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夜回到七零末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崽崽猪
又说:“这门亲事好,还是爱华有能耐,巧儿这丫头,姐也曾经打过她的主意,想让她嫁进门当儿媳妇,可惜,你外甥不争气,近水楼台也得不到月亮,再加上王德胜那门第有些高。”看看人家那红砖青瓦的大房子,就那么一个宝贝女儿,要求高点也说得过去。
“不过,你放心,你两个外甥和巧儿都没有任何关系,巧儿那丫头压根不跟村里的男孩子玩耍。”忽然察觉自己说的有些不对劲,赵芬娟马上解释道。
赵国生:“……”他只想问这一家子人的性格怎么样?
不用说这些有的没的,更不想听你瞎扯两个外甥和他未来儿媳妇两者之间毫无关系的关系。
第94章
如愿以偿借到钱的赵芬娟心情极好,心情一好,话就越多。
难得摆谱姐姐身份的赵芬娟,语重心长的对赵国生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
终究,她的出发点是真心实意的,是全心全意为赵国生着想的。
哪怕赵国生再嫌她嗦,多此一举,也不得不在心底领她这份情义。
有时候,别人的一番好意,对你来说,是一种酷刑折磨。
“姐,我先回去了,等月底你起房子时,我给你捎些野味过来。”秋风送爽,屋门外树叶随着风飒飒摇曳着,提醒着赵国生该回去了。
“这都快中午了,吃过午饭再回去啊,你姐夫也差不多快从山上挖药材回来了。”赵芬娟看了眼屋檐外太阳的影子,急忙站起来挽留。
饭点了,急着赶回去干嘛?她家还缺他一顿饭不成?赵芬娟蹙着眉头,脸上的笑容减少了几分。
“不了,姐,我这会回去,正好赶上午饭,今天我来你这,我没跟兰秀说,怕她担心,估计她现在在家等着我回去吃饭呢。”赵国生仓促的连忙解释,生怕他姐误会什么。
误会赵国生‘嫌贫爱富’的不愿意在她家吃饭,或者嫌弃饭菜简陋什么的。
这可着冤枉赵国生了,他是不想太麻烦,主要是亲家婆婆太客气,待客特讲究,不了又好客的提刀杀老母鸡,特别好面子。
“那好吧,下次可不能这样了。”提到弟媳刘兰秀,赵芬娟想到什么,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借钱这事,她只和自家弟弟私底下提过一嘴,根本没有郑重其事的和弟媳详谈过,也不知道他们两口子有没有商议?
处于求人下风向的赵芬娟,不敢在这个风头浪尖的时候,再让他们两口子发生不必要的口角。
“姐,瞧你这话说的,太见外了吧,你就等着你大侄子三天五天的来报道吧。”赵国生故意拉近感情的笑着摇头,打趣自己儿子。
有一个老丈人不满意的女婿,赵爱华在这条追妻的道路上,有点艰难啊。
希望赵爱华他女伯伯家这个据点能给他提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死皮赖脸的死缠烂打的成功。
“呵呵,国生,你是爱华他亲爹吗?”怎么有点幸灾乐祸的看好戏的感觉在里面?赵芬娟也憋着笑调侃。
“不说了,我回去了。”事实上,他就是一个西贝货。
秋风呼呼的,一阵阵地吹着,青黄枯叶在风中摇曳摇摆着,偶尔一阵大风,卷起漫天飞舞的尘埃,使得前面的山路灰蒙蒙的,迷了眼睛。
“呸呸”没有任何防备的赵国生被旋风袭击,吸了一嘴的灰尘,眼睛也被起蒙上,空荡荡的木桶在风中尽情的荡漾,格叽格叽的作响。
早知道半道上会碰到阵阵作弄人的妖风,赵国生就不作妖的死矫情,留下来吃放了。
总比在这山野不见人烟的道路上吃灰要强得多。
自作自受,自有应得。
“突突突”赵国生身后传来噪音巨响的拖拉机声音,远远的掀起一股灰尘,随着风飘得很远,很远。
幸好,赵国生站在上风向。
“老乡,你这是去哪个村啊?”艺高胆大的赵国生二话不说,灵机一动的横拦住直奔而来的拖拉机。
这豪车,不用想,是镇上或者县城粮食站的,用来装运各村子上交的粮食。
“去赵家村?要捎你一程吗?”那中年男子笑眯眯的驾驶着拖拉机,减慢了速度,没有熄火停下来,好心的点头询问。
“我就是赵家村的,我马上跳上来。”赵国生不嗦的当机立断把一对木桶直接重重的扔上车,也不管木桶会不会摔裂,借助冲力的助跑,一下子跳上了拖拉机后箱。
“好了,走吧。”丝毫不嫌脏的席地而坐,凉爽的秋风吹在脸上,舒服极了。
长时间待在农村,已经被农村化了的赵国生有种古怪的错觉,他现在坐的不是拖拉机,而是豪华的敞篷跑车,悠闲自在的正在兜风呢?
拖拉机噪音太响,本想闲聊上几句两人,扯着嗓子大声交谈,也不一定听得很真切,还有呼呼而过的风声,太劲了。
人生第一次坐上拖拉机的赵国生,莫名的想到了爱情公寓中最为经典一幕,要是来个女主角,他也可以演一出浪漫的偶像剧了。
前提是,后期五毛钱特效,去掉拖拉机后尾浓浓的柴油烟雾。
“到了,老乡”还没坐过瘾,在享受微风拂面舒适感觉中的赵国生被人洪亮的声音给唤醒了。
“啊,谢谢你,老乡,要不要进屋喝口水?”回过神,不好意思的赵国生黝黑的脸上微红着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126
,笑着感谢。
“不了,我去村长家还有事。”热心肠的中年男子笑着拒绝了。
在村口被放下来的赵国生,仍旧沉浸在豪车拖拉机的感触中,挑着一旦空木桶,低着头不断的联想着什么时候买辆车?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当赵国生在百般商量过后,屁颠屁颠的买了辆单车时,他才清醒过来。
“回来了?今天有点晚啊?”刘兰秀第一时间打量了一番空空如也的木桶,很诧异的问道。
一般情况下,但凡赵国生去县城回来的晚,那必定是买了许多东西,耗了不少时间,要不然就是去房租,查看房子的近况。
今天,一不是房租的时间,二又没买其他东西。
为什么回来这么晚?刘兰秀很好奇,习惯性的多问几句。
“噢,今天回来的晚,那是有原因的,这事,你可以问你大儿子,爱华回来了吗?”一向不卖关子的赵国生故意吊人胃口的留了个悬念。
忠厚老实人,铁树开花的突然开了窍,不是一件令人很惊讶的事情吗?
“爱华也去县城了?我说今早他怎么没在家吃早饭,我还以为他接了很多活,很忙,早早就出工去了,谁知道同你一起去县城了?”刘兰秀疑惑的皱着眉头,不在意的说。
过了会,又说:“你们一起去县城的,怎么你回来了,爱华还没回来?”刘兰秀不认我自家老实本分的大儿子会有什么事情瞒着她。
可见,赵爱华忠厚老实的形象,深入人心。
面对刘兰秀的反问,赵国生摇着头,也不卖关子了,笑道:“你儿子聪明着呢,找你未来儿媳妇去了。”
瞧瞧,平时闷不吭声的,像个闷葫芦,看着老实的很,谁知一个不留神,平地一声雷的自己找了个媳妇。
这小子,就是一个芝麻馅的包子,闷坏着呢?
“什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听你这口气,爱华有对象了?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谁给介绍的?那女孩是谁?长得怎么样?家住哪里?家里是做什么的?家里都有些什么人?你见过没有?”刘兰秀像一把机关枪,那反应速度,一个问题接着一问题抛出来,也不管别人答不答的上来。
赵国生:“……”这么多问题,他该先回答哪一个?
“你说话啊,你愣着干嘛?我问你话呢?”没有马上得到答复的刘兰秀,翻了个白眼,急忙催促道。
比起女儿的终身大事,娶进门的儿媳妇,刘兰秀更为重视,考虑的更多。
女儿嘛,只要女婿对她好,家里过得去就行了。
儿子不一样,儿媳妇必须是她看着顺眼的,要不然,婆媳怎么相处?
这是刘兰秀最为真实的想法,也是她潜意识里的第一反应。
“噢,就是山林村王德胜家的女儿。”这人她还是知道的,打过几次照面,印象还不错。
“你说爱华的对象是王大哥家的姑娘?”刘兰秀蹙着眉头,低头想了会。
上林村王德胜,知道他的存在,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浮出水面,摆在桌面上,不用多说什么。
起码,在一定程度上,是门当户对的。
很多事情,不用说破,大伙心里跟明镜一样,亮堂。
“谁给介绍的?”刘兰秀平静的脸上看不出是同意还是反对,面如常色的随口询问。
赵国生耸耸肩,两手一摊,笑着说:“那用得着人介绍,你儿子自己相中的,自由恋爱。”没看出来吧。
若不是亲眼所见,如果别人这般告诉他,他真的持怀疑态度。
赵爱华不是老实本分,沉默寡言,木讷,不会说话。
只是人家的甜言蜜语只对特定的人说。
“真的?”刘兰秀不敢置信的睁大眼睛,一脸怀疑的看着赵国生,无法想象。
她儿子是什么样的人,她难道不清楚吗?三句话打不出一个屁来的人,懂得自由恋爱追求女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渣作者不会告诉你们,渣作者很幸运的坐上了老古董拖拉机吗?没坐过敞篷跑车的渣作者,不知道两者之间吹风的感觉有何区别。
第95章
不会骗人的吧?
刘兰秀始终无法相信赵国生所说的事实。
赵国生很乐意看到如此抓瞎,吃惊状态的刘兰秀,心满意足的笑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他一个人被震惊到,不如两个人一起震惊。
身为一个大男人,不好意思八卦儿子的恋情,甩锅给喜爱刨根问底的刘兰秀,不是更好吗?
既可以看戏,又可以了解详情?
“那姑娘你见过没?长得怎么样?”骨子里透露着颜值狗本性的刘兰秀,条件反射的询问起了女方的长相。
如若不然,以赵国生当年穷的叮当响的条件,又爹不疼,娘不爱的二儿子,哪里能娶到‘貌美如花’的刘兰秀?
还不是颜值狗的想法在作怪,一眼相中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的赵国生,要知道,同为姐妹的刘冰秀,却嫁的很好。
“还行吧,配爱华是绰绰有余了。”就是有点矮,相对于赵家的众人来说,大概身高为一米六左右。
“什么叫还行吧?到底长什么样?什么配爱华是绰绰有余啊?我们家爱华哪点不好了?要样貌有样貌,样手艺有手艺,样样拿得出手。”包括正在读书的几个熊孩子,在刘兰秀心目中,赵爱华这个大儿子,无可争议的排第一。
谁也不能说赵爱华的不好,那个人就算是身为父亲的赵国生,也不行。
“到时候见面,你不就知道长什么模样了吗?”他一个大男人,还是未来公公,总不能盯着未来儿媳妇猛瞧吧?
哪像什么话?不诚心让人误会吗?
“什么时候见面?”刘兰秀着急的询问,恨不得未来儿媳妇马上出现在她面前,任由她打量。
“这个得问你儿子了,看你儿子进度如何了。”得罪了未来老丈人,这事有的磨,赵国生暗暗的在心底猜想。
不过,也没有多大关系,两小年轻都还小,等得起。
“瞧你这话说的,这亲事当然得听长辈的意思了,要是合适,先定下来。”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两人看对了眼,剩下的事,自然交给父母去操心了。
刘兰秀此刻的内心是矛盾的,一边想着未来儿媳妇是爱华自己相中的,不一定得她这个婆婆的欢心,一边又兴奋激动着想早早抱孙子。
尤其是有了小外孙以后,那白白嫩嫩,软软萌萌的小屁孩,多可爱啊,如果可以,她巴不得把小胖子抱回家来养。
“呵呵,这事不急,人家姑娘还小,才十六岁。”瞧刘兰秀那副纠结成麻花的黝黑脸蛋,赵国生不忍心直视的替她做出艰难决定。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127
预留给她两年时间的缓冲期,喜欢不喜欢,看王巧儿那小姑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给刘兰秀的印象了。
“才十六岁?”刘兰秀紧蹙着眉头,迟疑的反问。
这年纪也太小了,同她小女儿年纪差不多,真定下来的话,可有的等。
或许在两三年前,女孩子在十六岁的妙龄花季嫁人生娃,刘兰秀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很正常,太正常不过了,这样的事情,在赵家村比比皆是。
但现在不行,识了几个字的刘兰秀自诩知识分子,有点文化,不能这么蛮干,不重视孩子的成长。
自家小女儿十六岁在镇上读书,别人家女儿十六岁嫁进他们家做儿媳妇?
不是缺心眼吗?又不是童养媳。
说句不好听的,背后指不定有人在戳他们脊梁骨。
“所以啊,这事不着急,听你儿子的吧。”赵国生摸着咕咕饿的直叫的肚子,心不在焉的说。
这事能成的几率,**不离十,急什么?
那郎有情妾有意的真心相互喜欢,煮熟的鸭子还能跑了不成?
“行,听爱华的吧,我们吃饭吧。”还有很多问题和想法没说出口的刘兰秀,在听到赵国生肚子咕咕叫唤的时候,都回脑海里去了。
在她看来,问赵国生有关未来儿媳的问题,他是一问三不知,还不如留着这些问题,等爱华回来,亲自询问当事人。
两人之前的闲聊,一直背站在堂屋大门口,没进屋。
一进屋,一条大拇指大小的蛇,像是海浪吹上岸的贝壳,在金黄色的沙滩煞是明显,同样,在石灰粉刷白茫茫的墙壁上,倒挂金钩的模样很刺眼。
宽阔而空荡荡的堂屋,雪白无暇的墙壁上,除了右边墙壁上面有颗钉子,挂了一座时钟外,其他两面墙壁,刺拉拉的通白,没有粘挂任何东西。
因此,那条倒挂金钩,还吐着蛇信子的黑色长蛇,太显眼了。
“兰秀,那是什么?是蛇吗?”天不怕,地不怕,就连蚂蟥都不害怕的赵国生,唯一的死穴,就是怕蛇。
强忍住手脚发软的赵国生,声音因为恐惧而颤巍巍的发抖,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事实,顺势指着黑色长蛇,嘴角发抖的问。
在农村,屋院前后有杂草,混在其中不引起人注意的蛇,是很正常的。
偶尔,蛇也会爬进农家屋前屋后的池子,偷吃村民们暂时养着的蛙类等生物。
可怕进屋,爬在墙上倒挂金钩的很少,还是十一月份。
“别用手去指。”刘兰秀飞速的用力打掉赵国生右手的直指,瞪了他一眼。
当地习俗,不用用手直接指蛇的位置,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在老婆面前缩头缩尾的害怕蛇呢?赵国生装着胆子去灶台哪里拿火钳子,用其把蛇给夹住。
“怕什么,不就是黑蛇吗?又没有毒。”刘兰秀嫌弃的瞥了眼惶恐不安的赵国生,顺手抄起身边的铁锹,三步并着两步的走向前,照着蛇的七寸用力拍下去。
很好,很完美,黑蛇以摇晃着尾巴的姿势,直晃晃的掉下去,在地上挣扎一会,又被刘兰秀一顿猛拍,黑蛇挣扎的幅度越来越小,迟至不动。
在赵国生目瞪口呆拿着火钳子发愣的空档,那条大拇指大的长黑蛇已经被刘兰秀又铁锹盛装起盘在一起,拿到门前不远的从山上水库过水下来的小岗子里扔了。
“咳咳,那个蛇死了?”赵国生心有余悸的小心翼翼问道。
“没有,蛇哪那么容易死掉,估计被拍昏过去了。”刘兰秀把铁锹往角落一扔,很自然的答道。
蛇是很有灵性的,只要它不伤害你,没必要打死它。
当地流传已经的传说,据说蛇报复心理很强,你抱着杀它的心理,一次没杀死,事后,它会回来报仇的。
“噢”赵国生心想,为什么不拍死?
“吃饭吧,饭菜都凉了。”刚用铁锹拍死蛇的刘兰秀,不拘小节的练手都没有洗,就坐在桌子上准备吃饭。
赵国生:“……”这样,他哪里吃得下?
“你不洗手吗?”赵国生还是没忍住,问了。
“洗了,我刚才在岗子里洗手了。”刘兰秀莫名其妙的看了他一眼。
眼瞎吗?黑蛇虽然没有毒性,但装过它的铁锹也要清洗啊,那湿漉漉的铁锹不是很好的证明吗?
经过这么一顿折腾,赵国生饥肠辘辘的肚子,早就没了胃口。
那股子饥火烧肠,咕咕直叫的饿劲已经过了。
“噢,对了,今天,我去了趟山林村,上次不是和你说过姐借钱的事情吗?刚好今天有时间,给她送过去了。”赵国生差点忘了这件事。
在赵国生看来,这件事情算不上重要,毕竟这事是先商量好的。
“借了多了?”提起钱,刘兰秀很警惕,立刻打起神追问。
万一老好人赵国生脑袋一发热,多多益善的借了预支的数目,怎么办?
“上次不是说五百块钱吗?”早就商量好的,不会忘记了吧?赵国生皱着眉暗搓搓的想。
“哦,五百块钱啊”刘兰秀提到心眼的心又重新放回肚子里。
不是她小气巴拉舍不得多借,那也得分情况。
总不能空手套白狼的起房子吧?全部借款?看着赵国生紧蹙不高兴的眉头,她低头吃饭,保持沉默。
吃完饭,沉默半响不说话的刘兰秀,突然勉强扯着笑容说:“国生,姐起房子,要是还缺钱,你想借就借吧。”前提是必须打欠条。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五百块钱,嫡亲的姐姐,相信她的人品,可以口头上说说。
超过五百,一千块钱什么的,那必须打欠条,他们家的钱又不是风吹来的。
“我问过姐了,她说不缺钱了。”赵国生一头雾水的搔着短短的平头说。
主动往外借钱?这么好说话?赵国生很是怀疑其用心?
管她呢?反正他姐也没继续打算借钱。
“噢,不缺钱啊,什么时候起房子?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帮忙?这段时间我们家套的野味就别吃了,留着给姐送过去。”能省一点是一点。
“这个月底起房子,让爱华过去帮忙吧。”赵国生很意外的抬头说。
英雄所见略同啊。
两口子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渣作者洗了床单被套什么的,晒在窗户外,谁知风太大,直接吹起粘在纱窗上,全是黑的灰,渣作者在床单的时候才发现,全部白洗了,又要重新洗!
第96章
十一月份的乡野山村很美,有她独特的风韵美,像午后的阳光洒下的点点闪光,金黄色的,毫不吝啬的展现她的优美,秋风瑟瑟温柔着吹,就如她丝带般飘拂的树枝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128
,隐约款款盛装而来,叫人舒服。
绝不会浪大好时光的赵国生,暂歇过后,提着硕大的木桶和铁锄针榔头开始了劳碌的捉泥鳅、黄鳝的攒钱劳作。
这份看似简单,劳苦的工作,凭靠的仅仅是勤奋的坚持,一份汗水,一分获。
永远也没想着不劳而获的走捷径。
至少,赵国生没有那个能力。
“国生,出来捉鱼啊。”全身汗水浸湿衣裳的一位勤快的大爷卖力的用锄头在翻耕土地,时不时吐一口口水在粗糙的手心里,用力在那里搓搓,以手心在握着锄头把的时候打滑,不利于挖土。
“是啊,这不,看着天气好,出来捉些泥鳅,黄鳝。”赵国生抬头笑眯眯的,很自然的接道。
一件事情连续两年多,哪怕防范保守措施做得再严密,也会有暴露的机会。
能瞒一时是一时,这事瞒不了一世。
村里有机灵跟风者,学着赵国生新奇的提着一个桶,走田串塘的紧密锣鼓的捉了许多泥鳅,黄鳝。
可惜,销售路径不顺畅,便打消了念头。
更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打心底认为挣不了什么钱。
“还是国生你小子勤快,做事踏实,你瞧我家那臭小子,不知道窝在那个角落里偷懒呢。”年迈的大爷感慨的叹着气,怒其不争的摇着头,力挥锄头。
“我这不是在家闲着没事干嘛,哪像麻子哥,他是队里的组长,成天忙着呢。”背后数落人,说人坏话的事,赵国生一般不会干,太愚蠢了,更何况还是当着人家父亲的面。
这年代,村里的队长很有权威和势力的,还有一份饿不死人的工资,真正说起来,人家还是公务员呢。
“好了,快别夸他了,你快去忙吧,我不耽误你时间了。”大爷嘴上不耐烦的说着不让夸,满脸菊花的笑容出卖了他的好心情。
不论是谁,作为父母,总喜欢听到别人说自家孩子的好话。
“得了,我捉泥鳅去了。”赵国生一边走,一边摆手作别。
这种唠嗑的情况,在农村太常见了。
出去干活,半道上碰到谁,不用特意停留下来交谈,也会潜意识的扯着大嗓门,一边走,一边闲聊。
好人缘的赵国生更不用说了。
经过两年多捉泥鳅、黄鳝的丰富经验,赵国生已经熟能生巧的做到,但凡出现在他眼前的泥鳅、黄鳝,一定会被抓进木桶里,绝无逃生的可能。
1...383940414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