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家有个河东狮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中二少年肤浅
如果因为这个就去状告礼部,也不现实
庶子家有个河东狮 分卷阅读368
,说不定还会被抓住这点作为反击。所以楚云虽然蛋疼于这现实,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想要换位置,还不如琢磨一下该怎么做才不会受到臭气的折磨。
开始考试之后,考官便开始发卷了,乡试第一场考经义,一共七道题,这七道题考试的时间是三天,楚云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是一天时间就可以写完,但是有些考生三天都不一定能写完。
经义可不是翻译题,还得自己阐述,还限定字数,难度还是很大的。即便是楚云这么自信满满,看到题目,也不敢疏忽了。
第一题,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这一句古文,哪怕是在楚云前世的时候,能背诵的人也很多,当然,后面部分还能背出来的就很少了,总之,这句话名气很高,楚云看一眼就觉的,这是送分题嘛!
楚云的目标也不仅仅只是一个上榜中第,他还想要中个头名,所以这送分题也得好好写。虽说外面的臭味丝丝缕缕般进入了楚云的鼻子,楚云依然是面不改色,奋笔疾书。
此时考场内的其他考生,大多是眉头微皱,继而,有些人眉头舒展开,提笔在草稿纸上书写,而有的眉头越来越紧,接着便是满头大汗,面色苍白。
考场里有众生百态,楚云被一个隔间挡住,无缘得见,而在考场外,担任主考官的礼部官员梁秋,这会也正听着巡考的汇报。
“……那小子可真能忍的,下官从那里路过,都觉得恶臭难耐,他竟面色入场,下官观其落笔,仍是行云流水般。”
“这么说来,此子果然非同寻常。”
梁秋背着手,也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那巡考见长官没有发话,也就默默地站在一旁,恭敬地等待命令。
良久,梁秋才道:“你给他送些水,送些菊花、薄荷过去,就当是结个善缘吧!”
巡考一脸茫然,先把人丢到臭号里面去,这会又是干啥?
“大人,这……”
“不要问为什么,去吧!”
梁秋没有多解释,那巡考也不敢再问了,便去找些人,准备了一应物品,给楚云送去了。
菊花和薄荷,都是想靠着这味道冲散一点那些臭味了,毕竟考场位置已经安排好了,也不可能给她再更换了。
梁秋确实是到了江阳的命令来折腾楚云的,但是,梁秋可不是江阳手里说往哪打就往哪打的枪杆。
楚云和江阳有仇,也不代表和整个礼部的人都有仇啊,如果楚云只是一个没什么能力,只是擅长谄媚言语,得太子信任的人,那这种人得罪了就得罪了,算不得什么。
可是,但凡楚云稍微有点能力,梁秋都不愿意真的往死里得罪了这人。
做人做事,总得留一线,这是梁秋的处世之道。
而楚云在到巡考送来的东西的时候,也是惊了一下,随后心中了然,又问道:“这是何意?”
“你虽然运气不好,被分到了臭号,但我们梁大人却是个爱才的。用这些薄荷,多少能缓解一下这气味。”
那巡考将一桶清水,一篮子的菊花和薄荷叶都递给了楚云,楚云先接了过来,放在一旁,在谢道:“多谢大人好意,来日必定登门拜访。”
那巡考闻言,也只是摆摆手,便离去了。楚云这才检查起篮子里面,有没有异常。还好,没有什么夹带的东西,万一被诬告成作弊就坑爹了。
这么看来,还真是那主考官来巴结他了。
“看来这礼部里面,也是有空子可以钻的。”
楚云自语了一声,便把那些薄荷叶拿到了鼻子面前,嗅了一下,顿时感觉自己活过来了一大半。
在这之前,他的hp绝对是在持续下降,也不知道能扛多久,而现在有了这些道具,楚云完全不慌了。
从怀中拿出手帕,用水沾湿,再包裹一些薄荷叶,然后捂住口鼻,终于,空气清新了……
第三日,考试结束,考生离场,有人欢喜,有人沮丧,这只是第一场而已。
作为学霸的楚云是无法体会到学渣们的痛苦的,特别是那些在科举上投入了毕生心血的人。
有的人或许考到老都考不过一个秀才,更别说这更高一级的举人了,只不过,封建社会的残酷,楚云是感受不到了。
楚云只感觉取下自制的消毒面具之后,浑身都散发着臭味。
回到家,楚云都没心思去见好久没见(三天)的小娇妻武蕴儿,直接叫人烧水泡澡了,而一身不占污垢的学士服也被楚云脱掉丢在一旁了。
呆在臭号三天,尽管楚云带着防臭面罩,自己身上却是臭的不行了,楚云也没有久在鱼肆不闻其臭的感觉。
泡了接近一个小时的澡,楚云才去和武蕴儿见面的,两人见面也没有多痴缠,只是说了说这几日的经历。
楚云也没说自己倒霉催地不知道是被人针对了还是运气太差,总之,报喜不报忧吧!
而武蕴儿这三日在家也没做什么,就是绣花而已,是不是练习一下武艺,又或者看绿衣修剪花花草草,总之,日子过的安逸且无聊,让楚云听了都琢磨着,是不是该给武蕴儿找点事情做。
毕竟他以后可能要忙活的事情很多,不可能终日和武蕴儿呆在一起,那武蕴儿在家,虽说有很多丫鬟下人陪着,但多少也会无聊的。
要不,告诉武蕴儿还有府里的人打斗地主?
要不三国杀狼人杀也行啊!
三国杀的话,可行度还是不大,但狼人杀应该会很有意思,反正府上多的是咸鱼。
只是楚云在家休整的时间也只有一天,心中记下了这件事,具体怎么做,还是得过段时间再说。
次日,还是一大早,楚云接着去考试,这一场,考的是史论了,史论通常是要借古喻今的,这个套路楚云当然明白,依然是没有什么压力,而梁秋再次给楚云准备了薄荷叶和菊花,还有清水,也让楚云在臭号的日子过的不是那么艰难。
楚云算是在水深火热中不动如山,朝廷的动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当乡试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的时候,兵部的改制已经不知不觉间完成了。
现在的兵部就是武继业手里的一言堂,但凡有不从者,都被拾的很惨。
毕竟武继业也是能动手就少哔哔的,眼看武继业就要成为权臣……
咳咳,勉强算是独霸一方吧,说权臣还是夸张了一点,武继业也就只能在兵部里面横了。
而武继业在拾了兵部之后,就开始折腾起别的部门了。
首先是工部。
被武继业带着人打上了门,要求重点派些工匠帮忙制造军械。
不听话就要挨打……
迫于武继业的淫威,工部侍中在没有得到尚书撑腰的情况下,也就只好调
庶子家有个河东狮 分卷阅读369
拨人员去帮武继业的忙了。
而武继业还没有消停,又打上户部去了。
户部就不像是工部这样的软柿子了,就连吏部的人,在户部面前都得低下半个头,六部基本上都是仰仗着户部的。
掌控全国财政,会怕一个当兵的?
武继业上门要求扩大军支出,吴宇当场就拒绝了。
“近年并无战事,为何要扩充军?武大人莫要以为这钱是大风刮来的,这户部的钱,可都是百姓们的血汗钱!”
吴宇的反驳勉强算是有力度的,然而,武继业也不是个好相与的,喝问道:“你的意思是我军中将士征战所流的就不是血汗么?”
“所以减少战事,也是避让将士们流血牺牲咯!”
吴宇再次反驳,说的还挺有道理的,然而,若是论辩论,他这个文官自然是强一点,可是,武继业能和吴宇解释两句争上两句,已经是极大的耐心了。见吴宇再三推辞,他当场一巴掌把吴宇的办公桌都给拍坏了……
心疼桌子一秒钟。
吴宇现在是真的无语了,这一言不合就动手是什么意思?
吴宇也不是个怂的,看到自己的文件散落了一地,当场就炸毛了:“你和谁耍横呢?这户部是你能撒野的地方么?你莫要以为有陛下宠爱,又有皇后娘娘为你撑腰,你就能为所欲为!”
“哼,吴大人好大的胆子,竟敢编排陛下和皇后娘娘,这么说来,吴大人是对陛下的旨意不服?”
吴宇:“……”
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当兵的也会开始玩套路了?
第三百五十九章不玄学也不科学
等楚云从科举考场里面完成第三场考试的时候,吴宇已经和武继业开始对簿公堂了,两人争吵了许久,谁都没有服谁的,所以,最后还是闹到了宣德面前去了。
反正两人都是有理的,若真是让他们争论,估计再争上个几个月,也不会有结果,所以这还是要宣德来决断。
矛盾的核心其实也就一个,武继业要钱,吴宇不肯给。
宣德被他们吵得烦了,直接拍板定论:以后兵部的钱不再由户部监管,改为由兵部自主决断,而这笔钱,是周期性地,有户部一次性给清。
武继业要钱,一年就只能要一次,这就是一年内军的所有开销了,再要搞些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就不用来找户部了,户部不会给的。
这一下,就等于是把军队的最后一个束缚去掉了,吴宇怎么会不知道,就算不知道,自己节制的部门又少了一个,显然是权利的下降啊!
找宣德裁决,就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吴宇当然是不服的,只是宣德也没有给他不服的机会,在宣布结果之后,直接把他和武继业一起赶走了,演的倒挺像真的。
吴宇也是在回到家里撒气的时候才猛然醒悟过来,这天下谁最想把军队控制起来?
自古以来,兵权就是当权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财政权君主可能不会太在意,兵权却是皇帝万万不可能放松的。
现在宣德一步步地在给兵权解除封印,这是昏庸到失了智吗?
这不可能,所以,其实这一切都是套路!
吴宇想明白了这一点,也没有什么不服的了,惹不起惹不起,虽然搞不清楚宣德到底要干嘛,但吴宇却是知道站队错误是多么不理智的。
所以当武继业之后来讨要大额的军的时候,吴宇没有过多推辞,说给就给了。
楚云听到以上消息,顿时震惊,他也就去参加了九天的科举,结果出来以后,这个大夏的天都变了……
可能有些人还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对劲,但楚云已经心中了然,战争的准备,已经开始了。
现在兵部已经完全掌握在武继业的手里,也可以说是在宣德的手里,就连财政也无法再节制兵部,那么,接下来宣德要做的,很可能就是北伐了!
想到这里,楚云忽然有点小激动。
总觉得大夏和大燕会有一天要打起来,这一天终于要来了。
不过,楚云是不可能去征战沙场的,现在朝廷的可用的将才还是有很多的,不需要楚云这个文官出面。
从兵部开始完全的独立自主之后,整个京城的气氛都有些怪怪的了,楚云嗅觉极为灵敏,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刻出去搞事情,所以他一直呆在家里和武蕴儿玩耍,没有教狼人杀,但教会了武蕴儿玩斗地主。
有时候会把绿衣叫上,有时候叫的是梦云,如果楚云不在,那就是绿衣梦云,还有武蕴儿三个人玩了。
时间就在楚云宅成咸鱼的时候悄然溜走了,也是因为楚云现在也找不到比较好的打击对象,皇宫里面的线索调查,也暂时没有什么进度。
毕竟要拉拢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太监为楚云帮忙,难带还是挺大的,楚云往里面投了挺多的钱了,结果还是没有结果。
楚云倒是也不着急,他只是想要确认一个答案,什么时候调查出来,或者能不能调查出来,楚云又不是那么牵挂。
这想法也算是有些矛盾了。
过了月余,乡试的结果总算是有了,楚云那一日正在院子里面嗅着桂花,这桂花还是赵构送给楚云的,也算是赵构的一番心意了,不过楚云总觉得,在绿衣的照顾下,这个桂花树似乎长得要更好一些。
十月桂花飘向,一阵锣鼓声响便到了楚云的家门前。楚云听着动静出门来,之间一个头上顶着红缨帽子,骑着马,敲着锣鼓的人,手里带着报条在他的门前来张贴。报条上写着:
喜报
贵府老爷楚云应乡试高中
第一名举人
报喜人范进
楚云一看这名字,顿时一脸的卧槽,老铁,你自己不去中个举玩玩么?
这时候其他人也出门来了,楚云便掏出已经准备好的红包,递给那报子,得了他的一番恭维之后,又对许多的街坊邻居拱拱手……
好吧,他的街坊也就是对面的暗影卫了。
虽说这个举人来的难度不是特别大,但能中举,楚云心中自然也是有几分喜意的,毕竟他为了这个科举,可是被那连绵不绝的臭味折腾的够呛。要是到头来都没有中举,那楚云真的会暴走的。
按理说,楚云这中了举,原本是该好好设宴庆祝一番的,虽说也没有三两个朋友过来。然而,也就是在同一天,北方传来了加急快报。
“报,雁门关告急,燕国大将耶律宏基携十万大军攻城,雁门关城破,只在旦夕之间。”
从边关来的急报也不知道跑死了几匹马,总之,那个传令兵刚把消息传递给兵部,传到武继业耳中,便噗通跌倒,扑街了。
武继业只匆忙对人说一句:“照顾好他。”
便匆匆赶赴了皇宫。宣德听到这个消息也很是震怒,卧
庶子家有个河东狮 分卷阅读370
槽,朕还没有动手,你们先开打了?而且这么猝不及防!
每年的十月到十二月,都是边关战事的高发期,因为秋天是获的季节,也正是因此,燕国经常会派人来抢夺胜利果实,然后和边军发生冲突。
不过,自从楚云的商队建立之后,燕国其实也不会因为粮食短缺来找雁门关的麻烦了,他们单纯就是想打架,所以时不时来找麻烦。
然而,他们出动,从来不会出动太多的人,一两千都算是大规模的入侵了,所以,这一次十万人……
整个草原的可战之兵,大概就是三十万了吧……
所以十万人真的有些夸张了,而且草原人的人均战斗力,基本上是要比大夏这边要强一点,而大夏这边,倍的兵力优势,始终保持和燕国的均衡,甚至有时候还能稳压一头。
但这一次,守军的人数只够攻城人数的三分之一。
若不是雁门关据城而守,而燕国骑兵不擅长攻城,估计等传信的把消息传到京城,雁门关已经凉了。
宣德惊怒之下,也没忘记下旨。
宣德直接召集六部长官,顺便也把太子叫上了,其他人就懒得叫了,聚集太多人,也是浪时间。
军情紧急,若非是需要这些人的配合,宣德估计都能直接叫武继业去干活。
现在内阁大佬都到齐了,还有赵构这个吃瓜群众,宣德直接下令道:“先赐封远征西将军武继业为讨燕大将,调拨三万兵马,前往雁门关支援。总领一切战事。”
不知道为什么,其他几个内阁大佬,一听到武继业要被调走,顿时都心里一松,反倒没有为这个战争担心。
武继业这个搅屎棍走了就好,万事大吉。
接着,宣德还给了武继业金牌,圣旨,还有宝剑。天子剑是权利的象征,意思是他谁都能砍一刀。现在武继业的权利空前的大。
但这也是因为宣德是要求他率领小部分人,快速驰援,这三万的援军,当然不可能是从京城里面调,而是从别的地方,给他这些东西,就是方便他行事的。叫上其他六部的,则是要求他们全心全意配合武继业的工作。不能在这个时候拖后腿。
虽说这次是燕国打了个先手,但宣德一点都不慌,雁门关可不是那么好攻克的,毕竟是一座雄关,而守将的能力,宣德也勉强能信得过。而宣德本来也是有意要和燕国打一仗的,只是没想到燕国先动手而已,这样,也刚好符合宣德意思。
这次双方都不要小打小闹了,都往死里打!
赵构有幸在第一时间获得了这个情报,从皇宫中出来,便匆匆去找楚云来府上商量了,而楚云在得知消息之后,顿时心疼得不行。
他的商会,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也不知道现在是怎么样了,不过楚云严重怀疑,如果雁门关城破,他的商会估计要脱层皮。毕竟燕国的人可一直比较眼红楚云那个商会的财产,若不是楚云的商队影响力很大,燕国人有了顾忌没敢动手,估计早就被吃得干干净净了。
而现在既然是双方交战,那么抢劫也很正常吧!
“你不是在雁门关呆过吗?守将守上个三天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赵构对打仗的事情可很是激动,恨不得能亲自赶赴前线,和那些人金戈铁马。当然了,赵构也只是想想而已,现在老婆孩子都在家里,他也走不开。也就只能和楚云聊一聊,过过嘴瘾了。
楚云思量了一番道:“边军的战斗素养还是很强的,并不会过度弱于燕国,更何况,我们有城门,在对方人多势众的情况下,只要关上城门不出去,擅长突袭的燕国骑兵也就发挥不了作用,所以殿下所言,不无道理。”
楚云本来想说,雁门关是不可能被破的,因为骑兵不善于攻城,而我方守将是个老将,时间多了不好说,三天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况且,同为三关的玉门关、沧海关,也不会见死不救,他们要稍微近一些,雁门关告急,第一时间,应该就是给他们传信呼叫支援。
这种紧急情况的调兵是被大夏允许的,所以,在有增援的情况下,楚云觉得燕国可能会败兴而归。
只是,楚云觉得自己有点毒,生怕自己一口奶活了燕国,把自己这边奶死了,所以话到嘴边,又了回去。只是表达了对赵构的认可。
赵构也欢天喜地的样子,却还是有些遗憾地道:“真可惜不能和表舅一起去征战沙场,那会是多么潇洒快活的生活!”
“殿下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么?”
楚云眼看着太子妃燕依走过来了,忽然阴损地使了个坏,问了一个有诱导向的送命题。赵构当然不知道楚云这么会玩的,还很认真地回答道:“现在的生活,当然是有些无聊啊,每天就是种种花,还得学习如何处理政务,还是打打杀杀有意思。”
“是么。”
燕依不咸不淡地问了一句,因为是在自己家里,之前也没有养成过通报的习惯,所以和楚云聊得正嗨的赵构,根本就没有察觉到燕依的接近,然后,就被抓了个现场。
他那个话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和燕依在一起的生活很无聊……
楚云眼看着这一对夫妻似乎要开怼了,立马默默地撤退了。都没有何人打招呼,反正现在两人眼里也只有对方,楚云便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虽然说知道这对也拆散不了,但楚云觉得折腾一下赵构,也是生活的一种乐趣,人啊,总要找点快乐的事情。
然而,楚云大概是快乐不起来了,在到边关加急的三天后,边关再次传来加急快报,雁门关沦陷,守将战死,百姓不知死活多少。
这个消息顿时让所有人懵逼,这不科学吧?燕国人是怎么做到的,怎么可能这么快攻破城门!
不过,现在可不是研究可能不可能的事情了,而是燕国的破城,大夏瞬间就少了一个屏障,而且是非常关键的屏障。
破了雁门关,再往南,就只有一个潼关了,若是再被破,那么大夏的万里河山,都要被燕国的铁蹄踩在脚下了。
举国上下都是一脸懵逼,这个城,破的太不科学了,原本应该是一次反打的机会,现在却忽然落到如此危险的局面,好在算算时间,武继业的支援应该已经到位了,武继业镇守潼关,应该不会再让燕军南下了。
可是,这个城是怎么破的?
楚云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默默地往自己后背上插了个红旗。
但是,明明他也没有说出来,为什么还是破了呢?
楚云觉得这件事情,既不科学,也不玄学呀!
原本楚云觉得这事儿暂时轮不到他插手的时候,楚云却到了宣德的传讯
楚云,你怎么看?
第三百六十章绝对是点错了天赋
庶子家有个河东狮 分卷阅读371
楚云到消息的时候也是一脸懵逼,陛下,我看此中必有蹊跷呀!
其实更蹊跷的是皇帝为什么要问他……
这种事情,让宋连找人去调查不就可以了么?这也是楚云没有想明白的地方。既然想不明白,那就先保守回答一下吧,楚云短短几个字,就呈了上去,宣德看着“此中必有蹊跷”六个大字,一头的黑线。
朕是问你,城破了,燕军入侵,可有良策,你这回答的是个什么鬼?
宣德也只是想到楚云这人挺机灵的,现在形势严峻,问问楚云,或许会有不错的解决办法,当然,宣德也只是随便问了问,能不能得到一个不错的点子,他其实不是很看重。
两军交战,不可能总是靠小聪明,双方的实力才是最为关键的。虽说宣德想不明白为什么燕军可以快速破城,但他对武继业还是很有信心的。至于他不明白的问题,过了几日,便有了结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