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拂衣归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自带小板凳
谢沛瞥了一眼这位盛世美颜,点点头道:“脸皮厚一点,确实不容易长褶子,老得慢!”
李彦锦嘿嘿一笑,爬上床,凑到谢沛身边,跟着看了两眼。
“谁写的啊?可有什么事吗?”厚脸皮美人问道。
“黄奶奶写来的,问我吃了药以后,有什么变化。她怕药效不对,担心还要再调整。”谢沛笑容温和,缓缓说道。
李彦锦搂住媳妇,道:“黄奶奶对咱俩真是好啊~~~也不知能不能报答她老人家一下。”
大笑拂衣归 分卷阅读163
谢沛点头道:“下次咱们再有机会回本宗的话,就多寻点有趣的玩意吧。黄奶奶性子好玩闹,多带些新奇玩意,倒能让她更快活点。”
李彦锦忽然嘿嘿笑了起来,道:“你说这夫妻啊,有的是相敬如宾夫唱妇随,但也有二爷爷和二奶奶这样,性子南辕北辙、相差甚大,却也能安安稳稳过一辈子的。”
想到日常表情就是愁眉苦脸,一开口就是唉声叹气的二爷爷李长屏,再想想嘻嘻哈哈没个正形的二奶奶黄蕴思,谢沛捏着信纸的手抖了抖,也笑出了声。
转眼到了六月,经过了四个月的忙碌,城郊的稻田已是金黄一片。也不知是有微风吹过,还是水田中有鱼儿游过,一串串金灿灿的稻谷,时不时还会摇摆两下,仿佛农家土狗微微晃动的大尾巴。
普通稻田割时,直接放水、平地就可以开了。而县令大人那四十亩试验田,在放水时,却引来了众人围观。
李彦锦见状,干脆就把大家都叫上,先把试验田了。
人多好做事,四十亩水田,叫来了两百人,只用了一天的功夫,就把地里的稻谷和鱼沟里的草鱼都了起来。
因为养的时间短,稻田里的草鱼最大的也不过半斤、男子巴掌大小而已。
李彦锦看着这些鱼,心里还有些不满意。他记得,当初看《农家致富经》节目时,人家稻田里的那些草鱼,都两三斤重,肥嘟嘟的感觉。
再看自家的鱼,就觉得有些不够看了。
其实李彦锦这个半吊子哪儿知道,在后世,稻田里放的草鱼都是长了一年的鱼苗。这样的鱼苗再放进稻田中,好饲料喂着,长个半年,自然能达到三斤左右。
与李彦锦不同,其他人看着这些鳞片闪亮的草鱼,都是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让人更兴奋的是,养了草鱼的稻田在完稻谷后,一称重……嘿!竟然比往年成最好的时候还要多个半成左右!
积年老农看着这些黄灿灿的稻谷,眼泪都忍不住了。若是……若是早些知道这法子,家里的日子也能好过很多,娃儿们也不会夭折那许多了……
有了普通稻田的对比,县令试验田的成功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县城。
于是,已经割完的那四十亩稻田,瞬间就成了卫川的一大景点。
不管家里有没有田,人们都一脸喜悦和急切地涌出城来,想要一睹县令大人那神奇的稻鱼田。
六天的时间,所有公田都割完毕后。原本还有些懒散的雇农们,都像打了鸡血一般,跟着梁老汉他们开始按照新方法平整土地。
深挖沟,修鱼涵,高筑田埂,安插铁网和栅栏……
雇农们干得热火朝天,李大人却有些犯难了。
之前四十亩稻田,他还能从附近渔民那里东拼西凑地弄来十车鱼苗。可如今千亩水田,他去哪儿弄二百五十车鱼苗啊?!
这难题也不是他一个人能解决的,于是县衙发动乡勇、雇农,大家一起想办法,尽可能多的弄些鱼苗回来。
好在就算有鱼苗也要等新的秧苗插进大田中,长个十天左右,才能投放。于是,众人一边插秧,一边四处搜集鱼苗。
待投放时间到了,千亩公田中,也只有四百亩左右弄到了鱼苗。
看着其他已经修好了鱼沟、鱼涵的稻田,李大人一拍腿,道:“得了,既然弄不到鱼,咱就各种花样都试试吧!”
于是,雇农们就目瞪口呆地看着李大人又弄出了十亩试验田。这些试验田里,竟然什么玩意都养。几亩养着河虾,几亩养着鸭子,还有几亩竟然弄来些螃蟹放了进去……
也幸亏数目都不大,且之前的稻田养鱼也给李大人撑起了名头,这才让众人没有太过议论这些新的试验田。
之前稻田里养出来的巴掌大草鱼,但凡活着的,又都被放回了水田。反正鱼苗不够,干脆继续养半年得了。
不过在放回去之前,众人还是略微计算了下,每亩水田里,三个月时间,大致养出了二十斤草鱼。
乍一听这数字,感觉实在是有点少。不过在众人心中,这些鱼不过是稻谷增产的附加物。有点就成了,没有也不强求。
捕捞过程中,自然也死了些鱼。这些鱼大部分拿到白玉楼去,让谢厨子做成了红烧鱼,犒劳了大家一顿。
衙门里的几个小头目,也每家分了几条,是个意思。
李彦锦把自己和谢沛的那份拿回了谢家,正好谢润带着然妹儿在学烧鱼。
十条巴掌大的草鱼就落到了她们的手里。
虽然是两个新手,但有谢大厨在一旁指点,两人也做得颇为像样。
然而,让谢沛惊讶的是,在处理生鱼时,然妹儿竟然鼻子微微动了动,就能闻出哪条新鲜,哪条放久了点……
要知道谢沛如今的五感也是非常灵敏的,但她也偷偷试过了,这一批同时捕捞上来的草鱼,基本上闻不出差别来。
可见,然妹儿的嗅觉已经远远超出了寻常人的范围,这可是一种罕见的天赋!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谢沛特意去药店买了十几种草药。让然妹儿分别闻过之后,就避着她,把草药藏在了院子里不同的地方。
但当谢沛报出某个药名后,小然儿竟然能很快就把那种草药翻找出来。十几次下来,没有一次出错!
“好苗子!好苗子啊!!!”谢大厨哈哈大笑起来,他拍着胖肚皮道:“小然然啊,都说厨师得有个好舌头,可他们不知道,有个好鼻子的厨师更了不得!火候的调控,可来不及等人去慢慢品尝,若能用鼻子闻出老、嫩、生、脆来,那真是……御厨也当得了!”
乔潇然咧着嘴,笑得小虎牙闪闪发亮。倒是谢沛眼珠一转,仿佛想到了什么。
次日,谢县尉就托七爷爷帮她给黄奶奶送一封书信。
这书信中,自然把家里出了个“狗鼻子”的事情写了一遍。
因黄蕴思除了武功不错外,尤擅制药。她的功夫已经传给了孩子,可制药一途却迟迟没有找到继承者。
这不得不说李家的基因太过强大,大多数小辈都是武痴性子,对那些与功夫无关的东西,就不太上心了。
这些时,黄蕴思又给谢沛夫妻俩写过几封信,彼此也越发熟悉了起来。
于是,黄奶奶无意中也把自己的制药一道后继无人的事情说了出来。
黄蕴思的制药与普通药铺的制药绝不相同。所以,她也没办法找些普通人来学习。必要有些特殊天赋的人,才有希望继承她的药学。
谢沛发现了小然天赋异禀后,自然就想到了黄奶奶的遗憾。再加上,如今世道艰险,女孩子当厨子再如何,也不如学会高深制药来的保险。
所以,谢沛也顾不得会不会抢走老爹高徒这个问题,直接就去信给黄奶奶
大笑拂衣归 分卷阅读164
,请她亲自来看看,到底合不合适。
当然了,师徒也讲究个缘分,若是黄奶奶看上了,而小然儿不愿意的话,谢沛相信以自己和黄奶奶的人品,也不会有人去勉强小然的。
谢沛的信送走没几天后,果然就有人找了过来。
不过来人并不是黄奶奶他们,而是两位男子,一个姓蓝,一个姓韩。
作者有话要说:上班的周日,感觉自己好像被抢劫了一样……咳。
第114章亲人重逢
这两人是持着工部郎中的贴子直接找到李彦锦的。
三人在后堂落座,蓝叔川快人快语道:“吾乃京城蓝家人,兄长出任工部郎中,二哥为江西守御所千总。”说着又抬手示意身边的男子,道:“韩兄乃我二哥的内兄,升和十五年的举人,此皆是一查即明之人。”
韩卫鹏担心蓝叔川这番话,让人误会他们要以势压人,就接口道:“四月初,有商户给蓝家传了消息,说是贵县在查一起案子时,救出了几个孩子,其中有一位名为蓝十六的。而六年前,我妹妹的长子,在京中走失。时年五岁,乳名正是蓝十六。”
李彦锦已经查看过了蓝叔川送来的贴子,心里已经信了大半。但最让他放下戒心的,还是因为韩卫鹏的长相。
也许是应了那句“外甥像舅”的俗语,蓝十六眉眼间与他叔叔都没有太多相似,倒与他的舅舅有个五、六分神似。
“二位这一路赶来也辛苦了,十六这孩子自打被救后,就被我安置在亲戚家居住。你二位是在此稍等,我让人把他喊来,还是干脆与我同去看一看他?”李彦锦态度和蔼地问道。
蓝叔川与韩卫鹏对视一眼,韩卫鹏道:“不如我们去看一看吧。”
李彦锦听了,面上的笑意多了丝温度,心中对蓝、韩二人也多了些好感。
若是直接把蓝十六叫来,虽然他们三人省事了,可对蓝十六来说,却不了会有些担忧和不安。万一要再来个认错人了,那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可换他们自己去看的话,既除了蓝十六的不安,还可先不提认亲的事,待双方确认了再说。这样也避了认错人之后的失落的尴尬。
在去谢家的路上,他们就商量好了,只说蓝、韩二人是李彦锦刚结识的朋友。此番,是来谢家尝尝某位大厨的特色小菜。
蓝叔川与韩卫鹏心中有事,步履带出几分急促,他们也不知流落在外六年之久的小十六,如今会长成个什么模样。若万一不是自家孩子的话,回去时,又该如何安抚二嫂/妹妹。
片刻功夫的路程,对蓝、韩二人来说,却仿佛走了许久。
当他们跟在李彦锦身后,推开谢家的木门时,就瞧见了院子中,有两个少年正在练拳。
听到动静,幺哥和十六都了架势,扭头看来。
阳光下,一笑一静的两个少年,如两株新长成的青松一般,挺拔明朗。
“十六!”韩卫鹏看到那张与自己非常相似的圆脸,心中一热,竟是脱口韩了一声。
蓝十六原本笑嘻嘻地看着李彦锦过来,正想说话,听了这声喊,就探头朝后面的韩卫鹏看去。
这一看之下,蓝十六就僵立在了原地。
早在四个月前,他就知道,李县令请人去京中帮他寻找家人了。起初他也是辗转反侧,焦虑难安。然而随着时间慢慢过去,最初的急切渐渐被温暖又充实的日子冲淡,只有夜深人静时,会偶尔想一想,家人们会是个什么样子……
但是,当小十六此刻看到那张与自己神似的圆脸后,几个月里压下来的那股焦躁急切忽然变成翻滚的热汤,冲得他鼻子直酸,眼中发涩。
“小十六……”韩卫鹏本来还能绷住,但看到外甥眼睛鼻子都红了,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样,自己拼命眨眼都压不住那股泪意,竟是喉中哽咽,抢先一步落下泪来。
一旁的蓝叔川性子硬朗些,虽也是心中酸楚,到底还能开口。他正想说话,却见蓝十六,猛地跑上前几步,对着韩卫鹏大喊一声:“爹!!!”
韩卫鹏脸上直抽,蓝叔川目瞪口呆,只有李彦锦抖着肩膀,忍住笑意,对蓝十六道:“错了错了,认错爹了!”
小十六看韩卫鹏的表情,也立刻明白自己好像搞错了,他歪头看了看李彦锦,犹豫了下,转头就看向了蓝叔川……
蓝叔川一看这小子又要张嘴,连忙吸了口气,抢道:“我是你三叔!三叔!”
“噗……哈哈哈!”回过神来的韩卫鹏和李彦锦一起笑了起来。
血脉亲缘,如此神奇。弄清了关系后,大家就在院中坐了下来。
蓝十六高兴地围着叔叔和舅舅,转个不停。待他接过乔曜戈送来的茶水,给蓝叔川倒茶时,就听他这位三叔忽然大笑起来:“哈哈!我就说嘛,怎么可能一点都不像我!你们瞧,小十六的手,是不是和我一样!”
说着,这位三叔就拉住十六的右手,和自己的摆在了一起。
大家一看,嘿,还真是。这两人的手,确与旁人有些不同。他们的无名指都格外长,竟是与中指几乎齐平。
之前相认之时,蓝叔川见小十六认错了爹,心里就有些不平衡。此时见到侄子的手,立刻就瑟了起来。
“看吧,我蓝家的人,再没跑了,哈哈哈!”
亲人得以重逢,谢家上下都为小十六高兴。于是,中午,就由大小三个厨子一起做了一大桌菜肴。
虽比不上京中那些名菜的致,但蓝叔川和韩卫鹏却吃得格外美味、舒畅。
吃过之后,蓝十六与两个亲戚又说了好些自己这六年的经过,也打听了家里的事情。
原来,自他被拐之后,父母都伤心欲绝。蓝家和韩家发动亲友,也找了许久。
十六的母亲,韩茹萱更是自责痛苦地大病了一场,险些就此去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痛苦渐渐被埋进了心底。
蓝父和韩氏四年后又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蓝家的小十七,如今刚刚两岁。
一年前,蓝父蓝仲飞,接到了江西守御所千户的任命。因孩子太小,就把妻儿留在了京中,独自上任去了。
也因此,这次蓝家接到了十六的消息,就派了没有官职、行动自由的老三蓝叔川出来。
蓝母韩茹萱知道自家三叔是个急性子,担心他一个人出门不稳妥,就让娘家大哥韩卫鹏也一同前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从京城到卫川,路途遥远。能多个稳妥之人相陪,蓝家人自然非常乐意。再说韩家也是小十六的外家,出点力气,也是应当的。
蓝叔川和韩卫鹏虽然都是二十来岁的成年男子,可出远门却也是头一次。
两人在路上也经了些险,吃了些教训
大笑拂衣归 分卷阅读165
。待进了卫川县,发现此地竟是格外安定,那些皮包骨头、衣衫褴褛的流民似乎也不见了踪影。
待靠近县城时,就见到大片良田中,农户们忙忙碌碌。田边大路上,还有巡逻队,来往经过。
“这卫川县令是个高人啊!”蓝叔川和韩卫鹏心中都生出这个念头。也觉得此人能把侄子/外甥救出虎口,倒是真有几分可信。
见到了亲人,蓝十六三人却不急着回京。小十六之前思念家人,盼着重逢。此刻却也因为要与六年来朝夕相处的好友分离而难过。
对十六来说,乔家兄妹已经成了自己的兄妹。他期期艾艾地偷偷向三叔询问:“叔,我们能不能把幺哥和小然也带回去啊?”
蓝叔川性子粗阔,大巴掌一挥道:“那有什么不能的?只管带,咱家养俩孩子还不成问题!”
倒是旁边的韩卫鹏笑着压下了这俩叔侄,道:“小十六,我知道你是难舍好友,可这事你没有问过他们自己的意思吧?”
小十六点头道:“我怕问了,结果咱家又不同意……所以……”
韩卫鹏点头,道:“嗯,那现在你可以去问问他们了。你自己也要心里有点准备,好好说,毕竟再亲的兄弟,也不能不顾个人的心意,太过勉强旁人,对吗?”
蓝十六听了韩卫鹏的话,脸上的笑意就慢慢落了下去。他此刻也意识到,幺哥恐怕不会同意跟自己走的。
其实,很早十六就看出来了。幺哥虽然从没提起过,可他心里却藏着很多事,也藏着很深的仇恨。
原本在杨金博手下时,蓝十六自己是非常反感学那些歪门邪道的。但他发现,幺哥却不一样,他会真的去学。
十六为此还担心地与小然谈过几次,这两个半大孩子生怕幺哥就此上了杨金博的当,也走上了邪路,就对幺哥旁敲侧击了起来。
后来,乔曜戈就与他们深谈过一次。那是蓝十六第一次意识到,幺哥的心里有一股执念,他想为家人报仇!
蓝十六不知道乔家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小然是不记得,幺哥是绝口不提。但十六知道,虽然三人都是被弄到了杨金博手里,但他们的心态却并不相同。他自己是被拐的,他的家人还在,还盼着他回去的。可乔家兄妹却是真正的孤苦无依,亲缘断绝……
所以当谢县尉说要教授二人武功时,蓝十六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可他知道,有一个人比他更欢喜,欢喜得几乎要疯了。那天夜里,他看到幺哥在窗前站了许久。月光下,能隐约看见他握紧的双拳,微微颤抖……
此时,回想起这些片段。蓝十六心里明白,幺哥应该是不会为了跟他在一起生活,而放弃学习武功这件大事的。
就连十六自己都有些舍不得这学武的机会,不过他从三叔嘴里也听说了,他父亲蓝仲飞也是习武之人,正因此才能在蓝家走出一条武官之路来。
待年底,蓝仲飞请假回京时,小十六就能跟着父亲学武了。这样,既全了亲情,又能学习武艺,实在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果然,待小十六跟幺哥提出,一起去京中蓝家时,乔曜戈微笑着摇头拒绝了。
“十六,咱们是一辈子的好兄弟。我盼着你好,你也盼着我好。男子汉,别这么婆婆妈妈,只要咱们都过得好,又何必非要天天聚在一起。待我学成后,就来京中看你!到时候,你可别被我给比成渣了啊?!”乔曜戈一番话,就激得十六热血上头。
“放心!我一定好好练!对了……”小十六扭头看着一旁的小然,道:“然妹儿,你也要好好练啊!要是待我来看你们时,你还没学到谢大叔的看家本领,那可就也被比成渣了啊!哈哈哈”
乔潇然捂嘴一乐,道:“得了吧,我看十六哥回家以后,没有哥哥天天督促,怕是很快就要忘了练武呢。也许下次再来时,就要变成个圆滚滚的小胖子了!嘻嘻嘻~~~”
几分喜悦几分难舍,三位少年少女就在卫川的夏季里,道了别离。
送走了蓝十六,谢家又恢复了平静。七月中旬,谢沛到了黄奶奶的回信。
这次的信中就写了四个大字奶奶来也!
第115章十二岁就老了
黄奶奶果然来得很快,三天后的晚上,谢沛和李彦锦的院墙上,就多了两位新客……
“小沛儿、小锦儿,快起来~~~奶奶来了!”窗外有人欢快地小声催着。
屋里刚上床的夫妻俩,对视一眼,只得又好笑又无奈地爬起来,穿衣梳头。
片刻功夫,官宅的堂屋里就点亮了烛光。
黄蕴思不耐烦坐在首位,她把李彦锦赶到一边,上来就拉着谢沛的手,开始诊脉。
李彦锦挠了挠头,只得凑到二爷爷李长屏身边,赔笑道:“二爷爷辛苦了,吃过晚饭了吗?”
李长屏原本就耷拉着嘴角,一副苦瓜相。待听到这话,连两条眉毛都变成八字形了。
他摇摇头,小声道:“唉,哪儿能吃上哦……你二奶奶说,今晚一定要见到你们。要是晚饭吃多了,轻功就跑不起来……”话音未落,他的腹中就应景地发出了一串“叽里咕噜”之声。
李彦锦干笑两声,道:“辛、辛苦了。要是二爷爷不嫌弃,我去给您二位下点面条吃?”
李长屏的八字眉抖了抖,可怜巴巴地说:“能再卧个鸡蛋吗?”
“能、能!我这就去弄!”李彦锦转身就朝厨房跑,就听身后传来一句嘟囔要是万一做的很难吃,可怎么办啊?
李彦锦头上划下一排黑线,心中暗道,难怪二爷爷要娶个特别乐呵的老婆啊……要不然,就他这颓丧劲儿,谁嫁了能痛快啊?
李彦锦去弄鸡蛋面的时候,黄蕴思已经诊完了脉。
她挤眉弄眼地冲谢沛说道:“不错不错,照这个速度,待你把药吃完后,李小子肯定会爱死你的,啊哈哈哈!”
“咳……”谢沛脸色微红,偷偷朝二爷爷那边瞄了一眼。结果,人家正一脸忧愁地对月兴叹:“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黄蕴思顺着谢沛的目光,看了过去。然后“啧”了一声,对着李长屏说道:“还垂泪呐,就你那几个兄弟的性子,望着月亮最多也就是共垂涎罢了!”
谢沛脑海中幻想了下那个场面,肚子里一阵闷笑,嘴角都翘起来了。
李长屏被妻子调侃了,也不恼怒,没事人似得,揉了揉肚子,很委屈地说了句:“就是垂涎,那也是被你饿得……”
谢沛此时才知道,这老两口竟是饿着肚子赶来的,于是连忙起身道:“阿奶、阿爷,你们可是有急事?竟连饭都没吃吗?”
黄蕴思一摆手,道:“没有没有,我就是想着今天赶到了,我晚上就能睡
大笑拂衣归 分卷阅读166
个安生觉了……你别听那老东西抱怨,平日晚间,我俩也经常不吃什么。有时半条黄瓜、几个果子就打发了,不碍事的。”
谢沛略思索了下,道:“这样,阿奶你们今晚就在我这里歇下。我去拾房间,你俩吃了面条,就能休息了。”
“诶,行吧行吧,丫头别搞那些麻烦的,干净就成。”黄蕴思痛快地一挥手,说道。
谢沛笑着应了,就出了堂屋。她先去厨房,正好李彦锦把水烧开了,刚把面条下锅。
谢沛从菜篮子里翻出了黄瓜,又从木盆里捞了些泡好的木耳,在旁边用小锅炒了盘黄瓜木耳炒鸡蛋。再捞了一片酸笋配几片绿菜叶子,洗干净,略切了几刀,就丢进了面条的大锅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