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宅十余亩[系统]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宁雁奴
当初受蛇毒之害,身体一直没养好的聂昕之,在伤寒大疫中没染上疫病,却在霍乱中未能幸于难。
愣是撑着病体,他统帅着十万大军,平复了堰海的乱局,顾不得什么尊卑长幼,就地处决了英王。
“幸亏”有伤寒疫前例。
朝的医家们对应付霍乱,好歹有了些经验。
尽管二者病症不一样,霍乱比伤寒更严重,但这回真正因为疫病死的人,比伤寒一疫时还少上一成。
可偌大的一个堰海,遭遇了那样一场浩大的动乱,全州府的人几乎死去了七成。
然而不管如何,国坚强地挺过了这一次大乱。
万幸万幸。
这几年除了疫情,天灾之类的鲜有发生,没有遭到疫病肆虐的地方,勉强做到了安居乐业,好歹让遭受重创的朝,有一丝喘息之机。
不承想,没有天灾,却无法杜绝人祸。
比如,像只苍蝇似的四处嗡嗡的前梁后人,见缝插针就要生事作乱,每每都被逆卫及时解决。
但,凡人行事,偶尔难有纰漏之处。
身为逆卫副指挥使的赵烛隐中了尸蛊,如同行尸走肉,成了别人手里的提线木偶。
对副指挥使大人深信不疑的一众郎卫,为此陷入危局。
好不容易撑过了霍乱,身体再度受重创的聂昕之,不得不又紧急离京。
这头有惊无险,除了……赵烛隐生不如死,最后还是死了。
那边在禁中又发生了大事。
皇长子聂昶在救幼弟聂昀时,突发哮病,救治不及逝去了。
落水的聂昀也没能救上岸,窒息而亡。
圣人大受打击,一下子病倒了,病中彻查了聂昀落水的缘由,发现竟然是“公主”碗儿所为。
一怒之下将年幼的碗儿圈入天牢。
碗儿生母大闹不成,以死相逼,哪料圣人这回是铁了心。
以死相逼的宋昭容却是不慎,真的弄死了自己。
传到了碗儿的耳中,大受刺激;由于宋昭容之死,他被官家从天牢放出了。
不想,他竟当着其父亲的面,从楼上跳下,脑袋砸在了假山石上,头破血流,连脑浆都淌出来了。
圣人当场吐血。
待聂昕之匆忙赶回禁中,其只余最后一口气。
借着这最后一口气,圣人千万拜托,让聂昕之代为照顾唯一尚存的儿子盏儿,以及女儿大公主。
甚至要将皇位交给聂昕之。
可惜,连旨意也来不及下,圣人便驾崩了。
聂昕之没有遵从圣人的遗愿,并未有当皇帝,而是强势地扶持了不满五岁的盏儿登基继位,自己成了摄政王。
朝的连连变故,让一直虎视眈眈的势力蠢蠢欲动。
譬如北戎。
再如西琴。
以及,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前梁后人”。
北戎有几个村落,人莫名死光了。
误打误撞,北戎王发现了旱獭的“妙用”,便借西琴之手,交给了立志“反复梁”的常氏人手上。
便如郁容这回遭遇一般,仙门镇爆发了核瘟。
唯一“幸运”的是,接二连三的疫情,让朝人应对起新的疫病,熟练而“从容自如”多了。
但是鼠疫的可怕,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伤亡不计其数。
最关键是,便在这时,西琴发兵,直入西南道,北戎也南下,步步紧逼。
聂昕之无法稳坐朝中,率领一路大军亲至西南。
这时,他的身体状况十分糟糕,腿脚也不灵便了,乱战中,身中数道流箭。
却是“命大”,在昏迷九天九夜之后,拼着一口气,硬是醒了过来。
而此时,西南的战事成了一场笑话。
不管是“前梁后人”,或者西琴野心勃勃的将士,十有七八感染了鼠疫。
整个西南,无论是人,或者逆贼,以至于全西琴,死去的人何止成千上万。
西南的军情因着大疫不了了之。
北方,北戎被朝将士们阻断在边境,双方僵持了数年。
聂昕之没再亲上战场,回到禁中,将所有心力投入到政务时。
调皮捣蛋的盏儿早在父兄先后亡故时,便是心性大变;
几岁大的小鬼头,就变成了跟聂旦一样喜怒无常的神经病。
好在,有大兄镇场,其总体上挺“安分乖巧”的。
几年间,多灾多难的朝再没受到更多的冲击了。
许是上苍有悯恤之心,连年成也是极好的。
经由一番休养生息,朝渐渐恢复了几分以往的繁荣。
一度几成死寂之地的堰海及西南道,重新焕发了些许生机。
所谓的“前梁后人”,再也没能生事了,因为……
那伙人全在核瘟一疫中死绝了。
倏忽之间,四五年即逝。
盏儿这个小皇帝当得还算得心应手,不满十岁便开始亲政了。
便至丁未年,腊月。
聂昕之时年三十不过五岁,由于身体状况糟糕之极,感染了一场普通的风寒,便是久病不愈,小年夜里病情急转直下……
卒然而亡。
“碰!”
再也看不下去后续描述的郁容,关掉了系统面板的同时,攥成了拳头的手,忍无可忍地捶在了床板上。
下一刻陡地想到还在熟睡的男人,硬生生地克制着再想发泄的举动。
满心慌得不行,憋得他险些喘不过气了。
郁容用力眨了眨眼,压下眼眶中阵阵泛疼的热意,攥紧的手缓缓又松开了。
遂凑近男人,盯着其沉睡的面容端详了半天。
“卒然而亡。”
脑内突兀响起了这几个字,惊得他神经质地伸出手,贴着聂昕之的颈动脉轻按。
沉而有力。
郁容陡地舒了口气,浑身却似被抽空了气力,便也干脆躺倒。
紧靠着他家兄长散发着热度的身体。
一只手则轻轻地搭在对方的左手寸口脉处。
闭着眼,郁容静静地感受着其脉搏,心情一点点地平复了。
许久。
经由好一番的思想挣扎,他禁不住重新召出了系统面板。
做足了心理建设,郁容飞快地掠过“卒然而亡”四个字,继续看完了未尽的千余字。
聂昕之去世,小皇帝盏儿成了彻彻底底的神经病。
各种荒唐作为,看得人瞠目结舌,按照现代网络的说法,中二病已入膏肓,无药可救。
但这个中二病的小皇帝,没了大兄镇场后,竟然也将皇位坐得稳稳的。
不管私德如何被诟病,盏
方宅十余亩[系统] 分卷阅读331
儿在位期间,总归守住了聂氏的江山。
国力在几年间蒸蒸日上,北戎数次侵犯,俱是连连受挫。
不幸的是,盏儿没能逃脱聂家人短命的“诅咒”。
跟其父兄不一样,他是“作”的。
彼时,从海外传入国的“神花”,颇受人追捧。
盏儿便在其间,沾上了严重的毒瘾,不过他是皇帝,又是国上下、众人皆知的著名神经病,没人敢置喙,更别说管束了。
便在其二十岁之龄,服食了过量的逍遥神丹,猝死在文德殿上。
还好。
他成婚早,育有一子一女。
其子聂晴不足三岁,在众朝臣拥护下,登上皇位。
聂昕之在世之时,拔除了苏氏这一朝堂第一大毒瘤。
然而权势惑人,没了一个苏家,还有什么张家、李家、王家的。
聂晴的生母出自凌郡府。
没了喜怒无常的神经病皇帝镇压,以凌郡府为中心的党派,仗着幼主的势排除异己、把持朝政。
朝堂被搞得乌烟瘴气,腐败成风,上行下效,胥吏盘剥百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安稳了才十几年的国,连连出现民乱,却是跟什么前梁后人无干系了。
内乱未定,又逢外敌入侵。
北戎纠集了西琴新势力,又拉上了西胡几个小国,三路进犯国。
饱受祸乱的朝堂,已无多少能人志士。
军中士气全无,逆卫名存实亡。
面对来犯之敌,朝溃不成兵,年轻的太后带着幼主,逃到了岭南一隅,弄了一个小国。
被抛弃的国子民,反抗无力,承受着外族的侵犯。
北戎遭朝压制数十年,怨气俱数发泄到普通百姓身上。
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八千万人,伤亡逾半数。
联想到天朝的某些历史,如今对朝也有了归属感的郁容,顿时揪紧了心。
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但是一种莫名的冲动,终是让他咬牙“读”完这一段朝充斥着血泪与屈辱的“历史”。
就在他以为,聂氏王朝至此颠覆时,失踪了接近二十年的聂旦,突然出现了。
带着一队人马,从西琴一路杀到小国。
真的是一路“杀”:遇到北戎,杀,遇到西琴,杀,甚至遇到一些人,也照杀不误。
聂旦到了小国,将幼主“劫持”,杀了凌郡府所有人,包括幼主的生母太后,及一众党羽。
将小国的朝堂清洗了一遍,遂重新扶持聂晴当皇帝。
聂晴也是争气,可谓是卧薪尝胆,从岭南一隅为起点,渐渐复了周边的领土。
花了十五年的功夫,小国重新变回了国。
可惜曾经的国国土,尚有一半被外敌侵占,甚至建立了大大小小好几个国家。
聂旦在这时又失踪了。
郁容通过“上帝视角”知晓,小叔一初失踪,和这一回假死的情况差不多,遭遇不测的时间可能更早一些,随后就在一个溶洞里睡了整整二十年。
在国复之后,聂旦到底年纪大了,体质又那么特殊,再也没法撑住了。
其便果断回到钟爱的西南之地,渡完生命里的最后一段时光。
反正,聂晴已经成了独当一面、英明果敢的帝王,不需有长辈指手画脚。
“详情描述”至此便戛然而止。
郁容怔怔地睁着眼,对着虚空的系统面板出神。
按照系统的说法,时空存在着扭曲重叠。
这所谓的“历史”,可以说是曾经发生过的事,也或者是被自己误打误撞改变了的、本来将会发生的未来。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郁容一想到,兄长“本来的命运”是那样凄惨,哪怕在他的现实里没有发生过那诸多的不幸,感情上依旧受不了。
何况……
想想温柔暖心的盘子,爱捣蛋但可爱懂事的盏儿,以及乖乖巧巧的小碟,原本“历史”中的结局未太过悲惨。
对他一直很不错的官家,以及自己极是尊崇视为半师的周防御,居然就那样离世了,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
还有国,系统没说明后续,但就算有聂晴扭转乾坤……
死去的几千万条生命,如何挽救得回来?
丢失的半壁国土,可能俱数复?
遭受重创、退步了几十年的社会生产力需花多少年,才能恢复到过去的水准?
不得而知。
“容儿。”男人低沉的,沙哑中透着倦意的嗓音,忽地响起,“莫哭。”
郁容下意识回道:“谁哭了?”话语猛地顿住,下一瞬,他撑起半个身子,语气惊喜,“兄长!你醒了!”
聂昕之应了声,伸手将人纳入怀里,遂浅声表示:“累容儿担心受怕,我的不是。”
郁容默了好一会儿,遂轻轻地扬起嘴角,没有否认男人的说法,只是温温柔柔地说道:“只要兄长安好,一点儿担心算什么。”
聂昕之相当敏锐,直问:“容儿遭遇了甚么事?”
郁容摇摇头:“没,就是好多天没见兄长,想念了。”特肉麻兮兮地表示,“往后绝对不离开兄长一步了,你去哪、我跟哪。”
聂昕之静了静,没刨根究底,淡淡地应了一个“好”字。
听着男人的声音,郁容像是黏人的小孩一样,往他怀里更加贴近了几分。
飘摇不定的心,终于安定了。
不去想“历史”如何,眼前这个男人,活生生的,才是他所认识的、真实的聂昕之。
像是觉察出年轻大夫的情绪,聂昕之一只手抚在其背后,一下一下地摩挲着,动作极尽了轻柔。
良久。
郁容倏然坐起身。
聂昕之疑惑出声:“怎了?”
郁容皱紧眉,心神不宁:“核瘟……”
“历史”中那一回西南战事,无论是西琴,或者国这边,有无数人感染了鼠疫。
此回仙门镇的疫病发现得及时,但西琴那边……害人更害己!
想到适才与西琴大军浴血奋战的逆郎卫们,他不由得担心,万一敌人中有感染者,沾染了他们血液的国将士,怕不就是危险了?
脸颊被人轻摸了摸。
郁容回过神,对上男人平静的视线。
“稍安勿躁。”聂昕之说话时不冷不热的语调,奇异地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但有疑难,迎难而上就是。”
郁容闻言,定了定神,便是重重点头应了声“嗯”,转而道:“劳兄长再累一会儿,下令召集所有新来的将士到无人的空地,检查有无感染核瘟病邪。”
兄长说得没错,情况没到最严重的地步,无需急着惊慌。
好歹,他还有系统奖励的那些贡献度,哪怕情况再危急,如今也有了一些挽回的余地。
第1
方宅十余亩[系统] 分卷阅读332
84章正文完
亲自主持过伤寒疫与霍乱疫的救援工作,聂昕之在应对大疫方面颇有些经验与心得。
在抵达仙门镇前,其到此地闹核瘟的消息,便提前下了令:
援军杀退西琴三万来犯之兵后,暂不进城。
大队人马遂在白泥山脚寻了片空旷地安营扎寨了。
不光如此。
近两万的援兵就地取水,拿城内送来的药粉勾兑了简易版“消毒水”,作了全身擦洗。
同时埋灶烧起了沸水,对沾过血的武弁采取高温杀毒。
郁容知晓了这一番安排,心里不由有几分放松。
便是西琴那些人里有感染者,逆郎卫们紧急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或多或少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事实上,情况远比他想象的乐观多了。
系统奖励的那大一长串零的贡献度,堪称是及时雨。
想到原本的“历史”中西南鼠疫的惨状,郁容毫不吝惜,大把撒着贡献度,挨个给新来的将士们作“体检”。
有鼠疫杆菌潜伏的,便直接隔离。
没想到,感染到病菌的,不过百人。
相较于两万的总数,这个比率比预料中的低了太多。
郁容揣测了一番,大体推断出是怎么回事。
一国对另一个国突然发兵,往往并非起于“突然”,而是早有谋划与安排。
就如西琴侵兵,绝非是临时征召齐的。
山道难行,这三万人是为先行军,许是赶在西琴鼠疫出现前,早早便上了路。
故而感染者少。
在这少数的感染者中,病邪可能多是潜伏状态,或者在发病初期。
因此与他们厮杀,直接因着接触染菌之血,而被传染的国将士,人数自也有限。
当然也是郁容开了“外挂”。
否则,哪怕郎卫们及时采取了防疫措施,最终感染的、以至于伤亡的人数,绝对不仅限于百人。
现如今这百人,病菌尚处在潜伏期,经由这些时日治疗鼠疫的经验积累,只要施治得当,死亡率想必能控制得极低。
“仙门镇的疫情基本稳住了。”
从城内隔离区,至城外援兵营地,挨次“视察”完毕,郁容稍稍松了一口气,便与跟随其左右的男人说起了话:“只希望西琴别再来捣鬼。”
聂昕之语气淡淡:“其自顾已不暇,何敢再造次。”
郁容听罢,不由得蹙眉:“不知西琴那边疫情如何了?”
对于国而言,侵犯之敌死不足惜,但,遭受疫病之苦的,更多是为无辜的西琴百姓。
聂昕之回道:“已遣人深入西琴探查,不出一二日便有消息返回。”
郁容点头,想到又浪得不见人影的聂旦:“小叔现在在西琴,我担心……”
话语倏地顿下了。
忆起那神经病变态变态的,能够吞噬鼠疫杆菌的体质,一时觉得自己的担心着实浪感情。
不对。
聂旦可不是一个人杀去西琴的。
话锋便是一转,年轻大夫语含担忧,叹息道:“还有两千将士。”
聂昕之安抚了一声:“两千将士皆非凡庸之辈,此行对核瘟早有戒备,若西琴疫情凶险,必不会恋战,及早便撤离。”
那一群英将士的能耐,郁容还是挺相信的。
他不信任的是,浪起来把自个儿给浪“死”了的小叔。
聂昕之似乎知晓他真正的顾虑,又道:“誉王殿下于大事上懂得分寸,容儿且安心。”
郁容斜了某男人一眼,对其口中,小叔竟也“懂得分寸”的说法,颇有几分怀疑。
不过……
两千轻兵已经追去了西琴,他不安心也没几个办法。
光仙门镇的疫情就够他焦头烂额,一时之间抽不出心力去操心西琴那边。
说是疫情稳定,不过是有效控制了被传染的人数,与疫病蔓延的地域。
实际上,患得鼠疫的病人,尽管陆续有好转的,甚至少数康复“出院”了,但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死亡率并非虚夸。
被传染的小两千人中,每天至少有三五例的死亡。
便是郁容兑换了一些急效药,也不能保证每一次都起作用。
只因,有些患者病情发作得太快,便是抑杀了其体内的鼠疫杆菌,鼠疫引致极速衰竭的器官,或者严重的败血症等,是专治鼠疫的药物没法挽回的。
直到又过了一个月,仙门镇的疫情才算真正被控制住了。
七日内,再没有新一例的感染者;
接连五天,没再出现死亡病例。
然而郁容并没有因此就定下心。
仙门镇的鼠疫是基本消灭了,西琴的疫情却是大规模地爆发了。
幸而聂旦一进西琴便觉察不对劲,尤为机灵,当即率领着两千将士撤回了国。
随后,探子反馈的情报说,在仙门镇积极应对鼠疫之时,西琴因着内乱,毫无警戒之下,被鼠疫迅速“侵占”了一个又一个寨子。
八十一寨死去的人何止逾越半数。
郁容作为医者,即便心知西琴是敌国,也无法罔顾普通百姓经受疫病的折磨。
明明有一定的挽救之力,若是冷眼旁观,置他人生死于不顾,于良心上他不能宽恕自己。
况鼠疫原非是“各扫门前雪”的事情。
单从国利益的角度上考虑,西琴的鼠疫不控制好,早晚得殃及整一片西南地域。
遂将后续琐细杂务,转交由仙门镇当地医户与坐镇官兵措置。
抗击鼠疫接近三个月,全城军民在应对疫情方面,“业务”已是熟练之极。
便再有突发的病例,被传染者只要不是太多,凭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应付起来没什么大问题。
郁容很是放心,在聂昕之及其率领的一万郎卫护送下,直入西琴腹地。
依然是“灭鼠组”啊“保卫组”的,采用分组机制,以一个山头或者一片水域,为“基地”,建立起了一个个防疫区域。
自东北朝西南,从季冬之末至来年端阳日,郁容所率领的“医疗组”,一路救治了数不尽的鼠疫患者。
据粗略统计,他们接的感染者有八万之众,死亡人数在三万以上。
……到底是救援太晚了。
好在,总算治愈了近五万人,勉强安慰了郁容一把。
不管怎么说,半年时间,灭杀了鼠疫,堪称是效率高得夸张。
而人与西琴人,死亡总数在五万上下,比原本“历史”上西南数百万人口伤亡小半,简直好上太多了。
思及此,这大半年的,鲜有开怀的年轻医官,渐渐释怀了。
“恩公,恕在下不能远送。”
说话的青衣“书生”,是染了鼠疫重症,后被郁容紧急抢救回来,现如今彻底康复的乌云
方宅十余亩[系统] 分卷阅读333
寨主。
跟对方纠正了无数次称呼的郁容,现如今基本上听习惯了这一声“恩公”。
他微微一笑,目光掠过女子,转而落在了“活蹦乱跳”的友人周祯的面容上:“还请乌寨主与周兄留步。”
周祯点着头:“小郁大夫……还有这位大人,保重。”
郁容跟着轻颔首,不再赘言,搭上聂昕之伸出的手掌,借力攀上了宝马。
马蹄声嗒嗒,颇有节奏。
安朗犀率着一队人马在前方开路。
其后是聂昕之与郁容共骑一骑。
二人之后便是浩浩荡荡的血衣郎卫大军。
辎重车辆数十架,百多个大木箱,是这一趟西琴之行的“顺带”获,大多数是西南独有的名贵药材,诸如郁容一直想找寻的天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