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夜回到七零末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崽崽猪
有了赵国生家三个孩子考上镇上初中的例子在,作为亲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230
兄弟的赵宏生,心里多少会有点攀比的心思。
一直不觉得自己比赵国生差哪一点的赵宏生自然心里不服气了,或者说,在孩子们没展示出读书天赋之前,他一直认为他家的小日子比赵国生家过得红火。
有了不争气的三个熊孩子在后面拖后腿,他没由得在赵国生面前矮了三分,短了气势。
赵国生:“……”他还是保持沉默吧,或许赵宏生只想找个人发发牢骚?
“宏生,要不这样,你现在让爱东平时在家自学,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让他来问哥哥姐姐,等到明年下半年的时候,你帮他走走关系,看能不能直接塞进镇上的初中去?”刘兰秀摇头好笑的看着木头桩子的赵国生,怕冷落了赵宏生,忙站出来出主意。
“哎,二嫂,你这个主意好,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梅芳她娘家嫂子那边有点点关系,说不定行得通呢。”越想越觉得可行的赵宏生终于不再拉着一张苦瓜脸了,又说又笑的道:“这下爱东没有借口不读书了吧。”
“那你得好好监督他在家复习。”不然去了镇上读书又有什么用?跟不上课程不是糊弄自己求个心安吗?最后还不是考不上高中和大学,赵国生暗暗想道。
“监督啊?这可不好办啊。”想到王梅芳那宠着孩子的性格,很难说,低头见思考间,赵宏生瞄到堂屋另一头正在认真学习的三个侄子侄女,他干咳了一声说:“二哥,二嫂,你看要不让爱东跟着他哥哥姐姐一起学习?正好可以教教他。”
第172章
想都别想,这是刘兰秀脑子不假思索冒出来的第一反应。
凭赵宏生再口吐莲花的说出一朵话来,她仍旧敬谢不敏。
刘兰秀也隐隐后悔自己干嘛嘴贱要跳出来自作聪明的帮忙出主意?或许人家根本就等着她乖乖往里面跳呢。
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
这么简单的办法难道老三家一直没有想过?可能吗?为什么她一提,赵宏生马上就想到相应的亲戚关系可走?
想着想着,刘兰秀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什么回绝,这事是她提出来的,理所当然有责任的继续搭把手下去,况且只是让她家的熊孩子们补习,她怎么好意思开口拒绝?
“宏生啊,你这想法倒是挺好的,就怕行不通啊。”赵国生心里自然不愿意接这一茬子事,鬼知道又会惹出什么幺蛾子,莫非他家孩子看起来很空闲?喜欢没事找事做?还是这种麻烦事?
“怎么行不通了?”赵宏生心里一咯噔,意外的看了眼一直以来特别好说的赵国生,想不通这么丁点小事有什么好犹豫的?
“这事主要是得看爱东的态度,他既然接受不了爱泽高他一年纪的事情,你觉得他会接受爱文和爱强两个弟弟的补习?”不说爱强,就拿和他同年龄的爱文来说,一个已经初二了,一个小学都没读完,心理会平衡吗?
不管赵爱东心里是怎么想的,赵国生要灌输给赵宏生一个不能接受的心理暗示。
接纳一个赵爱东可能没什么,他的熊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就怕借机把赵爱泽也给塞了过来。
说句真心话,他们家出来赵美丽自制能力强,适合辅导弟弟们功课外,赵爱文和赵爱强是属于那种自己会做题却没耐心帮别人讲解。
“不是有美丽吗?”赵宏生原本就打算让小侄女来辅导,受了王梅芳影响的他一直误以为两个侄子只有三十几分的水平,根本不在他的预想当中。
“美丽明年要考高中了,恐怕没时间。”刘兰秀立马抢着回答,说完后,她又觉得自己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很自私。
为了清静的耳根,他们两口子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自私拒绝。
赵宏生:“……”话说到这个份上,他要是还没听明白的话,就太迟钝了。
“噢,那算了吧。”言尽于此,赵宏生还能厚着脸皮说什么?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赵宏生心里还是暗暗有些不爽,觉得他二哥二嫂太小肚鸡肠了,不久是怕赵爱泽的旧事重演吗?
事情都过去了,还有什么好追究的?小孩子不懂事,玩性重,已经受到惩罚了,为什么还扭扭捏捏的记在心里?
要不然,怎么会不答应?
赵宏生自然知道他这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罢了,他也明白这事错在他家,他二哥二嫂的拒绝也在情理之中,可是,他心里还是不舒服。
那种不舒服怎么说呢?觉得他二哥变了。
这些阴暗的想法和吐槽,赵宏生仅仅藏在内心深处,不会跟仍何人说。
因为,他知道祸出口处。
下午,恢复正常心态的赵宏生又笑容可掬来帮赵爱华搬木匠工用的工具,顺便把工钱的事给谈妥了。
你可以说赵宏生不会管教妻儿,你不能说他不会做人。
不然,赵家三兄弟,唯独他一人独得赵父赵母喜爱和偏心多年?还能不让赵福生和原身反感?也没有印象兄弟情谊?
有没有发现,赵宏生出了什么幺蛾子,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老三媳妇?
崭新的衣服,丰盛的食物,喜滋滋的心情,在寒风凌冽的冬日,穿梭着忙碌的身影,日月更迭,季节变换,又是一年岁始时。
时间悄然无息的来到了一九八三年。
春节期间,日子越过越好的人们,喜庆的东家吃,西家吃,排着队的走亲戚,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
有时候赵国生很同意那句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古话,过年就是过磨。
在小孩子眼中,过年是喜庆的,高兴的,兴奋的,激动的,有好吃的,有好穿的,还有各种压岁钱和红包。
对大人而言,过年就是过磨,尤其是贫困家庭而言。
当然,赵国生不是因为贫困而觉得过年是过磨,而是这种无法拒绝的饭桌上的高度数农家自酿的酒真的是种折磨。
从年初一到年十五,短短十五天,赵国生整整喝醉过八次。
如果能从来,他愿意装作一个滴酒不沾的过敏人群。
摸着隐隐作痛的胃,他很是后悔之前的装逼,说什么喝最烈的酒,过最恣意的生活,然后不知被谁给传开了,一个个好似敬佩的来灌酒。
好在这个春节熬过去了,赵国生终于松了口气。
放下手中的笔,赵国生用手揉了揉略微疲倦的眼睛,忽然间一股寒意袭来,不禁打了个冷颤,走到门前一看,又起风了,恐怕要下雨了。
“国生,你说我们在县城再买一座院子?”看着存折上显眼突出的存款,刘兰秀突发奇想的提议到。
“嗯?”赵国生诧异的皱着眉头,很奇怪的问:“你不是觉得在县城买房子是一种浪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231
钱财的行为吗?”
买了一座院子就被刘兰秀叨叨絮絮,哭哭滴滴的责怪了个半死,骂他坏家子,说他作的很,一心想成为城里人。
这下子怎么会想到买房子?赵国生可不相信她有什么远大的眼见,懂得什么投资之类的想法。
“家里有这么多存款我不放心,在县城买了院子慢慢房租挺好的。”刘兰秀看了下最近一两年往外借钱的条子,她很是不放心。
仔细算了算,这些借条加起来都超过一千块钱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都是亲戚朋友,他们也不能过分的去催账。
再说了,她自己娘家亲戚那边也借了三百多没还,她更不能跟赵国生提让亲戚们还钱的事了。
“噢”赵国生了然于心的点点了头。
不就是怕家里有存款,担心有人来借钱,又不好拒绝吗?
“好啊,下次我去县城留意一下。”赵国生本就有这方面的打算,只是还没来得及主动提出来,由刘兰秀征求他的意见,那再好不过了,他装作若无其事的同意了。
买房子归买房子,预留出来跟唐德远做生意的钱还是的存下。
这个决定是他们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一定要那种带院子的房子啊。”不管以后那房子刘兰秀自己会不会住,她就是喜欢宽敞的点房子。
“好,知道了。”不就是想在院子里种菜吗?赵国生头也没抬的继续练字。
“我说国生,你整天缩在屋里练字不烦吗?”刘兰秀觉得赵国生一个粗老爷们,一辈子跟田地打交道的,字写的再好又有什么用?能断文识字就够用了。
“不烦啊,我待会还要背诵单词呢,美丽去学校了,我也不能放松自己,下午放学回来,她还要检查的呢。”怎么可能烦躁呢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一鸣惊人的让人大跌眼镜。
骨子里有着莫名骄傲的赵国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态度,生怕自己泯灭于众人,完全融入其中,失去自我意识。
这一点莫须有的执着,恐怕赵国生自己也不曾察觉。
“切,有本事你去考大学啊?有这时间,你还不如去后山转转。”刘兰秀活得很实在,她不喜欢那些虚虚实实的,比起耗力去瞎折腾学习,还不如去后山陷阱看看,别自家设的陷阱老让别人捡了便宜。
“呵呵。”赵国生干笑了两声,不与其争辩。
你以为他没有想过去考大学啊?他来得晚了一两年,国家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就有文明限制超年龄不能参加高考。
不然,凭他的水平,一般的大学说不定使使劲还真能考上。
“算了,我懒得说你了,你字练完了没?练完了该轮到我了。”嘴上嫌弃赵国生文艺,心里却很是在意,怕落后于他太多,硬是每天坚持不懈的练字。
或是刘兰秀资质太差,字真心丑。
这个丑是和赵国生的字相对而言的。
“练完了,你来吧。”赵国生把手中的钢笔递了过去。
看到刘兰秀蹙着秀气的眉头在那里认真的练字,赵国生挺有成就感的。
把一个目不识丁的粗鄙中年妇女教导成一个断文识字的‘知识’分子,这种成就感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啊。
一个俯首专心练字,一个在一旁细心指导,咋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学生和老师?挺和谐的。
作者有话要说:渣作者把脖子给扭了,一整天歪着头,这姿势,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这码字的姿势也很奇怪,感觉眼睛要瞎了,一直斜着看电脑屏幕。
第173章
冬去春来,春暖花开,温暖的春风吹醒了山清水秀的赵家村,吹动了静静流淌的河水,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
唯有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的暖意,人们才清楚的感觉到春天真的来了,万物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
春天来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者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比如后世某位名人说过,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这是个□□的季节。
俗称发春。
拖了大半年的亲事也该提上日程了,明里暗里能感觉得到赵爱华的内心躁动。
“国生,你明天去县城,要是碰到王大哥了,你跟他提一句,看什么时候请媒婆上门提亲比较合适?”既定不能更改的事情,刘兰秀也不想一拖再拖惹人嫌了,瞧瞧她大儿子整体魂不守舍的吞吞吐吐。
不就是想问什么时候上门提亲吗?吞吞吐吐,闪烁其辞的不好意思开口,怕她反对啊?还是怕她吃了他?
这儿媳妇还没娶进门呢,儿子就屁颠屁颠的心神恍惚的神魂颠倒,没出息。
“噢”刘兰秀不说,赵国生真忘记这回事了。
春天太容易犯困了,混混沌沌的思维确实慢了半拍。
“真快啊,转眼爱华就要结婚了,还真不习惯。”一想到家里又要多出一个比赵美丽大不了几岁的儿媳妇,他真不知道该如何去相处,女儿和儿媳妇肯定是不一样的。
态度亲密吧,很容易让人误会,被人指指点点,态度冷漠吧,儿媳妇心中又有想法。
这么年轻的公公,赵国生真的一时半会适应不了。
“快什么快,大侄媳妇兰花都怀孕了。”同年龄的堂兄弟,大侄子只比她儿子大两个月,人家媳妇都怀孕了,还快?刘兰秀还嫌慢呢。
说起来,她儿子和巧儿处对象比赵爱民和兰花还要早呢。
可惜,谁让她儿子不是长子嫡孙呢?为这事,赵父赵母还隐晦的跟她提过一嘴,说什么长幼有序,哥哥没成家立业的,弟弟不能抢了先。
“怀孕了?这结婚才几个月啊?”年前到现在,也就两三个月吧?这速度,赵国生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是啊,大嫂可高兴了,今早还杀了一只老母鸡呢。”刘兰秀羡慕的语气中隐隐有丝丝酸意,她没告诉赵国生,那只老母鸡是赵母送过去的。
“哎呦,你别羡慕了,你儿子不也快结婚了吗?”赵国生还是不敢相信自己就这么当公公了?听起来平白无故的长了几十岁的感觉。
不说做好当公公的心理准备了,他还不想这么早当爷爷啊,一想到明年这个时候有个奶娃子称呼他为二爷爷,呵呵,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时候赵国生下意识的忽视了自家儿媳妇明年这个时候也有可能怀上孙子了。
哎,爷爷就爷爷吧,反正外公都当了快一年了,还怕什么爷爷的称呼?
自欺欺人的赵国生不承认自己老了,上了年纪,四十岁,放在后世,不过就一个大龄男青年罢了,在这个年代,他居然当爷爷了?
“羡慕是有一点,不过一想到我有三个儿子,孙子还怕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232
少吗?”刘兰秀似乎看到子孙满堂的场面了,笑得和蔼极力。
赵国生:“……”
要不要告诉她,计划生育法马上要执行了?上次他去亲家哪里看大女儿,听王父提过几句,还问过美艳和建军想要几个孩子?如果想要两个的话,今年就必须的怀上,不然按规定,他们两口子就没有机会再生二胎了。
估计是听到什么风声了吧?
算了,桥到船头自然直,他现在说了也无济于事,徒添烦恼罢了。
“礼准备好了吗?”赵国生还是关心眼前实际点的事情吧。
“早就备好了,不就是上次我们商量好的那些东西吗?一辆单车,一台电视机,三百块礼钱。”这是下了血本了,都快一千块钱了,好在这些东西最后还是落在自己家里,不然,刘兰秀真舍不得。
对于王德胜那股子宠女儿的劲头,刘兰秀一点也不担心礼会被昧了。
“行,那我明天和王大哥粗略的聊聊,看还需不需要增添点什么。”按照习俗,女方嫁妆越多,南方的礼钱该越贵重,不能低于女方,赵国生心里暗暗猜测应该还要添点东西。
“嗯,到时候再看吧。”刘兰秀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
这也是为什么在赵爱华情定巧儿后,她这么大方的原因,究其原因还不是女方家里条件好,她家不能短了志气。
细观赵家村,谁家娶媳妇下这么重的礼?又是电视机,又是单车的?
上门提亲这事,赵国生和刘兰秀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傍晚孩子们放学回来时,碰巧赵爱华也刚刚到屋,索性刘兰秀当着全家人的面,郑重其事的告知他们这个喜讯。
“嘿嘿”赵爱华整个人懵懵的傻笑,呆呆的偷乐,八颗白牙显得他更加傻里傻气,乐昏了头。
看到这种状态的赵爱华,喜讯撞人胆的几个熊孩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借此机会,一个劲的取笑和调侃。
“哦哦,大哥要娶大嫂咯。”
“噢噢,某人以后不用偷偷摸摸的去看电影,还要人帮忙打掩护了?”
“哎,瞧大哥这傻样?看样子以后我们得多巴结大嫂了。”
“好了,你们几个臭小子,没大没小的,怎么说哥哥呢?还不去写作业去。”刘兰秀摇头好笑的呵斥着胡乱起哄的三个熊孩子。
其实她心中更多的心酸,看她大儿子这副蠢模样,以后她这姆妈说话还顶用吗?
“咳咳”赵国生趁着刘兰秀失落不注意间,轻轻的咳嗽,推了推傻乐的赵爱华,用眼神告诉他,你姆妈心情很不好。
赵爱华只是一时间的失神傻乐,片刻体会了赵国生的意识,急忙笑着凑上前笑着讨好:“姆妈,你放心,我和巧儿以后一定会好好孝顺你和爸的,你儿子我是什么样的人,姆妈你还不清楚吗?”绝不会娶了媳妇忘了娘的。
“你们好好过日子,给我添个大胖孙子就是对我最好的孝顺了。”刘兰秀笑着摆摆手,对他那些讨好的话不是很在意。
孝顺不孝顺,有他爸这个活生生的大孝子在,她倒不怕赵爱华学坏。
都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些年,赵国生是如何孝顺赵父赵母的,家里几个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爱华,帮着你姆妈煮饭,我去一趟你爷爷奶奶家,告诉他们一声。”别赵爱华定了亲,赵父赵母还不知道,或者从外人嘴里听到消息。
赵家村的黄昏宛如山水画中的美景,虚幻而又真实,从炊烟袅袅的村子里,不时地传几声狗吠鸡鸣,赵国生有种置身田园山水中的感觉。
不一会,赵国生就到了赵父赵母家,他也没有过多的嗦和绕弯子,直接说了来意。
赵父赵母一听孙子定亲,当然喜笑颜开的不得了,皱巴巴的脸上充满了灿烂的笑容,还拉着赵国生的手,问东问西的,恨不得孙媳妇马上过门,像长孙媳妇那样,头两个月就怀上重孙子,给老赵家添新丁,使其更兴旺。
夜里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的,听不见淅沥的响声,像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
第二天一早,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
整个赵家村像刚洗过似的,特别清爽,空气愈发新鲜,呼吸一口,有股子甜丝丝的味道,像喝了蜜一样舒服。
赵国生来到县城后,也没指望立马碰到王德胜,应该说他上午是准备托人送信去请的,下午才算正式碰面详谈。
也是他们两家关系比较亲密,赵国生和王德胜更是有着贩卖‘泥鳅,黄鳝’的共同秘密,很多事可以直接说出口,不用媒婆在中间传达。
有时候运气来了,那是天公来帮忙。
可见,这门亲事也是天公作美的大好姻缘。
“国生,你也来县城了?”赵国生刚到县城就巧遇了王德胜,被他一嗓子给喊住了。
“是啊,亲家。”赵国生挤眉弄眼笑着点头。
他一声亲家,不言而喻,王德胜瞬间明白其中的含义。
早先有约定开春就定亲,赵国生这一句亲家就是提醒,提醒是时候完成口头约定了。
“呵呵,亲家,我们找地方坐下来好好聊聊?”王德胜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他刁难过赵爱华许多次了,也曾层层考验过这个人的品性,现在不能再甩脸子了。
毕竟,这时候是真正决定定亲了,东真格了。
为了女儿在婆家过得好,他也该改改蛮横的态度了。
更何况,他和赵国生的关系一向很好。
第174章
“亲家,你看什么时候请媒婆去你家上门说媒比较方便?”赵国生没有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的笑着问了起来。
“呵呵,我家什么时候都方便。”他老婆自打出了元宵节就天天在家念叨,惦记着赵家请媒婆上门提亲,生怕他家巧儿没人要似的。
好吧,王德胜心里也一直在犯迷糊,左等右等怎么还没个音信?再等黄花菜都凉了。
这不是王家急着嫁女儿,是整个上林村都知道赵爱华和他家巧儿处对象的事。
名不正言不顺的处了大半年,村里人没说什么难听的话,但是他们心里着急啊。
这年头,但凡有点流言蜚语,名誉受损和受伤害的永远是女孩子,要是两人突然闹翻了,赵爱华单方面反悔了,不搭理他家巧儿了,他家巧儿该何去何从?
王德胜两口子心里再焦急,也得省着,憋着,不能主动提出来,要有女方特有的矜持和含蓄,不能做出一副恨嫁的模样。
“两天后是个良辰吉日,我请媒婆上门,你看行吗?”赵国生没看出王德胜内心那股子松了口气的舒坦,只见他紧蹙眉头低头思索,还以为他舍不得这么快嫁女儿呢。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233
种心情赵国生曾经也体会过,心底隐隐的发酸,发胀,感觉空落落的难受的紧。
“好啊,到时候我和你嫂子在家等着。”真如愿以偿的时候,王德胜放松的心神又一次紧绷起来了。
“王大哥,我家情况你是知道的,算不上顶好也算不上贫穷,礼不多,准备了一台电视机,一辆单车,三百块钱礼,床,柜子家具什么的也一一俱全。”这是赵国生谦虚的话,这等礼钱已经非常出了,十里八乡都排的上号了。
当然,和王家相比,自然落了下乘,王家两个儿子都在县城工作,虽说是走了后门进去的,在厂子没倒闭前也是铁饭碗啊。
结亲,结亲,一开始看的就是礼和嫁妆的厚薄来判断彼此之间的诚意。
赵国生报出的这一连串礼单子,不用说,绝对是诚意十足的,这年代谁家娶儿媳妇耗这么高的成本的?
王德胜可早就打听清楚赵家现有电视机和单车了,完全没有必要在礼上列一份。
1...7172737475...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