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成欢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玖晴
“晋王殿下,时辰不早了,您该见的都见过了,该探望的也探望了,还请早些上路吧。”
晋王看了那小太监一刻,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大步走了出去。
从前他的尊贵一直是依托在皇兄的身上,如今要离京了,还是这般被皇兄赶走,人未走,茶就开始凉了。
罢了,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宁王到底是什么意思?若那刺客不是他派出的,又会是谁呢?
城西招魂台两里外的短亭中,崔颖佳已经候了许久。
“榴红,他怎么还没有出京城,是不是,不用去封地了?”
虽然只有一面之缘,可是崔颖佳却觉得心中十分牵挂那个俊秀的晋王。
榴红担忧地看了看崔颖佳的脚:“二小姐,您一大早就等在这里,实在是辛苦了,您先坐下来,慢慢等,行吗?”
崔颖佳心中着急,将手中的帕子挥得一阵轻响:“你别再叫我坐下来了,万一一不留神让他过去了,可不是白来送他了吗?”
榴红只得闭了嘴,继续扶着自家小姐。
短亭后面一片整齐的树林中,戴着帏帽的白成欢却是一言不发,将目光从行人稀稀落落的官道上回来,看向亭中的崔颖佳。
这正是七夕那夜,她与萧绍棠遇到的那个崔氏女,虽然那夜灯光朦胧,但她此时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也不知道她今日是来送谁的,可惜自己如今被皇帝下旨禁足,倒是不好出面与她攀谈。
不多时,就听见官道上有马蹄声响,正是晋王带着张德禄驰马而来,后面跟着陆同带领的侍卫,还有晋王府长史严明山,心不甘情不愿,远远的辍在后面。
“晋王殿下,晋王殿下!”
崔颖佳远远望见,立刻就将手中的帕子挥动着,高声叫喊起来。
晋王闻声望了过来,有些疑惑的看着亭中高声呼喊他的女子,感觉似曾相识,却想不起来到底是哪一个。
他在京城厮混,也是多与京城的纨绔子弟在一处,正经人家的女子却是没有来往过的。这女子又怎么会认得他的?
“敢问这位姑娘是?”张德禄勒马上前问道。
“小女崔氏颖佳,前日夜间,承蒙晋王殿下出手相助,今日听闻晋王殿下离京,特来相送。”
崔颖佳也没有一点儿不好意思,大大方方的上前行礼笑道。
晋王看着眼前女子笑盈盈的脸,与坦坦荡荡的目光,同时注意到了她行礼时,略有些僵硬别扭的姿势。
脚上有伤的女子……
晋王立刻就想起了这女子是谁,正是前日夜里他去威北侯府的路上,撞到的那位女子。
前去送人的侍卫回来后曾说起过,这女子是崔家的人,却没想到今日这女子能前来送他。
以他今时今日,为皇兄厌弃的处境来说,这份心意倒是难得,不过传言崔家人行事一向谨慎,今日看来,倒是传言有误。
“多谢崔小姐前来送我,崔家的这份情谊,本王心领了。”
晋王翻身下马,客客气气的回了一礼。
这女子为人坦荡真诚,他
一世成欢 分卷阅读457
觉得很佩服。
崔颖佳就笑了,崔家的情谊?他若是这样认为,那就这样吧,只要他能领着这份好意,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离开京城,她就觉得这件事情圆满了。
“此去河东,山高水长,晋王殿下一路多多保重,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既然是来送人的,客气的话总要说一说,不过这话从崔颖佳的口中说出来,却是十分诚挚。
她是当真为晋王感觉到有些不平。
那徐成霖只不过一个侯府世子而已,离京去东南,都声势浩大,皇帝亲送,晋王好歹还是个亲王呢,却走得如此冷清。
晋王不由得有些动容。
他在京城这些年,虽然知交好友没几个,但是时常一起混的纨绔子弟却不少。
而如今,他见罪于皇兄,却没有一个人敢光明正大来送他,最多也只不过是昨夜悄悄去他府上,道别一番罢了。
崔家能待他如此,着实不容易。
“多谢崔小姐,本王记下了,后会有期。”
崔颖佳就有些伤感地叹了口气,虽说是后会有期,但看这样子,他们,怕是再见也不容易。
明明从前也没有什么交情的人,来送别也只是她心中不忍,一时兴起,此时倒当真生出了几分离愁别绪来。
“你以后要安安分分待在封地,莫要再惹皇上生气,等皇上气消了,或许就能让你回京城了。”
崔颖佳不曾见识过皇家的刀光剑影,只觉得晋王从前那样受皇上宠爱,这一次,或许也只是皇上生了气,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又叫他回来了呢?
晋王听了这话,心中更是升起一种说不出的微妙感觉来。
从前成欢姐也是这样,殷殷切切叮嘱他。
可如今叮嘱他这话的人,居然是一个他连人家长什么模样都不曾放在心上的女子。
晋王觉得有些愧疚,就仔仔细细上下打量了一番崔颖佳,将她疏朗清秀的眉眼都记在了心中。
然后拱手应答:“多谢崔小姐挂心,崔小姐也多保重。”
这晋王殿下,好生无礼。榴红心中暗自嘀咕,却架不住自家小姐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到底也没说什么。
严明山在后面赶了上来,只来得及听到什么崔小姐,心中一惊,晋王居然与崔家有勾结?
这事儿等他到了河东,必然要禀报皇上知晓!
等两人又客气一番,晋王重新上马前行之时,树林中的白成欢已经带着摇蕙,又悄悄往前赶了一程。
那崔小姐的话她听得一清二楚。
崔家的人个个心思深沉,恨不得个个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如崔颖佳这般的赤子心肠,倒是难得的很。
如此这般的女子,与小十的心性十分相配。
若是她没有死,或许还能为小十操持操持终身大事,可如今小十的事情,哪里还有她置喙的余地,但愿小十自己心中有个数,将来能谋得一场良缘。
过了那个短亭,晋王也开始在马上东张西望。
“禄公公,你不是说成欢姐一定会来送我的吗?可我怎么还没看见她?”
张德禄也四处张望,按着白小姐对晋王殿下的上心程度来说,不该不来啊。
虽说传言白小姐旧病复发,可张德禄总觉得,这做不得真。
主仆俩正在张望间,就看见树林中似乎有一角白衣一闪而过。
晋王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道:
“本王要更衣!”
张德禄立刻答应:“老奴这就伺候殿下更衣,不过此处有些荒凉,晋王殿下看树林那边如何?”
“很不错,出门在外,事急从权,咱们过去吧!”
主仆两人刚迈开脚步,严明山就要跟上去:“属下陪殿下一同去!”
“严明山!你太过分了!”晋王却忽然回头,冲着严明山就开始厉声斥责起来,“你仗着皇上给你金牌,处处与本王为难,皇兄让你跟着本王,难道是让你连本王出个恭也要盯着吗?你这是在辱没本王的皇家血统!”
严明山一口气噎在胸中,气得嘴唇直哆嗦,却说不出什么话来不就是要就上个茅房吗?居然说得这么严重!
不过气归气,他到底没有再跟上去。
他原本以为,皇帝这次会将他留在京城,却没想到还是要跟着晋王去河东!
他的一家老小可还都在京城呢!从此却要因为晋王这个祸害分隔两地,再相见,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晋王才不管严明山如何腹诽不满呢,命令侍卫在树林边子上站成一排,严严实实地隔绝了严明山的视线,就朝着树林深处奔去。
“成欢姐!”
他压低了声音叫道。
白成欢掀了帷幔上的纱帘,迎了过来。
晋王想问问成欢姐,皇兄为何没有将她留在宫中,可看着成欢姐比往日还要惬意些的笑容,他到底没有问出口。
皇兄已经不是从前的皇兄了,或许成欢姐暂时不要回到他的身边去,才是于成欢姐最好的选择。
白成欢自然是拉着晋王,又是一阵殷殷切切的叮嘱,晋王听着应着,直到白成欢说了一句话,他才诧异地抬起头来。
“方才那位崔小姐很不错,若是日后皇帝为你指婚,你可要想想办法,最好是能娶了她做你的正妃。”
什么?正妃?
晋王瞬间就懵了,他什么时候说要娶媳妇儿了?
成欢姐是说刚刚的那个崔颖佳?
第三百八十六章和亲
“谁?崔颖佳?”晋王刚要惊呼出声,又连忙抬手掩住了嘴。
白成欢点点头:“不错,就是她。”
晋王觉得成欢姐一定是糊涂了。
“成欢姐,我与她,只见过两面而已……我还不想这么早就成亲……”
纵然他也知道作为大齐的藩王,他的亲事怕是由不得自己,可要去娶一个才见两面的人,晋王心里还是翻不过这个坎儿。
白成欢抬头看了一眼行人稀落的官道,不禁惆怅。
上次晋王离京之时,场面何等浩大,官道上的车马纷纷,长亭短亭都是为他践行的人,只因为皇帝亲自出城相送,未来的皇后依依不舍,晋王圣眷正浓。
一世成欢 分卷阅读458
可这一次,除了她与崔颖佳,还有何人来送?
当日那些人尊敬他,对他好,只因为他是皇帝最宠爱的弟弟,如今,他却成了一个无权无势的落魄藩王,那些趋利避害的人他日就敢为了自己的利益,践踏他,利用他若是能有一个得力的妻子,与她的母族一同站在晋王的身后,她便能放心许多。
可惜小十真是个心性简单至极的人,他想事情,永远都是从本心出发,而非为名为利。
这样的小十,让她把原本想要说的话都了起来,微微笑道:“我只是觉得她能来送你,看起来对你也十分在意,待人诚恳大方,长得又好看,这样的女子,你觉得不好吗?”
晋王循着白成欢的目光回头望了一眼,白净的脸皮偷偷的红了一红,很快恢复了没心没肺的样子,似乎毫不在意:
“我前日顺手帮过她一回,她或许只是对我有些感激罢了,再说也有别人去悄悄向我道别,今日不来,只是怕给家中招祸罢了。”
“可是真心待你的人中,只有她一个女子啊!”
晋王自小就拥有尊贵的身份,俊秀的容貌,京城不知道有多少贵女想要往他身边凑,有些急功近利的女子,甚至手段百出。
所以晋王虽然没有如同萧绍昀那般对女子抗拒厌恶,却是也没有同哪个女子过于亲近。
不然,又怎么轮得到她来为他操心这个事情。
白成欢心里也是有些遗憾的。
若是她没有死,稳稳当当的坐上了皇后之位,自然能有时间慢慢挑细选,为晋王挑一个品行,家族,名声俱佳的女子为妻。
而如今,能有崔颖佳这个人选,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更何况,在她的直觉中,崔颖佳的脾气性情,也与晋王十分相称。
晋王看着白成欢似乎是很认真的样子,不说话了,低下头认真地想了一想,才抬头道:
“纵然崔颖佳再好,可如今的我,又哪里能娶得到崔家的女儿?皇兄不会允准的。”
白成欢察觉到了晋王陡然间的郁闷不乐,心思转过,觉得欢喜不已:
“这是你一辈子的大事,你到了河东,只认真地想一想,你到底想不想娶她,若是想娶,告诉我就是,我再想办法问问她的意思,若是她也有意,我们再来慢慢谋划。”
晋王顿时觉得不发愁了,高高兴兴地应了一声:“那等我以后想好了再告诉成欢姐。”
到了河东,他可以慢慢的想,想好了再跟成欢姐说。
娶谁或者不娶谁,从前对他来说,都不是十分要紧的事情,如今也并不是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情。
“不过你也别太慢了,你已经这个年纪了,若是哪天他再想起来,胡乱塞给你一门亲事,你才是哭都来不及呢!”
这才是白成欢真正担心的事情。
晋王心中一凛成欢姐这话,并非玩笑,以皇兄如今的性子,真是做的出来的!
“我知道了,我会早日作出决断的。”
树林外面,严明山已经等了这半天,等得有些不耐烦了,频频询问张德禄,到底是怎么回事。
两人也不便再多说,摇蕙在一边奉上了践行的酒水,晋王一饮而尽,又深深的看了白成欢一眼,欲言又止,最终一转身,大步走出树林远去了。
当初到底是谁派出的刺客,成欢姐怕是也并不知道。
他何必再提起她的伤心事?以后用心查访,总有一日,能够真相大白的。
树林外的官道上,传来晋王呵斥严明山的声音,和马匹嘶鸣声,不多时,马蹄声纷杂踏响。
待到白成欢和摇蕙走出树林的时候,官道上只能看得到飞扬的尘土,渐渐追逐着马蹄远去。
“咱们回吧。”
伫立凝望了一时,等到那烟尘彻底消散,白成欢带着摇蕙回返了。
但愿此后,晋王能在河东立足,无论这天下如何动荡,都能保得他自己,安然无忧。
日子一天天过去,越来越酷热的夏天,还是没有要落雨的迹象。
京郊已经渐渐出现了流民的踪迹,而随着各地的折子雪片一般的飞向萧绍昀的案头,这场大旱导致的恶果终于显露出端倪。
中原乃至西北之地,因着这场大旱,很多庄稼已经干枯干死,这时节本应割的小麦,比往年欠了几乎五六成的成,而需要到秋季才能割的作物,此时已经枯死了十之七八,眼见着就是颗粒无的下场。
这还不能算那些,因为修建招魂台征调民夫而荒芜的田地。
历朝历代,皆重农桑,正是因为天下社稷,以农为本,一旦年成不好欠,极易发生灾荒,饥荒,瘟疫,如影随形,最易引起民乱。
户部尚书朱思明,此时已经不仅仅是焦头烂额了,他觉得自己简直像是被架在火上来烤!
眼见着秋季的赋税是没有指望了,而到了冬季,不用说,照着如今的情形,饥荒是避无可避了,万一要是再有个雪灾什么的,那简直是要命!
要在往年,遇到这样的天灾,大齐国库中的钱粮,尽可以拿出来赈灾,即使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可以缓解一下形势,可如今,西北还在打仗,招魂台还未建成,因为干旱,各地还要再兴修水利,林林总总,哪一样不是银子如流水般花出去?
别说是这半年来已经被折腾的不甚丰盈的国库,就算是国库充盈,也支撑不住这样的花销!
朱思明这个户部尚书,就算再于算计,再殚竭虑,也招架不住了。
在拦着丞相宋温如痛哭了几场之后,终于联合了大半的朝臣,于七月底的早朝上苦苦进谏,请求皇帝,停止招魂台的建造!
萧绍昀对于大臣们的齐齐上书,皆是怒斥驳回。
招魂台离建造完工就差一步之遥了,他绝不可能在此时放弃!
即使兵部尚书赵诗真平日里对朱思明很不以为然,此时也真的是急了,没有银子,西北的军饷怎么办?
若是没有军饷,将士们又拿什么来守卫边关?
而礼部和工部自然是与皇帝站在同一边,一力反对。
若是招魂台停止修建,待选的秀女怎么办?皇上可是已经说了,要等着招魂台修建成功之后再行选秀。
招魂台一旦停建,也就
一世成欢 分卷阅读459
意味着礼部和工部无事可做,无财可捞。
大臣们在太极殿争来争去,最终也没能让皇帝改变主意。
“还请皇上,三思!江山社稷为重!”
一向不喜欢拆皇帝台的宋温如,也被逼无奈,下跪再三叩首向皇帝进言。
“众位爱卿所言之事,朕心中有数,至于西北之战,不日即可止戈,众位爱卿无需多言。”
众位大臣齐齐看向赵诗真,赵诗真看着皇帝这怎么可能?
胡人此战代价极大,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就偃旗息鼓,而不是趁着此时大齐各地动荡,趁火打劫呢?
满朝文武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宫中两位几乎被人遗忘的长公主,封号定了下来,才从中琢磨出几分味道来。
先帝所出的两位少年长公主,三公主得了安国长公主的封号,四公主得了定国长公主的封号。
消息随同皇帝的圣旨一同传到后宫,两位长公主身边的人顿时觉得像是从天而降的馅饼砸了一样从来除了嫡公主,哪有庶出的公主封号中能带有国字的?
就连惠郡长公主都没有这般的殊荣!
定国长公主萧惠歆自然是欣喜不已,可是安国长公主萧惠雅却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皇上虽说是以嫡公主的位份来为我们赐封,可是,却没有明确的封地,况且,这名字……安定皇姐已经是个故去之人,沿袭她的封号,并不是祥兆。”
萧惠歆怔了怔,觉得姐姐说的十分有道理,却也想不出来哪里不对:
“姐姐,会不会是你想多了?”
“但愿是我想多了,可我总觉得心里不安……”
若说是因为晋王兄的提醒,皇上觉得这么多年冷待了她们,给予补偿,才给了她们这样的封号,可是封地呢?
对她们如今的处境来说,封号如何,其实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封地,她们才有依仗,作为无父无母的皇家长公主,她们才有了这一生安身立命的根本!
如今的这一切,根本就不合情理!
礼部也同时受到了宋温如的责难:
“方大人,即使你要讨好皇上,也不能这样罔顾法度,选出这样的封号给两位长公主!更何况,你也不看看如今这是什么时候,朝廷多事之秋,却还”
方含东简直委屈到家了:“丞相大人明察,两位长公主封号之事,皇上之前根本没有跟属下商议,我也是今日早朝第一次听到皇上说起!”
就在文武百官百思不得其解,议论纷纷,各种猜测之际,萧绍昀又一次没有和任何人商量,颁了一道圣旨下来。
这一道圣旨总体说来只有一个意思:着礼部挑选使者,前往宁州议和,并且送安国与定国两位长公主前往宁州,与胡人颉利可汗和亲!
这道圣旨立刻在朝堂之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秦王在宁州已经与胡人鏖战了这么久,眼看着胜利在望,只要再支撑一段时间,就能彻底将胡人赶出西北,这个时候,却要大齐主动求和,并且送上公主去和亲,这简直是大齐的耻辱!
这一次,不仅仅是满朝文武反对,就连席泽岩也坐不住了,硬撑着进了宫去找皇帝。
“大齐传承百年,从来就没有过送公主和亲的先例,难道我堂堂大齐,还要委屈皇家的公主,牺牲自己的一辈子去换取边境的和平吗?何至于此?若真行此事,皇上可对得起萧家的列祖列宗?”
萧绍昀却是铁了心的要将两位长公主送到西北去,被席泽岩这样当面直谏,也丝毫不打算改变主意:
“安国与定国两位皇妹,生于皇家,居与富贵,享万民之供奉,当此万民有难之时,本该为君分忧,为民解难!这本是他们身为皇家公主的本分!”
席泽岩气得心口发痛,堂堂大齐,要去跟区区胡人求和大齐到了这个地步,有这样的皇帝,还能如何呢?
萧绍昀的话传到后宫,定国长公主萧惠歆一下子就瘫软在了地上,难以置信:
“为什么要让我们去和亲?为什么好端端的要让我们去和亲啊!宁州,不是有秦王叔在吗?秦王叔可是大齐的战神啊,为什么还要我们两个弱女子去和亲?!”
身为公主,再无知,也知道和亲代表着什么。
远离故土,跋涉千里,从此身处敌手,彻底成为敌人手中的人质,生死再不由己身!
更何况,听说那颉利可汗已经五十有余,怎么能为她们的驸马?
萧惠雅没有妹妹那般崩溃,但也觉得如同万箭穿心。
“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只不过是生在皇家……享万民供奉?我们何曾享过什么万民供奉?皇兄到底是有多恨我们,这样逼着我们去死……”
在妹妹的哭声中,萧惠雅走出了狭窄的宫室,望着头顶的一方碧空。
父皇,您若是在天有灵,告诉我们该怎么办?这个世上,还有谁能救救我们?!
在妹妹的哭声中,萧惠雅走出了狭窄的宫室,望着头顶的一方碧空。
父皇,您若是在天有灵,告诉我们该怎么办?这个世上,还有谁能救救我们?!
第三百八十七章拼死
“一箭双雕?”
不过片刻,萧绍棠就明白了袁先生的意思。
皇帝这“神来之笔”的确是让天下臣民都觉得莫名其妙,可若是真送了两位长公主去和亲……
“何止是一箭双雕!”
萧绍棠目露冷光,这才算是真正领教了一把皇帝的阴狠!
袁先生点点头:“世子说说看。”
“其一,西北的战争很快就能平息下来,毕竟打了这么久,胡人那边也是损失惨重,如今大齐主动求和,并且送上公主和亲,胡人岂能不答应?其二,战争一旦止息,户部情势缓解,至少不会再逼着他,让招魂台停工,至于这第三,最为恶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