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纳兰幽月

    如今刘景升上表,已是有了令陛下调停之意。荆州之事日久,恐生变故,待弘农王至时,定是另一番危机。若弘农王遇险,则是国之大失。

    望陛下斟酌。”

    言罢,王允便退了回去。

    刘协闻言正要问王允有何人选,却见王允退了回去,似乎不打算举荐人选。这种场面以前似乎并不多见,但王允的眼神所向还是给了刘协一个人选。

    随后,刘协扫视了一眼众臣,顿了一下,对众臣言道:“王司徒之言甚善,不知诸位可有合适人选?”

    黄琬起身上前言道:“陛下,臣以为侍中刘叔玉可担此任。”

    刘叔玉便是刘焉次子刘范,如今在朝中担任侍中。刘焉与刘表均出于鲁恭王刘余一脉,也算是远亲,刘范有着这一层关系在,在说和荆州之事便占有一定的优势。

    更何况,早先在长安时,刘范、刘诞兄弟与韩靖一同放弘农军入城,才使得刘辩有能力保住宫门不失,才有了后面的诸多可能。

    可见刘范也是一个颇有担当,颇为勇敢之人。

    黄琬不愧是朝中老臣,对于这些还是了解的非常清楚的,推荐的人选也是恰到好处。

    只是,刘协却更倾向于另外一个人选。

    刘范的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而黄琬却忽视了另外一件事,早先刘表曾经上书言益州牧刘焉之过,刘范又身为刘焉之子,如此一来,这个人选怕是有些不合适。

    只是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弘农王刘辩、太傅马日磾、太尉赵谦、司徒王允、司空黄琬几人,如今刘辩、马日磾持节镇抚州郡不在朝中,赵谦力主让刘辩解决此事,王允虽然目光所至之人乃是刘协所想,却没有明着表达出来,黄琬又举荐的是刘范。

    如此一圈下来,已经没有其他人再说话了,而其他官吏则还因为刘范与刘表算是远亲而点头称赞呢。

    刘协不禁有一些头大。

    若真是差刘范前往,他还真的有一点不放心。

    正在刘协左右为难之时,还是王允看了看左右,再次站了出来,对刘协言道:“陛下,臣以为刘叔玉一人略显单薄,不如效弘农王、马太傅、赵太仆一般,多差几人前往,也显得朝中对此颇为重视。

    臣再举荐司隶校尉刘玄德。”

    言罢,王允转头看向刘备,向后者点了点头,便又退了回去。

    刘协看了看王允,又看了看其他官员,心道:“还是王司徒知寡人。”

    “寡人以为,王司徒所言甚善。不知众卿可还有其他人选?”刘协并未着急询问刘备的意愿,而是向众臣问道。

    刘协这一个口子一开,百官便开始各自举荐人选,于是又有几个人选产生,但皆没有刘备、刘范两为刘姓宗亲更加合适。

    于是,刘协选择了河南尹朱儁举荐的侍郎杨勋作为第三个赴荆州调停的人选。

    这杨勋也是曾经与王允、黄琬等人一起密谋除去董卓的人之一,也算是一个功臣。

    刘协在选择朱儁人选表达对于朱儁的重视之外,也是给杨勋一个机会,若调停成功,也算是大功一件,自然会有所赏赐。

    刘协年纪虽小,却也懂得笼络人心,如今王允、朱儁等人都已经老了,早晚要有一些新的可值得信任的人接棒,刘协也在观察,也在选择。

    刘备、杨勋这些人都算是不错的选择。

    于是,刘协在殿上便订了司隶校尉刘备、侍中刘范、侍郎杨勋三人作为到荆州调停的使臣。

    三人没有太作耽搁,不日便出发,赶赴荆州。

    “如此说来,寡人不必再赴荆州矣。”刘辩听完马礼关于刘备等人赴荆州的言语之后,面露喜色,感慨道。

    如今众人已离开洛阳数月,而唐姬早有孕在身,刘辩一直担心会错过孩子出生之时,如此一来,倒也少了由并州再赴荆州的一番周折。

    “王上,此事臣也是听说,一切还要以朝廷文书为准。”马礼虽然对此事信誓旦旦,但还是提醒刘辩要以朝廷之言为准。

    刘辩自然知晓,担心中仍然感到欣喜。既然刘备等人已经赶赴荆州,那么朝中必定会差人告知他不用再去荆州。

    此事已经**不离十。

    于是,刘辩唤来韩康,差其到河间国面见刘陔,言刘辩荆州之行以取消,刘辩为履再见刘陔之言,待离开魏郡时将再次经过河间国,与刘陔一醉方休。

    韩康闻言,持着刘辩信物,领命而去。

    另一边,刘辩又与马礼闲谈了一番,却是韩馥府上差人来请,原来已经到了晚膳时间。

    临行前,刘辩打开唐姬令马礼带来的一封信,上面只写了一句话,却令刘辩留下了眼泪。

    “国事为重,缓缓归矣。”




第二百一十九章 再饮一杯否?
    “国事为重,缓缓归矣。”

    刘辩瞧着纸上短短的两句话,却莫名的心伤,那“归”字之上,分明还有着泪痕,写信之人又如何不希望读信之人早些归去。

    只是刘辩所为之事,关乎社稷,关乎国运,她又怎能以一己之私,敦促刘辩归去。

    刘辩知晓其中真意,心中感怀,想到如今已是金秋九月,发誓一定要迅速结束,早些归去。

    擦干脸上的泪痕,刘辩整理了一番衣襟,便带着来宁、赵云两人,准备到韩馥府上赴宴。

    原本刘辩还打算在邺城多待几日,如今他却一刻也不想多待,在马车上思忖着如何与韩馥作别,早些出发。

    待刘辩来到韩馥府上,马日磾、赵岐以及韩馥麾下长史沮授、别驾闵纯、治中李历等人皆已在座,这沮授原本是韩馥麾下别驾,原本的长史耿武与张种一起被杀,韩馥便将沮授提拔了起来。

    众人见刘辩到来,纷纷起身相迎,待刘辩入座后,众人又相互的谦让了一番,才依次入席。

    韩馥由刺史升任州牧,冀州一众官员皆是面露喜色,这一次晚宴倒也进行的十分喜乐。

    待酒过三巡之后,韩馥提出让刘辩等人再待两日,却是让刘辩有些不好张口说明日便走,刘辩思考再三,正要与韩馥讲明,却又听韩馥言朝廷使者明日便到邺城,只得暂时放弃了离开的打算。

    朝廷使者想必也是为了知会刘辩不用再去荆州一事,如此刘辩想走也暂时走不了,少不了要再耽搁几日。

    刘辩着实有些烦躁,好在马日磾又再一次展示了酒量,吸引了大部分的注意力,刘辩不用过于分神去应付众人的好意。

    正走神间,一个灰袍的中年人端着慢慢的一杯酒来到刘辩身前,躬身道:“某冀州长史沮公与,羡仰弘农王日久,今终于得见,借韩州牧美酒,敬王上一杯。”

    沮授,字公与,巨鹿郡广平县人,少有大志,善于谋略,亦是一个人才。

    刘辩见沮授到近前敬酒,心中喜悦,脸上也露出高兴的笑容,言道:“沮长史才名,寡人亦从多人口中听得。今日一见,怎能只饮一杯?”

    言罢,刘辩举杯致意,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而后又命人再为他与沮授两人斟满,再饮一杯,如此三杯之后,刘辩才作罢,叹道:“好酒,先生再饮一杯否?”

    如此,刘辩与沮授连饮五杯,好不快活。

    沮授不知是受宠若惊,还是喝的急了,握住酒杯的手一抖,手中酒杯竟然跌落在地,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引来了众人的侧目。

    沮授见状,慌忙向众人致歉,言道:“某醉也,这便告辞矣。”

    言罢,沮授分别向刘辩以及韩馥拱手致意,缓缓退出了屋内,来开韩馥府上,往家中行去。

    路上,行人只见一个灰袍的读书人似乎在抹着眼泪,好不注意举止仪态,向北疾行。

    府中,经过方才的一幕,众人似乎皆意识到宴会已经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众人纷纷起身告辞,刘辩也扶着已经酩酊大醉的马日磾上了马车,在韩馥的目送下,往住所而去。

    到了马车上,马日磾的呼吸似乎已经没有了方才在韩馥府中那么急促,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地倚靠在马车后侧一角。

    半晌,马日磾睁开双眼,醉眼醺醺地看着一直在盯着他的刘辩,断断续续地言道:“王上,老臣脸上的褶子可是又多了?”

    刘辩有些好笑地看了一眼马日磾,转身不再看他,这马日磾果然是在装醉,今日这点酒还远远不到马日磾的量。

    刘辩转过头,身后的马日磾则摇了摇头,苦笑了一声,闭眼继续睡觉,果然还是瞒不过刘辩的眼睛。

    待到了地方,刘辩先下了马车,然后使赵云扶马日磾去休息,算是没有揭穿马日磾的装醉。

    翌日午时,刘协派来的小黄门终于感到了邺城,在韩馥的陪同下来到了刘辩等人落脚的地方,将刘协关于荆州一事以及赏赐犒劳众人的口信全数转告刘辩后,才舒了一口气,对刘辩言道:“王上,陛下还有一些话让奴婢转告。”

    言罢,那小黄门看了看左右,示意众人都退去,看来这些话是说给刘辩一个人听的。

    刘辩正洗耳恭听,想着刘协会让这个小黄门转告些什么话,小黄门却是拿出一封信,交与刘辩。

    “陛下交代,将信交与王上时需屏退左右。”小黄门见刘辩一脸认真听着的模样,有些尴尬地说道,然后小黄门便退了出去。

    刘辩拿着手中的信,露出了笑意,将信拆开,看了起来。

    “兄长离开洛阳数月,无人与寡人彻夜长谈,寡人心中思念兄长,修书一封,望兄长早日归来……”

    其实,刘协的信倒像是一个小孩子的碎碎念,其中还有提醒刘辩曾经答应刘协带他说去各地的约定,怪不得刘协一定要屏退左右,若是让他人看到了,一定会对刘协这个早慧的皇帝“另眼相看”。

    刘协的这童真的一面,或许只对刘辩一个人展现。

    这是何等的信任。

    刘辩笑了笑,有些不舍地按照刘协的最后一句话“兄长阅后即焚”,将夜晚才用到的烛火点燃,将书信焚尽。

    而后,刘辩小心检查了一番,没有任何火星,才推门出去。

    韩馥以及小黄门等人皆在门外等候,见刘辩出来,众人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

    刘辩上前对韩馥言道:“韩州牧,陛下催促寡人早些完成任务回洛阳。寡人恐不能在邺城多做停留,不日出发。”

    韩馥闻言,叹了口气,只得言道:“既然如此,某也不能强留,王上不妨再多留一日。”

    刘辩见韩馥说的真切,也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刘辩等人又在邺城待了一日才告别韩馥,向河间国出发。

    一直到刘辩离开邺城,他都没有再见过沮授一面,不知为何。

    待众人到达邺城以东二十里,迎面撞见了一队人马,刘辩定睛一看,正是袁绍一行人。



第二百二十章 岁月如刀
    刘辩一行人在城外偶遇袁绍所率领的队伍,不过两方人马都颇有默契地远远绕开,并未真正迎面碰在一起,其中缘由,大家皆是心照不宣。

    待袁绍等人走远之后,刘辩闲来无事中开始思考起来。

    这袁绍前日一早出城,中间竟然隔了一日才回来,不知道是因为路上有事耽搁了,还是找到了什么有用的线索?

    另一边,袁绍的确找到了一些线索,在魏郡东北侧清河国贝丘县有百姓曾经在起夜时听到过大队骑兵经过的马蹄声。

    于是,袁绍一面差人继续追踪,他则亲自回邺城带上袁尚,要去渤海郡拜会一下曹操。

    虽然曹操曾随朱儁一起兵进渤海,也代替了他成为渤海太守,但两人的关系也不算是就此不相来往,袁绍正好有一些事情要向曹操确认。

    当然,袁绍并不会与刘辩分享这些信息。

    ……

    刘辩一行人到达河间国时已经是第二日,刘陔再一次亲自率人迎接刘辩,同行的还有早先刘辩派去河间国的韩康和河间国中尉马智。

    马智在上一次被刘辩说得哑口无言后,在狱中思索了几日,觉得刘辩所言也有几分道理,于是承了刘陔的情,在河间国内为将。

    算一算,刘辩离开河间国也才将近时日,没想到这么快便又回来,也是多亏了不用再去荆州这一件事,刘辩不再沿荆州返回,为了完成对刘陔的承诺,便再次经由河间国往北。

    正好常山、中山等国也并未差人来请刘辩,刘辩也不用往这几处去。

    刘陔迎上刘辩,两人驾马并肩而行,谈论着刘辩在魏郡的见闻。刘辩这一次离开魏郡,还从韩馥处给刘陔带来了一些粮草物资,赠与刘陔。

    这韩馥还算慷慨,让刘陔看到之后合不拢嘴,不住地感谢刘辩,还言一定要找机会去见一见韩馥。

    两人身后,众将紧随其后,只有马礼、马智两兄弟拖在最后,相互谈论着自分别之后的经历。

    马礼随刘辩转战于弘农、河南、京兆、河东等地,成为刘辩身边的一大助力,马智随袁绍在河内、渤海等地,看着袁绍一天天壮大,然而局势稳定后却又渐渐沉寂。

    短短一年时间,两兄弟都经历了非常精彩的人生,只是各自的结局多少有一些差别。不过从结果上来看,马智河间国中尉的身份与伍孚相当,而自从河南尹再次交与朝廷之后,马礼只是一个谋臣。但从过程上来看,马礼的选择似乎更加成功一些。

    毕竟刘辩如今是坐拥五郡之地的弘农王,又身为朝廷的大将军,又深受刘协的信任,一时风头无两。

    马礼在听到弟弟讲述那日在刘陔府上言语顶撞刘辩一时候,拍着马智的肩膀,笑着安慰着他。

    在马礼的印象中,似乎除了几位西凉军将领、以及王允对刘辩言语如此以外,马智是第一个。

    不过,刘辩也不至于因此而记恨马智。

    对于马智现在的情况,马礼还是非常开心的,虽然袁绍即使被贬为一介县令,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马智能早些离开袁绍,还是可以避免很多危机的。

    风云人物,同时也是危险的漩涡。

    就拿袁绍差马智来见刘陔这一件事来说,刘陔也是有可能将马智杀掉的,像刘虞一般。

    不过以马智的倔脾气,当初都能够与马礼分投两处,如今能够想明白这一环,还是要多亏刘辩的言语。
1...66676869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