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同窗几年,佑哥儿很熟悉霆哥儿嘴欠的德性,也不动气,微微笑道:“阿萝妹妹考了第一,我自然为她欢喜。”
霆哥儿又撇撇嘴,还待说什么,忽地看到阿萝下面的那个熟悉的名字,眼睛骤然亮了起来,兴奋地笑道:“刘姑娘考了第二,真是厉害!”
佑哥儿:“……”
妍姐儿考得好,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啊!
有嘴说别人,怎么不拿镜子照照自己
佑哥儿默默地看了莫名兴奋骄傲的霆哥儿一眼,很快收回目光。实在是霆哥儿那副蠢样不忍目睹。
钰哥儿钦哥儿对视一眼,颇有默契地眨眨眼。
大家年龄差不多,其实对彼此心中所想,都能窥出几分。反正各有各心仪的姑娘,只要没同时喜欢同一个,无需争风吃醋,那就相安无事了。
霖哥儿不愧是霆哥儿最亲近要好的堂兄,一张口就戳中霆哥儿的心肺:“霆堂弟,刘姑娘如此优秀出众,月考竟只比阿萝堂妹低了一分。待会儿她若是主动问起你月考如何,你该怎么说”
霆哥儿:“……”
霆哥儿如胸口被刺了一箭,一脸痛苦悲愤:“我也不是成心考倒数第一。”
此时此刻,他万分怀念有陈小宝儿做同窗的日子。
永远有人给自己垫底的踏实和快乐,他以后再也体会不到了。
佑哥儿他们三个,都被霆哥儿悲愤欲绝的模样逗乐了。
……
就在此刻,几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书院门口。
霖哥儿眼尖的很,第一个迎上前,先和堂姐堂妹们一一打招呼寒暄。然后才彬彬有礼地喊了一声“芸表妹”。
和冲动的霆哥儿一比,霖哥儿显得亲和有礼。
数日相见,众人也算熟络了。梅芸也笑着喊了一声霖表哥,然后略苦着脸叹道:“这回月考,我考了最低分。回府之后,一定会挨
1003.第1003章 静好(一)
第1003章 静好(一)
孩子们在书院读书月余,第一次的月考成绩,身为亲娘也都关心的很。
阿萝拿了第一回来,谢明曦并不意外,微笑着鼓励了几句。
阿萝有些惊讶:“我被扣了一分,母后真的不怪我”
谢明曦失笑,反问道:“在你心里,我就这般严苛不近人情”
阿萝反应极快,立刻奉上甜甜的笑靥:“当然不是。在女儿心里,母后是天底下最温柔最慈爱的亲娘了。”
谢明曦似笑非笑地瞥了大拍马屁的阿萝一眼:“此话当真!”
阿萝猛地用力点头:“千真万确,绝无虚假。”
母女两个帅嘴皮子逗趣,一旁的顾山长轻笑不已。
阿萝天资聪颖,自幼被精心严格教养,四岁起启蒙读书。今年才入莲池书院。在一众优秀的新生中,依然是最出色最耀目的那一个。
当然,比起当年的谢明曦来,还略略差了一线。
顾山长做了数十年的山长,也只遇到过一个谢明曦罢了。
谢明曦又笑着问起了佑哥儿等人的月考成绩,阿萝一一作答:“……佑哥哥考了第一,霖堂兄考了第二。对了,霆堂兄又考了倒数第一。”
说到霆哥儿,就不得不说一说今日的趣事了。
“霆堂兄可笑的很,妍姐姐出于好心鼓励他几句,他就激动得不知东南西北了。握着拳立誓要好好学习。一脸凶样,像是要揍人一般,妍姐姐都被他吓到了……”
阿萝将霆哥儿和刘妍说话时的蠢样子学了一遍,逗得顾山长开怀而笑。
谢明曦也微微笑了起来,意味深长地看了阿萝一眼。
阿萝在感情上不甚细腻,甚至有些迟钝,和她爹当年一样……
“你今日的课业还未完成,自己去书房。待用膳时,我命人去叫你。”无情的亲娘很快张口撵人。
阿萝早已习惯了繁重的课业和忙碌的学习生活,闻言点点头,麻溜地去了书房。
顾山长笑着嗔怪:“你也真是。难得阿萝今日兴致这么高,想缠着你说话。你就多陪她片刻又有何妨”
谢明曦从不和顾山长口舌较劲,笑着应道:“师父说的是。要不,我这就让人将阿萝叫回来”
顾山长果然立刻改了口:“罢了,去都去了,就别来回折腾了。你这个亲娘,什么都好,就是对阿萝太过严格了些。”
人老了之后,总会溺爱晚辈,又爱絮叨。
顾山长也未能免俗。数落了片刻,又心疼起谢明曦来:“你是中宫皇后,宫中诸事皆由你打理。还有宫外那些学堂善堂女子作坊,也得由你拿主张。你整日这般忙碌,可得好好保重身子……”
谢明曦颇有耐心,微笑着听顾山长唠叨,也不辩驳。只柔声应是。
这曾是前世的自己希冀而不可得的温暖亲情。
生父生母没给过的温情关爱,如今,师父都给了她。
人生漫漫,岁月静好,便是如此。
……
尹潇潇今日的心情也很好。
霖哥儿在月考中一举考了第二回来,尹潇潇心中十分高兴,将霖哥儿狠狠夸赞了一回。然而,目光落在霆哥儿的身上。
没等尹潇潇询问,霆哥儿已小声说道:“对不起,五婶娘,我考了倒数第一。”
尹潇潇:“……”
不生气!不动手!
尹潇潇深呼吸一口气,将心头翻涌的火气按捺下去,挤出一个略显僵硬的笑容:“当年五婶娘读书时,其实课业也不算出众。以后你好好努力便是。”
往日一提起读书,霆哥儿总有几分敷衍,随口应一声便是。今天却如打了鸡血一般,昂首挺胸信誓旦旦:“五婶娘放心!从今日起,我就发奋
1004.第1004章 静好(二)
第1004章 静好(二)
这一层窗户纸,一旦被捅破,便霍然明朗。
怪不得霆哥儿近来读书格外刻苦,一副奋发向上的模样。
等等,这么一想,霖哥儿好像也有些不对劲啊!和她说话时也会不时分神,偶尔还会傻笑……
该不会,霖哥儿也到了春心萌动的时候吧!
待孩子们散学归来,尹潇潇先找了个理由,打发霆哥儿去书房:“霆哥儿,我有些话要单独问霖哥儿,你先去书房。”
霆哥儿应了一声,临走前和霖哥儿悄然使眼色。
霖哥儿眨眨眼,示意自己心中有数。
尹潇潇将两人的挤眉弄眼看在眼底,好笑不已。对着自己的儿子,尹潇潇无需有什么顾忌,直截了当地问道:“霖哥儿,你老实告诉我。你和霆哥儿近来在捣什么鬼你们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霖哥儿目光有些漂移不定,语气倒是坚定:“没有,我们没有事瞒着娘。”
尹潇潇眼眸微眯,冷不丁地问了一句:“你有喜欢的姑娘了”
霖哥儿:“……”
霖哥儿一张俊脸瞬间绯红:“没、没有。”
尹潇潇好气又好笑,瞪了一眼过去:“就这副模样,还敢说没有。快些如实道来,你倾慕哪家的小姑娘还有霆哥儿,他是不是也有喜欢的姑娘了”
霖哥儿一张脸红得像猴屁股,少年隐晦的心思被骤然说破,别提多羞臊了。还要逞强否认:“没有的事,娘别胡乱猜疑。”
还说没有!
瞧瞧那张脸,热得都快能蒸鸡蛋了。
尹潇潇心里好笑,故意沉了脸:“好,你不说,我这就去单独问霆哥儿。我倒要看看,你们两个谁能嘴硬到底。待我问个清楚明白,以后你们两个休想偷溜去莲池书院外见人家小姑娘。”
霖哥儿脱口而出道:“娘!你怎么知道我们去莲池书院是要见她们”
猜也能猜得出来。
不然,他们两个哪会这般体贴,每日晚上都去莲池书院外等阿萝她们一同回宫
尹潇潇见自己诈出了实情,心里十分自得,故作淡然地说道:“些许小事,一想便知。”
霖哥儿也是个执拗脾气,低头道:“既然如此,娘自己想就行了。何必来问我”
尹潇潇:“……”
……
费了不少口舌,尹潇潇也未能从霖哥儿的口中问出心仪的小姑娘是谁。再去问霆哥儿,也是一样。
这两个倔头,还真以为自己拿他们没法子了。
尹潇潇本想亲自去莲池书院外看一回。转念一想,孩子们大了,管束得过紧了,也不是美事。只要言行不出格,也就罢了。
再者,目前看来,此事对他们两个的正面影响更大一些。
就连霖哥儿,也比往日更刻苦了。颇有下次月考要拿第一压佑哥儿一头的雄心壮志。就像是急切要炫耀自己鲜亮羽毛的小雄鸟。
看着也怪有趣的。
尹潇潇索性也不再多问。
在众少年少女休沐日进宫时,尹潇潇细细看了一回。
这一看,哪里还看不出来是怎么回事
霖哥儿一见芸姐儿,眼睛闪闪发亮。
霆哥儿见到妍姐儿,没了半分坏脾气,嘴角都快咧到嘴边了。
孩子们还小,婚嫁之事过几年再操持也无妨。不过,有这么聪慧水灵的小姑娘在眼前,多看上几年看看品性也是好的。
尹潇潇以婆婆看儿媳的目光,不动声色地打量芸姐儿妍姐儿,越看越觉满意。
高门嫁女低门娶媳。
梅家门第略低些,不过,梅家是天子外家。这几年有天子提携,梅家和谢家一般,一跃成了京城新贵。芸姐儿娇美活泼,单纯可爱,颇讨人喜欢。
刘家是西北望族,妍姐儿的祖父是蜀地郡守,论家世,也不算低了。霆哥儿无父无母,身份尴尬,
1005.第1005章 争执(一)
第1005章 争执(一)
谢明曦看似温和,其实不是热情易亲近之人。能在她心中真正占据一席之地的人,少之又少。
盛鸿阿萝之外,她最亲近的便是顾山长了。
她对自己的亲爹尚且不冷不热,对梅太妃这个婆婆也委实说不上热络殷勤。不过,礼数却是周全,该尽的孝心半分不少。
“母妃的寿辰就快到了。”谢明曦含笑说道:“儿媳打算为母妃好好操办一回生辰宴。也令宫中趁着此机会热闹一番。”
梅太妃心中受用,有些不安地低声道:“又不是整岁寿辰,这般大张旗鼓地,岂不让人说嘴”
梅太妃谨小慎微战战兢兢惯了。哪怕俞太后已离世三年,再无人压在她的头上,她也依然低调隐忍。
谢明曦挑眉一笑:“儿子儿媳尽些孝心罢了,谁会多舌谁敢多嘴母妃多虑了。”
是啊!
她的儿子是大齐天子,她的儿媳是大齐皇后。她是大齐后宫里位分最高最尊贵的太妃。她过生辰,操办一回宫宴,委实也算不得出格。
梅太妃眉头略略舒展,终于点点头:“罢了,你和皇上一片小心,我就不推却了。”
谢明曦笑着和梅太妃商议宫宴的具体章程,诸如三品以上的诰命夫人皆可进宫赴宴,天子也设宴,令三品以上的重臣赴宴。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梅太妃进宫二十余年,大半时间都在寒香宫里“养病”度日,便是最得宠的那几年,也无人这般为她操持过生辰宴。一时间,心里既感动又温暖。
谢明曦这个儿媳,聪慧能干,行事周全,实在没什么可挑剔的。
唯一遗憾的,就是只生了阿萝,至今也没传出有孕的消息……
梅太妃一不小心分神,目光在谢明曦平坦的小腹上打了个转。旋即收回目光。
……
婆媳之间,有些话不宜明说。
再者,梅太妃这个婆婆软弱胆怯,儿媳谢明曦却精明厉害足智多谋手段凌厉。婆媳相处,倒是梅太妃更添几分小心。
梅太妃心里存了心思,当着谢明曦的面一字未提。
到了晚上,盛鸿特意前来陪伴她一起用晚膳。
盛鸿每隔几日,总要来寒香宫一回,陪一陪梅太妃。见了儿子,梅太妃心里的欢喜几乎溢出脸庞,比见到儿媳时要高兴得多。
这也是人之常情。
谢明曦心知肚明,因此并未跟着一起来。
晚膳十分丰盛,梅太妃自己顾不上吃,一个劲儿地给盛鸿夹菜:“这都是你爱吃的,多吃一些。”
不一会儿就堆满了一碗。
盛鸿无奈又好笑:“母妃,我又不是三岁孩童,哪里还需要你这般照顾。”
梅太妃笑道:“你就是八十了,在我面前,也永远是我儿子。亲娘照顾儿子,天经地义。”目中满是慈爱。
在亲娘眼里,儿子永远还是幼时模样。衣食住行都需要人照料。
盛鸿心中一暖,不再多说,将梅太妃夹进碗里的菜都吃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