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华女帝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云洛裟
不蠢的宗正闭了嘴,鲁种也没有要多打探的意思。
“陛下为君贤明,为人仁厚,无论是为臣还是为亲,只要做好自己本份的事,不犯国法,陛下无论对人喜或不喜,都不会揪着不放!”
鲁种的好心,楚蔚又不是真的蠢透的人,哪里听不出来,他这晃动了许久的心,随着鲁种的话落下,便也落了定。
“多谢鲁公。”与鲁种作一揖,鲁种哪敢生受,还以一揖。
“鲁公,我先回了!”吴用刚刚是和武平之一同出去送了冯兆安,此时折回来,吴用站着鲁种打招呼。
武平之在一旁亦道:“鲁公,我也有事先回了。”
鲁种点了点头,“好,我这也准备回府!”
然而楚昭一行回宫时,钟氏看了楚昭一眼,“客栈是你安排的?”
“嗯,玉娘的手艺很不错,我当初就在想,这天底下要说消息灵通的地方,有什么比客栈这样人来人往的地方更好的。”楚昭很老实地承认,“只是事情是华兰去办的,具体是什么我不清楚,今天碰到了,不得不说,玉娘做得很好。”
客栈中的妇人正是楚昭所说的玉娘,也就是说,玉娘是楚昭的人。
钟氏道:“柴家!”
这两个字一经吐出,气氛立刻一变,无论是楚昭还是钟氏,都忘不了柴家与她们之间的仇怨。
“阿娘放心,我心里有数,柴家也好,柴景也罢,此时放过他们,不等于饶了他们。”楚昭冷洌地吐字,钟氏道:“我的意思是,柴景还是有用。”
楚昭不可否认地道:“自然,若是他没用,也不至于连姜先生都为他求情!想要跟我斗的世家,都会找他。以前我会笼络柴景,未偿没有这样的原因,如今我与他撕破了脸,说起来我很盼着他有所动作。”
栽赃杀人是楚昭不屑于做的,她想要报仇,也要光明正大的报仇。尤其是她绝不能因为柴家,因为柴景而做蠢让自己跟楚毅之辛苦打下的江山付之一炬。
为人君者,其身不正,以乱国基,楚昭所塑的公正公平的形象,绝不会因为柴景而断送。
钟氏很是欣慰,“若以大昭的江山来报你阿兄的仇,你阿兄纵是泉下有知,也会不得安宁。”
“你教养出来的孩儿,哪个都不蠢。”楚昭说了一句,钟氏又何尝不觉安慰。
“至于钟家!”楚昭面露为难,钟氏道:“六郎他们几个都成了亲,都有了孩子,我想过几年,让他们进宫读书!”
钟家被屠尽了满门,如今只剩五个人,钟氏每每想想都是心痛。
楚昭沉吟了一会儿,“感情都是自小养起来了,往后,让表嫂带着孩子们经常进宫。”
只她与钟氏念着钟家能撑得了钟家多久,楚宸,楚操,才是未来!
“我有数!”楚昭都懂的道理钟氏又怎么会不懂,钟氏欣慰的是楚昭能时时记着钟家。
“咚咚咚!”卯时刚过,一阵鼓声响彻了整个长安城。如此大的声音引得长安的百姓争相看去,不明所以。
“声音好像是从大明宫里传出来的。”很快有人注意到声音传来的方向,立刻争相看过去。
“报,报,陛下,有人击响了登天鼓!”大明宫外的百姓都听到了声音,大明宫内的人又如何听不到。
然而这么大的鼓声,不知起于何处,参加朝会的百官面面相觑。
好吧,终于有人给个解释了。楚昭早知此事,如今听说了,站了起来道:“去瞧瞧!”
如此的配合,一众人都拿眼看楚昭,楚昭回过头道:“诸卿同去!”
叫唤上人一块去,姜参对于登天鼓响了也是十分诧异,照理来说,若有冤情,当上报京兆府,若是京兆府不理,还有大理寺,刑部。
一眼看向这三个地方的主官,每个脸上都挂着茫然之状,显然是完全不知出了何事,竟然引得有人敲了登天鼓。
登天鼓虽然设于大明宫中,与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只有一墙之隔,这道门是楚昭特许只要是想敲鼓的人,都可以自由进出的。反之,不是想要击鼓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进出。
而鼓声响起,百姓围观在外,这一处的登天鼓,不仅立着一个大鼓,上头写着登天鼓三个大字,两侧各自写着,击鼓鸣冤,天下共审。
楚昭带领百官出现,郭承站出来喊道:“来者何人?陛下已至,你有何冤情,速与陛下禀来。”
一番文邹邹的话,引得楚昭暗笑,这么多年,可算是学着点皮毛了。
击鼓的人非是冯兆安无疑,冯兆安此时放下了鼓槌,连忙拜下,“在下梁州冯氏兆安,拜见陛下,诸位大人。”
“梁州冯氏,也是昔日梁州的大世家。”世家的族谱都有介绍,楚昭一说,其他人亦点了点头。
冯兆安道:“是,昔日的冯氏确实是梁州的大世家,然经徐禹之乱,梁州的世家尽数被屠,如今存活下来的,也只是空有世家之名,早已不为世家所容。”
此事并不假,你人死得七七八八,家产早被徐禹给洗劫一空,没人,没钱,这还算什么世家。
“你既有冤情,速速道来!”韦尚任看了冯兆安一眼,提醒了一句
昭华女帝 分卷阅读306
。
冯兆安起来一拜,“在下状告卫家,残害前朝皇室中人,为此杀害我的未婚妻子柴氏,挑起冯柴两家的恩怨,致使两家成仇。”
一片哗然,韦尚任惊讶地看向卫九,卫家,如今是以卫九为首,杀害之人,竟然不仅是前朝的皇族,还有柴家。楚昭看了一眼卫九,“你的未婚妻子是柴家的哪个小娘子?”
冯兆安答道:“是柴家十二娘!”
十二,柴家的人丁颇是兴旺,楚昭看向柴景,“可是?”
柴景点了点头,“十二娘与冯郎君确有婚约,不过三年前十二娘瘁死,两家的婚约便作罢了。”
“瘁死?”楚昭挑了挑眉地问,柴景再次回答,“是,瘁死。”
“你的告发有何证据?你要告的是整个卫家?”楚昭不再细问柴景,而问冯兆安,既然是冯兆安告的,理当从他嘴里问个清楚。
冯兆安道:“在下在告的是卫公之兄,卫四!”
这个名字一说出来,楚昭都有点懵了,卫四,那不是楚毅之的前岳父嘛,楚昭乐了,有意思,真是有意思极了啊!她原本想如果冯兆安要是理直气壮,必敢击这登天鼓。他来击这登天鼓,正好让天下人都看看,她设的登天鼓并非摆设。
卫九已经出列,“陛下,既是与臣的兄长有关,臣请回避!”
“好!”卫九的自觉,楚昭十分欣赏,只有心中无愧的人,才会坦坦荡荡。卫九一拜,“臣告退!”
卫九自动离去,楚昭道:“朕刚刚的问题,你只回答了一个。”
又跟冯兆安对上了,冯兆安道:“陛下,在下有两位证人可以证明在下说的是事实。她们两位,一位是前朝的赵国大长公主,另一位是大长公主的外孙儿,卫渭!”
听到赵国大长公主的名号,已经引得一片倒抽,赵国大长公主,那是璐王的姑姑,也是死于璐王之手的先帝之姐。
知道此人的不少,如韦尚任,齐淮等等等。
楚昭是不认识的,但是冯兆安既然说了有人证,“你一人而来,你说的赵国大长公主和她的外孙卫渭?”
“他们就在外面,还请陛下召他们见驾。”冯兆安开口说,楚昭道:“许你将他们带进来!”
冯兆安连忙道谢,转身往外走去,“大长公主,阿渭,快来!”
隔着守卫冲着外面的人群叫唤,随后一老一少走了出来,冯兆安扶着那老妇人走进来,楚昭听到身后一片倒抽。
“大长公主!”有人脱口唤出,楚昭定眼一看,前朝的皇家人她见过的少,这位赵国大长公主完全只听过一两回,谁让楚家当时都是借钟家的风,偏偏钟氏从来都不是喜欢热闹的人。
“叩见陛下。”无论这位是不是赵国大长公主,前朝已灭,大昭根基已稳,老夫人带着孙儿与楚昭拜下。
“请起,请起!”楚昭亲自上前将人扶起来,老夫人连忙道谢,楚昭无声地询问齐淮一眼,齐淮明白楚昭眼中的意思,点了点头,表明了此人当真是项氏王朝的公主。
“多谢陛下!”赵国大长公主与楚昭道谢,楚昭道:“大长公主客气,朕原以为项家屡受蒙难,已无后人,故未曾广告寻之。万幸大长公主还好好的,不至于叫项家绝后。”
赵国大长公主听着潸然泪下,“项家,项家绝后,绝后了啊!”
楚昭道:“大长公主还在,你的外孙还在,岂曰绝后。但不知,冯郎君所言,卫家卫四,为何要对前朝皇放斩尽杀绝?”
问到点子上了,这也是所有人都想要问个清楚。毕竟,卫四虽然不似卫九一般位高权重,也是大昭的官吏之一,状告官吏,若无凭据,何以服众。
“我阿弟在死前,曾将项家所有的金银珠宝都集在了一处,便是项家宝藏,原本项家在经那逆子之乱,徐禹之乱后,还剩了不少人,却因这宝藏,尽亡于卫家。”……
第212章柴家之人
别说是楚昭的,旁听的人无一不惊,前朝竟然还有宝藏?
“前朝之时,国库空虚,哪里来的宝藏?”韦尚任提醒了一句,楚昭点了点头道:“这也是朕想知道的。”
被问的赵国大长公主面露尴尬,楚昭道:“还请大长公主解惑。”
别的人问她还能推诿不答,楚昭已代项氏成为天下之主,她既然说起了宝藏的存在,早该料到会有人问起宝藏因何而成。
赵国大长公主道:“那个宝藏,并不是先帝集成的,而是项家的先祖,大魏的开国之君,早就遗留下来的宝藏。原本是要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拿出来用的,没想到……”
省略的话,引得楚昭脑补,没想到还没来得及用,却被儿子给杀了,然后江山也失了,果然是够悲剧。
楚昭道:“那么,卫四又是怎么知道宝藏存在?”
韦尚任看了楚昭一眼,楚昭就算不当皇帝,来刑部替了韦益必然做得比韦益好。
念头一起,韦尚任立刻甩开了,楚昭还是当个皇帝吧。只要楚昭一直这样下去,一定会是一个名垂千古的好皇帝。
楚昭不知道韦尚的腹诽,倒是等着赵国大长公主的回答,赵国大长公主深吸了一口气,“是小女之过。小女嫁入卫家,当时京城落入徐禹之手,我怕自己出了事,项家的宝藏无人得知,所以就告诉了小女,小女一时按捺不住,就告诉了卫家。随后在离京之时,小女被卫家人所杀,更是扣了我与外孙,威胁我若是不将宝藏所在之地告诉他们,他们就杀了我们。”
“当时逃出京城,卫家直奔冀州,我在项家的死士护卫下,几经生死才逃出了卫家,奔往青州,原本我是想找柴太尉说明宝藏之事,没想到尚未至青州,青州已经落入了陛下之手。我几经辗转,都想寻到柴家之后,但是兵荒马乱,我不敢乱跑,再加上卫家人并没有放弃对我的寻找,我只好在旧京躲了一起来,一躲就是几年,直到陛下建了新都,我也跟着进了长安。乔装打扮,也是想要见到柴家人。”
赵国大长公主一笔带过自己吃的苦受的罪,然而楚昭再问道:“大长公主为何认定了柴家?”
如此之问,让赵国大长公主完全顿住了,楚昭耐心地等着,四周也是一片死寂,都在等着赵国大长公主的回答。
“一些旧时的情份,还请陛下勿再追问。”赵国大长公主见楚昭并没有因为她的沉默而转移话题,似乎是打定了主意问个明白,只好带着几分哀求地看向楚昭。
微微笑,楚昭却再次对这位前朝的大长公主起了疑心。一个人不会对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无缘无故的任性,赵国大长公主莫不是与柴家有什么纠葛?
然而人家都说是旧事,楚昭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咄咄逼人。
“既然如此,大长公主继续说吧。柴
昭华女帝 分卷阅读307
十二娘,不知又是因何而被牵连进来了?”楚昭问的另一个问题,这是赵国大长公主可以回答的。
“也是因缘巧合,我与柴十二娘在一家手饰店里结识,我想让她代为传话,不料竟然叫卫家的人撞到,我在逃跑之时,他们捉住了柴十二娘,将柴十二娘杀了,并且将她弃尸荒野,兆安无意中碰到了柴十二的尸体,柴家的人寻来,皆以为是兆安杀了柴十二娘,因为柴家对于家道中落的冯家,早生了退亲之意,只是因为兆安不肯,事情才会一直拖着。”赵国大长公主说起事情的来龙去脉。
楚昭看了韦尚任一眼,不会打算让她一直问下去了吧,一个个都看戏呢?韦尚任秒懂楚昭之意,“大长公主是如何与冯郎君相识的?”
“我在长安的住所与兆安家只有一墙之隔。”赵国大长公主说来,韦尚任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柴大人,柴十二娘的死因,一如赵国大长公主所言?”既要取证,自然不是只听一人之言就判定,而是要将所有的牵连的人说的话结合在一起。
柴景道:“我只知十二娘死得并不光,所以对外宣布她是瘁死,至于是不是像大长公主所言,我知道的不详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柴景是个谨慎的人,并不妄言。
“陛下,依臣所见,当将所有涉案之人传召入宫,对薄公堂。”韦尚任立刻转对楚昭建议,楚昭点头道:“当如是!”
凡事不能听一人言而定,登天鼓响了,就不单单是刑部来审。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御史中丞听令。”楚昭连点三名,三人出例,楚昭道:“击登天鼓之案,经三司而审,韦卿旁听,你三人主审。”
三司会审已经很重视了,还派了一个宰相来旁听,所谓旁听是假,怕他们审错是真!楚昭是要把这个案子往大里搞,动静弄得越大,她就越是高兴!
“是!”不单是三司人了,就是韦尚任这位韦卿也一同应下。
楚昭道:“案情未审明之前,还请大长公主多多劳累。”
赵国大长公主道:“能为项家的讨回公道,纵叫我身死亦无悔。”
“陛下,臣请将涉案或是知道内情的人立刻召至刑部大堂,立刻开审!”审案嘛,就是要快,打得人措手不及,不及防备,可以查出来很多事。
韦益的提议一出,韦尚任立刻表示附议,楚昭道:“诸卿去办吧。所以有涉案的人,不管是谁,朕许你们随意传唤的权利!”
随意传唤,还不管是谁,那可是极大的权利,韦益先是喜上眉梢,“多谢陛下!”
有了楚昭的话,他们办起案子来就方便多了。
“臣等告退!”既然要快,自然是不能久留的,韦益等人立刻言道告退,韦尚任与赵国大长公主道:“还请大长公主随我们走一趟。”
“是!”赵国大公主十分配合地带着她那孙儿,冯兆安也老老实实地跟上,楚昭冲着外面的百姓喊道:“此案移交三司会审,得闲的人不妨去刑部听听,朕也会关注此案,必不让涉事之人逍遥法外!”
“陛下圣明!”外面已经议论纷纷的百姓听到楚昭的话高兴地叫了一句,楚昭听着与他们挥挥手,这才回宫。
案子移交三司会审,楚昭却让人叫齐淮来了一趟。
齐淮是难得的被楚昭单独叫起,很是茫然。楚昭道:“前朝先帝,最信任的就是齐相了,项家宝藏一事,齐家可有相关的消息?”
真是托了他爹的福,楚昭难得寻他一回。齐淮念头一闪,想了想道:“关系项家之事,哪怕前朝先帝再信任,也不会将此事告诉臣父,臣未曾听臣父提起,不知此事真假。”
辨不出真假,真是件叫人为难的事,楚昭也不急,凝望了齐淮一想,“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分辩真假?”
齐淮一个激灵,楚昭话里的意思,莫不是觉得此事另有内情。
“你不觉得,这位赵国大长公主认准了柴家,非要找柴家很奇怪吗?”楚昭将刚刚自己问过赵国大长公主,偏偏这位公主避之不谈的问题,再一次提了出来。
是很奇怪,赵国大长公主是前朝皇帝的姐姐,皇帝待她也算敬重,从前并没有听说她与柴家有多亲厚,但是她带着项家的宝藏,竟然认准了要找柴家的人,为什么?
为什么她会在诸世家之中选择相信柴家?像他们这样的人,都不可能无缘无故去相信一个人,尤其如果当真有那样一个宝藏存在,赵国大长公主拿了那样的宝藏,想要去找谁帮忙,财帛动人心,难道就没人肯帮了?
“陛下的意思是?”齐淮舌头已经开始打结了,他不应该高兴,楚昭单独找人能是什么好事吗?
楚昭扫了他一眼,“怎么?难道你们各家就没有一点见不得人的事?以前你们于大昭无害,于朕无害,朕放任不管,反之……”
话不必说透,意思各自都明白,齐淮真心想给楚昭跪了,“陛下,是让臣说出柴家的事?”
“不,各家姻亲错根盘节,你今天能把柴家卖了,将来的世家哪敢再和你打交道?你若是失了世家的风骨,谁还会拿你当回事?朕喜欢有风骨的人,当然不亲自创造一个没底线的人。”楚昭一语打消了齐淮的顾虑。
齐淮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楚昭没有这样想实在是太好了,因为他也不确定,一般楚昭有这样的要求,他为了齐家为了自己究竟会做到什么地步。
由此,齐淮再次松了一口气,因为楚昭并不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跟这样的人混,只要你不是准备跟她死嗑,很大的程度能够平平安安的致仕。
如今的齐淮已经是位极人臣,算是到了他父亲的高度,虽然大昭的宰相史无前例的多,也不能否认他作为宰相的存在。
“陛下!”齐淮历经了起伏,与楚昭一拜,“越国大长公主所说的宝藏辨不得真假,但是柴家的人未必不能辨。”
楚昭道:“柴景不是傻子。如果他早知道有这样的宝藏存在,不,应该说是柴太尉之前就知道这样的宝藏存在,他未必会到冀州了。于柴景也是同理,扬州,徐州,柴景为什么会那么干脆的携两州归附,兵不及冀州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没粮响。”
“扬州虽未经战火,各世家却紧握了钱粮,个个都不肯拿出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粮没钱,柴景如何起死回生?”楚昭分析扬州跟徐州的情况,这也是她当初丝毫不怕柴景的原因。
齐淮道:“那陛下指的柴家人是?”
“不急,柴家的事,身为柴家如今的家主都不清楚的事,如今曝了出来,柴景会去查的,你只要把柴景查到的事告诉朕就行。”楚昭吩咐齐淮。
可怜的齐淮额头落了一泪汗珠,
昭华女帝 分卷阅读308
“陛下的暗卫查探事情来,当比臣的那些人更妥当才是。”
楚昭冷笑道:“朕与柴景撕破脸至此,你以为他还让朕的人呆在柴家?至于你们世家之间的默契,朕知道你在柴家有人,柴景也知道这件事朕一定会去查,与其他自己告诉朕,朕未必全信,他必会借他人之口将他查出的事传到朕的耳中。这么多人里,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知人善用,这是楚昭,齐淮也不得不承认,楚昭说的真是没错。
“赵国大长公主也不可忽视。”齐淮为臣的提醒了楚昭一声,楚昭点了点头,“朕倒是小看了冯兆安。”
齐淮一顿,随口就问道:“陛下认识冯兆安?”
“有过一面之缘。”楚昭说了一半留了一半。敲登天鼓的主意还是楚昭给冯兆安给出的,就是不知道冯兆安究竟想从这件事里得到什么?
勾起一抹笑容,“想出朕这里得到东西,又不肯让朕明白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就看看,谁更有耐心了。”
齐淮看了楚昭一眼,心里也在想那冯兆安究竟是哪里来的胆子,竟然似乎是要算计起楚昭来。
“陛下!”楚昭跟齐淮的话题就要结束,四珠小步走了进来,阿兼跟在后头,楚昭微微一顿。
阿兼与四珠一同与楚昭行礼,齐淮非常识趣地表示告退。
钟氏身边的人齐淮都是认得的,阿兼此时前来,必是钟氏有话要传给楚昭,他不识趣点是要如何?
“陛下,太后让奴给陛下带句话。”阿兼见没了外人,直白说明来意。楚昭点头意示她说下去,阿兼走了过去,与楚昭轻声地道:“太后说,项氏的宝藏确实存在,但是宝藏早已掏空。”
楚昭难掩惊讶,这件事钟氏怎么会知道?
阿兼提醒道:“陛下莫不是忘了大将军?”
对哦,她想到齐淮之父是前朝先帝的丞相,是先帝最信任的人,怎么就忘了她亲舅大将军,那是先帝一手提拔起来,手握天下兵马的人,比起齐相来,更显信任。
“太后听闻了登天鼓前发生的事,也才想起了此事。当初项家的宝藏确实存在,然而先帝在时,前朝动荡,天灾人祸,还要养兵养马,样样都要钱。国库早空了,先帝就是用项家的宝藏支撑着大将军与徐禹的交战!”阿兼转述钟氏的话,楚昭反问道:“阿娘有没有说,知道这个宝藏空了的都有谁?”
“除了先帝,怕是只有大将军了,先帝谨慎,并不相信旁的人。”阿兼说来,楚昭轻轻笑了,“那就是说,赵国大长公主也一定不知道。”
第213章宝藏归属
从阿兼的嘴里听说了这样的事,楚昭乐了,想必赵国大长公主将宝藏一事说了出来,必然已经引起了世家们的注意。
钱财权势,没有不喜欢的人,世家在几经战乱里损失惨重,都想方设法的想把银子弄回来,无奈楚昭先是迁都,然后又兴科举,兴完科举又搞女官,事情太多,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