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猪少八

    “嗯,臣谢陛下谬赞,臣亦愧对先帝呜呜”

    侯大君子是什么人啊,那可是老江湖了,那点喜悦之情,只在心中稍留片刻,便深藏不见了,却而代之的则是一副铁骨铮铮的名臣风范。

    还别说,真有那么一点古之名臣贤臣的样子要是朱大昏君不懂世事,还真被老东西给骗过去了。

    历史上的崇祯,大概就是被这些人这样骗的吧

    。






第三百一十六 两只狐狸
    


    小狐狸和老狐狸相互试探了半天,终究还是没有试探出任何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倒是一副君臣尽欢颜的和睦景象,可怕身边的吴三桂、朱聿键等人给弄糊涂了,陛下不是一向讨厌这些道德君子的嘛?今日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热情了?

    不会又憋着什么坏呢吧?

    众人都用同情的眼光看向了侯恂,可怜的老头啊

    你说你怎么那么倒霉,遇上了当今天子?

    哪怕是先帝重用魏阉,你还可以告老还乡啊

    果然朱大昏君笑眯眯地站起身子,缓步走向了一脸堆笑的侯大君子面前,拉着他的手笑道

    “侯先生真是朕的诸葛孔明啊,得先生辅佐,我大明岂有不安泰之理?岂有不混同宇内之时?是以,朕打算效仿古之贤君明主,委以先生重用”

    呵呵,朕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你参与了谋逆,但是,以朕的聪慧,还不清楚你们这群东林君子?

    侯大君子强颜欢笑听着圣天子的废话,当听到“重用”二字时,才在心里偷偷大声呐喊了一声“中!”不过脸上依旧微风徐面

    大昏君暗骂一声“老狐狸!”

    不过这老家伙来的也是时候啊,他正愁没有办法清理被乱匪祸害的那十几个州县呢,他有军屯司是不假,可那毕竟都是些武夫,没有名望的大人物镇场子,那是极有可能又要出乱子了,而且侯大君子是东林大佬、士林领袖正好让他吸引地主老财的火力,岂不妙哉?

    什么?他不肯?

    朱大昏君的官帽子不香?

    前世身为人父的他,为了给女儿最好的教育,他可是熟读了无数关于儿童、少女问题的心理书籍,还会不知道侯大君子的那点心思?

    侯大君子谦谦拱手道

    “臣谢过陛下”

    “唔,爱卿先别忙着谢朕,这次的任务非常巨大,若是办得不错,等交差后,侯卿就就去礼部做侍郎吧侯卿,告诉朕,朕还能如熹庙一样信任尔否?”

    朱大昏君说到最后,虽是面带微笑,心里却是阴笑连连不过侯大君子什么人啊,谦谦君子啊,自然要矜持一点了,沉思半晌之后,才缓缓道

    “但请陛下明言,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吆!这就进入诸葛武侯的角色了?

    嗯,起码这觉悟还是挺好的嘛

    朱大昏君微微一点头。猛地朝侯大君子走了一步,多年历练的军人气质,倒是把侯恂给吓了一跳,还以为陛下说的重任就是要借他项上人头一用呢

    “啊,陛下”侯大君子纤细的双手,一下子就被大昏君的粗手给紧紧握住了,一道精光射向看他,顿时弄得侯大君子有点手足无措,差点栽倒下去

    “侯卿可知此次叛乱给山东百姓带来多大的灾难吗?朕这一路走来,到处都是衣衫褴褛的百姓,甚至还有衣不蔽体的老人小孩”

    遭了,终究还是被这狗昏君知道了

    这下商丘侯家全完了

    “陛下,臣知”

    “啊,侯卿知道该怎么做了?”

    额?原来陛下再诈老夫啊!哎呀,老夫的小心肝啊

    “老臣、老臣糊涂,还请陛下明示”

    他当然知道昏君要自己做什么了,本来还以为自己这样的大才子、大君子、东林后继,真的得了什么重用呢,害得自己刚刚白高兴一场,真是大大滴昏君啊!

    “爱卿莫惊,朕不过是打算让侯卿出任山东、河南等地受乱区的安抚使,替安置受灾地区的百姓,而这个安抚使只是个临时的差遣”

    侯大君子明白了,以这狗昏君的“前科”来说,自己怕是这次又是个顶在前面背锅的啊,可是怎么办呢,礼部侍郎的前程啊。管帽子啊,这不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嘛?

    可是这样的话,自己可就要承受天下士林的攻击啊,要知道大明可是相当言论自由的啊,可不是历史上的猪尾巴的奴才啊且不说,言论自由有没有对大明朝廷有好处,但,起码大家屁股是正的吧

    怪,那就只能怪老朱家和他的朝廷没有组织能力啊,最起码的商税都收不上来,甚至连天府之国的四川一年才收到一百零八万石的粮税,湖广一亿多亩良田,才给朝廷上缴二百万石粮税最可气的是,拥有千年商港的广东,居然一年才上缴九十九万石粮税

    在朱大昏君看来,不管是士绅还是文官勋贵,哪怕是一贫如洗的贫下中农,也都是自私的,也别说自己是贫下中农就占着道德至高点而他是那种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天下人都有私欲的昏君,因为这样,大家才能他朱大昏君的英明睿智的领导下,为他、为大明、为汉人收到更多的税,促使大明近代化工业的改革

    从而产生大明资本主义,或许还能产生一个大明版的王朝社会主义也是极有可能的不过后者就算是成了,朱大昏君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侯大君子也没有多想,跟天下士林的骂声比起来,哪有圣天子的官帽子香啊你们这群腐儒要骂就骂吧,反正俺就是抱定圣天子的大腿了

    你们有能耐,先把圣天子的百万大军用笔杆子戳死啊

    还是你们的嘴巴能装下江河湖泊大海还能淹死陛下的百万雄兵?

    他想到这里顿时神清气爽了不少,假装深思道

    “臣到地方该如何行事,请陛下明示。”

    老狐狸!

    大昏君面带微笑,心里却大骂一声,随即淡淡道

    “此事易尔,侯卿只需要每日喝喝茶、游游山、玩玩水”

    果然,圣天子是叫自己背锅啊,不过看这两年朝中那几位背锅侠倒是权势滔天呢,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在圣天子这里背锅的能力越大,官帽子、权柄就越大啊

    果真如传说的那样朱家天子有功必赏?

    “圣明无过陛下,臣领旨,臣知道该如何做了,必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唔,老狐狸倒是挺上道的嘛朱大昏君撇了一眼,正在叩拜的侯大君子,却是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果真是朕的诸葛武侯啊,朕没有看错侯卿啊”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善后方案
    


    就这样,小狐狸收买了老狐狸,本来在幕后操控“清君侧”的侯大君子,现在俨然就是朱大昏君的门下走狗,甚至是鹰犬了。

    当然了,至于怎么处置受乱地区的工作,实际上,朱大昏君早就安排了近卫军参谋部下属的军屯司在搞了,参谋部进过几年的磨合,已经初步具备了近代军事组织的能力,自然下属的军屯司也不例外了。

    另外,还有一些逃窜的乱匪余孽,比如灭霸天已经逃到沂蒙山、大名山等深山老林了,不过近卫军可不打算放过他们,正组织围剿呢。

    而受乱地区的绅田、官田、隐田、军田,将统统收归“皇庄”,给军屯司管理,这些土地中的大部分将会出租给当地会种地的青壮,然后给军屯司交佃租,租金不贵也就是一亩两斗租子。

    这叫省去中间商赚差价啊

    另外一部分将会以商业承包的形式,同样以一亩两斗的租子承包给善于经营的农人去经营管理,从而形成一种高效的资本农场,提升农业生产力。

    当然提高的还有剥削能力在朱大昏君看来,过去传统的土地主客关係虽然存在着残酷的剥削,但是地主并不会参与种地的经营当中去,所以就算是再能剥削,也剥削不出多少剩余价值,同时地主也不能把自家的佃户饿死吧,否则,谁给自家种地

    而在朱大昏君看来,种地也是一种商业行为,一旦商业化,才有高效、科学的产出量,才能解决大明人多地少的困境,否则差不多两亿人的大明,就算是把全天下的耕地清理出来,每人不过是一两亩地,再理想点,哪怕没有官僚士绅、勋贵的剥削,更不要交租子,一年也就是刚刚温饱的事儿。

    所以大家世世代代就这样穷又穷不死富又富贵不了

    那还不如让一部分有能力的人的先富起来这可是在某朝经过实践的啊

    而根据军屯司的计划,以家庭为单位的租种,每口约七亩,四口之家,差不多就是二十亩到四十亩之间

    得到租地的农民,不得以任何形式讲土地买卖、转租,其“继承人”也只能是其长子,亦不可分割继承

    资本农场的土地那就大了许多亩不等,到时候会组织数次公开竞标的活动,获得土地的经营者,将获得5年的租期,到期再视情况而定。

    而上两者的土地,除了租子,当然还有赔偿原主的赎金,以粮食或者金银为主,以每亩一石的赎金存入朱大昏君幕后控制的滙丰银行,分十年还清失地、存活的地主只需要凭藉地契跟滙丰签订一份代理、储存、管理等合约,每年将从滙丰银行获取大约价值当年赎金价值的三分之一,将分期二十年,到期后将根据户主的意愿或全部取走,或继续存在滙丰吃利息

    看看朱大昏君多么无耻,还那么会赚钱啊

    这一来一去,就吃了不知道多少粮食银子,根据军屯司的初步估算,这次涉及的土地就有5万亩,光是每年的租子就能收到1万石,另外还有通过“赎买”在滙丰银行每年还能赚差不多8多年银元,这还不包括滙丰行拿着剩余部分资金去投资的获利,如果加上的话,起码一年1万银元打底啊。

    这生意经都快赶上后世那个大名鼎鼎的美利坚川普了吧

    什么士大夫会反对

    那好吧,朕把大军调走,“乱匪”又来了,这次你们还能不能活那就不好说了啊,而且连获得“赎买”的机会都没有了

    朱大昏君看着侯恂离开的背影,眼角透出一股奸计得逞的诡异,随即掩饰而去,转身对着朱聿键、吴三桂等人笑道

    “你们觉得这侯恂能不能上青史,做那诸葛武侯般人物”

    这样也行据他们所知,陛下已经公开提出了黄立极、朱硕熿等人都是能上青史的“大明版诸葛武侯”啊,现在又加一个

    不过他们也想上青史啊,于是齐声道

    “圣明无过陛下”

    朱大昏君不可置否,就在这时,一个侍卫进来稟报道

    “陛下,漕运总督何大人到了,请求陛见”

    “宣”

    不一会儿,这位被朱大昏君任命为漕运总督、主管南北大运河的“封疆大吏”何汝霖便匆匆赶了进来,刚要行跪拜之礼,却被朱大昏君一把拉住了,笑道

    “何卿不必如此嗯,这两年消瘦了许多,来人呐,给何卿看座、上茶”

    何大能臣自然是受宠若惊了,虽然天子给了他偌大的权柄,去治理运河及其沿岸的班军,但是等他接过这个烂摊子的时候,才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不说漕运衙门的权力斗争,就说那多达5万的班军,就足够让他吐死。

    最简单的,如果从江南运1万石大米去北京,光是这5万班军的“耗费”最起码4万石,还有起码3甚至4万石都装入了沿岸官府、漕运衙门官吏的腰包里。

    最后能顺利到达北京的也就最多3多万石,就这过去还要供应九边重镇呢

    所以他这两年除了亲自监督运河清理之外,就是偷偷摸查班军、涉及官吏,现在总算是有点曙光了,正好在淮河主持修缮工作的他,一听说天子行辕要暂住徐州数日,便坐船赶了过来

    君臣寒暄一阵后,何汝霖放下茶杯,双手一拱道

    “陛下,漕运衙门、班军的事情,臣已经查的差不多了,而且也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来,不知陛下觉得可行否”

    果然是能臣啊,不仅会现问题、查找原因,还会想到解决的办法这一点就比东林大君子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何卿但说无妨,呵呵”

    何汝霖斟酌了一下用词

    “陛下,漕运衙门运作低下,不仅仅是官吏勾结,而且还有数量惊人的班军,他们这些人世代居住在两岸,可以说是关係错尊复杂,另外还有沿着运河的州府官吏盘剥过往船只

    而臣想出的办法便是,係数将这些班军遣往两大商市或者即将开启的另外十大商市中去据臣所知,现在两大商市奇缺水手,尤其是能远洋的水手,这5万班军中,虽然没有一个能远洋的水手,不过近海的水手勉强还是可以的,另外还可以在其中培养一批远洋水手将来陛下的威名就要靠他们去实现了

    而这次陛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剿灭流贼就是一个机会啊”





第三百一十八章 杀人殖民者
    


    就在朱大昏君准备大刀阔斧地整治山东绅田、官田、隐田及运河漕运衙门的时候,他一手开启的殖民事业也有了新的进展由几个国公府赞助的殖民侵略者,此刻已经偷偷在獐子岛上建立了据点,并以此向外辽东的黑龙江流域达人的地盘上入侵。

    在此之前,几位国公爷可是认真做过调研了,外辽东及漠北蒙古那可是盛产珍贵的毛皮的,而且据草原传来的消息,西夷俄罗斯的斯拉夫人是朱大昏君钦定的称呼几十年前已经消灭了由金帐汗国分出来的失必儿汗国。

    而原因就是因为斯拉夫人想得到毛皮而已简直忒野蛮了,居然为了区区毛皮就去灭人家的国
1...9293949596...1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