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00年做游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曾启动
三个人打车去北州电影学院,这两个月大家都发了不少钱,再也不会像学生时代那样公交车转公交车的路程了。
路上小尹聊起这个座谈会,据说是不定期举行的,主题也是不定,有些类似于当年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年轻时的那个小俱乐部一样。
程博闻说:“我听说北州电影学院总是能找到一些市面上不容易见到的电影,有些甚至连字幕都没有,全靠外语功底。”
小尹说:“听听英语,看看画面,也能将就明白吧。”
程博闻说:“如果是意大利语呢?俄语呢?法语呢?”
曾启说:“我懂几句法语和日语的,勉强能看*****。”
小尹说:“那没有字幕,没有对白也看得懂啊!”
曾启说:“最牛逼的程序员约翰卡马克说过,第一人称设计游戏就像A片一样,剧情是需要的,但是用户不是为了这个剧情买单的……”
大家一阵大笑。
小尹说:“既然是科幻片,估计是美国电影吧。”
这个没有异议,科幻片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正如同幽默是智力过剩的表现之一。
三人来到北州电影学院的某个小剧场,小尹登记了名字的时候,接待笑着说:“贾导演今天也来了!他也是我们这里毕业的。”
小尹说:“贾导演是哪一位?”
接待说:“哎呀,贾导演啊,国外得奖的,新一代导演啊,我看你的造型,很像他片中的主人公小武啊!还以为你欣赏这个角色,专门打扮成这样呢。
小尹默然无语,三个人找了地方坐下。
程博闻忍不住问:“小武是干什么的?”
小尹说:“是个小偷。”
然后再也没说什么……
第二十一章 票房神话
21 票房神话
研讨会开始,有个年轻主持人介绍了今天的流程。
先是一位领导致辞。
接着是放映一部去年的美国科幻片《火星救援》。
然后放映一位爱好者所做的一组科幻短片剪辑,《科幻电影与地球》。
最后是自由交流论坛,大家都可以“科幻电影与XX”为主题来做不超过三分钟的演讲,请大家在电影换片时在主持人那里报名。
《火星时代》开始放映,这是一部精心制作的美国大片,也是一部毁誉参半的科幻电影。
该片为了营造一个火星的表面创造了电影历史上最大的布景,足有55英亩的庞大红色沙丘,片中壮观的火星沙尘暴使用10台V8风机打造的。
两个男主角名字不那么出名,男一号是1994年著名电影《阿甘正传》的二号角色丹上尉,男二号则是1994年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一号角色银行家安迪杜弗伦,女一号则是《角斗士》里面女一号,罗马帝国的长公主。
电影描述了人类进行的一次火星探险,一支探险小队遭遇沙尘暴,另一只探险队前去救援的故事,而救援过程中,对人类的起源做了新的探索……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科幻电影,科幻到写实的虚幻结合,往往起来经常枯燥,一般爱好者看不到结尾就会睡着,如看到结尾则会惊叹……
但是再多的瑕疵也不能无视震撼片中创造火星的奇异景观,和人类起源的壮丽画面……
片子放完,全场的掌声稀稀疏疏,不是所有未来评为经典的片子都会得到同时代的掌声,包括著名的《银翼杀手》……
接着播放的一位爱好者的剪辑的短片《科幻电影与地球末日》
片中截取了《未来水世界》,《十二猴子》,《独立日》,《地球末日》(绝世天劫),《终结者2》《天地大冲撞》(彗星撞地球)等,各种灾难性的场面,地球的毁灭,以及人类的努力。也有今年夏天要上映的斯皮尔伯格的新片《AI人工智能》预告片段……
最后则以《银翼杀手》中克隆人的独白结束:
为生存而战斗的克隆人把银翼杀手(blade runner)哈里森福特打入绝境,却在最后一刻就伸手拉住了对手,因为克隆人知道自己的生命将走到尽头。
(此片的同名游戏由著名游戏公司,红警的缔造者westwood制作,获得无数交互艺术方面的大奖,以惊艳的图像动画以及多线式剧情影响深远)
克隆人说:
我见过你们人无法置信的事情,
我目睹战船在猎户星座的边缘起火燃烧,
我看着C射线在唐怀瑟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耀。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在时间中消逝
亦如眼泪,消失在雨中。
剪辑结束,全场安静,继而爆发阵阵的掌声,这是对经典科幻电影的致敬,也是对这组剪辑的鼓掌。
主持人说:“我们请这段视频的剪辑者,爱好者郭同学来谈一下。”
原来他不是北州电影学院的?周围人议论纷纷。
郭同学上的是法学院,他自称研究生将考回北州电影学院。只见他站在前面侃侃而谈:“前年的7月7日,也许在座的人和我一样,惊讶的发现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复制》……
台下想起了赞同的声音。
郭同学继续说:“写这篇作文的时候,我想起初三看的科幻片《终结者2》那种末世感,我在思考过,如果地球的末日来临,我们该怎么处理?
比如《天地大冲撞》和同一年《绝世天劫》,彗星及陨石撞击地球,科学精英们去爆破陨石,炸毁彗星这些场面。可是大家都知道,这些片子都是外国人(美国人)拯救地球,有没有可能中国人来拯救地球呢?
你们看看《独立日》里面,全球军队反击的时候,中**队又一次缺席了,难道中国人不能拯救地球吗?”
“好”!
讲台前一个26岁左右的健壮男子带头叫好,曾启看过去,有些眼熟!
“是吴健将啊!”旁边有学生认出来,这位著名的武术运动员,夺得多次全国武术锦标赛冠军。李连杰在前,很多武术冠军都走上了从影之路,在香港的功夫片市场打开门路,比如吴健将的学长赵文卓,就饰演过最年轻的黄飞鸿。而吴健将,在内地广为人知,主要得益于在前年的连续剧《小李飞刀》中饰演二号男角色,青涩的阿飞。
主持人看到是吴,就说,既然吴先生也来参加论坛,也上来和郭同学说几句如何。
吴健将一个漂亮的起身飞跃就站在的讲台上,矫健潇洒的身手带来一片喝彩。
他拿起麦克风侃侃而谈:“我是这样认为,无论科幻片还是什么类型的片子,中国人应该有自信,比如西方的军事片,战争片,什么兰博第一滴血,特工詹姆斯邦德,一个人消灭一个连,一个团,怎么都打不死,大家就说厉害!中国要出这么一个特种兵,打几十个人,就有人说假的……有意思吗,贱不贱呐!”
台下掌声雷动,主持人说:“我们还是回归到科幻片来说好吗?请问郭同学,你怎么考虑的科幻与地球末日,曾经有个说法,中国只有科幻迷,而没有科幻市场,因为连代表中国科幻的杂志只有一本。”
郭同学说:“1999年高考7月那一期《科幻世界》卷首刊登了主编阿来的文章,讲述记忆移植让人长生不老的梦想,同期还有一篇《心歌魅影》是关于记忆移植的小说。正好和高考作文题不谋而合,继而《科幻杂志》发行数量暴涨10倍!
所以说高考可以改变人生,也可以改变一家杂志的命运,甚至改编了中国科幻文学的未来……
《科幻世界》每年一次评选的“银河奖”是中国最权威的科幻文学奖,1999年的一等奖叫《带上她的眼睛》,作者是刘慈欣。2000年,刘慈欣的作品获得《银河奖》特等奖,这就是我想拍摄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大家都应该看过吗?
那自然是,在座的大半都是科幻爱好者,反倒是曾启毫无印象。
郭同学继续说:“想象一下,几十亿人类躲在地下,用几千座超过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发动机推动,在领航宇宙飞船的指引下,向太阳系外飞行,要用2500年在星际间流浪,找寻人类的归宿……何其壮观,那不是流浪,那是史诗般的旅行!”
有个上了岁数的貌似导演举手表示要发言,获得许可后,他说:“我觉得郭同学想法是好的,但是真的很难,纵观几十年的国内电影,科幻片寥寥无几,也许大家能说出《珊瑚岛上的死光》,哦《还有霹雳贝贝》,那《错位》,《大气层消失》,《合成人》,哪位再举出五部,凑上十部出来?
纵观这些科幻片,和国外的差距是什么?全方位差距,道具,背景,特效等等……
现代科技来源于国外,现在工业来源于国外,科幻片是建筑在工业和科技基础上的,这是真的差距,和情怀无关……
另一个有点岁数的似乎也是导演说:“1990前冯小宁导演拍摄科幻片《大气层消失》,演员是吕丽萍和吴京……安……”
导演看看台上站着的功夫片演员吴健将,接着说:“成本一共是50万,等到前年拍《黄河绝恋》的时候,也不过三四百万,片中的轰炸军舰都是导演自己做的模型,这是体制的经费问题,现在放开了些,拍高成本的电影怎么才能收回成本呢?”
两位导演都是有资历的,说的也是很真实的现实。让曾启也颇有感触,这和游戏业所处的环境背景还真像,技术落后,资本轻视,人才缺乏。唯一幸运的,找到网络游戏这一条快车道后,中国游戏快速超车,那么电影呢?
据说张艺谋正在拍摄的《英雄》将是一次极具冒险的尝试,3千万美元的制作经费要怎么收得回来,大家在拭目以待,据说靠国内,还要靠国际市场。
郭同学站在台上缓缓的说:“我想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都有有希望的。我觉得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比钻石还要珍贵的东西。”
吴健将拍着他的肩膀:“说好了,等你拍《流浪地球》的时候,找我来客串?”
郭同学说:“可以啊,客串我可不给钱,你最好还能赞助一些……”
台下那位导演问:“那么郭同学,你认为这部电影要什么时候拍出来呢?票房预计又是多少呢?”
郭同学说:“假如今天是开始一个梦想,我想十八年后他会长大,那就是2019年上映……”
曾启听了愣了一下,2019年,这是在自己重生的后一年,自己毫不知情。
郭同学继续说:“参考这样一部科幻电影最低需要2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那么要5000万美元票房才能收回成本,差不多要4亿6千万票房吧……”
台下一片唏嘘,这等于2000年中国电影票房的50%……
吴健将给他打气:“别这么低,科幻片《黑客帝国》票房是4.6亿美元,你跟它对标,《流浪地球》票房来个46亿人民币!”
二十二章 梦想现实
22 梦想现实
《流浪地球》46亿?这种预言就像同一年天涯上一个著名的帖子,预测中国将在三十年GDP超过日本一样,被喷的有理有据,体无完肤。
好在这台下的青年们明知道是开玩笑,还是一片掌声和笑声!
吴健将继续宣言:“至于我的电影吗,不要等十八年,十六年后就可以,票房比你的再多十个亿,56亿!”
台下笑翻了,毕竟都是年轻人,热血一点有什么不好。”
曾启听到旁边一个四川口音的小伙,二十岁出头,嘴里嘟囔着说:“照这么计算,我要拍个动画片,说不定也有50亿票房呢。”
说完打了一个嗝,对周围人道歉说:“不好意思,中午吃的饺子……”
曾启心想:“科幻片国内怎么可能过十个亿,有那么多群众基础吗?动画片自己知道有个叫《大圣归来》的,各种机缘巧合,也没能上十亿,想超过那是绝不可能的。”
真想上去反驳一下,又一想,那位吴健将的电影倒是好像破了纪录,要不上去勾搭一下?
说不定有什么机会合作呢!
曾启正想上去打招呼,却看到著名的贾导演走到了自己身边,对小尹说:“这位同学是……
大概是因为小尹的穿着和造型太像自己电影中的人物才走过来啊。
小尹看着这位去年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的著名导演,一下子有些激动,又有些怯场,说不出话来。
曾启连忙说:“我们不是学电影的,我们是来学习的?”
贾导演反倒是有了些兴趣,学什么?广告,编剧?摄影?”
曾启说:“我们是做游戏的!”
贾导演说:“这不是好职业啊,做游戏有什么前途啊,我拍片子的时候,最烦那些演员玩什么掌上游戏机……多耽误时间呐。”
贾导演边说边走开,就像曾启三个人是站台的过客一样。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程博闻说:“贾导演这么讨厌游戏,想不到……”
曾启默然不语,心想,现在的电影市场比游戏市场强多少呢?很多年前,电影不也是毒害青少年工具之一吗?想起比贾导演前好几代的陈凯歌在《霸王别姬》里面的台词:
“都是下九流,谁瞧不起谁啊?”
研讨会结束,三人搭车返回,照旧曾启坐前排,俗称最危险的位置和结账的位置。车上就随便谈今天的见闻。
一直沉默不语的小尹突然拍拍他前排的座位说:“曾哥,我准备离职!”
曾启从前排扭过头来,非常惊讶:“你才来不到三个月,工资已经涨过了,黄老板发的红包也挺多,住宿环境也不错,为什么要离职呢?”
小尹低声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都挺好,这里收入待遇都挺好。可是我一直做得就是打补丁,修复的工作,今天这个研讨会,让我听到很多。
那个做剪辑的是学法学的,那个吃饺子的是学医的,大家都为了梦想在一起畅谈,年轻是干什么的,是实现梦想的,我的梦想是做自己的游戏!”
曾启有些说不出话,确实,招小尹过来的时候是说做游戏,还答应用小尹的程序引擎在开发。结果来了就是在不断的改游戏的新手,除bug,反外挂……确实和初衷有不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