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异世当哥儿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沙舟踏翠
“看看。”
“你最近就是在忙这个?”姜卫衍随意翻了翻。
“嗯,你看看有没用。”
“就这么个东西让你对即将出征的夫君如此冷淡啊……”姜卫衍有些抱怨。
季玉竹黑线,又给了他胸膛一巴掌:“别墨迹,快看!”
姜卫衍这才闭嘴,乖乖看了起来:“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姜卫衍念了两句,抬起头,对上季玉竹期待地眼神,耸了耸肩,“夫郎,我想你高估我了,我不是很懂呢。”
季玉竹急了:“下面还有解说的故事啊。”
“哦?”姜卫衍再次低头看下去。
半晌,他猛地抬头、眼泛异光盯着季玉竹:“这是兵书?”
季玉竹点点头。
姜卫衍忙往后翻了翻,全是一页一个计谋加故事。
如果真如首页所说有三十六计,那、那……
这一个多月,他的小夫郎就是为此忙碌。
顿时,他心里如同一下灌满温热的蜜水,又涨又暖。
一把抱住季玉竹,他呢喃道:“宝贝,我姜卫衍何其有幸能得你相伴……”
季玉竹有些不好意思:“也就只能帮这些小忙了。”
“不,这怎么会是小忙,这是天大的忙了!”姜卫衍摁住他后脑勺,欣喜若狂地接连亲了他好几口。
“是、是么,能帮上忙就好。”季玉竹被亲得晕乎乎的。
“不过,宝贝。”姜卫衍突然严肃脸。
“怎么了?”
“首先,你得先教我全部看懂了。”
季玉竹眨眨眼。
“噗”
原本计划着第二天就开始学习这本三十六计。
但是姜卫衍想了想,让季玉竹先去忙别的,他花了两天时间,亲自手抄了一本带着去见宁郡王。
具体谈了什么,季玉竹不清楚。
他只是很诧异地接待了宁郡王一家子。
并在他诚恳地邀请下,应下了教导几个将领三十六计的事情。
面对姜卫衍的黑脸,季玉竹也很无奈。
他只是一个秀才,一个只是准备开蒙馆的秀才。
这突然间就要去指导将领什么的……
他也有些心虚。
“骆潜那混蛋都不担心你教坏了,你担心什么?”
“那你干嘛黑着脸?”季玉竹看了他两眼,确定自己没看错。
“我还在休假呢!这不是给我找事吗?”姜卫衍愤恨,“等教完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人,年都过去了,到时说不准我就得出发了。哪还有时间给我们自个儿独处?”
“……”虽然他说的好像挺有道理。但是“你到时也跟着一起学的,见不到我还是咋地?”
“那一样吗?这么多人在边上。”姜卫衍抗议。
季玉竹无所谓地耸耸肩:“那你去跟宁郡王说取消啊。”
姜卫衍悻悻然闭嘴。
虽然他是跟骆潜很熟。
但是有些事,该有的分寸他还是有的。
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因为西跨院还没建好,季玉竹打算把正院的前书房先挪出来,暂且当做教室。
反正平日里,他们俩人的重要资料账册什么的,都在后院书房里。
来学习的将领名单,是骆潜初步挑选后,再与尤成坤、姜卫衍商量出来的,虽然这几人等阶不高,但都在各方面颇有天赋。
尤允乐听说了此事,担心季玉竹年纪小压不住,顾不上害臊,又包袱款款搬进姜府。
然后,赵志远也不知道从哪里得知尤允乐住进来的事,也跟着追了过来。
再然后,他就知道了季玉竹要给将领们开课,不管好还是不好,就厚着脸皮说是自家人,也要跟着听一听。
季玉竹通过姜卫衍得知宁郡王并无异议,就欣然同意了,反正一个也是教,几个也是教,不差这一个。
不管他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季玉竹才不在乎。
反正有阿爹管着他。
于是,季秀才的教育事业,在一个阳光晴好的冬日里开始了。
“咳咳。”
穿到异世当哥儿 分卷阅读67
季玉竹站在特意垫高的台上,对着下面排排坐好的七八号人行了一个书生礼,“诸位大人好!小生姓季,名玉竹。今日可以与各位大人一起参详兵法谋略,实乃平生幸事。兵法谋略非我所长,不过是靠着通读史书拾人牙慧。若有不通之处,欢迎各位大人指出并一起参详。”
首排坐着的姜卫衍手托下颔,笑眯眯地看着自家夫郎侃侃而谈。
“哼!不知道这位小哥儿是打过几次仗还是杀过几个人?竟让郡王爷命我等向你一个小书生学习兵法谋略?”后排倒是传来一声问话,语句里充满了对季玉竹的不信任。
姜卫衍脸色一变,就打算站起来。
季玉竹面不改色地按住姜卫衍,对着后排发话的一个彪形大汉淡淡道,“这位大人,既然你不相信我,也就无需勉强自己在这里。”手掌往门外一伸,意思非常明白。
“若不是郡王有令,我等可不愿意在此浪时间。”大汉不屑道。
除了姜卫衍及赵志远,其余人等或深或浅地表现出相同意思。
尤允乐一脸担忧,抿了抿唇就想发话,季玉竹冲他摇了摇头,再转回来,扫视一圈,轻笑:“既然如此,大人可敢跟我比一场?”
第43章
大汉疑惑:“比什么?”
“战术。”季玉竹说着,移步到讲台边上的长条桌边上。
桌上摆着一个大大的木框沙盘。
这是他特地找工匠赶制出来的。
“不知大人怎么称呼?”季玉竹越过身后的姜卫衍,望着大汉问道。
“好说,我叫佟钱。”大汉、不,佟钱好奇地打量这个木框沙盘。
其余几人也围了过来。
“佟大人,”季玉竹指了指边上立着的两签筒,“这里有两筒签子。一为攻,一为守。每一支签子上都写着军力、军备、优势所在、援队情况或是当前困境,我们每人抽一支,根据各自情况在这沙盘上演练一把,如何?”
佟钱眯眼:“你会?”扫了一眼竹签子,“这签子怕不是做了什么手脚?”
季玉竹失笑:“就算动了手脚,难道佟大人就不敢比了吗?这些,不是大人你们最擅长的东西吗?”
佟钱想了想,点头:“好,比就比。”指了指沙盘,“具体怎么操作?”
季玉竹拉开长条桌下的抽屉,取出两大匣子打开:“短签一支,代表百人队;长签一支,代表千人队;签上系红绳,表示骑兵;圆木块代表营帐百顶;方块代表百人物资军备。一盏茶时长代表一天。”
佟钱默念了一遍记住了,才点点头。
“好,那劳烦赵大人帮忙报时,一盏茶一报。”季玉竹朝赵志远拱手,待他点头,才转回来,“佟大人,请!”
签筒是特制的高度,两个筒身上分别写着攻防两字,长长的签子插在里面,只露出一小节头部,签上一个字都看不到。
佟钱想了想,在攻方竹签筒里扒拉了一会,抽出一支,手背戒备地挡着,确认季玉竹看不到,才低下头看上面书写的情况。
看罢,嘴角一扬,露出自信的笑容。
众人围上去,一一看过竹签,都对季玉竹露出同情之色。
季玉竹见佟钱已经抽好,走上前随手在守方竹筒里抽了一支竹签,再退回来,低头一看,不禁哑然。
啧啧,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自从季玉竹开始跟佟钱说起话来,姜卫衍的眼睛就没离开过他。
这么自信从容的季玉竹,真是让他爱得不行。
此刻见佟钱那边自信满满,他忙走前两步,挨着季玉竹,生怕他家夫郎怯场。
顺势扫了一眼季玉竹手上的签子。
姜卫衍皱眉,有些担心地看着季玉竹。
“小秀、咳咳,姜郎君,可以开始了吗?”佟钱挑眉。
“当然,请!”转身朝着赵志远一拱手,“劳烦赵大人,可以开始计时了。”
赵志远点头,瞄了瞄窗边的沙漏,确认了遍时间。待众人开始关注沙盘,他悄悄挪到尤允乐身边,拉过他的手捏了捏。
尤允乐正担心着季玉竹,被他突然这么一出吓了一跳,急忙甩开他,左右望望,见大家都没注意,才红着脸白了他一眼。
赵志远忙讨好地咧嘴笑。
这俩人在一边小动作不断,那边战况已经开始。
季玉竹和佟钱各拿一个匣子,开始在各自阵营内摆盘布阵。
不多时,两人相继停手。
沙盘上双方阵营兵马旗鼓相当。
姜卫衍挑眉。
佟钱惊疑不定地看着对方满满当当的兵营马卒,有些犹豫不前。
季玉竹挑眉:“佟大人尚未有计策?那小生先动了。”说着,手下开始调兵遣将,人马往一处要塞移动,作出调防攻击的姿态。
佟钱惊疑,忙跟着派兵防守。
季玉竹没理会,继续抓着那处要塞,人员物资源源不断输送。
佟钱忍不住,决定先发制人,逮着那处要塞就发动攻击。
“一盏茶时间到!一日!”赵志远扬声。
闻声,季玉竹开始缩兵力退出战圈,然后绕道换到另一处要塞。
见他退战,佟钱也不恋战,兵马回营歇息。
季玉竹不理会他的动作,手下不停,继续指挥军队移动位置。
佟钱皱眉,忙派遣相应兵力攻击,预防他连线围防。
如此往复,在第三回的时候,佟钱察觉不妥。
却为时已晚。
季玉竹阵营突然杀出一万五兵将,片刻就将佟钱阵营大军杀得片甲不留。
此时在沙盘中已是第四天。
“你耍诈,这演练怎么还能突然加兵呢?”佟钱不服。
“不知佟大人可否亮出手上签子?”季玉竹含笑问道。
佟钱愤愤扔出签子。
上书:兵一万,骑兵五千,物资丰裕,兵强马壮,适合草原平地战,攻城不利。
季玉竹微微一笑,亮出手上签子,上书:城易守难攻,物资丰裕,兵五千,骑兵三百,另有一万步兵、五千骑兵四天后抵达。
众人哗然。
连赵志远都望了过来。
姜卫衍勾唇,含笑看着自家熠熠生辉的小夫郎。
“不对不对,你刚开始设营的时候可不止五千兵将。”佟钱瞪大眼。
“我确实只有五千兵将,”季玉竹点了点沙盘的圆木块,“这是营帐,”再点了点插在沙盘上的长短签,“这是兵将。”他冲着佟钱勾唇,“明明白白列着。物资丰厚,可不是摆着看的。”伸手一指,“如此,就是今日我们要讲的,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
讲台后的墙上贴着一张大宣纸,上面正写着‘三十六计’几个大字。
赵志远若有所思地望了一眼墙上宣纸。
佟钱不敢置信,
穿到异世当哥儿 分卷阅读68
反应过来自己是被满满当当的营帐迷惑了。
他涨红着脸:“我、我不过是一时没记住规则!再来一次!”
季玉竹当然不反对。
接下来两人又演练了两场,佟钱接连败北。
佟钱还想继续。
“佟钱!”姜卫衍呵斥,“适可而止。”
佟钱颓然。
他扫视一圈众将领:“谁对我夫郎当先生的决定还有疑问的?”
众人面面相觑,相继摇头。
“小先生诈人真厉害。”佟钱垂头丧气道,继而又振奋神,拍拍胸脯,“我佟钱敢输敢当。反正我是服气了!这三十六计我学了!”
季玉竹笑笑:“小生不过是取巧。待你熟悉了这些套路,我就赢不了了。”
这么一说,众人脸色更是好了些。
如此,众人归位,季玉竹开始讲课。
这几个小将领,都是没家世、没背景、实打实在战场拼杀出来的官身,不是不识字,就是只会一点点。
因为知道这些人年后都是会跟着姜卫衍出征,季玉竹教得很用心,一点一点掰碎了给他们讲解。
不求他们能背诵书写,起码得融会贯通。
他们也确实能懂,毕竟能爬上来的谁也不是傻子。
但是季玉竹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待讲完一个计谋,带着大家移步沙盘开始实际演练的时候,季玉竹发现他得再讲一遍。
他顿时反应过来
大家都是两手空空来学习的!
季玉竹哭笑不得。
没有教材,只听那么一耳朵,当然听过就忘了。
可是手抄本只有两本,另一本还在骆潜手上。
给他们都抄写一本也不是不行,不过……
季玉竹另有想法。
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散课后,赵志远拉着姜卫衍说了几句,季玉竹也没管。
当晚他拉着阿爹、姜卫衍等人,加班加点做了好些准备。
第二天一早,佟钱等人来到坐好,惊奇地看着讲台(小先生说那小桌子就叫讲台)后面钉在墙上的大木板,木板四角还各装了一个活扣。
也不知道是干嘛用的。
众人正讨论,季玉竹仨人进来了。
尤允乐和姜卫衍进门就挨个给发了一本空白册子和一些裁成小块的宣纸,再加炭条。
季玉竹则把手上的白纸扣到墙壁木板上。
“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季玉竹拿着炭条在白纸上写下'瞒天过海'四个字,笑咪咪地开口,“接下来,我们每学一个计谋,你们就得抄写一个,除了计谋名称还得加上简单的介绍,直到学完三十六计。”敲了敲木板,“我们先补一下昨天学习的计谋。”
佟钱又是第一个跳出来:“小先生,我们听懂就行了,干嘛还要写那劳什子的字。”
“因为我没空给你们这么多人各抄一份。”季玉竹很淡定,“但是年后,你们得带着这本书去边疆给同僚们上课。”这是他昨晚跟姜卫衍商量出来的对策,除了能让他们学得更认真,还能让军中将士们也提高一下战略思维。
哦,战略思维这个高大上的词,姜卫衍还是从自家夫郎那里学来的。
“什么?”
“不会吧?”
“开玩笑!”
台下几人大惊!齐齐望向姜卫衍。
姜卫衍挑眉:“当然,不然你们以为来这儿是玩儿的吗?”
众人哀嚎。
正说着,赵志远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赵大人、赵大人,你等我向老爷通报一声啊!”方小安一路小跑跟在他身后,待见到站在门口的姜卫衍,才气喘吁吁地行礼,“老爷,赵大人……”
姜卫衍摆摆手:“无事。”
方小安就站在一边喘气,像是还等着他吩咐。
赵志远一脸严肃向姜卫衍拱拱手:“姜大人,我一早去见过宁郡王。”递出一信,“这是宁郡王的亲笔信。”
姜卫衍无语地接过,展开,口中边说着:“赵大哥动作可真快。”迅速扫了一遍信件,确认无误才抬起头。
赵志远放松下来,嘿嘿笑道:“不快不行,一共才三十六计呢。”期待地望向姜卫衍,“那我去叫兄弟们进来了?”
季玉竹走过来:“怎么了?”
姜卫衍把手上的信递给他:“赵大人向宁郡王求了几个入学名额,他同意了。”
“……”季玉竹接过信一目十行扫完,完了凑到姜卫衍身边,小声问道:“感情我这学堂的学生都是他才行?”
姜卫衍拍拍他脑袋:“不然呢?”转头对还等着赵志远说,“名单都给宁郡王确认了?几人?”
“确认了确认了,不多不多,四个而已。”赵志远挠头咧嘴笑,“这会都在门外等着呢。”指了指方小安,“这小子不让他们进来。”
姜卫衍赞赏地对方小安点点头:“去吧,领他们进来。”
“是,老爷。”方小安这才退了出去。
季玉竹扫了一眼书房,庆幸这院子刚建成,书架什么的还没布置上,这会再添几张小几凳子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倒是赵志远带着人进来后,课堂气氛顿时微妙起来。
原本的学员,都是北军那边的,突然来了几个西军的还不是赵志远这种半退下来,呆在京卫指挥使司估计不会再出征的将领大家学习的热情突然高昂起来,相互别着苗头,连沙盘演练都莫名充满火药味。
季玉竹无语。
不过这种情况他倒是乐见其成。
没见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糙汉子,为了争一口气,都乖乖地、别别扭扭地捏着炭条一笔一划地抄写吗?
嗯,挺萌的。季玉竹心想。
第44章
姜卫衍上课之余,带着众学员、陈庆等人开始加强训练。
训练项目还是季玉竹提供的意见。
好吧,其实是季玉竹看他们每天光是跑步打拳,想起以前看过的各种电视剧,顺口就提了两句。
然后就被他家夫君抓住交流了一番,还让他写了下来。
在原本的跑步、练拳、搏击的基础上,加上了蛙跳、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负重越野,姜卫衍甚至还让人在演武场搞了单双杠。
把原本的日常训练活动变成了……
咳咳,陈庆原话是:像耍猴戏似的。
导致季玉竹除了上课,平日都得躲着他们走,省得被他们哀怨的眼神吓到。
除了这些,季玉竹还贡献了一些团体训练项目,包括什么队列训练、夜间紧急集合、负重拉练等,姜卫衍摩拳擦掌地等着到了北疆试验一番。
讲了几次课后,季玉竹发现这些小将领已然开窍。
在讲解战术、指导抄写完毕后,他只需要稍微实操演练一番,大伙就能领会。加上有姜卫衍带着
穿到异世当哥儿 分卷阅读69
。
姜卫衍可是有季玉竹给开小灶的,加上他的文化水平本就远高于大伙,指点这几个人还真是绰绰有余。
因此下了课后,他就能放心地丢开不管。由着这些将领们每天围着沙盘pk得不亦乐乎。
而他则开始筹备过年。
这段时间大家都熟悉了起来。
姜卫衍俩人商量后,就邀请学堂的将领们留在姜府过年,当然,赵志远是厚着脸皮蹭进来的。
反正房子是妥妥的够,大家都不是什么致人,跟陈庆他们一块住在东跨院,每天还能省点来回时间。
除了有两个在京城是有家室的,其余人等,都是孤家寡人一个,自然欣然同意。
俩人还邀请了尤成坤一家过来。
不算下人,大小也近三十号人呢。
光是年货就需要买不少。
想到这些将领们日常穿的衣服,东裂一道口子、西扯一把线头的,季玉竹还让绣娘华姐她们给每人准备了一套新衣。
倒不是他圣母心。
他也没想到邀请了这几位学员,回头每人都带着礼过来。
靠谱的,就带着一车布匹、粮油过来,不靠谱的就送古董、首饰,各种各样的,这些大老爷们的想法真是……让季玉竹哭笑不得。
得,既然姜卫衍说下无妨,省得他们不好意思,他只得下了。
忙忙碌碌间,就踏入年关。
工匠也放假归家了。
二十五这天,季玉竹一大早就来到厨房,领着张冲几人就准备开始做豆腐。
这时代,有豆浆没豆腐。
做豆腐太过复杂繁琐,往日里他也懒得弄。如今有钱有人手,不怕折腾。
年二五,炸豆腐。
今天做,也应景。
说来,他已经很久不曾做这些活了。
在清平县,姜卫衍偶尔还会央着他给做一些好吃的。
来到京城后,有了下人,姜卫衍就不让他再动手了,偶尔动一次手还得被念叨半天,吃倒是依然吃得很欢。
黄豆提前一晚就泡上了。
把早就备好的磨盘冲洗干净,套上骡子,再给骡子蒙上眼睛,几人就围着磨盘开始磨豆子,豆浆刚磨够一锅,炉灶就开始点火煮豆浆。
因为要做很多豆腐,曾福那边不停地驱赶骡子磨豆浆,这边陈易等就开始不停烧火煮豆浆。
新鲜煮好的豆浆,浓香热烫,撒上一把糖,连张冲这种做了这么久厨房的,都忍不住连喝两碗。
季玉竹特地盛出一大桶,让许文山专程给演武场那边送去。
结果倒把姜卫衍跟尤峰引了过来。
尤峰当然不是在演武场一起训练的,不过是尤成坤听说有新式训练法,兴致大起,拉着他一块去看看而已。这不,听说这边做豆腐这种没听过的新玩意,他就巴巴地跑过来了。
一来到就颇有兴致地去围观磨豆子煮豆浆。
至于姜卫衍则板着脸向着季玉竹走来。
季玉竹看了看晾在一边、点了卤水的豆浆,发现有一锅已经凝固,不禁喜开颜笑:“好了好了,我们先尝尝豆腐脑。”
抬头一看,恰好看到迎面而来的姜卫衍。
糟了。
干活被抓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