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回到七零末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崽崽猪
赵国生:“……”好吧,他还是苦逼的去洗被子吧,得留在家里遭人嫌弃。
春日的阳光是温和的,太阳光映在池塘水面上,波光粼粼的,如春姑娘眼中的秋波,一圈圈的潋滟无比。
“哟,这是谁啊?谁家好男人啊?”有好事八卦的中年妇女带头起哄到。
“是老赵家的国生呢?”有人故意接声道。
“哎,瞧瞧人家的男人,多体贴,多心疼媳妇,知道倒春寒,怕冻坏了媳妇的手,帮着来洗衣服呢”不知道是羡慕居多还是调侃为乐。
赵国生:“……”他脸皮不够厚,被这些妇女你一言我一语的揶揄几句,脸一下子就宏了,低头望着池塘里的水镜,他很不自在。
在这个年代,家里有女主人的农家,很少有男人动手洗衣做饭的,是风俗也是一种陋习。
其实赵国生对这些触手可及的家务事没有多么抵触和难堪的,觉得很正常,也和当然。
刘兰秀有事在家忙,他顺手帮忙接过洗被子的活也没有什么啊?
再说了,这事放在后世很寻常,那个单身狗不是自己洗衣服的?
如果赵国生稍微细心点,他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比如刘兰秀从来没有让他洗过衣服,尤其是女孩子的衣服,顶多会让他帮忙搭手拧下被子。
“哎呀,国生啊,你家媳妇在家干嘛呢?是不是喝着茶,晒着太阳呢?”还有不死心的在有意开玩笑戏弄他。
赵国生“呵呵”轻笑不语。
有些事越描越黑,他不想多说的去解释,他觉得这些人只是无聊的八卦,倒不是真心想挑拨离间什么的。
有些人则是你越解释,他越带劲,就喜欢逗人玩。
在赵国生沉默不语的淡淡笑容中,她们一个个无趣的转移到其他话题上去了,你不搭理她们,她们也就歇了开玩笑的心思。
微风轻轻徐来,吹动着池塘边上的绿枝在风中摇曳,赵国生三下两下的把脏被套往池塘里一扔,用力甩甩,洗洗,在拧的过程中,不需要刻意喊人帮忙,紧挨着他旁边的一位年长的妇女笑着很自然的搭了把手。
作者有话要说:治疗颈椎的,最近报了一个疗程,每天都得去,痛死了
有个朋友,她在要生宝宝的前一天去剪了头发,她觉得生了孩子后,没时间去打理,所以剪了。
结果第二天,她生了个女儿。
然后她婆婆就怪她了,怪她剪头发了,把男孩子的xx给剪了,所以变成一个女儿了。
呵呵,这种说法也是醉了。
第177章
农村妇女就这样,八卦多舌又热情质朴,有人嫌弃她们粗鄙,有人喜欢她们的淳厚。````
赵国生不知道,今天这点芝麻蒜皮的小事不知为何传到了赵父赵母的耳中,在他晚上暗搓搓想‘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时候,刘兰秀率先向他道歉了。
“国生,今天你是不是被村里那群妇女给调侃的很没有面子?”下半身盖着被子,上半身仍旧穿着薄棉袄坐在床上织毛衣的刘兰秀慢吞吞的低声说。
“没有啊。”不过被一群妇女围攻的滋味确实不太好受,还有些女人说话特别露骨,赵国生身为一个男人都开不了那种黄腔。
“真的?”刘兰秀不相信,这事要是不过火,要不然公公婆婆是怎么听说的?下午还特意把她喊过去委婉的说教了一通?
“没有啊,你到底想说什么?”赵国生觉得刘兰秀在套话,莫非她吃醋了?知道那些妇女说的痞话黄腔了?
苍天大地,他是清白的,他可一句话都没有搭理,也无从搭理,他多年来的学识和修养禁锢他开不了那种太露骨的黄腔。
“哦,没什么,就是听到村里人说我太泼辣了,指使你这个大男人去洗衣服,不成体统。”刘兰秀没有说她被赵父赵母呵斥了一顿的事情。
她了解赵国生,如果她把这事一说,相当于把赵国生推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
不用说,赵国生是不会在乎洗不洗被子的事,她觉得自家男人在很多时候都很开明,不会一味的死板。
但是,赵国生的性格同时也决定了他这个人很孝顺,不会跳出来上门去同赵父赵母说理和争辩。
“哎呀,你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237
管别人说什么,我们过我们的日子,嘴长在她们身上,你还能阻止不成?我心疼我媳妇不行吗?”早说明白啊,赵国生还以为‘东窗事发’的来兴师问罪了。
什么不成体统?这是体贴自家媳妇的温柔事,放在后世,他就是一个宜室宜家人人喊嫁的好男人。
那句流行的网络词是怎么说的?暖男?对,就是暖男。
“好好好,听你的,不管她们说什么。”刘兰秀舒心的挑眉一笑,似乎觉得挺值得。
公婆的一顿教训哪里比得上赵国生的这番‘甜言蜜语’的好听的话。
“对了,你刚才要跟我说什么来着?”刘兰秀可注意到赵国生刚才挠头骚耳的欲言又止了,嗯,趁着她心情好,勉为其难的听听吧。
“呵呵”赵国生心虚的低头,不敢直视的摸着鼻子笑了笑,说:“那个,兰秀,你嫁给我多少年了?跟着我,让你受苦了。”脑海记忆中,要是没有刘兰秀的泼辣持家,这个家早就被原主给败光了。
别说让刘兰秀享福了,吃饱穿暖都成问题,全是原主的愚孝所败的,还是那种孝顺后仍不讨父母欢心。
“二十年了,正好二十年。”刘兰秀掐指算了算,很惊叹的感叹到。
不知不觉,他们结婚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人的一生有几个二十年?四个还是三个?或者有意外出现的话,会更少。
情不自禁地,刘兰秀放下手中的还没织完一路的毛线衣,轻轻的端详着日夜陪在身旁的枕边人,心中隐隐激动,心跳急速加快,砰砰砰的都快跳出来了。
她有一种直觉,来自女人的第六感觉。
那就是赵国生要给她一个惊喜,送她一份礼物,可是他今天从现场回来是两手空空的啊?
“是啊,二十年了,我没送过任何象征性的定情信物,记得当年你嫁给我的情景,我是老赵家最不受宠的二儿子,而你是刘家最受宠的小女儿,就因为你相中了我,我姆妈便让人用几块钱和几斤白砂糖就把你聘了回来。”说着说着,赵国生的记忆浮现的更加清晰了,好像身临其境一般的真实。
“你快别说了,我爸妈死活不同意我嫁给你,说你家太穷了,嫁过来还要跟着公婆一起住,还说你太木讷了,被人坑了都不会回嘴的那种,不是良配。”回想当年的亲事,现在刘兰秀还历历在目。
不清晰不行啊,她当年像着了魔,被赵国生施了**药一样,非他不嫁。
不过,好在苦日子熬过去了,现在她开始享福了。
事实证明,她还是很有眼光的。
赵国生:“……”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原身着实是这么个不能托付终身的良配,便宜老丈人和丈母娘的眼神太犀利了,一眼就看穿了。
“那你现在后悔吗?”赵国生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问,他在期待什么样的答案?
“说实话还是说假话?”刘兰秀现在也学会幽默了,时不时戏弄赵国生两句。
赵国生:“……”实话和假话都无所谓,只要是他想听的就行。
看到赵国生一脸黑线懵逼的表情,刘兰秀笑了,不再逗他了,直接说;“说实话吧,三年前,也就是你在给孩子们规划未来之前,我还是隐隐有丝埋怨的,日子过得苦不要紧,一家人在一起熬熬就过去了,谁家不是这么过来的呢?可是你太愚孝了,还特别好欺负,我有种怒其不争的感觉。”除此之外,还有种烂泥糊不上墙的错觉,刘兰秀任何时候都得担心婆婆来哭穷。
赵国生:“……”原身有那么差劲吗?那为什么不离婚?
刘兰秀没有管赵国生心里在想什么,她已经陷入到回忆中去了,又说到:“虽然你愚孝,也特别好欺负,但是你对我真的很好。”比起村里绝大部分男人对媳妇来说,真的很好。
坐着弓着身子有些腰疼的赵国生索性躺倒被子里侧着身子慢慢听,也不去打扰刘兰秀回忆。
“自从三年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你慢慢的变了,变得不再愚孝了,人也变得机灵和聪明起来了,不但给孩子们规划未来,还会想法设法挣钱补贴家里了。”说到这里,刘兰秀停顿了下,瞥了眼躺在被窝里的赵国生,叹了口气说:“你变得太多了,是变得更好了,可是,也变得更加陌生了,总有一种我不认识你的感觉。”
这些话憋在刘兰秀心中好久了,好奇又不知道如何问起,她既希望赵国生变得更好,又希望赵国生不要离她更远。
没有人知道,其实刘兰秀真的不喜欢断文识字,她年纪大了,记忆不好,没学一个生字得多大的劲?没办法,家里所有人都认识字,就她一个文盲,她不想距离赵国生更远就必须学,这是她的直觉告诉她的。
赵国生:“……”女人的直觉真准,差点就露馅了。
好在这个年代没有穿越和重生这一说法,不然,他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枕边人的怀疑。
“怎么感觉我陌生了?我有三头六臂?”赵国生装作很生气的质问,试图用插科打诨混过去。
“哎呀,不是说你有三头六臂,就是一种感觉你明白吗?算了,说了你也不明白,现在我已经找到那种陌生感觉的原因了。”刘兰秀得意洋洋的笑着看着赵国生。
不会是要揭穿他了吧?一时之间,赵国生整个人的神经绷得紧紧的,一声也不敢吭,不敢反驳。
“就是你识文断字啊。”还真别说,很多粗野不堪的话,刘兰秀以前跟人家吵架那骂的溜嘴啊,可是当她识文断字以后,很多粗话她都不好意思骂出来了,整个人都变了。
她大概懂了那句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了。
正因为刘兰秀读书不多,却又自认为是知识分子的文明人,对着赵家村大多人有种优越感,那种无形的优越感促使她不愿意去过多与人计较。
“呵呵,你现在也断文识字了。”吓得有点魂飞魄散的赵国生瞬间又活了过来,脑海中各种借口和说辞统统压住,返回心底存档。
有可能将来的某一天会再次用到?也有可能永远都用不到。
赵国生希望永远都用不上,因为那些理由太牵强了,牵强到他自己都没有底气。
“不同的,你仅仅是认识几个字,你不一样,你不但认识字,还写的一手好字,还会教孩子们物理,化学,甚至还学会了两个熊孩子都学不好的那门歪歪扭扭的外国语言。”刘兰秀无聊时问过赵美丽,问她这些题目很难吗?不是她怀疑小女儿的智商,实在是无法相信赵国生都会做的题目,而赵美丽却不会?不是很奇怪吗?
确实很奇怪,事实就是这样奇怪的令人摸不着头脑。
这时刘兰秀才真正反应过来,赵国生是何等的聪明和低调?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238
作者有话要说:小时候听到过好多妇女坐在一起聊天开黄腔,我们一群小孩子在哪里玩,她们觉得我们听不懂。
第178章
同时刘兰秀心中自下而上涌出无限的怒气,气赵父赵母太偏心,什么都紧着嘴甜的老三,要不然,凭赵国生这份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什么大学考不上?
可惜,赵国生连小学都没读完。
当然,刘兰秀气愤之余,也心有余悸的感到庆幸。
庆幸遇到当年那个木讷不讨人喜欢的赵国生,如若不然,换一种情况,真上了大学的赵国生不一定能看上她。
心情愤慨又纠结,矛盾极了。
“还不都是为了激将法给逼的,为的就是告诉他们,我这个半文盲都学得会的知识,他们几个熊孩子难道会更差?”赵国生突然意识到他的行为举止好像有点过了,不像一个地道的半文盲农村汉子。
可是,事已至此,他已百口难辩,只能暗示是激将法给逼出来的潜力。
他终究不是原生,伪装得了一时,扮演不了一世,现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不久是最好的证明吗?
“好吧,就算是激将法吧。”除了这个解释,刘兰秀也想不到其他的合理借口了。
抛开这些虚表上的迷惑,她仔细想想,说不定这就是真相,不然赵国生有这等读书天赋会被‘望子成龙’的赵父赵母给埋没和‘雪藏’。
不大可能,赵父赵母做梦都想家里出一个大学生来光宗耀祖,一向重男轻女的两老在知道赵美丽极有可能考上大学后,态度急速转变。
赵国生:“……”管她信不信,反正他自己强迫自己相信了。
明明他是想跟刘兰秀说戒指的事啊?为什么东扯西扯的尽说些他没经历过的回忆?害得他提心吊胆瞎担心。
“咳咳,兰秀,我不是一直没有送过信物给你吗?今天我去县城看到一样东西,很想送给你。”回归正题的赵国生又开始撒谎不眨眼睛的一本正经了。
他的一本正经在刘兰秀词汇不多的脑海中很理所当然的想到了一脸深情,深深地映入她的眼中。
“什么东西?”刘兰秀的脸很不争气的充了血,红的像个猴子屁股,黝黑的皮肤也掩盖不住其血红,心跳也紧跟着紧张气氛砰砰砰的急速慌张跳起来。
许是刘兰秀回忆太多,或是此时气氛太好,刘兰秀像个未经人事的小姑娘一样,害羞紧张的不得了。
“戒指,一枚金戒指。”赵国生有点忐忑不安的笑着说道。
在他看来,一枚戒指的意义远比手镯和项链来得更深远,一个男人可以常送你首饰,手镯和项链变着法的送你,但是,他却不会轻易送一枚戒指。
在赵国生这里,他之所以送戒指而不是手镯和项链,完全是因为囊中羞涩,不为其他。
要是不考虑到刘兰秀那吝啬和抠门的性格,赵国生恨不得多买些金器,最好直接买金条存在。
“戒指?”刘兰秀低声嘀咕了一句,然后笑着说:“哎呀,你又乱花钱了,我又不是城里的贵太太,戴什么戒指啊,我平时又是喂猪又是忙地里活,很容易把戒指给弄丢的。”嘴上说着不要,脸上笑容吟吟。
每次看到她姐那白嫩的手指上戴着金灿灿的戒指,称得手指头应了最近学的那个新词,春葱玉指,好看的不得了。
想到这里,刘兰秀低头瞄了眼自己搁在被窝上的手,粗糙干燥又干瘦黝黑,难看死了。
不自觉的,她蹙着秀眉很嫌弃的把双手藏到被窝里面去了,好像生怕赵国生看到似的。
不,她一定是手没有洗干净,对,她这个冬天烤柴火烤多了,所以手才这么黑的。
很会自我安慰的刘兰秀就这么说服了自己。
“不会,我买的是那种简单花式的,平时干活不碍事。”赵国生知道刘兰秀一定是想到她姐那花样百出的碍事戒指了。
谁实话,任谁有这么个事事自己强,比自己过得好的亲姐姐,搁谁,谁心里不堵的慌?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两姐妹没有反目成仇和相互攀比成风,真的是姐妹情深,是亲姐妹感情中的一股清流。
一个是刘冰秀会做人,二个是她们姐妹感情是真的好,三个是刘兰秀心态好,四个是赵国生人是她亲自相中的。
要换成赵国生,他不能保证比刘兰秀做得更好。
真的。
“是吗?那拿来看看?”刘兰秀轻轻笑着把手心从被窝里伸了出来。
“是定做的,还没做出来呢,还要等半个月才能拿到。”赵国生觉得自己好像太早坦白了,应该等到尘埃落定再说的。
“哎,你不早说,害得我还有点小期待呢。”一点小心思刘兰秀倒是直言不讳的说了出来,她是很期待。
“呵呵,那个”赵国生翻了身,换成平躺着,又说:“我定做了三枚戒指,你一枚,美艳一枚,爱华媳妇一枚。”说完他惴惴不安扯了下被子来掩饰接下来的‘暴风雨’。
“嗯,戒指不是丈夫送妻子吗?”刘兰秀上次听她姐是这么念叨的啊,没听说过爸爸送女儿和儿媳妇戒指的啊?
于是刘兰秀本着不懂就多问的原则,不解的问:“你买一枚给美艳,我能理解,可是,未来儿媳妇那一枚不应该是爱华送吗?”思维有点乱,容她缓缓,脑容量不够。
“是啊,不过也有另外的,那就是婆婆送给未来儿媳妇啊。”赵国生见她对这个问题好奇,而不是纠结着花了多少钱,这倒让他松了口气。
“噢,我明白了,你是说传家宝吧,一代代传下去吧。”说让她送给儿媳妇,刘兰秀立马反应过来了。
无他,赵母也有一个代代传下来的金镯子,不论赵母之前有多宠着老三家,这个金镯子最终只能传给长媳,她的大嫂。
“不过,如果当成传家宝的话,你传给美艳一枚戒指会不会……”会不会不太好,会引起未来另外两个儿媳妇的抱怨和不满?
再宠女儿,女儿终是嫁出去的,儿子和儿媳心中会没有想法?刘兰秀觉得赵国生这种做法有欠妥当,考虑的不够周全。
“你想什么,女儿怎么了?女儿就不是我孩子了?女儿也是我赵国生的女儿,我对她好,不行吗?”赵国生每次认为刘兰秀把赵美艳疼到骨子不重男轻女时,她又跳出来上演一出反转戏。
“我没说什么啊,就是……”就是提醒一下啊,刘兰秀觉得自己特委屈的,她发自好心的提醒都不行吗?
“没有就是什么的,你觉得我是那种偏心的家长吗?”会不顾全大局的厚此薄彼?赵国生是那种人吗?
“噢,那你怎么就定做了三枚戒指?”不偏心就应该面面俱到想着家里还有三个熊孩子啊?刘兰秀被赵国生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239
的思维带的有点偏。
“不是戒指贵吗,你不是说还要在县城买套带院子的房子吗?我不是怕钱不够吗?”主要的还不是怕她一下子接受不了花一千多块钱去买戒指这等无用的首饰。
赵国生的良苦用心她体会不到就算了,还怪罪他太偏心?
“对了,这一枚戒指多少钱?”提到钱这个敏感又警惕的事,刘兰秀瞬间明起来了。
赵国生:“……”不是话题带偏了吗?不是嫌他三枚戒指买少了吗?为什么话题又绕回来了?
“一克四十二块钱,一枚戒指四克重,一百六十八块钱。”该面对的还是得面对,迟早这个价钱要告诉刘兰秀的,不然他们家的账目怎么记下来?
“也就是说,你买了三枚戒指,花了五百零四块钱?”刘兰秀想都没想,片刻就心算出来了。
“是的”赵国生无从辩解。
“你的意思,你今天去县城,什么事也没干,就花了五百多块钱买戒指?”刘兰秀暗指买房之事。
“没有啊,不是和你说了吗?和王家商议好定亲的事了吗?”怎么能说他无所事事呢?这买戒指的事也就是附带的临时起意。
不能本末倒置的不分主次了。
“定亲的事用得着商量吗?这么长时间,该说的,不该说的,两家人谁心里没个底?不过就是让你去通通气,准备提上日程罢了。”刘兰秀就怕发生这种事,一旦手里有钱,不是赵国生手松把钱给借了出去呢,就是他买买买的瞎买一通。
赵国生:“……”有底的花,为什么王大哥今天说了那么多?那些话要是让你听到半句,估计这门亲事就黄了。
哪怕不黄,婆媳关系也如冰窖一样,冷的很。
“我不是觉得这二十年太亏待你了吗?想让你吃香的喝辣的,穿好的戴金的吗?挣了钱不就是该多享享福的图开心,过好日子吗?你不喜欢?”这雷人的台词,赵国生自己都有种混黑社会的感觉。
但是,话粗理不粗。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在外面吃饭时,女老板正好在说教她那十六岁的女儿,因为她女儿扶了一位摔倒的老人,女老板说她女儿太傻太天真,还问她女儿有多少钱赔,然后女儿说,等你老了,你摔倒了,没人扶你,你怎么办?
第179章
人生在世,谁不愿意享福?图的不就是吃喝玩乐吗?
挣了钱舍不得花,存在银行发霉吗?
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钱,到时候两脚一蹬,去了,留下那些钱给谁花?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管得越多,他就越懒惰。
白眼狼和啃老族是怎么来的?不就是不劳而获的感觉太爽了吗?给宠出毛病了吗?
“好好好,我跟你吃香的喝辣的,穿金戴银行了吧,也不知道跟谁学的,嘴这么油。”刘兰秀没好气的笑着说,她对赵国生真是越来越没辙了,这人越来越油嘴滑舌了。
最可怕的是,刘兰秀还就吃这一套。
“呵呵”赵国生挠挠脑袋,不好意思的笑了。
后世网络段子没有白看,对付女人,还是得嘴甜一点,脸皮要厚。
当然,仅限于明媒正娶的妻子。
男人,不管结婚没结婚,要要有责任和担当。
“你笑什么笑?你一下子就花出去一套房子的价钱,还好意思笑?”刘兰秀一想到那些戒指加起来要一千多块钱,她就肉疼的厉害,那都是金子都是钱啊。
赵国生给她玩这一手买一半留一半的花样,很讨人嫌啊。
明知道她现在正在像公平公正对待五个孩子的方向发展,他还故意这样。
不就是想让她跳出来说厚此薄彼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