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命当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亩南山

    “这个我们也想过,是一个思路。如果实在不行,这也是必须要走的路。我们就是觉得,你也许有更好的直觉判断。”

    顾松听林耀东说完,就摇了摇头:“没必要一开始就试验太超前的想法。这玩意,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你们这才刚开始,就能列出这么多问题,可以想象再进一步的话,又会遇到多少难关。这东西做出来,又不是说用那么几次报废就可以了,终归是需要大量验证的。”

    倪光北皱着眉:“哪个特定领域呢?天气预报、金融建模,还是更敏感的领域?不论哪个领域,都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

    顾松笑着说:“神州数码在这个项目上投了不少钱,也选择了这个项目作为未来的一个战略方向。要不,我们先尝试解决一下交通问题?”

    “交通问题?”林耀东说道,“最优路径规划?”

    顾松点了点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非常经典的模拟游戏《模拟城市》里,最受热捧、被玩家搜索最多的攻略是:如何让每个新建的十字路口不拥堵。

    这个问题也长久地困扰着道路交通规划师们。每一条道路、每一个路口的通畅程度,都影响着交通系统的健康水平,进而影响着整座城市的运转效率,和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生活成本。

    每一天的堵车带来的时间浪费和坏心情,也许可以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把时间拉长到一年为单位,人们在路上因为拥堵被损失的时间总和,加起来能超过10个整天。

    这就有点夸张了。

    在交通管理上,经典计算机没有办法为五辆起点终点不同的车辆,在城市中实时规划五条最优路径,避免拥堵。

    哪怕是在后来各项技术成熟之后,导航软件也只能先根据路网数据,为用户规划相对好的通过路径。顶多再通过用户手机回传的数据,显示哪些路段车辆较多,再向需要经过那个路段的附近车辆发送信息或者调整相邻备选路线。

    这远称不上是最优的路径规划。

    经典计算架构无法解决城市数以万计甚至数十万计的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最优路径规划问题。这是由它的算法结构天然缺陷决定的,而这个领域,恰好是量子计算的优势所在。

    顾松说道:“我们首先是要在实物当中,验证量子计算架构的可行性。需要的模拟数据,我可向武湖市和郭总那边要过来。我们需要搭建一台这样的量子计算架构,一步步来。”

    “首先,不考虑车的情况,首先根据城市交通管理系统,采用量子计算进行优化的可能。每个路口和道路中监控的数据,是能够为红绿灯智能控制提供依据的。”

    “然后,我们还可以考虑,如果每一台车,都有数据联网能力的话,会带来多少进一步的优化空间。”

    顾松看着三人说:“先拿这个问题练手,把可行的量子计算架构试一试。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定解决这个问题,是要积累经验。我们的量子计算硬件架构该怎么设计,怎么优化,怎么改善稳定性,可以达到什么样的使用寿命。”

    倪光北总结道:“哪怕是先搭出一台量子计算机来,甭管它的大小和集成情况,验证实用性?”

    顾松点头道:“第一台经典计算机,也占了几个房间啊。我们现在只突破了材料难关,先把量子门做出来,然后用某个问题验证它的实用性。用这个问题,改善它的性能,再反过来不断优化量子门的设计。把计算架构确定了,后面我们再考虑硬件的集成工艺。”

    林耀东兴奋地说:“先这样试吧,先跑起来!”

    王随振得意地说:“我就说了吧?还是先考虑怎么把材料做成实用的东西。晶体管都没搞定,想那么多干什么?”

    林耀东和倪光北鄙视地看着他,你一个弄材料的,哪知道搞计算的人兴奋点在哪?

    他们何尝不知道下一个最重要的难关在量子门上。

    但面对全新的领域,他们也是想从最终应用的场景,看能不能为量子门的设计,还有运算架构提供更好的思路。

    既然顾松也这么认为,那就……先开启量子门吧!




第576章 未来大有可期!
    在燧石研究院,顾松和三人组开始一起埋头研究。

    顾松多少需要做出一点搞研究的样子,跟他们泡在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对顾松来说是轻松的,毕竟他心里有解决方案。

    但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将三人组的思路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也向他们灌输一些理念方面的东西。

    三人当中,倪光北明显最吃不消。他年龄大了,受到过去经典理论的束缚更多。

    王随振反正只是一个材料方面的辅助,主要打配合。

    最如饥似渴汲取营养的,就是林耀东了。

    从他当时受到一点启发,就一个人闷声不响地做出一种3D存储单元开始,他的天赋就是显露无疑的。

    现在有更恐怖的“老师”带领着,他在这个领域已经日渐精深。三人当中,他已经逐渐开始起到尖锋的作用。

    廖青山来到燕京的时候,被顾松告知要前往沪海,筹备一个战略芯片厂,毕竟将来的产品是量子计算芯片之后,整个人就抓狂了。

    “现在是什么进度啊?我虽然不是一线搞科研的,但我对工艺很在行啊!加我一个啊!”

    顾松无奈地说道:“还远没到那个程度,现在才是理论阶段。过了这个阶段,要考虑集成工艺的时候,你再加入进来。这不是要对你保密,你要做的事情也非常重要!而且,筹备新厂这个事,除了你,难道让别人去做?这又不是搞个新的硅基半导体芯片厂,你可以安排副总过去。”

    廖青山闷闷不乐,又满怀激动地去了沪海。

    临行前,哀怨的眼神看得顾松头皮发麻。

    给简玉书打电话,让他到南海岛忙完之后去沪海,说了纳米碳材料和量子芯片厂的事之后,他就只淡淡地“哦”了一声。

    多好!

    顾松也一直注意着刘玉恒会不会有什么进一步的举动。

    一切都安安静静的,仿佛巨浪都只在背后酝酿。

    当然,这大概也只是刘玉恒一厢情愿地这么以为而已。

    保家齐回到燕京之后,顾松去见了他。言谈之中,保家齐是毫不在意的样子。

    倒是对顾松汇报的纳米碳材料突破,尤其是高温超导石墨烯的突破,非常动容。

    虽然说,顾松搞这种超导材料,只是为了量子计算机做准备。

    但超导材料的应用领域实在太广。怎么把这种新材料运用在其他领域,那就是古韬和保家齐安排人去研究的事了。

    关于这种材料的制备,顾松则说:“实验室正在优化工艺,但大的方向是确定的。未来这些碳纤维,还有超导石墨烯,基础原材料都可以用大量处理过的木材。”

    “处理工艺,会显示出用途方向吗?”

    顾松摇了摇头:“初步,可以只进口稍微处理过的木材,看上去大概还主要是建筑用途。”

    保家齐看着他:“还是进口?”

    “未来用量很巨大,如果因此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没必要。何况,这也是一个砝码。”

    “那新材料的生产基地呢?”

    顾松看着他说道:“等工艺确定之后,我自己会在沪海和当地合作,建设相关的厂。其他的,就看国家怎么安排了。”

    专项资金拨付了经费,至少有一些战略企业,是可以拿到工艺进行生产的。

    这张牌,也同时递到了保家齐手中。

    “你前几天去沪海,就是为了这个事?”保家齐颇有深意地看着他。

    顾松坦然道:“是的,沪海有优势,我看好沪海。”

    “你还真是……”保家齐笑着摇了摇头,“听你一个小年轻讲这种话,有点怪怪的。”

    顾松知道他指的是什么,笑呵呵地不说话。

    “这是好消息,你不用担心别的,我只希望你能不断有好消息传来。”末了,保家齐才说道,“还记得四年前,你对知行说难道容不下一个天才。这一点你大可放心,你做的贡献,我们都记着。你怎么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才能,我们也有判断。”

    顾松微笑着回答:“多谢元老理解。”

    保家齐笑着向他点了点头,才继续说:“为了不让别人产生不必要的联想,过不久出访,木材进口这一块的事情你就不参与了。那你过去,主要的计划准备做什么?”

    顾松答道:“首先是谈一下海洋生物提取物的合作。这个有一定技术含量,有些大国也许感兴趣。另外主要就是买煤。”

    “煤?”保家齐有些不解,然后又明白过来,“发电?”

    顾松点头道:“正是。燧石岛的港口建好了,下一步建设,岛上的用电需求就不是现在的小发电机组能够支撑的了。现在其他的发电方式也不成熟,只能在岛上自己建一个够用的火电厂。”

    “那倒是可以,本来也要谈煤和铁的进口。”

    顾松笑着说:“这只是小问题,主要是我本人过去,多少能给人带来一些想象。关于生物科技的事,把姿态做足。”

    “你那个项目,现在赞助的人,是预期的那些吗?”

    “有那些人,当然也还是半真半假的。当然,现在第一期计划,不涉及到后面的技术。”

    保家齐先没有再说什么,静静地喝茶。

    顾松也就安静地等他。

    很久之后,保家齐才问:“真的那部分,会是什么?”

    顾松看着他,想着他话里的真意。他只先回答:“我确实想研究一下,未来航天时代,生命维持相关的技术。其实,主要是大型航天内部的小生态。”

    保家齐郑重地点头:“就说是这个。你那个假的东西,也只说是太空环境中的营养剂。你要知道自己的分量,往那个方向靠得太近,会有不必要的麻烦。”

    顾松“呃”了一声,不知道怎么说好。

    保家齐看着他说:“你得记住,冠状病毒是你第一次出手。凭你现在的成就和别人对你的印象,你正式进入生物科技领域,太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想象。”

    顾松这才知道保家齐在担心什么。

    确实,顾松现在只需要注意一些大人物了。而这些大人物,也都注意着顾松。

    03年的出手,陶知行是没办法对上面瞒过去的。

    也许,如果不是当时就已经开启了一个同样也很重要的大计划,而且一幅潜心研究的样子。早就有可以左右他的大人物,建议他进入这个领域。

    哈罗德那帮人,只是出于对他科研能力的期待,热衷于支持他去做这个。

    而这些大人物,肯定是清楚顾松在这个领域的能力的。

    去年在梨湖大会之后,保家齐和他还没有像现在这么熟悉。那时候,他问顾松还能做这个研究的样子,看来也只是一种确认。

    毕竟当时他说得太露骨。长寿药什么的,毕竟是很虚无缥缈的东西。

    现在,真的要往这个方向走了,也许有心人就都会跳出来。

    顾松也再次问保家齐:“元老,您真看得开?”

    保家齐瞪了他一眼,然后才平静地说:“到了我这种位置和年纪,已经有认定的东西了。当然,各人不同,也许也是还没到某种时候。我这么说,是叫你考虑到这些。你做科研,突破太容易,难免给人一种科技大爆发的感觉,容易憧憬起一些东西。”

    他叹了一口气:“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机,我们是本着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节点支持你去做的。虽然你说什么是为了明年之后的事情做准备,一定能出来。但我们做计划,可没有把你这种未知的东西作为条件。”

    顾松愕然问:“没考虑我这边的进度,那计划怎么走?”

    保家齐淡淡地看着他:“你以为其他人是吃干饭的?我们的准备也不少。”

    顾松咋舌不已:“怪不得有人觉得太激进……”

    如果没有自己的因素,按照正常时间线来走,现在华国才发展到哪个阶段啊。

    哪怕已经有了前面那个精密仪器及机械的专项计划,补足了华国在尖端制造领域的一些不足,又在ICT行业打开了一个口子,也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大变局吧?

    保家齐这才笑道:“不过你这个成果一拿出来,把握倒是更大了。这个时间点,你这颗定心丸,确实能够拿出来说说话。”

    顾松嘿嘿笑了笑:“突然很想知道,真正的全盘计划是什么。”

    保家齐眼里满是笑意:“怎么样?要不干脆慢慢过渡到组织里来?你现在这么年轻,起点就很高,未来大有可期啊。”

    顾松立刻猛摇其头:“还是现在这样适合我。”

    反正事情也聊完了,顾松顺势问还有没有其他指示。保家齐笑着调侃了一句,顾松就赶紧告辞。

    那个领域的事情太复杂,惹不起,溜了溜了。



第577章 未来“充电宝”
    见完保家齐,顾松又和纪总工程师碰了一次面,提了提自己的一些思路,就只专心到和倪光北、林耀东和王随振的量子计算机研发小组当中。

    背后的交锋,顾松就不管了。

    反正保家齐让他放心。

    他本来是没有像三人组一样那么狂热,准备加班搞的。

    但这一段时间,谢茵然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得好好复习。顾松开车去华清去了两趟,两人也只是在车里见了见面,聊慰相思。

    因此,顾松难得地跟三人组一起沉下心攻关了一段时间。

    出访的日子越来越近,第一个量子门电路的解决方案,终于在实验室里做出了原型。

    林耀东将磁场控制器的开关拨弄着,改变着电路里电流旋转的方向。

    倪光北看着反馈的数据,赞叹道:“我们先搭建多少个量子门电路出来?”

    “搭建好说,控制怎么办?”林耀东揉了揉脸,“而且在考虑系统和程序的事情之前,我们解决纠错的问题?”
1...260261262263264...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