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人生若初
犹豫了一下,他还是说道:“茵茵没有那个福分,孟家的人的心,或许真的比较硬。”
想起他回家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164
之后质问继母,却被孟文茵开口拦住,那时候看着眼前美艳绝伦的少女,他几乎快要认不出来,那还是不是他从小爱护,曾在母亲幕前相拥而泣,发誓要好好照顾的那一个。他想让文茵走的路,并不是妹妹想要的,那一刻他终于认清事实。
就像他憎恨继母,祖父明明知道他们之间无法调节,却还是希望他能后退一步。茵茵也是如此,比起自己的未来来,他这个大哥不值一提。
那一瞬间,孟嘉义对自己,对未来,甚至产生了一种怀疑,他坚持了那么多年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或许,他才是整个孟家最为天真的人,才会对他们报以期待。
孟嘉义想了许多,这一次从孟家离开的时候,他没有通知任何人,只想着跟章元敬道一声歉意,对于孟嘉义而言,其实他们孟家也不是良人吧。
让他没想到的是,章元敬不但没有责怪,反倒是反过来开解安慰他,这番胸襟更是让他自愧不如,也许这些年,他在孟家耗了太多的岁月,以至于眼界也变小了。
孟嘉义脑补了许多,最后化成一声叹息:“今日之后,我会往南方走一趟,这么多年过去,我也该践行当年的约定了。”
章元敬并没有问到底是什么约定,反倒是孟嘉义自己解释道:“当年外公一家被流放到南疆,与我有婚约的表妹也是如此,这么多年来,他们音信全无,如今茵茵不用我担心了,我也该去南疆看一看,也让九泉之下的母亲能够安心。”
章元敬笑了笑,举起手中的那杯水酒,朗声说道:“今日一别,我们一人往北,一人往南,怕是要在大兴的两端,只希望各自顺利,如愿所求。”
孟嘉义也跟着笑起来,狠狠的饮下三杯水酒,这才说道:“前往关山的路途遥远,虽是官道,你带着内眷随行也不方便,不如与吴家随行如何?”
“吴家?”章元敬惊讶的问了一句,“莫不是山西吴家?”
大兴时期,晋商已经较为出名,虽然称不上富可敌国,但晋商沆瀣一气,确实是已成气候,吴家就是八大晋商之一,最爱走南闯北,就是青州也有晋商的影子在。
孟嘉义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与吴家大少爷正好有几分交情,每年他们吴家必定是要前往关山,交易皮货,若是能与章弟同行,他们也能省去许多麻烦。”
这话里头的意思明白,吴家每年都走这一趟,可见皮货生意的利润巨大,但古代关卡众多,吴家要走这条路也少不了打点,花了银子还好说,最怕的是遇到地头蛇找麻烦。
章元敬虽然无人无财,但他是朝廷赐封的关山知府,有正五品的官职在身,真要是遇到当地的势力,他把自己的身份亮出来,当地的官员就算不礼让三分,也不会赶尽杀绝。
章元敬是官儿,吴家是商,两项同行倒是互利互惠,所以孟嘉义才会从中牵线搭桥。
果然,章元敬一听,只是犹豫了一会儿就爽快的答应下来,笑着说道:“孟兄送上这份大礼,我现在这里提祖母和母亲谢过了。”
跟吴家同行,别的不说,至少不用担心安全,姜氏和孙氏也能安稳一些,章元敬这番感激也是真心实意,只是如此,倒是让孟嘉义更加叹息两家无缘。
喝完这顿酒,孟嘉义亲自带着章元敬去了吴家别院一趟,吴家早已经准备完毕,就等着孟嘉义这边的消息,看见两人携手而来也是吃了一惊。
吴家大少爷吴文龙也是个妙人,原本孟嘉义提这事儿,他觉得不太靠谱,两家婚事都吹了,他是章元敬的话也不乐意听这位大少爷的,多丢人,谁知道这两人看着居然挺要好。
一瞬间,吴文龙几乎要怀疑这两人是不是真有传言中的关系了,不过他跟孟嘉义相识多年,好歹知道他心中有一个表妹,不堪的名声多是继母所为。
等两人到了身前,吴文龙倒是回过神来,朗声笑道:“怪说今早就听见喜鹊叫唤,原来是有贵客临门,吴某见过章大人,孟兄。”
吴文龙长着一张忠厚老实的圆脸儿,这会儿说着客套话也不让人反感,反倒是觉得亲近,章元敬跟孟嘉义对视一眼,倒是明白孟兄为什么说他必定会喜欢此人了。
章元敬笑着抬手,说道:“吴少爷客气了,这里又不是官场,咱们彼此直呼其名便是。”
吴文龙见他说的实在,不像是客套话,再看孟嘉义的脸色,倒是哈哈一笑,朗声说道:“既然如此,我就托大,仗着年长几岁,叫你一声章家弟弟。”
章元敬也不推辞,笑着说道:“吴兄客气了,此行一路,还请吴兄多加照顾。”
吴文龙点了点头,又说道:“客气什么,总不能让你白叫一声哥哥,再说了,吴家也有随行的女眷,到时候令堂觉得闷了,也可与她们说说话,全当逗趣儿。”
章元敬以前也曾听说,吴家是晋商里头,唯一走商还带着女眷的家族,当然,也不是个个都能带着的,这里头颇有几分讲究,能被带着走的,不是备受宠爱的,就是在商事上有天赋,只是不知吴文龙说的女眷是哪一种。
两人坐下说定了这事儿,章元敬就起身告辞,他还得回去将姜氏孙氏他们接过来。吴文龙一听,立刻让下人跟着一块儿去搬行李,周到的很。
孟嘉义倒是没有跟着去,他有自知之明,章元敬不在意,但姜氏孙氏怕是不想要见到孟家人。他挥别了章吴两人,也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却说姜氏孙氏在船上等了许久,才看见章元敬带着人姗姗来迟,这边吴家的人帮忙装车,章家的行李不算多,但姜氏打细算什么都不肯扔,最后竟也装了满满三大车。
另一边,姜氏伸手拉了一把孙子,问道:“平安,这是请了什么镖局,靠谱吗,看着身板子也不是很壮实,这还没有阿全高大威武呢。”
章元敬扑哧一笑,背着人先把这事儿交代了,姜氏一听是晋商大族,倒是安心下来,笑着说了一句:“孟家人虽然都不是东西,这孟少爷到还算是个有情有义的。”
孙氏也跟着说道:“可不是,就是那后娘不是人,哎,要不是咱们要去关山,这也算是门好亲事儿,毕竟不是亲娘,以后走动的肯定也少。”
姜氏一听,心知孙氏是担心儿子的婚事儿,在青州没有合适的,去了关山人生地不熟的,肯定更加找不到了。她倒是不担心,她家乖孙都是五品大官了,还愁娶不到妻子不成,到时候别挑花了眼才是,就孟家那样的,以后才是个祸害。
章元敬笑了笑,提醒了一句:“既然两家已经退了亲,咱们就别再提了,得误了人家姑娘的名声。”
姜氏孙氏点了点头,姜氏还说道:“可不是,姑娘家名声重要,咱平安也有名声,到时候传来传去,别都以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165
为咱平安定了亲可不好了。”
孙氏虽然还是暗怪孟家,但听了这话果然略过不再提起,心中却开始盘算起来,等到了关山那边,好歹也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孟家小姐也没啥好的,娇娇弱弱的,谁知道是不是下一个徐氏,她也不图未来的儿媳妇样样都好,只要人贤惠孝顺,能生就成了!
作者有话要说:孙氏很现实的想法~~勿喷哈哈哈
☆、在路上
“呕!”章元敬忍不住趴在车头,对外吐出一口酸水,整个人都难受的不行,脸色惨白惨白的,奄奄一息像是被霜打的茄子一样。
他怎么都没想到,走上陆路之后,他家祖母和娘亲适应良好,就连李婶和翠儿都无碍,偏偏是身体强壮,向来没有晕车晕船症状的自己吐到了现在。
章元敬吐得难受,姜氏和孙氏也看的难受,姜氏更是顾不得自己年纪大了,偏要在这边照顾,章元敬哪里肯让她们受罪,好歹是把人劝回去了。
等他吐完,余全连忙递上一个水壶,章元敬喝了口漱口水,这才觉得翻滚的胃口好了一些,他靠在车厢上,无奈说道:“这马车也太颠了。”
古代的马车与现代的可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避震器,如果是平整的路上,并且走得慢,那倒是还好,多铺上几层软垫子就稳当了。
但若是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速度还不慢的话,可想而知是多么颠簸了,作为水乡人,章元敬出门不是牛车就是坐船,这还是第一次坐上马车,谁知道就迎来一个下马威。
怪道以前的将相出门宁可坐牛车也不坐马车,实在是颠的吃不消,章元敬又喝了一口水,安慰自己颠着颠着,很快也就习惯了。
余全心中担心的不行,恨不得以身替之,这会儿只得说道:“少爷,不如你靠着我吧,这样也能舒服点,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您看着都瘦了。”
章元敬十分无奈,他好歹也是成年男人了,一路靠着余全的话像什么样子,再有一个,余全到时候被靠着的地方都得废了。
他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这才刚开始,过几天估计就习惯了,不用大惊小怪的。”
余全劝不动他,只得担心的护在身边。章元敬微微闭着眼睛打算趁这不是很难受休息一会儿,刚闭上眼睛,却听见有马蹄声音传来。
章元敬睁开眼睛一看,却见吴文龙正坐在马上低头看他,见他醒来哈哈一笑,说道:“章大人,您这样可不成,此去关山还得走一个月,一路上都是马车,越到关山路越是难走。”
章元敬挑了挑眉,笑道:“吴大哥,什么时候你变得这般客气了?”
吴文龙却笑着说道:“出门在外,该讲究的还是得讲究,关起门来,咱们还是兄弟不是。”
章元敬笑了笑,觉得这位吴家大少爷是个妙人儿,豪爽大方却又知道进退,也难怪吴家能够在晋商里头立足:“吴大哥,你可有办法医治这晕车之症?”
吴文龙听完,倒是笑了起来,挑眉说道:“别的办法没有,蠢办法倒是有一个,听说过晕车,倒是从未听说过晕马的,就是骑马在外,难风吹日晒的。”
看了看章元敬因为不舒服而越发白皙的面容,吴文龙又觉得自己出了个馊主意,这位状元郎的容貌可是大兴闻名,要是因为他的一句话给晒黑晒丑了,那不是自己的罪过了吗。
状元紫诰曾相假,英后殊施并写真。京都当日人争看,依稀记得芙蓉面。说的就是当初恩科及第,状元郎游街的盛况,吴文元虽然无缘得见,却也能猜测几分。
章元敬一听,可不考虑会不会晒黑的问题,起身说道:“既然如此,可否烦劳吴大哥教我骑马,风水日晒总比吐酸水来得强,还能锻炼身体呢。”
吴文龙一听,倒是有几分犹豫起来,问道:“你真的药学?一开始学骑马,可不比晕车好到哪里去,到时候双腿都得磨烂了。”
章元敬却起了兴致,只说道:“这算什么,到时候吴大哥别嫌弃我笨手笨脚就是。”
吴文龙听他主意已定,倒是笑着说道:“成,待会儿休息的时候我教你,不过到时候你可别叫苦,若是真的吃不消也得说,你们文人,跟咱们粗人可不一样。”
章元敬却觉得,就算是双腿磨破了,也比一天天待在车厢里来得好,这可是一个月时间啊,不比船上还能看看书写写字,在车上晃悠的厉害,看书都怕把眼睛弄坏了。
到了休息的时候,章元敬果然跟着吴文龙学起来,他从小练习五禽戏,又是正年轻的时候,适应能力倒是良好,再加上吴文龙牵过来的马十分温顺,一刻钟的时间,他居然就骑的有模有样,坐在马上,章元敬觉得自己晕车病也好了,视野也开阔了,连胸口的郁气都散了。
就连吴文龙也忍不住夸道:“没想到章大人看着是个文弱书生,却有骑马的天赋。”
章元敬骑着矮脚马,心中也有几分得意,嘴上却说道:“也就是能摆一个花架子,要想熟练的话,还有的磨,比吴大哥差之远矣。”
吴文龙听了,倒是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都骑了十几年,若是被你赶上的话,那岂不是丢脸丢到了关山去,这一路上够你熟悉啦。”
等到车队休息结束,章元敬却不愿意下马了,催着矮脚马哒哒哒走到姜氏孙氏的马车外,笑着说道:“奶奶,娘,你们看我。”
姜氏年纪大了,并不在意什么大防,撩开车窗一看,顿时惊讶的问道:“平安,你啥时候学会骑马了?呦,这骑着可真神。”
章元敬难得露出几分孩子气的模样,笑道:“我刚学会的,吴大哥亲自教的我。”
孙氏看着倒是有几分担心,小声说道:“骑一会儿就得了,日头那么大,可别晒着了。”
章元敬敞开笑道:“没事儿,骑马比在车厢里头气爽,这样我也不会晕车了,奶奶,娘,你们有事儿喊我一声,我就骑马过来。”
说完这话,章元敬又哒哒哒的往前了,他倒是有自知之明,骑马的速度非常慢,稳当的很。不过孙氏看着还是担心,忍不住说道:“娘,你怎么也不劝着点,平安今日才学会骑马,这要是万一磕着碰着可怎么办?”
姜氏却笑着说道:“说什么呢,你啊,就是担心的太多,平安从小到大都是有主意的人,他既然骑着马过来,就证明自己有些把握。他到底是男人,以后可是要顶天立地的,不再是我们抱在怀里头的小囡囡了,对他,你要放心点。”
孙氏听了这话,微微一愣,随即抬头去看章元敬已经慢慢远去的背影,忽然叹了口气说道:“在我心里头,平安一直还是个孩子,谁知道一眨眼的功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166
夫,他就长得比相公还要高了。”
说着这话,孙氏心中不知道该是庆幸还是失落,当年相公去世的时候,她只觉得天都塌下来了,要不是怀着腹中骨肉怕是撑不下来,那时候她哪能想到有今日呢。
忽然听她提起已经去世的儿子,姜氏也微微叹了口气,她这一辈子经历过许多苦难,最让人心痛的就是丧夫丧子,好几次,她也觉得自己熬不下去了,没想到自己还能有享福的那一日,现在看来,自己这辈子也算是值了。平安喜欢骑马,也是像了他爹吧?
章元敬并不知道自己骑着马溜达了一圈儿,倒是勾起姜氏孙氏的哀思来,他这会儿高高兴兴的溜达着,只觉得前几天的憋屈都是自找的,早知道的话,他应该早早的学会骑马才是。
吴文龙见状,倒是笑着劝道:“骑一会儿就得了,当心待会儿腿酸。”
但章元敬还在兴头上,又觉得自己身体吃嘛嘛香,哪里会愿意停下来,也幸亏吴家的商队载货,走的速度并不是很快,不然的话就他这种初学者,吴文龙也不能放心让他上路,万一出点什么事情,他可赔不起一个朝廷命官。
等到了晚上,章元敬倒是自食恶果了,骑马的时候还不觉得,一下马只觉得双腿内侧火辣辣的疼,仔细一看,都红了一大片!
一边哀叹自己太较弱,一边用一种难堪的姿势上药,章元敬只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更不好的还在后头,第二天起来,他的两条手臂都不像是自己的了。
吴文龙倒是早有预料,拿着料酒上门来了,说道:“初学者都这样,让你少骑一会儿你不听,这会儿吃苦头了吧。”
章元敬苦笑,只能说道:“是是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过要想骑的好,这也是难的事情,听说马上能手,双腿内侧都有茧子的。”
吴文龙听了,哈哈笑起来:“想要长茧子,那就得磨破了,出血了,来回的折腾,这个苦头可不是谁都能吃的,又不是要上战场,能骑的好也就成了。”
章元敬点了点头,却又说道:“听说关山马多,路却难走,到时候出行怕是都用马,我要是没学会,等到了地方不是更加为难,总不能都坐轿子。”
吴文龙想说,之前的知府大人可不就是一直坐轿子,关山路是难走,但人却不难找,对于知府大人而言,养几个轿夫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过看了看疼的龇牙咧嘴,却不提放弃骑马的章元敬,吴文龙没把这话说出口,他心底总觉得,眼前这个光风霁月的少年郎不会成为那等脑满肠肥之人。
章元敬果然不只是口头说说,休息了一日,略好一些又开始骑马,只是这一次注意分寸和时间了,不至于让自己受伤,但也不会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倒是将骑马的时间安排的妥妥当当。即使如此,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常常累的双腿发软,一直到数十天后才好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商家女这个梗到底是哪里出现的,有一种谁替我写了一章的错觉
☆、遐思
关中右陇蜀,盖以陇坂险阻,与蜀道并称也。
关山处于中原与游牧民族的中间位置,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据点,这个地方原本应该是繁荣的,但可惜的是,前朝末年战乱不断,一直到先帝时期才慢慢停歇,这些年依稀还有战争的消息传来,商人图利也不敢用自己的性命冒险,以至于这个地方越来越穷。
前半程路还算稳当,越是靠近关山,路途确实是越来越难走,章元敬只能庆幸自己学会了骑马,否则以他晕车的程度,恐怕就得一路吐过去。
他倒是解脱了,到了后半程,姜氏和孙氏的状况显然不算好,到底是年纪大了,又是不劳作不锻炼的女性,坐车久了身子骨都在发软发酸。
章元敬担心的不行,想着法子来避震,但不管是用布条包着轮子,还是多铺上几层垫子,效果都显微的很。他倒是知道弹簧对避震的重要性,但问题是现在也没时间停下来,让他悠哉悠哉的研究弹簧这东西,只能绞尽脑汁回想上辈子的知识。
苦恼了几天,倒是真被他想出一个法子来,这个办法简单粗暴,就是用纳鞋底的方法来一层麻布一层猪皮的往上铺,猪皮不够硬,即使是处理过的也容易损坏,章元敬捉摸着,又在外头包了一层金属皮,那还是吴文龙看着有趣主动提供的。
捣鼓了三天,章元敬才把简陋粗鄙的“轮胎”整出来,为了耐磨,皮不是一般的厚,还特别的宽,拎在手里头还沉甸甸的,光是里头的猪皮和包在最外头那个金属的网子就得不少钱。那网子没拆分之前看着跟软猬甲似得,也不知道吴文龙从哪里弄来的。
为了节约金属,软猬甲散落下来的链条只包在会接触路面的地方,导致这“轮胎”看起来更加奇怪了。吴文龙旁观了一会儿,忍不住问道:“章大人,这东西真的能行吗?”
章元敬自己也没有把我,只能笑着说道:“试试看就知道了。”
于是趁着休息的时候,章元敬和吴文龙也不用其他人帮忙,自己撸起袖子把这个稀奇古怪的“轮胎”装了上去,装好之后,这辆车凭空比其他的车子高了些许。
章元敬索性跳上车,叫道:“你们让开,我坐着试试看效果。”
车夫脸色古怪,一低头看见轮子就觉得浑身不自在,但还是乖乖听话驾起了马车,绕了一圈儿回来,其他人旁的没看出来,至少知道这东西能够使,看起来还挺稳当。
车上的章元敬感受了一下,还是有些震,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比之前好多了。
吴文龙看的心急,开口叫道:“章大人,不如我来试试看?”
章元敬一听,便跳了下来换他上去,吴文龙也是个妙人,不但在车架子上坐了一会儿,还到车厢里头坐了一会儿,好一会儿才出来说道:“果然是有妙用,神了。”
听见这话,原本只是围观的人群纷纷上前来看,有几个还打算上去试试,吴文龙连忙给拦住了,说道:“得了,马上启程了,你们还要抢人家老太太的马车不成?”
一句话堵住了后头的人,固然有人还是想要试试看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还是吴家大少爷拍马屁,但也总不能当着雇主和章大人的面行为不当不是。
等再一次启程,姜氏和孙氏坐在马车上,脸上都是神奇,连续几天萎靡不振的神都好了许多,姜氏更是撩开帘子喊道:“元敬,马车真的不震了,我家乖孙就是有本事儿。”
这句话姜氏是扯着嗓门儿喊的,恨不得大家都能听见,章元敬回头,就瞧见老太太高兴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还朝着他挥手呢。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167
自家祖母和母亲不用受罪了,章元敬自然也是高兴,但自家祖母的话也太夸张了,那个半成品的轮胎能有个三四分的避震效果就不错了,哪里有那么夸张。
方才他上去测试的时候,几乎都没感觉出来到底有没有效果,可见,心理作用可比轮胎的作用强劲许多,反正不管是姜氏孙氏,还是后来凑热闹的人,上去的人都说好。
不止如此,还有人来仿着做轮胎的,猪皮倒是好找,他们商队带来的货物里头就有,只是价格昂贵,据说是当做药材来贩卖的。更别说作为外科的软甲了,那可是吴文龙的东西。
没有了软甲,猪皮用几天就坏了,对于跑商的人而言也太奢侈了,他们都跑商习惯了,坐马车也不会觉得吃不消,渐渐的,这东西也就章家的人在用。
有了这东西,姜氏和孙氏的气色慢慢恢复过来,也不知道是真的有效果,还是身体适应了,更或者是孙子儿子的孝心打动,反正最后的结果是章元敬乐于见到的。
骑在矮脚马上,章元敬往前眺望了一眼,依旧没有看到城墙,忍不住说了一句:“今晚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落脚的地方。”
在繁华地带,即使没有驿站,他们也不愁找不到地方落脚,但越是往西面,人迹越是罕至,有时候走了几天也看不见人的时候也有。
每当这种时候,章元敬就感谢孟嘉义替他找到了吴家,一般的镖局哪能跟时常走南闯北的吴家比呢,作为熟路客,吴家总能知道人家发现不了的落脚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