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回到七零末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崽崽猪
儿子儿媳来不来,无所谓。
只要孙子孙女每天放学后,能过来坐一坐,陪他们聊聊天,说说学校的新鲜事,打发点时间就好。
“噢,姆妈,你跟爸说一声,中午帮我们家喂猪啊。”鸡和鸭中午饿一顿没什么,反正鸡和鸭在外面能找到食物吃。
话带到,态度周全就好。
忽略赵父大清早在后院抓鸡这件事。
好吧,赵国生心里确实怀疑猜测这抓鸡是不是跟今天他要去镇上看美艳有关。
转身,赵国生赶时间的急忙准备离开。
“国生,你着急走什么呀,你爸在后院抓鸡呢,你捎过去给美艳坐月子吃,他生了个八斤八两的大胖重外孙,是个大功臣,要补回来。”赵母杵着拐杖急忙在地上重重的敲打,示意阻拦着赵国生的步伐。
“姆妈,那鸡还是留着你和爸补身子吧,你才养几只鸡啊,你忘了兰秀今年养了多少鸡了?给美艳坐月子吃足够了。”果不其然,赵国生的第六感很准确。
难得啊,对孙女一向不重视的赵父赵母开始关心起美艳来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出发点是好的,心意是真的。
“那哪成,你们家的是你们做父母的心意,我们家的是我们爷爷奶奶的心意,那哪能一样。”赵父昨晚给她做了半宿的思想工作,好不容易想通了的赵母心里不乐意了。
赵国生越是拒绝,赵母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116
越是想塞给他。
“就是,国生,我们又不是给你的,你在哪里嚷嚷什么呀,我们是给美艳坐月子的。”赵父头上顶着几根鸡毛,手里紧紧的抓着一只鸡,不高兴的板着脸训斥。
赵国生:“……”
怎么有种强买强卖的感觉?
早知道就让刘兰秀来了,他词穷,不太会说话。
万一说些不中听的话,把一腔热血想关心孙女的赵父赵母热急眼了,那还得了。
实话是说不得了,说了是戳他们俩老头的心窝。
心思敏感的还误会着赵国生在指桑骂槐的旧事重提的暗指他们以前重男轻女。
这赵美艳坐月子,又不是赵家出嫁女中第一个生孩子坐月子的孙女。
用赵父赵母封建思想的话来说,既不占嫡,又不占长。
凭什么有特殊待遇?
大哥赵福生家三个女儿早早出嫁,孩子都好几个了,坐月子时,怎么不见赵父赵母火急火燎的赶着上去送老母鸡补身体?
有过上次买电视机事件后,赵国生反思了许久。
从那以后,没做一件事情,但凡是牵扯到三家和赵父赵母有关联的,他绝对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再给人留下把柄。
搞得三兄弟感情破裂,有隔阂。
“爸,我听说你前几天又捕捉到几条大草鱼?要不捉一条过去?老母鸡就算了吧,你不知道,美艳她妈昨晚抓了六只鸡。”原本赵国生不想提到六只鸡这个‘庞大’数量的,怕赵父赵母心里有丝丝别的想法。
老母鸡和草鱼的价值和意义不一样。
如果说另外两家知道赵父赵母专程送了一只老母鸡给孙女赵美艳补身子。
不说暴跳如雷,阴阳怪气的酸言酸语是会嘀咕很长一段时间的。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迟早会传到三位已经出嫁的侄女耳朵里的。
到时候,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很难说。
作为夹杂在中间指缝里求生的赵国生,立场很尴尬。
如果说另外两家知道赵父赵母给赵国生带回几条鱼,还让他送给了赵美艳坐月子,补身子。
闻言,他们也只是在心里稍稍苦涩的笑笑。
毕竟,这段时候,三家一起照顾赵母,只有老二赵国生家最尽心尽力。
三天两头的,不是老母鸡汤,就是黄豆炖猪蹄,还有炖猪肚子之类的。
在这种情况下,赵父赵母送几条鱼给赵国生家,也是情理之中的礼向往来。
转了一个中介站,经过赵国生的手,鱼再到赵美艳哪里也很正常。
赵国生疼女儿,在赵家女是出了名的。
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六只鸡?一下子拿那么多啊?”赵母有点愣神的提高声音,似乎有点不高兴。
“坐一个月子,吃六只鸡补身子也不算多,既然这样,爸去后院池子里捉两条鱼上来。”赵父不着痕迹的瞪了赵母一眼,阻拦着她继续想说下去的话。
作为多年的老伴,赵父哪里会看不懂赵母脸上那激动愣神的小表情,和接下来念念叨叨的嗦,明里暗里嫌多了的意思。
好在赵父反应能力快,赶在赵母继续开口前掐断了。
“那老婆子,这只鸡我们今天自己炖着吃。”说完粗鲁的重重往灶台柴火堆里扔,借机用身子遮挡住了赵母不高兴的目光。
在赵父眼神的又一次警告中,赵母反应过来了,起脸上的不虞,笑着说:“好,这只鸡我们自己炖着吃,你快去后院池子里捉鱼吧,国生他赶时间呢。”
“嗯”赵父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整个过程,粗心大意的赵国生只感叹着赵父赵母转性子的对孙女好方面去了,丝毫没有注意到赵父赵母两个间的暗潮涌动。
提着两条大草鱼和两条大鲤鱼回去时,赵国生傻乎乎的乐呵着感慨,在刘兰秀面前不停的帮赵父赵母刷好感度。
噢,这是一个很美好的误会。
除了赵父赵母,谁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也正因为如此,一直对赵父赵母半信半疑态度的刘兰秀也改变了心态,唾弃自己太小心眼,往后的日子里,对公公婆婆更加孝顺。
在赵父赵母家耽搁许些时间,匆促的吃过早饭后,东方已经出现了瑰丽的朝霞,村子里的屋顶飘着缕缕炊烟,空气中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
太阳,马上就要升起了。
在刘兰秀一次次不确信的检查后,锁好门,把钥匙放在只有自家人知道的地方,他们一起踏上了去镇上的脚步。
乘着朝霞,迎着初秋的晨风,在太阳一点点普照大地之前,两人怀着急切见到小外孙的心,在山野道路上健步如飞。
终于,在赵国生手臂用尽最后一分力气悔不当初没有用扁担挑或者扁担扛,生出一丝连鸡带笼子一起扔下的想法时,抵达了。
瞧着刘兰秀那轻松快意的模样,赵国生悔恨的想给自己两耳光,让你嘴硬,要脸面,搞得焦头烂额的气喘吁吁,浑身是汗。
这种手臂大力士的事,就应该交给爱吃菠菜的大力水手刘兰秀。
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的就是赵国生。
大男子主义要不得。
不过,想到他一个大男人,力气还不如一个弱的小女子,确实不太好意思。
“亲家,我们来了。”隔着王家院子六七米的距离,刘兰秀迫不及待的扯着大嗓门叫喊起了。
赵国生:“……”
这是镇上,是城里。
不是赵家村,可以在站在村东头大声对着村西头大声嚷嚷叫喊。
没瞧见隔壁邻居几户人家都伸着头在院门外,好奇的打量着吗?
“哎,亲家,快进来,来得挺早的,你们吃过早饭了?”王母满脸笑容的在手里拿着几块湿漉漉的尿布,来不及放下,急忙走到门边迎接。
“亲家,我们是吃过早饭过来的。”见王母不嫌弃的手里拿着几块尿布,刘兰秀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王家很满意美艳生了个孙子。
“吃过了啊?那赶紧进屋,你亲家公在炖猪蹄。”王母也不多嗦,急忙朝屋里喊到:“老王,快出来,亲家来了。”猪蹄吃多了,容易下奶。
回过头,才注意到赵国生拎着个大鸡笼子,忙不迭的说:“我说亲家也太客气了,怎么拿这么多东西?不是说了嘛,拿着尿布过来就好,其他的东西,家里都备着呢。”
不要看王母住在镇上,是一个城里人,她这屋院子比起农村的房子,惶恐不让半分,又的种蔬菜,又是种水果的,甚至在赵美艳怀孕期间,她还养了不少鸡。
可惜,养鸡是一门技术活。
不是你孵几个鸡蛋就会变成小鸡的,也不是你养几只鸡就会全部存活的养大的。
粗略保守估计,按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117
照数量来算,起码五十只鸡打底,最后存活到能吃的程度,只有八只鸡。
“也没什么,都是自家的东西,花不了什么钱,你们在镇上,什么都要花钱买,多不划算啊。”有句话刘兰秀没说,这是给她女儿补身子的,有什么舍不得。
“好好好,亲家就是客气。”王母笑着接过鸡笼子,快速的数数了鸡的数量,才放到用木板隔起来的鸡舍里。
“亲家公,今天,我们俩老爷们得好好喝几杯。”王父笑得红光满面的拍着赵国生的肩膀,哥俩好的勾肩搭背往屋里走。
赵国生:“……”
亲家,你的形象在他面前破碎了。
难道以前那个温文尔雅,有股子书生味道的亲家是假象?
“叔叔,阿姨来了,快进屋看看美艳和孩子,这会正好都醒着呢。”王父王母唯一的女儿,王建华从里屋笑着走了出来。
王建华就嫁在镇上,离娘家很近,在弟媳生产前几天就天天过来帮忙王母搭把手。
经过一年多的接触,赵国生和刘兰秀也见过王建华几次,觉得她很会做人,不是那种爱搞事情的不明事理的女人。
“醒着呀,那我们进屋看看去。”刘兰秀耐着性子在这里闲聊,心思早就飞到女儿和外孙身上去了,这王建华的话,很对她的胃口。
借梯子而下的刘兰秀,催促着跟在王建华身后,急忙进了里屋。
赵国生:“……”为了避嫌,他没挪动脚步跟着一起。
“瞧我们,光顾着和你们聊天了,把正事给忘记了,呵呵。”王父王母不好意思的臊着脸,实在是这两天乐坏了。
“没事,又不着急,来都来了,还差这点工夫?”赵国生无所谓的笑着说。
莫非一进屋就直奔女儿的房间看外孙?把亲家晾在一边?
“噢,对了,那木桶里面的鱼要换水,路上不小心把水给撒了。”一只手拎着木桶,一只手拎着鸡笼子,重量不对等,还力气,来得路上,赵国生一个不留神,木桶的水撒了大半出去。
“美艳爷爷太客气了,对美艳太好了,那么大的年纪了,捕捉几条鱼多不容易啊,往后得让美艳和建军好好孝敬爷爷奶奶。”不明真相的王父王母一直很愧疚,每次吃到亲家送过来的鱼,脑海里浮现一副颤巍巍的老翁在河边捕鱼的情景。
王家早已没有长辈的王父王母,每次在到药酒或者补品时,条件反射的想着留给亲家的爷爷奶奶。
赵国生:“……”
“呵呵”赵国生有点尴尬的笑了笑。
在实话和假话中徘徊不定的赵国生决定保持沉默,表示什么也不说。
“建军呢?怎么没看到他?”进屋好一会了,怎么没看到女婿?赵国生有点差异的问。
“上班呢,晚上才能回来。”王父笑着说。
不过,两口子感情好,儿媳妇回到镇上住以后,儿子也天天骑着单车往返县城和镇上。
王父现在很满足这种生活状态,女儿嫁得好,婆家是老战友,儿子又娶了个好儿媳,给他添了个孙子,亲家虽说是农村人,架不住人好,不惹事。
看到赵国生这位好亲家,王父不想到同单位的老李头,他儿子娶了搅屎棍,家里三天两头的打架吵闹,时不时还闹到单位去。
王父和赵国生两老爷们,撇开其他人,两人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子下面吃着凉西瓜,吹着秋风,肆意的闲聊。
如果,能在被拖去闲聊前,看一眼小外孙就更好了。
显然,处于兴奋状态的王父忘了这一茬。
作者有话要说:渣作者淋了雨,有点感冒不舒服。
不是小伙伴们说,渣作者现在都没想过牛屎鬼那样做,是图什么?
真的想不通牛屎鬼图什么?难道就是为了给人塞牛粪吃?
第90章
万变不离其宗的只有一个中心话题。
那就是围绕着新生儿小胖子。
说起孙子没完没了的王父很没有眼见力,或者说兴奋激动过度的完全在自言自语,一丁丝也没注意到赵国生那眼巴巴,恨不得瞧上一眼的急迫。
所以说,人太内敛了,不好。
赵国生自以为表现得极其明显,脸上明晃晃的刻着要看小外孙三个大字,而沉浸在愉悦情绪中的王父视而不见的完全没察觉。
“爸,叔叔,你们在聊天呢?我姐和小外甥?。”很突然的,赵爱华的声音从院子门口传了进来。
忙完木匠活的尾工作,赵爱华马不停蹄的兴冲冲紧跟在赵国生和刘兰秀的脚步后跟头。
一想到荣升为大舅子,瞬间涨了一个辈分的赵爱华内心十分激昂。
急不可耐的想第一时间看到小外甥。
赵家五个孩子,兄弟姐妹感情也有个亲疏之分,这个亲疏之分是相对而言的,这不是说他们五兄弟姐妹感情不好,分派别,有隔阂。
事实上,他们五兄弟姐妹感情一直特别好。
但是,总有感情更好的存在,好比如赵爱华和赵美艳感情最好,一个是长姐,一个是长兄,不论年龄还是身为哥哥姐姐的原因,关系自然会更合得来。
而年纪相差不远的赵爱文和赵爱强关系更密切,时常混在一起满山偏野的撒野。
同为女孩子的赵美艳和赵美丽两姐妹感情极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无话不说。
这是很必然的事,人之常情。
不能因为这点,误以为他们兄弟姐妹五人感情不好。
“呀,爱华来了,刚才我和你爸还聊到你呢,说你老大不小了,现在开始挣钱养家了,差不多说娶妻生子了。”有了传宗接代的孙子在手中抱着,王父热衷于这一类的话题探讨,比起他工作上的事情更为上心。
脸皮薄,从未谈过对象,腼腆的赵爱华听闻这番话,脸上红辣辣的烧,在秋日的烈阳下红彤彤的,不好意思的低着头。
“呵呵,亲家,别逗他了,这孩子脸皮薄,经不起玩笑,好了,爱华,你快进屋去看你姐和外甥吧,你姆妈也在屋里。”赵国生看出儿子的尴尬和脸红,笑着连忙帮着缓解。
同时,赵国生挺羡慕后来居上的赵爱华,明明他来得最早,比刘兰秀还要先一步跨入亲家的院子,为什么现在他还没有见上一面小外孙长什么模样。
哪怕,看一眼也好。
“噢,我去看我姐和小外甥去了。”赵爱华含糊不清的迅速说了一句话,窘迫的红着脸狼狈而逃。
“哈哈哈”赵国生和王父很有默契的对视着,会心一笑。
另一边。
“美艳,你感觉怎么样?难受吗?还痛吗?”刘兰秀眯笑着小声询问。
在刘兰秀心目中,小外孙固然重要,可自己身上掉下去的那块肉才是真真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118
切切的心疼。
小外孙是女儿在王家站稳脚的根本,对女儿是最为重要的,对刘兰秀来说,如果不考虑到作为新媳妇在王家的地位,无论女儿生的是外孙还是外孙女,都一样。
只要是赵美艳生的,刘兰秀都喜欢。
因为赵美艳是她刘兰秀的女儿。
换个角度,要是刘兰秀的儿媳处在这样一个位置,那生男生女对她而言,那就不一样了。
女儿和儿媳,永远做不到同等对等。
“没事,姆妈,不疼了。”刚生过孩子,气神还没恢复,有点的憔悴的赵美艳在看到刘兰秀的时候,脸上情不自禁的流露出喜悦来。
“不痛了就好,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溜了一圈,这月子里,你可得补好了。”刘兰秀不自觉的打量起房间的门窗是否关紧,坐月子最忌讳的就是吹到风。
“知道了,姆妈,你都说过多少遍了,我都能背下来了,姆妈快来看看小胖子,你还没见过呢?”赵美艳脸上带着温柔的初为人母的爱意,眼神慈爱的注视着躺在一边床上熟睡的儿子。
母爱是伟大的,也是一种天性,在成为一个母亲后,与生俱来天生的。
没经历过,是不懂的,任人说的天花乱坠也体会不到这份幸福。
如今,赵美艳懂了。
在小胖子平安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从她看到小胖子的第一眼起,她懂了,不论先前怀孕和生产时受了多大的痛哭,此刻她心里唯有幸福和快乐。
“哟,外婆的小外孙,小心肝,让外婆看看。”刘兰秀黝黑的脸上展颜而笑,眼角细纹的幅度在传达她的好心情。
不管三七二十一,刘兰秀忍不住的抱起了熟睡中的小胖子,轻轻的抱在怀中拍打摇摆起来。
看着甜甜熟睡的小胖子,安静又满足的荡漾在睡梦中,红润的小嘴轻微的长着,长长的睫毛像两把扇子,两只手紧紧的握着小拳头,时不时轻轻晃动下,白嫩的包子脸,刘兰秀怎么看,怎么喜欢,恨不得咬上一口。
还好顾忌着孩子刚出生没几天,刘兰秀不忍心下嘴,怕小胖子沾染上细菌。
“姆妈,对不起,以前我没少惹你生气吧?还有谢谢姆妈,谢谢你把我生出来,谢谢你和爸爸把我养大成人。”赵美艳眼眶含着泪水,深有感触的愧疚感谢。
记得以前常常听老人讲“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经过了这个漫长的十个月,赵美艳终于从内心深处理解了此话的深远含义。
“哎呦,傻孩子,你对不起什么呀,你又谢谢什么呀?姆妈生养了你,当然有责任和义务养育你长大成人了,父母和孩子之间,哪里用得着说对不起和谢谢呀,快别哭,眼泪千万别掉下来,月子里可不能哭,会把眼睛哭瞎的。”刘兰秀忙把熟睡的小胖子放回床上,盖上小被子,手忙脚乱的帮着赵美艳擦眼泪,安慰道。
这没头没脑的对不起和谢谢,让刘兰秀有一瞬间的惊慌失措,摸不着头脑。
安抚赵美艳那段话,是前两年赵国生批评她重男轻女时重重教导感慨的。
没想到,这番话藏在心底被教育的话,有一天会重见天日的用到女儿身上?
“恩,我不哭,还是谢谢姆妈。”赵美艳微红的眼睛明亮的看着刘兰秀,郑重其事的笑着说谢谢。
“哎呀,嫁了人,真嗦,婆婆妈妈的。”莫名其妙感动得一塌糊涂的刘兰秀故意恶狠狠的责备,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
“呜呜呜呜”耳边一声弱弱的婴孩儿啼哭声。
把刘兰秀和赵美艳同时从遥远的回忆中拉回到了现实。
“大概是饿了”赵美艳不用任何人教导,条件反射的用最舒适的姿势伸手抱起床上的小胖子,轻轻的摇晃着,准备喂奶。
看着正抱在怀里吃奶小胖子,赵美艳竟然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她生命的延续。
她轻轻亲吻着孩子的额头,用慈爱的目光仔细打量着她那稚嫩的小脸儿,幸福的暖流再次涌遍了全身。
“孩子奶水足吗?”刘兰秀突然轻声问道。
“昨天刚生下来时,怎么挤奶都没有,今天好一点点。”赵美艳眉头紧蹙的抬头低声回答。
真是奇了怪,按道理,怀孕时吃得挺好的,应该有点奶水才是?
“没事,是正常的,这几天,让你婆婆多炖一些猪蹄给你吃,保证奶水足。”很有经验之谈的刘兰秀马上给出意见。
紧接着又说:“下次,我给你多送点鲫鱼过来,你不知道,今早,你爷爷奶奶硬是抓了一只鸡让你爸捎过来给你补身子,在你爸好说歹说的情况下才罢休,这不,还是捉了几条鱼过来,以后你可得对你爷爷奶奶好点。”
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吃了公婆的东西,自然要承情。
刘兰秀不是那种拿了公婆的东西补贴给女儿,然后瞒了公婆心意的人。
尤其的公婆转了性的对孙女好,这代表什么,代表她刘兰秀的女儿优秀啊,深得重男轻女的公婆喜爱呀。
“啊,爷爷奶奶多大年纪了,我怎么好意思他们的东西,奶奶的腰怎么样了?能走动了吗?”赵美艳先是有点吃惊,不过马上又关心起赵母的身体来。
已为人母的赵美艳,不再是当年不懂事情的小女孩了,不会暗地里为爷爷奶奶不喜欢她而偷偷抹鼻子了,更不会因为爷爷奶奶封建思想的重男轻女而记恨。
有些事,过去了,就过去了。
再说,爷爷奶奶又没有虐待过她,顶多就是不搭理。
自打她怀孕后,爷爷奶奶对她还算不错的。
人年纪到了,经历多了,也就明白爷爷奶奶那种封建思想的重男轻女了。
明白是明白,认不认同是另外一件事了。
这不影响礼尚往来的你对我好,我对你好。
“你爷爷身子骨好些呢,你奶奶的腰也好的差不多了,你不用担心,家里有我和你爸呢。”刘兰秀看着乖巧被赵美艳抱在怀里的小胖子,笑着说。
忽然,刘兰秀想到了什么,从床沿边的靠椅上站起来,往裤兜里掏出一个红包塞到迷糊半熟睡的小胖子怀里说:“来,小胖子,这是外婆给你的见面礼红包,挂个红。”
新生儿,第一次见长辈,要给红包图吉利,俗称挂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