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不等长生稳住身形,面具男子已经急坠落地并开始挥刀抢攻。
在长生与面具男子挥刀对攻之时,大头等人也已经与敌方其他紫气高手短兵相接,按照他之前的安排,李中庸和陈立秋分别敌住了那两个居山高手,而大头四人则合力迎战敌方两个洞渊高手。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虽然已经晋身淡紫居山,但对战太玄高手长生还是极为勉强,对方灵气修为异常精纯,而且出招的速度极快,一阵抢攻直接打的他左支右绌,疲于应付。
实则近身抢攻也是长生的强项,此番对战之所以不占优势主要还是因为他并不擅长用刀,他最擅长的是徒手对敌,但此时先机已失,根本没机会重整旗鼓,稳住阵脚,只能见招拆招,寻找机会斩断对方的薄刃长刀。
长生落于下风,另外几处战团己方众人也不占优势,释玄明和杨开合力对战敌方一名洞渊高手,由于释玄明所用绿沉枪为长兵器,故此那洞渊修为的倭寇并不与他从容施展的机会,不用长刀,只以短刀与二人近身缠斗,这些人出自同一家族,武功招式走的也是同一路数,快速抢攻,以一敌二,打的释玄明和杨开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大头和余一敌住了另外一名洞渊修为的倭寇,其境况也与释玄明和杨开大同小异,那倭寇双手持刀,一长一短,使的出神入化,诡异刁钻。
李中庸和陈立秋也不曾占到优势,二人的对手貌似也是一对双胞姐妹,互相联手,全无破绽,而李中庸和陈立秋的杀手锏为赤阳神功和玄阴神功,兵器也不是二人的强项,虽有朱玄剑和纯钧剑在手,却寻不到斩断对方长刀的机会。
血战四大山庄之后,己方众人信心爆棚,但与倭寇交手之后,己方众人的信心却在快速流失,因为这些紫气高手的武功着实厉害,出招的速度也远非中土武人可比。
此前长生曾与大头和释玄明突袭麒麟镇,杀的倭寇措手不及,损兵折将,但此番再战却寻不到当日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处处受制于人,始终疲于应付。
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之前的突袭己方是有备而去,敌方全无防范,事发突然,乱了阵脚,而此番情况却直接逆转,变成了敌人有备而来,己方被动应对。
再战片刻,仍然无法扳回劣势,长生越发焦急,敌方五人尚未施出杀手锏就已经打的己方众人狼狈非常,若是尽出全力,己方势必吃亏。
长生焦急,其他人更焦急,长生和大头等人还有过与倭寇动手的经历,对倭寇多有了解,而其他人初次对战倭寇,对他们这种与中土武人大相径庭的打法极不适应,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倭寇既不在乎招式是否优雅,也不在乎身法是否好看,疯了一般的猛打猛上,什么气度,什么架势,什么节奏,全没有,一心只想杀人……
长生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兵伐谋
己方众人本就处于劣势,四处传来的哀嚎惨叫令众人越发焦躁,此起彼伏的惨叫都是遇害百姓濒死发出的,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艰难的熬过了饥荒,却于大年夜惨遭倭寇屠戮。
临阵对敌最忌焦躁,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越想尽快扭转劣势,越是难能实现,攻防之时反倒多露破绽,雪上加霜。
倭寇此番来了五位紫气高手,己方虽然占了人数上的优势,灵气修为却多有不足,己方众人只有长生自己晋身淡紫居山,其他众人清一色的深蓝大洞。
众人之中以长生的压力最大,不但需要迎战敌方的太玄高手,还要分神旁顾,统揽全局,但他多经实战,知道自己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拿下眼前的对手,也知道心急焦躁于事无补,只能强迫自己稳住心神,回归冷静。
并不是所有古话都有道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就不对,祸的确不会单行,但福通常会双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头瞌睡多,有喜事心情就好,心情好待人接物就会豁达洒脱,如此一来不管做什么都更容易成功。如果遇到了祸事,心情就会变的很差,以很差的心情待人接物就更容易出纰漏,惹祸端。
长生察觉到己方众人即将陷入恶性循环,无奈之下只能摈弃杂念,强定心神,不求短时间内反败为胜,先求防守自保,稳住阵脚。
稳住情绪之后长生便开始冷静思虑,眼前这个太玄修为的倭寇在出招之时会频频发声助力,根据其声音和身形来看,此人的年纪不是很大,应该在三十五到四十岁之间,这个年纪拥有太玄修为是件很恐怖的事情,要知道张善已经四十多岁了,却也只是紫气洞渊,而张善在同龄人之中灵气修为已经算佼佼者了。
年少得志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信狂妄,自信的人一定狂妄,无非是有的人会表现出来,而有些人会刻意隐藏。
眼前这五个紫气高手的衣服上都刺有大蛇图案,说明他们来自同一个家族,两日之前八大家族才刚刚靠岸,今夜就赶到了舒州,这说明此人下船之后听说了他的所作所为之后立刻迫不及待的率领本部高手前来寻仇,由此可见此人自视甚高,而且是个急性子。
再者,此番乘船来到中土的倭寇有八个家族,但袭击舒州的只有这一个家族,为什么其他七个家族没有与之同行?哪怕人缘再差,也不可能一个朋友也没有,即便不与之同行,也应该劝其从长计议才是,为何不曾劝阻?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其他七大家族看来,此人一个家族就足以荡平舒州。
自视甚高,年少得志之人除了自信狂妄,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好面子,此人很可能与他一样,是个常胜将军,所向披靡,未尝一败。
想到此处,长生突然灵光一闪,出招之时提气发声,“余一,不要在此纠缠,去城中杀掉那些喽啰。”
听得长生言语,大头立刻挥舞阴阳轮欺身抢攻,为余一创造抽身的机会。
余一高声应是,急闪而出,提气轻身,掠向别处。
“杨开,你也去。”长生再度下令。
眼见己方本就不占优势,长生却接连调走两人,李中庸和陈立秋只当他急于救助百姓,陈立秋情急之下高声说道,“慈不掌兵,不可被其乱了心神。”
长生听到了陈立秋的高喊却并未接话,他关心百姓是真,但调走余一和杨开却并不只是为了保护百姓,而是为了给眼前的对手增加压力,他也是个常胜将军,清楚常胜将军的心态,常胜将军更好面子,追求完胜,倘若带来的那些蓝气倭寇死伤惨重,此人回去之后一定会感觉非常丢脸,这种情况是此人决不允许出现的。
果不其然,余一和杨开离开之后,敌方五人的进攻越发凶猛,恨不得在片刻之间结束战斗。
二人撤走之后大头和释玄明并未显露败像,此前二人与余一和杨开互相联手,四人追求的是战胜对手,而今各去一人,二人便不再追求打赢对手,只求拖住敌人。
李中庸和陈立秋迎战那对双胞姐妹也不再似先前那般吃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逐渐摸清了那对双胞姐妹的招式和套路,虽然短时间内不得反败为胜,却也算是稳住了阵脚。
世间的道理实则都是相通的,身处逆境之时不能急于扭转局面,反败为胜,面临巨大压力时只要顶住压力就有机会东山再起,最怕的就是被突然出现的压力和挫折压垮。
此时长生仍未想出逆转劣势的办法,但他已经不再似先前那般焦急,因为他已经摸清了敌人的脾气,身为一个自视甚高的太玄高手,会力求赢的漂亮,能半个时辰解决战斗,绝不会拖到一个时辰,因为打的时间越长,战绩就越不惊人。
当前己方最明智的作法就是拖,拖的时间越长,对方越着急,只要对方乱了方寸就一定会露出破绽。
虽然有了应对之策,长生却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因为对方如此年轻就能晋身太玄,而且刀法出神入化,炉火纯青,足见其天赋异禀,心智过人,不是只有自己聪明,人家也不傻,不能让对方看出自己在有意拖延,不然对方随时可能改变打法。
长生不但没有减缓攻势,反倒挥刀狂舞,极力抢攻,他虽然不擅长刀法,手中的龙威刀却是神兵利器,而对方的兵器是薄刃长刀,这种长刀可以更快的出刀变招,但弊端是不够厚重,只要与龙威对砍互斩,就一定会被砍断,而兵器被敌人砍断也是一个自视甚高的太玄高手不能接受的。
不愿与长生的龙威互斩,敌方的太玄高手在过招之时就只能刻意回避,出招也不能随心所欲,如此一来其刀法的优势就被长生兵器的优势所抵消,虽然长生仍然处于下风,却已不再似先前那般被动。
身处劣势之时顶住压力,不乱方寸只能争取时间,等待转机,但有时候转机并不能只靠等,还得主动寻找创造,眼下己方众人仍被对方死死压制,必须想办法扭转局势。
想要直接扭转局势,快速反败为胜是不可能的事情,敌方的五位紫气高手就像一块沉重的铁板压在己方众人身上,己方众人根本无力将其直接掀翻,必须找到一个点儿,先撬开一个点,打开突破口。
想到此处便于攻防之时分神旁顾,急切寻找,大头和释玄明是没指望了,二人的对手全是洞渊高手,能不被对方拿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李中庸和陈立秋短时间内也不会有所突破,因为二人之前没有对战过倭寇,甚至没有迎战过紫气高手,而他们的对手又是一对双胞姐妹,双胞姐妹心灵相通,二人联手远比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联手默契的多,几乎毫无破绽可寻。
急寻过后,长生最终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必须对敌我双方有着清醒且全面的认识,才可能准确判断局势并找出克敌制胜的方法。
对手乃太玄修为,而自己只有居山修为,单就灵气修为而言自己无疑处于劣势,但对方一直在使用长刀,近身相搏时使用兵器会限制灵气修为的施展,而自己又有龙威在手,间接克制了对方的兵器,如此一来如果对方不变招儿,接下来双方将会陷入长时间的对攻。
这种长时间的鏖战绝不是对方希望看到的,不出意外的话对方很快就会变招儿。
果不其然,长生刚刚想到此节,对方就拔出了随身短刀,敌方五人每人都带有两把刀,一长一短,此前这个身拥太玄修为的倭寇一直不曾拔出短刀,久攻不下之后方才开始使用双刀,由此也能看出此人自视甚高,好大喜功,在其看来以双刀对敌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
对手双刀在手,长生兵器上的优势立刻荡然无存,对手常年浸霪刀法,双刀使的出神入化,而长生的刀法本就稀松平常,几个回合下来一个躲闪不及,对方短刀近身,所幸及时吸气收腹,只是衣裳受损,并未伤及皮肉。
衣裳受损令长生大受启发,对方的灵气修为比自己高,以太玄对战居山本就胜之不武,如果让其遍体鳞伤,惨胜而回,此人势必感觉自己颜面扫地。
换言之,即便有机会杀死自己,而对方需要付出重伤的代价,对方也不会这么做。
这就是机会……
长生 第三百八十六章 付出代价
虽然找到了机会,长生却不敢轻易尝试,因为他不确定自己采用两败俱伤的打法会不会令对方有所顾忌,万一对方拼着身受重伤也要取其性命,自己两败俱伤的打法就会弄巧成拙。
迟疑片刻,长生最终还是决定铤而走险,因为自己的灵气修为和武功招式都要弱于对手,除非兵行险着,否则绝对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想到此处,再不犹豫,立刻改变打法,只攻不守。
所谓只攻不守也并不是乱砍拼命,而是放弃防守,全力进攻,刀刀不离对方要害,只要对方中刀就必死无疑。
几个回合之后长生心里就有底了,对方并不想与自己玉石俱焚,每次都会在同归于尽的关键时刻放弃进攻回招自保。
狠有两种,一种是真狠,一种是装狠,长生采用同归于尽的打法既不是真狠也不是装狠,而是公平公正,对方乃是太玄修为,刀法出神入化,面对这样的对手,想要轻松取胜实属痴心妄想,想要杀死对手而自己毫发无损也是贪婪侥幸,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儿,什么便宜都让自己占了,人家的灵气和刀法也不是白练的,想要打赢强于自己的对手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他也愿意付出惨重代价,并不奢望全身而退。
同为紫气高手,一个太玄,一个居山,双方的实力肯定有差距,但差距并不是很大,一个亡命抢攻,一个被动自保,此消彼长之下双方之间的那点差距很快被拉近抵消。
面对着长生玉石俱焚的打法,太玄倭寇不愿与之同归于尽,只能被动防守,而被动防守有个极大的弊端,那就是不得料事于先,只能见招拆招,被动招架。
正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之所以先下手为强是因为占据了主动,压着对方打,可以随心所欲的出招,而后者只能被动应付,先机尽失。
又是几个回合,太玄倭寇所用短刀回招慢了分毫,被长生急劈而下的龙威径直斩断。
太玄倭寇的灵气修为和刀法分明高于长生,却一直被长生压着打,本就气恼窝火儿,眼见短刀被长生斩断,瞬时血气上涌,怒发冲冠,不再一味防守,挥舞长刀与长生近身对攻。
由于对手不再一味躲闪,一个回合下来二人就各自挂彩,但受伤部位皆非要害。
又一个回合,二人再添新伤,虽然同时见血却不曾伤筋动骨。
之所以受的只是皮外伤,并不是二人胆怯怕死,而是二人在快速抢攻之时根本寻不到合适的方位和角度攻击对方要害。
由于对手脸上戴着面具,长生便看不到此人的表情,但其凶厉的眼神说明此人是真的动怒了,不过此人虽然暴怒,出刀之时却仍会避免与龙威刀对砍碰撞,由此可见此人对于自己的佩刀极为重视。
一个人除非什么都不在乎才会没有弱点,对手珍惜自己的兵器,不愿其受损,这就是他的弱点。
对手在乎长刀,长生就攻击长刀,眼见长生一直试图斩断自己仅剩的长刀,太玄倭寇越发气恼,连骂八嘎,长生此举纯属倚仗兵器的优势欺负人,但他虽然憋气窝火,也只能自己忍着,因为自己乃太玄修为,对战只有居山修为的长生也是欺负人。
在龙威刀与东瀛刀擦出一串火花之后,太玄倭寇快速还刀归鞘,转而身形急旋,紧贴长生,徒手出招,近身擒拿。
由于对手如附骨之蛆一般紧贴自己,长生持刀在手反倒成了负累,因为两人离得太近,根本无法挥刀伤敌,情急之下只能当机立断,将手中长刀朝着那对双胞姐妹掷了过去,与此同时歪身避过太玄倭寇的鹰爪锁喉,以右掌撑地借力之后双脚旋踢,直取对方三阳魁首。
眼见长生双脚踢来,太玄倭寇急忙竖臂格挡,接连挡下两脚之后急退三步。
长生最为擅长的就是近身相搏,而对手胆敢收起长刀徒手出招儿,也说明此人的拳脚功夫颇有火候,故此在踢退对手之后没有片刻迟疑,双手交替撑地,身形急速旋转,双脚连环飞踢。
太玄倭寇刚刚止住退势,尚未彻底稳住身形,长生的双脚已经再次来到眼前,情急之下只能急抬双手,左右格挡。
接连踢出十几脚后,长生双臂发力,挺身站立,与此同时催动混元神功,纯阳灵气和纯阴灵气左右双分,各附双掌,直袭对手前胸。
在推出双掌的同时,长生已经猜到接下来会出现何种后果,对方乃深紫太玄,而自己只有淡紫居山,对掌比拼灵气,自己一定会被对方的灵气震伤,但自己混元神功所催发的纯阴纯阳灵气也不是寻常灵气所能抵御的,故此自己在被对方震伤的同时,对方也一定会被自己的纯阴和纯阳灵气重创。
长生之所以将两股灵气附于双掌而不曾催发离体,乃是因为自己此时已经晋身紫气,纯阳灵气离体外泄会催生火焰,而纯阴灵气离体则会出现寒雾,他不想让对方有所察觉,一旦对方有所察觉,就很可能不会与自己对掌互攻。
眼见太玄倭寇急抬双臂,长生知道他有心与自己比拼灵气,右脚急忙后撤半步,死死撑地。
灵气互攻之时,修为较弱的一方会被对方灵气震的后退或是倒飞,而后退和倒飞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和减弱对方灵气对自己的伤害,长生后撤半步并大力撑地,为的就是在灵气互攻之后能够稳住身形,在第一时间前冲补招儿。
但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为了能在纯阴和纯阳灵气侵入对手经脉之后第一时间进行补招儿,就只能承受伤势加重的代价。
伴随着沉闷的气爆之声,太玄倭寇陡然皱眉,跌撞后退。
长生直接硬抗了对方一记凛冽刚猛的太玄灵气,由于不曾后退卸力,便瞬间伤及五脏,一口鲜血狂喷而出,与此同时踏地借力,疾冲上前。
太玄倭寇虽然震伤了长生,长生所发的纯阳和纯阴灵气也直侵入体,左臂瞬间冰封,右臂登时起火。
不等其回过神来,长生已经带着一篷血雾疾冲而至,由于双臂受伤不得抬手招架,径直被长生一记右拳正中面门
长生 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命相搏
长生拼着身受重伤才换来这么一次难得的机会,自然不会手下留情,灌注纯阴灵气的右拳将对方面具打碎的同时也将对方砸飞了出去。
长生本就有出手补招的习惯,此番一击建功,本能的想要疾追补拳,但他低估了自己所受的内伤,将对手砸飞之后只感觉天旋地转,双腿发软,竟有脱力晕厥的征兆。
此时大头等人正在与另外四个紫气倭寇纠缠对战,谁也不得脱身,好不容易将对方打懵,若是不趁虚补招,待其回过神来,己方众人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别人指望不上,长生只能自己设法,危急关头也容不得他多想,急忙垂手自封腰间两侧京门穴,他精通岐黄之术,熟悉经络气穴,知道封点京门穴能在短时间内将更多的血液催向双肾,以此获得短暂的清醒和振奋,但京门穴又被称为回光穴,封点此穴等同经历了一次回光返照,效力一过,势必因为过度透支而导致萎靡不振,卧床不起。
同时点下京门穴之后,两股气血随即自双肾急涌而出,直冲上脑,此前重伤萎靡的浑噩虚脱瞬间一扫而空,随即屈膝踏地,疾冲上前,抢在对方稳住身形之前再补一拳,打的还是对方的头脸面门。
这一拳打的结实,直接将身在半空的对手打的鼻歪眼斜,后脑着地。
换做寻常对手,这一拳足以重伤致命,但那倭寇乃太玄修为,遭遇重创之后体内灵气自生反应,外散护体,故此虽然两寸多厚的灰砖都被其后脑撞碎,却不曾萎靡晕死,眼见长生再度挥拳想要补招,急忙就地急滚,狼狈避开。
长生二度补招未果,立刻单臂撑地倒转旋踢。
那太玄倭寇刚刚躲过长生的二度补招,正在催动灵气破冰灭火,不等其爬起,又中了长生一记摆腿旋踢,这一腿正中左脸,再次将其踢倒在地。
眼见首领处境堪忧,另外四个紫气倭寇心急如焚,急切变招,试图后退抽身施以援手,但大头等人自然不会让他们如愿,拼命抢攻,死死拖住。
长生知道封点京门穴支撑不了多久,情急之下猛扑而上,将那正在试图爬起的太玄倭寇压在身下,左手纯阳灵气,右手纯阴灵气,左右开弓,拳拳打头。
那太玄倭寇先前被长生击打碎了面具,重伤面门,此时已是口眼歪斜,血流满面,但太玄修为当真了得,长生疯了一般的连砸数拳仍未将其打死砸晕,反倒被其发力挣脱,转而连滚带爬的站起身来。
眼见对方垂手探向腰囊,长生唯恐其释放暗器,但是就在其想要疾追补招之际,京门穴却骤然一松,整个人彷如泄了气的尿脬一般瘫软脱力。
长生没想到自己剑走偏锋,自封京门仍然未能将对方拿下,那太玄倭寇虽然身受重伤却仍有再战之力,若是自己此时力竭晕厥,己方众人仍然无法扭转战局。
都说饥不择食,寒不择衣,长生此时就是这般心情,为了能将对方拿下,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危急关头全然不顾后果,拼着仅存的些许气力快速抬手,连封头颈风池,天柱,百会诸穴,以封穴定魂之法催生力气,振奋精神。
如果说此前的封点京门是剑走偏锋,兵行险着,那此时的封穴定魂就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此法与当年罗阳子的银针定魂走的是同一路子,虽能短暂的刺激魂魄,强大自身,事后却会遭到严重反噬。
长生知道封穴定魂的后果却全然不计后果,因为他知道自己如果不能杀死对手会有什么后果。
就在长生抬手封点穴道之际,那太玄倭寇已经趁机自怀中掏出了一枚鸡卵大小的银色圆球,反手朝着长生急掷而来。
长生此前从未见过这种形状的暗器,但危急关头也不管它是何种暗器,有何威力,立刻急抬左手延出灵气将其凌空拨飞。
封穴定魂的作用和弊端是同时显现的,长生此时终于体会到了师父当年银针封魂所承受的痛苦,五内俱焚,头痛欲裂。
那银色圆球被灵气拨飞之后撞上了东侧墙壁,伴随着一声金属炸裂的脆响,圆球瞬间炸裂,大量绿豆大小的圆点四散崩飞。
早在银色圆球被长生拨飞之时,与大头等人厮杀的紫气倭寇便急闪避让,己方众人不知道这种暗器的威力,他们却是知道的。
由银色圆球炸裂的圆点四散飞溅,碰到硬物之后再度炸裂,噼啪脆响且伴随有绿色毒雾。
长生此时已经追到对手近前,那太玄倭寇此前连遭重创,一直不曾缓过神来,眼见长生追至,急忙探手自另外一侧的腰囊里抓出一枚灰色圆球,反手抛于地面,与此同时吐气发声。
长生懂得日语,知道对手喊的是“遁地”二字,眼前这些戴着面具的倭寇初来中土,他并不知道对方的底细,也不确定他们是否会法术,唯恐其遁地逃走,急忙前冲抓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