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回到七零末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崽崽猪
“国生是我儿子,我去说他两句怎么了?不行啊?他敢娶了媳妇忘了娘,我就不认他这个儿子。”赵母的重点还是在穿得‘花枝招展’的儿媳身上,就像训几句话。
赵父:“……”这是哪跟哪?说到孝顺,三个儿子当中莫属于赵国生了。
哪里不知道老伴那点小心思,不就是没给你这姆妈买洋气的新呢子大衣吗?也不想想你年纪一大把了,买给你,你能穿出去吗?半截入土的年纪了还跟儿媳妇吃醋,说出去也不怕人笑掉牙。
连着这两年,这二儿媳妇亲力亲为的缝制了新棉袄给他们俩老过年穿,孝顺到这份上,够了。
做人要看得清楚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78
,二儿子家,说到底还是国生当家做主,没有国生的点头,二儿媳妇有那气魄胆量给孙女置办那么丰厚的嫁妆吗?
虽说,赵父重男轻女的想不通这其中的原因,可他尊重儿子的想法。
“国生孝不孝顺,你心里有数,至于掏空家底的事,你担心孙子,你可以私底下补贴啊。”在赵父看来,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轻易掏空家底,多多少少会留点压箱底的东西。
客观冷眼的瞧着赵家第三代,大儿子家的孙子,生了三个女儿后的唯一的儿子未娇惯过度,养的太娇气,三儿子家的孙子,三儿媳妇总觉得生了三个儿子,是大功臣,对儿子的教育是百依百顺的理所当然,太调皮且不爱读书,唯有对二儿子家的孙子,赵父抱有很大的希望。
二儿子家的小孙女都送去镇上上中学了,更不用说孙子了,说不定,赵家村出的第一个大学生真是他们老赵家。
想想,莫名的眼热,激动。
“待会你送两条鲤鱼去国生家,给我孙子补补。”赵父始终记得多吃鱼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这句话。
“好”赵母打住了心里各种说教的想法,叹了叹气。
真是有点可惜。
赵宏生家。
“哎,宏生,我们家也买单车吧?”眼热大哥赵福生前些天刚买了辆单车的王梅芳活动了心思不安分的撺掇到。
别人有的,她可以没有,自家兄弟有的,她不能没有,不然村里的人拿他们兄弟妯娌家作对比,多难看,王梅芳是个虚荣心和自尊心很强的人。
“我们家又用不到单车,买它干嘛?”还不如省着钱攒着买电视机呢,赵宏生不解的问。
“我每次回娘家都要走好长的路,家里孩子也大了,以后去镇上读书,难道和二哥家的美丽一样,每天早早起来走路去镇上读书?晚上又摸黑走回来?他们亲家在镇上,美丽刮风下雨的时候可以住她姐婆家,我们儿子呢?你舍得他每天来回摸黑走路?”大哥家也没有什么地方特意需要单车的地方啊?可是王梅芳不敢直说,只能瞎找借口。
赵宏生笑了笑很无所谓的顺口回嘴:“谁不家孩子去镇上读书不是起早摸黑的赶路?有那么娇气的用得着买单车?人家城里大人也不见得人人都买了单车。”这借口,当他傻子。
单车可是大件物品,家里真买了单车,谁舍得给孩子骑?不怕骑到镇上丢了?
王梅芳:“……”儿子这张感情牌也打不通。
“家里不是有多余的钱吗?买辆单车怎么了?”村里十多户人家买了单车,他们家为什么买不得?王梅芳有点赌气。
“我准备攒着买电视机,孩子总是去别人家看电视也不是回事。”每次去别人家看电视,人家嘴上不说,心里可不舒服,生怕多用了电似的驱赶,看到儿子被人嫌弃的样子,真难受。
可是,你阻挡不了孩子老往别人家看电视的脚步啊。
王梅芳:“……”这个理由很充分,她无法反驳。
仔细想想,买电视机也不错,三兄弟中,谁家都没买电视机。
“要不,明天我去爸妈哪里借点?”一缺钱就去公公婆婆哪里哭穷,王梅芳习惯了。
似乎,她忘记上次哭穷没要到钱的事了。
“别老打爸妈的主意,他们俩老就那点棺材本,我们自己攒攒就够了。”真是的,这爱占小便宜的坏习惯怎么就改不了,赵宏生无奈的摇头呵斥到。
逢年过节没见她主动想着给爸妈置办件新衣服,包个大红包,送点好吃的,一缺钱马上想到从爸妈身上捞一笔。
身为儿子,他臊的慌。
“好,不打爸妈的主意。”嘴上是这么说,可闪烁不敢对视的眼睛可不是那么想的,王梅芳仍旧不甘心的要去再哭穷一次。
在赵福生家买了单车,赵宏生家准备买电视机的时候,赵国生和刘兰秀还在讨论逼真一点的装穷,刚花了‘巨额’置办了嫁妆,掏空了家底,没钱买单车,电视机。
单车,赵国生心心念念了好久,总找不到合适的时机买。
电视机还好,这年头的电视剧对他吸引力不大。
其实,赵国生很想买一辆拖拉机,或者牛车也行,一年中有大半年每三天挑百多斤泥鳅、黄鳝等重物步行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去县城,很辛苦的。
买拖拉机,可能性不大,不划算。
牛倒可以考虑,翻田耕地有需要,有了牛,牛车不就有了?
作者有话要说:对不起,好晚才回来。
第67章
回门又称“归宁”,亦即“回娘家”。
回门也是新婚夫妇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回娘家探亲,夫妇二人成双成对结伴而行,拜见女方父母,自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这时的女婿见到岳父岳母,就应改口为爸爸、妈妈,为整个婚礼正式尾,即让新娘父母看到二人婚姻美满之意。
每个地方的回门时间概不统一,有些地方是结婚第二日、第三日或六、七、八、九日,也有满月回门探亲的,视风俗情况而定。
当地习俗为第三日,回门日。
早晨赵国生站在屋外伸展着腰身,太阳还没有出来,没有一丝的风,一切都静悄悄的,村子里远远看去,家家户户灶台的烟囱烟雾缭绕,在村子上空被一层薄云笼罩着,朦朦胧胧的,别有一番烟火气息,地上泥土里冒出野花野草陪衬着树枝微微泛着绿意,嫩芽也在春意的风吹雨晒中丰满浓意起来,仿佛配合着赵国生一家迎接赵美艳携婿归来。
“国生,你一大清早的在屋外闲站在干嘛?不知道今天女儿女婿回来啊?快过来帮忙杀鸡杀鸭,还有昨天买的猪蹄还没用火钳子去脱毛,让爱华去剁猪草,家里的猪还没有喂呢?真是的,没看到我忙的不可开交啊,也不会上来帮着点。”以前有赵美艳在家里帮衬着忙家务,不觉得有什么,现在赵美艳嫁人了,这才察觉到忙不过来。
女儿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果然说有道理啊,这不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眼前吗?美艳没出嫁前,在家里,眼睛里永远都有活,不用人催促就手脚利索的忙活起来,而儿子呢?推一步走一步,要是没有给他们安排和提醒,总慢上半拍子。
赵国生:“……”
“回门宴”赶的不是午饭吗?急什么?整整一个上午,难道还忙不顾来?
摸着有点饿的咕咕叫的肚子,赵国生心想早饭还没有吃呢?
“先弄早饭吃吧,爱文和爱强吃过饭还要去上学。”赵国生笑道,瞧着两个熊孩子傻愣愣的围着灶台,时不时着急的望向挂在墙上的钟表,估算着是否迟到。
正忙着把猪肉剁成馅的刘兰秀头不抬的不假思索到:“昨晚不是还有剩饭吗?早上美丽热了吃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79
,还有剩,让他们两个凑合着吃吧。”
每天早上六点不到,赵美丽就要自己起床弄早饭吃,如果家里头一天晚上没有剩菜或准备一些菜什么的,她还需要自己炒点菜带到学校中午吃。
好在米饭不用带,只要每天在饭盒里带点米,中午学校食堂会帮着蒸。
“两个臭小子,听到没有,是你姆妈不给你们煮面条吃,不是爸舍不得。”赵国生故意挑眉揶揄道,昨晚说好今天早上吃面条的,睡了一晚醒来,刘兰秀失忆变卦了。
“姆妈,我姐中午才回来,先给儿子煮面条吃吧?”赵爱强扒拉着刘兰秀的衣袖,故作可怜兮兮的眨眼睛。
赵国生:“……”好辣眼睛,可能他有个假儿子。
刘兰秀瞧着小儿子那撒娇没有出息样忍不住笑出了声,说:“好,我们先吃早饭。”有什么父亲就有什么儿子,瞧这无赖的模样,活脱脱遗传了赵国生。
实力背黑锅的赵国生又一次无辜躺枪。
吃过早饭后,赵国生在刘兰秀的唠唠叨叨‘鞭策’下,无奈的被指挥团团转,忙这又忙那,就连赵爱华也留在家里没去他春根师傅家。
这个年代,农村待客,最高的待遇莫过于鸡鸭鱼肉,恰巧,生活丰裕起来的赵国生家这四样都弄齐全了,红参炖鸡、清蒸鸭、黄豆炖猪蹄、鲫鱼汤和蛋煎圆。
这规格,都赶上他们家过年了。
平常待客,就选其中的一两样菜,今天可真下血本了。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总共见面不超过五次,第一次是在警察局很拘束的不留心,无视,第二次是在媒婆的安排下考察他,第三次是男方下定,送礼钱的时候,第四次是……,第五次就是结婚当天。
呵呵,见鬼的老话。
“国生,要不要把爸妈请过来吃饭?”刘兰秀有点犹豫该不该去请公公婆婆,说真心话,她不想去请,谁不知道他们俩老不喜欢孙女,到时候说了不好听的话,怎么场?
“啊,还是让爱华去说一声吧,来不来是爸妈的事,说不说是我们的事。”根本没联想到这上面来的赵国生楞了下。
按赵国生的推测,赵父赵母是不会过来吃饭的。
大哥赵福生家的三个侄女回娘家,请了三次,赵父赵母一次都没有去过,估计这次也一样。
“好吧”刘兰秀也知道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爱华,去问一下你爷爷奶奶,中午过不过来吃饭。”这话说的多有水平,主动权推倒赵父赵母哪里去,而不是说让他们回来吃饭。
可见,刘兰秀心中所想。
一直注意刘兰秀脸上小表情和所说的话的赵国生在心底摇头苦笑的翻个白眼,瘪瘪嘴,这女人,太明了。
没一会,赵爱华提着一条大草鱼回来了,兴奋的说:“爸,姆妈,我爷爷奶奶说不过来吃饭,还让我拿了条草鱼回来说是煮给姐姐、姐夫吃。”
从来没有在爷爷奶奶哪里受到过‘区别对待’的赵爱华自然看不懂他姆妈脸上那副见了鬼的吃惊模样,单纯的以为他姆妈惊喜手里提着的大草鱼。
“快拿去盆里用水养着,留着给你姐带回去吃。”在诧异中未回过神的刘兰秀下意识的开口说,而不像平时那样随之接过上手掂量掂量,说上几句。
神经大条的赵国生从不会刻意去思考揣测赵父赵母好心好意送来的每一条鱼的用意,没有必要。
“国生,你说爸妈这是什么意思?”想了半天也没领悟到这其中隐藏特殊含义的刘兰秀蹙眉不解的问,眼珠子不停转动着紧盯着赵国生,试图盯出一个‘真相’来。
赵国生没好气的看了她一眼,少见多怪的说:“做爷爷奶奶的给孙女,孙女婿送一条鱼吃也不行?还必须用个什么名目吗?我看你就是想太多,心思重。”
刘兰秀:“……”不相信。
长者赐不敢辞,爸妈送你一条草鱼吃,你拿着就是,哪有那么多为什么的怀疑猜测?
换句话说,真有什么特殊用意,他们提出来,你帮得到的还不是乖乖照样去办,办不到的,自然不用勉强。
究其原因就是刘兰秀对公公婆婆的防范心理太重了。
放在古代宫里,那恐怕觉得全皇宫的人都在想算计谋害她,用现代的话来说,患有被害妄想症。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这个症状还只针对她公公婆婆。
可想而知,以前的赵国生是有多么愚孝,两年过去了,还心有余悸的害怕着任何风吹草动。
刘兰秀和赵国生两口子有着同样的好习惯,想不通的事情,暂时会放下,抛开不去想。
在一旁听得迷迷糊糊,看得一头雾水的赵爱华,一脸莫名其妙。
在夕阳温馨的光辉里,勤劳纯朴的新婚夫妇浪漫的踩着单车,行驶在鸟语花香的乡间马路上,金黄的太阳散在他们身上,从适当的角度看去,远远的像度了一层金光。
“哟,这不是美艳吗?那这就是姑爷了?你们这是回娘家了?”村口池塘边围聚在一起洗衣服的热情八卦好奇者打趣道。
“国生家这大姑爷可真是一表人才,听说在县城警察局工作呢?”
“结婚那天我没看清人长啥样,今天这一瞧,不愧是城里人,白白净净的,比美艳还要白净呢。”
“这单车是新买的吧?”
“……”
新婚夫妇脸皮薄,两口子不好意思腼腆的笑着点头,偶尔轻声说一两句,其他的任由他们善意的调侃、揶揄、打趣。
“好啦,别取笑他们了,美艳快回去吧,估计你爸妈在家等急了,今天一大清早你姆妈又是杀鸡,又是杀鸭的,就盼着你们回去呢。”有人瞧瞧着他们小两口脸都红了,傻乎乎的推着单车愣愣的站在那里想走又不好意思走的听他们调侃。
最后在众人眼中‘落荒而逃’的离去。
“来啦,快进屋。”看到女儿气色不错,面色红润,刘兰秀送了口气,再看女婿推着单车提着礼品紧跟着后面傻乐,更高兴了,也不在乎他们为什么来得这么晚的问题了。
“姆妈”两人异口同声的很有默契。
“回来啦,美艳”赵国生迈着步子背着手优哉游哉的从堂屋里走出来,随意的瞄了眼。
“嗯,爸,我回来了”一句回来了,令赵美艳别样忐忑不安酸酸的心里瞬间温暖起来,似乎一切都和以前一样,什么都没有变。
“爸”王建军紧跟着喊道。
“姐,姐夫”三兄弟围着赵美艳有点兴高采烈,特别高兴。
看到这情景,刘兰秀连忙说:“都别站在门口了,进屋洗手吃饭吧。”得三个熊孩子不懂分寸的缠着他们姐夫要听‘警察抓坏人’的故事了。
王建军:“……”这和他想象的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80
不太一样?为什么没有盘问他们今天来这么晚?
其实昨天警察局临时有事,把他召回局里,今天上午才刚从县城警察局回到镇上。
临出门前,他爸妈再三嘱咐,不论丈母娘和老丈人说他什么都不能回嘴,乖乖受教就好,别一股劲的想着解释。
可是,眼前的发展和他爸妈预料的不一样啊。
没有指责,没有追问,只有让欢声笑语的迎接他们。
根据当地习俗,回门那天,女方家里的长辈是非常重视的,王建军事先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做好了浓浓的准备,争取给老丈人和丈母娘留下愉快的好印象,问了赵美艳才买了老丈人和丈母娘喜欢的礼品,超出往常的四件礼品,硬是买了六件礼品。
老实本分的王建军,坐立不安的食不甘味,最终主动老实承认晚到的错误,又把事情原原本本的丝毫没有添油加醋的重述了一遍,当然,涉及该保密的还是会保密。
赵国生:“……”他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刘兰秀:“……”刚刚记载在小账本上的事情可以偷偷抹掉了。
三个熊孩子:“……”为什么要有保密协议?他们很想听完整的故事啊。
午饭后。
在刘兰秀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的情况下,她和赵国生两人的位置完全对调了。
丈母娘和女婿两个人叽叽歪歪的说个没完没了,眉飞色舞的谈笑风生,气氛好的不得了。
可怜的赵国生直楞楞的问了句:“在婆家过得怎么样?习不习惯?要是建军对你不好,你回来告诉爸。”
害羞的脸泛红的赵美艳低声说:“公婆很好相处,建军哥对我也很好。”
然后,没有然后了。
父女两气氛有点尴尬的大眼对小眼,干看着另外两人相谈融洽。
下午四点。
“你们差不多该回去了,以后有时间多回来。”刘兰秀主动的催促他们小两口回去。
“姆妈,建军这两天休假,我们想在家里多呆几天。”步行只要短短四五十分钟的路程,赵美艳就是舍不得离开。
“不行,不是姆妈不留你们,而是你现在是新婚,还没有生小孩。”如果女儿和女婿一起回娘家,那么,他们在娘家的住宿是有禁忌的,不能同房。
当地习俗,据说新婚夫妇在娘家同房会使娘家家道衰落。
同理,婆家也不愿意。
为了不引起母女之间的隔阂,刘兰秀很隐晦同赵美艳提了几句。
赵美艳:“……”结婚才三天,就跟她说怀孕生孩子的事?
听得迷迷糊糊的王建军不由自主的期待着偷瞄两眼赵美艳的肚子。
赵国生:“……”哪门子歪理?
作者有话要说:赵爱华:“爷爷奶奶,今天我姐和姐夫回来,我姆妈问你们去不去我家吃饭。”
赵爱华:“爷爷奶奶,今天我姐和姐夫回来,我姆妈让你们去我家吃饭。”
不知道,小伙伴们那里对新婚夫妇回娘家有什么不一样的习俗?
第68章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眨眼度过了春夏两个季节,步入了‘霜轻未杀萋萋草’的冬季。
时间从来不会因为谁而有所停留,世界有谁没谁,谁去谁留无二样,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的。
大半年的时间,刘兰秀早就习惯了没有大女儿在家的日子,赵美丽也被训练好了很自然的接替了部分家务活。
今天的夏天,赵爱文顺利如愿的考上了镇上的中学,出人意外的赵美丽在升上初二后,成绩不再是班上垫底的存在了,慢慢的把成绩爬到了中游偏上。
说实话,读书真的要有点天赋和技巧的,死读书真的很辛苦,显然赵美丽属于后者,好在她勤奋刻苦的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追赶上了。
为什么同样是一个爹妈生的?明明平时看起来很机灵和聪明,可偏偏头疼的偏科的厉害,用后世的话来说,那文科是闭着眼睛能考高分,理科是咬牙实行题海战术的了大量工夫去攻克,可理科成绩仍然比不上文科。
没有人比赵国生头更疼的了,每次看到赵美丽坐在堂屋大门口绕头搔耳的苦苦算题,他不忍心的凑上去凭借上辈子剩有那点残缺不全的模糊知识又一次看几了遍课本勉强学会后,帮着给她讲解,她仍是慢半拍的思维跟不上来。
噢,照这样下去,赵国生觉得他都有勇气和能力再次参加高考了。
真的。
但是,赵美丽身上那股子不放弃的刻苦勤奋神真的很令人吃惊,在学习上很有自制力,赵国生对于她是否能考上大学,凭借这份韧劲丝毫不会怀疑。
毕竟大学也分一般大学和名牌大学的区别嘛,不奢望清华北大,只期待能考上一般的大学就好。
偶尔赵国生也会想,当年他上学调皮捣蛋,成绩不好的时候,父母有没有为他操过心?
每当父母,没有孩子,永远也不会明白这种感觉,体会不到。
“国生,明天你去县城的时候,顺便去美艳哪里再问问。”正在摘青菜上黄叶子的刘兰秀,双手突然一停,看向赵国生充满担忧的眼神。
赵国生:“……”总感觉怪怪的,有谁家爸爸三天两头问女儿怀孕了没?
自打赵美艳出嫁以后,刘兰秀天天幻想着做外婆的美梦,想着美艳给她添一个金外孙,在王家彻底站稳脚,挺直腰板。
头三个月笑眯眯的偷偷让在镇上上学的赵美丽去问偶尔住在婆家的赵美艳,每次得到‘没有’的答复,刘兰秀也不生气,眯笑眯笑乐呵呵的说不急不急,才结婚。
过了三个月后,刘兰秀态度巨变,由平常心的一切随缘,不着急演变成急躁的催问和忐忑不安的焦躁,搞得赵美艳重任在肩的压力山大,回镇上婆家的时间都减少了。
真是的,人家婆家还没有说什么,这个娘家的亲妈天天变着法的催。
“前几天不是刚问过吗?这才几天?像你这样每次让我去问她有没有怀孕,给她造成多大的压力啊?这样对身体不好。”压力大,不利于怀孕好吗?还有这种私密事为什么不是你这个当妈的去问?
“你懂什么,这结婚都半年多了,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美艳她婆家能没意见吗?心里能没想法吗?”当妈的还能害她不成?这可都是为了她好。
刘兰秀没好脸色的狠狠白了赵国生一眼,你一个大男人当然不知道这其中的难受,想当年她第一胎生了个女儿,公公婆婆那失望难看的脸色,好几个月没搭理她一个笑脸。
赵国生:“……”这典型的皇帝不急太监急,上次去镇上给亲家送点山上的野味,人家还婉转的提了句孩子们还小,不着急。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81
管他真话假话,有这态度,赵国生就当是真话。
“那你这样追问美艳就会怀孕了?他们小两口还年轻,急什么,你没瞧见这段时间女儿女婿都不敢过来了吗?还不是怕你成天念叨,只要身体没有问题,孩子迟早会有的,他们结婚才多久,一年都没有。”为应付刘兰秀的追问,他们小两口还特意去医院检查了身体,很健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