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回到七零末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崽崽猪
“别冤枉我,我今天只花了五百多块钱。”赵国生得了便宜卖乖的笑着说。
“哼,说得好听,剩下那三枚,有本事你别买啊,心口不一的家伙。”刘兰秀气得白了他一眼,懒得搭理他,继续拿起毛线衣织起来。
原本因为她是最特殊的,结果家里的女性人人有份,刘兰秀心中那点小激动和兴奋又减少了许多。
什么定亲信物,不就想着用他们结婚二十年的时间来打感情牌吗?
真狡猾,真奸诈,别以为她傻,以为她看不出来。
算了,谁让她愿意骗自己去相信吗?
钱花了就花了,好歹这些钱都花在家里人身上,作为传家戒指也挺有意义的,这样的瞎买买买总比把钱借出去要容易接受的多。
还不知道借出去的钱什么时候回来呢?换句话说,能不能回来呢。
还有,她绝对没有羡慕大嫂从婆婆哪里接过了那个传家金手镯。
绝对没有。
赵国生:“……”反被将了一军。
无所谓了,目的达到了就好。
“对了,你今天回来光跟我说定亲的事谈妥了,具体的事都没说呢。”刘兰秀觉得这门亲事他们家还是挺下血本的,就不知亲家是什么个意思了?
比如女方嫁妆如何?
刘兰秀倒不是图那点嫁妆,再多再富有都是他们小两口的,她要的是儿媳妇晒嫁妆的面子。
堵住某些人的嘴,让某些人眼红的人无话可说。
不然,某人就会暗地里嘀咕道,说他们家有大钱娶儿媳妇,没钱借给亲戚朋友。
“有什么好说的,流程就那些啊,你又不是没嫁过女儿。”赵国生觉得刘兰秀问得莫名其妙,定亲能有什么具体事?
不就是男方请媒婆带着礼上门提亲,然后女方推推让让的矜持着答应吗?
“哎呀,我是问我们家的礼,王家满意吗?”如果满意就该透露点嫁妆是事情,要是不满意就隐晦的说出来,再重新补上点。
“满意啊”要是这样的礼还不满意,王家真当自家在嫁公主啊?
“那王大哥有没有提起嫁妆的事?”面对赵国生,刘兰秀从来不在乎面子不面子的问题,问得很直白。
赵国生:“……”
他一个大男人开口闭口问女方嫁妆的事?他开得了口吗?
不说他开不开的了口,你家是娶儿媳妇呢?还是图女方的嫁妆呢?
再说了,赵国生没有经验,不知道这种事还可以直接摆在桌子上问出来的。
遥想两年前嫁女儿的时候,那位亲家半句都没有问过嫁妆的事啊?好像还是刘兰秀主动跟媒婆说起的?
“这还用问吗?他们家这么疼巧儿。”赵国生心道,王大哥是没有提到嫁妆的问题,反倒是开玩笑般的问了很多两孩子结婚后的诸多事。
反正是她这个婆婆不怎么爱听的事,在这里,他为了家庭和睦,就不多说了。
“算了,问你也是白问,你睡吧。”刘兰秀听到赵国生干脆的回答,她什么都不用问了。
早晨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240
六点多,太阳从东边的天际渐渐地探出脑袋,像害羞的少女,怯生生的。
还在睡梦中的赵国生被刘兰秀给推醒了,“国生,起来,今天你得去镇上请媒婆。”
“天才刚亮,媒婆还没起来呢,急什么?”赵国生不情愿的翻了个身,用被子捂住脑袋继续睡。
“睡什么睡啊,你赶紧去镇上请花媒婆,她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媒婆,请她的人多着呢,快起来。”花媒婆就是上次来他们家帮王家提亲,凑成赵美艳和王建军的那个媒婆。
“好了,起来了。”烦死了,被刘兰秀掀了被子的赵国生再也无法欺骗自己赖在床上装睡了。
真是的,儿女结婚,最忙的永远是赵国生。
这也许就应了一句老话“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便宜老爸也不另外。
赵国生起床后,看看外面的天色,害羞的少女已经变成了顽皮的少年,一下子跳出了地平线,顿时,大地上的一切都变成了金色,像披了一层闪着金光的纱衣,整个赵家村也随之闹腾起来。
“你别在家吃早饭了,去镇上吃吧,红包和糖果都准备好了,你加紧去吧。”刘兰秀催促的递上红包和糖果,急忙赶他出发。
“知道了”赵国生吐掉口里的牙膏泡沫,随意的打湿毛巾在胡子渣渣的脸上抹了两下。
嗯,下巴边的胡子有点扎手了,该修修了。
等赵国生出门时,太阳升高了,千万缕像利箭一样的金光,冲破了金纱衣。
走出赵家村,来泥坑的山间小路上,映如眼帘的是一个五斑斓的世界,清晰的感觉到一股清新醉人的空气迎面扑来,让人惬意,驱赶了赵国生早起的不满心理。
看着那一簇簇,一片片的红白黄绿相间交相辉映的不知名野花草,赵国生恨不得把他们全都保存起来,说不定过十几二十几年,这些不知名的野花草就没了。
他是个俗人,也许这种他不认识的野花草中有珍贵品种,凭借着这些花草他可以后半辈子无忧无忧了。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不可能的。
他肯定是被昨夜里做了个买大量金条的美梦给迷惑了,头脑有点不清楚。
远处连绵不断的群山,在披上了绿装后,起伏不平的山路像一条盘起来的卧龙,每次经过这条山路,赵国生不耐其烦的感叹大自然的魅力。
就在赵国生隐隐感觉到有丝饥饿时,他已经到了花媒婆的家门口。
“花媒婆?在家吗?”赵国生站在院子外高声喊道,给宁静的清晨带来几分噪音。
接二连三的传出‘汪汪汪’彼此起伏的狗叫声,紧接着窜出来一条大黑土狗,凶巴巴的对着赵国生狂吼。
就在赵国生犹豫是蹲着从地上捡起石子吓唬它,还是从旁边的树枝上拧断一根枝藤来驱赶它时,花媒婆从院子里出来了,喊道:“大黑,不要叫,回屋去。”然后再转头注意到赵国生,留心到他手里的东西,马上明白是什么意思了,笑道:“哟,我说今早我家大黑叫什么呢?原来有喜事啊,赵家大兄弟,快进屋。”
赵国生:“……”你当你家狗是喜鹊啊?
“呵呵,是我来得太早,打扰你了。”赵国生装作很憨厚的笑了,接着又拍马屁到:“镇上这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你花媒婆的本事啊,我不是怕你太忙了吗?这不,一大清早就来堵人了。”
恭维人的话,必须是半真半假,假中有真,真中有假,人家不确信,听你这么一说,她就肯定了,这不就马屁拍成功了吗?
更不用说像赵国生这种笑起来特别憨厚,一看就不像会说谎话的人夸出来的词。
果然,花媒婆笑道:“哎哟,都是别人闹着玩,给面子跟着起哄呢。”
如果隐去一脸骄傲的认同,赵国生颁给她一个演绎奖项的。
“呵呵,花媒婆,我今天来是想请你帮忙给我大儿子说亲的。”忙不迭的连忙双手奉上红包和糖果。
随手接过红包的花媒婆笑得更灿烂了,接着又不可察觉的摸了摸红包的厚度,瞥了眼手里的糖果,满意的说:“说吧,你家看上了谁家的姑娘。”话没有说满,没有急急的胡乱拍着胸脯打包票,这也正是花媒婆会做人的地方。
她可以尽心尽力的帮你说亲,但是绝不保证一定会成功。
因为,花媒婆算得上是比较有良知的媒婆,她不会真的把谁家女儿往火坑里推,她会实事求是的帮双方探清家底和具体情况。
这样一来,万一没说成功,彼此双方都有退路和台阶。
第180章
“上林村,王德胜家的。”作为说亲的男方,赵国生不需要矜持和内敛,很直爽的说明了来意。
“哦,是他的女儿啊,大兄弟你眼光不错啊。”花媒婆一听是王德胜家的女儿,她轻皱眉头的低了下头,想了下,还是没有十全的把握凑成这一对新人,主要是这家很宠女儿不说,王德胜曾经还隐隐向她们这些前去帮忙说亲的媒婆暗示过,不想让女儿嫁男方是长子的家庭,负担太重。
好女百家求,相中王家巧儿的人家不计其数,在赵爱华和巧儿没处对象前就有好几家请媒婆上过门搭线,可惜都没有成功。
由于赵爱华和巧儿的恋情很长一段时间是处于地下阶段,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早有意中人,且王家也没有给出明确信息,这期间仍旧有媒婆上门说亲。
所以花媒婆还不知道实情,她实在太忙了,十里八乡有多少小年轻在等着她帮忙凑对,哪有时间死盯着一个人?
于是花媒婆又笑着说道:“大兄弟,你放心,我会尽量的。”不说成与不成,她总得帮忙登门去试一试,况且赵家的条件也不错,依稀还记得当年他家嫁女的盛况。
“好的,就麻烦你后天去上林村登门提亲了,具体事情,我们两家已经商量好了。”反应再迟钝的赵国生也察觉到花媒婆那片刻的低头沉思了,知道自己没解释清楚,花媒婆不敢打包票。
“哎哟,那敢情好啊,我最喜欢这种天作之合的美差亲事了。”花媒婆是什么人,察言观色是她的职业需要,瞬间就明白过来了。
敢情是两家私底下早就看对眼了,只需要借她这股东风去正式走过过程就好了。
说实话,这种美差没有一个媒婆不喜欢的,既不用多口舌,也不用承担过多的风险,还可以痛痛快快的等着红包。
虽说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媒婆的她们感受不到某些凑对的成就感,但是这不劳而获的保媒人还是会落在她们头上。
“那我就先谢谢你了,这是我家礼单子,你看下。”好在赵国生聪明,早就把礼列成单子,一目了然,不用一遍又一遍重复多说。
自认为保媒经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241
验丰富,见多识广,经历过大场面的花媒婆在看到这礼上列出来的单子时,还是忍不住大惊小怪的惊叹连连。
果真大手笔,比起城里人娶媳妇也惶恐不可多让啊。
怪不得上林村那位王德胜愿意打脸自己说不把女儿嫁长子的规定,换成是花媒婆,她也愿意啊,真后悔没有多生一个小女儿,太让人眼红了啊。
远在山林村被人误会的王德胜狠狠的打了两个喷嚏,还以为自己感冒了呢。
“大兄弟,你家小女儿是不是也该说亲了?”不知道想到什么了的花媒婆突然笑盈盈的转换了话题。
“你是我家美丽啊,她还不急,今年正好考高中,等她毕了业再说亲也来得及。”赵国生以为花媒婆一片好心替他小女儿着想了,心道,媒婆就是媒婆,任何时候都不忘记帮人拉红线。
从来不觉得自家富有的赵国生一时之间没绕过弯,等到无数三姑六婆登门拉着笑脸来相看赵美丽的时候,他才慢慢回过味。
“噢,考高中了啊?好啊,读书好啊。”这样一来,有着高中学历的姑娘会更加方便说亲,花媒婆狭隘的误会赵家这是在帮赵美丽提升身价。
“呵呵,是啊。”赵国生笑着傻傻的在心底夸花媒婆有眼光。
“对了,大兄弟,你对女方的嫁妆还有什么要求吗?”不论双方有没有事先商量,为了以防万一,媒婆在保媒之前会再次确认。
事到临头,临时变卦的女方不知道是有多少家。
甚至有的还可恶的结婚当天,当男方接亲时,女方故意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又提红包之事,比如不拿多少钱来,新娘不让接出门。
这种情况很少,少不代表没有。
“没什么要求。”应该说,赵国生根本不知道王德胜家会准备什么嫁妆,他们从来没有谈过这个话题。
“那好,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你回去等着准备宴席的事吧。”花媒婆以为他们商议妥当了,便不多问了。
“好,到时候记得来喝喜酒啊。”事情拜托的差不多了,赵国生也该回去了。
出了花媒婆家的门,一眼看到大黑狗悠哉慵懒的趴在院子外,懒洋洋的抬头看了眼赵国生,然后继续把头低下去,极为灵气的还轻微的摇着尾巴。
赵国生心有余悸的瞥了眼大黑狗,觉得自己还是距离它远一点,早点离开的好。
这时已经上午九点了,赵国生不经意的抬头望天,天空是沉碧的,太阳像海绵一样温软。
不时,一阵春风吹来,在暖和的太阳下,很不应景的一声‘咕咕咕’的饥饿声打破了美景,也提醒赵国生还没吃早饭。
比起县城的猪肝面,赵国生同样很喜欢镇上的豆浆油条,一碗豆浆,两根油条,再不够就添两个大肉包子,好吃又实惠。
“亲家?”不太确定的声音从耳边传来。
“噢,是亲家母啊。”赵国生连忙放下喝了一半的豆浆,起身笑着说。
“哎哟,我还以为看花眼了呢,亲家来镇上了,怎么不去家里吃早饭?你太把我家当外人了吧。”说着王母故意板起脸不高兴了,太见外了。
“瞧亲家母说的什么话,我女儿,你儿媳妇,都是一家人,哪有外人不外人的?我这不是太晚了吗?怕这会子过去,你们家已经吃过早饭了。”王家什么都好,就是太好客了,特别讲重礼,很多时候赵国生都会被王家的热情给镇住。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大小节日,王家都会送很重的节礼,还细心的不会忘记赵父赵母那一份。
“还没吃呢,小胖子今早太闹腾了,你亲家公去上班了,我和美艳两个哄着他,这不,刚买了菜回来,走走走,跟我出去吃饭去,这些东西你吃得饱吗?”王母可见识过赵国生的饭量,两海碗满满的饭才垫个底。
确切点说,赵家的人都很能吃,包括她儿媳妇在内。
说来也奇怪,这一家子人很能吃却又不长肉,一个个不拉几的高竹竿子,一阵风就能吹跑,她一直担心儿媳妇太了,没奶给小胖子吃,平时逮着机会就给儿媳妇补,补来补去,还是高瘦高瘦的不长肉。
要是赵国生知道王母心里的想法,他一定会哭着喊冤的,他们不是瘦不拉几的营养不良,穿衣显瘦,脱衣肌肉啊。
放在二十一世纪,这种身材,妥妥的迷倒一大堆迷妹。
赵国生:“……”还好他吃包子喜欢趁热,还没来得及去买。
秉着不浪的原则,赵国生一口气把剩下的半碗豆浆全喝了,剩下的一根油条也拎着打包带走。
“亲家,你今天来镇上是有什么别的事吗?”王母迈着小步子走在前面,笑着问跟着她身后的赵国生。
一般亲家来镇上都会先去一趟她家,这回没有第一时间去看小胖子,显然是有别的事情。
“是去请花媒婆给爱华说亲。”这事没什么好隐瞒的。
“给爱华说亲?是不是山林村那小姑娘?”王母王父上次闲聊时还在开玩笑想着给赵爱华做媒呢,谁知道赵美艳告诉他们,赵爱华有对象了。
“是啊,就是王德胜家的巧儿。”赵国生觉得王母消息满灵通的。
“好啊,等爱华结了婚,你和亲家母就等着抱孙子吧。”自从有了小胖子,王母逢人就劝人家娶媳妇,抱孙子,特别是听到某些计划生育的风声后。
赵国生:“……”
对爷爷这个称呼很敏感的赵国生抽搐着嘴角,很不情愿。
一路上,王母兴奋的很,嘴里说的全是儿媳妇和孙子的事,已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不断的给赵国生传授带孙子的经验。
然而,赵国生并不是很想听,硬还是得僵硬着笑容虚心纳谏。
“小胖子,奶奶的乖孙子哟,你看谁来了?”王母笑眯眯的逗着懵懵懂懂的小胖子问道。
小胖子迷迷糊糊的望着赵国生,眼睛一眨不眨的好奇,似乎认识,又似乎不认识,最终他咧着嘴笑了。
赵国生一进屋就看到一个穿得喜庆红色的大胖小子坐在一个木制的婴儿车里,底下的车轮子是木头的,圆滚滚的,也是家里地面铺了青砖石,不然车子滚不动。
“小胖子,还记不记得外公?”赵国生两手轻轻一拍,把手微微张开,好像在问他要不要外公抱?
“啊啊啊,呀呀呀”不知道小胖子说的那国语言,看起来挺高兴的,伸着胖胖的手臂不认生的要抱。
作者有话要说:求问,如何切菜,手不会破皮和起茧子?
第181章
“看样子还记得外公啊,小胖子真乖,来,外公抱。=”上次来是半个月前了,可见小胖子的记性之好,能让小胖子主动索抱,赵国生很自豪。
尽管,这种事也不知道有什么自
一夜回到七零末 分卷阅读242
豪的。
“爸,你来了。”好心眼的赵美艳决定还是隐瞒真相好了,让他们爷孙俩去乐呵。
事实上处于蹒跚学步阶段的小胖子太能折腾了,他就喜欢让大人扶着或者牵着在地上缓慢摇摆的学走路,今天早上他把赵美艳和王母缠的够呛,正是赵美艳没有力气去半抱着逗他玩了,才把他放到婴儿车里的。
这不,小家伙机灵着呢,知道他姆妈嫌弃他,不愿意抱他出来玩,现在可劲的讨好赵国生,给他外公迷惑的笑脸。
等的就是让赵国生主动把他从婴儿车的‘监狱’中解救出来。
“嗯,来请花媒婆给你弟说亲。”赵国生一边跟赵美艳说话,一边笑着伸手去抱小胖子。
“哎哟,小胖子,最近你又长胖了。”把小胖子往怀里一抱,赵国生察觉出和上次不同的重量来,这小子真是一天一个样。
“哎,爸,你快别说了,我正烦着呢,这孩子越来越胖了,他一岁不到,比别人家两岁的孩子还要重,以后长大了还不成胖子?”赵美艳是真心担忧,太胖了,胖的有点出格啊。
她偷瞥了眼在厨房忙碌的王母,低头压低声音说:“我想让他少吃点,别整天给他加餐,稍微瘦点点,他奶奶不同意,说胖是福气。”
“没事,等你断了奶,小胖子自然就瘦了。”虽然赵国生也觉得小胖子太胖了,胖出婴儿该有的胖范围了,但是一看到小胖子天真的软萌的大眼睛,他又于心不忍了。
哎,都说隔代亲,老人宠小孩无底线,很容易把孩子给宠坏,赵国生认为这句话不假,他现在对小胖子就下不了狠心。
要是把小胖子换成赵爱文或者赵爱强,一个大胖儿子站在他面前,他坚决会黑着脸告诫他们,一胖毁所有的逼着他们减肥的。
“这个月已经断奶了,小胖子还长胖了五斤。”赵美艳很无奈的用手戳戳小胖子圆润的白胖脸,幽幽的说。
赵国生:“……”额,不是说断奶会不习惯吗?然后顺其自然就瘦了吗?为什么他家外孙反倒是胖了五斤?
“来,小胖子,这是奶奶给你弄的米糊,还有一碗肉汤,你玩了这么久,肯定饿了吧。”王母麻利的从厨房里端出一大碗迷惑和肉汤,笑吟吟的走向小胖子。
“啊啊啊”小胖子一看吃的,两眼发亮,在赵国生怀里挣扎想去吃。
好吧,赵国生终于知道小胖子为什么断奶后会长胖了,那一大碗米糊真吃的完吗?他很怀疑。
“美艳,你来喂他,我去厨房再炒两个菜。”王母把一碗米糊提给赵美艳,一碗肉汤放在旁边的桌子上,转身又对赵国生说:“亲家公,你再坐一下,饭菜马上就好。”
赵美艳苦笑的看着婆婆的身影消失在堂屋里之后,才悄悄的向赵国生抱怨:“爸,你看,小胖子这么吃,能不长胖吗?你是不知道,小胖子早上起来已经吃过一碗米糊了。”
在带孩子这个问题上,王家婆媳之间存在很大歧义,王母觉得孩子能吃是福,换着法子的给小胖子做好吃的,能吃的,而赵美艳呢,她觉得什么事都要适可而止,过量了对小胖子身体不好。
为这事,赵美艳多次试图暗示王母适度可止,有时候直接挑明了说,不论明着还是暗着,都没有用,王母一意孤行的坚持她的方法是对的,小胖子也喜欢吃。
“这事你跟建军说了吗?”赵国生掂量着小胖子超标的体重,沉思了下问道。
“说了,建军也和我婆婆说了,没用。”怎么没说,赵美艳和王建军两口子说过很多次了,都无济于事。
“爸,你说小胖子再这么的吃下去,该怎么办?”总不能因为婆婆给孙子东西吃,她就跟婆婆大呼小叫的大吵大闹吧?
不看僧面看佛面,想和王建军把日子好好过下去,她不能采取极端的方式去解决。
“把小胖子送医院去检查,医生的话,你婆婆总不会不听吧?”也不知道这是婆媳之间争夺小胖子的教育权呢,还是真的仅是带孩子的方式不同,或者其他的什么,赵国生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让专业人士来发言。
“这个办法好,等建军回来,我跟他说一声。”赵美艳尽量让他们母子去斗法,谁输谁赢都不影响感情,她这个儿媳妇就不一样了。
“来,小胖子,喝一口汤。”赵美艳用小勺子舀了一口汤,吹了吹,又用嘴巴试了试温度才递到嘴边。
等小胖子喝了汤,赵美艳用眼睛的余光注视这厨房的方向,飞快的舀了几大口米糊往嘴巴里塞。
赵国生:“……”这样真的好吗?抢儿子的米糊吃?
小胖子:“啊啊啊”激动的挥动着小胖手,瞪大着湿漉漉的眼睛,如果他会开口说话的话,他一定是在说,那是他的早饭。
“爸,好撑啊。”她不帮着解决一点,小胖子会变得更胖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