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庶子为尊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紫色木屋
女人一生,惟愿如此。
“姐姐。”大年初一,张氏起的也早,却没想到迎来了李靓的拜访。
李靓打量了张氏一眼,长相普通,大家闺秀的气质被她的相貌掩盖了,她隐约知道李修纳她为侧室的原因。想到此,脸上端起笑:“弟妹这里倒是清净,困在这里可是无聊?”
张氏为李靓倒了茶水:“这里很好,清新雅静,我喜欢得很,又何来困字一说?”
李靓不以为然,以为她只是说着好听:“弟妹若是有委屈,告诉姐姐,姐姐给你做主。这杨氏也真是的,大年初一就没了规矩,以往也不知装给谁看的。”
张氏笑而不语。
“弟妹年纪也不小了,也该要个孩子了,是不是杨氏不许你们怀我李家的骨
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卷阅读39
肉?”李靓的眼神四处打量,心里暗道,这地方的确不错,比她自己的院子好多了。
她的院子虽然看着雅致,但看过其他人的院子之后,就觉得小了。而且还是母子一起住,想来想去,李靓有了自己的想法。
李靓的话太过锐利,张氏只能微笑以对。她摸不准今天李靓来这里的目的,是因为杨氏的意思,还是其他?
可是张氏又想不出其他的原因,所以不好回答。
李靓在张氏这唠叨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离开前,又在院门口观察了一会儿。在李靓走了之后,张氏叹了一口气:“奶娘,你说她是来干嘛的?”
纪妈眯起一双明的眼:“我也猜不出,瞧着不像是好事情,这话说的塞人心。但是小姐,您和姑爷的确该要个孩子了,您年纪也不小了,再拖下去如何行?夫人在张家明着大家不敢怎样,可暗地里也没受嘲笑,都说您不会下蛋,这……”
“我懂。”张氏握住纪妈的手,“我懂娘亲的苦,父亲娶娘亲是冲着外公的财富去的,自古商人的地位都不高,外公为了娘亲在张家过的好,送去的嫁妆可是不少。”
“所以小姐不能再让夫人担心了。”
但怀孕,又不是说怀才能怀上的。
比如李姬妾,就算生了个儿子,却还是没有得到李修的疼爱。就算她的物质享受不输张氏,却从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李靓从来没见过这么美丽的女人,这张脸在李墨染的身上,因为没有长开,就只是觉得俊丽,可是在李姬妾的身上,却绝对是天姿国色。
李姬妾脸色苍白,连个致的妆也没有,她从来不出这个院子,一天到晚都在自己的房间里。李靓去的时候,她连基本的招呼都没有打,而是看了李靓一眼,又着手自己的事情。
她的房间里放了很多的布娃娃,每一个娃娃都是她亲手做的,娃娃一个比一个大,也许,这里藏着她对李墨染的每一分思念。
李靓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得又离开了,连喝茶都没喝。
李姬妾院子里的下人也习惯了这个样子的主人,这个院子活很少,他们每天基本都在聊天,当然也只是私下里聊天,哪里能传到院子外去。
景岚院。
李墨染睁开眼,身上出了不少汗水,是在被窝里捂的太热了。
“元宝……元宝……”
“少爷,元宝告假回家了。”财宝把李墨染的衣服烘热,拿到床上。
李墨染从被窝里坐起,被子滑下,因太热脱了里衣,这会儿的小孩赤着上半身,露出了奶油色的皮肤。
“少爷当心冷。”财宝赶忙把被子给他拉上。
“去,准备热水,我想洗个澡。”
“是。”
“外面的雪怎么样了?”
“厚了,大家闲着做了几个雪人,少爷可要去看看?”
“自然。”
笼罩在皑皑白雪中的安国公府,让墨染愣了好一会儿,他看着院子里下人做的雪人,不禁笑了:“财宝,叫几个人去淘雪,放进地窖里,待七八月天热的时候,做冰镇酸梅汤吃。”
“好叻。”财宝高兴了,赶忙去吆喝人。
李墨染走到雪人中,突然又觉得这些雪人失了几分生机:“春梅。”
“少爷。”
“去我书房,把中间书柜里标着记号三的那副画拿来。”
“是。”
李墨染的那幅画,是人物,画着剑眉飞扬、俊美又威严的男人。摊开画:“照着这个人来堆雪人,堆的像了少爷个个有赏。”
“谢谢少爷。”
画中人,是他两辈子,唯一爱的人。
大年初一,不只是新年的开始。大召国京城更是有个习俗,初一那天相国寺讲法,满京城的人都会去。安国公府自然也不例外。
相国寺不仅仅是讲法,中午还会施粥,是在佛祖面前供奉过的粥。所以杨氏起来之后,就准备去相国寺了。
加上老国公、李修、张氏。又因为天冷,孩子们就留着。这已经是安国公府不变的习惯了,但李靓不知道。
杨氏让宫娘去给李靓传话了,问她要不要同行。李靓想了想,还是去了,既然满京城的达官贵人都会去,是一个结交的好机会。
到了相国寺,果然是车水马龙,寺外的僧侣已经在施粥了,那些排队的人都非常懂规矩。而达官贵人的入口在另一边,一辆辆的马车、一匹匹的马,都有下人看着。
“李夫人。”郑夫人看到杨氏,眼睛一亮。往年碰到不过是点头之交,但今年不同了,朝堂上郑探和李修已经站一边了,今次春猎太子队又有郑晖年和李墨染,两家的交好就算是形势所逼,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杨氏也是高兴的,带着张氏和李靓过去,又有几人过来了,其中还包括户部尚书张家的人。女眷们自己组队,男人们自然也自己打发时间。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郑夫人,大理寺卿郑大人的夫人,这位是魏夫人,我家老爷的胞姐。”杨氏介绍。
“魏夫人好。”
“郑夫人好,晖年是您家的公子吧?”李靓其实有些不喜欢杨氏的介绍,什么叫魏夫人,她家老爷已经死了,她现在是李家的大小姐。
“正是,晖年这孩子可顽皮了。”说到爱子,郑夫人也只能叹气。
“哪里,郑公子在李府可乖了,我家和儿跟他一起训练的时候总是说郑公子天生神力。”
郑夫人轻笑:“他就是头脑简单的货,说到满京城的世家公子,谁能比得过李夫人教出来的小公子。”
“郑夫人过奖。”杨氏谦虚道。
“可不是过奖,李小子年纪轻轻,还得皇上夸奖,可是实打实的。”户部尚书张老夫人道,张氏的嫡母,六十不到的年纪。
“娘亲好。”张氏行了个简单的礼。
“太太好。”杨氏跟着张氏占个辈分,也行了个简单的礼。
张老夫人又给杨氏还了一个礼,杨氏作为安国公夫人,可是有诰命在身。接着又看向张氏:“今儿晚饭国公可是过来?你父亲正闹着很久没跟国公喝酒了。”
“来的,国公出门的时候就开始盼着了,说每年喝酒都输给父亲,今年非得赢回来。”张氏恭敬道。
安国公府。
“大人,求求您,求求您给府上的李夫人通报一声,就说夫人娘家的人有事找。”一位穿着朴素的老者,风尘仆仆的站在安国公府的门口。
第59章墨染外公
“找李夫人?”李管家是安国公府的总管家,今日主子们都去了相国寺,特意留他在家里以防万一。整个安国公府只有一位李夫人,是姬妾李氏,小公子生母。国公下令,严禁任何人去李姬妾的院子,这等事情,他可不敢违抗。“告诉他主子不在,让他改日
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卷阅读40
再来。”
“是。”
景岚院。
“少爷,我回来了。”元宝今早回了一趟家,大包小包拎些东西又回了安国公府。元宝家在京城,家里穷才把他卖给安国公府,却没想到卖了个好地方。
“回的这么急做什么?”李墨染正和下人在堆雪人。
“想少爷了。”实际上是,家里的菜没府内的好,元宝可不笨。“对了少爷,我刚回来的时候在门口碰见一老头,来找府内的李夫人。”
元宝、财宝加上四婢,都是在李墨染出生之后买来安国公府的,关于李墨染的身世,他们并不清楚,而且私下他们也不在府内走动,所以压根儿不知道李墨染是李姬妾所生。
哦?
“可知所谓何事?”上辈子的这个时候自己年纪小,哪里记得那么多东西。而且也不曾记得有人找李氏,所以李墨染才不知道这件事。
“不知。”
李墨染想了想:“随我去看看。”上辈子等他有自己的想法时,从未见李家的人来过府上,所以今次如果不是有事情,他们断断不会来这里。
李墨染到门口的时候,那名老者还在门口等着,只是坐在一边的台阶上,让下人很为难,赶也不是,不赶也不是。
听到开门声,下人回头,见是李墨染,赶紧道:“少爷。”
“这是怎么回事?”
而那位老者在听到下人唤一个小娃儿少爷的时候,也忍不住好奇的往这边看。李姬妾和李修都知道,李墨染的来历,但旁人不清。当年李姬妾怀孕之后,李修就警告过她,谢绝和其他人联系,也聪明点别把这件事说出去,李修会留她一条命。
所以自此,连李姬妾的家人都不知道,她其实生了一个儿子。
“这位是来找李姨娘的,可国公和夫人都不在,管家说等他们回来了再说。”下人恭敬回答。
“去问问是怎么回事?”李墨染看对方年纪颇大,神色虽紧张,但眼神很正经,非乱七八糟的人。
“是。”
下人来到老者那打听了一下情况,接着又回来禀报给李墨染:“少爷,这位老人家说他是李姨娘的父亲,因家中有点事情,特来找李姨娘。”
李墨染有些意外,这人……是自己的外公?
上辈子无缘得见,这辈子倒是太过意外。
【ps:更的有点少,白天停了一天的电,今儿就码的少了,偶去睡觉了,明天会更的满满的,大家晚安。】
第60章死人死马
心中知晓是自己外公,哪怕对这位老人没有感情,但墨染也存着三分温和。他走到老人家面前,令腼腆老实的老人有些拘谨。
“老人家。”墨染开口,“不知家中有何事,你可跟我说说,若是能帮忙,能力范围之内,我定帮你。”
老人家自然不相信李墨染的夸口,一个几岁大的孩子能帮什么?但此时他已走投无路:“回这位少爷的话,我家大女儿嫁于府中有六年了,这六年来从未有只字片语的联系,我们家人都担心的很。”
李墨染听着老人的话,转而一想,有些明白李修这种做法的原因,是怕自己的身世被揭穿。
“老人家放心,姨娘在府内安好。”至少上辈子自己死了,她还没死,所以应该是个长命的。“老人家此番到来,是为了看李姨娘?”
若是如此,六年都没来,又何必今日来了?
“这只是其一,其二是因为……因为县太爷看上了我儿,我家中只有一儿一女,若是儿子被抓去当了妾室,我哪里还有孩子传宗接代。”说到这里,老人家双眼通红,眼泪都快要止不住了。
若不是没有办法,哪里会来安国公府给女儿出丑。
“县太爷?哪里的县?”李墨染不解。
“是裴州景安县。”
景安县?裴州下面的一个县。这件事自己出面倒不知妥不妥当,但裴州他却是早就想去了,不只是因为裴州刺史是杨氏的父亲,更是因为去年三位姐姐给的三颗莹白色,如人鱼眼珠子那么大的珠子。
可他只是一个五岁的娃儿。
“老人家请稍等。”想了一会儿,李墨染又进了门,去的是老国公的院子。
“吕管家。”
“少爷。”吕符已近六十,却因为早年随老国公当兵,看上去身体结实、老当益壮的很。
“吕管家,你挑几个人出来,我要去裴州一趟。顺便备份礼,适合送到裴州刺史府的礼。”
“是。”
因为过春节很多下人都放假了,吕管家就挑出了四个单身的男子,其中一对还是父子,都是在老国公的军营里待过的,虽不说武功有多厉害,但当打手还是不错的。又因为去裴州有些路途,吕符便亲自参与。
于是,一行人定了。
李墨染、元宝、陈子魏、吕符加上四个军兵。一行人都是男的,也方便安排住宿。李墨染、吕符、老人家和元宝上了马车,马车用两匹马拉,因为刚下过雪,路不好走。陈子魏坐在马车外,和马夫一起赶马。其余四人骑马。
李墨染给马夫和陈子魏准备了小暖炉,这一路上赶马,人很容易冻着。马车很大,也很气派,安国公府百年世家,家族又清白,家底自然丰厚。
出门前,吕符给老国公留了信,李墨染给杨氏和安国公也留了信。
从京城到裴州原两天一夜的路程足以,但眼下路难走,三天两夜肯定要。
安国公府的众人从相国寺回来之后,听到李墨染离家的事情,吓了一大跳。老管家看了吕符的信,稍微放心了些,好在吕符跟着。
安国公和张氏去了户部尚书府,自然还没看到信。倒是杨氏看了李墨染的信,不知在想什么。李墨染的信中写的很简单,去裴州玩玩,也备了刺史府的礼,请娘亲放心。
可是一个孩子又是大年初一的,怎么就突然想到去裴州玩了?杨氏叫来李管家问了下,才知道前因后果。
杨氏有些忧心,她不知道李墨染此举的意思。听到那位老人是李姬妾的父亲,又知道老人家家里的事情,李墨染便赶去裴州,莫不是他知道自己是李姬妾生的?
越想,杨氏越担心。这种担心很复杂,就像自己的心口被挖了一块,不管是不是自己亲生,李墨染还是她养了四年的孩子,她心照顾了四年。可眼下,孩子的行为……不,她严禁任何人提起墨染的身世,所以墨染此举,也许是自己想多了。
“夫人,少爷年幼又心地善良,您切莫想的太复杂。”宫娘安慰。
“你说的是,可一个五岁大的孩子,这大冬天的,雪又下的那么厚,他何必给自己添麻烦?”杨氏当真想不通。
“少爷从小开始就有自己的想法。”宫娘自然也想不通,“所幸有吕管家跟着,夫人也不必担
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卷阅读41
忧。”
这点杨氏当然明白,“这件事等晚上老爷回来再商量。”
赶了一天的路,他们连个午饭都没吃上,肚子都饿着了。走的是官道,官道因为人来人往,所以雪融化的快,也没碰到堵路的情况,只是官道路远了些,但安全为上。
“少爷,晚上不好赶路,只能在城里休息一晚上,明早再赶路。”吕符问话。
“成,你看着选个客栈,舒适就行。”
大召国三百年的基业,国富民安是目前的状态,先皇戎马一生,有生之年未能保下边疆的平安,这是他最大的遗憾。当今皇上知道他的心意,所以对功名显赫的世家再忌讳,只要边疆一日不安宁,他也不会下手。
这才是真正的帝皇,李墨染对文孝帝,从某一方面来说,还是佩服的。
他们停驻的城距离京城近,自然是富裕的地方,此处客栈也是看似很高档。大年初一客人不多,显得有些冷清。小二打瞌睡的时候,看到一辆又大又气派的马车到了,两人赶马,四人骑马护在两边,这一看架势就知道,马车里的人非富即贵。
小二的眼睛贼亮贼亮的盯着里面的人,先是一位神饱满的老者出来,他动作利落的跳下马车,像是练过的,看他穿着,不像是主人家。再下来一位白发老者,更不像主人了,穿着朴素。第三位下来的是个书童,看似憨厚。最后一位,让小二闪瞎了眼,他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娃。
粉雕玉琢的小孩,脸白嫩白嫩的,一双漆黑如墨的眼睛,带点粉色的唇。穿着大红色的袍子,应该是初一的关系,外面又为了一件黑色的棉质披风。看随从的打扮,不似一般的富贵人家。
“几位里面请,请问是吃饭还是住店?”
“既要住店也要吃饭,先来一份暖身体的汤煲,有土豆萝卜排骨的最好,附加点参须,有吗?”李墨染开口。脆嫩的声音,很好听。
“萝卜排骨肯定有,但参须得去药房买,我跑过去很快,等萝卜排骨炖熟,参须也就买来了。”小二是个做生意的料。
“那就去吧,钱你们客栈先垫着,稍后再一起结了。吕管家,给他一些碎银跑腿。”
“是。”
大冬天,他们赶了一天的路,非常的消耗体力,加点参须补补也是应该。吕符知道老国公对这个孙子看得重,自从少爷出生之后,李家再也没出孩子了,而且少爷从小聪明,怎能不让老国公喜欢?此刻又关心下属,让吕符备受感动。心里也默默把李墨染的好记下了,待回到京城,定要把这件事告诉老国公。
李墨染活了两辈子,心胸比谁都宽,他更知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繁文缛节,他该放就会放。
客栈里宽敞,他让随行的下人全都坐下,但李父却是不敢,跟李墨染坐一辆马车已是感恩戴德了,而今再一起吃饭,更加不好意思。
“老人家别为难,出门在外没有那么多讲究,有什么喜欢吃的自个儿夹。”他看着李父只扒着眼前的米饭吃,又夹了几道菜给他。
“谢谢少爷……谢谢少爷。”眼睛又红了。
李墨染也不多话。
因昨晚吃的好,大家的体力很快就恢复了,第二天天微微亮,就继续启程了。
“停。”
“怎么了?”吕符问
“总管,前面有东西拦着,属下去看看。”回答他的是四名军兵之一的秦浩,三十八岁。
秦浩看清那挡住他们去路的东西之后,心里一惊,是一匹马和一个人。而马和人都已经结冰,分明已经死了,为了确认心中的想法,他蹲下身查看了一下,果然死了。
第61章银州水灾
李墨染下了马车,看着躺在地上的人和马,眼神微微眯起。此人没有任何行李,只有一个简单的包袱,那么什么人会在初一里背了一个包袱赶路,而且走的是官道?
“你们有何看法?”李墨染问。
“此人是驿卒。”吕符回答,一看着装便知道。
“此马是军用的马。”陈子魏回答。
“此人外观没伤,所以应该是冻死的。”秦浩总结以上两人的观点,得出的结论。所谓军用的马,不只是战马,还有官府用的马,主要是指国家的马。
眼前这几人都是军营里混出来的,对这些相当了解。骑着国家马匹的驿卒,大过年的在赶路,当然是关乎国家的事情。“秦浩,去解下他的包袱。”
“是。”
秦浩解下死者的包袱并打开,里面有一些碎银和一些干粮,但最为吸引人的是里面的信。“少爷。”
李墨染打开信,眼神一凌。
这封印信是从银州来的,银州比京城早下了几天的雪,银州水坝被冻裂,淹没了水坝下的农村。
李墨染拿着信的手几乎想把这封信撕烂。他哪里能忘记上辈子大理寺刑部等众多官员弹劾赵元崇,而导火线就是银州水坝再次崩裂,造成水灾。上辈子的这个时候,他不过是个五岁的孩子,哪里能知道这件事,也没有这次的裴州之行。
但如果上辈子在这次水坝崩裂的时候,朝廷派下去的官员能恪尽职守,那么就不会有十年后的银州水灾,不会有那么多的黎明百姓流离失所,他们也就无法借用这个导火线来弹劾赵元崇了。
而今再来一次他绝对不会让这件影响赵元崇的事情存在。上辈子不知这次的水坝崩裂文孝帝派的是哪些官员,那么这次……“我们赶去银州。”不用想,任何人在李墨染的心中,都比不过赵元崇重要。“我眼下写四封信,第一封章封你带去裴州刺史府,和李老伯一起同行,把这封信交给裴州刺史,他知道会怎么做。”杨氏的这个面子,裴州刺史不会不给。
“是。”章封,章杰的儿子,其中一名军兵。此番带出来的四名军兵为:秦浩、章封、章杰、张铁黎。
“章杰,你带着另外三封信回京城,一封给我母亲,剩下两封分别是我父亲和恩师的,但你一起交给我父亲。如果我父亲不在府内,你告诉我母亲,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找到他,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章杰也是跟着安国公的,自然知道军令如山,虽然眼前的这个小主子不是老国公,但在他们的眼里,老国公的孙子也是他们的主子。
“恩。”李墨染上了马车,马上写了三封信交给章杰,章杰转身返回京城。
“章封跟李老伯在下一个城跟我们分开吧。”
快速的做出分析,并下达命令,这不是一个五岁的孩子能做出的反应,但现场却没人会质疑,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封建制度尊卑的关系。
章杰返回京城,大半天则够了,没有马车的拖累,他一个人骑马返回速度会快很多。马儿昨晚在客栈过夜的时候,已经喂的
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卷阅读42
很饱,他们昨晚的晚饭也很丰富,又因为喝了参汤,身体更是不惧寒。
所以在当天下午,章封就回到了安国公府。
正月初二,李家没有亲戚走动,老国公是独生子,再上一代老国公的父亲也是独生子,几代单传,且后院干净,这也是几代的皇帝对李家没有那么猜忌的原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