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老夫少年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暴风猎人

    本源看建华和姑姑家很熟,再看看婉君表姐和他一切配合得很默契,便觉得这两个人有问题,不应该只是邻居那么简单。

    “我姐夫呢?”本小海终于平静下来,问道。

    “你姐夫出去打工了。”本冬梅先拿起一块西瓜递给丁晓燕,又拿了一块给本源。

    她又想拿西瓜给本小海时,本小海已经主动拿起一块直接开吃了。

    只是激动了一阵子,他就找到了那种熟悉的家的感觉了,在姐姐家,他是不用客气的。

    “我姐夫到哪里打工了啊?做什么啊?”本小海继续询问着。

    “说是盖大楼,具体干什么我也说不清。”本冬梅见每人手里都有西瓜了,这才自己吃起来。

    “我爸还是干砖工啊,他和砖打了一辈子交道了。”婉君了解得还比较清楚一些,“那些年自己烧砖,后来小砖窑都不让干了,他干脆到城里去给人家垒砖了。”

    不在家才好,本小海看看姐姐的脸,放心地笑了。

    姐姐的脸虽然黑了些,但那是健康的颜色,而且姐姐的精神头很好,身板应该也不错。

    再看看屋里的布置,本小海也放心了。

    看来姐姐家这几年生活得还不错。虽然房子还是十几年前就盖好了的,但屋里的摆设却很现代化,宽大的布艺沙发,明亮的玻璃茶几,大大的平面电视机。

    而且,现在屋里正开着空调呢,给人很舒适的感觉。

    单纯从这表面看,真正的新农村呢。

    “婉君,你得毕业两三年了吧,现在在哪里上班啊?”丁晓燕也在和李婉君闲聊着。

    “妗子啊,我没工作呢。”李婉君笑着说。

    丁晓燕就感觉问了不该问的,上完了大专却不工作的人,也就是那啃老族啊。

    但是李婉君却没有丝毫尴尬的感觉,依旧谈笑风生。

    “婉君现在可是大作家了。”建华大声地说,神采风扬。

    “别听他瞎说。”李婉君竟然红了脸,“我也就是写着玩的。”

    “婉君姐,你写的什么啊?”本小海好奇地问。

    “她写的是长篇小说,一百多万字了呢。”建华简直成了她的发言人。

    “咱家出作家了啊!”本小海也兴奋起来,他从来没认识过一个作家呢,他认识的最有文采的人就是宣传科的宣传员张巧巧,经常在集团公司内部报纸上发表小豆腐块。

    本小海认为那根本不能叫作家,在他的认知范畴里,只有写小说的人才能称为作家。

    而自己的外甥女写出了一百多万字的小说,让他非常惊讶,怎么着也得算是作家了吧。

    “送给舅舅一本吧,带作者签名的。”本小海直接被外甥女圈粉了,像个追星族似地说。

    “舅,我写的是在网上发的小说,不是出版的。”李婉君给本小海续了一杯茶,解释说。

    “网文啊?”本小海大悟道,“其实我有时候也从手机上看小说呢。”

    “那舅舅你还很新潮呢,都看什么小说啊?”李婉君笑问。她知道在网上看小说的中老年多着呢,但是她还是忍不住拍捧着这个不常来往的亲舅舅。

    轮到本小海尴尬了,虽然他确实看了不少小说,但都看得半半拉拉的,都是看到收费章节就换了书。或者有时候赶上限时免费的时候下载下来一些,却也无法看完本。

    人穷志短啊,他曾经算过,看一本收费一百万字的小说,就要花五十块钱呢,和买一本纸质书差不多了。

    “我正在看一本叫大医凛然的。”本小海不得不说了一本也是只看了一部分的小说。

    “大医凌然吧?”李婉君纠正道,“这本书现在是挺火的,我也只看了一部分。”

    “对对,是大医凌然。”本小海更尴尬了,才看过不久的小说竟然没记准名字,暴露了他假读者的身份。

    而那边,本源已经在建华的指导下,在手机上下载了起点读书APP。

    本源不是没听说过起点读书,只是他不是太喜欢读小说,偶尔看看时也只是用QQ阅读随便看看。

    他也不是不会自己下载APP,只是建华太热情了,初次相见,本源也不好冷了人家热情的心。

    “你直接搜《熊关漫道》。”建华几乎将脸伸到了本源的手机上,害得本源不得不歪着头看。

    但是,当本源输入了“雄关漫道”时,却并没有出现这个名字的小说。

    “错了,错了,是狗熊的熊。”建华大声地纠正道,“来,我来。”

    本源只好把自己的手机给了建华,让他亲自去搜。不服不行,建华输入“熊关漫道”后,就出来了一本小说。

    而这边,本来就有起点读书APP的本小海,早就直接搜到了外甥女的小说。

    “你这小说的名字不像女孩子写的啊。”本小海还没看书,就直接针对名字评论起来了。




272.太监新解
    “本来就是写男人的。”婉君大大方方地笑着,阳光开朗,和本小海印象中那个羞怯的小姑娘完全不一样。

    女大十八变,古话说得不错。变的不只是模样,而且还有性格。

    “海外留学的智能机器人专家关雄回国后遭遇车祸,灵魂附身到一个受到惊吓晕倒的交警熊关身上,从此他开始了一段马路上的人生......”本小海缓缓地把小说的简介给读了出来。

    “现在这么流行穿越呀,重生啊,附身啊?”丁晓燕虽然读小说不多,可是也从本小海的朗读里听到了大概意思,便好奇地问。

    “妗子啊,读者喜欢看这类的,作家就讨好读者呗。”婉君解释道。

    “哎呀,你已经写了一百二十万字了啊?这么多!”本小海打开首页后,赞叹道。

    “不多,不多,人家都写好几百万字呢。”婉君谦虚道。

    “与十五万书友共同感受《熊关漫道》的现代都市生活。”读出这句,本小海更惊讶了,“十五万人在读你的小说?”

    “数据可能不准确吧,可能是这本小说被人点了十五万次,也许有的一个人就点几十次了。”婉君很耐心地解释着。

    “恩恩,我收藏了,回去一定好好读读。”本小海没有当面去读,毕竟他是来走亲戚的。

    “那也不少了啊,婉君姐,你还真厉害呢,写得很吸引人呢。”已经读了一节的本源也凑过来,“写小说赚钱不?”

    “那些大作家可能很赚钱吧,我每个月才赚一千多块钱。”说到赚钱,婉君更加兴奋起来,“以后可能会赚更多吧,毕竟我是新手,这是第一篇。”

    “一千块钱确实太少了,怎么不出去找个工作,业余写呢。”本小海毕竟不懂其中的道道,只是单纯觉得一千块钱太不值得了,“而且出去工作还能增加阅历,写出来的小说也会更好。”

    “我出去工作过,在县城呆了两年呢,工资也不高,也才两千多块钱。”婉君解释说,“我有个同学毕业后就没找工作,直接在家写小说,现在每个月五六千块钱呢。”

    “真的啊?”

    “是真的?”

    本小海和本源同时问道,他们真的不认识一个写小说的,更不认识一个写小说赚钱的。

    “当然是真的啊。”婉君没想到他们会不相信。

    “不错不错。”本小海点点头,“不过,写小说会很累吧,我以前看新闻说有个著名作家就是写小说累死的。”

    “老爸,你怎么这么说话呢,那是他自己身体不好。”本源瞥了本小海一眼,没想到老爸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连守着瘸子说腿疼这个忌讳都不懂。

    “确实挺累人的。”婉君倒也不在意舅舅说的话,“现在我每天写七八千字,就经常感觉头晕脑胀的。”

    “用脑过度吧,还是悠着点好。”本小海担心地说,“又没人逼着,累了就歇歇。”

    “舅舅,还真有人逼着写呢,有读者说再不快点写,就要给我寄刀片了。”婉君现在最高兴的就是讨论自己的小说了,所以见舅舅一家人感兴趣,就有了一些炫耀的想法。

    “寄刀片干嘛?刮胡子?”本小海不理解这个网络术语。

    “老爸,就是想让作者快点写。”本源毕竟是年轻人,虽然他不大读小说,但是这个寄刀片的梗还是能明白的。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婉君先是肯定了本源的说法,接着又说,“就是嫌作者慢,还不如太监了的意思。”

    “太监?”丁晓燕比本小海更不懂。

    “太监就是割了。”建华突然插了一句。

    丁晓燕当然明白太监和割了的关系,但是这小伙子这么大声地将这个事情说出来,就听得有些尴尬了,便装作没有听到。

    其他人也都不是小孩子,自然也就明白了寄刀片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但是本冬梅没有反应过来这几个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便有些惊慌地说,“写小说还这么危险啊,婉君,以后别写了吧。”

    婉君知道妈妈没理解他们的谈话,但她并不解释,只是表达着她写作的决心,“我从小就喜欢写东西,要不我怎么考大学也考文秘专业呢。”

    “我也觉得婉君专门在家写小说挺好的,家里的活也没少干,还能赚钱。”建华不只是担负着端茶倒水的职责,也主动参与了话题的讨论。。

    “你觉得好有啥用,你知道我想这些故事多费脑子吗?光上网查资料就得用一半的时间。”原本有些自豪的婉君听到建华的话,语气突变,很明显是嫌他乱插话。

    “怪不得呢,刚才看简介说,写的是交警的故事,我就纳闷你咋了解交警的,原来可以上网查之间的。”本小海恍然大悟。

    “是啊,现在的小说都是靠脑洞,谁的脑洞大,谁就写得精彩。”婉君既然写了那么多,对小说的套路也了解一些了。

    “现在到处都在搞新农村建设,你怎么不写写新农村的故事?”本小海提出了他的疑问,他总觉得作家得写自己熟悉的领域才会写得好啊。

    “舅舅,我也有这想法呢,不过得等写完这本以后。”婉君答应着。

    本小海来之前还害怕和姐姐之间有了隔阂,没想到现在却和外甥女讨论起了小说。

    姐姐依旧是不爱说话,静静地微笑着听他们说。

    不过看她依然满头的黑发,淡淡的笑意,而且还能去邻居家打牌,姐姐最近的生活应该还不错。

    况且姐夫在外面打工,无论他是否还有酒后打人的习惯,姐姐总不会无缘无故地挨打了。

    几个人正说着话,院子里传来了一个女声,“婉君在家吗?”

    “嫂子,送屋里来吧!”婉君大声答应着就站了起来。

    原来是婉君抽空打电话给饭店订了饭菜,人家给送过来了。本小海对此也不惊讶,现在无论城市农村,有客人来都不愿意自己做饭了。

    “菜太多了。”本小海数了数,竟然有十二道菜,而且每道菜分量都很足。

    “咱人也多啊,六个人,每个人才俩。”婉君还没说话,建华就抢先道。

    这个建华自觉把自己当成主人了。本小海便猜想他肯定不只是邻居这么简单,该不会是对婉君有什么想法吧。

    果真,吃饭的时候,姐姐小声地对本小海说,“建华和小君在谈对象呢,你觉得咋样?”

    姐姐的问话印证了本小海刚才的猜测,于是他开始仔细地观察建华。

    除了眼睛小点,这小伙子也没啥不好的。

    但是,自己只是婉君的舅舅,又多年没来过,也没有对人家品头论足的资格。

    于是本小海也微笑着对姐姐说,“挺好的,挺好的。”



273.坟头草
    尽管嘴上说着挺好,可毕竟是亲外甥女的未来老公,本小海不自觉地就想多了解一下这个小伙子。

    当建华再一次过来给他倒酒的时候,本小海就有意无意地问,“建华啊,你在哪里上班啊?”

    “舅舅,你看我像上班的人吗?”建华呵呵笑着,还故意立正了让他看。

    除了眼睛小以外,本小海真的挑不出他什么毛病来。

    建华个头接近一米八,不胖也不瘦,很匀称的身材。他的笑容很有特点,小眼睛几乎眯成一条线,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穿着一件白色带动漫人物图案的圆领T恤,让他整个人的形象显得很有活力。

    “我可不会相面。不知道你上不上班,所以我才问啊。”本小海是真的无法从他的形象上判断他的职业。

    无论是城里的还是乡村的,现在的年轻人都打扮得很新潮,谁能分得清呢。不像本小海年轻时那个年代,打眼一看,仅凭衣着就能猜出这个人是否有个正式工作。

    “舅舅,建华他就是个农民。”婉君见建华还卖关子,就直接告诉了本小海结果。

    “现在种地都是机械化了吧?”坐公交车的时候,本小海向车窗外看时,基本没看到有人在田野里劳作。

    “基本上都是了,咱们这里是平原,收割机啊等机器都能进得去。”建华端起酒杯来和本小海碰了。

    “建华在镇上卖手机。”还是姐姐本冬梅实在,直接说出了建华的职业。

    “生意挺好吧?”本小海认为能够代理手机的,肯定需要需要很大成本的,看来建华家家底不错。

    “还算行吧,其实我这只是鲁梁金凤凰手机店的一个分店。”建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毕竟,这也不算是他直接开的店,一切全依仗着总部。

    “分店也有分店的好处,不用操心进货,不用操心定价,一切有总部呢,只管卖就行,卖出去一部手机有一部的提成。”看来婉君对建华的手机店也很了解,说起来头头是道。

    “是的,我们只管卖就行。价格永远和总部一样,去县城买和在这里买一样,所以兴隆的人就不愿意多跑路了。”说起生意上的事情,建华也滔滔不绝了,看来他的生意是真的不错。
1...117118119120121...2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