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长生硬撑着听完众人说话已是筋疲力尽,随即闭上眼睛昏睡过去。
见长生闭上眼睛且呼吸粗重,大头等人只能转身离开,换了武田真弓前来照顾。
对长生而言最危险的时刻已经挺过去了,他此时已是居山修为,挺过了危险期,接下来恢复的速度就很快了,再次醒来虽然仍然体虚乏力,却已不再昏沉恍惚。
见长生醒来,武田真弓便开始为其喂饭,大部分女人都比男人细心,但也只是大部分而非全部,但武田真弓则属于细心到极致的那种女人,知道长生口舌麻木,所喂食的米粥便不很黏稠,其中还添加了蜂蜜和一些补益之物,莲子有补脾清火,养心安神之效,想到长生咀嚼不便,莲子都被其用汤匙压的很是细碎,确保入口之后不需咀嚼便可吞咽。
吃了半碗稀粥,长生便不吃了,待武田真弓为自己擦过嘴,便出言说道,“四师姐,前段时间你都去了哪里?”
“随他们去了一趟漠北,但那地图有误,自然寻不到什么。”武田真弓随口说道。
“四师姐,你出来好些年了,也该回去了,”长生说到此处略做停顿,转而再度说道,“日本人之所以视你为叛徒无疑是因为龙脉图谱一事,除此之外你也没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情,假如你能将功折罪,他们想必不会再难为你。”
听得长生言语,武田真弓颦眉歪头,眼神之中除了疑惑,还有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期待。
长生继续说道,“幸亏你及时赶到,不然我这次必死无疑,咱们是同门,道谢的话我也不再说了,眼下我的伤势已经好转,明日能离床下地,你收拾一下,今晚就去了吧。”
“我再照顾你几日,待你们动身,我也离开这里。”武田真弓说道。
“不用,”长生摇头,“今晚就走,你去收拾东西吧。”
武田真弓知道长生为什么急着撵自己走,他是担心日本武士随时可能前来突袭,倘若届时她在场,必然左右为难,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
“好吧。”武田真弓叹气起身。
“你将大头喊进来,”长生说道,“收拾好东西你再回来,我有东西给你。”
武田真弓默然点头,转身离去。
不多时,大头来了,长生命其取来文房笔墨,大头不明所以,疑惑问道,“王爷,您要笔墨做什么?”
“写信,”长生随口说道,“信封和封泥你也给我备好。”
大头并不知道长生要给谁写信,也不曾好奇追问,为长生取来纸张,又为其递来蘸了墨汁的毛笔,转而走到桌旁动手黏糊信封。
长生拿着毛笔迟迟不曾落笔,他很清楚圣骨对倭寇意味着什么,如果倭寇拿回了圣骨,大唐百姓很可能会受到殃及,但武田真弓此时已经被倭寇视为叛徒,也只有寻回圣骨才可能将功折罪。
如果将圣骨还给倭寇,无异于拿着大唐的气数和百姓的安危来还武田真弓的人情,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不明是非,不分轻重,倘若有朝一日真的因此而坏了大唐的气数,令得改朝换代,民不聊生,自己就是罪魁祸首。
沉吟良久,长生最终还是落笔书写,他知道自己这么做流于狭隘,但他还是决心这样做,不能凡事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在做圣人之前首先得先做人,如果做圣人的前提是自私自利,忘恩负义,那这个圣人不做也罢。
大头糊好信封之后便转头看着长生,眼见长生停笔转头,急忙走了过来。
长生将毛笔和写好的信件递了过去,“装起来,用封泥封好。”
由于长生并未折叠信纸,大头便看到了信纸上的文字,但他看不懂,因为信纸上不是汉文,而是日本文字。
大头并未追问内容,他可不知道信上写的是圣骨的埋藏地点,他知道武田真弓是日本人,还以为信上写的是长生想对武田真弓说的私密话。
折叠装纳,封泥封好,见长生并未撵自己走,大头便坐在床边与他说话,“王爷,您的这位师姐对您真是体贴入微,这次如果不是她及时出现,我们定然解不了那飞镖上的剧毒。”
长生没接大头的话,而是出言说道,“明天你抽空出去一趟,寻一处财力雄厚的倪家商号,委托他们建造一艘可以渡海远行的大船,限时半年,造好之后驶到登州海边候命。”
大头点头应是,他知道武田真弓是日本人,自然也能猜到这艘大船的用处。
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长生没有再说话。
见长生眉头紧锁,久久不语,大头疑惑问道,“王爷,您想什么呢?”
“我在想日本的八大家族都来到了中土。”长生说道。
由于长生说的没头没脑,大头便不明所以,疑惑歪头。
“他们都是坐船来的,他们的船此时应该就停靠在江淮海边。”长生又道。
“您想抢他们的船?”大头猜测。
“对。”长生点头。
大头点头赞同,“能抢自然最好,造一艘大船可得不少钱哪。”
长生摇头说道,“不,该造还得造。”
大头有些糊涂了,“既然还得造,那抢他们的船干嘛?”
“我有个大胆的想法,”长生说道,“我们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得让他们被我们牵着鼻子走。”
大头疑惑挠头,片刻过后恍然大悟,“王爷,您不会想跑到倭国端他们老窝儿吧?!”
“你感觉可不可行?”长生征求大头的意见。
“都说剑走偏锋,您这个偏锋偏的属实有点大,”大头说道,“可不可行我不知道,但我敢肯定谁也想不到咱们会这么干。”
“当日佐佐木曾经跟我说过日本的八大家族都来了,”长生说道,“一个‘都’字说明日本只有这八大家族,此时倭寇倾巢出动,老巢势必疏于防守,咱们可以趁虚而入,端其老巢。”
大头思虑良久,摇头说道,“王爷,您的主意是个好主意,但咱们从没出过海,连倭国在哪儿都不知道,就算抢了船只,能不能划到倭国也是未知之数。您要是真想这么干我肯定支持您,但动手之前咱可得多加筹划,仔细想好。”
长生说道,“我只是灵光一闪,突然生出了这样一个想法,还有待于推敲,不过咱们还有另外一种作法。”
“什么?”大头反问。
长生说道,“我卧床半月,倭寇定然已经抢先出发前去寻找地支和金龙了,咱们可以抢夺他们的船只,假意东渡,造成要杀往日本的假象,逼着他们回援自救,届时咱们再绕个圈子兜回来,他们这一来一回又得好长时间。”
“咦,这个办法好,咱得好好合计合计,再坑他们一回。”大头冲长生竖起大拇指。
二人说话之时,武田真弓回来了,她也没什么行李,只有随身一个小包袱。
见武田真弓回返,大头便识趣的退了下去,而武田真弓进屋之后也并未落座,而是拎着包袱站在床边。
“四师姐,桌上有封信,你带上,回去之后将其交给领头的丰田将军……”





长生 第三百九十一章 偿还人情
武田真弓看了一眼桌上的那封信,转而看向斜卧在床的长生,神情复杂,久久不语。
见武田真弓既不开口,也不上前拿信,长生勉力抬手,再指木桌,“四师姐,将那封信收起来。”
“圣骨的藏匿位置?”武田真弓沉声问道。
对于武田真弓猜到信件的内容长生并不感觉意外,点头过后出言说道,“四师姐,之前那支藏有龙脉衍续图谱的发簪是你偷偷给我的,他们虽然没有抓到什么把柄,却已经猜到是你,在日本人看来,你为了同门情义而背叛了日本。我知道这个骨灰坛对日本人意味着什么,我看在你的面子上将骨灰坛还给他们,等同替你将功折罪,从此以后你不再欠他们的,他们也没有理由再指责你。”
听得长生言语,武田真弓走到床边为长生整理了一下支撑肩膀的枕头,转而自床边坐了下来,“你想没想过你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那个骨灰坛本来就是我意外所得,”长生答非所问,“而今还给他们,大不了从头开始,公平对战。”
武田真弓直视长生,没有接话。
长生抬头与武田真弓对视,之前没接触日本人时长生也没感觉武田真弓与中土女子有什么不同,接触过日本女子之后,长生便发现她们与中土女子还是有些许不同,武田真弓也不例外,这种不同很难用言语形容,只是一种很缥缈的感觉。
由于之前神情恍惚,多有失礼,长生便有些心虚,对视片刻主动移走了眼神儿,“四师姐,而今日本已经与大唐交恶,你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将信件交给他们之后,你也不要继续跟他们在一起了,你是遣唐使,汉话说的很好,只要你不说,没人知道你是日本人,你可以寻个安全所在待上一段时间,半年之后赶到登州,我已经派人给你打造船只,半年之后船只造好,你就自登州乘船东渡,返乡回家。”
见武田真弓不说话,长生又道,“大师兄他们以后要与我一同对抗日本人,故此你不能留在舒州,不然日本人会认为你与我们旧情未了。”
武田真弓垂眉闭眼,轻轻叹气。
长生知道大头就在门外等候,便抬高声调,命其送些金银过来。
大头应声离开。
“四师姐,快把信收起来吧。”长生出言催促。
“你有没有想过这么做的后果?”武田真弓正色发问。
眼见武田真弓执着这个问题,长生知道糊弄不过去,只得出言说道,“没事的,此事没几个人知道。”
“大唐皇帝知不知道?”武田真弓追问。
“不知道,我没跟他提起过。”长生摇头。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在宽慰我,”武田真弓说道,“但这件事情捂不住的,大唐皇帝就算真不知道,事后丰田勇一也一定会设法让他知道,以此离间你们,倘若大唐皇帝知道你将圣骨还给了他们,一定会怀疑你的忠诚。”
“没你说的那么严重,”长生笑道,“皇上不是个不近人情的人,就算他真的知道了,也能体谅我的苦衷。”
武田真弓苦笑摇头,她自然知道长生是在安慰她,圣骨是日本借用中土龙脉气数的关键,长生将这么重要的东西还给日本,大唐皇帝不可能体谅他,因为他在自己和大唐皇帝之间做出了选择。
长生知道武田真弓心中多有纠结,再度出言宽慰,“四师姐,你放心好了,真的没事,赶快将信收起来。”
见武田真弓依旧不动,长生便硬撑着想要起身下地,见此情形武田真弓急忙摁住了他,“你别起来,我收下就是。”
长生重新躺倒,武田真弓走到桌旁拿起那封书信随手塞进了包袱。
“四师姐,你可不要私自留下,”长生郑重叮嘱,“这是你唯一获得他们谅解的机会,你一定要将书信交给丰田勇一。”
“嗯,我会的。”武田真弓点头。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是大头回来了,手里捧着一个小布袋。
布袋里装的自然是金银,放下布袋之后,大头再度退到门外。
对于金银武田真弓并没有拒绝,虽然她独自一人花不了多少钱,但吃饭投宿总要花钱。
长生卧床的这段时间一直是武田真弓在照顾他,武田真弓为其梳头的梳子此时还放在床头,长生随手拿起,灌注少许灵气之后递向武田真弓,“四师姐,这把梳子带有我一息灵气,你好生收着,若是遇到危难就掰断或是烧掉,我自有感知,会尽快前去见你。”
武田真弓点头过后收起了那把梳子,“你多保重,我走了。”
虽然长生一直催着武田真弓离开,但武田真弓真的转身离开,他又多有不舍,“四师姐,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武田真弓闻声回头,“什么?”
“在你看来,这件事情谁对谁错?”长生问道。
武田真弓知道长生指什么,没有丝毫迟疑,“错的肯定是我们,持这种态度的不止我一人,很多遣唐使都是这种想法,但我们说了不算。”
听得武田真弓言语,长生心中多有欣慰,“四师姐,当年师父曾带我们自登州府投店,待得舟船造好,我会去那家客栈寻你。”
“好的,多谢你了。”武田真弓平静点头,转身迈步。
长生不得下地,只能躺在床上看着武田真弓出门离去。
大头知道长生在看武田真弓,便没有急于关门,直待武田真弓走出长生的视线方才关上了房门。
“王爷,您的这位师姐对您可真的没话说,”大头倒了一杯水来到床边,“您卧床的这段时间她几乎寸步不离,成宿成宿的不合眼,唉,只可惜她是个倭,倭……日本人,不然……”
“不然什么?”长生随口问道。
“嘿嘿,”大头双手递水,“她长的这么好看,性子也好,温柔婉约……”
眼见大头越说越离谱,长生急忙打断了他的话,“你并不了解她。”
大头不明白长生为何有此一说,而长生也没有多做解释,武田真弓的确身形婀娜,容貌秀美,但性子却并不像大头说的温柔婉约,武田真弓虽然平日里寡言少语,但危急关头却会发狠拼命,当日为了替他和巴图鲁拦住追兵,不惜抱着追兵跳江,与对方玉石俱焚。
长生接过大头递来的水杯喝了一口,将水杯还回去之后歪身躺倒,“汉中战事如何?”
“不是很顺利,新军没怎么打过仗,正面交锋没啥优势,”大头摇头说道,“另外杨守亮不知从哪儿请来一群旁门左道的江湖术士,与张真人他们斗了几场,我听说那群江湖术士有些还是妖怪变的。”
对于大头所说,长生并不感觉意外,因为上次他去往汉中的时候就遇到对手利用尸毒毒害己方士兵。
“江淮战事如何?”长生又问。
“也不好,”大头咂舌摇头,“同尘和尚死心眼儿,总想着以德服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包围了对方城池却不进攻,盼着对方粮草不续主动投降,拖来拖去不但吃了不少皇粮,还错失了良机,我听说前些天被倭寇偷了营,不但死了不少士兵,粮草还被人烧了。”
“阵亡了多少士兵?”长生追问。
“好像有五六千。”大头说道。
“倭寇没尽全力,”长生说道,“如果七大家族全部出动,肯定不止死这些,这群倭寇与孙儒也只是貌合神离,并不是真心帮他。”
“那是,”大头点头赞同,“他们也知道鸟尽弓藏的道理,如果帮孙儒打跑了同尘,他们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所以他们就一直拖着。”
长生点头过后再度问道,“龙颢天呢?”
大头无奈叹气,“去的倒是挺早,但直到现在一仗没打,一直按兵不动,成天就知道跟朝廷要钱要粮。王爷,龙颢天这狗东西是不是想割地称王,拥兵自重啊?”
“不意外,这事儿他能干得出来。”长生也叹了口气。
“丐帮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大头抱怨,“真不知道皇上是咋想的,为什么要给他十万兵马,再说了,少林寺的和尚成天吃斋念经,迂腐的很,比武可能还成,但打仗也是一窍不通,把这二十万兵马全给张真人,直接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了。”
长生只能回以苦笑,他自然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有了杨复恭的前车之鉴,皇上谁也不敢相信了,不过皇上对他却是个极为特殊的例外。
长生有伤在身,精神萎靡,之前说了不少话,此时已经很是乏累,“时候不早了,你也回去休息吧,明日将他们几个喊来,商议一下如何抢夺倭寇的船只……”




长生 第三百九十二章 缜密策划
此前一直是武田真弓在照顾长生,而今武田真弓已经走了,大头自然不会让长生一个人待着,迈着小短腿儿将自己的铺盖搬了过来,自门旁打了地铺。
长生也没撵大头回去,因为他知道撵也没用,大头肯定不会走。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长生先醒了,翻身坐起,披衣下地。
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对普通人来说的确是这样,但他已经晋身紫气,只要渡过了危险期,恢复了些许元气,伤势恢复的速度远比常人要快得多。
见长生起身,大头急忙爬起来上前搀扶,眼见长生站立很稳,脚下有根,便缩手退后,“王爷,您有伤在身,还是躺着吧。”
“都躺了半个月了,出去走动走动。”长生伸手拉开了房门。
由于动作幅度较大,牵动了前胸伤势,不由得一阵疼痛,不想被大头察觉,便强行忍住,不曾皱眉。
长生住的院子门口有门房,见他出来,释玄明急忙走出门房迎了上来,“王爷,你好点了不曾?”
眼见释玄明面带愧疚,长生知道他还在为之前未能拦住那洞渊倭寇而内疚,便举重若轻,随口笑道,“好多了,别哭丧着脸,上次对战四大山庄你们几个全都身受重伤,只有我全身而退,这回算是补上了。”
“我们上次受的都是皮外伤,你这可是如假包换的重伤。”释玄明说道。
“行了,别啰嗦了,陪我去马厩看看,”长生迈步先行。
三人出了院门,眼见大头还跟在后面,长生便冲其摆了摆手,“你就别跟着了,去厨下弄些吃的来。”
话音刚落,便发现巴图鲁拎着镔铁棍自西墙外走了过来。
见到长生,巴图鲁喜不自胜,大步上前,“哎呀,小老五啊,你可算好了,我都快被你吓死了,咱们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你可不能就这么死啦。”
巴图鲁儿时高烧不退,被烧坏了脑子,说出这等浑话几人也不意外,大头自一旁出言问道,“王爷,您想吃什么?”
“我嘴里没味儿,弄点卤肉咸菜吧。”长生随口说道。
“肉骨头成不?”巴图鲁急切发问。
“年前杀的猪还没吃完?”长生随口反问。
“我给你现杀,你等着哈。”巴图鲁说完大步离开。
眼见长生连道不用,而巴图鲁只是不理,大头只能快步跟了上去。
长生和释玄明来到马厩,杨开就住在马厩附近,见长生来到,一直提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但他沉默寡言,性情内敛,也没什么关切问询的言语,只是陪着长生走进马厩看视马匹。
众人的马匹都养在一起,但三匹汗血宝马都是拴着的,只有黑公子可以自由走动,早在长生进来之前黑公子就听出了他的脚步声并前来相迎,故此房门一推开,黑公子就站在门口。
久别重逢,黑公子喜不自胜,但它是匹公马,即便多有牵挂也不曾表现出想念和眷恋,只是连打响嚏,与此同时用前蹄刨地,仿佛在问这么长时间你跑哪儿去了。
“我受伤了。”长生扯开自己的衣领,露出了胸前的裹伤纱布。
马本来就通人性,黑公子尸毒变异,比寻常马匹更聪明,其心智与六七岁的孩童相当,不但能听懂简单的言语,还会察言观色,见到长生胸前纱布,再闻到其身上血腥气,便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此时,李中庸和陈立秋闻讯赶来,见二人来到,杨开和释玄明便识趣的避开。
“你怎么把老四撵走了?”陈立秋随口问道。
“我没撵她走,但她的确不宜在此久留,”长生摇头说道,“她终究是个日本人,我们肯定不会因此跟她离心离德,她也不会跟我们有什么隔阂,但眼下咱们跟日本人已经彻底结仇,她留在这里何其尴尬,万一日本人再来突袭,她如何自处?”
“我支持老五的做法。”李中庸说道。
“她的处境的确很尴尬,”陈立秋随手自喂马的草堆里抽出一根稻草,掐去两端衔在嘴里,“咱得想个办法把她送回日本去。”
就在此时,东面院子传来了猪叫,不问可知是巴图鲁在杀猪,巴图鲁生于漠北,杀牛宰羊的事儿早年没少干,故此那猪叫过几声也就没了动静,走的应该还算安详,确切的说是死的应该还算痛快。
长生对李中庸和陈立秋自然不会有所藏掖,便意简言赅的与二人说明了情况。
听完长生讲述,李中庸和陈立秋面面相觑,长生对武田真弓的安排可谓尽心周到,但长生将那个可能影响大唐国运气数的骨灰坛还给倭寇,此举很可能会为其招灾。
长生猜到二人在想什么,便低声说道,“此事我一开始就没跟皇上提及,即便日后倭寇想以此挑拨离间,我也可以矢口否认。”
长生言罢,二人脸上忧色不减,长生再度说道,“你们放心好了,类似挑拨离间的事情倭寇此前曾经做过,皇上不会轻易相信他们。”
“你就不要自欺欺人了,”陈立秋瞅了长生一眼,“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你还要为她造一艘可以出海东渡的大船,皇上迟早会知道此事,也一定会对你心生怨恨。”
“没你说的那么严重。”长生站立久了,有些腿软,便后退几步,倚上了马厩的木墙。
眼见陈立秋还要说话,李中庸便抢先开口,“你就不要埋怨老五了,换成你,你能怎么办?”
陈立秋吐掉稻草,长长叹气,“算了,不说了,你累了,回房去吧。”
三人走出马厩,正在远处等候的杨开等人便迎了上来,余一也闻讯赶来,见到杨开等人,李中庸和陈立秋便没有陪长生回房,而是交由三人接手。
回到住处,长生留住了三人,不多时大头带着一包点心赶了回来,杀猪炖肉得挺长时间,他怕长生腹中饥饿。
长生喝着热茶吃着点心,他昨晚已经和大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便由大头讲说周知。
听完大头讲述,四人的意见非常一致,抢船的确是个好办法,如果真能误导倭寇,让倭寇回兵自救,一来一回又是三个月,有这三个月,己方就能抢占先机,占据主动。
1...150151152153154...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