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谨言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来自远方
大夫人这两天都阴沉着脸,昨天她去正堂和老太太回话,和二夫人打了照面,看起来竟像是老了十岁不止。就算是这样,也不消停,见着二夫人总要刺上几句,二夫人不愿意再和她一般见识,自己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自己知道。
老太爷也是焦心,但大老爷这样,他也没办法,只得将李谨丞带在身边,明摆着要亲自教导他打理家业。二夫人心知这也是必然,庆隆不在了,谨言进了楼家,三弟是个万事不管的性子,李庆昌卧病在床,万一好不了,这李家,还是要交到李谨丞的手里。
想想李庆昌之前做的事,二夫人仅存的那点同情心,也都丢到爪哇国去了。只是李谨丞那天主动来送谨言出门,二夫人还是感激的,但也仅只如此了。至于今后的日子怎么样,各人总有各人的缘法,她只期望自己的孩子好好的,其他的,都已经无所谓了。
大夫人坐在床边,看着神智昏沉,连话都说不清楚的李大老爷,心下一片酸楚,这才几天,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听丫头来报,说三少爷今天回门,老太太让大夫人一起到正厅去等着,大夫人直接摔碎了手中的茶杯。
“那小兔崽子现在得意了!他怎么就没死在楼家!”
丫头被大夫人唬了一跳,心里忐忑,却不能不劝两句。让大夫人去正屋,是老太太亲口吩咐的,大夫人总不能不去,否则就是忤逆长辈了。
屋外端药送来的小丫头听到屋里的声响,吓得脚都迈不出去,直愣愣的站在屋檐下边,腊梅姨太太恰好在这时走了过来,见小丫头吓得脸色青白的样子,说道:“给我吧。”
“姨太太……”
“刚才刘婆子还抱怨没人扫雪,你去帮把手。”
“哎!谢姨太太!”小丫头如蒙大赦,忙不迭将手里的托盘交到腊梅手上,一溜烟的跑了,这几天,大房的丫头,都不敢往大夫人和大小姐的屋子前凑,一个不好,被打两巴掌都轻的。大少爷在的时候还好,可大少爷被老太爷叫去了,一整天都在正房,大夫人好歹还要看顾着大老爷,大小姐却愈发没了管束,昨天还把一个失手摔了碗的丫头打了板子,丢进了柴房,不给抹药,水都没给送一口,今天早上起来就没了气息。也没见大夫人说大小姐两句,反倒是下令要瞒着大少爷,只给那个死了的丫头家里十块银圆了事。
腊梅见四周没人,取下了头上的一枚发簪,拇指推开簪头的珠子,借着袖子的遮掩,黑色的粉末洒进了药碗,片刻便溶进了黑色的药汁里。想起老太太说的话,腊梅的手抖都没抖一下,咬了咬嘴唇,她没别的路好走了。大老爷死了,她还能有点奢望,大老爷活着,她的路,可就全都被堵死了。
房间里,大夫人仍在怒骂,大老爷躺在床上,人事不省,腊梅在门外站了一会,直到屋子里的声音低了,才敲了敲门:“夫人,我给老爷送药来了。”
帘子掀开,腊梅走了进去。
李谨言和楼逍是在临近午时到的李家,李老太爷和老太太在正堂里等着,二夫人和三夫人都在。大夫人就算不情愿,也不能违逆老太太的意思,只是脸上阴沉,神色十分难看。
原本,楼逍和李谨言成亲之后,也是李家的正经亲戚了,李家的少爷小姐们也该出来见见。
可李谨丞硬是没让李锦琴出来,就算李锦琴闹,也把她关在了西屋,只说大小姐生病了,不宜见风,连带着李谨行也没出来。三房的李谨铭身体一向不好,看了洋大夫,也不见起色,倒是李锦书和李锦画姐妹坐在三夫人的下首,李锦书被三老爷送去了女子学堂里读书,穿着时新的蓝色上衣和黑色学生裙,看着比一般的大家小姐活泼。李锦画一直被养在姨太太身边,身上是老式的琵琶襟大袄,鲜亮的眼色,绣着大红的花,倒也落落大方。
李谨言和楼逍被迎进正堂,先是对老太爷和老太太行礼,原本该行跪礼,楼少帅直接挺直腰杆,脚跟一磕,啪的一个军礼,李谨言也没弯膝盖,面前的两个垫子算是白放了。李老太爷却还是连声笑道:“好,好!”
老太太脸上也是带笑,只在听到李老太爷说好的时候,眼中闪过一抹嘲讽。
楼逍依旧沉默寡言,除了对二夫人叫了一声“岳母”,其他人,再难得到他一句话。李谨言倒是一副不计前嫌的样子,和大夫人三夫人都问了好,也叫了李谨丞一声大哥。
李谨丞笑着叫了一声:“三弟。”
大夫人脸上的笑十分僵硬,开口的话就带着酸气:“可回来了,你娘这两天一直想着你呢。”,如果不是李谨丞事先提醒,她恐怕会当面给李谨言难看,饶是如此,嘴里说出的话也不怎么中听。
李谨丞皱了一下眉,只得向李谨言歉意的笑笑,想说点什么弥补,李谨言却已经回身坐到了二夫人身边,楼逍抬起头,冷冷的看着大夫人和李谨丞,黑色帽檐下,一双锋利的眸子,目光如剑。
李谨丞的眉头皱得更深,双拳不由得握紧。
李谨言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起身说道:“老太爷,老太太,我有些话想和我娘单独说。”
李老太爷眼中闪过一丝不满,下意识的去看李谨丞,原本让二夫人到正房来的主意,就是李谨丞出的。如果李谨言识趣,便可以借此缓和一下两房之前闹僵的关系,谁知道,李谨言却当面说要和二夫人回二房。这下子,谁都知道李谨言对大房是个什么态度了。
李谨丞的表情僵了一下,刚说了一句:“三弟。”那边李谨言已经扶着二夫人起了身,和楼逍一左一右,离开了正堂。
二房一行人离开后,三夫人也站起身:“爹,娘,这正主都走了,我也就不陪着了,谨铭昨天吹了风,我得回去看看。锦书,锦画,和娘走吧。”
李锦书和李锦画忙起身,跟在三夫人人的身后离开了。
只留下正座上的老太爷老太太,坐在下首的大夫人和李谨丞。
大夫人终于忍不住了,张口骂道:“这小兔崽子,白眼狼,什么东西!”
李谨丞虽然心下也是不平,可不能让大夫人当着老太爷和老太太的面这么叫嚷,这成什么样子:“娘,够了。三弟也只是想和二婶多说几句话。”
大夫人直接转向李谨丞:“你好!你真是我的好儿子!你没看看那小兔崽子是怎么对咱们的,你还帮他说话?!那就是个王八羔子短命鬼!”
“够了!”
这次出声的是李老太爷,“老大家的,够了,回西屋去!”
大夫人张张嘴,还想再说,可看到公公严厉的神色,心里还是打了个突,不敢再说。老太太身边的春梅从屋后的侧门进来,走到老太太身旁,低声耳语了几句,老太太眼中闪过了一抹笑意,说道:“老太爷,我也乏了,就先回去了。”
老太爷摆摆手,老太太离开了,李谨丞却留在了正堂。李谨言的态度太明显,李谨丞觉得棘手,之前爹娘把二房得罪得太彻底,如今他想弥补,都觉得无处着手。可为了李家,就算没办法,他也要想出办法来。
“祖父,三弟哪里,总要想想办法……”
老太太回到里屋,之前伺候李谨言的枝儿已经等在了那里,见到老太太,便跪倒在地,口中道:“奴婢替三少爷给老太太磕头。”
说着,将李谨言交给她的礼单,递给了春梅:“三少爷说,这是孝敬老太太的。感谢老太太对二夫人的看顾。”
老太太接过礼单扫了一眼,脸上的笑容愈发和蔼:“言儿有心了。回去告诉他,只要他有这份心就足够了。若是得空,不妨和他三叔多走动走动。”
“哎。”
枝儿答应了,也没多留。老太太靠在大红的引枕上,取下了头上的金簪,“是个好孩子,到底是庆隆的儿子。不比那些腌玩意,自作聪明,心肠都是黑的。”
春梅一下接着一下给老太太捶着腿,耳朵听着,嘴巴,却紧紧的闭着。





谨言 24第二十四章
用过午餐,李谨言和楼逍便要离开。
二夫人只送到了二房的院门口,便停住了脚。李家还保留着前朝的规矩,后宅的妇人,一般是不许到前院的。看着缓缓关上的院门,李谨言嗓子眼有些发堵。哪怕有老太太护着,没有了丈夫,儿子也不在身边的女人,在这样的李家,日子又怎么会过得轻松。
李谨言想接二夫人离开,可现在还不行。李家还没有分家,人言可畏,他不能让二夫人身上被泼脏水。
李谨丞和李三老爷都到了前院,就算之前被李谨言扫了面子,李谨丞脸上的笑容也没有丝毫异样,依旧和李谨言做出了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在外人看来,或许李家大房和二房不和,但李家大少爷和三少爷,关系却是不错。
在一旁的李三老爷自始至终挂着一副笑模样,偶尔说上两句,却也不在点子上。
李谨言看不透他这个三叔,想起枝儿带回的话,如果李庆云真是个彻头彻尾的纨绔,扶不起的阿斗,老太太怎么会刻意提起让他和李庆云多走动?如果不是,他这副样子,难道都是装的?有必要吗?
心里想着,李谨言就不多看了李庆云两眼,李三老爷嘿了一声,撸下了手上的红翡扳指,“侄儿,你出门子的时候,三叔也没给你添件像样东西,这个,是从前朝一个贝勒爷手里得的,就当三叔一点心意,拿去玩吧。”
李谨言接过扳指,“三叔,送给我,你不心疼?”
“你要是觉得三叔这礼不错,就想法给三叔找点事做怎么样?”李庆云大大咧咧的开口道:“你可是不知道,你三婶没少念叨我,说我整日闲着不做事,坐吃山空,混吃等死,就没一句好话。我耳朵都快长出茧子来了,啧!”
李三老爷话说得直白,李谨言乐了。
“三叔,你这话就是抬举侄子了。要是不嫌弃,等元旦过后,咱们叔侄俩好好聚一聚,如何?”
李谨言话一出口,李庆云顿时喜上眉梢,李谨丞脸上却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
离开了李家,楼家的马队上了长宁街。
由于李谨言不会骑马,楼夫人安排了家里的车来送他,楼少帅自然也坐进了车里,少帅的马队顶替了大帅府的护卫,黑色轿车后,跟着一溜高头大马,马上的骑兵身姿挺拔,背着骑枪,腰上挂着马刀。不用说就知道,这是大帅府的。
长宁街上依旧热闹,自从来到这个年代,李谨言先是一场大病,家里又闹了一团乌七八糟的事情,紧接着就“嫁”进了楼家,事情一桩接着一桩,没容他歇口气。至今还没正儿八经的逛过关北城。听着车窗外传来的吆喝,不由自主的扒着车窗往外看。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何况是这个弥漫着古早风-情的年代。
长宁街是关北城最繁华的三条大街之一,沿路酒楼茶庄饭馆林立,典当行,银楼,杂货铺,应有尽有,各种幌子,实物的,旗帘的,牌匾的,其间还夹杂着外国人开的洋行,看得李谨言眼花缭乱。他甚至还看到一个挑货的货郎头上攒着两朵绒花,和一个身穿黑色长袍的洋神甫擦肩而过。
楼逍侧过头,见李谨言看得出神,叫司机停车。
推开车门,楼逍直接把李谨言拉下了车。
开车的司机被打发回了大帅府,几个兵哥下了马,跟在楼少帅和李谨言两人身后。街上的人大多是认识楼逍的,却对李家三少爷不太熟悉,见两人走在一起,也能猜个七七八八。
李谨言看得稀奇,他对这个年代的认知,大多来自于电视电影,那里面描绘的军阀,大都是横行霸道,闹市纵马,抢男霸女,无恶不作,比胡子还胡子,比土匪还土匪。老百姓见了,都像是躲瘟疫一样,恨不能立刻就长出四条腿跑了。他知道这其中肯定有夸张的成分,但艺术总是来源于现实吧?
兵匪一家,自古有之。
可街上的人看到楼少帅,却表现得很是平常,熟悉的打个招呼,不熟悉的,也就当是个陌生人,擦肩而过,不见诚惶诚恐。只是对楼逍和他身后的大兵有几分忌惮倒是真的。
李谨言想什么,脸上不由得就露出了几分。嘴里还问了一句:“少帅,他们不怕你?”
楼逍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身后有个兵哥直接笑出了声音,李谨言打眼一看,是个高个子的粗壮大汉,五官深邃,显然是刮过胡子的,可下巴上还是青龇一片,眉毛很浓,眼睛,好像还是灰蓝色的。
兵哥见李谨言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在好奇什么,咧嘴笑了:“言少爷,我祖上是鞑靼人。”
“鞑靼?”
他说的鞑靼,和被西方人称为鞑靼的满清没任何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五世纪北方的游牧民族,后来被成吉思汗征服,随着蒙古军队征战四方,曾建立过几个汗国,后来先后被土耳其和俄罗斯征服,现在的鞑靼,主要散布在克里米亚,西伯利亚等地,还有部分在蒙古,几支迁入了新疆,后世称为塔塔尔族。
这个自称祖上是鞑靼人的兵哥,原来是生活在西伯利亚的鞑靼人的一支,后来迁入了蒙古,再后来又逐渐东迁,和汉族人混居在了一起。
鞑靼人和蒙古人一样,是马背上的民族,楼大帅占据北六省之后,手下的骑兵,有一部分都是蒙古人和鞑靼人后裔,有不少都成为了骑兵队中的将官,跟随楼少帅的这个兵哥,祖母和母亲都是汉人,身上鞑靼人的血统特征依旧十分明显。
不过,看着一个明显有欧罗巴特征的汉子,一开口就是满口的东北话,也觉得挺可乐的。
兵哥似乎不明白李谨言在笑什么,见少帅没有阻止的意思,接着说道:“言少爷,就算是有兵匪这一说法,也是兵在前,匪在后。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咱们想土匪一把,也得找别人的地盘。当兵吃粮,扛枪拿饷,楼大帅的饷银发得足,咱们也没人非得去干那些被戳脊梁骨的破事。”
兵哥说得兴起,接着道:“想当初,关北城外也不是没土匪,一些还是前清的绿营兵,朝廷没了,他们没了生路,就全都进山落草为寇了。咱们大帅不稀得搭理他们,少帅一回国,当即点将率兵,连掀了五六个寨子!还有那不长眼的,少帅单枪匹马直接攻上山寨,一梭子子弹下去,干-死了八个!打得那群瘪犊子哭爹喊娘,谁不说咱少帅是常山赵子龙再世,有万夫不当之勇!”
见这人越说越不像话,身边的兵哥忙桶了他一下。
李谨言刚被说起了兴头,想继续问几句,却被楼逍一把握住了手腕,拉着就走。
兵哥被同伴一提醒,抓抓脑袋,憨憨的问了一句:“过了点?”
另一个兵哥猛点头,哪里是过了点啊,没见少帅的脸都黑了,就算想在少夫人跟前多夸少帅几声,也没这么干的,这是夸人呢还是说书呢?
“少帅,你当初真单枪匹马去了土匪寨?”
楼逍侧过头,黑黝黝的眸子定定的看着李谨言,扣在李谨言手腕内侧的大拇指缓缓的擦过:“你想知道?”
李谨言突然背后一冷,他不想知道了,真的。
李三少老实了,楼少帅满意了。
两人正走着,前面一个穿着黑袍子,抱着一本圣经的洋神甫迎面走来,楼少帅似乎认识他,见到这人走过来,眉头就是一皱。
“楼!阁下!请等一等!”
洋神甫见楼逍要走,直接扯着嗓子在街上喊开了,李谨言分明看到楼逍的手在腰间的武装带上摸了一下,那里挂着一个枪套,枪套里,插着一把勃朗宁自动手枪。
“阁下!您今天一定要听我说……”
洋神甫几个大步上前,满脸的大胡子,却并不显得邋遢。李谨言仔细瞅了一眼,他身上的教徽,和一般的基督教教徽不同,在耶稣基督的头上和脚下,分别多了一横。
“东正教?”
李谨言从洋神甫的滔滔不绝中,捕捉到了这个词。
洋神甫说得多了,楼逍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拉斯普京神甫,我有自己的信仰。”
留下满脸遗憾的神甫,楼逍拉着李谨言转身就走。李谨言却在听到楼逍对这个神甫的称呼时愣了一下,拉斯普京?这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好像在哪听说过?
回到楼家。楼大帅又去了军营,楼夫人正和几个姨太太玩牌,见李谨言和楼逍回来,简单问了几句,吩咐他们好好休息,就没别的话了。
李谨言心里一直记挂着刚刚的事情,总觉得拉斯普京这个名字似乎很重要。
拉斯普京,东正教……突然,李谨言的脑中灵光一闪,拉斯普京,格里高利-拉斯普京!大名鼎鼎的俄国妖僧!
李谨言猛的一拍桌子:“着啊!原来是他!”
不过,拉斯普京不是应该在尼古拉二世的宫廷里吗?怎么会跑到楼大帅的地盘上来了?
“少帅,你知道那个洋神甫的全名吗?”
楼逍正擦着一把史密斯左轮,头也没抬:“弗拉基米尔-叶菲姆-拉斯普京。”显然被这个神甫烦透了,楼少帅将他的名字记得很牢。
“不是格里高利?”
“不是。”
李谨言有些失望。还是开口问道:“那,少帅,你听说过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身边有个叫格里高利-拉斯普京的僧人吗?”
楼逍没说话,只是看着李谨言,在李谨言以为不会得到回答的时候,开口道:“有。”
楼大帅手中的地盘直接和俄国接壤,隔了一座长白山就是朝鲜,那里已经是日本的势力范围。前清的时候,俄国在边界成立过保安队,日本也变着法的扶植自己的势力。一群数典忘祖的,靠着洋鬼子的势力胡作非为,祸害乡里,都被叫二鬼子,反倒不以为耻,变本加厉。
楼大帅进驻北六省之后,这种情形好了许多。但无论是北极熊还是日本矬子,都没死心。保安队解散了,间谍却没少派,光是在楼大帅手里挂上号的,就不下两百人。可这些人不能随便抓,一来他们的身份不是商人就是外交人员,抓了麻烦不小,很可能被倒打一耙,二来抓了他们,谁知道会不会再另派更多的人来?
若是想要将境内的间谍都扫清,就得一击必中,连根拔起,否则,轻易不能动。打草惊蛇,可不是什么好事。
楼家人也不是吃亏的性子,别人能插钉子,他们就不能吗?
楼大帅掌权这几年,没少往外派人。被派出去的钉子,一大部分都折了,一些失去了联系,仅剩的十几人,不过两三个能发挥作用。
这是楼家的底牌,连司马大总统都不知道。
如今满洲里的事情迫在眉睫,楼大帅未尝没有让这些钉子动一动的想法。可这些钉子扎下去不易,要怎么动,必须认真考虑,一个不慎,就会得不偿失。
李谨言得到了肯定的答案,眼睛一亮,语气带着几丝兴奋的说道:“少帅,据我所知,这个拉斯普京很了不得,沙皇和皇后都很信任他,满洲里的事情或许可以从他身上想想办法。不说一定能改变局面,总也是条路子。”
“你怎么知道?”
“……我父亲说的。”李谨言顿了一下,他这才想起,自己一个富家少爷,却对俄国宫廷的事情这么熟悉,未有点奇怪:“我父亲生前也和俄国人打过交道。”
“你父亲?”
“恩。”
“我知道了。”楼逍把手中的枪放在桌上,站起身,“这件事,我会确认。”
李谨言刚舒了口气,却被楼逍捏住了下巴。
“少帅?”
楼逍低下头,唇擦过李谨言的额头,落在李谨言的发间,“记住,我是你男人。我信你,不要对我说谎。”
话落,放开李谨言,拿起军帽,走出了房间。
李谨言摸着刚被楼逍碰过的地方,半天回不过神来。




谨言 25第二十五章
“僧人?”楼大帅诧异的抬起头:“不过是个妖言惑众的嬖幸,连一官半职都没有,能起什么作用?”
“父亲,拉斯普京不是一般的僧人,深得沙皇一家的信任。尤其是皇后亚历山德拉,这个黑森女人性格骄横,喜欢玩弄权术,对沙皇有着极深的影响力。我在德国读军校时,也曾听过关于俄国宫廷的传言,据说,沙皇的皇后,和这个拉斯普京的关系很不一般,几乎对他言听计从。”
“这样啊。”楼大帅犹豫了一下:“可这到底是国家大事。”
“总可以一试。”
楼大帅靠在椅背上,沉吟了半晌,终于点头道:“好,这事,我会安排人去做的。”
“是。”
“还有,”楼大帅语气一转,“老毛子又在边境增兵了,咱们也得有所准备,不能抻着脖子等着挨打。钱伯喜的一师三天后就要开拔,你回去准备一下,独立团跟着一师一起去边境。”
“遵命!”
“独立团原本不用跟着一起去的,是我下的命令。”
楼逍挺直腰背,站得笔直,像一把出鞘渴血的战刀:“保土守疆,军人之责!”
“好!”楼大帅啪的拍了一下桌子,猛地站起身,“我就和钱伯喜那老小子说了,我楼盛丰的儿子,不是孬种!”
“是!”
楼大帅坐回椅子上,表情缓了缓,接着说道:“逍儿,我打下的这片家业,将来都是你的。我不会效仿汉景帝,杀了周亚夫给儿子铺路。咱们楼家以武起家,学不来文人那一套,无论是守成还是更进一步,你都得凭自己的本事让我手下的这帮老兄弟心服口服!”
“儿子绝不负父亲的期望!”
“好!”
楼大帅摸了摸光头:“还有件事,战场上到底刀剑无眼,总也得留个后手。你媳妇不能生,你六姨娘和我提过她那个侄女,你觉得……”
“父亲!”楼逍打断了楼大帅的话:“我今生,绝不纳妾。”
“你说什么?”楼大帅一瞪眼睛,“不纳妾,你想让楼家绝种?!”
1...1011121314...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