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拂衣归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自带小板凳
随着这批假官兵的陆续消失,城内城外倒是更敬畏新县令了。不少人都在心里琢磨着,妈呀,那些官兵都藏哪儿去了?该不是正盯着咱们吧?!
当兴布庄的叶管事带着李长奎和谢家人也回到卫川县城时,城里的局面已经基本平静了下来。
李彦锦和谢沛自然知道,这种假扮官员的事情是做不长的。即便能伪造出逼真的假官牒,可总要见上官和同僚吧,在吏部留的档案总没法改吧,这些都不是自己伪造一下就能糊弄过去的。
所以,见到谢老爹他们回家安顿好后,两人就与智通商量起,假装失踪、借机脱身的事情来。
然而还没等他们计划好,湖白府内就又出了乱子。
也是这一年来,天灾人祸不断。受灾严重的地区,尤其是那些没有得到及时赈济的地方,百姓几乎找不到活路。
于是盘踞在湖白府境内双峰山上的一伙贼人,竟是无意中得到了壮大。
他们先是连哄带骗地把一些过路灾民弄上山来。
待人口渐多后,就开始明目张胆地劫掠地方。
他们一边抢,一边拢流民,如今已经壮大到近万人的规模。
人一多,双峰山匪首的胆子愈发大了起来。
就在五日之前,他们竟然派出了百人混进了湖白府的府城武阳城中。深夜这伙贼人先将守城门的十来个官兵杀死后,就打开城门,将匪人都放了进来。
这伙匪人进城之后,头一件事,就是把知府、通判等等大小官员的家宅给抄了。
尤其是知府和通判家,更是被砍杀得几乎没留一个活口.
因为失了人指挥,城门又都被贼人把守。武阳城中,被这些匪人霍霍了三天后,才有消息传了出来。
待第四天,附近县城派人前去打探情形时,城门倒是开了,可进城一看,竟是恍如人间地狱一般。
城中不论贵贱
大笑拂衣归 分卷阅读125
贫富,几乎全被匪人毁了一遍。
凡是能抢走的东西,上到金银,下到鸡蛋,竟是一个都没放过,全被洗劫一空。
东西被抢也就罢了,这伙匪人也知道守不住武阳县,于是他们竟从上到下放肆淫乐起来。整个武阳城中,但凡齐头正脸点的娘子,都被祸害了。
有烈性的娘子,当天就寻了死。再加上被匪人杀害的百姓,城里几乎是家家挂起了白幡。更有些悲惨的,竟是全家都死绝了……
这惨案一爆出来,整个湖白府都被吓傻了。原本不是只有些流民闹事吗?怎么如今竟是堂堂一府之首的武阳城竟被屠了?
朝堂高层还没到消息,湖白境内的官员竟是溃逃成风。他们生怕步了知府和通判家的后尘。
而此时,吃得满嘴流油的双峰山贼人更是放话,今后若是进城时,遇到抵抗,必要屠城三日。若是主动送上供奉,则只要钱物,不砍人头……
湖白府内也有厢军,自然有人前去报信,希望守备能带兵剿匪。
等他们找去时,才知道,守备竟也在那晚上被贼人杀害了。
原本就没什么战力的半废厢军,失了首官,下面的副官也无人愿意出这个头。
他们都被双峰山贼人给吓破了胆,听听城里的传言,那是一伙恶鬼罗刹啊!
此时,武阳城的消息还卡在一道道繁琐的程序上,没有引起朝堂的注意。
而湖白府境内却已经乱象丛生,离武阳城和双峰山近的地方,更是出现了整村整村的逃民。
于是,就在李彦锦和谢沛还在准备给这次假冒官员行动扫尾之时,卫川县里突然多出了不少过来避祸的外地人。
主簿家里就因为留了两房亲戚,所以得知了武阳城的消息。于是这位留着八字胡的主簿就急匆匆地找到李彦锦,说道:“大人,赶紧召回那些官兵吧!听说双峰山的匪人,很快就要再下山了!”
李彦锦和谢沛此时也刚刚得知了武阳的事情。当听说通判家被屠得绝户了,谢沛还愣了一下。上辈子那个出手压下她父亲死亡真相,包庇了真凶的胡通判家,就这样没了?
安抚走八字胡主簿后,夫妻俩都皱起了眉头。
原本,他们是想着,如今城里无事,就算县官失踪了,一时半会儿也不会闹出太大的乱子。
然而,双峰山的匪人却冒出来把武阳城给屠了,这就危险了。
虽然卫川县离武阳城不算近,但谁能保证自己这里不会被那些匪人看重呢?
到了下午,竟是有几个在流民围城前就搬走了的富户又跑了回来。
原来这几位当初搬到了离府城最近的县镇中。如今看情况不妙,听闻卫川县又没事了,就赶紧又跑了回来。
这其中,感觉最复杂的,莫过于开着白玉楼的余家。
当初他们一家看着不对,就想投靠住在府城中的亲戚。
可不曾想,余家本支竟毫不客气地把他们都安排到了城外的庄子上,还一个劲说他们来得太急,城里的房子都没腾出来……
然而谁能想到,最后武阳城里的本支几乎被毁干净了,而呆在庄子里的余老板一家,却保全了下来。
受了惊吓的余老板等到山匪退去后,连进城去看一眼都不敢,当天就带着家人又奔回了卫川县。
此时,这些富户大约是感到,湖白境内哪儿都不安全。于是干脆主动找到县老爷,说要捐物助资,只求大老爷把卫川县好好守住!
李彦锦毫不客气地答应了,且还笑眯眯地夸了这些人几句,送客时还说:“有各位的支持,我就能放心了。今后若有麻烦到诸位的,还请不要推辞哟~~~”
他这一“哟”倒把几个富户给吓得哆嗦了下,心中暗骂这贪官不会是还打着继续找他们要钱的主意吧?!
送走这些人后,李彦锦转头对谢沛道:“还是要把七爷和师父请来商议一下啊……”
当晚,在县衙后院,原本空置着的县令官宅中,李、谢等人商议了大半个晚上。
次日一早,谢沛就被李老爷任命为新的县尉,顶替了之前那位逃不见影的老县尉。
而谢县尉虽然没有朝廷发的公文,可凭着当初她在城门口那一手抓人捆人的本事,也没有那个不开眼的跑来找揍。
谢县尉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整治快壮皂三班衙役。
于此同时,李彦锦也因暂时无法脱身,而开始正式清理县衙六部。
因得到李家的支持,有了五个比较靠谱的李家人做帮手后,谢沛和李彦锦的整治行动,进行的还算顺利。
只是也太顺利了些……
那些被开除的衙役和不入流的小吏们,竟是跑得格外欢快,就差热情洋溢地来一句“谢主隆恩”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熬夜写到两点也没写顺,果然太晚了,脑子都休息了……修仙失败,咳。
最近我姐说我的头发比以前少了一小半……我忧愁地照了照镜子,发现前额发际线那里,似乎真的能看到白白的头皮了!真是怀念初中的时候啊,只要剪短发,必然是爆炸头的效果。
哎……我以后要是秃了,能不能跟晋江申请个工伤啊?
第89章一对好官!
与之前流民生乱时不同,那时候,小吏们觉得只要把流民驱散了,也就没什么事了。因此,待事态平息后,他们就都还想继续当自己的小吏。
可如今不同了,有双峰山那些杀才在一旁虎视眈眈,谁还愿意为了三瓜两枣的薪俸就把小命搭上呢?
于是那些被开除的衙役和小吏竟是没人来恳求一二,都兴高采烈地拍屁股跑了。
就连主簿和令史两位,要不是担心惹怒了县令,被直接扣个什么罪名抓起来的话,都恨不能让李县令把自己给撤掉……
谢沛这段时间也对县里这些衙役有了了解,把那些刁钻奸猾、惫懒之徒开掉后,剩下的,她都派上了用场。
原本这里面还有两个年纪大了的老衙役,旁人想着这样老弱之人必然会被新县尉不喜。
不想,谢县尉却对这二人格外友善。因为当日守住城门的那几个老兵,就是由他们带领的。
谢沛进城时特意记住了那几人的样貌,因此一见到他们就认了出来。
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守在了城门之后,在谢沛看来,都已经胜过了这县衙里其他官吏太多太多。
因此,清点完所有衙役后,谢沛也不管什么三班不三班的,直接按军队编制,给他们十人一组,每组派一个什长带队。
原本卫川县衙里,衙役共有七十人。前头跑了一些,后来又被谢沛清理了一番后,眼下只剩下了四十七人。
谢沛留下了两个李家人专门跟着李彦锦,另外三个李家
大笑拂衣归 分卷阅读126
人再加上两位守城的老衙役,就成了五个什长,每人各带九个手下。
这五队人中,留下一队负责守卫县衙,其余人则轮流看守城门和维持城中治安。
而李彦锦也配合娘子,把一个李家人安排到衙门的兵房中,做了个吏书。他就是来专门协助谢沛招乡勇的。
往日,因为乡勇的花都要衙门自己负责。而贪财的张洪文哪儿舍得把银子花在这种地方?所以卫川县好些年都没有招过兵丁了。
但李彦锦两口子与那张洪文不同,他们不但不贪财,且还有足够的银钱招兵买马。
之前李彦锦在房县时,就从张洪文身上摸走了大部分银票,后来城中富户送来的银钱,也不在少数。
谢沛更干脆,直接夜里去了趟张洪文家,把他没来得及带走的那些现银也都给搬了回来。
于是,李彦锦此刻手里是很有钱的。他大手一挥,就在县里出了告示。招乡勇,每个月一两银子的饷钱,管吃管住,还有新衣服白送!
这待遇太好了,没多久,还真有不少穷人家的男子跑来应征。
谢沛挑选一番,留下了一百五十人。她把这些人打散,分到了之前五个小队中。
这些天跟着新县尉边学边干,让之前的五十个衙役都有了极大的改变。
此时有后辈加入,他们这些前辈更是不能丢脸,于是操练和做事时愈发认真了起来。
谢沛看看这些人还算得用,就把早先自己创的那只有三招的简单刀法教给了他们。
练了几天后,这两百人的战斗力就提高了不少。起码对付起普通山匪来,也能像模像样砍出几刀了。
谢沛要求也不高,能这样就很知足了。
她这边进展还不错,李彦锦那边也有不少动作。
他把衙门里的人理顺了之后,就掏钱雇了百姓,来把卫川的城墙好好修缮一番。
首先就是几个城门,要统统加固一道,至少得保证不会被些流民轻易冲破。
再然后,就是把城墙破损的地方一一补上。就是之前谢沛发现的那个城墙角的狗洞,也被她用一块大石头给死死堵住了。
夫妻俩在城里忙个不休时,李长奎带着智通则出门去打探双峰山匪人的动静了。
夜里,谢沛和李彦锦偷偷翻进自家院墙,与谢老爹见了个面。
谢厨子看着女儿女婿这些天没法回来吃饭,又格外忙碌,都消瘦了些。不禁心疼起来,于是半夜里又下厨给二人开了个小灶。
看着小两口埋头吃得香甜,谢厨子叹道:“你们做的是好事,爹也不拦着。只是你俩万万要保重好自己,咱们帮人是没错,但不可害了自己……”
谢沛喝了口热乎乎的鲜汤,笑道:“阿爹放心,我俩自己脱身还是没问题的。只是想着若是没人接这个摊子,咱们县怕是就成了人家砧板上的肉。所以总想多做点什么。”
李彦锦也道:“爹您放心,我一准把二娘看好,真看打不过了,我就拽着她回家!就凭咱们几个的本事,护着一家人躲一躲还是能做到的。”
谢厨子高兴地点点头,心里这才踏实了些。
“对了,”谢沛忽然想到件事,道:“阿爹,咱家没有地窖,你最近倒是可以请人修一个。”
谢栋一听,也明白了闺女的意思,连忙道:“你说得对,回头我让老孙、阿寿他们都挖个地窖,以防万一吧。”
吃过饭,谢沛和李彦锦又趁夜回到了县衙后面的官宅中。
这官宅如今被拾了几间房出来,两人休息倒是不愁没有位置。
就是负责守门的老门子常常感叹,这新县令和县尉老爷可真是好官啊!几乎日日都要商议公事商议到半夜去。这不,因为太晚了,两人都干脆就歇在一个屋里了。
两个好官拾洗漱一番后,照例又要一起商议公事。只是,商议着商议着,二人就商议到床上去了……
大约是担忧着双峰山匪人,如今县衙上下、乡勇兵丁,甚至是修城墙城门的百姓们,都格外积极。
如此又过了半个月,就到了今年的端午节。
可是这个端午节,城中百姓却没那个心情庆贺,各家弄点粽子吃吃就算是过节了。
端午节后,初七这日,智通回来了。随着他一同来的,还有一个坏消息。
原来,在端午那天,双峰山的匪徒袭击了安锡县。
安锡县的县令虽然没有逃跑,可他也没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只不过一顿饭的功夫,城门就被匪人撞开,后面的惨事不说也罢。
李长奎和智通赶过去时,祸事已成,无法挽回。
看到城中惨状,叔侄俩怒不可遏,当即就动手杀了不少作恶之人。
但这样一来,也惊动了双峰山的几个匪首。让他们知道了,外面有高人正在对付他们。
待李长奎冷静下来,想要擒贼先擒王时,双峰山的四个当家人已经有了对策。
他们四人不但成日让上亲信护卫着,且四人从不聚在一个地方太久。后来更是到处宣扬,若是有人敢伤四个首领,他们就随便挑一个地方屠城!
这样一来,李长奎叔侄就非常被动了。
只要他们没法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四个首领都除掉。后面就可能连累无辜之人受罪。
无奈之下,李长奎派智通回来报信。一是想让谢沛等人知道外面的事情,二是想问问看,可有什么对策。
智通气恼地蹲在石阶上,道:“这四个撮鸟厮,好生狡诈!他们如今分在四处,相距又远,周围还成日一堆人跟着。就连睡觉上茅房都不例外,真是也不嫌臭!”
谢沛和李彦锦听了,也有些无语。如今能在上千匪徒中,杀进杀出的,恐怕只有李长奎和谢沛能做到。
就算谢沛抛下卫川县的事务,跑去帮忙,他们也没有完全的把握啊……
“师父,这事非同小可。若是让这帮禽兽壮大下去,今后将有多少百姓要惨遭毒手啊?”李彦锦沉声道:“我看,师父应该联系本宗,把这里的情况说清楚,看看能否请李家几位长老或者派几位高手前来相助。”
智通听了,也觉得有理。于是就进城去找兴布庄的叶管事去了。
待他走后,谢沛就开始思索起,要如何避安锡县的悲剧。
既然没法直接杀掉四个匪首,那就只好想法子做好防御了。
可不管怎么防,总得提前知道有匪徒来袭,那才能让众人有时间做出应对啊。
晚上歇息时,李彦锦忽然想起上辈子看过的某部抗战片。于是他凑到谢沛耳边嘀咕道:“二娘,我看咱们应该到城外去放探子。这样就不会等人家都打上家门了才知道。”
谢沛听了,眼中露出一丝欣赏,道:“我也正有此意,只是咱们的手中,并无合格的探马,很难做到及
大笑拂衣归 分卷阅读127
时回传消息。你可有什么主意?”
李彦锦想了下,说道:“虽是百姓,却也有些法子能用。你看,咱们北城门外,五里处,有个山坡。就在大道的一侧,坡上还有些树木,你可记得?”
谢沛眨了眨眼,握住李彦锦的手,道:“那里确是有个林坡,然后呢?”
李彦锦把娘子搂进了怀里,道:“你想啊,那些匪徒若来攻城,因为人多,又想走得快,那就只有走大道了。所以咱们只要在五里外的那个山坡上,让人守着,就能提前看到是否有匪徒从那边靠近了。”
谢沛点点头,又有些疑惑地说道:“可就算发现了,他想传信的话,还是只有跑回来啊?若万一被后面的匪徒发现,追上来杀了灭口该怎么办?”
李彦锦贼笑道:“娘子勿急,我这法子啊,不需要人跑回来,咱们就能得信~~”
“哦?那还不速速道来?!”谢县尉一把抱住顶头上司的脑袋,笑眯眯地露出了一口小白牙……
第90章信号树
李彦锦借着窗外月光,看着二娘朦朦胧胧的脸蛋,不禁凑上去,亲了亲她的额头,说道:“县尉大人饶命!且听小的慢慢道来……”
次日一早,谢沛就出去实地考察了。
当她来到城北那处林坡时,看着坡顶的一株大树,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
此树长得粗壮高大,站在城门上都能看到它。用来做李彦锦所说的信号树,是再合适不过了。
谢沛并不满足这一棵树,她绕着县城跑了跑,在另外三个方向,也找到了合适的信号树。
谢沛站在树冠上,遥望着卫川县城的城墙,心里有了个念头。
跳下树冠,二娘运转轻功,一顿饭的功夫就回到了卫川县城。
此时李彦锦正在衙门大堂里听主簿汇报上个月的税银问题。
谢沛走进来,主簿就停了下来。李彦锦见状,也说道:“你把账簿先放我这里,回头我看了,再找你说。”
主簿有些心虚,点头应了。他想着这新县官看着很年轻,应该不会懂那些账本里的把戏……吧?
“咳,谢县尉,可是有事禀报啊?”李大人坐在椅子上,一本正经地问道。
谢将军忍着笑,也肃容答道:“报告大人,正是。”
两人相视一笑,这才好好说起话来。
“我去看了,那里果然很适合弄个信号树出来。”二娘走到李彦锦跟前,把他那略有些歪斜的官帽正了正。
李彦锦挠了挠鬓角,烦恼地说道:“这天热了,整日顶这么个玩意,怕是头发都要掉光了!”
谢沛听了,干脆把他脑袋上的帽子取下来,道:“热了就别戴了啊,正式上堂或者出门时再戴就是了,傻不傻啊?”
李彦锦嘿嘿笑了两声,他最开始还挺稀罕这官帽的。上辈子看电视电影,可没少见这东西,如今自己也能过个瘾了……
谢沛看李彦锦额头微微有些汗意,就取了帕子给他擦擦。
一边擦,谢县尉一边把上午的获说了一遍。
李彦锦满意地点点头,道:“这事别的倒没什么,只是必须要找可靠嘴严,且有耐心的人去做,不然怕是要坏事。”
谢沛道:“我也想好了,之前那守门的几个老兵,我就觉得挺不错的。想着干脆把他们抽出来,专门做这事。”
“可靠倒是可靠了,但是……老人家的眼神会不会不济啊?”李彦锦想了想,有些担忧。
谢沛愣了下,道:“这还真是,若是看不清楚,那还真白搭。得,我去找他们试试先。”
李彦锦伸手捏了捏娘子的肩膀,道:“辛苦了……谢县尉,咳。”
谢沛抿嘴一笑,出门做事去了。
守在门口的两个衙役,看到自己的头头出来了,都赶紧挺胸抬头站好。
待谢沛走后,一个虎头虎脑的家伙小声说道:“平日看着谢县尉总是冷着个脸,今儿他一笑,我才发现咱县尉还挺俊的。以后讨婆娘的话,肯定容易,嘿嘿。”
旁边的瘦子白了他一眼,道:“人县尉是见了县令大人才有个笑脸,见到你这么个饭桶,不瞪你就算够可以了!”
两个衙役叽歪了几句,就闭嘴了。大堂里的李彦锦听了一耳朵,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讨老婆?讨个屁!老子就是……咳咳。
这边谢沛找来了那两个带头守城门的老衙役,如今也是她手下的两个队长了。
“大人找我们来,是有何吩咐吗?”梁胜对这位年轻的县尉非常恭敬。他当初是近距离亲眼目睹了谢县尉是如何左右开弓、出手如电地控制住城门附近的那些乱民的。
与他一同过来的冯振也认真地行了个礼,才抬头看向谢沛。
谢县尉微微笑着,让二人先坐下,这才说道:“如今有一件要紧事,需要可靠又细致的人去做。”
两人一听,都连忙起身道:“若县尉不嫌我等老迈,只管吩咐就是!”
谢沛摇摇头,这才低声把设立信号树,提早预防山匪来袭之事给说了一遍。
两位老衙役不是糊涂人,听了之后,都觉得此事若做好了,当真意义重大。
两人如今都担着队长之职,却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事我等愿为!”
谢沛笑道:“不急,且这事可要不少人参与才可,你二人还不够用呐。这样,我毕竟才来不久,虽然也知道些下面人的好歹,但到底不够详细。今儿喊你们来,就是想问问,你们能推荐些可靠的人选不?并不需要一定是咱们的衙役,只要是符合可靠、细致、嘴严这几条,就可以。”
梁胜与冯振听了,都沉思了会。这才分别说了几个名字。
冯振说完后,有些犹豫地看了眼谢沛,最后吸了口气,开口道:“之前与我们一同守城门的还有一位叫韩勇的。他并非衙门公人,但与我二人私交甚好。那一阵,不但是他自己来,他还把自己的孩子也带来,一并守城。事后,却嘱咐我,不必把他的姓名报上来……所以,当初领赏银时,并没写他的名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