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之庶子为尊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紫色木屋
“不是,是先皇和汤王朝公主的后代,恭王。”李墨染道。
“什么?”文孝帝大吃一惊,这件事,他们从来都不知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是林太皇太后亲口说的。我和赵元崇在分析汤宇刺客幕后主使者时,想到了藩王,但是又疑惑为什么众藩王中,唯独恭王没有封地,于是便问了林太皇太后。”李墨染随即,把林太皇太后口中的,关于先皇的历史,又说了一边。
第71章雍王进宫
“我试验过冰灵蛇的唾液,果然了不起,是罕见的宝贝。”离不落端着药进来,但是不知道这对陛下的病情有没有益处,毕竟……陛下的毒在陛下的身体里滋养太久了。
离不落用了滋养两个字。
是的,文孝帝身体里的毒不野蛮,但是时间太长太长了,所以这个毒,是用文孝帝的身体、文孝帝的血液滋养起来的。
“我懂,只要能多活一天,我已是感激不尽。”文孝帝早就看透了生死,可话虽如此,他还是希望能再活久一点,想看看召国在他儿子的治理下,能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
虽然离不落不是帝皇,但他能理解文孝帝的心思。“陛下喝喝看。”
文孝帝点点头,端起药,一饮而尽。
药是凉的,因为加了五唾液的关系,以往喝药的时候,总是带着苦





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卷阅读239
苦的味道,但是现在,并不觉得苦了,徘徊在口中的,就是凉凉的感觉。
“感觉怎么样?”见文孝帝把药喝完了,离不落忙问。
李墨染也紧张的看着他。
文孝帝摇摇头:“少了几分苦的味道,其他倒是没感觉出来。”
离不落想了想:“那也是正常,我刚才用唾液试验了一下其他的毒,的确能解。但是你中毒已久,就算有效果,也需要慢慢的调理。”接着,他又看向李墨染,“墨染,你一路风尘仆仆,先去休息一下。”
“嗯。”
说着,父子俩一起走出房间。
“父亲有话要说?”李墨染看向离不落。
离不落点头:“刚才试验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件事,冰灵蛇的唾液解毒,是有时效的。”
“时效?”李墨染挑眉。
“唾液必须要新鲜,否则放了太久就没有病毒的效果了。而文孝帝的毒,并非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年代已久,所以要解他的毒,还需要时间。”
离不落的意思,如果要继续为文孝帝解毒,那么冰灵蛇则要放在这里,如果冰灵蛇留在这里,那么李墨染则也要留在这里。
这让李墨染很为难,他担心赵元崇,却又不能置文孝帝的生死于不顾。
“我可以把五留下,先行离开,待召国那边的事情解决了,我再来。”李墨染开口。
“不行。”离穹的声音突然响起。
“祖父。”李墨染唤了声。
离穹点点头道:“认主的宠物是不能离开主人身边太久的,否则它的心灵会有一定的压抑,以至于抑郁暴躁,直到死亡。”所以认主咒术,需要主人和宠物之间的信任感情。
听完离穹的话,李墨染彻底的没法子了。
他和五,必须都留在这里。
那么赵元崇一个人在召国,该有多危险。
李墨染最期盼的是,在赵元崇有危险的时候,自己能陪在他身边。
召国。
如同赵元崇所料,雍王在抵达京城的第二天,就递折子进宫面圣了。
这是隔了十年后,赵元崇再一次见到雍王。
十年前的雍王,赵元崇印象并不深刻,那个时候他才六岁,他的雄心壮志里还没有撤蕃,更是没有一统天下,他的目的就是推翻宇文家,为他母后报仇。
可是十年后的赵元崇有那样的雄心壮志,所以他看雍王的眼神,也是不同了。
雍王是个很有男人魅力的人,他继承了赵家的优良传统,非常的高大威猛,猛一看,赵元崇跟他有几分相似。
应该说,和先皇很像。
赵元崇是最像先皇的孙子,而雍王是最像先皇的皇子。
“臣赵治锐,叩见皇上。”
“雍王叔请起。”
“谢皇上。”
雍王抬起头,在赵元崇打量他的时候,他也在大量赵元崇。年轻帝皇的英明事迹,传遍了整个召国,乃至整个天下。
十三岁平宇文霆造反,现在又试行皇商计划,件件事迹,都无不昭显着他的英名睿智。他有先皇的胆魄,有先皇的能力,更有先皇没有的伴侣。
召国圣武帝、召国齐王,万人颂扬中,是不可分割的。
这位和先皇荣战沙场,最后被封为雍王而远离京城的皇子,曾经是最有能力争皇位的人,他手中有兵权,身为贵妃的母妃娘家又有背景。
可是,他还是甘愿回了自己的封地。
他一生中,这是第三次回京。
第一次回京,是先皇去世。第二次回京,是当时还是太后的林太皇太后六十大寿。而今次,是第三次。
这也是一位最有争议,最令人捉摸不透的王爷。
赵元崇眼中的雍王,是个危险人物。
而雍王眼中的赵元崇,虽然年纪还小,但野心和霸气早已成熟,将来更是无可限量。
这样的男人,在御书房对视,气氛非常的僵硬。
“雍王叔一路赶来,路上辛苦了。”赵元崇回眼神,微笑道。
“太后七十大寿,为尽人子之孝,这是应该的。”雍王回答。也不知这话,是真是假。
当年文孝帝登基,雍王没来,后来赵元崇登基,雍王没来。赵元崇登基不只是雍王没来,其他两位藩王也没来,可见其中,赵元崇的心里非常不舒坦,所以藩王,早已是他眼中钉了。
赵元崇在对付宇文霆的时候,是循序渐进的,可是面对着这位处处透着尊贵和威严的雍王,他有些急切,甚至有些急躁。
四十岁的雍王,和十六岁的圣武帝,经历和阅历不同,总是前者沉稳了些,也沾了上风。
“王叔,朕有个问题想请教王叔。”赵元崇直接道。
“皇上请说。”雍王彬彬有礼,丝毫不紧张。
“目前十国情势,王叔如何看待?”赵元崇的问题很尖锐。
“十国和平太久,必将会乱。”雍王回答。这是谁都知道的答案,就看面对帝皇的疑问,有没有勇气回答。
“那么王叔以为,以召国目前的能力,有没有可能在这十国乱了之后,一统天下?”赵元崇又问。
雍王眉头一皱,微微眯起眼。就算他知道此番进宫帝皇肯定会试探他,毕竟对召国而言,目前各州太平,就只剩下三位藩王了,帝皇的心思不动到撤藩上,才是最有可能。
只是没有想到,帝皇问了十国的情势,而且,竟然还有这么大的野心。
一统天下?统一十国?
这何尝不是先皇当年的梦想,自己当年的梦想。可是,当年的十国旗鼓相当,一旦一个国家挑起战端,其他九国必定联手,这样的情况下,只能继续维持和平。
而眼下,帝皇提起这个话题,是年少轻狂?还是召国目前有这个能力了?
雍王不否认帝皇的出色,可是有这个一统天下的能力吗?“一统天下,需要足够的财力、物力和兵力。”所谓财力,当然是银子,所谓物力,当然是粮食,所谓兵力,那就不需要多言了。
等等……兵力?雍王心猛地一惊,这个话题,是个陷阱。可话出口,已经来不及了。帝皇接下来会说什么,雍王已经料到。
果然,以计谋平宇文霆造反的年轻帝皇,不简单啊。
赵元崇从雍王的神情中已经知道,他猜到了自己的意思,但那又何妨,这是雍王提出的话题。
“目前的召国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就是兵力不够,但如果藩王的兵力和朝廷的兵力结合起来,那么召国便




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卷阅读240
更加强大了,作为赵氏的子孙,王叔以为如何?”赵元崇还是问出来了。
雍王没有说话,而是看着赵元崇,这样的话,他无法回答。只能说赵元崇的问题,太不给人余地了。
作为赵家的子孙,为了赵家的版图,能如何?
“本王手中有十三万兵马,悉听皇上指挥。”雍王只能,如此回答。不交兵权,被定为不为赵家的宏图霸业着想,视同逆反。
第72章君臣信任
雍王的话,今在御书房的两人,都沉默了。
有些话说的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不知道了。
雍王站起来,交出手中的兵权:“这是微臣封地十三万兵马的兵符。”
赵元崇看着兵符,这是他此刻最想要的东西,可是,如此面对雍王,他却没有拿的勇气。不知是雍王表现的太坦荡,还是现在的情况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雍王回答,他意料之中,但交出兵符,他以为会有诸多借口。
看着帝皇的沉默和犹豫,雍王把兵符放在御桌上道:“陛下,微臣还有事情,请允许微臣告退。”
“嗯。”
赵元崇点头,但看着雍王的视线,非常的复杂。
这兵符交的太容易了。所有的一切,明明很顺利,可是心底,总是悬着什么。
雍王走出御书房,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他抬头,看着碧蓝的天,京城的天和他封地的天,明明是同一个,但每回来了之后,这里却是更加的沉重,更加的压抑,更加的让他……心口发疼。
“王爷。”在宫门口等他的,是他从小到大的贴身侍卫,名叫付森。也是一名武将,每次雍王去打仗的时候,他总在雍王的身边当副手。“皇上没为难您吧?”
看王爷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付森很担心。
雍王摇摇头:“皇上……很好,真的很好。”
“王爷?”
“召国的江山交到了他的手中,一定会有空前绝无的繁荣和昌盛。老四生了一个好儿子。”雍王道。
他口中的老四,是文孝帝,文孝帝是先皇四子。
“一路上,召国的百姓都在夸皇上,皇上的确是个好皇上。”付森道当然,在他心里,只有他家王爷才是最好的。
“十三岁就平宇文霆造反,十六岁颁布了皇商计划,他的确聪明。”雍王评价,“只是野心也够大。”
“王爷的意思是?”付森不解,为何王爷在评价帝皇野心大的时候,还带着笑容,且笑的如此痛快。
“他想撤蕃,想一统天下。”雍王也不隐瞒,这是自己最信任的下属,如问自己的手足兄弟。
“什么,他撤蕃?”付森想的却是这个。“众藩王会同意吗?王爷您?”
“本王已经把封地的兵符交给他了,但他似乎很怀疑本王的诚心。”雍王想起帝皇刚才的表情,有些哭笑不得。
这是付森第一次看到一向稳重严肃的王爷,露出这样的表情,似乎很欣慰,似乎很高兴。王爷……很喜欢皇上。但是:“王爷把兵符给了皇上?王爷同意撤蕃?”
“就算兵符给了他,本王一手训练的亲兵,又岂是他能够控制的?”雍王自傲道。
也是,雍王征战沙场时,那十三万兵马都是跟他生死与共过的,就算没有兵符,他们也只听雍王的。
“那王爷此举,又是何意?”付森就不明白了。
“给咱们的帝皇一个心安。”雍王回答,“不过,本王的做法,也仅仅是代表本王,碌王和平王就不得知了。”
“那两位向来野心很大。”付森客观道。
“说起那两位,我那恭王兄才是真的憋屈。”雍王大笑几声,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恭王是先皇长子,才华自然是好,他的母妃又是先皇最宠爱的妃子,当年太子位置的竞争者,就是他和恭王。
只是没有想到,先皇钟意的竟然是皇四子。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实权的王子。但是没有关系,先皇为他铺路,把端磊、沈令言、老国公全给了他。
再把他过继给林皇后。
这无比的宠爱,一时之间整个朝廷都震荡了。
可先皇手段刚硬,朝廷震荡又怎样?谁敢在先皇面前说个反字?
最奇怪的是,恭王没有册封太子也就算了,竟然连封地也没有。聪明如雍王,当然也猜想出其中有些事情肯定被隐瞒了,只是怎么也没有查出来,后来他也就失去了兴趣。
一统天下吗?
想起年轻的帝皇信誉旦旦的语气,和坚定的眼神,雍王知道,这不是空口白话。真是厉害,这般年纪,有如此勇气。
雍王嘴角勾起一抹笑,这才是他赵家的子孙。这才是先皇的孙子。一统天下的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是赵家人就行。
雍王平静了这么多年的心,终于开始沸腾了,连血液也开始起舞了。
帝皇虽然年轻,但有其抱负,有前面的桩桩事迹,不让人有些期待。
御书房。
“来人,传端相和沈相。”
在雍王离开御书房不久,赵元崇拿不定雍王交出兵符的意思,就叫了端磊和沈令言来御书房商量事情。
“微臣端磊(沈令言)参见皇上。”
“两位相爷请起。”赵元崇对他们因为信任而尊敬,“朕传两位相爷来御书房,有事情相商,你们看这是什么?”
赵元崇扬了扬手中的兵符。
“这是?”端磊眯起眼,兵符上刻着雍王的雍的字,端磊又想起雍王已经到了京城,于是他双眼一凝,“这是雍王的兵符?”
“不错。”赵元崇点头。
“敢问皇上,这是从何得来?”沈令言忙问。
兵符之于将军,就像玉玺之于帝皇,如今雍王的兵符怎么会在帝皇的手中?
“朕告诉雍王,朕是赵家的子孙,朕要一统天下,朕兵力不够。”赵元崇回答。
端磊和沈令言面面相视,这种话,也只有皇上敢说。雍王是谁?先皇时期的第一猛将,就算是已逝的林老将军和如今的老国公,在用兵上也要敬他三分。
林老将军威名远播,老国公作为李家的子孙,自然也不用说,但是他们的经历比当年的雍王丰富,而当年年少的雍王,在缺少经历和阅历的情况下,却依然用兵如神,虽不如央国的战王杨子圣那么威名远播,但那是因为召国名将众多。
可虽如此,在当年的林老将军和老国公心里,雍王两字,在战场上,还是极有分量




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卷阅读241
的。
而现在,帝皇竟然在雍王面前如此讲话,是要逼雍王造反吗?
端磊和沈令言,偷偷捏了一把冷汗。
“所以,雍王叔就把手中的兵符交给朕了,他说他手中的十三万兵马,随时为朕效劳。”
端磊和沈令言再次面面相视,接着沈令言道:“皇上,雍王手中的十三万兵马,都是跟着雍王出生入死来的,就算有兵符,也未必会听皇上的。”
这话说来有些大逆不道。但是沈令言,他信眼前的帝皇,三年的效忠,沈令言对年轻帝皇的性格,大概也有了了解。他不重视繁文缛节,也不重视君臣之别,他重视的是朝纲、百姓。
“所以雍王叔把兵符给朕,是取笑朕吗?”赵元崇眼神一沉。
“那倒是未必。”端磊道,“如果是这样,他大可说兵符没带在身边,用不着如此犯险。雍王此人,很令人捉摸不透。”
“所以,朕只能静观其变?”赵元崇问。
原本只是试探雍王,现在倒是好,雍王直接丢出兵符,难题却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上。
“那倒是未必。”端磊眼睛一转,一抹狡诈的光芒闪过。
沈令言对端磊太了解,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老师的意思是?”赵元崇好奇。
“不管雍王给皇上的兵符意欲为何,皇上倒是可以利用这兵符来试探碌王和平王。”端磊说出心中的计划。
赵元崇一听,顿时所以的烦恼烟消云散了,之前他一直纠结雍王交出兵符的事情,却没想到这一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平王明日到达,碌王后日到达。朕想借这次的机会,直接告诉他们朕的决心,撤蕃是势在必行的。如果他们不同意……”赵元崇顿了一下。
“如果他们不同意,皇上打算如何?”端磊问。
“那他们的选择就只有造反。”赵元崇道,“对于造反的人,朕从来不手软。”看他处理宇文霆造反的时候就知道,一干人等,能杀都杀。
这句话,其实有些残忍,但是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封地本来就是召国的领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果藩王没有野心,撤蕃又有什么关系?官位爵位还在,只是封地没了,兵权没了。高贵的身份还在,只是把住处从封地搬到了京城而已。
当然,有野心的就不同了。
“做大事者,当不拘小节,皇上英明。”端磊道,年轻的帝皇的确有魄力,可是,“众藩王若是联手,恐怕召国的内乱会非常严重。”
“就算召国的内乱严重,别国还有胆子在十国关系敏感的情况下,打召国的主意吗?”赵元崇反问,自信满满,“谅他们也没有这个胆子。”
是的,十国的和平即将扯断,哪个国家先动了心思,那么这个国家就是十国平分的囊中之物。
“皇上所言甚是,老臣没有结合当今天下的情况。”这一点,端磊忘了。
“但是……”沈令言道,“藩王手中的兵马加起来,如果跟朝廷对抗的话,长年累月的战争,最后苦的还是百姓。”
“这天下间没有不苦百姓的战争。”赵元崇回答,“取舍之间必须要有所牺牲的话,就必须果断的选择。”
赵元崇做事情,一向目标明确。
“而且,朕会尽可能的减少对百姓的伤害。同事提高藩王的利益,平衡他们的心理。”
“皇上不打算把他们传来京城?”端磊意外。如此,那撤蕃是?
“不,比如雍王叔用兵如神,镇守在封地的确适合。”
“皇上的意思是,藩王的封底要撤,亲王的爵位要留,然其位其职,就看他的用处?”沈令言问。
一语击中。
“不错,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赵元崇回答。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这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初用张甬承也是如此。
而今敢用藩王,就是不知,年轻的皇帝,何来这样的勇气。
不过,这句话听起来,真是荡气回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明君如此,贤臣何求?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端磊和沈令言,异口同声道。
“老师和沈相,是这满朝文武中,朕除了之玉之外,最信任的人。今后不管朕的路走的有多远,若是错了,还请老师和沈相,一定要忠言进谏。”
“喏。”
亲贤臣,远小人,自古忠言都逆耳,但不知召国的圣武帝,将来会如何。
第73章平王碌王
驾……
马车队停在平王府前,随行的侍卫下马,而从马车上出来一位严肃气派的中年男子。
平王作为先皇长子,当年太子竞选的名单里,大家从未想过他。当然,谁也更是没有想过那个毫无背景可言的先皇四子,而今的太上皇文孝帝。
平王是个长相斯文的中年男子,但带着一股难以接近的高高在上。
他下了马车,直接进了王府。
“王爷。”随即有人迎了上来。
“京城情况怎么样?”平王问。
“雍王于昨日到达,今日已进宫面圣,在雍王离开之后,皇上马上传见了沈令言和端磊。”对方回答。
平王点点头。平王的个子不高,带着文人的雅气,却又令人觉得阴沉了些。“哦?雍王一出来皇上就传见了沈令言和端磊?”奇怪。
“是。”
“沈令言和端磊是皇上的左膀右臂,雍王一走皇上就传见他们,可见雍王和皇上在御书房出了事情,能听见他们谈了什么吗?”平王大步走进客厅,下人马上端上茶水。平王手一挥,让众人退下。
虽然很少来京城,但王府的一草一木却从未变过。只是太久没来,感觉陌生了,纵使这晨是他被封去封地前,一直住的地方。可人啊,在习惯一个地方之后,就会把另一个地方忘记。
“听不见,整个皇宫都在皇上的掌控之中,想要安排进一个眼线已是困难。御书房盘龙殿当班的人,身家背景都彻查的非常清楚,根本插不进其他人。”
“我那倒子虽然才十六岁,但比起父皇当年的冷硬作风,可是一点都不逊色啊。”平王冷笑了一声。
对方没有说话。
“京城其他的情况如何?”平王想了一下,又道,“恭王府呢?”
“恭王还是养花泡茶,并没有其他情况。”
“哼,养花泡茶?”平王不屑,“当年的皇位竞争,恭王和雍王的两派人马打的如此激




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卷阅读242
烈,父皇却出乎意料的选了老四,真是好笑。他老四一个贱种,凭什么当太子,凭什么当皇帝?”
一想到这里,平王就气。
“王爷息怒。”
“但是不得不说,父皇这招高啊。老四当了太子也让本王痛快着,当年恭王和雍王何等骄傲,后来还不是和本王一样,什么都没了?狗眼看人低的家伙。”
1...7273747576...1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