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夫人黑化日常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柔桡轻曼
沈知言不可置信的望着谢妙玉,“你是阿玉?”
谢妙玉渐渐回神,呆滞的目光变得有神,可当她看清楚眼前是何人时却忍不住捂脸大叫起来,“不许看,不许看,沈郎你当做没有看见吧,我,我只是生病,过段时间就能好起来的。”她说着想要转身逃开,她也不知道怎么就来到这里,还被沈郎撞见她这幅模样,这段日子她明知和沈郎都在荆州,就处处避开衙门,深怕碰上他。
沈知言捉住想要逃开的谢妙玉,神色复杂,当初他来到荆州,得知谢氏和大姜氏在京城做的事情,异常气愤,亦不想谢氏欺辱,特意写信让她来荆州,没想到此后一年都没有她的消息,他听闻谢氏生怪病,却未想过她竟已是这幅模样。
魏长青见是沈知言的家事,不便多言,把守卫们遣散开,自个也悄悄离开。
沈知言叹口气,捉住谢妙玉的手道:“既来荆州,就跟我回府去吧,病也无需担忧,慢慢治就是,我不会嫌弃你的。”
“沈郎……”谢妙玉泪如涌泉,“我真的知错,往后我会好好的,再也不会妒忌旁人,我真的知错了,真的……”她已有些胡言乱语。
追上来的姜映秋见状,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沈知言微微蹙眉,并不多言,只道:“走吧。”
…………
姜谢两人没几天就离开京城前往荆州的事情姜已知晓,她派明安明成盯着那两人,见她们离开未多说,只笑了声。那毒无人能解,就算荆州那位著名的专治皮肤病的老郎中也不成的。
再者
首辅夫人黑化日常 分卷阅读207
,沈知言正好在荆州,谢妙玉肯定会去寻他,沈知言此人,道貌岸然,伪君子罢了。定会嫌弃谢妙玉那副模样,两人若住在一起,谢妙玉会彻底死心,最后做出何事来可想而知。
她就等着看这两人的下场,当年她容貌被毁,身子还是清白,沈都不肯碰她,现在的谢妙玉不比她当年好过,甚至更惨。
瞧瞧看,终于遭了报应吧。
就算是她亲手所为,那也是谢妙玉该有的报应,她从不后悔半分。
此刻已八月底,天气渐凉,姜清禄前几日启程回苏州,他在京城查探一月有余,打算继续做回老本行,丝绸跟玉石的生意,这两样暴利行业,他和袁越一起,他先回苏州打理,也正好接家人来京城一趟,不过苏州的产业他亦留下一半,由着掌柜打理,三个月查账一次即可。
天气凉爽起来,姜就邀姜去袁家做客吃乔迁宴。
姜和袁越在京城也就认识姜燕两人,再有何氏,因此九月初一那日,燕休沐,携姜何氏去袁家做客吃宴。只有她们几人,操办起来简单不少,让厨房做桌好菜就是。
姜特意挑选礼物送去。
袁越还想拉着燕喝酒,燕缓缓道:“妹夫,此次怕是不成,我今日虽休沐却还有案子要查,待改日无事我在陪你喝过。”
袁越笑道:“既如此我就不强求姐夫了。”
虽不能畅饮,燕却还是陪着袁越喝了两盅清酒,连着姜也饮些果酒,喝的脸颊红扑扑的。
燕还有公务要忙,用过饭食就跟何氏姜早早的回府。
何氏不打扰他们小两口,坐在后面的马车里,两人坐前面的翠盖珠缨八宝马车里,车内铺着厚软的刺绣绒毯,摆着两个紫檀色绣葱绿折枝花的大迎枕,姜这会儿也迎枕都不用,靠在燕怀里,舒舒服服的抱着他的腰身,还问他:“夫君今日回去还要处理公务吗?”
燕揉着她的手臂道:“还有个案子未结,有些疑点,犯人也不肯认罪,我瞧着事有蹊跷,打算找找其他证据。”
姜好奇道:“什么案子?”
的确不算大案,亦没旁的牵扯。
燕就没瞒着,温声告诉姜,“就是京城郊外县城里的事,一户乡绅家有两子,养子与亲生子,这乡绅仁慈,养子是他捡来的,捡回来时才三四岁的模样,后又与妻子育有一亲生子,就是亲生子状告养子杀害乡绅,谋财害命,如今养子已被捉拿归案,养子却不肯认罪,当初捉住他时的确从他房间里搜出不少银票和金子。”
姜听的有些晕,“那到底是不是养子杀害乡绅的?”
“如今所有认证物证都指向养子杀害乡绅,我瞧着有些可疑,打算下午去乡绅家中瞧瞧,看看还能找出什么线索不。”燕温言道:“一会儿回府你好好歇着,我晚上怕是回来的暗,极有可能明天才归,你不必等我,夜里早些休憩吧。”
姜不懂案子的事情,嘱咐他道:“那你带上护卫,路上小心,我让厨房帮你煨着汤,若你夜里回来,记得吃些东西再睡。”
“我都知晓,你也乖巧些。”燕亲亲她的额头。
送姜与何氏回府,燕立刻带着护卫启程出京,案子事发地是在平西镇,位于京城附近的县城,正是当初姜托齐妈妈给春蝉找的那户人家的县城,姜还有些印象的。
天色暗下,燕果然未归,姜陪着何氏用下饭食早早的歇下。
次日晌午,燕才带着护卫归,先回的大理寺,让小厮回府跟姜说声,他要晚上才回,姜正好奇案子的事情,问默然道:“姑爷那案子调查的如何了?”
第132章
燕不会对身边小厮谈论大理寺案件,默然不知此事,摇头道不知,姜轻声道:“成了,我省得,你下去吧。”忽地想起今日天色沉沉,她又道:“你去大理寺时带把油伞,省得一会下雨把姑爷给淋湿。”
默然应声退下。
夏末秋初,天气渐凉,气候干燥,姜想起燕骑马去平西镇办案,一路风尘仆仆,不知吃掉多少灰尘,她特意嘱咐珍珠去厨房说声,做些润肺的汤水,等到戌时,燕未归,天色全暗,天边想起轰隆雷声,雨点顷刻而下,姜坐在窗棂下的榻上望着外面瓢泼大雨,揉揉腹部,喊珍珠送碗银耳山参猪肚汤喝下,这汤润肺去燥,喝下嗓子舒服很多。
又过半个时辰,雨水渐小,慢慢停歇下来,燕忙到亥时才归,姜听见脚步声,急忙从榻上下来,吩咐丫鬟们在隔间摆上膳食,也已经进屋,身上的石青色团花纹暗纹大氅沾了雨,他脱掉递给姜道:“怎么还在等我?不是让默然递了信回?”
姜接过大氅递给珍珠,让她端出去洗过,才柔声道:“闲来无事,就等着夫君回,夫君定是没用饭吧,先过去吃,净房里已经烧着热水,吃过饭食就能梳洗的。”
饭菜很丰盛,姜等了快两个时辰,饥肠辘辘的,用了两碗小混沌,里面用的整颗虾仁做的馅子,鲜香无比,满口生香,还吃了不少豌豆黄,燕瞧她这样,温和道:“待会让丫鬟煮些酸梅汤,省得这样吃积食。”
“我都省得。”姜揉揉腹部,也有些吃不下,搁下碗筷,接过丫鬟递来的茶水润喉漱口。
燕把桌上剩余饭食都吃干净,漱过口去净房梳洗,回房间瞧见姜抱着绸缎软枕懒洋洋的靠在榻上,他过去坐在榻上,把人抱在怀中。两人都难得松散下来,姜笑道:“夫君今儿公务都忙完了吗?”
“今日没甚公务,陪你说会话,待会我们早些睡吧。”燕难得松懈下来,刚刚沐浴过的黑发披散在身后,穿着一身柔软的月牙色绸衣,他身形高大,穿着这样绸缎衣物反倒不会阴柔,更显剑眉星目,俊朗非凡。
姜问道:“昨儿的弑父案已结了吗?”他昨日一整夜未归,难道案子已经查清楚了?
燕道:“已结案,明日那人就能放出来的。”
姜惊讶道:“那乡绅不是他家养子杀的吗?”
燕揉揉她的发髻,“不是,昨日我与大理寺同僚前往平西镇乡绅家中查问过,那些奴仆都说养子性子忠厚。这事情既是乡绅亲生子告发,如果养子不是凶手,亲生子必定撒谎,他为何撒谎?我问过府中奴仆,有个对乡绅极为忠诚的老奴说他曾看见乡绅亲生子与乡绅的妾侍眉来眼去,我查过乡绅家中,乡绅妻子过世几年,只有个年纪轻轻极貌美的妾侍。我问那妾侍的话,她支支吾吾,神色慌张,便派人去她房中搜查。”
他说的轻巧,姜却知此案需极大的洞察力,她听的正尽兴,见他停顿,急忙坐直身子从案几上取一盏温热的茶水递给他,言笑晏
首辅夫人黑化日常 分卷阅读208
晏道:“夫君喝茶。”
燕轻笑,接过茶盏喝干净,把茶盏搁在案几上继续道:“从那妾侍房中搜索乡绅亲生子写给她的情诗,于是捉拿妾侍与亲生子回大理寺审问,她们挨不了几鞭子就全部招来,原是亲生子与妾侍私通被乡绅发现,亲生子失手之下砸死乡绅,嫁祸于养子。”
姜听的皱眉,“这亲生子实在可恶,竟为一女子弑父。”
燕温言道:“这世间为一己私欲作恶之人数不胜数,只是不常接触,所以不知罢了。”
姜依偎在他怀中静静不语。
半晌后听见他道:“时辰不早,我们早些休憩吧。”
次日,燕下衙竟带回个浓眉大眼二十岁左右的男子,身姿魁梧,有些壮实,长的还算不错,姜看着都有些惊讶起来。燕指着那男子道:“这位是于正飞,刚从大理寺出来的,你让丫鬟拾个院子给他住着吧。”
“夫人好。”男子微微俯身拱手。
姜摆手笑道:“使不得,不必唤我夫人。”夫人是有品级的诰命才能喊的。
燕道:“我年长你些,这位是我内人,你唤她一声嫂子便是。”
于正飞这才改口喊了嫂子。
姜还是不太清楚此人是谁,先喊丫鬟们去拾个院子出来,如今住的宅子三进大小,空置的院落还有不少。丫鬟们很快拾个偏僻的庭院出来,于正飞道谢由着默然领着过去。
等人离开,姜忍不住问:“夫君,这位到底是?”
燕慢慢道,“就是那乡绅家的养子,他是孤儿,乡绅家回不去,我帮着他清洗冤屈,他出来说无家可归,要跟着我,想在府中做个护卫,我想着他人还不错,便留下,不过到底不能当做府中护卫,他有些才能,明日我让默然去置办个小院子,让他出去住吧。”他入仕途,也要开始慢慢有自己的亲信,有些事情需要亲信去做的。
姜笑道:“都听夫君的,他若想住在府中也是可以的。”
燕道:“不必,住外面也好。”若此人是个忠诚可靠的,他才会慢慢重任他,留在外面也是好的。
于正飞在府里住了几日,连着那庭院的垂花门都没出去过,吃喝拉撒都在庭院里头,翡翠还很兴奋的过来跟她禀告道:“大奶奶,那位于护卫每日就在庭院里,早上起来打拳,下午扎马步,好多小丫鬟还跑过去瞧呢。”
是个武夫,姜了然,不过还是板着面孔道:“皮痒了是不是?你也跑去偷看了?我让齐妈妈把内院的小丫鬟们都给拘着,不许过去瞧。”
翡翠立刻道:“奴婢省得,奴婢自然没去瞧,是后院的小丫鬟跑过去看的。”
姜没吭声,半晌才让丫鬟退下。
九月中旬,燕在外置办个小院子,房契直接给了于正飞,让他出去自立门户。
走的时候,姜不知,这些本就是燕的事情,她不太管他用人的事儿。
之后的日子,燕早出晚归,大理寺忙碌不已,他每月只有两日的休沐时间,往往休沐时都还要待在大理寺里审案。
到十月初,姜清禄带着一大家子浩浩荡荡来了京城。当初袁越在京城置办宅子时,姜清禄也在他家不远处买下一座三进的宅子,住一家人正好够。
姜清禄跟许氏来京那日,姜去接的,见到娘亲跟几个妹妹她还是忍不住哽咽起来,爹爹带着一家人来京城说白了就是为着她,想要在陌生地方重新站稳脚跟有多难她最清楚不过,可爹爹可是克服这些搬来京城,只为一家人能够团聚。
这一路,姜家人走的慢,半月才到京城,好在都安好着,没甚水土不服的现象。
三个妹子亦都好好的,小姜妤又长高些,穿着身海棠色绣重瓣莲花锦绣褙子,小丫头都快十岁,看着还是脸颊鼓鼓的,肉呼呼的,五官却跟姜有几分相似,长大必定是个美人儿。
几辆马车前后驶入城门,姜同许氏小姜妤坐在一辆马车里,她是从城外最近的驿站接到她们的,这会儿自然一块回京。小姜妤性子还是活泼开朗,挑开绸缎窗帘子朝外看,一双灵动的眸子充满惊叹与震撼,扯着姜衣袖喊道:“大姐姐,京城里的宅子都感觉更加高大开阔,还有那城门,好高好雄伟!”
姜最疼爱的就是这个小妹,听她说话心里就软成一片,柔声道:“京城里还有不少好玩的地方,改日大姐姐都带你逛个遍。”
小姜妤高兴道:“那我与大姐姐说定,大姐姐明日就带我出去玩吧。”
许氏嗔道:“可别惯着她,瞧瞧她都半大少女,怎么还跟小时候一样跳。”
姜抱紧小姜妤,笑道:“娘,不碍事的,小妹心里都清楚着,她也就是搁我们面前撒撒娇罢了。”上辈子,爹娘去世小姜妤才五岁多,生生熬成呆板阴郁的性子,嫁到夫家更是连话都不敢说,姜反倒喜欢这样的小妹,她希望小妹这辈子都能这样洒脱灵动,而不是死气沉沉。
小姜妤搂着姜的颈脖,在她脸颊上亲了口,“大姐姐最好了。”
姜的心里软的一塌糊涂。
这次举家来京,姜清禄自然不好去麻烦女婿,直接领着家人回到当初置办的三进宅子里。
宅子事先打扫干净,奴仆也开始忙碌起来,拾箱笼,铺床叠被,洒扫浆洗。
姜也跟着帮忙,夜里留在这边用过晚膳,她想多陪陪娘亲和妹妹,使唤翡翠回燕府报个信,晚上她就不回了,留在姜宅过夜。
第133章
这天夜里,姜跟小姜妤睡在一张床榻上,小姜妤有许多话语跟长姐说,两人挤在一起,她抱着长姐的手臂说个不停,言语里充满对以后生活的期盼,她絮絮叨叨的同姜说着,“大姐姐往后我就能经常陪你啦,明天大姐姐带我出去逛逛吧。”
她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才来京城就想四处走动熟悉地方。
姜柔声道:“好,我这几日就住在这边,每天都陪你出去转转。”
“大姐姐最好了。”
次日,姜陪着家人用过早膳,领着姐儿,娣姐儿跟小姜妤乘坐马车去京城里逛逛,姐儿娣姐儿都是半大的少女,模样清秀。京城里头好玩好吃的地方不少,姜带着三个妹妹逛了半日又去京城有名的酒楼里用午膳,竟碰上潘二奶奶苏氏,亦是当初姜从去年冬日那桩命案里救下的女子。
苏氏瞧见姜,领着丫鬟过来笑道:“难得碰见妹妹出门一趟。”又见姜身边几个眉清目秀的少女,还有位小姑娘容貌同姜有几分相似,她问道:“这几位是?”
姜柔声道:“这几位是我家中妹妹,才搬来京城的,我带着她们出来逛逛。苏姐姐今儿可真巧,竟然碰上你了。”
首辅夫人黑化日常 分卷阅读209
“我这里出来用膳的。”苏氏笑道:“没想到正巧碰上妹妹,不如我们找见厢房好好聊聊,正好一块用膳。”前头天气炎热,京城里甚少有筵席,两人有些日子未见,正好聚聚。
几人进到酒楼,要间包厢,丫鬟们留在外面守着。入内依次坐下,姜把妹妹们介绍给苏氏,苏氏笑眯眯说道:“既是的妹妹,以后也就是我的妹子,若无事跟着你们姐姐常来府里坐坐。”
“苏姐姐好。”小姜妤嘴巴甜,笑起来脸颊还有两小酒窝,粉嫩一团。
“这小嘴可真甜。”苏氏从手腕上拨下一对玉镯子,又把发髻间插着的累丝嵌珍珠的牡丹簪拨下递给三姐妹,“今儿出来也没带什么东西,这些送给妹妹们做见面礼吧。”
三个小姑娘都去望姜,姜笑眯眯的道:“还不快谢谢苏姐姐。”
女孩们接过镯子簪子道谢。
姜与苏氏熟稔,两人说着闲话,妹妹们听着,等到饭菜上来用过饭食,又坐着闲聊会儿才各自回了家。
酉时三刻,姜回燕府,燕还未下衙,她嘱咐厨房多做些姑爷爱吃的饭菜,等天色全暗燕才归。
姜伺候着他脱下官袍,换上身常服,来到隔间坐下用饭,燕才道:“怎么不在娘家多待两日?”
“担心府里丫鬟们照顾不好夫君,这才回来的,明儿白日我在过去,反正都在京城里,坐马车过去也用不了多久的。”姜眉开眼笑,自打姜家人搬来京城,她满心喜悦。
燕温声道:“用过晚饭早些歇了吧,不若你这几日来回奔跑也是挺累的,待我过两日休沐陪你一块去看望岳父岳母。”
用过饭食,两人还真的早早歇下,姜以她这几日要来回跑,夜里夫君不会折腾她的,哪儿想到他还是压着她使劲的欺负,最后浑身酸软无力的睡下。
接下来半月,姜两边来回跑,燕心疼她,叹口道:“要不你去那边小住几日也无妨,正好这段日子我要出门一趟,有个案子要查,需要三四日才能回。”
姜就笑眯眯的应好,当天领着几个丫鬟回娘家住了几日,等到燕办案回来她也跟着回来。
到了十一月,姜清禄和袁越的铺子开业,还是苏州老本行,绸缎跟玉石宝石的营生,这是姜家袁越做惯的营生,袁越自幼跟着袁老爷也是耳目渲染,明能干,两人联手起来,这些生意做的还是不错。
等到生意渐渐安定下来已经十二月,天寒地冻,燕宅的地龙早已烧起。
冬日里,姜窝家里,连着娘都不肯回,实在路上太冷,她受不住。
十二月初,京城里沸沸扬扬下了第一场雪。
远在千里外的荆州天气却还不错,没有京城里头寒冷,都还是穿着薄薄的袄子。
沈府里。
谢妙玉呆呆的坐在廊庑下,静静的望着庭院里花草,草木蔫蔫,仿佛如今的沈府,她自打当初来荆州治病遇见沈郎,被沈郎接过这座二进的小宅里,自此,她连他的面都甚少见到,更加不必说同房。他把正院让给她住,自己去住书房,两人连话都不多说,每日甚少见面。
她不傻,岂看不出沈郎这是嫌弃她。
呵,当初说的多好,接她回府,她跟他回来却是这番光景,连着府中奴仆都知她毁了容貌,不被姑爷所喜,两人分榻而眠。
谢妙玉掐着手心,唇色惨白。
天空阴沉沉,抬头望去,满眼都是黑压压的乌云,压抑。
有奴仆经过,望着她的表情如同见鬼,匆忙离开。
谢妙玉笑了声,又流了泪。
不知何处,姜映秋过来撞见的就是女儿这幅麻木的模样,她心里揪着疼,哭道:“我儿,你莫要放弃,娘打听到雍州那边有个神医,不过神出鬼没的,娘带你去雍州吧,说不定运气好能够碰见那神医,到时你的病就能治好的。”
谢妙玉麻木道:“可是我听说,雍州那神医已消失好几年,怕是早不知死在哪个角落里,娘如何去寻?罢了,不如就这样吧,我的怪病这辈子怕是都治不好了。”
“我的儿啊。”姜映秋搂着谢妙玉大哭起来,“老天爷怎会如此对你,都是娘不好。”难道真的是报应?她想害死大弟,所以报应到女儿头上来。
“娘,我想回京城去了。”谢妙玉低声道。
姜映秋一愣,“我儿,回去京城作甚,这里至少还有女婿,他……”他能如何,沈知言如何待阿玉的她看的清楚,根本就是嫌弃阿玉啊。
“好好,回京城,等娘送你回去京城,使法子找找太医,说不定宫里的太医会有法子的。”
谢妙玉自嘲一笑,她们能有什么本事请到宫里的太医?难不成还想去求舅舅家,京城与苏州传的沸沸扬扬,说娘下毒想害死舅舅,她原先不信的,慢慢的却有些相信起来,或许真的是报应吧,她和她娘做下的这些事情,最后都报应到她的头上来。
谢妙玉想要回京,也或许对沈郎抱着最后一丁点的期望,她在廊庑下等到天色全暗,垂花门那边想起沉稳的脚步声,紧跟着一抹高大身影走来,她起身下台阶,高大身影定住,半晌才道:“你怎么还没歇下?”
昏暗中,她也看不清沈郎的表情,却听出他话语里的冷淡语气。
谢妙玉抹了抹眼,有些想哭,哑声道:“沈郎,我打算回京城了。”
“你回去京城做什么?”沈知言的语气立刻警惕起来。
他是怕她回去找姜麻烦吧。
谢妙玉心里泛起苦涩,她还能如何找她麻烦?去见姜,让她看看自己这张丑陋的面孔吗?她半晌不语,沉默许久,再也不肯回话,转身慢慢离开。
沈知言望着她有些弯曲的背影,面容冷漠。
他心中对她没有半分的同情,她落得这样一个结果,亦是她活该。
三日后,谢妙玉随姜映秋领着当初荆州买的小丫鬟杏儿启程回京城。
半月后,三人回到京城,天寒地冻,她们没有回去沈知言在京城的宅子,而是在外城凭租个小院子住下来。姜映秋给太医院的太医家属递过帖子,却都石沉大海,根本没人愿意帮她找太医的,她大概也意料到,就惦记起雍州的神医,打算先去雍州找找看,若能找到神医,在让阿玉过去不迟,省得空欢喜一场。
次日,姜映秋离开,谢妙玉面无表情,小小的院落里只剩下她和那个杏儿。
她日日坐在房檐下,连着外面大雪都视而不见,杏儿每日总要出来几次劝她,“大奶奶,您进屋去吧,外头冷。”
谢妙玉不言语,等到夜里回房歇息,她揭开面上裹着的绸纱,望着铜镜里犹如恶鬼,丑陋不堪的面容,捂着脸颊呜呜的哭起来,半晌又发怒,起身挥落妆奁上的铜镜,落地发出砰的一声响,她又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