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命当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亩南山
量子计算被戏称为掷骰子。虽然它的计算能力近乎夸张,但计算结果的错误如何被纠正,让计算结果可靠,这是个大问题。
在理论上,量子计算机为了实现一个可容错的逻辑量子比特,也许需要几百甚至上千个物理比特。
而最终,一台能实用的量子计算机,怎么也得1万个逻辑量子比特吧?
因此,现在先要用量子门电路,搭建出可容错的逻辑量子比特出来。
顾松说道:“这一块,让我好好想想,尽量在出访前,制定出下一步计划出来。”
林耀东点头:“那没事了,我们继续开工,先多做一些量子门电路出来。”
顾松看他们继续各忙各的了,无奈地问了一句:“什么叫那没事了?你们也想一想啊。”
倪光北笑道:“既然反正都是要做的,节约时间。反正你不是说了吗,‘尽量’在出访前拿出来。”
“……说得我肯定拿得出来一样。”
“反正你总是这么说。”王随振吐槽了一句。
跟顾松一起搞研究久了之后,依赖症是越来越严重了。
反正不管你觉得是多么困难、解决起来也许遥遥无期的问题,到了他手上,总是很快就有“奇思妙想”。
真的时候很快。虽然顾松总是说,让我好好想一想,然后过几天就感叹着真是想了好久,想得很辛苦,顺便把新思路拿出来了。
由此可见,天才所谓的很久和辛苦,含义是不同的。
他们面对很多技术难关,如果不是灵感爆发,那是真的遥遥无期。
这样级别的灵感爆发,一个人一生当中能有那么两三次,就足够功成名就了吧?
结果顾松就总是“想了好久,想得很辛苦”地,两三天就来那么一次“灵感爆发”。
私下里,他们感叹着,顾松并不是在灵感爆发,就是在恢复期当中。
就像白天工作了,晚上得睡一觉。
一觉醒来,就什么都有了。
对比起来觉得自己很愚蠢,很自卑,很痛苦。
但又很快乐。那种史诗级课题总在往前推进的快感,让三人深深地迷失了。
然后直至习惯了。
顾松没管他们,回到香山别院做准备了。
到时候直接把下一步的研究计划给他们就是,顾松需要准备的,是这一次随保家齐的经贸合作团一起出行的安全装备。
在之前,他已经为自己做了一些穿戴在身上的防御装备。
现在,也得准备一点进攻手段。
毕竟再次出国,顾松不想再遇到去年的事情了。
虽然跟着保家齐,在最高级别安防标准的护卫下,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万一呢?
顾松做的东西,看上去,是个充电宝。
当然,它也确实有充电功能。只不过,电量有些大。
在内部,高能的石墨烯电池锁拥有的能量,可以用来做两件事。
第一,电磁干扰。一定范围之内,可以暂时让电子设备全部失灵,包括夜视仪、热成像仪什么的。
第二,则是使用电磁加速系统,将“充电宝”里事先准备的一共6颗金属珠子,以高速弹射出去。
通过信号转换器和脑海当中的神经植入模拟信息系统联结上之后,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燧石启动。
根据眼睛和信号转换器眼镜共同收集的目标数据,结合“充电宝”在发射时随处的立体方位信息,会经由神经植入模拟信息系统实时运算,调整发射角度,最大程度保证命中。
量子人工智能,就是强悍如斯。
为了防止它的内部结构被扫描出来,它上面甚至内置了一个模拟芯片,用以骗过安检系统。电磁系统,也同时附带金属探测功能。
顾松感觉自己有点黑科技范了。
还在把玩测试着这个充电宝,简玉书打电话过来了。
“西雅的船到了,管栎正在押着她过来,你要见识见识吗?”
顾松啐道:“玉书同志,你很调皮啊,该怎么干怎么干,我忙着呢!”
南海岛上的昌文燧石航天总部,简玉书和范元白一起等着管栎的车子过来。
他忍不住看了看范元白,还是不适应他现在的造型。
“虽然你受了点刺激,但也不用这样吧?”
范元白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嘿嘿笑着说:“你不知道。我发现了,纹上这个之后,档次立刻提升,姑娘们都多看我两眼。”
简玉书不忍直视,当然会多看你两眼。乍一看是戒疤,细看原来是个围棋死活题。
光头上顶着一局围棋,范元白还非常淡定地说:“充分象征了我的智慧。”
哪怕是跟顾松学了最多骚话的简玉书,也不知道如何吐槽。
只要不耽误工作,他开心就好。
不要像今天,听说还有另一个女间谍被送到这里来,准备先关上五年再说,这厮把工作都搁下了,要来见识见识。
简玉书想到他悲伤的初恋往事,原谅了他。
“你说,这个西雅会不会其实是个格斗高手。到了目的地之后,已经干掉了你说的那个姓管的高手,远走高飞了。我们会不会,是在等一辆永远不会开来的车?”
简玉书没搭理他。
范元白又道:“又或者,她猜到你们一定会很好奇,一定会找个地方把她关起来,甚至会让她接近她想搞到手的秘密来试探她,所以才对你们那么说。你们没怀疑过吗?”
简玉书淡淡地说:“你话怎么这么多?”
“等着也是等着,聊一聊嘛。”
“没什么好聊的,老板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范元白很怜悯地看着简玉书,觉得这是一个被老板智商碾压完、已经丧失了灵活性和创造力的可怜人。
幸好简玉书不能听到他内心的声音,他只问道:“遥测卫星你这边的进度没问题吧?”
“你不是检查了很多遍吗?”范元白无奈地回答着“甲方”老板的话。
“不会再像上次一样冒烟吧?”
“……这次肯定不会!”
“冒烟了怎么办?”
范元白看了看他:“你想说什么就说吧。”
“闭嘴吧。”
范元白闭上了嘴,觉得最近可能确实琢磨人心过度了,有点惹人嫌。
一辆车子远远地开过来了。
他们上了车,简玉书向管栎点了点头,指挥着车子往已经准备好的海边小院而去。
高墙挂电,紧挨燧石航天总部安防体系的一个24小时值守岗哨。
范元白在车上看着西雅,不忿地说:“为什么安排来渗透我的,不是这个级别的美女?”
简玉书嫌弃地看了他一眼:“看也看过了,该回去干活了吧?”
范元白意兴阑珊,转身离开,举起手挥了挥。
西雅下了车,看了看陌生的海,脸上竟然有欣喜的表情。
然后,她就进了院子。
管栎感慨地问简玉书:“就这样关起来?”
简玉书点头:“隔绝任何通讯,每天送饭。”
“干嘛要这样?还浪费人力物力。”
简玉书摇头:“不知道,老板还让我给她准备了一屋子的书,供她打发时间。”
管栎想了想顾松一贯的“战绩”,叹道:“算了,老板肯定有他的用意。我的任务完成了,你呢?”
“走吧,准备回燕京!”
第578章 固态电池
这趟出访,简玉书也是需要一起去的。此外,还要加上一个管栎。
特别时期,燕京这边的安全布置还是赵鸿涛负责的,需要他留下提防一下可能的敌人。
保家齐率队,整个访问团包了一架747。第一站,直飞澳洲。
航程很长,顾松也被保家齐安排着,坐在他那个舱位区。
让顾松非常意外的是,刘熙也在。
也对,他现在毕竟是商务部的主官。
当然,韩经纬也在,还有另外三位高级官员。
做企业的这边,除了顾松,任正飞和郭伟,还有电信领域的两个老总都在。
这一趟过去,输出通信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此外,就是两个能源老总,和两个钢铁老总。
虽然坐在一个舱段,但也都只是互相认识、寒暄了一番。
刘熙和他握手的时候,倒是笑容满面,看上去很亲近。
顾松和任正飞还有郭伟坐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我听到沪海的朋友说,你要在沪海建一个规模更大的芯片厂?”
郭伟问出来,任正飞也低声说:“讲得神神秘秘的,听说是下一代芯片,又有什么新突破?”
顾松摇摇头:“未雨绸缪,先计划着。你们武湖的厂进度怎么样了?”
郭伟和任正飞你瞧瞧我,我瞧瞧你,然后问顾松:“有什么说法?”
“……不要疑神疑鬼的啊,我就是关心一下。”
郭伟这才说:“最近在武湖对接智慧城市的事,我盯得挺多。现在的进度,是照着计划走的。但到了年底,就要进入厂房内部的生产线布置环节了。这将来怎么生产,还没个谱啊。”
顾松瞧了瞧前后左右:“回头再聊吧。放心,按计划推动就是。”
任正飞倒没有这么纠结,他那里反正确实是做车子,有一些东西是可以开始先做的。
就是……他也不禁问:“电池技术……”
顾松只能继续点头:“放心。”
都是掌控超大企业的人,这种在某个点上受制于他人的感觉,还真是吃味。
要不是顾松过去的战绩实在太辉煌,而这两个领域的前景也实在太诱人,任正飞和郭伟还真不会这样来搞。
但事实上,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两家这半年来都获得了实惠。
在明里,神州数码拿到了和武湖建设智慧城市试点的大合作,华威因为人工智能对网络通信基础的高要求,现在订单做不过来。
在暗里,两家都是最早布局的。就像华威,哪怕现在电动汽车还没个影子,但车辆的软件控制系统,已经在悄悄的测试中展现出超卓的能力了。
确实如顾松说的,这是属于未来的汽车,是完全不同的场景,有希望去改变行业的标准。
现在,造车的技术不是太大的难关,至少对于华威不是。
车辆新增的传感器和智能车控系统,也不是难关。
但与动力有关的东西,却是难关。
电池的性能如何、续航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充电的效率……
车子毕竟是要用来跑的。
飞机进入了平稳的飞行阶段,航程又长。不一阵,很多人就进入了闭目休息的状态。
顾松的脑子里,在睡梦中运行着任务。
其实,关于电池的问题,说复杂,也不复杂。
说到底,是现在这个阶段的成本问题。
现在这种电池的原理,几十年来都没变过,只不过一直在尝试提高容量、提高充电放电效率。
提升的幅度,极其有限。
至少相比起集成电路突飞猛进的进化,电池技术还非常“原始”。
一个已经进入了量子级别,一个还停留在分子阶段。
就好比锂电池。
通用的锂电池方案,正极用钴酸锂,负极用石墨。
充电的时候,钴酸锂受到刺激,释放的锂离子通过电解质流动到石墨,就形成了电流。石墨有很多小洞,可以容纳锂离子通过,电就相当于“充”进去了。
放电的时候,锂离子再从里面经过电解质游回钴酸锂正极,就是放电的过程。
这么多年来的改进,也无非就是怎么让中间流动的锂离子足够多,以达到扩容的目的。
这里,起到关键的就是正极和负极材料的选择。
钴酸锂和石墨就是现在找到的,最经济、高效的材料拍档。
而发现新材料,一直就是一件非常苦难的事情。
这东西……在过去虽然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但更多时候靠的是运气。
尤其是,既然要用来做电池,那就要满足各种要求。
能量密度得高,不然做出来干什么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