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之庶子为尊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紫色木屋
当年的自己说:十三万兵马的兵符,我会奉上,只要那人有这个本事接。
往事历历过目,就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一样,但是回首,已经过了十几十年。人生在世,很多人所求很多,到头来,也许都会得到,而自己呢?他所求不多,唯一样足矣,却永远的得不到了。
雍王闭上眼,太多太多的记忆,被他藏在心底深处,他不敢想起,又不舍得忘记。
驾……
策马奔腾,扬起阵阵风沙灰尘。
“王爷?”
“你速去坦州那边,把碌王封地的情况调查清楚,待本王与你汇合。”
“诺。”
君臣之别,忠心与否,不能单看表面。
赵元崇一心撤藩,想过怎么对付藩王,却从不知道,雍王和平王,根本无心对抗。雍王有大将之风,帝王之能,却无君临天下之心。
帝皇要撤藩,他主动交兵符,也许兵符能起到的作用,雍王也算到了,所以平王上将了兵符这件事,雍王并不意外。
这样的人,让赵元崇心生敬佩。
“郑探。”赵元崇回神,现在,最要紧的是碌王的事情。
“微臣在。”郑探和林付明已经交接的差不多了。
“把碌王的尸体带回大理寺,朕要详细的验尸报告。”
“诺。”
紧接着,端磊和沈令言也闻风到了。可见碌王之死,情况有多严重。看着帝皇深沉的脸,端磊和沈令言都没有说话。
林太皇太后七十大寿马上就要到了,碌王在这个时候被刺杀,这寿辰还能如何举行?碌王死在京城,碌王封地的臣民,又会如何看待这件事?
蜂拥而来的麻烦,太多太多。
“老师,碌王的兵符不在身上。”赵元崇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什么?
端磊一听,觉得太过诡异了。
“怎么会?”沈令言大吃一惊。
“朕已经让雍王叔回紫郡,紫郡是最接近碌王封地的,以防那边暴动。”
“可是雍王?”端磊欲言又止,万一放虎归山,怕是后患无穷了。
“朕选择相信他。”赵元崇回答。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帝皇的选择。
碌王之死事关重大,大理寺一刻也不敢怠慢,回头就验了碌王的尸体,结果看到报告,郑探大吃一惊。
第76章雍王遇险
御书房。
郑探在进宫的这一路上,拿着报告的手,一直在发抖。因为,碌王的死因,并不单纯。到了御书房,看着帝皇暗沉的神情,郑探的心事,也格外的重,因为死因不单纯,所以他头顶的压力更重了。
碌王是藩王啊,这一旦事情没处理好,引起了战争,受苦的可是百姓。
赵元崇看着碌王的验尸报告,报告中指明,碌王在中箭之前,就已经中毒了,而根据御医的意思,这种毒能麻痹人的神经,导致四肢僵硬,让人无法行动。
所以,碌王才没有躲开那支箭。
“风平,碌王从封地回来到京城的这一路,可还接触过什么人?”赵元崇放下报告给他看。
“没有。”风平看了报告道,“属下已问的很清楚,碌王在见到黑衣人的时候,还能下马,可见那个时候他并没有中毒,四肢的神经也没有问题。”
风平的话提醒了赵元崇:“不错,如此说来,重点在黑衣人的身上……你之前说过,他交给黑衣人一件东西。”
“是的。”
会是什么呢?
赵元崇猜测。
“碌王的那些侍卫已经押下去了吗?”中间的问题,也许那些侍卫能给出答案。
“是的,在大理寺的大牢里。”郑探道,“皇上,你刚才说碌王、黑衣人,这是?”
郑探是赵元崇的心腹,所以这件事,他也不打算隐瞒郑探:“碌王此番回京为太皇太后祝寿,朕派人一路跟随,而就在快到京城的时候,碌王接触了一个黑衣人,交给黑衣人一样东西,至于是什么东西,朕派去的人并没有看清楚。方才朕搜碌王身的时候,发现他的兵符不在。朕怀疑,碌王可能把兵符交给黑衣人了。”
“什么?”郑探觉得,他今天被吓的次数,已经超过了他的前半辈子。





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卷阅读246
“去要他们的口供,要他们把这一路上的口供都要来,问他们是否知道那名黑衣人。”赵元崇吩咐。
“诺。”郑探马上离开。
御书房内,只剩下了赵元崇、端磊、沈令言和风平。风平作为暗卫队长,很少离开赵元崇的身边,就行风仄很少离开李墨染的身边一样。
“对于这件事,老师和沈相有何看法?”赵元崇问他们。
“如果碌王不在身上的兵符真的落入有心人手中,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可能更可怕。”端磊道。帝皇慢了一步,兵符不翼而飞了,到底在有心人手中,还是被碌王留在封地了,或者藏起来了,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朕也是如此想的。万一兵符被有心人拿到,用来号令碌王的兵马造反,接下来恐怕就是生灵涂炭了。”这才是赵元崇最担心的,他不怕打仗,以召国目前的兵力,加上央国,他无所畏惧,但是他心疼那些百姓。
“但是有一点不通。”沈令言道。
“哪点?”赵元崇问。
“我们现在所有的假设,都是在兵符落入有心人手中的前提下。那么,假设兵符落入有心人手中,对方要从碌王的封地开始造反,就是以那些兵马可以攻下坦洲,但是打不过召国的百万大军,他的胜算又在哪里?”沈令言提出看法。
这个?
赵元崇陷入了沉思。
“他的目的如果不是碌王的封地,那么……”赵元崇眼神一凝,“传老国公。”
端磊紧蹙的眉头,也渐渐松开了。如果对方的目的不是碌王的封地,难道是京城吗?
训练营。
“你们两个应该学会配合,不只是作战的时候学会配合,不只是如何安排你们的队员配合,我说的是你们两个人本事要学会配合。”老国公看着端礼和郑晖年,“你们到底明不明白?”
端礼十八岁,郑晖年二十岁,都老大不小了,脑子怎么就那么笨?
老国公为自己抱屈。端磊那老匹夫教自己的孙子,自己的孙子才华横溢,真是便宜了端磊。而自己呢?教端磊的孙子,结果这小兔崽子怎么都听不进去。
以前还是很刻苦的,现在怎么就叛逆了。
“爷爷,两个大男人打架,身体靠那么近做什么?”端礼问。
“就是,汗水都臭死了。”郑晖年也反驳。
自从……自从李玫姿和吕秀文结婚之后,端礼和郑晖年之间,似乎也有些……应该说,是郑晖年开始膈应端礼了。这倒不是说其他方面,是两人私下相处的时候,郑晖年总是和端礼保持距离。
就不如要他们配合的时候,配合跟老国公较量的时候,端礼和郑晖年难会有身体上的接触,端礼倒是没什么,但是端礼心再粗,也发觉了郑晖年对他的回避,一次两次的,时间长了,心里也有了想法。
“两个大男人,怕什么?最没安全感的后背,交给最信任的兄弟,你们不懂吗?”老国公训话。
“老国公。”训练场地门口,有人叫。
“何事?”老国公回头。
“皇上有请。”
皇上?
御书房。
“老臣参见皇上。”
“老国公请起。”赵元崇赐了他座位,“今日在京城街道上,碌王被刺杀的事情,老国公可是听说了?”
什么?“老臣在训练营里,并没有听到这件事。”老国公回答。心里则在想碌王被谋杀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赵元崇把事情重新说了一遍。
“如此……”老国公蹙眉,“老臣会严谨京城的安危。”
“朕也是这么想的,如果碌王封地只是一个幌子,那么对方的目的一定是京城。”
“京城目前由禁卫军三万,卫军三千,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老臣回去好好的想一下部署问题。”老国公道。
“如此,便辛苦老国公了。”三万三千的兵马,人数不算少。当日宇文霆造反,能闯进皇宫,是因为宇文霆的人员全都在京城里面,否则在城外的话,又怎么可能突破三万禁军的防守?
“老臣告退。”
赵元崇点点头。
但三万三的兵士,还不能让赵元崇放心。对方这次打算来场大的,如果是鱼死网破的话,他们还需要留一手。
南平侯余铮那边,他不想动。
林家那边,他更加不想叫回来。
其余分散在各州的兵力,他也不想动。
他想给对方来个突击,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让对方放下警惕。
“摆驾凤仪宫。”
凤仪宫。
碌王在京城街头遇刺之事,林太皇太后那当然也得到了消息。此刻皇上再来,她约摸着也能猜到些什么。
“孙儿见过皇祖母。”赵元崇和林和皇太后因为之前选秀的事情,闹得很不愉快,可以说已经彻底的撕破脸皮了。因为赵元崇的拒绝,已经断绝了林家的希望,但表面上,场合上,林太皇太后还是不能和赵元崇打脸。
毕竟在众人眼里,他们是祖孙。
“皇上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情就说吧。”在自己的寝宫里,林太皇太后也卸下伪装,语气不算客气,也不算冷漠。
这位太皇太后,是个坚强的女人。赵元崇一直都知道。她有着一般女子没有的刚硬性格,也许是因为先皇当年对她太过无情,但当年的事情,赵元崇不予评价,他在乎的,只有现在。
“两个时辰之前,碌王在城南街道被刺杀了。”赵元崇道。
“哦?”林太皇太后仅仅是挑眉。
“这件事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怕是早已传遍,而不久之后,恐怕会传回碌王的封地,到时候坦洲边境,不了又要起战端。”赵元崇又道。
“所以皇上的意思是?”林太皇太后才不担心这些事情。
“为表示朝廷对碌王被刺杀事件的重视,皇祖母的七十大寿,怕是不能举行了。”赵元崇说出来意。
“皇上有这份孝心,哀家已经心满意足了,国事当前,此等小事皇上就不必在意了。”林太皇太后大方道。
虽然七十大寿场面较大,但林太皇太后活了七十年,这种寿辰,早已不在乎了。
在她心里最重要的一天,莫过于当年先皇迎娶她的那天,并非那空前绝后的场面,而是因为那一天,她嫁给了自己心爱的男人。这是女人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似乎又想起了前尘往事,林太皇太后赶忙让自己回神,悲痛的过往,想它做什么?




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卷阅读247
“待这件事解决,孙儿一定补给皇祖母一个更愉快的寿辰。”赵元崇道。既然林太皇太后这么快就答应了,他也总要给对方面子。
“如此,哀家就多谢皇上了。”
“那国事繁忙,孙儿先告退了。”
“国事虽然繁忙,但还请皇上保重身体。”
“孙儿多谢皇祖母挂心。”
赵元崇离开凤仪宫,叹了一口气。他和林太皇太后的关系,太复杂了。一方面,这个老人曾抚养过他,另一方面,林家害死了他的母后,又伤害了他父皇的身体,现在还想来害他。凡是又因果循环,先皇开始种下的因,他父皇承担了果,所以的一切,到他这里就结束吧。
他这辈子不会有子嗣,赵元崇非常确定这点,所以赵家和林家的恩怨,到他这代,可以结束了。
既然太皇太后的七十寿辰不举行了,那么前来恭贺的藩王都可以回去了。
所以雍王和平王,回了各自的封地,没有谁知道,帝皇取消林太皇太后的七十大寿,还有一方面,也是因为雍王回了紫郡。
雍王无故回紫郡,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怀疑,所以太皇太后寿辰取消,藩王回封地,这是最好又不会引人怀疑的理由。
但是,赵元崇的这一出,出乎了有些人的意料。
如同雍王所说,紫郡和碌王的封地挨的如此近,如果碌王那边当真起兵,那么紫郡那边……所以有人并不喜欢雍王回紫郡。
安静的月夜下,紧张又恐怖的阴谋,正在进行。
“虾兵蟹将,也妄想来对付本王。”雍王活了四十余年,此生从未怕过谁。征战沙场时,意图偷袭他的人不少,可没有哪个能活着回去。
长剑出鞘,剑身泛着冷光,冷光映在雍王英俊刚毅的脸上,显得尊贵无比。
雍王从未想过来京城会有危险,或者说,他根本不怕危险,所以带的下属并不多,亲卫军十人。
但这十人,都是雍王生死相随的兄弟。
“告诉本王,你们幕后的主使是谁,本王饶你们不死。”浑厚的嗓音虽然威严无比,却听不进刺客的耳朵里。
第77章恭王暴露
“我等断后,请王爷先离开。”有名亲卫军开口。
他们只有十一人,对方有好几十个人,就是雍王的武功再高,双拳难敌四手,他们并无优势。
雍王并非俗人,但将岂有丢下兵自己逃命的。况且,他们的对象是他。
“不行,我们兵分三路。”大敌当前,临危不乱,此等气概,才是真正的英雄。
“请王爷吩咐。”
“尔等三人回京,把这里的事情告诉皇上。……你们见不到皇上,可去沈相、端相或者安国公府邸。”
“诺。”
“尔等三人去紫郡,到了紫郡把本王的意思告诉副将,若是没有等到本王归来,再把紫郡的情况告诉皇上。”
“诺。”
“尔等四人随本王一同,生死有命,各位兄弟珍重。”
“请王爷保重。”生死有命,但压在身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为了国家安危,将士虽死犹荣。
商量好之后,十一个人,马上分成三队。因为料事如神,果然名不虚传。此刻的目标是雍王,对于其他两队,他们当然没有追的兴趣。
但是几十个刺客,雍王等只有五人,这其中的困难,更是大了。
“王爷,不能再恋战,请王爷先行一步。”四人和雍王靠着背,他们对雍王的忠心,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看着亲卫们身上一个个的伤口,雍王终于,还是听从了他们的提议。不过,六个亲卫已经离开,京城和紫郡的消息都能带到。雍王的心思也总算放下了。
他更加明白,他若是不走,剩下的四名亲卫宁可把血流干,也不会抛下他离开。
驾……
雍王上马。这是他戎马一生中,第一次选择逃,在雍王的心里,个人的荣誉没有亲卫的生死重要,所以,他选择了逃。
四名亲卫见雍王离开,他们也松了一口气。
“追。”刺客奉命追杀雍王,当然不能让他离开。
可是,四名亲卫断后,哪里肯让他们追去。
雍王是在军营长大的,他的警觉性非常的高。总觉得暗中还有一道视线,在盯着他,且压迫感很强。
终于,雍王停下了马,因为对方已经站在他面前了。
对方一身黑袍,也不屑蒙面,显然是不畏惧雍王,更是自信雍王不可能活着离开。
“是你。”雍王此刻的心情,太复杂太复杂,面前的男人他认识,不仅认识,他们的身上还留着一样的血,“大哥,背叛皇上的人是你。”
这个时候,这个点,大皇兄出现在这里,目的显然易见。
恭王勾起嘴角,泛起温和的笑:“三弟,十年未见,别来无恙。”
雍王的脸,已经冷若冰霜了:“大哥这是要叛君吗?”雍王懒得应付,生死关头,再客气的话也是枉然,所以他直截了当的问。
“叛君?”恭王哈哈大笑,“三弟,我这是叛国。”
叛国?“何意?”表面上维持镇定,其实雍王的内心不然。恭王的话字字玄机,他却不懂。
“三弟,你不觉得父皇对我很不公平吗?五兄弟,老四不说,你们个个都有封地,却唯独我没有?你倒是说说,我犯了何错?”恭王的声音不由的加重,撕开了平日里伪装的慈善,此刻的他,气势嚣张,态度蛮横,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
雍王沉默,这件事,他一直没有查到。
父皇生前很宠爱大哥,却不知为何没有给大哥封地。但是在雍王看来,做个闲散王爷,可是比藩王强多了。
而今帝皇又要撤藩,藩王都是小心翼翼,闲散王爷却没有这个担忧,又何尝不好?
只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雍王不是恭王,无法用这种理由说服他。
“就算如此,你话中的叛国是何意?”雍王问。
叛国,背叛国家。
“作为赵家子孙,大哥难道不知叛国两字有多重吗?”
叛国,别说是皇族子孙,就算是寻常人家,也不敢轻易说出这两个字,雍王不知恭王为何要如此说。
“赵家子孙?哈哈哈……”恭王大笑,“三弟,你不知父皇为何没有给我封地,但是我却知道,因为我不是赵家子孙。”
什么?
“不可能。”父皇何等英明,怎么可能让人戴了绿帽子。




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卷阅读248
“的确是不可能的。但我不仅仅是赵家子孙,我还是唐家子孙。”恭王又说出内幕。
唐家子孙?雍王一时没想到。
“赵家毁我汤国,毁我山河,你说我叛国有何错?”恭王又道。
这时,雍王才明白恭王说的唐家子孙,唐家……汤国皇室。当年的历史记载里,汤国的宦官带着小皇帝把整个皇宫都烧了。
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最后关于小皇帝的尸体,这是秘密。
谁也不知道。
却没想到……
“当年的汤国小皇帝,逃出去了吗?”雍王问。
“嗯。”恭王点头,“我母妃便是他的子孙。所以你说,这召国该不该是我的?就算父皇不肯给我召国,连个封地也不舍得给我吗?既然如此,又何必让我活着?他害怕我夺走召国的江山,他畏惧我,就该杀了我。而不是把我囚禁在京城,受尽了别人的耻笑。”
雍王沉默。
“三弟,大哥今日可放了你,但留下你的兵符。”恭王又道。
雍王突然轻笑了起来。兵符,帝皇要兵符,他也要兵符,看样子他还不知道,自己和平王的兵符早就交给帝皇了。如此说来:“杀死老六(碌王)的是你?他身上没有兵符,是你拿走了他的兵符?”
“他?哈哈哈……”恭王又笑,“愚蠢的可以。”
“大哥,你不是皇上的对手。”雍王就事论事。“你算你拿到了藩王的兵符,我,老六,二哥,我们三人的兵符加起来,也不过四十来万的兵马。而今整个召国的兵马都是在皇上手中,可不止四十万。林家军以勇猛闻名,南平侯余铮又是骁勇善战,老国公更是稳打稳,以严密的防守著称。大哥,你手中可又能跟他们三人对战的良将?”
这下,轮到恭王沉默了。
雍王又道:“不比武将,也能比文臣。皇上文有沈令言和端磊,那是父皇的伴读,是他最信任最得力的下属,现在国公府又出了李墨染,大哥身在京城,能找出文比得上李墨染、端磊、沈令言的人吗?”
文不行,武也不行。
“此事无需你担心。”恭王脸色冷了下来。如果不是赵元崇开始怀疑他,他用得着这么心急吗?如果不是赵元崇和李墨染把他的心血毁于一旦,如果不是宇文霆那个老家伙动了私心和野心,想让赵元贤继位,他现在用得着这么被动吗?
因为宇文霆那个老匹夫,他多年布下的人员全军覆没,每每想起,他都想吃宇文霆的肉,喝宇文霆的血。
那个老匹夫。
最后他不得不用宇文霆的女儿和外孙威胁他,敢供出他,他就杀了他最亲最爱的人。
“三弟,兵符你交是不交?”恭王拔出剑,“一直听说三弟武功高强,今日我倒是想领教领教。”
雍王全神贯注,今日这战,不是他死就是自己亡。但是不管结果如何,赵家的江山,岂容他人染指?
“兵符本王早已经给了皇上,别说本王没有兵符,就连平王也没有,恭王真是痴心妄想。”雍王冷哼。
“你说什么?皇上怎么……”
“皇上雄心壮志,削藩只是开始,本王是赵家子孙,我赵家后代要一统天下,本王当然心甘情愿的交上兵符。恭王废话少说,赵家兵是民心所向,汤朝末年民不聊生,就算不是赵家起兵,也会有其他人。历史潮流,一朝换一代,再正常不过。唐家人想复国,这是痴人说梦。”
雍王的话,残忍又无情,打的恭王脸上无光。
“既然如此,我便杀了你。”皇上竟然先一步,要了藩王的兵符,这可如何是好?
第78章神秘少女
雍王武功之高,是恭王意料之内的事情,但是恭王武功之高,却是雍王意料之外的事情。
但是,雍王在战场上之所以所向无敌,并非他的战术有多么厉害,而是他从不轻敌。
两人已经过了很多招,身手都平分秋色,他们谁都明白,如果继续下去,对彼此都不利,因为胜利会偏向谁,大家都不知道。
但是渐渐的,雍王的呼吸有些急促,身体开始流虚汗。
1...7475767778...1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