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科举兴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人生若初
李子俊倒是笑着说道:“这还算是好的,有地可以种,有肥料可以用,将来有粮食可以吃,有的地方,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地,临了粮食都不是自己的。”
说完,章元敬也想到了什么,默默的叹出一口气,先帝年间,诸多地方发生了天灾人祸,青州一地波及不大,但有些地方至今都还未缓过气来。
接下来几日,章元敬也没有歇着,反倒是带着人满关山的跑,有他在,村民就跟打了鸡血似得,可不是吧,知府大人跟他们一块儿下地呢,也不知道种出来的米面是不是更好吃。
几日下来,其他的不提,章元敬在民间的名声倒是不错起来,能跟他们一块干活的,总不能是个肚满肠肥的贪官吧。
☆、评论
紧赶慢赶的,肥料终于在灌浆之前都熟了,大部分田地都能放心大胆的上肥了,有足够的料下去,眼看着灌浆都非常不错,一颗颗麦穗压弯了杆儿,金黄一片的时候,风一吹都带着一股子谷物的香味,当然闻着心旷神怡。
章元敬驾着马路过,忍不住也驻足了一会儿,李子俊看了,笑着说了一句:“来关山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画面,以前每当农忙的时候,百姓们脸上总有几分愁苦。”
这话是有几分夸张,章元敬摇头说道:“也是上天垂怜,这些日子风调雨顺的。”
李子俊却说道:“往年也有无灾的时候,但成肯定没有今年好,我方才问过村长,初步预估,若是后头这段时间不下雨,不耽误割的话,至少能有往年一倍的成。”
章元敬一听,倒是吓了一跳,又问道:“这么多?不会是为了讨好我虚报的吧。”
李子俊笑了笑,说道:“下头的人心思灵活着呢,你猜怎么着,知道肥料够用之后,有些村子连夜就开了荒,虽然补种的肯定成晚了,也不如春天种下去的好,但肥料下的足的话,也能有几分成,比往年可划算多了。”
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儿,章元敬想了想,怪不得最近下去查看的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189
时候,每个村都忙忙碌碌的,他还以为是要到双抢的季节了,原来是另有原因。
不过这也是好事儿,章元敬笑着说道:“这就好,若成好,想必大家都能过一个好年。”
两人有说有笑的,倒是也不急着骑马,李子俊指点着周围的风景,还说道:“每年这个时候,关山的风景最美,往那儿看过去,是不是与青州截然不同。”
章元敬顺着他的手势看过去,果然觉的别有一番风味,故意放慢了马速慢慢欣赏。
就在这时候,后头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章元敬回头,却见一个队伍,大约三十人的样子,除了中间的马车之外都是骏马,大约是为了照顾那马车,队伍前进的速度不到很快。
因为章元敬几人放慢了速度,两个队伍渐渐靠近,越发能看见对方人强马壮,且并未有多余的货物,一看就知道绝非普通的商队。
章元敬与李子俊对视了一眼,前者低声说道:“看着像是军人。”
李子俊也点了点头,又说道:“可能是镇北王爷底下的人,就是不知道是谁,我们避开一些,千万别跟他们起了冲突。”
与镇北王爷爱民如子的名声不同,他手底下的军队出了名的铁血,这是一支守卫了大兴数十年和平,在关山洒下无数鲜血和性命的军队。
镇北军最值得人称道的,乃是先帝末年,镇北王亲自带兵出征,这一次他们给了外族颜色,一直打到了外族的王庭,也就是这一次,让匈奴不得不献上巨额赔款上书以示臣服。
镇北军军纪严明,又驻扎在距离关山十里之外的关山大营,就算有出现在关山的时候,也多是前往王府禀高军务,故而章元敬虽然在关山呆了几个月,却一直未见过镇北军的人。
带着几分猜测,他们纷纷避开了一些,章元敬心中却忍不住猜测起来,能让军队护送,却还是坐着马车的人到底是谁?
若是军队的将领,肯定不会多此一举的驾车,毕竟对他们而言,骑马就跟喝水吃饭一样简单,何必浪那个时间?
若是一些身居要职的参谋,倒是更有可能一些。章元敬眼神微微一闪,据他所知,镇北王府中有一位顾长吏,早年为了救镇北王爷曾受过重伤,以至于身体一直没有复原。
内有李公公,外是顾长吏,这两位都备受镇北王爷宠信,章元敬与李公公已经打过几次交道,知道这是位对镇北王爷忠心耿耿,并且滴水不漏的人物。
而那位顾长吏,章元敬就只闻其名了,想到这里,章元敬朝着车队多看了一眼。
就是这一眼,让他与马车内的人对上了视线,惊鸿一瞥,那是个极为儒雅的男子,看起来大约而立之年的样子,要知道顾长吏应该快满四十了,要么就是他猜错了,要么是这位顾长吏看起来确实是年轻,这在关山十分少见。
比起容貌,让人更加在意的是那双睿智的眼睛,饱含着沧桑,满含着锐利,似乎一眼就能看穿对方内心深处的秘密似的。
车队很快就超过了他们,章元敬遥遥看着车队扬起的黄沙,微微皱起了眉头。
就如章元敬所猜测的,车队内的人径直往王府奔去,到了城门口,车队一分为二,其中打头阵的一名大汉笑着说道:“顾长吏,孔某先告辞了。”
顾长吏似乎跟这位大汉关系不错的样子,拱了拱手说道:“孔校尉且先回去吧。”
孔校尉也不推辞,直接带着人往家里头跑,他的速度极快,到了门口还没等门房进门通知呢,已经拎着一个大盒子大步大步的走了进去,到了客厅也不用人招呼,抓起桌上的茶壶自己灌了几口,这才算是喝的痛快了。
孔令芳进来的时候,就瞧见他爹粗鲁并且完全不养生的动作,无奈的摇了摇头,忍不住劝道:“爹,您喝的这么急,对身体不好,上次大夫都说了。”
孔校尉却不在意的说道:“大夫那是说你,你爹一个大男人,难道还怕喝点冷水。”
说完这话,孔校尉直接把桌上的盒子推到女儿面前,带着几分讨好说道:“芳芳,你打开瞧一瞧,你爹专程为你换来的,哎,花了我不少功夫,最后还是你顾叔叔有法子。”
孔令芳打开一看,却是一盒子的书,还有些看起来就有年头的画卷,她心中感动,一双美目盈盈往孔校尉的方向看去,轻柔的叫了一声爹。
孔校尉最是疼女儿,瞧着她高兴就跟吃了仙丹似的,也不计较花出去的那些财宝了,他乐呵呵的说道:“虽说你爹我还是觉得金银财宝更加实在,但谁让你喜欢呢,芳芳喜欢的,爹就是想尽法子,也是要帮你弄回来的。”
另一头,顾长吏也已经进了王府,他们这边的气氛倒是不比孔家轻松,听了顾长吏的禀高,镇北王爷冷笑道:“哼,当年父王都不能奈我何,如今几个文人,莫不是还以为能在镇北军中作祟不成,有廷安你帮我看着,我也放心。”
顾长吏顾廷安点了点头,镇北军被王爷拾的跟一只铁桶一样,想要渗透人进去确实是不容易,但想到如今观山的情况,他还是提醒了一句:“怕只怕阴谋不成,朝廷会来一个阳谋。到时候关山到底是被动,我们有这么多将士,口粮就是一个大问题。”
这一点镇北王爷何尝不头痛,他只能说道:“朝廷如今都掌控在文阁老手中,他应该不至于这般短视才是,镇北军毁了,对他,对大兴而言有什么好处?”
顾廷安却提醒道:“匈奴已经有六年都安安稳稳,朝廷那些人,怕是早就忘了血流成河的战乱,在他们眼中,匈奴恐怕就是待宰的猪狗罢了。”
生而忘忧,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远见,知道大兴如今安稳的不容易。
镇北王脸上怒色一闪而逝,他摸了摸自己脸上的疤痕,忽然笑了起来:“老头子算计了一辈子,谁知道临了临了,却被自己信任的臣子涮了一把。”
“廷安,你刚回来,且休息几日,粮食的问题暂时不用操心,下头典薄上禀,关山今年必定有一个大丰,至少不用担心今年明年。”想到上头呈上来的东西,镇北王倒是难的有些好心情,眼中也多了几分笑意。
顾廷安一听,倒是奇怪的问道:“真有此事?关山今年虽没有大灾,可气候不算顶好。”
镇北王却说道:“这事儿还未跟你提过,朝廷新派过来的知府章元敬,在治民方面倒是颇有几分才能,文阁老倒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顾廷安还要想的更多一些,低声问道:“有才能固然好,但这位章大人的心,是不是真的在关山,文阁老诡计多端,王爷不得不防。”
镇北王爷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本王自然知道,章元敬的背景,本王已经让人去查,很快就会有消息,你可还记得当年的舞弊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190
案?其中一人,正是章元敬的同门师兄。”
“章元敬来关山之后,便差人到处打听这个师兄的下落,为此还特意来求了本王,一个能记得落难师兄弟的人,想必也不会太差。”镇北王继续说道。
这么一听,顾廷安就知道了,王爷想必是对这位章大人十分满意的,不然的话根本不会说这么多,他心中更加警惕,这才几个月,章元敬就能获得王爷的好感,可见不是简单人物。
脸上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顾廷安又说道:“既然如此,下官到时候少不得见一见这位章大人,若他真心为了关山好,又有几分真才能,王爷倒是可以重用。”
镇北王笑着点头,说道:“不错,且再看看吧,这次的成,就是他送上的第一份大礼。”
☆、做媒
秋的时候,关于章元敬的调查也到了镇北王的桌上,他翻开一看,倒是安心了许多,章元敬身家清白,甚至带着仅有的亲娘亲奶奶一块儿过来关山,这样的人若还能为文阁老所用的话,真的是他自己太过于无能了。
放下心中最后一丝防备,镇北王又打开了征粮的册子,看见满满的数字的时候,心中不高兴起来,这些日子以来,他没少往朝廷递帖子要求钱粮,但就像是他们预料的,朝廷支支吾吾,呈上去的奏折全部没了下落。
中原地带的秋要比关山一地早差不多一个月,算算时间,现在正是粮仓丰满的时候,这时候若是再不给粮,怕是之后也要不到。
为此,镇北王火上眉毛,这一段时间就跟吃了炮弹似的,连镇北王妃也不得不出面劝解。
一直到关山秋结束,朝廷那边依旧是没有消息,反倒是有信传来,说小皇帝当庭与文阁老大吵了一场,竟是连续十几日没有上朝,如今朝廷之中一片乱相。
小皇帝一称病,谁都知道是因为什么,文阁老积攒了一辈子的名声,在短短的两三年中毁坏的一干二净,其中自然也有镇北王的几分手笔。
此刻,镇北王府中长吏云集,镇北王放下手中的文书,笑着说道:“章元敬此人,果真有几分本事,这还是今年插手的晚,否则的话,关山粮产不止如此。”
一想到明年还能有更多的粮食,镇北王觉得压在心头一段时间的心火都降了下去。
几个长吏对视了一眼,心中都觉得章元敬不简单,最后还是顾长吏笑着开口说道:“看来王爷是决定要用一用这个章元敬了。”
镇北王爷点了点头,毫不犹豫的说道:“既然人没有问题,又是有才之人,放着岂不是可惜,再说了,他到了关山,那就是本王的人,干不着朝廷什么事情。”
又有一位长吏笑着说道:“听说这位章大人曾经是当今皇上亲自封赐的状元郎,为此跟文阁老闹了一次不愉快,也不知道章大人的心中,是不是对皇上有几分感激。”
这话说的倒是奇怪了,好像是猜测某一日镇北王与小皇帝站到了对立面似的。
镇北王深深的看了一眼那个长吏,倒是笑了一声:“普天之下,凡是中第之人,哪一个不是皇帝封赏的,真要这般计较的话,整个关山陡没有可用之人了。”
这话一出,下头几个长吏都变了脸色,要知道他们身上可也是有功名的,但他们整颗心都向着镇北王,这人到底会不会说话。
那说话的长吏也发觉自己惹了众怒,这会儿缩了缩脖子没有再开口,恨不得将自己隐藏起来,一双眼睛也不敢抬头去看自己的那些同僚。
镇北王爷没有在意幕僚之间的小龃龉,朗声笑道:“本王要用他,自然有办法让他信服。再说了,本王看着,这位章大人倒是有几分慈悲心肠。”
一心为民的清官,总是会让人心生好感的,想到章元敬不怕脏累,不惜与那些百姓一块儿堆肥,一块儿下地,镇北王也有几分刮目相看,毕竟,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顾长吏看了看王爷的脸色,倒是笑着提了一句:“这位章大人翻了年就要十九了,不过还未娶亲,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缘故。”
镇北王爷扬了扬手中的文书,说道:“原来倒是定过亲,还是当年孟太师的嫡亲孙女,只可惜他被打发来了关山,这亲事儿自然也黄了。”
这话一出,在场的长吏倒是露出几分深有同感的神态来,他们关山的官吏将士娶妻难啊,关山原本就是个男多女少的地方,当地的大族统共就那么几个,惯来是喜欢相互联姻的。
而他们这些外来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原先已经娶妻的还好,没有娶妻的,就没有合适的正妻人选,僧多粥少,到底不是长远之计。
后来还是镇北王爷上书此事,先帝了解到边关将士老大难的问题,大手一挥赐婚了许多桩,不过先帝也是好心办坏事儿,婚事是赐下来了,边疆的将士倒是也高兴,但那些姑娘家不是自愿的啊,这么多年下来,不知道生成了多少怨侣。
此事暂且掠过不提,倒是有人提议道:“既然这位章大人尚未娶妻,也不是身体有什么毛病,王爷何不做一个媒人?说不定也能成就一番好事儿。”
这话一出,许多人的眼睛都亮了一亮,章元敬的身份地位,人才学识,甚至是身形外貌,几乎都是无可挑剔的,若是娶了关山的女人,那不是天然就得站在他们这边嘛?
倒是也有人犹豫说道:“若是这般,朝廷怕是会有忌讳。”
顾长吏倒是笑道:“朝廷现在难道就不忌讳了?章元敬已经十八,跨年就要十九,寻常这个年纪孩子都要到处跑了,就是朝廷也管不了人家娶妻生子啊。”
这话也是真道理,毕竟年纪摆在那儿,在文阁老将章元敬发配过来的时候,就得有这个准备才是,不过他想必不会料到,章元敬却有几分才能,还得到了镇北王的青眼。
镇北王听着,倒是真有几分心动,忍不住说了一句:“说起来,大郡主也快十五了。”
顾长吏眼神微微一闪,摇头说道:“即使要联姻,何需要用郡主。”
经过这次,他倒是要重新评估那个章元敬在镇北王心中的地位,论起联姻,王爷想到的居然是王府内的大公主,要知道这位虽然不是嫡女,但因为是王爷的第一个女儿,也是备受宠爱,向来都是放在心尖尖儿上的人。
镇北王也是顺口一提,想了想,又觉得自己女儿似乎太小了一些,这还没到十五呢,他心底有几分舍不得,便顺着这个话茬转移了话题:“也对,这事儿不急,待本王回去问问王妃,再做决定就是。”
从书房离开,几个长吏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人长叹一声说道:“哎,没想到王爷这般重视章元敬,这位章大人怕是会后来者居上,要不了多久就要超过我等了。”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192
们章家哪有现在的日子。
瞪了一眼媳妇,姜氏还是不放心的说道:“别老是听别人瞎咧咧,他们能真心为你好?有拿不定的,你就过来问问我,或者问问平安,我们总不能害了你,你今天做的很好。”
孙氏一听,这才微微松了口气,勉强笑着说道:“娘,我知道了。”
姜氏听着也无奈了,这媳妇啥啥她都不满意,唯一一点好的大概就是听话了,她说什么就做什么,虽然也有几分小心思,但不是个会避着人做鬼的,也算是一个优点了。
只是有这么一个拎不清的亲娘在,孙媳妇还是得找一个能撑得住,脑子灵清的,姜氏心底暗暗想着,要不然的话,将来她家平安还不得给女人拾烂摊子,忙完了前头还得忙后宅,那可实在是太辛苦了,她年纪大了,将来也不可能带着孙氏一块儿走吧。
没让章家等多久,一个月之后,镇北王妃发出帖子,邀请众人参加镇北王府的赏菊宴。
镇北王府办宴会不奇怪,奇怪的是,镇北王妃特特地的送了帖子过来,又邀请了关山众多有女儿的人家,一些人想到镇北王爷膝下子嗣单薄,心中不活动起来。
不止如此,像是为了配合镇北王妃似得,镇北王爷还邀请了诸多部署和官员前来赴宴,要知道以往办宴会的时候,这位王爷为了避嫌,都是远远走开的。
镇北王妃原本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谁知道阴差阳错的,倒是让许多人的心思活络起来。
这一日,姜氏和孙氏早早的穿戴整齐,她们各自的诰封朝服都被浆洗的干干净净,看着章元敬慢悠悠的过来,两人都忙不迭的催促道:“平安,快一些,可别迟到了,这还是咱们第一次去镇北王府呢,可千万不能失礼了。”
章元敬无奈说道:“奶奶,别着急,咱们住的最近,谁迟到咱们都不会迟到啊。”
这话在理,但挡不住姜氏和孙氏一颗热血沸腾的心,虽说就住在隔壁,但在她们的心目中,那王爷王妃就跟神仙似得可望不可即,现在却请了她们去赴宴。
挡不住姜氏孙氏的一颗热心,章元敬到底是早早的出门了,看着王府的大门,他惊讶的发现他们居然还不是第一个到的。
姜氏一看,瞪了一眼孙子,意思是你瞧瞧,到底是迟了一些。
进了王府,男人和女眷就要分开走,姜氏这会儿倒是有些紧张起来,生怕自己失仪,章元敬扶了一把老人家的后背,安抚道:“奶奶,娘,你们就跟平日一样就成了,别担心,王妃娘娘想必也会是个和气人。”
对于自家祖母和母亲,章元敬倒不是很担心,毕竟镇北王爷摆明了要用他,镇北王妃只要不是个傻子,肯定会善待他的家人,说不定还会有赏赐。
跟随着小厮往厅中走,还未进门就听见里头热闹的声音,章元敬一抬头,却看见一个风姿卓越的男子站在门口,脸上带着盈盈笑意朝着这边看来。
章元敬下意识的脚步一顿,那人却已经走出了回廊,朝着自己的方向走了过来,他的身材极为挺拔,脸色却带着一丝苍白,看起来身体并不是太好。
走到章元敬的面前,顾廷安微微一笑:“早就听闻章大人玉树临风,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一听这话,章元敬就大约猜到对面的人是谁了,他行了一个平礼,露出一般无二的笑容来:“顾长吏谬赞,久闻顾长吏足智多谋,章某还有诸多想要请教。”
顾长吏似乎想笑,却捂着嘴咳嗽了一声,顺势做了个请的姿势:“章大人请。”
走进内堂,章元敬心中更加疑惑,屋内不但有几个长吏和典薄,居然还有几个看着气势就不同的校尉在,一看见章元敬进门,一双双虎目朝着这边看来。
章元敬心中微微一惊,脸上却没有任何失态,先对着首座的镇北王行礼,随后根据官阶的不同,与在场的人一一打招呼,这时候倒是感激顾长吏的存在,不然他压根认不全人。
一圈儿招呼打下来,章元敬奇怪的发现,那位孔校尉似乎对自己有些意见,看着他的时候带着一股子挑剔的劲儿,一副横看眉毛竖看眼的架势。
章元敬心中纳闷,却表现的格外客气一些,殊不知在孔校尉的眼中,这就是在讨好自己。
孔校尉摸了一把脑袋,觉得眼前的章大人颇有几分小白脸的样子,幸亏不矮,不然自家姑娘站在旁边,分分钟就能比下去了。
不过女人家家的,不会就喜欢这样子的吧,孔校尉一边觉得章元敬似乎还不错,至少能顶住一屋子人的眼神杀气,一会儿又觉得不太满意,至于哪儿不满意却说不出来。
酒过三巡,孔校尉没能用眼神杀死章元敬,后者反倒是越发淡定起来,忽然,孔校尉站起身来,猛地吼道:“你,跟我到后头去练练。”
章元敬愣了一下,暗道这样的举动可是有些失态,他下意识的朝着镇北王爷看去,却见他老神在在,似乎还有几分乐见其成的样子,章元敬心想,这莫不是又一次考验吧。
想到这里,他微笑着起身,拱手说道:“那章某就恭敬不如从命吧。”
孔校尉虎目圆睁,朗声说道:“章大人不必客气,到时候老夫可不会手下留情。”
镇北王忍住笑意,又吩咐了一句:“走,我们去看着点,别让老孔失了分寸。”
作者有话要说:组cp的那位筒靴,请放过顾廷安顾长吏哈哈哈,祝大家圣诞快乐,么么么哒么么哒
☆、相看
另一头,镇北王妃与姜氏孙氏倒是其乐融融,有王妃的特别照应在,在场的女眷就算是打心底看不起平民老百姓出生的两人,也不敢当面给难看。
姜氏虽然不如那些世家的老太太那般面面俱到,也不是个蠢人,一会儿功夫,倒是将镇北王妃哄得开开心心,挽着她的手臂一口一个老安人,亲昵的很。
姜氏一边笑着,一边暗暗打量着在场的年轻姑娘家,但凡是眉目之间皆是傲色的,她都掠过不看,心气太高的,娶回家来也不得安宁。
长相倒是其次,首先要看的是人品谈吐,姜氏也没想着这次就能看准,但这会儿关山有头有脸的人家都在这儿,她不抓紧机会的话简直对不起自己。
1...4950515253...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