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国明珠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即墨伦珊
张美溪脸上也没有什么情绪,心里也有些讨厌这两个记者卖关子,华而不实的说车轱辘话,所以声音冷清的说:
“不知道是什么国难,还请先生说的简要一些。”
姚姓记者无奈,只好把干货拿出来:
“这个国难,就是近期必将有一场大战,至少东北三省的土地上,生灵涂炭是不可避的了。”
张美溪笑:
“请再说的简略一些。”
姚记者再次组织了语言:
“现在大庆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听起来是件喜事,实际就是战祸的根源了。这个石油,其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可以卖钱上,最关键的是它在发展工业,还有装备军队上有大作用。在新的工业和科技革命时代,是兵家必争的资源。”
张美溪点头:
“这个话,在报纸上都是很公开的议论了。”
石油的重要作用,国内的报纸上都是反复宣科普传过的。
姚记者见面前这个贵小姐言语清醒,不像是可以简单糊弄的花瓶,再有一个,他也记得同座的大个儿男子的身份,知道他们住在明湖春,只怕应该就是大庆的嫡系。
所以开场白过后,就把自己的理论基础说了出来:
“报纸上说的都是表面,竟然没有稍微深刻一点的推理。石油既然这么好,那不是就如把金银堆积在闹市,等人来抢吗!所以山东先生看似做了一件好事,其实是给东北带来了巨大的灾祸啊!”
------------
510被骂到狗血喷头的山东先生(五)
姚记者发表完一句评论,就稍微停顿了一下,观察桌上众人的反应。
周少爷已经起身,走去相邻的桌子上,用侍卫刚送上来的热水洗茶泡茶。然后又用托盘端回来。把茶壶放在桌子中间,茶杯放在各人面前。
给大小姐的一杯,用的杯子与众不同,显然是自带的,大小姐笑着点了一下头,应该是一种礼貌的感谢。
全场里最认真听他发言的是那个叫杏子的,她刚才的愤怒还没有完全消除,此时的脸色更加不好起来,直接质问:
“照你这样说,石油是灾祸,煤电和纺织也是灾祸,山东先生的药那就更加是灾祸了,只要拿出来,总是被人惦记的,最好的办法干脆就是什么都没有,当个乞丐才没有人惦记那!”
姚记者拱手:
“姑娘的说法也颇有意思,只不过煤电都是在四川以及中原腹地。纺织一种是在上海,上海虽是列强的租界,可是国家多了,反而有了从中周旋的余地。至于药业,山东先生行踪不定,配方都在他肚子里,别人也不容易抢走。唯一就是这个石油,本来就是边境争执之地,按现在大庆提供的数据来看,足够有野心的人来发兵了。”
杏子还带了些不服气:
“你说的是日本?俄国?还是南边的革命军?守不住这片疆土,不是应该追究东北王的责任吗?怎么反倒怪到山东先生身上了,再有一个,报纸上天天喊工业救国,没有石油工业怎么兴起来?这样也怕,那样也怕,干脆回家卖红薯好了,红薯也有大兵想抢那,说来说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做乞丐喽!”
她这样一连气的发问,显然是知道大局的内情,而且经过深思熟虑的。姚记者带了些高兴,看来今天是遇到正茬子了,原本的一腔抱负有了施展的希望。他一脸悠然的伸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茶是祁门红茶,需要的时间长一点,此刻还是普通浅淡的红色。
他先是观察了一下颜色,又放在鼻子尖闻了闻,赞一声:
“好茶,这个茶虽然产自中华,却最受英国人欢迎,如今在国内倒是不容易吃到了!”
挑这个茶是为了配合高塔街上的小点心,算是加餐一样的吃饭,跟英国的下午茶是类似的。这人还真是有些国际化的眼光和水平。
杏子追问了一句:
“姚先生怎么不接着说了?”
姚记者再次拱手:
“姑娘问得太多了,那一种也要一两个时辰来细说,倒让姚某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了。”
杏子只好提示他:
“我在说,按姚先生的意见,这天下,恐怕就只有乞丐一种职业是可以做了,其它家财难被人觊觎。”
姚记者摆手:
“这个倒也不是,还得看自己的实力,一分实力就露一分财!三分实力就露三分财!”
杏子立刻抓住了他的把柄:
“你刚才胡乱辱骂山东先生,现在又诅咒他没有守住大庆的实力,那照你的意思,大庆就不该拿出来了。我看现在的局势,就算没有大庆,也未必有什么安宁,东北还有金矿银矿煤矿,还有人参鹿茸貂皮,还有砍不完的木材,还有种不完的沃土,总是会有人来抢的。”
姚记者含笑拱手:
“姑娘高见!”
杏子撇了一下嘴巴,大小姐请这个人来聊天,自己一下子就把他问倒,也很无趣,还得是要诱他高谈阔论一番,大家也就当做听书好了,想到这里,就接着说:
“假设姚先生是山东先生的谋士,或者干脆就是山东先生,那应该怎么办那?彻底不管石油了?”
陶记者本来还想再卖一会关子,可以现在只有一个小姑娘和自己答对,如果不显露一些真才实学出来,怕是连真神的面儿都见不到,所以立刻笑着侃侃而谈下去:
“山东先生如果有心,自然是应该广开言论,采纳天下俊杰的意见。我看如今东北的几十家报纸,竟然全是在刊登一些粉饰太平的传奇故事,仿佛是有什么幕后黑手掌控一般,我猜大约是日本人,也许是俄国人,这样重要的问题山东先生居然没有发现,真是叫人叹息。”
作为一个记者,他最关心的显然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调查报告能不能顺利发表,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丰富的读者。现在居然四处碰壁,怎么能不恼怒?口口声声的都在辱骂山东先生,其本质的原因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530
,还是在于对山东先生期望太大。总是希望山东先生能和观音菩萨一样,只要默默的祈祷一把,就可以跟他无障碍的沟通了。
姚记者抱怨山东先生蠢笨没有发现幕后黑手,杏子却知道详细的内情,这个舆论控制,恰好正是山东先生的嫡系做的,她按自己的理解胡乱辩解了一下:
“写在报纸上,闹得沸沸腾腾,有什么用处?懵懂小民依旧会过他们的懵懂小日子,想着日本来了,也许就是和满清一样。反正就算是东北王主政东北,不也一样的税。还有一种就是能读的懂报纸信息的聪明人,也不过是惊慌失措,平白担惊受怕罢了,能有什么办法。”
姚先生摆手:
“中华大地,贤才辈出,是会有圣贤出来辅佐的。”
杏子浅笑:
“我可知道,姚先生必定是这圣贤之一了,先生先不要抱怨。有什么好的对策,请现在就说不来吧。”
姚先生给杏子逼宫,脸色不变,他沉吟片刻才沉稳的说道:
“当初发现油田之时,就该早些做安排。如今这个情况,万千计谋不敌火枪火炮,油田的入,应该立刻就投入到征兵练兵中去才好。”
在民国,仿佛招兵买马是唯一的出路了。杏子笑:
“那照你的说法,东北王的百万大军都是摆设了。要另招一只军队,你口口声声的在骂山东先生,可以却对他从零开始,统领军队很有信心啊!”
泡茶的时间差不多了,周三少爷伸手给座上几位都斟了一杯。张美溪微笑着捧起热茶杯,到目前为止,和姚记者直接交流的只有杏子。也可以说是,姚记者所拿出来的干货,也只有杏子有兴趣支应他几句。
------------
511被骂到狗血喷头的山东先生(六)
差不多到了做功课的时间,远近的寺庙里同时响起了钟声,千百人合力起来,敲打木鱼和嗡嗡的念经声也可以传递很远,庙堂里最显眼的永远是金身的佛像,再有就是佛像面前烟云缭绕的供桌,供桌上放着给人送给佛的礼物,烤猪或者美酒,点心或者瓜果,生冷不忌,人吃什么,佛爷跟着吃什么。
出售食物的街道永远熙熙攘攘,不管是长袍马褂还是西装革履,甚至是衣衫褴褛,都自然而然的汇集到这里。
佝偻着腰身的老婆婆拄着拐杖挎着竹篮,摩登的女郎踩着高跟鞋挎着小坤包。或者买或者卖,她们都是为了食物而来。
小桃子也得胜归来,她笑的合不拢嘴,两只手异常忙碌,提了大包小包。身后的蔷薇,甚至双手合在胸前,抱着一口锅。
相邻的一张桌子被充作临时的厨房案板,小桃子挑挑拣拣,先把水果干果类的送到张美溪一桌上:
“我买了鸡头米鲤鱼汤,看见他们把新鲜的鸡头摆在门口,就想买一些,店家白送的。大小姐你看。”
这里的店家大多偏小,后厨和前厅融合在一处,把新鲜的食材和炫目的制作技巧呈现给食客。
张美溪也笑着说:
“好新鲜的鸡头米。”
小桃子顿时高兴起来:
“我现在就剥给大小姐吃。”
张美溪笑:
“我自己剥才有趣,看弄坏了你的指甲。”
如果是平常的大户人家,这句话要丫鬟来说才符合常理,小姐养尊处优,十指不沾阳水春,会留很长的指甲,用凤仙花来涂的红红的。
小桃子却点头应了,又亲自拿湿毛巾来给她来再次擦手,大小姐有一双饱经磨砺的小手,指甲剪的又短又平。
女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笑,好像更关注那些市井小吃一些,烧麦和夹着肉馅的三角饼,花生牛奶糖。如果这样对比起来,面色凝重的杏子显然更像是这场茶点会的主人。
姚记者在满座的人谦让过水果茶点之后,依旧重复强调了刚才最核心的话题,他把手轻轻按在桌面上,瓜果的缝隙里:
“按山东先生如今的声望地位,也不用说什么广积粮,缓称王的话了,他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养兵,为苦难的中华民族尽到他应有的责任。放眼普天之下,他也是最合适的,号令天下,必定有无数英雄豪杰前来投奔。山东先生如果真的闲云野鹤,云游天外也就算了,我看他也不是个甘于寂寞的人,边边角角的事务,总要插上一脚。”
杏子撇嘴:
“那姚先生必定也是这英雄豪杰中的一员了,只是你难道没有看过山东先生的电影?他是神仙那,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也许只要往那些痴心妄想的邻国扔一些豆子,马上就天下太平了!”
姚记者正端起茶杯来喝,闻言呛到一下茶,满脸通红:
“姑娘也太幽默了,山东先生要真是神仙,怎么讲的都是科学的道理?”
到目前为止,姚记者依旧没有说出什么独特有效的办法来,杏子忽然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她一脸鄙视:
“姚先生你张口闭口的辱骂山东先生,想来也是另辟蹊径,引起山东先生关注的办法了!恕我直言,这个手段其实并不高明,已经有无数前辈实施过了。”
姚记者一脸正色:
“为国为民谋求生存,不拘小节。”
其实虽然只说了一些简单的套路话,姚记者也早就透露出他高于普通民众的深入思想,更重要的是,他语言里带出来的隐含线索,并不是单凭个人智慧就可以得到的,他身后拥有一个团体。
张美溪终于插嘴求问:
“看姚先生的样子,必定也是饱读诗书的人物,除了养兵打仗,先生还有什么其他办法?不妨说出来听听。”
姚记者微微摇头:
“其它办法也有,不过就都只是下策了,比如分润出一些利益,请欧美来做后台。又或者离间日俄,再次引发他们的矛盾。详细布局起来,消耗的人力物力也颇大。山东先生旗下,已经有十万工人,山东先生的远期规划,也是要全心全力的发展工业,那么相应的,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人,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足够撼天动地,让全球变一变颜色。”
张美溪已经剥开一只鸡头米,迫不及待的放了一颗在嘴巴里,清甜滋润。这是最适宜的温度,和最适宜的含水量。她开心的把眼睛半眯起来,直白的说: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531
“姚先生的来历,还有姚先生的依仗,其实我也已经猜到了!具体怎么样,还要看将来。我们先吃东西吧。”
姚记者和他的堂弟都有些纳罕,眼睛紧紧盯着张美溪,希望她说出更多的信息来,以便再决定下面如何进行。
张美溪却不在提起这个,继续把关注的重点放在食物上:
“姚先生也尝尝鸡头米?这还真是好吃那,听先生的口音,应该是南方人,到沈阳来多久了?”
姚记者点头:
“其实我祖籍是北方,不过在南方长大而已,两边的气候倒是都能适应,夏秋两季,这沈阳是最舒爽的。”
他们转移了话题,轻松的谈天说地。开始吃用桌上的瓜果小吃,单就品味或者见识来说,两位姚先生也并不比高校长差上什么,两者的气运谁高谁低,目前来说,也是难以判断。
下午茶的时间不长,一两个小时就结束了。周三少爷拿了一张支票给他们:
“请兄弟们喝茶。”
支票是东北银行开的,名望大了就想着必须养兵。兵养起来了又要关注农业,工业,教育。一定有无数的谋士给东北王提供建议,告诉他金融也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只好开办了银行。什么都要管,乱花迷人眼。
周三少爷安排了一辆车,送两个姚记者回去,却并不说下次会面的话题。
张美溪吃了一场茶点,又打包了一些回酒店。她知道姚记者们真实想法要更加复杂一些。但是她并没有通过养兵来雄霸天下的打算,就算姚记者们所代表的背后势力,是这个时局这个国家最终的胜利者。张美溪也想试一下,她的路线,会不会更好,更快一些。
------------
512被骂到狗血喷头的山东先生(七)
明湖春大酒店是沈阳比较出名的酒店之一,这个名字来源于山东济南的大明湖,因为“闯关东”的内地移民之中,山东人占了很大一部分。
民国的宗族势力已经越来越微薄,但是出门在外,大家还是保留了按照乡县来抱团的习惯,老乡互助会,籍贯会所等。
比较好玩的是,那怕再过一百年,新生进入大学,热情迎接他们的老生队伍里,也会有一个叫做老乡会的神奇组织。
明湖春是西式的建筑,独立卫生间,带抽水马桶和浴缸。酒店的侍者却都是一副对襟汗衫的打扮,带着些山东力巴的味道。酒店配套的餐厅提供最正宗的鲁系菜。也可以从紧挨着的一家知名回菜餐厅里叫外卖来吃。
高校长籍贯绍兴,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信息,他平时的起居安排,总是偏向着山东一系列,所有人都可以理解,好像山东先生随时会出现一样,但是叫人失望的是,山东先生从未露面。
别人倒也算了,最纠结的其实是高校长,他强烈的预感,那个石油研究院的张院长,或者张院长家的老太爷,应该会是问题的关键。
张美溪回去明湖春的时候,看见酒店的大厅里已经挤满了人。高校长拱手送了几个日本商会的人出去,一转身又和东三省药材总会的人寒暄。
张美溪也没有打扰他,直接带了桃杏上楼,杏子一边洗漱,一边评点说:
“两个姚记者也不过如此!”
桃子有些生气的拿指头点她的脑袋:
“别人都是一般的,就是一个你,现在越来越张狂了,说什么扔豆子去日本的话。”
杏子这猛然醒悟,有些恐慌的说:
“我只不过是说个玩笑,他们不至于想的太多吧。”
桃子更进一步的训斥:
“现在是不想多,要到了以后,叫他们怎么想,难道只得出一个你是世外高人的结论就算完了?”
杏子有些踟蹰,心虚的看了一眼大小姐。
不得不说的是,单独拿出来看的时候,杏子越来越有上位者的气魄了。
张美溪很满意这样的变化,拉了手安慰她说:
“自信一些也不是什么坏事。”
杏子立刻就放心下来,几人一起围坐在靠近阳台的桌子旁,整理电报和资料。
杏子拿起一个红皮薄薄的小册子,认真的看了一遍,忍不住再一次点评说:
“其实姚记者这些人,是要效仿俄国的呐!”
小桃子笑:
“他们倒更像太平天国一些,随便找一个洋人的理论,就上帝爱我,世人都是兄弟姐妹,凡是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周三少爷点头:
“跟那些聚义起来的土匪也是相似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举义旗,替天行道。”
张美溪失笑:
“行了,你们都不要乱说。”
小桃子笑:
“大小姐对他们这一拨的态度,很是奇怪那!”
张美溪态度是有一些奇怪的,她带了一点好奇心,忍不住想和那些人接触一次。在乱哄哄的民国时代,南方的革命军知识分子更多一些,目前还是抱着可以融合的态度的。东北的东北王却态度非常坚决的反对,用雷厉风行的杀戮来遏制这种思潮的传播。
其实仔细计算起来,姚记者背后的势力,目前来说还微弱的很,在将来的二十年里才会迅速的发展。
……
东北王的官邸,大帅的大客厅里,将军们和书记官依次上来报告,东北王端坐在主位上,他的神情有些疲惫:
“大庆的好处,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拿的。他们现在的态度,就是叫我们顶着了。如今对付日俄的公使,拖延的办法已经不管用了,他们只怕立刻就想要出兵。”
其中一个谋士开口说:
“如今大庆周边的县乡,已经接到不少回报,都是讲一些行踪猥琐的外国人,什么日本,美国之类的,带了奇怪的仪器,到处勘测。那些彪悍的乡民很不高兴。”
大公子说:
“他们也都是私自入境,甚至连通行证都没有问我们办理。勘探的工程师之类,其实都是带了些书呆气,倒是容易处理,只好再给他们补办一些证件,让他们不至于和乡民起来冲突。最关键的就是边境军,再有一个台湾,青岛这些地方的日本军。”
东北王摆手说:
“现在可以传令下去,和
穿越之民国明珠 分卷阅读532
外国人接触的士兵,务必要小心谨慎,不能给予他们出兵的借口,万一产生了什么小的摩擦,也勿让事态扩大。必须立刻上报,等待国际舆论的公开谴责。”
一个谋士又说:
“另外南边最近是不断的发声明出来,说是要办护法运动,要北伐。孙专芳倒是还有些魄力,敢跟他们对着干,只不过……”
谋士拿眼睛看了一下大公子,东北王不耐烦的摆手:
“你怎么不说下去了?”
谋士只好硬着头皮说下去:
“我得到一个消息,听说我们在张家口的驻军,郭松龄师长偏向南边的革命军,有叛变的可能!”
郭松龄是大公子的嫡系,在大公子可以拿到出手的几场战役里,他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大公子情绪稍稍有些激动:
“这个我是可以担保的,郭师长绝对没有问题。”
东北王点头:
“先不要说这个,你现在全部神办理大庆的事务。”
大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处理不好会引来祸端。但是对东北王这样的枭雄来说,他更多的是把大庆看做一个机遇,希望可以凭借它在风云诡变的军政格局中获利。
大公子敬礼领了命令,又商讨了几件秘事,告退离开。东北王的官邸里同时还举行着小宴,内宅觉得昨天的佳节过的不够痛快,趁着十六日的月亮更圆一些,自己家里要再补办一次。
大公子找到他的女眷,问今天她们出去访客的情况。
女眷笑着回答:
“那位大小姐年纪还小,也不怎么爱说话,倒是很贪玩的样子,皇宫那里现在破败的厉害,她竟然也能玩的开心,我们已经约好,明天再去拜访。”
大公子皱眉:
“没有说别的吗?只是玩?”
这样说别人家的名媛小姐也就算了。山东张家的千金,大公子是绝对不相信她只爱玩的。
------------
513任何的事件都有可能成为导火索
二十世纪初期,欧美列强由自由的资本主义向着帝国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上的矛盾累积起来,已经达到了广泛和不可调和的阶段,当时的发展需要争夺更多的原材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落后了几个世纪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都已经被瓜分完毕,彻底的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列强之间的利益竞争,促使他们马上要进入互相啃咬和厮杀阶段。
奥匈帝国的迪南大公夫妻到萨拉热窝巡查,被一个勇敢热血一人奋战的斯尔维亚年轻人枪杀。
德国非常兴奋,主动要求帮助奥匈帝国,支持它向欧洲小国塞尔维亚宣战。俄国更加兴奋,两天后出兵援助塞尔维亚,德国这下不用做幕后者了,对俄国宣战。
英、法、意大利嗷嗷尖叫着,像脱了缰的野狗一般撕咬起来,顿时满地鸡血,酣畅淋漓。
如今的东北,各方鬼神汇集,日俄已经签订协议,瓜分东北利益。派出多支地质考察队在大庆周边进行石油勘测,和当地乡民发生冲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