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国明珠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即墨伦珊
“活龙?”
“真龙!”
就连这看台下的观众,也明显是对龙的传奇更感兴趣些!
那个记者翻着白眼儿,差点晕过去,他抬起头来,朝着苍天呼唤:
“列祖列宗哇,你们来看看吧,阴谋,这个世界都是阴谋,他们的目标是抢油田!”
这个记者大约是受过舞台剧的训练,朗诵的时候声韵和谐,旋律优美。但是内容就有些指点江山,和小百姓的生活不沾边儿了。
秋日的天空十分高远,万里无云,背景是一种沁人心脾的蔚蓝色。记者呼唤了一会儿,天上的活龙和列祖列宗都没有搭理他。
所以只好又再次的低下头来。看见张美溪一行人正要往皇宫大门里走。
他今天表演的这么起劲儿,当然是因为看台下的张美溪一行人一看就身份不一般,想引起她们的关注。现在这群人竟然要离开,记者顿时着急了,他忽然破口大骂起来:
“哈哈哈,我再告诉你们一个劲爆的消息,山东先生其实是个怂包子,窝囊废,卖国贼,他马上就要和日本人签协议,把新发现的油田卖给日本人。”
看台下的周三少爷顿时怒了:
“你少胡说八道!”
看台上的记者瞪着周三少爷,眼睛里几乎要喷出火来:
“我认识你,被我揭穿底细了,害怕了吧,来呀,来呀,来抓我!”
张美溪摆手:
“别理他,我们走!”
从山东先生把生产青霉素的专利让给外国人的那一天开始,骂他的人就没有停止过,人人都有指点江山的自由,他们虽然不下蛋,但是不影响他们指责山东先生的各种错误。
侍卫们都挎着枪,听从张美溪的吩咐,完全把看台上的演讲者当成了空气。皇宫的管理人员却不是这样,一个大沿帽子皇宫巡查走上来囔囔:
“谁让你聚众闹事的,到警察局报备了没有?这个看台一天的使用是十个大洋,你马上交一下!”
那个演讲者的助理立刻开始讨价还价:
“十个大洋,你怎么不去抢?这里只有一个大洋,要就拿去!”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亮晶晶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526
的大洋递了过去。
皇宫巡捕眉开眼笑:
“十个大洋一天,一个大洋一个小时,我你一个大洋,从现在开始你可以讲一个小时!”
记者的助理着急了:
“要么算一天的,要么把钱还给我,我们不租了!”
钱进了巡捕的口袋,那里还有要回来的道理,他挥舞着手中的警棍:
“找打是吧?”
张美溪一行人已经迈步走进了皇宫,这个已经兴建三百年的满清早期皇宫建筑巍峨,但是在民国时代经历了多次洗劫,现在只保留了正殿的一部分建筑,剩下的一部分被东北王下令废物利用成沈阳图书馆。
说是游览皇宫,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宽阔的石板路上行走,张美溪每天必须要有一到两个小时的散步时间,用来锻炼身体,强健头脑。
其实她走路也不闲着,一边问:
“我看这个记者军政上也是有些见识,也不是完全古板不通经济,这样的人才,怎么会如此落魄?”
恰好周三少爷知道其中内情,就解释说:
“他的导师就是一个刺头,去年在北平犯事儿。被东北王依法处死了。东北王宽宏,并不和这些弟子们计较,但是也不想用他们。”
“报纸也有敢和东北王对着干的,愿意聘用他们做采稿记者,但是认为他们的稿子价值一般,不如刊登神鬼传奇故事,更能吸引读者眼球。”
------------
507被骂到狗血喷头的山东先生(二)
虽然声音不算大,可是有可能被东北王府的女眷和侍卫听到,周三少爷说话的时候是轻描淡写的。张美溪却也能听出一些隐含的深刻意思来。
东北王南下北平的几年里,学术界不长眼狠狠讽刺他的泰斗有那么几个,某某党派的元老之一。按东北王的习惯,当然是杀。可是杀完了能饶过那些人的追随者和后辈弟子,没有株连,品行上面,勉强还算说得过去,也许是因为杀不完。
沿着皇宫的宽阔石板路往前走,连上两次台阶祭台,第一座宏伟的建筑就是俗称的“金銮殿”,原本这里的摆设都已经被偷盗打砸的差不多了。有部下得到皇帝一个宝座龙椅。觉得算是一件奇宝,献给了东北王。
恰好有人劝建东北王效仿北平,建设皇宫博物馆。东北王答应之后,就把这张龙椅送过来作为展品之一。
此刻龙椅前方拉着长长的黄色缎带做隔绝,大殿里原本是能容纳上百朝臣议事的。所以空荡荡的,实在是没有什么景致可看。
张美溪就绕着大殿的柱子走一圈,欣赏上面雕刻的异常致的盘龙,除此之外,竟然还有面目狰狞的恶鬼,应该是满清皇族信奉的一种萨满神灵。
他们一行人过来参观,并没有隔绝其它的游客,其它的游客也不算多,此时都是站在龙椅前面,向看守请求说:
“让我们坐一次龙椅吧。”
看守摆出凶恶的表情来:
“这个是文物,怎么是普通人可以坐的,坐坏了你赔得起吗!”
东北王的一个女眷打趣说:
“算了吧,你们日常也是钱给人家坐的吧!”
靠山吃山,这当然是看守们弄外快的一种手段。但是今天来参观的人很重要,是上面打过招呼的,看守也有些紧张,连忙神情恐慌的否认说:
“不敢,不敢。那里有的事,请太太小姐不要取笑!”
大约是胆子有限,他们平日里就算了游客的钱,让坐龙椅,也是要等到僻静无人的时候。
东北王的女眷笑着是说:
“今天我们就要坐一坐,你还想管着?”
看守再次连声说着不敢,弯腰将拦在前面的缎带都了起来。
看到他这个样子,过来参观的几个客人都是普通平头百姓,反而不想惹事,纷纷都退了出去。
东北王的女眷就招呼张美溪说:
“密斯张来坐一坐。”
张美溪笑着摆手:
“不用,我不坐的!”
“坐下玩玩啊!”
小桃子抱了张美溪的胳膊,轻轻扯了一下没扯动,依旧笑嘻嘻的走上去:
“我试试这个龙椅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她大方的转身,就在宽大的龙椅上坐定,脸上还做出一点庄重的表情来。
如果是东北王级别的人物来坐这个龙椅,只怕大家总是会生出一连串的联想来,赋予惯性的解释。可是现在不过是女眷们随便玩闹,也就不必引经据典的斤斤计较了。
小桃子坐了片刻,才招手说:
“还挺有神力的,你们都来坐一坐!”
东北王的女眷赔笑着说:
“说来倒也真是奇怪,坐上去真是有种神力环绕的意思!”
她们虽然这样说,但是也并不上去坐。小桃子继续招呼,终于杏子也笑嘻嘻的上去坐了坐。沾到龙椅,脸上的表情也是跟着严肃庄重了片刻。
金銮殿里实在没有什么好逛得,所以人的眼睛都盯着张美溪,希望这位主客坐过龙椅之后,就辗转下一个景点。
小桃子和杏子又一起走了下来,一左一右的扶着她。张美溪受不了她们的磨蹭,只好又往前走了几步,看见龙椅上铺陈的几个明黄色绸缎坐垫,上面刺绣的祥云十分美,也不知道是原装还是后配的。她一转身,也笑着在椅子上坐了。桃子和杏子快速的侍立到龙椅后方去,摆出一点宫女随圣驾的模样来,演戏一样胡闹。
这说是龙椅,其实大小和一张床也差不多。伸出手臂,甚至够不到两边的扶手。
张美溪评点说:
“哎,这么大,几个人也是够坐了。”
笑盈盈的冲着下面摆手,她的意思本来是招呼东北王的几个女眷,大家亲亲热热的坐在一起,也算是一起玩过,完成了交际的礼仪了。
结果台下的周三少爷领会错了意思,竟然大步走上来,挨着张美溪坐了。
在周家的三个少爷里,大少爷虽然英俊又霸气,偶然会做出和张美溪亲密的动作来,可是每次张美溪都会迅速的意识到,虽然不至于立刻拒绝,但是心里总也是有小慌张。也说不清楚是害羞还是抗拒。
周家二少的礼仪周到,和她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527
向来是保持合适的距离,从未有过亲密举止。虽然现在工作上保持了绝对的观点一统。但是表面上,却把孩童时代的一种疏离关系继承下来。
比起两个哥哥来,周三少爷是和她关系最亲密的一个,两人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一起,就算是睡觉,也常常是就在紧挨着的隔壁,日常里亲密的触碰多到不可计数。
所以现在两人即便是紧贴着坐了,也并没有任何突兀的地方,就像青梅竹马一般,两小无猜,清澈如水。
两人在龙椅上稍微调整了一下坐姿,一起往台下看去,眼明心亮,大殿里一览无余。
过了一会儿,东北王的女眷才恍然想起一般的说:
“哎呀,怎么忘了带照相机!”
一面转头,吩咐侍卫马上开车,回家去取来。
张美溪站起来走下台阶,笑着说:
“我们也是忘了,等下出门,大家一起在门口合影留念。”
一行人说笑着走出大殿,赶往下一个景点。
在刚刚结束才没有多少年的皇族时代里,龙椅是绝对的权威象征,坐了龙椅就算是造反了。即便是在民国时代以及以后,一个人的职位往往也会用宝座来代称。
小桃子说,这个龙椅坐上去能感受到神气。正常的推断应该是完全的心理作用。这张龙椅摆放在皇宫的博物馆。日积月累下来,能坐上去的游客大约也是多的无法计数。
可是也许冥冥之中的天意,今天坐上龙椅的几个人,不管是桃子,还是杏子,都是各自领域里当之无愧的女王。
------------
508被骂到狗血喷头的山东先生(三)
东北的一个特点就是地大物博,作为满清的皇宫,更加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游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走路。以前的皇帝一家居住的时候,是需要在自己家里骑马坐轿的。
张美溪最关键的是为了散步散步,随便拣几个大殿参观了,这些大殿内的陈设也大都已经消失或者损毁了,东北王是迅速崛起掌控东北的,在最初管理松散的时期,甚至有些逃荒过来的流民居住在皇宫里求个遮风挡雨。
有的大殿被挖了墙角,在民间的传说里,皇帝家里铺的是金砖。室外某些被翻开的石板下面长出茂密的野草来,这方土地果然肥沃,有些蒿草甚至长到一人多高。
无风的天气里,野草动了动,一只全身皮肤通透到可以看见内脏的新鲜壁虎飞快的爬过。
小桃子叹气:
“看来是不太可能发现什么国宝了!”
张美溪笑:
“咱们就身在一个巨大的国宝里面了。”
小桃子顿时一脸欢喜拍着手说:
“对呀,古代建筑也是国宝!东北王治理有方,能让这里保护下来。”
大公子家的女眷却有些讪讪的说:
“这边其实也没有什么可看的,密斯张什么时候有空,到我们家里来玩。”
这里的建筑都破败了,目前来看绝对没有拨款修葺的打算。就在几里地远的地方,东北王的官邸正在大兴土木,不停扩张,不管是面积和气派,都和这里不相上下,更有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筑工艺,先进的迟早要淘汰落后的。
张美溪笑着推辞:
“昨天已经去府上打扰了,按礼数该我回请了才是,你们千万不要嫌弃我是旅居简陋,随时过来一起玩。”
大公子的女眷们很开心的回复:
“必定要****打扰的,密斯张不要嫌弃我们粗鄙才好。”
大概是因为开始门票的缘故,皇宫的游客不多,张美溪一行人转过几道铁锈红色的粗壮高墙,看见一处建筑前,有两个年轻人在祭拜,他们穿了长衫马褂,其中一个带了一副黑色圆片眼睛,相貌年纪应该不超过三十,竟然还拄着一只拐杖。身后带了保镖,推理身份大约是非富即贵。
这两个人也并没有进入大殿,只在门口的青石台阶上摆了一只铜炉子插香,另外又摆放了几样祭品。
两个年轻人跪倒在地,其中为首的一个祷告说:
“不孝子孙xx,本是无颜见列祖列宗。然则路过这里不来祭拜更是猪狗不如。幸喜最近尚有一丝转机,xx必当极尽全力……”
张美溪脚步也不停留,错过这间大殿,又往后面去了,她隐约听见几句话,猜想应该是满清遗留下来的王族。
第一也是不想打扰,第二也是没有半点结交的意思。
满清到民国的更替,几乎没有流血。虽然也有善待皇族的政令出来,但是基本是翻天覆地的。在最早期的时候,改良派的声音很响亮。只不过按现在的国情,一个国家新建甚至比修补还要更容易很多,至少不用继续养着以前的权贵,以前的诸多麻烦也可以推脱个一干二净。
又看了三五个地方,张美溪最喜欢一处人工湖,荷叶亭亭翠绿,荷花红白绽放,莲蓬也是鼓囊囊的,边缘熟到发紫,大家一起在湖边的凉亭里坐了坐。
大公子女眷派回去拿照相机的副官开了汽车过来,几人就在荷叶湖边合影留念,又摆出姿势来,照几张三个两个或者单人的意境图。
然后就不再往下走,按原路回去,路过一处大殿,那祭拜的青年已经不见了踪影。香炉和祭品还放在原地。可见手面十分阔绰。
一行人又拣着刚才看过,适合取景的地方照了照片。慢慢的走回了来时的正门,又做了一张合照。大约是东北王府今天有事,约定了明日再见面。大公子的女眷们直接出声告辞,带了侍女和侍卫,坐上家里开来的汽车走了。
天上太阳明晃晃的,张美溪在门口略微站了站,不禁有些失笑。
初来时遇见的那两个搭台演讲的青年还在,他们和皇宫的看守发生了一块钱的交易。这么半天过去了,居然还在互相扯皮。
记者说:
“我交的一块钱是打算用一天的,或者三天就更好了。既然你不同意,就把钱退了给我,我们马上就走。”
看守的气急:
“你那个一块钱就是一个小时的,现在已经两个小时,多一个小时的就算大爷白送你了,现在你们马上就滚,再墨迹下去,我可是要吹哨子叫军警了。”
记者跺脚:
“你到底讲不讲理,做生意总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528
要讨价还价的,既然你不同意我们的条件,自然应该是退钱。那里有强买强卖的道理!”
他们大约也是没有兴趣再演讲下去了,今天天气不错,出来游玩的民众居然不多。只有三两个卖小吃的小贩,兼做观众的。
皇宫的看守已经失去了耐心,直接吹响了哨子:
“这样嗦,你可就怪不得我了吗,军警来了,直接开枪打死人也是有的。”
两个记者互相看看,顿时生出一些胆怯之意来,其中戴眼镜一个要机警些: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如此草菅人命?”
他看见张美溪一行人出来了。又看见他们分了一部分人坐了汽车走掉,另一部分也是到了汽车边,马上要走。
记者心想:
“今天这事难有好处了,只好避开锋芒,再做打算。”
谁知道那些人大半已经上了车去,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我们去高塔那边吃些茶点,今天也是有缘,不知道两位先生有没有空同去,正好也请教一些高见!”
记者认识这个青年,昨天给过他茶水钱,今天听见他演讲也呵斥过一句的。当下满脸堆笑:
“有空,有空,未请教小兄弟怎么称呼?贵主家怎么称呼?”
记者一面说着,一面垫脚又看了一下不远处的汽车。
早在皇帝的时代,讲究的是学成文武艺,卖给帝王家。到现在民国乱世,虽然文武艺的买主不好找了。可要真的找对了,也有一步登天的可能。
两个记者现在虽然落魄,还是有着雄心壮志的,就拿他们关注的都是最高端的新闻就知道了。
周三少爷笑:
“那我们边走边说!”
------------
509被骂到狗血喷头的山东先生(四)
沈阳的寺庙多,其中名气大影响大的有十多个,慈恩寺、大佛寺、大法寺、般若寺等,都集中在大南街上,因为这些寺庙有很多是高塔的建筑,老百姓们经常简单直白的称呼这片地方高塔街。
除了祈福拜佛,做各种法事佛事之外。高塔一带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美食小吃一条街。虽然都是面向普通百姓做生意的,可是在那一排小店之中,有传承了百年的本地小吃手艺。也有新近为了避开内地战乱灾荒而搬迁过来的地方特色小吃。当一种技艺,传承了几代人,那怕只是简单的打烧饼,也可以做到拥有艺术般的美感。
张美溪一行人选择的地点,是一家新建的二层小楼,看起来干净宽敞,视野也好。她们包下了这家饭店,却并不吃这里的东西,而是在整条街生意最兴旺的几家小饭店里打包外卖。
二楼没有包间,只有黑漆的方桌方凳,在临窗的位置拼起来一张大桌。张美溪略微客套一句,就坐了主位,女助理们都侍立在她身后。
两位记者拱手打招呼告了座位,做出长身玉立的潇洒姿态来,仿佛当年隐居在隆中,怀有大才的诸葛孔明一般。
但其实刚才他们一起来的时候,周三少爷安排两人坐汽车,两人也是非常谦和,无所不应的,上了紫艳蔷薇的车,像侍卫一样,抓住汽车的挡板,脚踩着踏脚板子,一路站着过来。
张美溪回头又招呼了一声,杏子才在她一侧下手的位置坐了。桃子依旧不坐,带了紫艳蔷薇出门为大小姐寻觅美食去了。
其实不管是民国,还是在此之前的无数个朝代里,丫头资源丰富又廉价。 权贵人家的小姐,差不多都是从早到晚被众星捧月一般围着。绝对不太可能发生只带一个小丫头红娘,和穷困书生你来我往,诗词唱和,谈够了恋爱再私奔的情况。
张美溪生活方面尽量简约,这些年下来,身边的女助理也慢慢的添加到十多个。这在上海的世家小姐里,并不算多的。
两个记者虽然心中也有万分之一才子佳人,如此的希望,但是情势比人强,他们还不至于真的在言行上表现出来。
大约是近期的怀才不遇,潦倒落魄,导致两人也没有什么女子不能为主的想法。别说是一个十多岁的权贵小姐。那怕是个四五岁的小姑娘,两人也是不介意表演一番的。只要给个茶水钱,车马。
为首的一个记者长相十分过关,一身花呢布料的套装,剪裁工艺炼,裁缝的手艺应该是过关的,只是穿身上,稍稍有些宽大。他戴了一副赛璐璐的圆片厚眼睛,为他添加了不少书卷气。
另一个长得瘦而矮小,同样面料式样的套装,看起来要更合身一些。但却是天生带了些配角光华,全部的生命都好像用来陪衬别人的。
两个记者先是自报家门,说明了是堂兄弟,姓姚。又再次试探的着问起张美溪的底细:
“不知大小姐府上是?”
他们相当聪明,跟随了刚才桃子杏子的称呼,喊她做大小姐。
张美溪也简单交代了一点是身份:
“我姓张,这个是我世交周家的兄弟,排行第三。我们祖籍山东,在上海做些生意。此次过来沈阳,是陪一位长辈游历。刚才在清宫门口看见两位先生演讲,其中很有些新意,报纸上都是不常见的,所以有些兴趣再听一次。”
她又介绍了一遍周三少爷,言语虽然含糊,却也都是大概的实情了。也并不是戏耍这两个记者,只是怕自报家门之后,听到的言论就会扭曲很多。
两个记者互相看看,用眼神快速交流了一下意见。决定今天这只大肥羊是一定要抓住的,所以一起头就要拿出杀手锏来,做到雷霆暴雨,引发振聋发聩的效果来。
于是为首的姚姓记者先伸手拍一下桌子,就如说书的开场前拍一下惊堂木一般:
“我们今天演讲,为了就是山东先生这个祸国殃民的灾星,卑鄙无耻的小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奸猾贼盗之徒,我们中华江山富丽,亿万百姓,就要被这个卖国贼给祸害了那!”
这种言论,杏子本来在皇宫门口就听过一遍。这次看见大小姐依然愿意请两人来吃茶。大小姐自然是宽宏大量,可是杏子只觉得一股火苗在胸膛里噌的窜上来。她也跟着一拍桌子:
“你们除了骂人还会做什么?要是肚子里只有这些污言脏语,污秽不堪的意见,还请现在就出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529
去吧!”
姚姓记者看见杏子怒了,知道开场效果不好,态度居然还能维持了些阿谀奉承:
“我错了,真是该死。说话带脏,唐突了两位小姐,只不过国难当头,放眼天下竟然无人识破。心里愤懑无处发泄而已,还请两位小姐原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