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舟自横
为了这份招安文书,暴民们开始坐下开会了。
现在这种情况,能够好好活下去自然是要好好活下去,大多数人都是偏向于招安的。
当然暴民里也有人说他们杀了这么多人,抢了这么多东西,投降之后就会被秋后算账。
这种商讨会刘伯根自然会参加,只是停了跟菜市场一样的讨论会,他叹了口气。
就算是这次与高密军作战赢了,这支队伍也是无法走远的。
秋后算账?不会的,他那位主公已经借助暴民之手将青州的反对之声都清除掉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青州就是主公的天下。
吵来吵去都没吵出来一个结果,最后大家将目光都投注到了刘伯根身上。
说实话,刚开始他们能聚集在一起还是因为刘伯根在当地声望颇高,刘伯根负责管理内政和人事,王弥负责指挥作战,暴民们对两人的依赖早已深入骨髓,没有他们可以说一群农人也走不到今天。
所以他们讨论归讨论,最后的决定还是刘伯根和王弥来下。
刘伯根抬头说:“接受招安吧。”
第197章名士风流(二十四)
时光倏然而过,游鸿吟上任青州刺史已经五年了,而他不用伪装,也是个实实在在的青年了。
属下与他共事五年,才知道,当年上任高密郡郡守的主上年方十七,如今五年过去,也才二十二周岁。
这还是因为青州平定了下来,各方也都暂时安顿妥当,游鸿吟才有心情举办生辰宴,他们才得知的。
游鸿吟永远都不会忘记,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宴会上到底打翻了多少酒。
举办宴会倒也不是为了享受,纯粹是连续三年干旱,平日里大家忙个半死,根本没有时间放松娱乐,他不过是借助生辰宴举办弄些喜庆的气氛而已。
干旱的这三年青州的日子可以说是越过越好,这也导致了天下流民都往青州钻,粮食的缺口越来越大,而为了流民不生事,他不得不‘以工代赈’,在灾年大兴土木,扩建水泥坊,铺设水泥路,扩建青州各处大城,扩建海港,修水渠,修水库。
可以说,整个青州常年处在高速运转的境地,吸纳了大量流民。
可是这么多的流民就算是游鸿吟有通天之能也不可能全数养活,土地中出产的粮食总归的是有限的。
好在早年城墙不修就开始修建的海港发挥了巨大作用。
不要小看这个时候的商人,他们来往于草原、南蛮、倭国、高句丽、西域等等,只要是有交易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足迹。
这个时候的海贸虽然无法像后世那么发达,但是却也有不少沿着海岸线贩卖货物的海商。
他们当然也贩卖粮食。
胶州湾所建立的青州港停泊是不需要交税的,只有在港□□易才会抽税,这种征税方法税的确是少了,但是来来往往的商人却越来越多,而青州港的名声也越来越响,此地也越来越繁华。
为了青州港,游鸿吟特意在此新建一城,名为长广城。这座城不属郡县管制,而是直属青州州府直接管理,所有土地均是官有,只向外出租。但是在这种朝不保夕的年代里,土地反而成为了累赘,很多商人觉得租赁更划算。所以长广城虽然是个怪模怪样的新城,却在短短两年之内就变得非常繁华。
这座城市是砖石和水泥混合建造的,城墙高大,城市规划清晰干净,居民区、商业区、行政中心等等都井井有条。
城市道路均是水泥铺设,排水系统干净整洁。城内建立东西两市,一者小宗交易,一者大宗交易,并且官府也开设了交易窗口,以及有专门的官府‘立约署’,用来管理市场口碑信用问题。
游鸿吟已经将煤球、豆油、瓷器、食盐等特有商品列为特例采购商品,最受市场追捧,完全不愁卖,但是却不是什么人来都能采购的,需要有一定资质才行。
而这个资质是根据商人对这个城市的建设贡献度来发放的。
比如某某商人铺设了某段路,得贡献度多少等等。
而贡献度除了特供商品采购权外,还有场地租用优先权,如果贡献度高了,可以减商税。若是有特大贡献,甚至可以在城市广场上立传。
而在长广城中,最受官府欢迎的便是粮食,粮食交易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就可以获得贡献度。就这样,仅仅是一座海港,就帮助游鸿吟养活了大半的流民。
可以说,如今青州最富裕的地方,不是游鸿吟心经营了数年的高密,而是这座新建的长广城。
而海港的成功,让游鸿吟开始转换手中商队的性质,渐渐地,纯商业人才逐渐接管经营青州港,而剩下的走南闯北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分卷阅读281
的人,不是划分进鹤鸣,就是被鸿雁搜罗进组织,逐步洒遍天下各地,搜集着游鸿吟需要的情报。
这两个组织所耗的钱粮不低,但是游鸿吟明白,这是不可缺少的,更何况他现在坐拥一州,绝对养得起。
而这两年,青州外头的世界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连年大旱,草原诸部终于坐不住了,直接奔袭南下,选择通过掠夺来谋求生存。
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洛阳。
此时距离洛阳进入安稳才五个念头,而这次匈奴再也不是捞一票就走了。
一直臣服朝廷的南匈奴部落首领刘渊分裂并州,自立为王,称汉王,建立汉国。
同时杂胡草原诸部落厮杀合并,匈奴人与乌桓人、鲜卑人后裔的铁弗匈奴彻底脱离洛阳控制,建立了自己的统一部落,首领正是铁弗部首领刘虎。
另外鲜卑人也不甘示弱,拓跋鲜卑、乞伏鲜卑和慕容吐谷浑等等鲜卑各部,开始对中原虎视眈眈。
出去外患,内忧也渐渐开始。
广陵度支陈敏因为讨伐逆贼,平定叛军有功,掌握徐州、扬州诸多军事,见天下互战争夺,便有了割据江东的意图。
此时因为洛阳因为连年征战,粮库内物资早已消耗殆尽,而徐州扬州仓库米谷早已积累数十年,也没有开仓放粮给那些吃不起饭的贱民,需要粮草的司马越不得不捏着鼻子给陈敏加封右将军,暂时安抚住了这位野心勃勃的家伙。
当然,天下野心之辈自然不止陈敏一人,只是这个人比较呆,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匆匆跳出来罢了。
刘渊建国之后,便直接挥军上党,上党连年征战,早已疲累不堪,就算是背后有司马越输送士兵和粮草,朝中却无能够和刘渊此人相提并论的将领。
争夺了数月,在刘渊亲自领军下,上党破!
上党就是洛阳的咽喉,上党被破代表了洛阳不再安全,将会陷入孤城之境。
司马越再不愿意,也只得做下‘迁都’的决定。
而新都正是定在游鸿吟曾经居住过的广陵城。
洛阳的繁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城中士族豪门数不胜数,迁都就代表着放弃洛阳,前往未知的南方。
这个时候就有两个问题急需解决了。
一者,需要留下压后的后军,防止刘渊派人追袭。一者,需要除掉陈敏。
陈敏几乎和分割无异的地盘正有广陵城。
游鸿吟一边不断翻阅各种情报,一边不断修改地图。
他需要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才能在最正确最合适的时候,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霍青峻从门外匆匆赶来,见游鸿吟没抬头理他,也不见外,动手给自己倒了一杯冷茶,想要灌下去。
“修然,冷茶伤胃。”游鸿吟头没抬,依旧伏在书案上写写画画。
霍青峻笑了笑,将冷茶放下,唤来侍女换了一壶热茶:“这下老师放心了吧。”
然后他走到游鸿吟身边看:“老师在分析情报?”
“嗯。”游鸿吟说:“你看了这么长时间,看出什么来了?”
霍青峻笑了笑:“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崩坏。”
“何解?”游鸿吟问。
“如今天下这幅样子,均源自于废除郡县制而选择分封制,司马家那群饿狼为了自己的野心什么都顾不上了。皇室带了个好头,天下野心勃勃者何其多,怕是四分五裂都不能形容。”霍青峻说。
游鸿吟说:“看来这几年,长进不少了么。”
霍青峻说:“被老师这么锻炼,若是还没有长进,怕是都没脸来见你了。”
霍青峻学习的纵横之术,在政务军务方面都帮不了游鸿吟的忙,而作为只是作为谋士的话,游鸿吟又觉得徒弟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所以游鸿吟让霍青峻负责整个青州的庠序重建。
而原本被拉着教书的沈源则被游鸿吟重新踢出去了。
庠序重建并不是个轻松的活计,首先需要招揽老师。而这个过程就是和那些个心眼子不知道有多少的读书人打交道的过程。然后就是生源,游鸿吟之前推广的扫盲活动只是个刚刚形成的概念,并未实际实施,如今庠序重建,自然扫盲就要全面展开了。
老师的问题还好解决点,青州本地并非没有士族,只是被那场民乱吓怕了,如今见青州欣欣向荣,便动了心思投了游鸿吟。
这些人自然就落到了霍青峻手里,他安排给他们的工作第一个便是当老师。
老师的问题解决了,就是解决生源了,生源的问题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扫盲学生虽然多但是教授起来还好些,早年培训出来的那些识字的人就可以放出去教他们,那些扫盲学生也不需要其他人为他们负责衣食住行,因为他们都是有工作的。而学习时候的环境也不拘好坏,无论什么地方拉起来班来就是一堂课,非常随性。
但是真正受教育的那些子弟却不可如此。
霍青峻便在青州城建立的学馆。
学馆的的面积很大,位置还非常便利,交通发达,和太守府距离也近。
学馆里建筑功能分为四种。
一是藏书区。学馆西南角是一座建筑巧严密、面积很大的‘崇文馆’,里面都是搜集而来的各种书籍,大多数都是竹简,还要不少纸质以及绢布的。并且这座崇文馆还有临街的侧门,可供非学馆之人入馆看书。
二是留宿区。霍青峻明白学馆建成后的吸引力,必然有很多外地学子从四面八方赶来,但是他们可能家贫租不起城中房屋,所以建立留宿区就是提供给那些学子一处遮风避雨的地方。
三是教学区。这里的建筑统一都是窗户开的十分大,光亮充足,以后所有的学生就是在这里上学,而老师就是在这里上课了。
最后一个是校场区。霍青峻受游鸿吟影响颇深,也觉得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要不得,平日里念书念累的学生可以锻炼锻炼身手。
第198章名士风流(二十五)
霍青峻重建庠序的过程中,的确受到了十足的锻炼,可以说是从上到下接触了所有阶层的人,而和这些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受益匪浅,让他对于人心的把握,更加准了。
除此以外,游鸿吟还将成本低廉的纸张制作方法交给了他去实验和生产,同时又拿出了好几种印刷方法供他研究。
霍青峻见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下了一大跳。
要知道这些东西代表的是什么?
代表了学习知识的代价变得便宜了,再也不可能被世家垄断!
代表了中原文化必然走向绚烂!
代表了他霍青峻必定名垂千古。
若说霍青峻没有一点野心那是骗人的,手握这些东西,他在文人的威望将急剧提升。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分卷阅读282
所以,刚开始他拒绝了。
他不想占据老师的功劳。
但是游鸿吟当时的一句话却令他铭记了一生:“我的职业不是文人,所以我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史书上自然有我一席之地,无需这种再为自己锦上添花的名声。”
霍青峻第一次见到老师那么锋芒毕露,傲世天下的一面。
说实话,一直以来,他总觉得老师性格太好了,其实是并不适合做一位天下雄主的,但是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下来,他才明白,自己过去眼睛大概是瞎的。
“怎么一直发呆?”游鸿吟看完谍报,整理好资料,却见自家大徒弟神游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
“老师自己虽然能力强大,身边又有曹霖先生,王弥将军等等人才,可是我总觉得还缺一位。”霍青峻说:“不是我妄自菲薄,虽然老师总说我天资纵横,最适合修习纵横之术,可是终归经验并不丰富。”
游鸿吟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我身边缺少一位王佐之才。但是想想曹魏如此人杰辈出的年代,也只出了一位荀,王佐之才哪里是那么好找的。”
霍青峻却说:“我其实能明白老师的顾虑。”
“哦,我还有什么顾虑么?我自己都不知道。”游鸿吟笑了笑。
“老师不喜世家。”霍青峻说:“虽然老师自己就是出身世家,但实际上本性中总想杜绝世家对自己基业的染指。所以如今除了那些被我安排用来教书的老师外,真正掌握青州诸多事务的,几乎都是寒门之人。”
游鸿吟摇了摇头:“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也注意到了,但实际上这并非是我对世家心怀偏见,而是早年我太追求时机,而忽略了前期名声的造势,只在文坛上略有薄名,还是以字出名的,人家当然不买账。又怎么会有真正的有才学的世家子弟前来投靠,而如今青州本地投来的世家之人,本事其实我都考核过的,稀松平常的很,不值得我亲自出马,心服。”
“如今老师乃牧守一方的刺史,理应关注这方面才是。”霍青峻说。
“其实天下真正杰出之人,大半还是出身世家。”游鸿吟说:“他们自小学习各种知识,开智要比普通人早很多,接触的事务和层次也不是普通寒门弟子可以比拟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世家子都是人才,多的是一些学了些哲学思想皮毛拿来充门面,一天到晚清谈清谈,通过一场场文会和世家头衔替自己扬名,实际上却是背地里卑劣丧德之事做尽。”
“老师,”霍青峻苦笑:“你这话说得前后矛盾,让弟子不知说什么好了。”
游鸿吟叹了口气:“意思就是我不愿纯粹以名取人,以貌取人而已。”
“如今清谈成风,有道是理不辩不明,清谈扬名也并无错处,老师何以如此排斥?”霍青峻心有疑惑。
游鸿吟说:“修然又何必偷换概念,我反感的并非是清谈,而是谈玄论道夸夸其谈,临事则束手无策之人,空有名声又如何啊。”
霍青峻沉默许久,道:“老师是在批评九品中正制。”
游鸿吟道:“艺花邀蝶、栽松邀风、贮水邀萍、筑台邀月、种蕉邀雨、植柳邀蝉,如此雅趣谁人不爱,但是世间困难之事总要有人要做的。九品中正制评的是世家,是名声,也是这些闲趣雅兴,却不是田间种粮、货殖流通这等低贱之事,而偏偏是这些事才能救得天下黎民。”
“九品中正制就无一丝有点吗?老师心中完美的考核制度又是什么呢?”这也是霍青峻最为关心的,他如今可是负责庠序的建设,考评制度却还未建立完整。
“九品中正制非是不值一文,这种方法挑选出来的至少大多都是有廉耻之心、有一定才学基础的人才,他们智商和情商不俗,无论如何还是得用的。”游鸿吟叹了口气:“这世间本就没有完美的考核制度。不过我还是比较‘考核’取官,这样大家站在一条线上比拼,至少比九品中正制要少了很多场外因素。”
然后游鸿吟讲述了科举制度是怎样的。
霍青峻担忧的说:“如此取士可以说是触动了所有世家的利益,而且选取的人也不一定是德才兼备之人。”
“所以这个方案不能一开始就推行开,我们的实力在世家面前恍如萤火。”
霍青峻对游鸿吟是十分了解的,他思考了一会儿,说:“老师是想低级官吏使用这种方法选取,而九品中正制同时进行,等到未来天下大定,再多做斟酌吗?”
游鸿吟点头:“知我者,修然也。”
“我会尽力去做。”霍青峻说,他顿了顿,说:“话题扯得有些远,老师你总这样,遇到不想回答的问题就扯开。”
游鸿吟笑了笑;“好了好了,你的建议我记下了,会多留意天下是否有合适我的谋主的。”
霍青峻目光温柔,安心离开。
游鸿吟注视着手中资料,心下思索。
所谓谋主,便是身边智囊团的主导,曹霖虽然担任着长史,本身也头脑清醒,才智出众,但是他对于天下大势的把握还是差了一丝,并且和霍青峻一般,年纪年轻,出身庶族,名头太小,压不住人。
游鸿吟身边的确需要拉进来一位谋主,但是这个人却不好选。
之前游鸿吟一直拖着不做这件事,是因为他自己充当了这个角色,但是乱世谋求霸业单靠自己一人之力,终会有可能出现纰漏,所以,这个谋主已经算是眼下游鸿吟最为迫切的需求。
但天下才智出众并且期待明主的人才里,出名的看不上游鸿吟,不出名的游鸿吟不知道,如今这事情也是让游鸿吟头疼。
但是,游鸿吟面色严肃的看着桌案上的整张地图,面色渐渐沉静下来。
青州如今可以说是‘广积粮,高筑墙’,实力一直在不断积累,是时候正式出手了。
如今北方匈奴刘渊和鲜卑各部对于洛阳的威胁太大了,游鸿吟相信,司马越只要不蠢,就一定会在迁都的过程中做点手脚。
迁都二字写于纸上虽然简单,但实际上便是北方豪族放弃一直以来的基业,追随皇室南下。
除了占据分割江东的陈敏是个难题外,最重要的矛盾在于‘南北’矛盾。
不要以为世家豪族是铁板一块的,天下这块蛋糕就这么大,一部分占得多了,另外一部分自然少了。
那么彼此之间的勾心斗角就来了。
而这时候,南北的差距就显现了出来。要知道如今除了司马皇室外,真正掌权的都是北方豪族,南方士族在北方士族的排挤之下,只能紧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几乎没有哪一家跻身一流世家,都被挤到二流去了。
而迁都,就代表北方豪族失去了自己的基业,虽然人还在,但是大片大片的土地却
人生赢家培训指南 分卷阅读283
彻底失去了。
世家豪族靠什么积蓄自己的实力?当然是土地,游鸿吟想要积攒自己的实力,也只能想办法搞到一块自己的地盘,然后再做打算。世家同样如此,有土地就能出产粮食,有粮食就能养部曲,有部曲就有了硬实力。
失去的徒弟的北方豪族要安家安到南方,必然要抢夺土地,可是南方土地能被占的都被占了,又不是北方那么地广人稀,哪里来的土地给北方世家侵占呢。
这时候南北双方的矛盾将达到极点。
哦~
游鸿吟可以想象,那些复杂头疼的情况,他替司马越头疼了几秒钟。
他在纸上写下了刘渊、刘虎、陈敏、司马越、司马颖、司马睿六个名字。
刘渊乃匈奴首领,如今已经建国名汉,分裂并州。刘虎占据草原,统一匈奴诸部,却与刘渊不同,尚未建国。这两人可以说是南北匈奴的两大人物,但要说威胁,还是被誉为匈奴军神的刘渊威胁更大。在天下尚未大乱的时候,刘渊臣服于朝廷,便已经世间难缠的人物,如今建国之后对于天下更是野心勃勃,而那刘虎虽有草原首领的头衔,却并无如此手段。
所以游鸿吟又将刘虎的名字划掉。
再说陈敏,此人乃反叛势力,占据江东,可是本身个性残暴,颇有小人得志之态,根本不是司马越这个老狐狸的对手。
所以游鸿吟又将陈敏划去。
如今纸上只有刘渊和司马氏三位王侯。
游鸿吟想了想,又把司马颖划掉。
为何会划掉司马颖?
这还需要从三位司马王侯的背景、性格和能力来仔细分析。
除去执掌洛阳的东海王司马越,剩下的两位司马氏也不容小觑。
第199章名士风流(二十六)
司马越和司马颖是如今遍地开花的司马氏诸侯中,实力最强大的,并且两人之前联手将占据洛阳的司马击败,共同将洛阳入囊中。
只是在后来的交锋过程中,司马颖辈分和手段都逊色司马越,故而在洛阳争权过程中失败了,很快就失去了权柄。
不过司马颖比其他失败司马氏有个幸运之处。他没丢了性命,反而逃跑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司马颖的封地在蜀中,成功逃回封地的他依旧还是成都王,他只要修身养性数年,就依旧有争霸天下的实力。
而司马越则击败所有司马氏,成为了洛阳的霸主。
而游鸿吟将司马颖划掉的原因,是因为蜀中出了乱子,虽然明面上还没发生任何问题,但实际上如今蜀中已经暗中换了主事者,司马颖回去就算不遭受暗算,想要重新出来兴风作浪,还得把自己的地盘打理好才行,而到那时候,游鸿吟相信自己的地盘就肯定不是青州这一块儿了,那时候怎么玩儿蜀中都行。
所以他把司马颖愉快的划掉了。
而剩下来的另一个司马王侯司马睿,本身的实力并不强。
这里需要说到‘广陵王’这个封号。如今皇位上的那个呆子在登基之前,封号也是广陵王,后来他登基为帝了,广陵王这个封号本来是被他的儿子,也就是太子继承的,但是太子不是皇后贾南风亲生的,所以皇后弄死了这位聪慧的太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