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科举兴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人生若初
帮着礼的,乃是孔校尉妾氏赵氏,她是进门最早的妾氏,也是当年孔小姐的亲娘主张抬进门的,后头还剩下了孔家的庶长子,这些年来也是她帮着孔令芳管家。
镇北王妃虽然是长辈,但到底是王妃,不可能样样事情都由她来亲自操办,孔校尉自己是个粗心的,但好歹知道这事儿不能让女儿自己做,这才把赵氏拉了出来。
赵氏性秉恭顺,却是个十分细心的,将礼一样样好之后,才过来问道:“老爷,这对大雁是不是送到大姑娘屋子里头去,也好让人心照料着。”
孔校尉摸了摸胡子,哈哈笑道:“得了,我亲自送过去吧。”
赵氏先送了孔校尉出门,这才回来整理礼单,就这么一会儿功夫,一个女子扭着腰走了进来,看了看地上的箱子就压低声音说道:“姐姐,这章家也太寒酸了,这不是瞧不起我们大小姐吗,瞧着都没点像样子的东西。”
赵氏轻飘飘的看了一眼那个女人,淡淡说道:“噤声,惹恼了老爷,我可救不了你。”
想到孔校尉的怒火,那女人哆嗦了一下,但一想到之前孔校尉拿出来的嫁妆单子,她还是有些怨气的说道:“姐姐,你一门心思为了大小姐着想,她可没有把我们生的那几个崽子当弟弟,不然的话怎么会带走孔家大半的家产,她不过是一个出嫁女,以后孔家还不得咱们的小子当家,这凭什么,老爷也太偏心了。”
孔家是只有孔令芳一个姑娘,但却有三个弟弟,且三个弟弟都是不同的妾氏所出,孔令芳亲娘过世之后,孔校尉心中悔恨,一直觉得是自己想要儿子,这才让妻子郁郁而终,倒是了纳妾生子的心思,这些年来对几个妾氏也冷淡的很。
不止如此,孔校尉生怕几个儿子跟女儿不亲,自小就把他们带在身边教养,这些年来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营房那头,数十年下来,几个儿子跟自己的亲娘不太亲近,又被孔校尉带着一门心思的敬爱大姐,让几个妾氏咬碎了压根也毫无办法。
说到嫁妆,赵氏不是不心疼,孔校尉不打算娶继室,将来孔家很可能就是三个儿子分,孔令芳带走的多了,她儿子的就少了。
但赵氏承孔令芳亲娘的情,并不愿意在这些地方动手脚,再者,她就算是想也毫无办法,看看那几个被打发出去,如今不知道流落到哪里的妾氏就知道孔校尉的态度了。
“你若是想不开,那就自己去跟老爷说,别在我面前嘀嘀咕咕,听了烦心。”赵氏说完,也不管那女人难看的脸色,直接拿着礼单起身走了。
她虽然恭顺,却不是个傻子,想要把她当刀子使唤可不成!
孔校尉大步大步往后院走,打仗方面,他确实是有一手,但是后宅的事情就有些糊涂了,不然当年也不会让正房夫人郁郁而终,就算是后悔也晚了。
但粗心归粗心,孔校尉如今也知道处理这些事情的诀窍了,反正他就是宠爱女儿,谁说女儿的坏话那就是贱人,直接揍一顿,实在不行打发出去就行了。
快刀斩乱麻的方法在内宅一样适用,不管留下来的那些是不是自愿,但表面上对孔令芳都是恭恭敬敬的,生怕被抓到一丝一毫的把柄。
孔校尉还未进门,孔令芳已经迎了出来,看见那笼子里的大雁微微一愣,随即脸颊染上了一丝丝红晕,显然这个聪慧的女子已经知道大雁为何而来。
孔校尉一看,心中倒是忍不住痛惜起来,自己养了快二十年的闺女,翻年就再也不是孔家人了,方才的喜悦慢慢散去,孔校尉将大雁放下,又说道:“芳芳,你自小就没让爹操过心,这次婚姻大事就交给爹吧,放心,爹一定给你办的风风光光的。”
孔令芳眼神微微一动,看着孔校尉期待的眼神,鼻子也有有些发酸,她笑着说道:“爹,我放心,很放心。”
爹很疼自己,即使有时候做事情冲动了一些,也都是为了自己好,这一点孔令芳从未怀疑,就如当年钱家退婚之后,她也没有因此怨过孔校尉。
孔校尉微微一叹,伸手似乎想要摸一摸女儿的头发,但一看女儿已经是大姑娘了,只能又把手放下了,他觉得自己满肚子的话,但这会儿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最后只好摆了摆手,说了一句:“行了,这两只大雁你好好看顾这,有啥事儿就来找爹。”
等孔校尉离开,孔令芳才有时间去看那对大雁,可以发现,这对大雁在被送过来之前是打理过的,也不知道章家用了什么法子,看起来特别的神。
孔令芳的贴身大丫鬟叫香云,这会儿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道:“小姐,章家公子愿意为了您去猎大雁,可见心里头是有您的。”
虽说是奉承话,但孔令芳听着却还是高兴起来,她脑海之中不由自主的想到那个人,虽然只是见过两面,那人俊秀的样子却已经留在心中挥之不去。
当知道姨母想要为自己做媒的时候,孔令芳心中期待中带着恐惧,而现在,恐惧已经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喜悦,这算不算一种缘分呢?
抬头看着外头的阳光,已经临近冬日的太阳不再毒辣,反倒是带着暖暖的温度,孔令芳嘴角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眼神却变得明亮起来。
她亲自提起那两只大雁,笑着说道:“搬到东边的厢房里头去好好养着吧。”
作者有话要说:孔校尉其实就是个粗人,甚至不是好老公,但却是个好父亲,他的思维都是古人思维,甚至都没指望女婿一辈子纳妾,其实在他的心中,说到底纳妾也不是啥大事儿
☆、献策
关山的冬天来的很早,在青州还能穿长衫的日子,关山的第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197
一场小雪就落了下来,这边的雪花也特别的轻特别的白,落在地上不会立刻化为雨水,反倒是一层一层叠垒起来。
明明看起来下的不是很大,但第二天推开房门,关山的世界已经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这里的世界显得特别的纯净,带着一种遗世独立的寂寞感。
一到冬天,关山就显得特别的安静,尤其是下雪的日子,鲜少有人乐意出门的,毕竟在家里头就算是舍不得烧火炕的,至少也有一个挡风挡雨的地方,出去的话还不得冻得人浑身冰冷。这一年的关山似乎特别冷,也幸亏几年粮食充足,老少百姓们也不需要出门找生路。
别的地方冷,镇北王府内却依旧烧得暖洋洋的,但再暖和的室温都没能让镇北王开怀,他一把将手中的文书扔在地上,确切的说是用砸的。
砸完之后,镇北王尤还嫌弃不够,怒喝道:“他们想干什么,想干什么!本王有四十万的大军,朝廷竟是连一份钱粮都不给,这是要让关山将士冻死饿死吗!”
虽说早有预料文阁老不会给的那么轻松,但镇北王爷显然也没有想到,文阁老居然轻飘飘的一句,时年成不好,关山本是镇北王属地,当自给自足,空口白话的就想要把他们给打发了!在接到文书之后,镇北王萧心中就像是燃烧起一把熊熊大火。
四十万的大军,吃的喝的用的绝对不是一个少数目,虽说当年先帝分封他为镇北王,也有几分让关山自给自足的意思在,但谁都知道,没有朝廷的支持,镇北王爷是养不过那么多人的,毕竟这四十万大军可没有吃空饷的。
往年朝廷也有缺粮的时候,但短了谁也不敢短了边疆,如今不说粮食,连兵饷都一个只不送来,可见文阁老的心思。
镇北王站在书案之后,眼中已经满是冷意:“这些年匈奴太乖,每年都上了岁贡,以至于京城那些人怕是忘了当年的血泪,忘了北三省被屠城的惨状!”
当年他花了多少的力气,耗了多少的心血,才把匈奴打痛了,为此他甚至瞎了一只眼睛,失去了继承大统的资格。而现在,朝廷竟是有几分过河拆桥的意思,逼着他削减驻守军队,想把镇北军慢慢的从大兴的版图上抹去。
顾廷安也已经皱起了好看的眉头,他伸手将地上的文书捡了起来,一目十行的看完,这才长长探出一口气,说了一句:“文阁老如今与新帝势同水火,兵部就是他唯一的依仗。纵观大兴,唯有王爷的镇北军会对他造成威胁,且王爷还是萧家人,怪不得他出了昏招。”
兵部尚书彭远可不是文阁老的亲儿子,他跟文阁老的结盟必定是饱含利益,文阁老付出了什么他们不知,但钱粮肯定是少不了的。
相比起来,萧作为镇北王,是新帝的亲叔叔,若是他较真起来站在新帝这一头,文阁老想必也会捉襟见肘,所以现在他先下手为强了。
顾廷安看了看镇北王,提醒道:“王爷,扣押兵饷只是第一步,若是王爷再次上书,想必文阁老便有借口削减镇北军。如今已经有六年未起战事,怕是文阁老一提,朝中赞成的人还不少,皇上虽然有心,但却不一定能能拦得住文阁老。”
这句话还算是客气的,小皇帝若是真有办法的话,怎么可能让这封文书发出来,可见时隔一年,文阁老对朝廷的控制力再一次上升,小皇帝根本不是对手。
镇北王自然也知道文阁老的心思,但是这样的阳谋反倒是难以对付,他可以再次上书,但面对的却是裁军,若是不从的话,说不定会背上不臣之心的罪名!
顾廷安想了想,还是试探着问道:“王爷,今年关山丰,税已经缴纳完毕,这部分粮草倒是能解一时之急,现在的问题不是当前,而是以后。”
镇北王爷心中的愤怒已经被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苦恼:“关山苦寒,只靠着百姓种粮的话,税只够吃一季的,更别提其他了。”
吃一季,这还是在丰的情况下,关山这边驻守的军队多,同样的,他们有些已经在本地安家落户,他们的家人同样也要吃喝,若是没有了粮饷,这些人要怎么办?
顾廷安想了想,倒是开口提醒道:“王爷,不如请章大人过来商议,他在民生上颇有几分见地,说不准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办法。”
不管是镇北王爷还是顾廷安,说到底都是靠着军功起家的,论打匈奴他们有本事,论治理关山也没有问题,但落到民生小事,就有些苦恼了。
不只是顾廷安,其实整一个王府的长吏府都是如此,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镇北王爷的心腹,而心腹,都是当年的生死之战中培养起来的。
镇北王爷捏了捏自己的眉心,开口说道:“已经使人去请了,只希望他能有些办法,不然关山跟朝廷的关系恐怕......现在很不是时候。”
顾廷安脸色微微一变,低声问道:“王爷,莫不是匈奴那边......”
镇北王爷只是沉着脸色摇了摇头,眼睛朝着窗外看去,外头的初雪并不算寒冷,至少跟关山的寒冬相比这只是个开头罢了,但是他心中却阵阵发寒。
顾廷安也并未说话,只是顺着镇北王的眼神朝外看去,他忽然想到两人初遇的时候,那时候他被家人牵累发配边疆,而镇北王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皇子。
一晃多年,他洗刷了罪名,成了长吏,而眼前的男人却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一只眼睛,他变得沉稳,再也没有当年的肆意妄为。
顾廷安一闭上眼睛都能想起那场惨烈的战争,身边的朋友,昔日的同僚一个个死去,曾经,他们守护的是大兴,而现在,朝廷却已经不需要他们了。
章元敬来的很快,进入书房的时候,他忍不住松了口气,不得不说,关山现在的冷对于南方人的章元敬而言,已经够得上寒冷了。
顾廷安一看他包的里三层外三层的样子,倒是笑了起来:“看来章大人很怕冷啊。”
章元敬行了礼,这才把外套一层层脱下来,一边无奈说道:“青州最冷的时候,也就跟这里的深秋差不多,幸亏这边家家户户都有火炕,不然可不得冻死人。”
顾廷安一听,倒是说道:“关山是冷,但江南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到冬天湿冷的都要冻到骨子里头去,我年轻的时候曾去过一次,从此之后再也不想在南方过冬了。”
镇北王爷也笑着说道:“可不是,关山是冷,但也痛快。”
章元敬无语的看着眼前的两人,觉得自己似乎陷入了当年的南北之争之中,显然的,他势单力薄,眼前的镇北王和顾廷安都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
章元敬不得不转移了话题,开口问道:“王爷,顾长吏,还请放过章某吧。”
镇北王哈哈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199
脂肪已经是十分便宜的原材料了,但是在现在这可是人人都想要的好东西。一开始制造的时候章元敬也考虑过这个问题,论起利润,到底还是会有的,但是动物脂肪不是取之不尽的,到底也是一个问题。
章元敬想了想,便说道:“本钱利润不用考虑,必定还是有的,不过我们倒是也不用极好的肥肉,那些边边角角熬煮之后也是能用,再有一个,动物的乳汁也可以。”
关山缺肥肉,但是牛羊奶却是不缺的,用乳汁来做肥皂虽然会导致最后的成品单一,但也不妨是一种办法,毕竟乳皂还能有保养皮肤的效果,说不定更受欢迎。
那位主事一听,倒是奇怪的问道:“哎,这牛羊奶也可以吗,这倒是可以一试。”
说完这话,他也顾不得跟章元敬打招呼,匆匆忙忙的走过去打算试试看,得,又是一个痴迷于尝试的主儿。
“章大人,您请看。”解决完了这事儿,又有一人献宝似的走到章元敬面前,手中正是一颗肥皂,让章元敬意外的是,因为之前用的纯碱纯度不足,这块肥皂看着并不十分透明,但工匠却是个极为手巧的,居然在上头绘制了一颗盛开的鲜花。
章元敬伸手接了过来,左看右看,觉得跟自己记忆之中的那些肥皂已经相差无几了,论成色的话说不定还要更好一些,虽然有杂质,但是看起来并不丑,反倒是有几分琥珀的感觉。
那位也是个机灵人,笑着说道:“章大人,坊内有好多成品,不如您拿几块回去试试看效果,也好让小的们知道可不可用,如何?”
章元敬微微挑眉,忽然笑着说道:“倒是也可以,不如这样,你们多准备一些,往王府也送一份,虽然不是最后的成品,也好让王爷知道我们的进展。”
那主事一听,立刻就笑了,显然比起章元敬来,他更想要讨好那位镇北王。
章元敬也不在意,挑了几块肥皂之后,坊内的工人就手脚利落的给包好了,用的是早就准备好的油纸,别说,用麻绳一扎起来,看起来真有几分品的感觉在。
章元敬拎着肥皂回到后院,姜氏和孙氏正在整理东西,虽然已经送了定礼,但聘礼却还未拾齐全,时间赶得及,这会儿又是冬天,她们索性在家好好拾。
看见孙子回来,姜氏赶紧帮他拍了拍身上的雪,又照旧给他灌了一碗姜汤,这才笑着问道:“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章元敬拎起手中的东西,笑着说道:“前头造出东西来了,我就带着几个回来试试看。”
姜氏一听,当下放下手头的事情,拿着那东西左看右看,打开之后更是惊奇连连,惊讶的问道:“这就是那个什么肥皂吗,看着比姨子好看多了,你闻闻,上头还有香味呢。”
香味绝对是她自己加的,毕竟肥皂坊那边还没开始往里头加香料和颜色,这会儿就是最为纯天然的时候,压根没有加工过。
但不仅仅姜氏这么说,就是孙氏也这么想,打开一个摸了又摸,看了又看,最后闻了一下,惊讶的说道:“可不是吗,这一股味道还挺好闻的。”
说着,姜氏还忙不诶的让人去打水过来,打算现在就试试看,章元敬开口拦也拦不住这两位的热情,只能看着李婶乐颠颠的端着一碰水就进来了。
“老太太,太太,让我来吧。”李婶说着,拿起特意从厨房拿过来的一块抹布,往水里头一浸,擦上肥皂飞快的搓起来,没一会儿的功夫,抹布上头就都是白色的肥皂泡泡了。
姜氏一边看,还一边觉得可惜,说道:“哎,多好的东西啊,就用来洗抹布了,这多浪,早知道我就去拿一件衣裳出来了,再不济,洗洗脸也好啊。”
章元敬心中无奈,只得劝解道:“奶奶,这就是用来洗脏东西的,您要是喜欢,等后头有乳皂出来,我再给你拿几块,那东西用来洗脸洗手好,还能护肤。”
姜氏一听,笑着说道:“你奶都多大了,那里还要这个,到时候真的那么好的话,咱们准备一份往孔家送,也好让孔家小姐早早的用起来。”
几句话的功夫,李婶已经叫了起来:“哎呦呦,老太太,少爷,你们快看,这多邋遢的抹布啊,原本怎么洗都洗不干净,这会儿看起来完全就跟新的一样。”
这话是有些夸张了,但姜氏孙氏都十分捧场,不仅如此,她们还让李婶去拿了各种各样的脏东西回来洗,洗一次惊讶一次,每次都恨不得亲自上场。
不说姜氏孙氏,就是另一头镇北王府中,镇北王妃也觉得惊讶,不仅连着试了好几盆的水,还对镇北王说道:“王爷,你瞧,我给令芳挑的未来夫婿可不就是个人才。”
镇北王爷看着这小小的肥皂,倒是想的更加长远一些,不过一想到兵饷的事情能够就此解决,他心底也是高兴的,甚至难得温情的握了握王妃的手,笑着说道:“是不错。”
作者有话要说:听说今天大家都年方十八
☆、窗摇云母
当一个致的足以当首饰匣子,用金丝楠木打造而成,看起来就像是放着价值连城的宝物的盒子送到章元敬手中的时候,就算这一切都是他主导而来的,他心中也忍不住惊叹起来。
打开盒子,只见里头是一个套装,套装这个概念也是章元敬慢慢灌输给下头的主事,而现在看来,他们显然接受的非常好,并且超乎预料。
这个套装里头有六块香皂,其中包括两块乳皂,剩下的四块则是不同品种不同香味不同形状的香皂,其中有一种是梅花香皂,光是看形状就跟放大版的梅花一般无二,拿到鼻尖闻起来,一股子冷香扑鼻而来,又不会显得特别的腻味。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香皂的旁边放着两个不算太大的罐子,里头则是最新出品的洗发乳和洗发液,要不怎么说劳动人民的发明能力一等一呢,章元敬的眼光还放在肥皂上,这会儿却连乳液都被发明出来了,镇北王那一百两银子真的没有白花。
这些东西,就算是章元敬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来了,他盖上盒子,笑着说道:“很可以了,待会儿我去觐见王爷,后头的事情便由王爷做主吧。”
就是这个时候,旁边有人来通报云通判过来了,章元敬一挑眉头,也没把东西起来,笑着说道:“还不让人去把云通判请进来。”
云通判很快就进来了,只是脸色看着可不太好,铁青铁青的,也不知道是气的还是冻的。这段时间章元敬忙着后院的制造坊,前头府衙的事情大部分还是交给云通判处理,但冬天日子冷,老百姓也不乐意拿着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来衙门里,云通判显然也闲的很。
明明知道一墙之隔的




科举兴家 分卷阅读200
地方,新来的知府大人在为了镇北王爷办事儿,自己却压根掺和不进去,云通判心里头就跟蚂蚁在爬似的,偏偏他还不能自己开口,因为那是王爷的事儿!
这会儿的云通判已经被打磨的没了几个月前的高傲,虽然眼底还有几分嫉妒,但至少说话做事儿有条理多了,可见当初的轻视也有来由。
云通判为何过来,章元敬心知肚明,不过他可不是那种给人打了脸还要善解人意的类型,只是笑着问道:“云通判,这个时候过来,可是衙门里头有什么事情?”
云通判勉强笑了一下,开口说道:“章大人想必也知道,最近前头没什么事情,下官就想着这边是不是缺人,若是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大人尽管开口就是。”
章元敬摇了摇头,不等云通判说话,就拒绝了这个好主意:“这边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后头也不会那么忙了,云通判若是有心的话,不如去问问顾长吏,说不定最近抽掉了一部分人过来,他那边手底下没有了可用之人。”
显然比起在知府衙门里头造肥皂,对云通判而言,跟顾长吏搭上关系才更加重要,他眼睛一转溜,又说道:“这,顾长吏人忙,恐怕没有这个功夫见我。”
章元敬却笑着说道:“正巧本官这会儿要过去,待会儿遇见了顾长吏,我开口问他一声就是,只是结果如何,就得看顾长吏那边是不是缺人了。”
云通判抿着嘴角,似乎不相信章元敬会这么好心,但他也只能开口道谢。
章元敬果然带着东西就往王府去了,他于云通判说的话倒不是托词,而是前几日于顾长吏谈话的时候,察觉镇北王似乎要对关山本地的豪强有动作。
若是他的猜测没错,谁能比出生关山豪强云家,却一门心思想要当官儿的云青更加合适呢?云青当官的时候颇有几分拎不清,但镇北王却允许他在通判的位子上干了这么多年,不可能只是碍于云家的面子,怕是早有几分筹谋。
比起以前,如今章元敬进入王府要通畅许多,几乎是跟顾长吏一样的待遇了,他后来者居上,当初让一些人颇为不满,但是一来章元敬会做人,二来顾长吏首先散发了善意,慢慢的,那些人倒是自然而然的接受了,至少表面如此。
章元敬到的时候,镇北王爷与顾廷安正在一边喝茶一边下棋,看见章元敬进来,镇北王爷招了招手,笑着说道:“元敬,你来帮我们裁决一般到底是谁赢了。”
章元敬走近一看,倒是笑了,原来这两人下的旗鼓相当,怪不得需要人来裁决,“下官看着也该是平局,可见王爷与顾长吏果然是棋逢对手,好不。”
顾廷安放下棋子,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怎么,你又怎么知道了?”
1...5152535455...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