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很忙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元月月半
石舜华很是敷衍:“不笨,不笨,聪明的五阿哥快去叫嬷嬷给你洗澡,早点睡,明儿早点起来去找人。”
弘想说天还没黑,不着急睡,一想到玩,倏然把话咽回去。
太子这几天都在琢磨日本人的事,睡的不踏实,如今得知康熙站他这边,放松下来就忍不住打哈欠。
石舜华见状,吩咐宫人伺候洗漱。躺在床上,石舜华没有困意,坐起来问:“真跟日本人打?”
“开战的话有点理亏,毕竟潜进来的人已经没了。”太子道,“可是倭国人反复无常,毫无信用可言,更不会因咱们心慈而感恩戴德。孤觉得无论是真打还是假打,都应该放几炮吓破他们的胆。”
石舜华:“火器打不到那边啊。”
“孤听老八说了,咱们和倭国之间有很多小岛,岛上几乎没人。”太子道,“到时候就把士兵拉到那边,以后结束了,那边还可以当成渔民歇息的地方。”
石舜华赞同:“这点好。对了,汗阿玛会不会派大哥过去?”
“肯定会。”太子道,“他怕孤亏待他小儿子,于是就让你妹妹嫁给十五弟。怕孤以后整治胤,绝不会放过让胤立功的机会。军功在身,孤以后想整治胤也得想想言官和百姓答不答应。”
石舜华撇撇嘴,躺下说:“十三弟弓马娴熟,您叫十三弟跟他一块去。”
太子转向石舜华:“孤本想叫老十过去。”
“十三弟的两个妹妹是他的软肋,而您的态度关乎着她俩以后的日子。”石舜华道,“十弟看似老实,不一定对你忠心不二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15
。妾身并不是说十弟有二心,而是说碰到你和大哥之间的事,他极有可能会隐瞒对大哥不利的。毕竟您和大哥都是他的兄长。”
太子若有所思道:“是孤考虑不周。听说老八种的阿月浑子一棵树能见七八十斤果仁。一斤十文钱,一棵树就是七八百文。一亩地少说也得十几颗树吧?”
石舜华:“六年后才能见银子。八弟明年娶施世纶的闺女,后年娶年羹尧的妹妹,府里的人越来越多,您就别惦记他的四百亩阿月浑子。”
“说起老八的两个侧福晋,你这次居然都没给四弟选人。”太子挑眉,“让孤出乎意料啊。”
石舜华白他一眼:“八弟的福晋能生个一儿半女,还能像四弟妹那样随便李氏生,我才懒得给他挑人。再说了,人是你叫我挑的。”
“孤没说你不对,只是你居然都没问问四弟。”太子道,“孤是对这一点意外。”
石舜华抿嘴笑笑:“过两年选秀,你问问汗阿玛要不要给四弟添人。”
“…汗阿玛会觉得孤故意嘲讽他。”太子道。
石舜华:“爷没发现么,四弟的府邸修好了,德妃也没提四弟后院的女人太少。”
“他们是被钮钴禄氏吓着了。”太子道,“当日孤也吓得不轻,凌柱是怎么把她养成那个样子的啊。”
石舜华心想,凌柱估计比你还奇怪,嘴上说:“日本那事定下来,从这里拉一万两白银出去,就说您犒赏将士们。”
“真是一点机会都不放过。”太子伸手把人拉到怀里,“时候不早了,睡吧。”
翌日,早朝,康熙听完太子的提议,便命太子总理此事。
文武百官还想劝康熙,一听交给太子,大多数人都老实了。少数几个老臣执拗地说师出无名,也被康熙一副“此事到此为止”的表情给拒绝。
下朝后,几个老臣想劝太子,太子装作没听见,大步往东宫去。
几位腿脚不如太子利索的老臣望着太子的背影唉声叹气,回到家就跟家里人念叨,太子难当大任。
太子揉揉发烫的耳朵,嗤笑一声,下午就去兵部和神机营。而携胤和胤祥抵达神机营,就说要八台火器。
管着火器的翼长吓一跳,连忙提醒:“殿下,皇上的意思是吓唬吓唬倭国人,无需这么多。”
“这个呢?”太子当即掏出兵符。
胤和胤祥瞪大眼,异口同声问:“怎么在你这里?!”
“汗阿玛早就给孤了。”太子道,“怕火器不够用,就去户部支银子再造。反正能放个十年八载,指不定哪天就用到了。”
翼长小心道:“下官要不要请示皇上?”
“你说呢?”太子反问。
翼长下意识摇头。
“知道就好。”太子道,“老大对鸟铳拿东西熟,你来挑。”
“水师那边的兵器不需要从这边挑,我手下现如今有三千人。”胤道,“除去火器用的人,人人一把鸟铳。”
翼长眼前一黑,不愧是太子的兄长,比他还狠:“直郡王,神机营没那么多鸟铳。”
“连这么一点鸟铳都没有?”太子瞪眼,“跟底下的人说再做三千把。”
翼长:“殿下,您没跟下官说笑吧?如果没有,下官必须得奏禀皇上。”
“现在就可以去。”太子话音一落,翼长犹豫了。不过,神机营的鸟铳少,胤最后只拿走几十把。
胤和胤祥出了京城,神机营才向康熙禀报赶制火器一事。搁在以往康熙不会同意,如今两个儿子带兵去海上,谁也不能保证倭国人会不会抵抗,担心火器不够用,康熙想一下就同意了。
康熙如此干脆,超乎神机营诸官预料,潜意识认为太子跟康熙说过此事。而康熙同意太子的提议,在神机营诸人看来是对太子的信任。
当皇帝的都不担心交给太子的神机营扩大,神机营诸官再也没质疑过太子。不过,这是后话。
胤和胤抵达天津卫,出发当日,胤命人把随后而来的银子打开,当着众将士的面承诺回来有重赏。
胤祥见他故意不提太子,暗暗叹了一口气,便跟着说银子是东宫出的,并不是康熙赏的。
大清臣民都知道东宫有钱,有人甚至猜太子妃可能比国库还富有。每当这时,许多人都很羡慕,却没法嫉妒,盖因金玉满堂四家商号日进斗金时,太子妃还是石家女。
不少臣民也听说太子妃出手大方,少数知道内情的相信,大多数人是不信,如今看到五箱银子,他们五千将士分,一个个都忍不住笑了。
水师抵达离日本最近的小岛上休整时,京城来了七八个洋人。
洋人刚刚到来的当天,石舜华就接到碧水的人传进宫的消息。纸条烧掉,石舜华就使人去请太子。
第173章深明大义
太子听石舜华说完,不禁叹气:“一个个都把大清当成一块肥肉,有事没事就过来踩点。”
“还是红烧肉。”石舜华道。
太子转向她:“别跟孤贫了。碧水的人怎么看出洋人身份不一般?”
“手心里有很多老茧。”石舜华道,“手背细皮嫩肉,不像干重活的手。只有一种可能,经常拿刀枪剑戟。”
太子:“除了这一点呢?”
“穿的很寻常,帽子上却有宝石。”石舜华道,“他们去杂货店买特产时,出手非常大方,恨不得把所有特产全买回去。”
太子:“将军充当商人?”
“在海上讨生活的八旗子弟查过,印度那边的确被洋人占了。爷还说他们跟土匪没两样,既然能当土匪,自然也能从商。”石舜华道,“他们敢囤货,还不怕引人注意,显然是光明正大来的和偷偷潜进来的日本人不一样,不能按照处置日本人那样处置他们。”
太子颔首:“命金银楼的掌柜去找他们,探探他们的底。”
“金银楼不成。”石舜华道,“玉茗轩还有可能,洋人看见茶叶如同咱们早年看到自鸣钟。”
太子:“你来安排,回头孤跟汗阿玛说一声,晋江频繁出入也不会引起别人怀疑。”
九月二十八日,上午,大雨磅礴,天津卫传来消息。
胤带兵在倭国海边放一声炮,倭国掌权者即使人出来议和。饶是十三皇子胤祥聪慧不亚于四贝勒胤和八贝勒胤,碰到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情况,也不知道该如何场。
泱泱华夏,几千年间除了元朝那个短命的朝代,华夏人几乎没主动侵略过别国。而元朝之所以那么短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肆意扩张。元朝的事不可借鉴,史上便无前例,胤祥只能向京城求助。
康熙看到胤祥的信,也没想到早年让大明朝廷头痛的倭寇如今这么没出息。可明史资料上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16
详细记录着倭寇数次侵扰沿海百姓,也让康熙并未因倭国一时认怂而大意。于是,宣王工大臣乾清宫西暖阁议政。
天气突然变冷,太子有些不舒服,早上喝了药依然咳个不停。
石舜华望着窗外的雨,听到耳边的咳嗽声:“张起麟,去乾清宫一趟,说爷病得说不出话了。”
穿上蓑衣和雨鞋,太子从东次间出来:“孤没事,咳咳……”
“这样都没事,怎么才叫有事,咳出血吗?”石舜华说着话就要把他身上的蓑衣拿掉。
太子抓住她的手:“外面下的睁不开眼,汗阿玛此时宣孤过去肯定是有大事,别闹。咳孤的额头不烫了。撑不住就回来,不会硬撑着。”
“霍林,看着爷。”石舜华不放心,太子走后她就命膳房煎药。
东宫离乾清宫最近,太子却不是最先到的。他到西暖阁时,今儿当值的臣工已经到了。太子可以说姗姗来迟。
康熙正想问太子怎么这么慢,就看到他摘掉蓑衣,拿掉披风,脸色潮红:“怎么穿这么厚?”
“有点冷,咳咳……”太子下意识用拳头挡住嘴。
康熙眉头微皱:“又病了?”也没等太子回答,“宣太医看了吗?”
“看过了。”太子道,“小病。每年换季的时候都会生病,过几天就好了。汗阿玛,出什么事了?”
康熙把信递给太子:“你看看,朕已经同他们说了。”
“您是怎么打算的?”太子反问。
康熙看一眼张廷玉。
张廷玉:“强行登岛难会有伤亡,即便把岛拿下来,将士们的家眷也会怨恨朝廷。就此回来此行又没任何意义,不如命倭国和高丽一样纳贡。”
“下官赞同张大人的提议。”兵部尚书傅绅跟着说。
太子转向康熙:“儿臣这段日子也查过关于倭国的记载,如果命倭国向咱们纳贡,不如就要铜和铁。但儿臣觉得该防范的还是要防范。”
“何出此言?”康熙问。
太子:“二十四年,朝鲜边民越界杀人,您出面迫使朝鲜方面处死相关官员。二十八年,朝鲜使臣的奏表内故意不避讳儿臣名讳,再次遭到严惩,可是他们依然没改。
“这些年偷偷越界猎杀咱们的东西时有发生,因一直未涉及到人命,您才跟朝鲜方面计较,可事实是存在的。高丽对您称臣都这样,倭国更不可能因纳贡就此安分。儿臣以前听八弟说日本和咱们中间有很多小岛,不如派士兵前往岛上盯着倭国,顺便保护出海捕鱼的百姓。”
“只怕没人愿意去。”户部尚书董国礼提醒道。
太子:“京师的八旗兵丁自是不愿意,惨遭倭寇侵袭的沿海百姓会非常乐意前往。汗阿玛,明年开春招兵时不如去沿海各省招兵,会凫水的青壮劳力优先。他们若是愿意携家眷过去更好。不愿意呢,每一年轮换一次。”
“台湾省离日本近,在台湾省和日本之间也有不少小岛,有的岛可以住人。”胤道,“儿臣觉得还是得派些八旗子弟过去,正好盯着台湾岛上郑家余孽。”
康熙转向文武重臣:“你们意下如何?”
“奴才/臣听皇上的。”众人相视一眼,异口同声道。
康熙颔首:“太子,太子你好好养病。老八,你和老四尽快拿出个章程。”
“大哥那边?”太子问。
康熙:“先回来,反正倭国人会安分一段日子。”
十月底,胤一行抵达京城,不过来之前没忘记交代天津卫水师经常出海逛逛。
胤祥想到胤干的事,越想越觉得那事早晚会传进东宫。犹豫好几天,还是找个天气好,人的心情也跟着舒畅的日子向太子禀报。
太子听胤祥说完,连连冷笑,看到胤祥脸色微变:“孤不是冲你。孤早就想到老大那个没脑子的会犯浑,只是怕他不顾及将士们的身家性命。”
“这一点太子二哥大可放心。”胤祥道,“大哥真敢那样做,我就算打不过他,也得趁着他睡着的时候把他绑起来。只是这次的事,您能不能别跟大哥计较?”
太子睨了他一眼:“孤跟他计较,计较的过来么。”
“弟弟就知道二哥深明大义。”胤祥笑笑。
太子瞥他一眼,不得不相信石舜华,这件事如果换成老十胤峨,他一准会帮胤隐瞒下来。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初,在沿海各省招的新兵交予天津卫水师训练。因水师三天连头出海,甭说倭国人,连朝鲜人也不敢再越界搞小动作。
与此同时,碧水传来消息,经过几个月探查,年前来京师大肆囤货的洋人的确怀有别的目的。
茶树不是华国独有,炒茶技艺却是这边独有,洋人来到大清到处特产时就在打听炒茶技艺好的师傅。
四月份位于福州的杂货店遇到几个特殊的客人。并不是长相特殊,而是其衣着普通,却大肆购买华夏各地特产。伙计心中起疑,便问几人买这么多东西做什么,还多是吃食。
几人也没多想,跟伙计直接说他们过些日子跟洋人出海。洋人在印度种活几株茶树,可长势不好,请他们过去种茶,每月有十两银子。
当时杂货店的伙计就提醒几人,天下没有白吃的饭,劝他们三思。
几人没放在心上,还跟伙计说这世上向来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更何况洋人出这么高的工钱,是因为没人愿意跟他们去。
伙计怕搞错,托关系打听好些日子,确定洋人不是第一次招茶师傅,以往没人愿意去,月钱才会涨到十两。可伙计还是觉得跟着洋人出去不靠谱,便写信告诉京城。
太子到碧水的信并未向康熙禀报,只因几个茶师傅想混出去,除了关闭沿海各口岸,否则,他们总有法子出去。于是就没管这件事,而是命早年派往罗马,实则藏在南海小岛上的官员回来,按照太子交代的话向康熙禀报罗马那边的情况。
可是,没等“派往罗马”的官员回来,康熙就打算巡幸塞外。
康熙如今不担心太子逼宫,太过放心便说走就走。五月二十决定,二十七日早上就准备动身。康熙也没有忘记把他的大孙子弘带上。可临到出发时,侍卫向康熙禀报,少一辆车。
康熙掀开车帘:“少了什么车?”
“启禀汗阿玛,十八弟没来。”胤跑过来,“儿臣前前后后查两遍,只有十八弟没来。”
康熙皱眉:“这个小子搞什么。十五,小十五,过来。”
“儿臣给汗阿玛请安。”十五皇子还没到跟前就开始行礼。
康熙:“朕不安。小十八怎么回事?”
“十八弟昨儿问儿臣都有谁随您去塞外。”十五皇子道,“儿臣说除了大哥、三哥、十三哥,还有弘。十八弟一听弘也去,就说他不
太子妃很忙 分卷阅读317
去。儿臣当他开玩笑,岂料他是说真的。
“儿臣劝他别耍小性子,他就跟儿臣哭,儿臣被他哭的没办法,就命一直在门口等着的车夫先回去。儿臣正准备向您禀报,大哥先说了。”
康熙不信:“弘去他就不去?弘,又打你十八叔?”下了马车走到后面问。
小孩儿靠在靠枕上,瞧着二郎腿,吃着嬷嬷剥的瓜子仁,悠悠道:“我从没打过十八叔,皇玛法,不要冤枉我。”
康熙根本不信:“有没有威胁过你十八叔?弘,朕只给你一次机会,你如果还不说实话,被朕查出来,朕打的你屁股开花。”
小孩脸色不变,边吃边说:“不信你去查啊。”顿了顿,“明明是十八叔骄气,不想去塞外就赖到我身上,您居然还信。果然最疼十八叔,一点也不疼我。”
第174章胡说八道
康熙盯着小孩问:“真没有?”
“没有。”小孩擦擦手,揉揉有点酸的腿,“十五叔和十八叔住得近,您问十五叔有没有见过我打十八叔。”
十五皇子:“没有打过。”
“没有打过?”康熙转向小孩,“意思是你没少吓唬他?”
小孩盘腿坐着,托着下巴望着康熙,沉沉叹了一口气:“皇玛法认为我有吓唬十八叔,那就有吧。你的心是偏的,不会向着我了,我说啥也没用。”
康熙噎了一下:“弘,你给朕等着。”转身就问,“十五,十八在哪儿呢?”
“在他房里。”十五皇子道,“汗阿玛,你过去小十八也不会去。”
弘爬到车窗边,吐出三个字:“娇气包。”
“你给朕闭嘴!”康熙回头瞪他一眼,就往南三所去。
太子望着康熙走远,才往弘那边去:“真没打你十八叔,也没吓唬他?”
“没打过。”十五皇子替弘说,“但也没少吓唬十八。”
太子挑眉,扭头看向十五皇子:“比如呢?”
“往十八弟书里面放虫,找奴才编个草蛇放十八弟文具盒里,或者走在十八弟身后故意吓他一下。”十五皇子看着弘很是无奈,“你这孩子怎么就挑他一个人欺负呢?”
弘认真想一下:“好欺负。”
啪!
太子朝他脑袋上一巴掌:“很得意是不是?”
小孩捂住脑袋往里退几步,估摸着太子够不着他,大声说:“你又打我?我跟十八叔玩,他自己胆小要哭,也能怪我啊?”
“你可真是孤的好儿子。”太子虚点了点他,“再也没有比你更不要脸的小孩。给孤下来,去给你十八叔道歉。”
十五皇子拦住:“千万别,太子二哥,你这边打了他,他赶明儿就得找十八弟报复回来。长此以往下去十八弟会越来越怕他,如今还只是不愿意跟他一块。”
“胡说八道。”弘瞪十五皇子一眼,“阿玛,不要听十五叔讲,十八叔是十五叔的弟弟,他只会向着十八叔,不会向着我。”
十五皇子好笑:“你是我侄子,以后也是我外甥,对我来说你和十八就是我的手心和手背,我不会偏帮你俩任何一个。”
“皇玛法还说最疼我呢。”小孩道,“你们大人满嘴谎话,我才不信你们呢。”
十五皇子揉揉额角:“那你说说小十八为什么不怕别人,偏偏怕你?”
“那你有啥证据是我做的?”小孩反问。
十五皇子呼吸一窒:“我缠不清你,待会儿你皇玛法回来,他自然会找你。”
康熙到南三所十八皇子的住处,推开门听到小孩的笑声,看了看左右,疑惑道:“这笑声是小十八的?”
门房点了点头。
康熙纳闷:“十五刚刚不是说十八在哭?”
“禀报皇上,十八爷前一刻还在哭。”门房道,“估摸着您已经出宫,他不用去塞外,就开心的笑了。”
康熙看他一眼,到小十八房里见小儿子眼皮通红,显然刚刚哭过,看到他来了,嘴边的笑凝固,“怎么了?”
“汗,汗阿玛,你你咋来了?”小十八霍然起身。
康熙:“朕等你一起去塞外,左等右等等不到人,不想跟朕一起去?”
“不是。”小十八脱口而出,“汗阿玛,别问儿子啦,您快去吧。”
康熙蹲下,面对着他:“怕弘揍你?跟着朕,他不敢揍你。”
小十八张了张嘴,话到嘴边犹豫起来:“儿子嫌马车颠,塞外没有宫里舒坦,反正儿子不去塞外。”
“你不去,朕可就真不等你了。”康熙起身威胁道。
小孩使劲点了点头:“快走吧。”可别再说了,再说下去他会忍不住跟去的。
康熙见状,叹了一口气:“小十八,你不能躲弘一辈子。”
“等儿子大了,搬到宫外就不躲他了。”小十八接的干脆。
康熙无奈又好笑:“行行行,朕走了,回头给你带牛肉干。”
“谢谢汗阿玛。”小孩送康熙到门口,看着康熙消失,眼眶里蓄满泪水。
门房看着不忍:“主子,五阿哥再欺负您,就去告诉太子殿下啊。”
“你不知道啦,弘那个坏家伙往我书里面扔虫,正是因为太子二哥为了我揍他一顿。”小十八道,“我告诉太子二哥,他还会想法子捉弄我,我才不要告状呢。”
门房:“可是您不告状,五阿哥也会欺负您啊。”
“不会了。”小十八道,“我十五哥说,汗阿玛给那个坏家伙请好几个师傅,等他从塞外回来,会忙得跟我一样,放了学就去吃饭,吃了饭就想睡觉。”
弘看着康熙一个人回来,趴在车窗边,笑眯眯的问:“皇玛法,冤枉我了吧。”
“你十八叔给朕看了你吓唬他的草蛇。”康熙道,“你还有何话说?”
弘眨了一下眼:“蛇上面有我的名字?”
康熙楞了愣:“蛇上面怎么可能有你的名字?”
“没我的名字,咋知道是我的?”小孩反问,“我还说是十八叔自己编的,诬赖我呢。您给不给我做主?皇玛法。”
康熙回过神,忍不住叹气:“弘啊弘,以后再让朕瞧见你作弄十八,朕不跟你废话,直接揍你。”
“皇玛法,您越来越老,我越来越高,你追不上我的。”小孩说着,连忙往后退两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