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回到七零末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崽崽猪
手里还拽着二十块钱,想给赵爱华零用当恋爱经的赵国生:“……”什么情况?
是不是傻呀,千万种选择离去,为什么要选这一种火上添油,自取灭亡的行动?
默默回二十块钱,又揣回裤兜里赵国生,抽搐着嘴角,装着什么都没看到的继续吃桌上的面条。
在求得老丈人看他顺眼的道路上,请自求多福吧。
王德胜:“……”整个人懵了,怒视着瞪着铃铛般的大眼睛,看着空空如也的店门外。
很好,又多了一条罪证。
敢当着他的面,在众目睽睽之下拐跑他的女儿?
空气中凝结的气氛,有丝丝狼狈的窘态。
造成这出意外事件的赵国生有点心虚的低着头,不敢大声说话,生怕王德胜会因此迁怒到他身上来。
古话曰,父债子偿。
这话同样适用于,子债父偿。
“老弟,什么事?很重要吗?”王德胜尽量压制住心里的怒火,语气平淡的说。
他是很生气,火气很大,这是建立在疼女儿的基础上,不高兴赵爱华拐跑他未成年的宝贝女儿。
从赵国生先前一脸茫然的眼神中,王德胜可以确认一点,那就是赵国生也不清楚这件事情。
正因为如此,他才更气愤。
不是奔着结婚为目的而交往的对象,有什么好处的?
要是奔着结婚而去的,为什么他父亲不清楚这件事情?
“噢,我就是想问,我姐这么急找我,你知道是什么事吗?”赵国生睁着眼睛说瞎话,现编谎言的水平愈发高明。
没办法,原本是借机拖住王德胜,给儿子和未来儿媳妇创造单独相处的机会,临时胡乱编造的一个借口。
赵国生心里清楚明白的知道他姐找他是什么事情。
上次说过了,还是赵国生主动提到的,建议他姐早些起房子,外甥崽一年比一年大了,没有房子,很难娶媳妇。
要是没有钱,可以找赵国生借。
不出所料,赵芬娟这次找他,应该是为了借钱的事。
“不知道,我没听你姐提起是什么事,他只说让我找你去一趟。”具体什么事情,王德胜一个外人怎么知道?
“噢”赵国生应了声,低头喝面汤。
气氛又尴尬起来了。
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开口说话。
过来很久,久到赵国生把满满一碗面汤喝见底了,撑得硬生生的打了个饱嗝。
“王大哥,跟你说实话吧,我们家爱华这小子真不错,老实本分,脚踏实地,从来没有想看过对象,一天天劲跟着他师傅在外面做木匠活。”最先憋不住的还是赵国生,索性摊开了来说。
“呵呵”王德胜沉默了会,然后和蔼的笑了。
笑了,是的笑了,笑得很随意,笑得很释怀。
赵国生:“……”到底哪个笑,是几个意思?
“我知道”这是他当然知道,不知道的话,今天他就不会让女儿跟着出门了。
为此还特意打扮了一番,穿上了漂亮的新衣裳,他猜不出来?
“那你的意思?”看样子有希望,赵国生凑近眉毛一挑,问道。
“我就是看你儿子不爽,看他哪,哪都不爽。”反正就是看不顺眼,怎么你有意见?王德胜当着赵国生的面,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叹了口气又说:“哎,谁让我女儿眼瞎,看上了。”
“呵呵,王大哥,以后我是不是得喊你亲家了?你看我儿子不顺眼也没有办法,一个女婿,半个儿,慢慢的,你会习惯的。”赵国生笑着心满意足的拍拍他的肩膀。
“哼,亲家?还早着呢?我家巧儿才十六岁,我可舍不得嫁出去,要是你儿子真有那份心,就让他等着吧。”日子还长着呢,指不定他女儿过一两年,眼睛又不瞎了呢?
再说,老丈人看女婿不顺眼,想整他,那还不简单?
赵国生:“……”他是看出来了,故意的。
管他呢,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子的老丈人,让他自己头疼去吧。
他呢,好好在一旁看着吧。
真好,又省去了令人头痛的事,过去跟刘兰秀提一嘴,让她别成天在外面打听谁家有好姑娘,像选妃子一样,挑的眼花扰乱的。
以为他儿子是人民币,谁都喜欢?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各位小伙伴的关心,今天出去在太阳下跑了几圈,出了身汗,感觉好多了。
小伙伴们,在这个忽冷忽热的季节,请多多注意身体。
第92章
忍受着王德胜一番明里暗里不满的吐槽后,身心疲惫的赵国生终于耳根清净了。
“我在县城还有点事要办,你先走吧。”为了避新一轮的嗦和吐槽,赵国生推辞着寻找借口赶人。
才不要同王德胜一起相伴而行,正在气头上无法平息心情的人,注定是废话连篇,槽点满满。
“那行,我先走了,记得跟你儿子说一声,早点送巧儿回去。”王德胜不疑有他,没有强求着同赵国生一起回去。
“哎呦,你就放心吧。”赵国生无奈的摇着头,抽搐着嘴角笑着说。
偌大的县城,他哪知道赵爱华带着心爱的小姑娘在哪个角落谈情说爱?这不是难为人吗?
再说了,有必要催得这么紧吗?还怕拐跑他宝贝女儿不成?两家人熟悉的很,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能出什么大事?
净瞎操心,白劲。
摆脱王德胜的魔音唠叨后,站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赵国生有一瞬间的神恍惚,似乎,有种旧电影里的文艺情景。
熟悉有陌生,真实又缥缈。
不论来过县城多少次,每次站在建筑年代感的街道上,赵国生心中都会生出一种抓不住的不真实感,像一场梦。
祛除脑海中无乱的幻想,回猜测的心神,该办正事,活得真实的赵国生摇晃着脑袋,笑着进入了一家常去的银行。
在银行工作人员解的眼中,掏出一大把零零碎碎,皱巴巴,带着鱼腥味的零钱和存折一起递过去,存好以后,又傻乎乎的憨厚着笑着取五百块整钱。
这种多此一举,力不讨好的行为,站在赵国生的角度,很好理解。
既然是要借钱给别人,还是主动的那种,总不能兜着一大堆分票,毛票吧?那样会让人误会你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硬撑着,没底子。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123
借你钱的人,心里会愧疚和不舒服。
赵国生不想产生这样不必要的误会,难口舌去解释。
十一月份,南方的秋天,没有漫天飞舞想象中那般极其夸张的落叶,还有不知名的野树花在大片明艳的开着,偶尔有许些枯黄的落叶随风飘散在凹凸不平的泥土道路上,彼此相印着,别有趣味。
在前往山林村的路途中,赵国生挑着一对空木桶,优哉游哉的吹着口哨,哼着不成曲的调子,一阵风拂过,木桶里落下一两片半青枯黄的叶子。
“哎呀,这不是芬娟她娘家弟弟吗?是赵家大兄弟,对吧?”身着花色偏红衣裳的一中年妇女满脸笑容的扛着一把锄头,同赵国生正好在村口碰上。
接着她又自来熟的笑着继续说:“大兄弟,你是来同你姐商量大外甥定亲的事吧?我就说芬娟满意那家姑娘,人勤快又老实。”
听了莫名其妙一席话的赵国生,一脸懵逼的讪讪笑着,不知道该说什么,傻傻乐呵呵的只笑不语。
什么情况?什么定亲?大外甥李勇兵定亲了?什么时候的事情?怎么没听他姐提起过?
还有这自来熟的热心者是谁?记忆混乱的赵国生没有一点印象。
“哟,大兄弟,你不认识我了?我是王德胜家的啊?上次你来过我家的呀?”看出赵国生一头雾水的唐秋玉单手把锄头从肩上轮下来,索性停下来慢慢解释。
“噢,是大嫂你呀,你瞧我这破记性,一下子没想起来,你扛着锄头这是要去松土?”差点吐口而出一句雷人的亲家母了,幸亏赵国生脑子转得快,立马改了口。
要不然,一出乌龙少不了。
换成小肚鸡肠的,好事也得变坏事,把这门看好的亲事给搅黄了。
人家姑娘才十六岁,又没过明路下定,一句亲家,这不败坏人家姑娘名誉吗?
“是啊,前些日子种的那些菜啊,地里光长草,不长菜啊,我这不有空闲时间嘛,松松土,除除杂草。”杂草多了,不利于菜成长,还霸占养分。
“那行,嫂子你去忙,我找我姐还有事,就不打扰你了。”看样子唐秋玉还不知道她家女儿有对象那门子事,赵国生不好多说什么。
对于自家木头疙瘩的儿子,难得铁树开花的学头笨猪,拱了颗别人心照料的好白菜,理亏在前,哪敢还多说什么。
“好,嫂子去忙了,有时间你来我们家找你王大哥喝酒啊。”唐秋玉很客气的笑着说道。
就是不知道,知道真相的她,这句客气话还算不算数。
大概是算数的吧,就像刘兰秀那样,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为什么王德胜就不能像他一样,放任在家女儿自由恋爱,尊重女儿的选择,不戴有色眼镜,公平的对待女婿?
在撞破儿子少年怀情的感情后,被未来亲家公明里暗里吐槽一番,相继又遇到未来亲家母,赵国生有种上天注定的命运安排感。
一次是巧合,两次是巧合,三次总不能还是巧合吧?
巧合多了,就是必然,是大势所需。
不过,未来亲家母的巧遇,不会是故意安排的桥段吧?帮她女儿试探这个未来公公是否好脾气?好相处?
仔细想想,这种可能性不大。
若不其然,奥斯卡欠她一座奖杯了。
心中有事的赵国生挑着一旦空木桶,晃晃悠悠的低头想了很多,一不留神到了他姐的家门口,愣愣的发呆,过门而不入。
“国生?国生?你站在门口干嘛?怎么不进来?”赵芬娟见此情景,心中一紧,紧蹙着眉头,不安的强笑着喊道。
不会借钱的事情黄了吧?莫非弟媳不同意?所以他才情绪低落的站在门口不敢进来?惴惴不安的赵芬娟有点患得患失的想着。
“啊,姐”深思被打断的赵国生愣愣的抬头,然后笑着问:“姐,大外甥是不是定亲了?这么重要的喜事,你怎么还保密啊。”提都不提一声,还从别人嘴里听到。
“昨天才和女方家谈好,还没请媒婆下定呢,你怎么知道了?”能不能定下来,还得看他们家有没有钱起新房子。
几间破旧要倒塌的烂房子,谁家姑娘愿意嫁过来?结婚后,小两口住哪里?总不能婚后还跟弟弟一个房间吧?
哪怕女方不要求,他们家也不能这么做。
起房子是目前当务之急的头号事情,耽搁不得。
“哎,刚听王德胜他老婆说的,不然我哪知道啊。”赵国生放下肩上的担子,笑呵呵的飞速扫了眼屋里的摆设。
和过年时相比,没有任何变化,还是破旧,却又干净整齐。
“姐夫和孩子们呢?怎么没看到?”连亲家婆婆也不在家?有点奇怪?这个季节不忙才对啊?怎么一个个都不在家?
“噢,他们啊,跟我婆婆上山挖药材去了,听说县城的医院购。”村里大部分人都争抢着去山上挖药材去了,是村里党支书在中间牵的线。
这些日子,山林村的人都跟疯了一样,男女老少满山偏野的挖药材,成天不着家的忙碌着,要不是这样,赵芬娟作为借钱的一方,哪能让赵国生送过来?
说是自家姐弟,不在乎那些虚理。
可该讲究的还是得讲究,怕弟媳有意见啊。
“那挺好的啊,药材能卖钱,也是一笔入啊。”蚊子再小也是肉啊,积少成多的攒钱呗,难不成想天上掉馅饼?
跟着赵芬娟进屋歇息,一点不拘束的跨坐在缺了一边角的长板凳上,不嫌弃的接过被油烟熏的有些发黑的大水瓢,咕咚咕咚喝了两大口凉水。
“国生……”有点难为情的赵芬娟不好意思开口。
“噢,对了,姐,这五百块钱你先着,要是不够,你再跟我说。”有意无意,不知道是赵国生涨了眼见力还是碰巧,很自然的赶在赵芬娟开口的同时,大声的盖过其声音,憨厚的傻乎乎笑着递过去。
虽说打算只借五百块钱,但是起房子这事,用钱的多少可说不准。
赵国生可没忘了,他那两个大外甥正值当年,处在男大当婚的适当年龄。
这个年代不比后世,男女结婚一定要有房有车,缺一不可,可起码也得有婚后单独住的的婚房吧。
“够了,够了,这些钱足够了,家里还有些存底,我婆婆也补贴了些,我家不跟你家那宽敞的房子比,哪怕我家起九间房子也比不过你家七间房子占地面积大。”赵芬娟喜出望外的接过塞到她手里这几张崭新的票子。
有了这五百块钱,两个儿子同时娶媳妇也不担心没地方住了。
学着节省点,五百块钱,三间普通的砖瓦房完全没问题,才不眼红她弟家那空旷,宽敞的有点过分的房子,除了空荡荡的,也没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124
第93章
“九间房子?你起那么多间干嘛?”赵国生不解的视线,目不转睛的盯着他姐身上。小说
又不是旧时代的地主,谁家没事一次性起九间房子?赵国生想不明白。
要说赵国生家,包括堂屋在内也就七间房子,都住下远远超生过多的五个熊孩子了。
而且,他姐不就两个儿子吗?
“哎,国生,你是不知道啊,你两个大外甥年纪相差不大,今年勇兵结婚,明年还不轮到勇文?”总说养儿防老,这下子赵芬娟懂得了养儿啃老还差不多。
尤其是年纪相仿,同一阶段娶妻生子的。
现在他们兄弟感情好,拥挤的住在一个房间里,结婚后,还不得一人一间新婚房?
与其这样,还不如在他们结婚的同时,当机立断,有魄力的给他们分了家,以往后伤了兄弟情分。
这也是为什么赵芬娟咬牙坚持向赵国生借钱的原因了。
长痛不如短痛,反正要出钱给他们起新房子的。
“我打算等勇兵一结婚,马上分家,把他们两小口给分出去,到时候勇文结婚也一样。”有了儿媳妇,儿子和父母感情再好,住在一起,多多少少会因为彼此各种不能忍受的小毛病而有所摩擦。
这方面,赵芬娟看得很清楚。
更重要的是,赵芬娟还有一个年迈老衰的婆婆,不能因为和儿媳之间的不愉快,导致安享晚年的婆婆拖着老身子骨为其操心。
“分家?一结婚就分家?会不会太早了点?”赵国生皱着眉头不太赞同。
二十岁左右的小年青,一直跟着父母生活,从来没有学着独立,刚结婚,你就让他们小两口关起门来过日子?
又没有一门拿得出手吃饭的手艺,光分给他们一座三间砖瓦房,一两亩土地,能养活自己吗?
赵国生很怀疑,很担忧。
“早点分比晚点分要好,儿子多了,一碗水不好端平。”这是赵芬娟两口子早就商议好了的结果,不会有改变。
别人家的事,赵国生哪怕再有想法和不同意,也只能在心底吐槽两句,绝不会讨嫌的说出来。
可惜,他不说别人,不代表别人不说他家的事。
“国生,你也该想想了,爱华差不多也该成家了,你有想过分家吗?”战火一下子无辜的烧到局外人赵国生身上。
要是别人这么说,赵国生会送她一个大大的白眼,心中唾弃她多管嫌弃。
噢,这个人不行,这个人是他亲姐姐,嫡亲的姐姐,关系极好的姐姐。
再不想想法也得说上几句。
“这事还早,我还真没想过这么早分家。”赵国生笑着不在意的说。
急什么,等下面两个熊孩子读完书,还有好些年头呢,到那时候,说不定,他已经在县城买了几套房子了。
也有可能,那两个熊孩子分配了好工作,吃着国家娘,住着单位房,不在乎分家不分家。
“还早?哪里早了?爱华这两年还不结婚?要真结了婚,下面弟弟妹妹读书花钱,儿媳妇会没有意见?”赵芬娟挑着眉头,故意笑着问。
“我说姐,你就放心吧,不会有意见的。”能有什么意见,早就安排好了,他们家绝不会出现兄弟相残的争家产的事情。
未来儿媳妇赵国生也见过了,粗略估测,有些小女孩的娇气,本性不坏。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子女,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教,两年的接触,王德胜具体是什么性格的人,赵国生还是看得出来的。
没什么可担心的。
再说了,父母挣的钱,有权自己处理。
只要儿女愿意读书,哪怕家里没钱,砸锅卖铁也咬牙继续送。
“好,我不说了,行了吧,我就提醒你一句罢了,想想,你可是有三个儿子?”赵芬娟看出来他弟心中有数,也不讨人厌的深究下去。
各家有各家的过法,赵芬娟不能以偏概全的用自家的方法去逼迫弟弟家也一样吧?
“姐,你是打算九间房子连在一起呢?还是分开起房子呢?”赵国生摇着二郎腿,神情轻松的询问。
“既连在一起,又算分开,墙壁是连着的,门院是分开的。”赵芬娟想了想,还是分得彻底一点好。
最讨厌那种分了家,还公用灶台,堂屋之类的,很多东西分的不是很明确。
这种情况,父亲健在还好,一旦父母去世,斤斤计较的又是一番闹腾。
“噢”赵国生差异的抬头,特意看了眼他姐。
这气魄不是这个年代一般农村妇女所拥有的,太干脆了。
很多家庭,嘴上说着分家,实际上,一大家子一日三餐仍旧聚集在父母或者公共在一个锅里吃饭。
“那到时候要我过来帮忙吗?”赵国生一只手撑着桌子,另一只手击打着桌面,低声问。
“不用,你过来也帮不了什么忙。”嘴上说着赵国生没用处,帮了什么帮,事实上是赵芬娟心疼他,不愿意让他跟着干搬砖递瓦的苦力活。
赵国生:“……”这话很伤人自尊啊。
“姐,什么时候动土?”赵国生想到了什么,突然问道。
“这个月底就动工,再拖天冷了,不方便干活。”不管今天有没有借到钱,赵芬娟两口子都商量月底起房子。
大不了先起两座房子,六间房,预备着给两个儿子娶媳妇,他们两口子和婆婆还是住破旧的老房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子女,父母在看不见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儿女永远不知道的。
甚至,很多儿女理直气壮的认为,父母为他们起房子是理所当然的责任和义务。
“月底啊,还有十多天,够了我设陷阱套野味了,也能给姐你节省些伙食开支,到时候我让爱华给你们送过来。”赵国生在心里估算着琢磨了下。
“好啊。”赵芬娟乐不可支的狂点头。
能节省一笔钱是一笔钱,这种好事,她当然高兴了。
越看赵国生,赵芬娟愈发觉得这个弟弟好,全心全意为她着想,向他借钱,二话不说给她送过来了。
多年媳妇熬成婆,赵芬娟由一个儿媳妇的身份,马上升级为婆婆,已经过了娘家对她重视和支持的黄金时期,这些显得都不太重要了。
可谁也会嫌弃娘家兄弟对自己的好呢?
“咳咳”赵国生不经意间瞄了瞄屋门外,轻咳两声,不好意思的说:“姐,我向你打听个事?”一个大男人这么婆婆妈妈,别别扭扭的,怪不好意思的。
“你说,什么事?”语气这么磕巴,搞得有点神神秘秘,挑起了赵芬娟的好奇心。
“就是王德胜他们家的人怎么样?尤其是他老婆。”赵国生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了儿子的终身大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125
事在着想。
“什么?你什么意思?”前面那句话赵芬娟听懂了,后面那句她怎么没听明白呢?
应该是她耳朵听岔了,好端端的问王德胜他老婆干嘛?
放着好生生的日子不过,惦记上别人家的婆娘?
赵芬娟又着急,又愤怒,又怕是她自己想多了,连忙问:“你打听王德胜的婆娘干嘛?”难不成真有一腿?
不,赵芬娟努力摇摇头,试图晃出脑子里可怕的猜想。
“噢,你看我,也不说清楚,姐,我打听王德胜一家人的性子,主要是爱华那臭小子相中了他家的巧儿。”那赤.裸.裸的怀疑眼神,差点杀气贴在他身上来了,盯的赵国生浑身上下不舒服的,哪还不明白。
“真的?爱华这小子不错嘛,要我说,巧儿这丫头,在我们上林村算是一枝花,相中的人多了去,也就是王德胜护崽子护得紧,硬是不让媒婆上门说亲,说是年龄还小,不宜嫁人。”冷不丁的被赵国生这么一问,她实在没想到这上面来。
就说他弟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呸呸呸,她怎么能怀疑她弟的品格呢?
“呵呵,我也是今天才知道的,爱华那臭小子在他老丈人那关还没度过呢,姐你可别在外面乱说。”赵国生不放心的笑着叮嘱道。
“知道了,姐是那种乱嚼耳根的人吗?”赵芬娟笑着摆摆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