞璁是实打实的花了一整夜,才把这些东西统统写清晰,然后再召集官员们天亮了开会。
在开启讨论流程之后,陆炳不着痕迹的给他递了一杯热茶。
虞璁一揭开盖子,发现这茶碗里放的是刚炖的燕窝。
小皇帝眯眼一笑,相当满足的喝了下去。
整个会议直接开了一整天,没有人敢违逆皇帝的这个决定,只能说擦着边帮忙完善些有争议的地方。
这期间陆炳给虞璁递了三碗茶,一碗燕窝汤,一碗鱼翅羹,一碗醒神汤。
轮到皇帝说话的时候,一张嘴就打了个饱嗝。
坐在近处的杨一清闻到了鱼翅鸡茸汤的味道,突然觉得有点饿。
等到嘉靖十五年,再来管个人所得税的事情。
现在基本商业税已经从三十分之一恢复到十分之二,只要能让那些文官势力停止资本发展,都可以让整个社会进




[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193
入更加健康的状态里。
锦衣卫现在归虞鹤管,规模也已经放大了三倍,拥有更加严格的体系和监察。
这里的每一个锦衣卫,任何财务和所有物的进出,都是被重重监视的。
所以那些徽商晋商想要靠钱来换一张无禄证,几乎不可能。
在散会之际,虞璁突然有种奇异的想法。
这个政策一出,搞不好几大商会的势力,会重组和改变许多。
皇帝奔波劳碌了许多天,之前练出来的肌肉轮廓也在渐渐消失。
……这真是公职人员之职业病啊。
坐办公室久了就是容易胖。
小虞同学一拍脑袋,直接蹦着去找陆炳了。
“阿彷,我们去哪儿玩吧。”
陆炳刚训练完新的一批锐士兵,准备去和都督们开会,此刻脚步一顿,略有些犹豫。
两人确实……很久没有一起做过什么事情了。
“对了,军中有上好的蒙古马。”
蒙古马?
虞璁愣了下,大概有点印象。
他平时其实都是坐轿子或者马车出门,但也被阿彷教了许多骑射的技巧。
自己的体格越来越挺拔,学这种东西也只需要一些时间。
汉马虽然没有蒙古马高大,跑起来也挺快的。
“我带你去。”陆炳还是不太放心:“但是得我带着你骑。”
哈?在军营里同骑吗?
两人一路往西,去了一个略大的跑马场。
骑兵们已经结束演练,去抢馒头鸡蛋吃了。
陆炳生怕他磕着碰着,还是把自己最放心的一匹黑马牵了出来。
这骏马昂首阔步就走了几步,都看的虞璁眼睛发亮。
是真的帅啊,这鬃毛光滑漂亮的跟缎子一样!
陆炳先小心的把他抱上了马背,自己又翻身上去,把他抱紧。
“我自己会骑马的,”虞璁颇有种被看轻的感觉,不服输的嘟哝道:“不就是高了点嘛。”
“你先感受一下。”
陆炳抓住了缰绳,示意他放松的靠在自己怀里,两人的呼吸再度交缠。
下一秒,他一扬缰绳,整匹马直接如闪电一般就飞了出去!
这速度就像是摩托开到了最高档的速度,连景色都飞驰的根本无暇看清!
虞璁在这一刻都懵了,压根连嚎叫都来不及,就呆呆的任由阿彷抱着他跑完了一整圈。
这黑马训练有素,要跑就跑要停就停,直到陆炳小心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皇帝才终于回过神来。
虽然是驮着两个人,可是没有沉重的盔甲和兵械压制,这马跑起来简直跟玩儿似的。
整个过程里连屁股都没有颠簸,因为速度实在是太快,注意力也全都在呼啸的风声上。
“太……太刺激了。”虞璁喃喃道:“你每天都接触这种程度的玩意儿吗。”
难怪佩奇看见他都恨不得绕着走……
陆炳淡淡一笑,垂眸道:“再来一圈?”
“嗯!我还要玩!”
第76章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
掐指一算,这应该是自己在明宫城里的第三个新年了。
虞璁提前嘱咐过,让光禄寺准备好经寒经霜的蔬菜瓜果,都送到河套那边去慰问军士。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如果这是一个游戏的话,虞璁甚至能看见好几项任务正在读条倒计时,每一项都稳妥而令人安心。
蒙古需要时间,陷入新一轮的混乱和争执之中。
女真需要时间,接受这些无法抗拒的诱惑,再与中原达成新一轮的合作。
最终有关无禄证的经济政令被推至全国,哪怕引起无数骚乱,这个时代也没有微博和网络,那些官宦商人的痛骂也传不到他的耳朵里去。
虞璁看着那宫娥发上的乌金蝶,心想这一年过得也是忒快啊,真是岁月不饶人。
几个娃自然又蹿高了许多,朱寿瑛又开始想法子赢棋,好让自己可以和爹爹出去玩,不过严世藩吸取了教训,如今警惕了许多,也不肯再给任何的让步了。
这一年里,宫中整理出版了一本《育儿经》和一本《童话集》,算是最早期的儿童休闲读物了。
皇帝闲着也是闲着,一看小崽子们还在跟严大人斗智斗勇,突然有个奇异的想法。
沈如婉的棋力,到底如何?
他本身真心把自己后宫里的媳妇们当姐妹,但是为了祖宗礼制和所谓的男女大防,当然不好意思让这两人直接见面。
但是完全可以让沈如婉带个手套,隔着长毯跟严大人来一局啊。
这之前拿来试炼天师的长毯往桌子上一悬,视角只能看见毯下的棋盘,那也算是做足避讳了吧。
严世藩听说自己要跟宫妃一弈的时候,心里有几分惊异。
但是他根本没有选择权,因为提出这个想法的,是帝王。
时间定在了正月十八,地点依旧是乾清殿的西殿。
厚毯早已悬好,棋盘和随侍的太监都也准备好了。
虞璁站在另一侧的门外,瞥了眼那缓缓走来的女子,心里还是惊诧了几分。
真是张开了啊。
沈如婉如今终于满了二十,长发垂在肩侧,一如从前眉黛春山之貌,连微笑的模样也从容温和,让人心里忍不住有几分的亲近。
如果自己是朱厚本尊的话,肯定眼睛都直了吧……
虞璁心里叹了口气,心想还是自家陆大人更符合审美点,挥手示意她过去落座。
整个对弈的过程,只花了半个时辰不到。
1...6061626364...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