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科举兴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人生若初
将来若是传出去,旁人也说不出不好来,毕竟她年纪大辈分高,孙氏又是章元敬嫡亲的亲娘,就算有心人要说元敬不孝,不敬长辈,也是不能的。
族长很快反应过来,他也是只盼着章元敬更好的,笑着说道:“这样正合适。”
几人落座,族长倒是长长叹了口气,说道:“前段时间,咱们还愁的不知如何是好,没想到元敬一回来,就带了个大惊喜,哎,谁能想到,咱们章家也能出诰命夫人呢,听说县太爷夫人也一直没得朝廷的诰封。”
姜氏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乐呵呵的说道:“都是运气,哎,我也是才知道,原来不只是亲娘夫人,老祖母也能得诰封,不过这可不是随便能得的,要皇帝信任,朝廷答应才行。”
若是不得宠信,就像赵县令这种微末小官,没有丝毫门路的,在本地一待就是很多年,为家中夫人请封的上书一直没有得到回复也是有多。
族长也是个妙人,闻弦声而知雅意,逮着姜氏狠狠的一顿夸,他好歹也读过几年书,夸起人来一百句无重复,直把姜氏夸的喜笑颜开,乐不思蜀。
姜氏被哄得开心了,也愿意给族长面子,他们俩家的关系其实向来都不错:“老七,元敬虽然回来了,但还不知道能留多久,你有啥事儿就直说吧。”
族长笑了笑,看了一眼章元敬,叹了口气说道:“总觉得元敬还是个孩子,但一眨眼的功夫,他就这么大了,哎,章家底子薄,也没有多少读书人,好容易出了一个元敬,我想着,是不是大家伙儿筹钱,办一个族学,也好让族内的孩子有个读书的地方。”
章元敬一听,倒是十分赞同,点头说道:“族长这个主意不错,章家想要兴盛,我一个人能力有限,不如办起族学,不求他们个个通达,但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160
一来识字明理,二来也能有个盼头。”
说完这话,他计算了一下自己的资产,笑着说道:“之前陛下有所赏赐,我愿拿出一百两白银来资助,族长别嫌弃太少。”
族长一听,倒是笑道:“怎么会少,你出了大头,到时候大家凑一凑也就够了,只是你拿出这么多银子来,在官场上可会不凑手?”
其实族长过来,倒是没想要他们出钱,毕竟办学堂,他们自己族内有一个举人在,已经答应了会去教学,其余的也就是一间屋子几本书的事情,章家倒是没这么穷。
只是章元敬愿意拿出来,族长心里也是高兴的,这证明他虽然入朝为官,却不是个自私忘本的,还能惦记着老家的乡亲。
章元敬笑着解释道:“一百两还能拿出来,再多,确实是力不从心了,不过在家的时候,我倒是可以去当一当西席,为族里头的晚辈上上课。”
这又是意外之喜,族长满意的不得了,摸着自己的胡须说道:“好好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别的不图,就图那些孩子能够有你一二分的灵气。”
章元敬笑了笑,想到自己即将离开青州,便趁此机会说道:“只可惜我在家的时候不会太长,族长,到时候,我家祖母和母亲,还得族内多多照看。”
一听这话,姜氏心头一跳,皱着眉头问道:“元敬,这话什么意思,奶奶和你娘不随着你一块儿去任上吗?”
孙氏也有些心急,又有些犹豫的问道:“难道朝廷当官,还不许人家带内眷的,我看县太爷就带着,也没有人说一个不字啊!”
族长也疑惑的朝着章元敬看去,虽然有些大家族中,有人外放当官不带长辈的,但那一个是因为家中还有其他的子女在,可以就近照顾,二来也是怕老人受不了颠簸。章家的情况却不同,章元敬是唯一的男丁,姜氏孙氏的身体又是一向还算康健的。
章元敬微微叹了口气,看了一眼在场的人,索性一块儿说出口,省的到时候还得一遍遍的解释,他先安抚了一眼姜氏,才说道:“此次钦差会一块儿过来,是因为奶奶和娘的诰封高于五品,否则的话,一般都是礼部直接办理的。”
姜氏不明所以,问道:“是啊,这不是陛下信重你吗?”
章元敬笑了笑,说道:“诰命从子,宜人是正五品的诰命,奶奶和娘亲能拿到此诰命,是因为我已经升任到正五品知府了。”
这一下子,大家都反应过来,章明林一直在旁边听着呢,这会儿忍不住问了一句:“正五品的知府,那,那不是跟明湖府知府大人一般大了吗?元敬,你虽是状元,升官的速度是不是也太快了一些,这,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不是都说升官很难,且看看赵大人县令这个位置一坐就是许多年就知道了。
章元敬又说道:“对我来说,自然是好事儿,即使是状元,旁人想要做到正五品,恐怕至少也得数十年时间,但对于家眷而言,或许并不大好。”
章元敬深深吸了口气,也不再隐瞒,开口说道:“我要去的地方,是关山。”
“关山!”孙氏几乎是惊叫出声,那不就是人家发配的地方吗,她虽然是无知妇人,但也知道关山那地方不太平,据说艰苦的连饭都吃不饱。
章元敬点了点头,又安抚着往好处说道:“虽然是关山,但能做一地知府,也是个好机会,说不得做几年,还能被提拔回京。只是那地方苦寒的很,我哪里舍得奶奶和娘亲也过去吃这个苦头,还不如留在青州,等我再次调遣才说。”
若是一日文阁老失势,不愁没办法回京,章元敬自己不觉得关山如何艰苦,当年他往深山老林跑的时候也有,但姜氏年事已高,何必再去那种地方吃苦。
章元敬一心为了家眷着想,姜氏却不这么想,连声说道:“既然是知府大人,去哪儿也不会吃苦,平安啊,奶要跟你一块儿走,关山那样的地方,我哪能放心你一个人去。”
姜氏说的毫不犹豫,在她看来,关山知府也是个苦差事,官职是不小,但挡不住那地方又远又贫的,她哪能自己留在青州享福,却让孩子一个人去呢。
孙氏也是这个心思,儿子就是她的命啊,这一去还不知道要多久,她抹着眼泪说道:“当年你去明湖府,我跟你奶奶就吃不好睡不好的,你去京城的时候,我们更是整天惦记,得了信儿也不能完全安心,这会儿你要是去了关山,山高水远的,留我们在这儿,那还不如跟着去,一家人和和乐乐的在一块儿,不就是冷一点,苦一点,有什么好怕的。”
姜氏向来是看不上孙氏的,但这会儿倒是觉得媳妇这话很对,点头说道:“就是你娘说道理儿,咱一家人在一块儿,什么都不怕,再说了,你不是知府吗,能吃什么苦。”
章元敬听着眼睛发酸,这个世上,大概也只有她们愿意随着自己同甘共苦了,他又劝道:“虽是知府,但官山的条件,肯定不如青州远矣,祖母母亲已经习惯了青州的气候,若是因为我受了不必要的苦,我怎么能心安理得。在这儿,姐姐还能照顾你们一二。”
姜氏却说道:“什么气候不气候的,奶只知道,若是乖孙在身边,我就神清气爽的,若是你不在,我就担惊受怕的,平安啊,我是铁定要跟着你一块儿去的。”
孙氏也连忙说道:“你姐现在也嫁了人,生了儿子,我没什么不放心的。”
不只是她们,就是族长想了想,也劝了几句:“平安,我知道你是担心嫂子她们的身体,但就像她们说的,你走了,她们怕是安心不了,族里虽然能照顾,但……”
姜氏更是说道:“你若是不带着我们走,你前脚走,我跟你娘后脚就追上去。”
章元敬啼笑皆非,又是感动又是无奈,心底却隐隐明白,姜氏怕是会说话算话。到了最后,他到底是敌不住姜氏孙氏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答应了下来。
只是这种时候,他忍不住想起自己的未婚妻,心中颇有几分怅然,也不知道将来他的妻子,能不能做到同甘共苦荣辱与共。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有一个妹子问我,为什么男朋友更加相信在乎妈妈而不是她,
我内心是拒绝这个问题的,
屁话啊,人家老娘为了儿子,能连命都不要,你能吗?
☆、李家
章元敬微微松口了一些,姜氏孙氏却像是怕他反悔了似的,隔日赶忙着拾起东西来,若她们都跟着一块儿去,章家老宅就得空着,一些值钱的,常用的东西,自然还是带着走好。
拾东西这方面,章元敬是连余全都不如的,帮了几次倒忙就被赶了出去,他摸了摸鼻子,索性多去族里头走一走,顺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161
便教一教孩子。
满打满算,能停留在青州的时间也就一个月,但一个月的时间想做事情的话,也就都够了。章家族长早就心有打算,这会儿得了准话,第二天就把学生的班子拉了出来。
章元敬也不推辞,每天至少有两三个时辰窝在族学里头,这么点时间讲书是不够,但用来传达学习方法,考试的技巧倒是足够了。
他这般卖力,当然不只是因为自己姓章,而是想到他带着姜氏孙氏离开之后,章铃兰等于是没有了娘家。虽说如今丁聪这个姐夫看着不错,但世事难料,谁知道他会不会脑子进水,若真有那一日,也只能指望章家族里出面了。
族长也知道章元敬的想法,拍着胸脯保证,等他离开之后,章家一族必定会护着已经出嫁的闺女,别的不说,肯定不能让别人欺负了去。
其实族长也觉得章元敬多虑了,章铃兰亲弟弟都成了五品知府,她夫家只是个乡绅,就算这个知府远在关山,他们也定然不敢薄待了她。
就如族长想的,丁家听说了章元敬成了关山知府,姜氏和孙氏各自拿了诰命,丁家老爷子亲自带人上门道喜,知道他们不日即将出发,不但送了程仪,还特意让章铃兰多住一些时日,家里头用不着她操心,只是临走的时候,把丁智给留下了。
丁家老爷子打的好主意,就算是亲外甥,许多年不见也得生分,这会儿肯定得让甥舅两个好好亲近亲近。眼看着章元敬一把将孩子抱在怀里,背着他满院子的乱跑,一点儿大官的架子都没有,丁老爷子就觉得自己当年的眼光特别好。
丁老爷子满意,章铃兰却看不下去了,一次两次还好,哪有天天驮着那小子满院子乱跑的,也不怕摔着。这一日,章铃兰伸手把孩子从章元敬身上撕了下来,无奈说道:“别太宠着智儿了,这小子鬼灵的很,皮的都没边儿了。”
章元敬伸手摸了摸丁智的脑袋,笑着说道:“男孩子,就得皮一点好,聪明。”
章铃兰差点没发白眼,一听这话就知道没带过孩子,野成这幅样子的,谁带谁知道多想伸手揍一顿,她瞪了一眼儿子,转身说道:“不是说要去李家吗,那就快出门吧,待会儿时间久晚了,这小子玩起来哪有什么够的。”
章元敬同情的看了一眼在亲娘手里头缩着脖子跟鹌鹑似的丁智,转身走了,哎,一年没见,他姐真是越来越不温柔了,抓着外甥的模样跟母老虎似的,也得亏丁聪喜欢。
李家那边早就到了消息,章元敬一到,很快就被领到了李老爷子的院中。
调养身体多年,李老爷子虽然还是不能站起来,但说话不成问题,上半身也已经能动了,这一日天气不错,章氏便搬了个躺椅,让老爷子也能晒晒太阳。
这些年李老爷子不见外人,这会儿看见章元敬倒是高兴的很,招手说道:“不必多礼,来来来,开坐下吧,老夫就想着你该来了。”
章元敬笑了笑,就在他旁边的小凳子坐了下来,伸手很自然的帮李老爷子递樱桃吃,一边说道:“老师,此次虽然凶险,但最后还算是因祸得福,待我到了关山,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师兄,到时候便送信回来,您请放心。”
李老爷子吃了一口酸溜溜甜滋滋的樱桃,口中却叹了口气,一晃眼的功夫,子俊被发配边疆都快五年了,这五年的时间音讯全无,当年老大倒是跟着去安置了一番,但也不知道效用及时,想到现在老大满心培养那个庶出子,李老爷子又没了胃口。
李子俊是李老爷子一手培养出来的,当年中了状元的时候多么风光,谁知道造化弄人,最后偏偏就……有时候想想李子俊可能受的苦,他都很难喜欢那位孙媳妇。
谁知道几年之后,元敬这孩子也能中了状元,若是子俊还在,一门两状元,三进士,那该多风光,只可惜,可惜了……
迎着章元敬坚定的眼神,李老爷子微微一笑,这么多年,这孩子还能不改初心也是难得:“老师知道你的好心,只是你如今身居高位,更应该小心行事才是。”
章元敬倒是笑道:“关山知府虽然权利小,但庇护一个人又有什么难的。”
李老爷子微微皱眉,还是劝道:“关山一地,早已经被镇北王爷拾的妥妥贴贴,你说是知府,但也是下臣,又是京城遣派的,到了关山自然更要谨慎小心。”
他固然担心孙子,但也怕章元敬冒冒失失的,到时候得罪了镇北王爷,连自己也陷进去。
章元敬听完,也知道老爷子的担心了,笑着安慰道:“老师,您想太多了,我又不是要冒然为师兄翻案,只是趁机照顾一些,就是镇北王爷知道也不会如何,说不定还觉得我重情重义,可以担当重任,反倒是对我刮目相看呢?”
李老爷子哈哈一笑,没好气的拍了他一下,说道:“你倒是想的美,哎,真是没想到,你入朝一年,倒是跟我一辈子的官位都差不多了。”
可不是吗,他在官场待了一辈子,最后退下来的时候也就是五品官罢了。
章元敬也跟着笑起来,还故意问道:“老师莫不是嫉妒了?那学生罪过可就大了。”
李老爷子就喜欢他跟自己亲近,当下指着樱桃那说:“是啊是啊,老师心里头不好受,罚你喂我吃完这一盘的樱桃。”
旁边的章氏听了,也笑着说道:“吃几颗就得了,吃太多了,仔细待会儿吃不下饭。”
李老爷子以前是个说一不二的,如今他瘫痪在床多年,脾气反倒是好了一些,听了这话也只是笑:“你这老婆子,我这吃也不好不吃也不好,规矩忒多。”
三个人坐在一块儿说说笑笑,倒是颇有几分其乐融融,这是这些年在李家少有的场景,正在这时候,有丫鬟进来禀高:“老爷子,老夫人,夫人带着小姐和小小姐过来了。”
章氏微微皱眉,但到底是让丫鬟把人带进来,章元敬转身一看,第一眼看见的是那个还不及膝盖高,穿着粉色儒裙的小姑娘。
那就是李子俊与徐氏所出的女儿,李瑶。
李瑶长得很像李子俊,尤其是那一双高高挑起的凤眼,可以预见长大后的美貌,但大约是成长环境的原因,小姑娘一直都是怯生生的模样,比起自己的亲娘来,反倒是跟李子琳更亲近一些,这会儿也是,亦步亦趋的靠在李子琳身后。
章元敬也是见过李瑶的,这会儿见小姑娘恨不得藏在李子琳身后的模样,招手说道:“瑶瑶,过来叔叔这边。”
李瑶下意识的看了看李子琳,见姑姑朝着自己点了点头,这才慢慢的走到章元敬身边,怯生生的叫了一声叔叔,看起来显然是已经不记得他了。
也是难怪,章元敬后期忙着科举,来了李家也多是见一见老爷子,大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163
把章元敬看作自己的亲孙子,只可惜她年纪太大了,年前还生了一场重病,别说出远门了,偶尔吹一个冷风就得躺上好多天。
她上半辈子无福,临老却能遇到这么个孝顺的孩子,把她安置的妥妥贴贴的,隔壁孙秀才的老娘都羡慕,这辈子能过成这样,她也算是没有白白来人间走一趟。
看着泪流满面的哑婆婆和章老汉,章元敬心里也不大好受,古代出行困难,有时候一别就是经年,眼前的老人年纪大了,将来还不知道有没有重逢之日。
不过很快的,他就敛了感叹,转身看了看丁聪,笑着说了一句:“姐夫,以后姐姐就托付给你照顾,姐姐天性善良,你可不要让她被人欺负了去。”
丁聪还是那副胖乎乎的样子,大概是日子好过心宽体胖,似乎比一年前更胖了,这会儿他拍着胸脯说道:“平安,你就放心吧,娘子在丁家绝对受不了委屈。”
章铃兰原本也含着眼泪,这会儿却破涕为笑,说道:“平安,你不用担心我,章家可不是摆设,倒是你,出门在外,照顾好奶奶和娘,也照顾好自己,有合适的姑娘,就快些成亲,到时候给我生一个大胖侄子。”
眼看章铃兰越说越不着调,章元敬连忙挥别了章家族人,踏上了远行的船只,这一去,他也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回来,只希望那时候这些人都还好好的。
离家远行,姜氏和孙氏的心情也有几分低落,不过很快的,她们就打起神来,主要是怕章元敬看着担心,到时候说要把她们送回青州去。
若是一开始就知道章元敬被封了关山知府,姜氏孙氏还会担心,苦恼关山的苦寒,但一开始她们接到的消息是发配,这么一对比,关山虽然穷了一些,当知府至少还是好事儿。
后来又得了皇帝的诰封,有平安陪着,对于姜氏孙氏而言,关山似乎也不再那么可怕了。
章元敬一开始还怕她们不习惯,结果除了孙氏一开始有些晕船之外,其余人都适应的很,尤其是翠儿,大约是年轻的缘故,一路上都兴奋的很,叽叽喳喳的,倒是比在家还多话。
从青州前往关山,前半段也都可以走水路,只是不会路过明湖府,这会儿遥遥的看见天外来客高塔,章元敬心中又平添了几分怅惘。
上一次,他坐在塔上与孟嘉义畅饮,说的是高中归来迎娶孟家女,结果他果然高中回来,孟家却赶在他回来之前就退婚了。
章元敬相信,退亲一事绝对不是孟嘉义的意思,但是那又如何呢,他与孟家止于孟嘉义的几分情谊,这几分情谊,远远不够让他甘愿让亲人受委屈。
姜氏见孙子看着明湖府的方向,还以为他忘不了孟家姑娘,开口说道:“咱们要不要在明湖府停一日,也好去问问孟家,当初到底是什么意思?”
章元敬一听,便知道他家祖母肯定是误会了,摇头说道:“不必了,既然退了亲,就证明我与孟家小姐没有缘分,何必上赶着再去追问,反倒是让孟家难做了。”
孙氏对此颇有几分不平,冷哼道:“今日他孟家退了亲,以后铁定悔的肠子都青了,世界上能有几个儿郎比得过咱平安好。”
听着这话,章元敬摸摸鼻子,暗道这果然是亲娘,看满世界的人都觉得还是自家儿子好。
章元敬觉得这话让人害臊,但姜氏孙氏不觉得啊,两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就差把自家孙子儿子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
章元敬深刻的觉得,如果自己不是带着一辈子的记忆,恐怕早就被宠的自信过度了,听着姜氏孙氏的话,怕是真以为自己天下无双才华第一。
姜氏孙氏说的开心,在船上倒是也不显得寂寞,船上的日子虽然单调,但好歹不颠簸,只可惜这样舒坦的行程只占一小半,很快,他们就得下船换马车继续前行。
章元敬让内眷在船上等着,自己带着余全下去找镖局,谁知刚走下客船,却看见一个熟悉的人正在下头等着,看见他便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来。
章元敬看着越发瘦削,身上的阴沉更甚的孟嘉义,神色也有些恍惚,但是很快的,他就回过神来,露出一个笑容来,拱手说道:“孟兄。”
孟嘉义怔然,像是没料到他还能好声好气的与自己打招呼,也抬了抬手,说道:“章弟,久别重逢,还能一聚否?”
章元敬没有推辞,跟着孟嘉义来到一家僻静的酒楼内,还未坐下,却见孟嘉义长揖到底,声音中带着歉意:“舍妹的事,是孟家做的不对,孟某深表歉意。”
章元敬见状,心底好歹舒坦了几分,叹了口气扶起孟嘉义,说道:“既是无缘,便罢了。”
孟嘉义抬头看着章元敬,心中不替自己的妹妹感到惋惜,若只是继母作祟,他还能厚着脸皮继续婚约,但若是连茵茵都不愿吃苦,他又能如何呢?
在孟嘉义的心中,章元敬这样的人,早晚都会一飞冲天,更难得他又是个重情重义的,若是妹妹跟着吃几年苦,将来必定得他尊重,可惜,茵茵并不愿意。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真的快出来了了了了了了
☆、商队
孟嘉义心中愁肠百结,他抬头看着章元敬,见他待自己的态度一如既往,心中又是一叹,不知道该称赞这个少年郎心胸宽广,还是感叹妹妹没有福分。
想的深了,想的远了,孟嘉义心中那口郁气怎么都咽不下,忍不住开口说道:“这些年来,我做了那么多,如今想来,也不知道自己走的这条路值不值得。”
章元敬抬头去看,却见孟嘉义脸上带着几分恍惚,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片阴郁之中。
他听见孟嘉义继续说道:“我所坚持的,或许人家根本不需要,所求的,也注定得不到,兢兢业业反让人耻笑,往后看二十多年,也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有何意义。”
章元敬听着,只觉得孟嘉义竟有几分心生死志,想到孟家那乱糟糟的状况,他倒是有几分同情,他们家固然贫苦,但好歹一家子其乐融融,不像孟家,父不父子不子,明明是血脉亲人,却恨不得要了彼此的性命。
想到这里,章元敬开口开解道:“孟兄,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此次一别,还不知道将来有没有再见之日,何必因此耿耿于怀,人生在世,只要问心无愧就是,有没有意义,自己便能知道,当初你为何而做,莫非只是图他人之心吗?”
孟嘉义微微一怔,随即摇头说道:“我虚长你几岁,如今却还要你来开解,这次,却是是我孟家对不起你。”
1...4142434445...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