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小李相国
季布抿口温茶,紧接着说道:“另外范老先生让我告诫丞相处处小心,不可因为无人攻城,便懈怠将士。”
不待季布说完,项梁便连忙摆手道:“范老先生年纪大了,处处谨慎亦是能理解,我就不必他来担心了,好好教项籍谨慎处事即可。”
“启禀丞相,微臣奉命将老先生的话转达给丞相,还望三思啊,范老认为秦有汉中巴蜀之地,可屯粮,蓝田大营可囤兵,且秦以战养兵,故而不可能停战养民。”
“秦擅长突袭,阴谋诡计频出,丞相不可不防,如今临江、九江战事稍停,西北多日无战,秦岂能坐以待毙,故而还请丞相慎重。”
项梁听罢竟独自笑了起来,缓缓抚须道:“范增啊,整天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哪有国家连年征战的,荒唐。”
“丞相有所不知,秦战曰:讨贼!”
这一句话说的项梁有些微怒,“蛮夷之人,妄称天命,真实岂有此理,你且留下休息数日,待到项它攻占大梁之后,由你安排好诸事再回彭城。”
季布无语,只得连连点头,而项它这边三万士卒不消半刻钟便兵临城下,魏豹不惧,独自登城,比起魏王,魏豹似乎更适合将军一职。
项它在城外,心中郁愤,当即对着魏豹喊道:“汝不投也罢,何至于如此猖狂!”
“哼,本王守城,汝轻言怠慢,猖狂如何?尔不过是将,然吾则是王!”魏豹底气十足地说道。
项它大怒,立即命人将云梯,攀城锁链勾住城门楼,楚兵强悍,借助云梯高度,猛然甩出铁链,下方坠有石块,魏兵根本无法将其挪开。
楚军接二连三沿着城墙向上爬去,陈平在楼上,立即下令扔石点火,将城墙以长枪横放,架上盾牌,而后放箭。
下方楚军还未爬到城中间,便被乱石砸了下来,下方依旧继续,犹如蚂蚁一般,黑压压一片,根本看不到源头。
项它在远处见城墙之上士兵涌动,便知其守城之物不多,随机向着左右挥手,示意楚军并行而来的士卒放箭。
并且以盾牌为格挡,两支队伍架着圆木头上前,似乎要直接攻破城门,陈平在上方似乎并不以为然。
大梁城门乃是都城门,用铜铁上下浇筑四根圆柱,上通城门楼,下入三尺地,中间且有横栏,若要以蛮力破城门,除非连城墙一块拔起。
两军僵持一个多时辰,虽然有士卒攻上城楼,但是皆被魏军轻易斩杀,项它无奈,只得下令退兵。
陈平站在城楼之上,见楚军摇旗撤退,当下长舒一口气,看着城楼上所剩无几的巨石,不觉汗然,再撑一会儿,恐怕大梁就破了。
此一战,魏兵伤亡不多,但其中所抛下的巨石利箭全被楚军掠走,项它虽有些失利,但似乎也不着急这一时。
大梁殿内,魏豹面色发白,眼神黯淡,陈平与蒯彻立在左右,显得异常冷清,蒯彻率先开口道:“启禀大王,大梁有救了,明日早晨秦军便可赶到。”
陈平在旁,闻言心中大喜,反倒是魏豹更加萎靡不振,“大王,此乃好事,何故郁郁寡欢也?”
魏豹这才缓缓开口道:“秦军前来,某听说是彭越派兵啊。”
“非也,还有李迈、英布。”陈平慌忙解释道。
大殿再次陷入沉寂,魏豹闭眼沉思,良久说道:“本王可能被骗了。”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96章 虚实之计保大梁
陈平听到魏豹如此说,心中大惊,以为他看破了当前的局势,立马上前解释道:“启禀大王,可不让秦军进城,与楚军相战,吾等坐收渔翁之利也。”
“本王并非此意,而是东城兵力如此之多,其他三门当若何?”魏豹神情恍惚道。
听闻此言,陈平无语,原来魏豹担心的竟是这种事情,他还以为是秦国攻城机密呢,于是慌忙解释道:“启禀大王,其他三门皆用巨石堵死,楚军不退,绝不出城!”
“好好好,本王高枕无忧矣。”魏豹说罢,随机起身向着后殿走去。
蒯彻见魏豹离开,不慌不忙地走到陈平面前,“启禀大人,今晚若是项它来攻城,恐怕难以把守啊。”
“项它白天来攻,失利而回,晚间趁势再来,大梁必失,故而某有一计,可解此忧。”陈平很是神秘地说道。
“还请大人明示。”蒯彻低声问道,若有所思一般。
陈平寥寥数语,听到蒯彻眉心冒汗,“这恐怕不妥吧,危险至极,危险至极啊!”
其实也不是什么良策,乃是让蒯彻将西门打开,带出去两千士兵,点火进城,灭火出城,来回几次,大张旗鼓,如此项它断然不敢轻举妄动。
陈平脸色和蔼,“此乃小事,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汝两千兵马若是被察觉,我们也不可能安然无恙,何来担忧?”
听到陈平如此说,蒯彻也不好反驳,事已至此,只有铤而走险,酉时中蒯彻悄悄打开西门,带领两千士兵出城,陈平则是把各城楼火架点上。
楚军营中,项它整理完军队已经是夜幕降临,看着天边若隐若现的孤星,项它不觉感叹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攻城不易啊!”
这时旁边的侍从眼神坚定,颇为大声地劝道:“启禀将军,攻城半日,魏军虽伤亡不多,但守城器械遗失甚多,不如今夜速做决断!”
项它脸色疑惑,只是在营内来回踱步,“大梁城坚不可摧,魏豹虽为庸人,其下陈平良谋甚多,不好对付啊。”
“将军,纵使其有万千诡计,然将士不足,终无是处,还望将军速速决断,免得贻误战机。”那侍从再三劝慰道。
项它亦是觉得有理,当即颔首,“既然如此,那就子时攻城,出其不意!”言罢立即点兵,准备从后面三门攻城。
而蒯彻早就带着士卒向曲遇方向赶去,走到十里远处,而后每人各带一个稻草人,上面绑上火把,两千士卒,映着星光望去,足足有五六千人,还是来回一趟。
从酉时中一直走到亥时,共有四趟,城中的陈平见状也是无奈,毕竟这个事情他知道还不行,必须的得让项它看见,因此并没有让蒯彻停止,而是放慢了速度。
子时前半钟头,大概就是晚上十一点左右,项它欲要发兵,忽然有士卒从大梁城方向赶来,乃是他派出去的侦察兵。
项它见状,仓促下马,急忙皱眉道:“何事如此惊慌,难不成大梁城有变化?”
那士卒面色惶恐,哆哆嗦嗦地开口道:“启禀将军,大梁城有变,城中烛火通明,东门大开,每隔半个时辰便有一波人马如城,约莫五六千人,自小人查探至今,已有四次士卒入城,还请将军定夺。”
“此言当真,四波人马,两万士卒?魏国何来援兵?”项它言语间略显疑惑。
“魏国城中有秦臣陈平,想必此人得知吾等攻城,秘密通知秦国,派来援兵,为今之计,不如退守,明日在做定夺,将军以为如何?”这是身后的侍从上前说道。
项它听罢,心中略微有些不爽,说突袭的是他,现如今要固守的也是他,多少有些好谋无断的意思。
“汝三番四次卖弄智谋,实属可恶,今子时将至,士卒彻夜未眠,昼夜颠倒,明日攻城更是玩笑,望刘副将给出一个解释。”项它言语平和,却早有杀他之意。
侍从左右环顾,急忙诡辩道:“启禀将军,兵家之事,瞬息万变,岂可以晨事而定昏行,大梁无援兵,自然可攻打,现如今援兵到来,不知敌将多少,当退一步固守,并无过错,不知将军需要什么解释?”
“哼!什么解释?扰乱军心,影响士卒修整,这便是罪!来人,将刘副将拖出去斩了!”项它很是坚定地说道。
“将军不可斩我!我乃监军,此有手谕!”刘副将在后面大声喊道。
项它有些疑惑,他明明就是一个侍从,怎么突然间变成监军了,随机又摆手将他拉了过来。
“你刚才说你是监军?”
“没错啊,将军,不信请看某的手谕。”刘副将说着便把令牌递了过去,项它看了一眼,甚是疑惑。
“刘交?没想到是汉王的兄弟,算了,先拉下去囚禁起来,日后交付给汉王吧。”项它没有底气地说道。
刘邦和项羽虽然背地不合,但依旧是表面兄弟,刘交说他是监军,这个事情肯定是项梁安排的,杀了刘交只会影响楚汉关系,暂时囚禁,等候项梁发落才是,如此也能将此事与自己撇清关系。
旁边的刘交也是长舒一口气,“还好命保住了。”
刘交刚被拉下去,旁边的士卒便走了过来,“启禀将军,是否突袭大梁?”
项它脸色难看,不屑地说道:“大梁城固,秦增兵两万,如何能与魏军匹敌!回营固守!”
反观大梁城内,陈平立在栏杆旁,心中紧张万分,他方才已经听说项它出兵,万一真的攻打过来,恐怕大梁不保。
这个时候蒯彻带着两千士卒也没了音讯,若是带兵逃了,大势去矣,就在陈平犯难的时候,魏卒匆匆赶来传讯。
陈平立即下殿,丝毫不顾礼节地问道:“事可成乎?”
“启禀大人,项它已经退兵固守,大梁无忧矣!”魏卒很是兴奋地说道。
“终于成了,你快去城外查探彭越、李迈等人何时能够赶到大梁,不可贻误军机!”陈平指着城外说道。
魏卒颔首,立即向着城外赶去,不敢有任何的耽搁。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97章 三路兵马终交汇
陈平整整担忧了一夜,天边微亮,李迈便率先从曲遇赶来,恰好碰见蒯彻的队伍,本来他不准备回城的,如今见到李迈,只得装作救兵,前去搭讪。
李迈有些茫然地看着前方两千多人的士卒,不觉有些茫然,“来人,将前面的人给我拦住,辰时而已,难不成大梁城出事了?”
不待步卒上前,蒯彻便策马率先靠近,“将军莫要疑惑,某不过是陈平派来救援的,还请将军随我前往大梁!”
蒯彻面色显得很是仓促,李迈自是不信,无缘无故出来一队士卒,然后说自己是搬救兵的,简直就是胡闹。
“汝为何人,当实话实说!莫要投机取巧,一旦被我查出来端倪,尔死罪也!”李迈颇为认真地说道,哪有带着两千人讨救兵的。
两句话问的蒯彻有些挠头,“将军莫要怀疑,两千士卒只是为了让楚贼知晓大梁城中人手众多,此乃陈平大人之计也。”
“现如今大梁城中,士卒不过数千,后门尽开,将军趁此机会,完全可以入城,帮助魏王守城,如今魏王傀儡而已。”
李迈见此人说话显得有些圆滑,不过细细想来,言语中也算有些道理,便随即开口道:“陈大人在城中守了多久?汝又是何人?”
听到李迈询问,蒯彻方才反应过来,还没有报上名讳,当即躬身行礼道:“启禀将军,某乃魏国小将蒯彻,现如今弃暗投明跟随陈大人,两千士卒灭火出城,点火入城,此乃虚实之策,今天色渐明,某不敢轻易入城,故而在此等候三队人马,还望大王信我!”
李迈颔首,正欲开口,谁知只听到东西两方尘土飞扬,马蹄声紧,全部向着大梁城后方城门处赶来,气势浩大。
蒯彻扶正衣冠,仔细看看,将军有七八万人马向着此地赶来,“将、、将军,这是敌是友啊?”
“自然是友。”李迈昂首眺望道,原来来的两队人马不是别人,乃是英布和彭越,两人皆是收到胡亥的指令,陈平传信之后,便匆匆忙忙赶来。
英布与彭越见是秦军,两人率先策马上前,三军于大梁城四十里外会和,英布与李迈两人关系熟悉,倒是彭越行事有些拘谨。
“两位都来了,将军在此等候多时了。”蒯彻率先开口道。
彭越见状,有些茫然,根本不去理会蒯彻,反而开口道:“两位莫不是李将军和英将军”
“正是,彭将军能够前来,乃是大秦之幸,方才蒯彻说陈平就在城中,楚贼在城外,你我三人可兵分三路,将楚贼一网打尽,想必两位前来的时候,陛下也交代过事情吧。”李迈脸色认真道。
英布瞥了一眼蒯彻,其脸色微变,颇为知趣地向着一旁走去,英布这才泰然自若道:“的确,陛下让吾等出兵,着实有令。”
不待英布说完,彭越紧接着说道:“大梁无忧,定陶必灭!”
听到彭越如此说,李迈二人同时点头,看来胡亥对每个人都说了这个事情,在胡亥看来,大梁早晚必灭,城倒不重要,反而值得重视的是定陶的项梁。
这些天诸将挂在嘴边的不过是夺回大梁,对于定陶的态度则为能得则得之,不能得则放之,未曾想今日的态度却发生这么大的反转。
三人左顾右盼,似乎还有何事没有商量完毕,英布沉不住气,首先问道:“那陈平是否通知你们该如何做?”
“未言明,只是说兵分三路,一路入大梁,一路拦截项它,一路奇袭定陶而已。”彭越满脸疑惑地说道。
李迈亦是颔首,当即笑道:“哈哈,陈平这小子当真是精明,没有刻意安排,怕我们分功不均,产生矛盾啊。”
“饶是如此。”
李迈素来知晓军心之重要,故而小心安排道:“彭越乃是魏人,进入大梁也不至于发生百姓不服之事,且由彭越入城。”
“英布为人勇武,可趁势攻城,定陶多日未战,士兵怠惰,奇袭必能擒获项梁,某就在定陶与大梁之间,截断项它,不知两位心中如何?”
彭越和英布都是武夫,自然同意李迈的安排,再说了拿下大梁和定陶,功劳自是不会少的,也不必在乎那封赏的几分土地。
诸事完毕,蒯彻才谨慎地走上前来,小心地问道:“不知哪位将军愿意进城,某可带路。”
彭越上前一步,“走吧,某往城中,两位将军路上小心。”
于是乎,三人在大梁城后四十里地方分别,各带精兵三万,李迈整理好军队,先行启程,至于英布则是绕过大梁,从南入定陶地界,趁夜攻城。
大梁城中,陈平独自坐在殿上,已经到了辰时末,西门并未修缮,依旧是半遮半掩,就在这时,魏豹也从后殿走了出来。
一夜之间,沧桑不少,颤颤巍巍地走到陈平面前,若有所思地说道:“昨日计策,虽有威慑,然蒯彻小人也,至今不回,城中多有百姓趁夜从西门逃跑,我看还是。”
魏豹话未说完,陈平有些不悦地看了他一眼,“难道大王要降?”
“这,事已至此,投降未必不是件好事啊。”魏豹没有底气地说道。
陈平将衣衫放下,缓缓起身道:“大王曾为将军,难道不知围城而降,降者必斩也!”
“前些时候大王已经将帛书送给项它,现在投降,受尽屈辱不提,难道命可保也?愿大王三思,今固守一刻便是一刻,或许项它见大王意志坚定,心生敬意,大王便可保住性命,此乃逆行显志也。”
听到陈平这番言论,魏豹长舒一口气,“且如爱卿所说,只是现在楚营是什么动静了?”
“暂时没有任何动静,似乎在严防死守,以为我城中多了万人,此刻哪里敢轻举妄动啊。”陈平这才淡定说道。
“好好好,只是秦军最近能否支援?本王在城中度日如年啊。”魏豹扶额说道。
然而陈平何尝不是呢,现如今除了等别无他法,且说楚营之中,项它在帐内来回踱步,被陈平晃得有些担忧。
本来以为大梁城中不过数千人,经过一夜,来回进城几波人马,使得项它不敢再盲目进攻,只能与之僵持,命人再次查探虚实。
秦域无疆之乱世中兴 第98章 进城议事斩廷尉
蒯彻带着彭越数万士卒,心情颇为兴奋,他本以为秦不过是苟延残息,但见到今日的阵势,算是彻底对秦国刮目相看了。
军队行动迅捷,一个时辰便来到大梁城下,彭越扬鞭驻马,回身对着蒯彻说道:“汝速去禀报,陈大人是否允许吾等进城。”
蒯彻当即下马,很是恭敬地说道:“启禀将军,当初魏王就是因为秦军入城,致使得大梁失守,若是禀报,恐不能行事。”
“在微臣看来,倒不如直接进城,军队驻扎之后,再行禀报之事,木已成舟,魏王怎敢说出不字,还望将军思量。”
听到此言,彭越对于蒯彻似乎多了几分忌惮,依旧故作镇定地说道:“既然如此,且入城中去,想必陈大人已经久等了。”
言罢,率先从西门入城,本来还有百姓要从城中逃走,见到大批军队往城中赶去,不觉淡然了许多,竟各自回家去了。
“诸位乡亲,救兵已来,无需担忧,可在居室内暂避锋芒,待到楚贼退却,诸事照常。”蒯彻进到城中首先喊道,也算是稳住了民心。
大梁城中,陈平与魏豹正在商量如何拖延时间,廷尉却忽然从殿外跑了进来,“启禀大王,秦军进城了,吾等当若何!似乎是蒯彻带着士卒进的城。”
不待魏王言语,陈平倒是首先开口道:“那带领士卒的将军汝可认识?”
“启禀大人,好像是安邑的彭越。”廷尉认真道,当初因为彭越的事情,魏国闹得不可开交,几乎所有官员对于彭越都有了解。
陈平闻言,稍微舒了一口气,“大王不必担忧,必是帮助吾等进攻楚贼的,如此楚贼必灭,大王可高枕无忧也!”
而一旁的魏豹似乎并未在听陈平道喜,反倒是在殿上来回踱步,神情慌张,“你说那秦军已经进城了!”
廷尉眼神微转,“没错,难道大王觉得有什么不妥?”
“哼,本王兄长之事过去不过半载,你说有什么不妥!”魏豹突然大声道。
陈平在旁连忙劝慰道:“此事定是蒯彻所做,当真是岂有此言,廷尉司,汝且随我将蒯彻拿来,之后敕令秦军出城休整!”
“就按照爱卿说的做。”魏豹亦是紧接着说道。
廷尉心中似乎觉得有蹊跷,但魏豹已经开口,也不好意思拒绝,直接跟在陈平身后,向着殿外走去。
此刻魏国都城内,大梁军营排满了秦军,彭越正准备前往宫中禀报魏豹,没想到陈平却带着廷尉赶了过来。
蒯彻站在彭越身后,见来者并非陈平,还有廷尉,脸色微变,这小子乃是魏豹的忠实拥护者,竟也跟着陈平过来,当真是找死啊。
就在蒯彻思量之际,陈平已经来到彭越的面前,颇为客气地说道:“好久不见,不知将军近日在安邑可安好。”
彭越立即躬身行礼道:“多谢陈大人厚爱,只是后面这位是?”廷尉乃是九卿,彭越见他衣着整洁,以为他也是秦国的重臣,故而开口问道。
那廷尉正要自我介绍,陈平先上前一步道:“非秦人,乃魏臣。”说话间不断向蒯彻使眼色,示意其将廷尉抓起来。
蒯彻本来就聪明,见陈平面目表情活跃,便知道其中意思,当即挥手,左右士卒一起上前,将廷尉双手扣住。
廷尉瞬间惊慌,“你们这是干什么!某乃大魏廷尉司,陈大人与某前来劝退汝等秦军,擅自进城,大逆不道,竟然还敢枉顾礼仪,派人抓我!”
陈平似乎并不想听他废话,随即摆手道:“某初来大魏之时,汝便在廷尉府执行事宜,如今成为廷尉司也是步步艰辛,倒不如弃魏从秦,也不乏一番作为。”
被扣押的廷尉心中恍惚,哪里听得进陈平的话语,只是在旁大吼道:“陈大人,当初汝背叛魏国大王已经原谅你,为何今日还要行此之事。”
陈平闻言,暗自嗤笑,“呵呵,某自离开魏国以后,便忠心向秦,前些时候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秦守住大梁罢了。”
“汝一载成为廷尉司已经不错了,为何连人心都看不透呢?某有什么义务为魏国呢?当初魏王羞辱我,不留任何颜面,难道某真的是圣人,没有任何目的的服务于魏国,当真是笑话!”
两句话说的廷尉司眼神惊愕,“难道汝早就是为图魏而来?”
“正是!”陈平不假思索道,也不再想与廷尉司废话,很是直接地问道:“不知大人是留还是去?”
“某不愿做那背信弃义,丧命辱国之人,还请大人动手吧。”廷尉言语间很是决绝。
陈平在魏国也有段时间了,对于廷尉司的为人还算有些了解,虽有志气,但无明主,只得摆手道:“拉下去,厚葬!”
随着廷尉司被拉下,军前的气氛好转了许多,陈平先打破尴尬,颇为认真地说道:“启禀将军,现如今魏豹就在殿内,不如先将其擒获,而后组织守城,另外李迈和英布两军可安排好了?”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彭越很是直接地说道。
于是乎两人并排向着殿内走去,身后跟着百十人,皆是秦国勇士,蒯彻在后方自是不敢多说一句话,他对陈平还是有些忌惮的,就像彭越对他一样。
时至中午,城外楚营内依旧没有任何动静,项它心中也没了主意,恰在这时,刘交突然招呼人前来,言明有事要禀告项它。
项它不觉有些无奈,这小子都被关起来了,竟然还指示别人前来与他商议事情,但仔细想想似乎平常也只有他主意最多,便随意道:“让他过来吧。”
过了一夜,项它心中的气也消了不少,见刘交前来,虽然对他的脸色不是很好,依旧给他递上热茶。
“刘监军,汝有何言,竟还派人前来通知我?”项它泰然道。
刘交脸色淡定,整理了片刻思绪,很是认真地说道:“昨晚之事,乃是魏国诡计也。”
“就这么多?”
“就这么多。”
“那现如今当若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