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太子妃很忙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月月半
“当然有下次。京城像模像样的人家就那几家,这次不留着,下次你到适婚年龄,没有合适的秀女,民间还以为我故意不给你挑嫡福晋。”石舜华道,“再说了,我才三十二岁,可不想这么早当祖母。阿鼓,把我写的那个名单拿过来。李佳氏,侧福晋的家世必须比嫡福晋低,别眼皮子浅只盯着贵女。”
李佳氏神色不自然:“不会的。”
“弘晋,别由着你额娘。”石舜华根本不信他,“侧福晋的身份跟嫡福晋相当,赶明儿你后院别想安生。”
弘晋笑道:“嫡额娘,我知道。听说五叔的侧福晋和嫡福晋就三天两头吵吵。”
“你五叔不长脑子。”石舜华道,“自打你五婶生个嫡子和嫡女,觉得对太后有交代,又故态复萌,把侧福晋惯的跟嫡福晋似的。也不动脑子想想,以后嫡子承袭爵位,他那些庶子还不是由着嫡子整治。”
弘晋点点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眼角的余光瞥到身边的小孩仰头听,不禁想笑,“五弟,听得懂吗?”
“三叔也不长脑子。”小孩脱口而出。
石舜华朝他嘴巴上拧一下:“他再不长脑子也是你三叔,我是他们嫂子可以说,你是晚辈,你不能说。”
“不说就不说。”小孩道,“我也不喜欢三叔。”
听到后院闹哄哄的,太子忍不住出来看看,听到小儿子的话大乐:“孤也不喜欢他。”
“阿玛!”小孩像找到盟友,“四哥踢我。”说着话弯腰卷起裤脚,“你看,红了,我没撒谎。”
太子弯腰抱起他:“回头阿玛帮你揍他。”看到弘晋手里的纸,“好好看看,关乎你一辈子的大事。”
“爷会派人查查吗?”李佳氏忙问。
石舜华:“我会吩咐底下的人盯着。”
“谢谢嫡额娘。”弘晋有几次来东宫请安,碰到晋江一副鬼头鬼脑的样子,可他嫡额娘习以为常,而且晋江还经常去杂货店,弘晋心下奇怪,便往杂货店去几次,隐隐发现杂货店里的伙计不一般。不过,他见弘晏和弘曜不知情,便没告诉任何人。这会儿猜出是命杂货店里的伙计查,弘晋顿时放心下来。
石舜华上午听一上午秀女的心里话,便懒得再用在家人身上,也就没听说弘晋话里的深意:“不用谢我,我也不想要个搅家。”
翌日,上午,弘回东宫用饭,远远看到十八皇子,立刻想到太子昨儿为了十八皇子打他一巴掌。
申时,小孩命侍从去御花园挖知了。
酉时,小孩写完字就跟康熙说他回东宫。康熙虽然疑惑小孩今儿格外认真,也没多想,还以为他被太子一巴掌打安分了。
小孩出了乾清宫就往东南角去,看到他十八叔教室里空无一人,心中一喜,站在门口盯着奴才把知了放十八皇子墨盒里。
十五皇子看到小孩从旁边过去,很是纳闷,放学就问弘晋:“小五怎么来了?”
弘晋心中一咯噔,不禁暗骂,这个小懒货,平时能坐绝不站,为了捉弄人居然亲自过来:“大概是来找隔壁的弘晏。”
“难得太子二哥又训他?”十五皇子也没等弘晋开口,就说:“我昨儿回去问十八弟,十八弟说他没错。搞得我也不清楚他俩到底谁错。但你记得跟二哥说,他俩都还小,咱们不跟着计较,过几天就忘了。”
弘晋嗯一声,很是不自在:“听说十八叔昨儿还哭了,听我嫡额娘说像这么大的小孩,晚上会发癔症,待会儿十八叔回来,你把十八叔带你那里,叫他跟你住几天吧。”
“二嫂说的?”十五皇子小的时候来东宫,石舜华经常抱着他,导致十五皇子跟石舜华很亲。长大一点从哥哥们口中得知石舜华很厉害,如今简直把石舜华的话当成圣旨,“我等着十八弟回来。”
十八皇子去练武场时,侍从已把他的书本和文具拾好。十五皇子从教室里出来,便命侍从把十八皇子的东西拿过来,直接在日门门口等他。
金乌西坠,炊烟升起,十五皇子算着时辰,觉得还得晚饭还得再等三刻,便命弟弟把文具打开,做师傅布置的功课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09

啊!
弘晋哆嗦一下,想也没想就对弘皙说:“去看看是不是十八叔。”
“十八叔怎么了?”弘晏也听到尖叫声,啃着刚出锅的羊排,“被十五叔揍了?”
弘晋微微摇头:“不是,小五干的好事。”
“噗,那个小懒货!”弘曜猛地想到,险些被羊肉呛死,“我去看看。”跑到前面十五皇子住的地方,还没到门口就听到哇呜哇呜的哭声。
十五皇子很是头痛:“两个知了猴,你至于吗?”
“十五哥!”小孩泪眼朦胧,“是不是你放的?”
十五皇子:“我吃饱了撑的。”
“那你咋不奇怪呢?”小孩觉得就是他。
十五皇子叹气:“东宫的小五放的。”
“是他?!”
“就是他。”十五皇子道,“你以后见着他绕道走。”
十八皇子擦擦眼泪:“他咋这么坏?十五哥,额娘说你要娶他姨母,你别娶他姨母好不好?他这么坏,他姨母一定也很坏。”
“我坏吗?”弘曜倚在门口问。
十八皇子打了个嗝:“不,不坏。弘曜还给我烧鹅吃呢。”
“我可是弘的亲哥哥。”弘曜笑看着他,“十八叔,想清楚再说。”
十八皇子认真想了想:“太子二哥还帮我打弘,你们都不坏,就弘最坏。嗯,也最懒。”
“额娘,你儿子又调皮捣蛋了。”弘晏跑去东宫,“这个小混蛋不揍一顿,他能上天。”
石舜华:“他身边的奴才已经向我禀报。呐,在墙角站着呢。不要看,晚上没得吃。”
“额娘!”小孩苦着脸。
石舜华:“昨儿还说他是个娇气包,今儿又作弄他?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一样皮的上天。欺上瞒下,颠倒黑白还能理直气壮啊。以后再敢调皮,我就把你关小黑屋里。”
“那我以后不欺负十八叔了。”小孩道。
石舜华瞥她一眼:“然后欺负你十七叔是不是?我警告你,弘,我这几天忙得很,你再给我找事,我把你吊起来打。”
小孩打个哆嗦:“我不惹事。”
“过了这段时间也不行。”石舜华能听到他的心里话,“我生气起来,你皇玛法也拦不住。不信去问问皇太太。”
石舜华打起神看汉军旗的秀女时,弘拽着康熙去给太后请安,见着太后就问她额娘是不是很厉害。
小孩干的事,宁寿宫的奴才当成乐子讲给太后听。太后便问他是不是被太子妃揍了。
弘要面子,不好意思说前天晚上没吃饭,半夜偷偷跑去膳房找吃的这么丢脸的事,就没吭声。
太后当他默认,便跟他说石舜华以前干的事:“不信问你皇玛法,生气起来比你阿玛还厉害呢。后面那些人都怕他。”
“十五叔的额娘?十四叔的额娘?三叔的额娘?”小孩挨个问。
太后点了点头。
小孩打了个哆嗦,不紧张大嘴:“我额娘原来这么可怕啊。”
年氏望着眼前笑眯眯的人,心想太子妃一点也不可怕,到底是谁瞎说啊。害得刚才太子妃叫她抬头,她还以为犯了错,太子妃要罚她呢。
石舜华听到她的心里话,险些笑喷:“你阿玛是湖广巡抚年遐龄?”
“启禀太子妃,是的。”年氏恭敬道。
石舜华:“我有个叔叔是湖广总督,应该跟你阿玛很熟。”
“臣女听大哥说过几次,是石大人吧?”年氏问。
石舜华点了点头:“你大哥是叫年希尧?”
“太子妃也知道我大哥?”年氏心中很惊讶,但没敢表现出来。
石舜华笑道:“我还知道你二哥叫年羹尧,如今是内阁学士,你二嫂是纳兰性德的闺女,纳兰明珠的孙女。你二嫂没少在家说东宫的不是吧?”
“没有,没有。”年氏连忙说,“二嫂很少说娘家的事。”
石舜华摆摆手:“瞧你急的。纳兰明珠以前都敢当着太子的面说,你二嫂就算说了,我也不能把她怎么着。
“我和太子又不是黄金白银,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我们。即便是真金白银,也有不爱铜臭的文人清官。”说话间把年氏的牌子从托盘里拿出来,递给一旁的谢嬷嬷。
第169章贼心不死
谢嬷嬷把牌子递给记录太监。年氏心中一喜,看到谢嬷嬷冲她做个请的手势,福了福身退回去。
汉军旗看完,石舜华留下十七人。算上满八旗和蒙八旗,有三十三人留到最后。其中并没有佟家姑娘。
三十三名秀女回到家中。佟家姑娘“撂牌子”的消息传遍京师,王公大臣,贩夫走卒终于相信当朝太子妃非常不喜欢缠足女子。
四天后,三十三名秀女同时进入静怡轩,最终十六名秀女被留牌子,其中四人被送往位于翊坤宫后面的储秀官,剩下十二名秀女返家等着朝廷诏旨。
石舜华跟佟贵妃说康熙不留人,宜妃、庶妃王氏等人见着康熙时也曾旁敲侧击,康熙很是肯定的说他年龄大了,力不济,今年不留人。
四名秀女住进储秀官东西厢房,石舜华还没回到东宫,惠、宜、德、荣就到宁寿宫,找太后打听怎么回事。
太后听明四人来意,莫名其妙:“你们都不知道,哀家就更不知道了。皇上从不会跟哀家说后宫添人的事。”顿了顿,“很想知道的话,哀家把太子妃喊来,你们当面问清楚。”
四人脸色微变,连忙说不必了。
宁寿宫的管事嬷嬷把四人送出去,回来就问:“主子,那四位又招惹太子妃了?”
“很有可能。”太后道,“真不知道她们怎么想的,一个个儿子媳妇一大家子,多花点心思搁小辈身上,老八也不至于到如今还只有一个庶子和庶女。”
嬷嬷:“八爷跟东宫走得近,太子妃虽说有点睚眦必报,但对亲近东宫的人都特大方。”
“是的。”老太后颔首,“皇上跟哀家说过好多次,太子妃除了明过火,其他哪儿哪儿都好。”
管事嬷嬷止不住笑了:“太子妃不明,也做不到面面俱到啊。”
“可不是么。”老太后说着话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哀家以前听说过一句话,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太子妃不聪明,东宫的几个孩子也不会一个比一个聪明。”
管事嬷嬷:“就是五阿哥有点太调皮,十八爷怎么说也是他叔叔。”
“七岁八岁猫烦狗也嫌。”老太后道,“哀家觉得挺正常。还有啊,小五要是乖的跟东宫的弘晋似的,以后太子老了,他可镇不住他的那些叔叔和堂兄弟们。”
管事嬷嬷猛然想到:“您不是奴婢都没意识到,五阿哥有十六个叔叔,嫡亲的堂兄弟至少也得三四十个,老天爷呢,皇上可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10
真厉害!”
“噗!”老太后笑呛着,“这话在哀家跟前说说就算了,不能在外面说。”
太后说的事,石舜华早就想到,因而不怕弘胆大,而担心他妄为。此时的弘又正是容易长歪的时候,选秀结束后石舜华就开始盯着弘。
弘从老太后那里得知她额娘真厉害,乾清宫的奴才提起他额娘也是一脸佩服,整日里被石舜华盯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挨一顿狠的,导致弘连懒觉都不敢睡。
七月初八,上午,万里无云,内务府总管带着圣旨前往年遐龄府上宣读赐婚诏旨。随后,又前往同样属汉军镶黄旗的施琅之子顺天府尹施世纶府上宣读圣旨。
片刻,年遐龄的庶女,施世纶的庶女赐婚于八贝勒胤的消息传遍京师。
留在紫禁城的惠妃和良妃更是惊讶的合不拢嘴,反复问传话的奴才有没有听错。同时,八贝勒府上的八福晋更是惊得六神无主。
申时左右,石舜华托着下巴看教养嬷嬷教两个闺女规矩,晋江走进来:“主子,八爷来了。”
“有点慢啊。”此次选秀石舜华总理,她也没喊皇妃们帮忙,从而导致选秀结束好几天,愣是没人知道除了四个入后宫的秀女,其他秀女都指给谁。
八贝勒胤知道其中两个是给他留的,但他万万没敢肖想湖广巡抚和顺天府尹家的姑娘。晌午回到府里看到八福晋眼眶通红,胤叹了一口气,就跟她说一切是康熙的主意,他也是刚刚知道。
胤给八福晋的印象是不屑说谎,而贝勒娶侧福晋这么大的事,太子妃肯定做不了主,便没有怀疑胤的说辞。
实际上这次就是石舜华的主意。
康熙看到年遐龄和施世纶两个格外眼熟的名字,险些没反应过来,忍不住又问张起麟一句有没有写错。
当年阿箫教东宫的太监识字时,张起麟也跟着学好些日子,知道纸上写的什么,便十分肯定,跟康熙说没有弄错。
康熙抽出第二张,看到上面给大儿子胤挑的四个格格,家世一个比一个低,不禁感慨,太子妃真是喜恶分明。
“皇上,您的意思?”张起麟小心翼翼的问。
康熙:“朕没别的意思。”随即吩咐梁九功宣翰林学士起草诏旨。
胤除了向康熙禀报政务和给他生母、养母请安,无事不入禁宫。但架不住他和弘晋关系好,找人传个话弘晋就出去了。
选秀之初,胤曾问过弘晋,他的侧福晋是康熙选还是太子妃选。弘晋很肯定的说他嫡额娘做主。以致于胤是除了东宫一众人,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弘晋是个老实孩子,这边告诉胤,转身就去向石舜华禀报。石舜华本以为胤上午就会来找他,等到下午有点出乎石舜华意料。
“那两个侧福晋不满意?”胤进来,石舜华就问。
胤苦笑:“二嫂,她俩都是镶黄旗,家中长辈还都是汗阿玛极为倚重的人,有点不合适啊。”
“汉军镶黄旗,不是镶黄旗。”石舜华提醒道,“难道你不想要两个出身高的儿子?”
胤叹气:“这样一来我的嫡福晋就,就”
“就什么?”石舜华明知故问,却没等他开口,“如今已经昭告天下,你想改也没办法。不过,有一点你可放心,施世纶的庶女身子骨很好,只是相貌平平。年遐龄的闺女长得挺好,身子骨有点弱,她俩一个负责美,一个负责生,我考虑的妥当吧。”
太子笑道:“老八,快快夸夸你嫂子。”
胤一惊,循声看去,只见北边窗户边的榻上躺着一人,颇为惊讶:“太子二哥,你,你怎么在这里?”
“今儿无事。”石舜华道,“八弟放心,这俩姑娘老实也是真老实。”
胤不信:“二嫂,你只见过两次。”
“我见过一次就能看出那人的本质。”石舜华道,“施家家风极好,后院相对来说很干净,施世纶的这个庶女纵然有心计,在施家也没她施展的地方。嗯,属于纸上谈兵那种,别那么紧张。”
胤扶额:“不是弟弟紧张,年遐龄的闺女虽然是庶出,但年家”
“年家门第高?”石舜华道,“可她也是庶女。我找人查过,年夫人有俩儿子,阖府上下又想要几个姑娘,年夫人四十多岁实在生出来,便给年遐龄挑几个妾。
“年夫人瞧着这个姑娘长得好,一出生就抱到跟前当成嫡女教养,便是留着日后把她送进宫。不过,年家的这个姑娘资质一般,心机还不如施世纶的闺女。”
石舜华说到资质一般时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胤想笑:“二嫂,心机深沉在您面前也施展不出来啊。”
“你的意思我心机深沉?”石舜华问。
太子嗤一声:“老八明明不是这个意思。”说着,坐到石舜华旁边,指着有些凌乱的头发。
石舜华起身走到他身后,把太子的头发散开重新梳,一边给太子梳头一边问:“你福晋又闹了?”
“没有。”胤瞧着眼里只有头发的石舜华,心中颇为羡慕,“她嫁给我有九年了,今天看到她哭红了眼,我心里不大好受。”
石舜华:“八弟,说好听点你重情重义,说难听点你妇人之仁。你不是没给过郭络罗氏机会,是她不知道珍惜。
“幸而玛尔珲兄弟几个被你二哥整治老实了。不然,这个时候你就不是来跟我说两个侧福晋家世太好,而是在府里劝安亲王福晋别哭。”
太子打个哈欠:“老八,江南盐课和漕运你了解多少?”
“这,我只听说过一点,不怎么了解。”胤不知太子何意,小心措辞,“太子二哥为何突然提起盐课和漕运?”
太子道:“孤以后想动动这两块。盐课和漕运上面的人是又狠又滑,你这个样子孤以后真不敢把事情交给你。”
“二哥,我,我……”胤激动地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从未想过太子这么器重他。
太子抬了抬手,呲一声:“轻点!”
“谁让你乱动的。”石舜华拍拍太子的肩膀,“说话用的是嘴,不是身体。”
太子撇撇嘴,继续说:“孤有十六个弟弟,十八弟和二十弟太小,孤不指望他俩。除了他俩孤还有十四个弟弟,这些人当中孤最看好你和老四。
“老四是个犟种,虽说家有犟子不败家。孤真把这事交给他,老四看到盐课、漕运账目乱如麻,他能把所有人给孤弄掉,让孤无人可用。所以孤就想到你。”
“可是我,我有时候也挺羡慕四哥的。”胤想说他不如胤,又怕日后太子真把这事交给胤,“要不我跟四哥一起?”
太子摆摆手:“老四不会听你的劝,你把他说急了,还有可能揍你一顿。石舜华,孤的头发是长在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11
孤脑袋上,你能不能轻点?!”
“白头发。”石舜华放到他眼前,“三十三岁居然有白头发,你好意思吼。阿鼓,吩咐膳房磨一碗黑芝麻和蜂蜜调匀,爷每天吃一勺。”
胤不禁睁大眼:“以后就不会长白头发?”
“黑芝麻有乌发的疗效。”石舜华松开,擦擦手,便说,“八弟,太子没跟你说笑,回去好好想想。这事不能向任何人透露,特别是清溪书屋那边。”
胤认真道:“弟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晋江?怎么了?”石舜华见他一副火急火燎的样子,很是纳闷。
胤站起来:“太子二哥,二嫂,我先回去。”
“八爷听听无妨。”晋江道,“奴才刚刚接到个字条,是二爷托人传进来的。”其实是杂货店那边托出宫采买的奴才带来的,夹在糖葫芦里面,“二爷早两天遇到几个倭国人,因没听说倭人过来,便留了个心眼找人打听一下。
“天津卫那边出现一条倭国的大船,没有皇上旨意,那边不敢同意他们靠岸,出现在京城的这些人可能是换成小船偷偷进来的。二爷问殿下要不要向皇上禀报。”
第170章前来借种
太子思索片刻:“老八,去把老四叫过来。”
“四哥知道?”胤问。
太子:“安置八旗子弟那几年老四经常去天津卫,那边他熟悉。或者你找到他直接跟他说,叫他去那边看看。”
“船还在海上飘,四弟过去也看不出什么名堂。”石舜华提醒。
太子:“老四过去了,必须得登船。船上的人不让老四上去,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对了,理藩院有会日本语的吗?”
“估计没有。”胤道,“日本二字虽说是千年前的武则天赐的,可咱们这边的人到现在依然喜欢称他们倭国。百姓这么瞧不上他们,甭说理藩院,整个京城都不见得能找得到学日本话的。”
太子道:“先让老四去天津卫,你找人盯着他们。去跟老九说,叫他去找会日本语的人。”顿了顿,“实在找不到就叫他去给孤学。”
“我去喊四哥和九弟,您亲自跟他们说。”胤瞧不上日本,觉得九皇子胤肯定不乐意。
胤听太子说倭人鬼鬼祟祟来到京城,最后又听到太子叫他学日本语,因会俄语听懂尼布楚官员拿死囚犯做替死鬼的九皇子胤没直接拒绝,而是说:“我先使人去打听打听。”
胤和胤出去之后,胤先去理藩院,胤回家稍稍拾一下直接骑马去天津卫。
酉时四刻,太阳快落山了,太子才起身去清溪书屋先向康熙禀报倭人偷入京城,然后才说他已叫胤过去查个究竟。
自打八旗子弟去海上讨生活,只要不是大清百姓的渔船,他们是见一个扣一个,见两个扣一双。有文书自然没事,偷偷摸摸的过来十之有九有去无回。
大清的邻国多多少少知道这群人的存在,因从未主动入侵过邻国,盘踞在印度的洋人也不好说什么,更别说高丽和倭国这等小国。
正因如此倭国此次过来,老老实实派人去见天津卫的水师将军。可他们忘了沿海百姓有多么痛恨早年的倭寇,没有文书,也没有来自京师的口谕,水师就是不准他们靠岸。百姓更是恨不得他们死在海上。
胤抵达天津卫也没命倭人靠岸,而是乘船到倭人的船上,见里里外外没有火器,兵器也非常少,便告诉会汉语的船长他即可向康熙禀报。
船长见状,就问胤能不能先靠岸。
胤想说不行。话到嘴边换成没有皇上手谕,他身为皇子也不敢同意他们靠岸。
船长冲随从使个眼色,随后一小箱金银珠宝拿出来。
水师将军下意识看胤,没让他失望,胤脸色骤变,气氛也跟着陡然一变。
船长不懂怎么回事,便问水师将军。
1...96979899100...1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