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春归郎未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羿宁

    &




第六十章 七月怀胎
    大郎君昨夜宿醉,初三一早还是坚持爬起来陪孟萦跑了一大圈,刚回到家就见七郎过来了,大郎君听七郎一说就知道情况紧急,忙换了身衣服,连朝食都没用,就和孟萦一起去了张家。

    产房外,梅财主和他的两个表弟都已经急得六神无主了。按说张家娘子是经产妇,生产应该很快的,前面的八个生起来都很顺利。这这次人都进产房大半天了,还是没有生出来。

    昨日上半夜张家娘子觉得肚皮一阵阵发紧,下坠的厉害,她估摸着可能是快要生了,忙让梅财主起来张罗安排。梅财主知道自家妻主产期就在这几天,请的两个稳公和两个稳婆过年都没让他们回家。现在人都进去了这么长时间,应该早就生出来了,可张家娘子一直在不停地叫唤,血水也一盆一盆地端了出来。梅财主看见血,头就开始晕,瘫坐在椅子上,头冒冷汗,浑身无力。张眉一看,这个向来乐观的女郎,也吓得脸色发白,握着孟萦的手直发抖,不停地问孟萦:“萦娘,萦娘,我娘不会有事吧,我好害怕!”孟萦只得拥抱着她,一遍又一遍地安慰她:“一定不会有事的,肯定会母子平安!”

    大郎君了解情况,知道是足月生产,想来问题应该不大。一会儿,一个稳公出来说:“可能是难产了,小孩的脚总是先出来,转不过来。怎么办”

    孟萦看到稳公,纵使现代见过男妇产科医生,也觉得有些怪异。不过这里男多女少,以前很多女人的活计,男人都接了过去。孟萦一听难产,觉得张家娘子恐怕凶多吉少了,不管哪个时代难产都关乎人命,因为她自己就是生产死的,孟萦的一颗心也吊了起来。这时,又出来一个稳婆,她急吼吼地叫道:“赶紧派人去请我娘来,她最会处理难产的胎儿,我没她有经验,你家家主年龄太大,孩子胎位又不正,我也不敢轻易动,怕伤着大人和孩子。”

    可怜七郎连口气还没喘过来,又急吼吼地去请人了。幸好要请的稳婆住得不远,很快人就被请过来了。

    这新请的稳婆可真够老的,又瘦又小,还驼着背,满脸都是深深的皱纹,一双小眼睛却闪着锐利的光,一双手很小,看着不像脸那么多褶皱,如果单看手,不会觉得她有多老。她一来,就招呼人拿酒来,她用澡豆洗过手,又用酒将手淋了一遍,然后才不紧不慢地进了产房。孟萦一看这小老太婆还知道用酒消毒呢,看来应该有两把刷子。

    不大一会儿,就听见里面的人说,胎位转过来了,让张家娘子再使把劲儿,孩子就能生出来。果真一会儿,就听见里面有人说头出来了,紧接着就是“哇哇”两声的哭叫声。外面的人放下心来,看来孩子是顺利生下来了。

    稳公抱着孩子出来给梅财主道喜,说生了个小郎君,孟萦凑过去一看,哇,婴儿皮肤红红的,好小啊!她算了一下,好像六月底,张眉她娘去家里找爹爹调养保胎的,才七个多月就生下来,肯定是早产,不过七活八不活,梅财主家条件好,房间烧暖和点,应该能养活。孟萦如是想着。

    几个稳公稳婆指挥着侍奴将产房打扫干净,又让人煮了乳果汤喂孩子,等孩子睡着。刚歇口气,准备出去用朝食,突然一个侍奴叫到:“不好了,家主好像流了好多血。”稳婆一看,发现的确不妙,忙出来叫人。

    外面梅财主和两个表弟几乎一夜没睡,在冷风中等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母子平安,他正高兴地给后请来的老稳婆封赏,张罗大家去用朝食,张家上下都多发一个月的月钱,院子里的人都喜笑颜开。

    突然又听到稳婆说妻主血崩了,吓得站都站不住,这一天一夜从担惊受怕到安下心来,可现在又突出状况,让人的心紧紧地揪着,寻常人都受不了这种刺激。梅财主颤抖地拉着大郎君的手说:“孟老弟啊,请一定要救回我家娘子啊,她受苦了,以后再也不生了。”

    大郎君让白芷提着药箱,快速进了产房,张眉和孟萦还是小孩子,被稳公稳婆拦在外面,不让进去。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白芷拿着药方出来说:“血止住了,让人去药房捡药回来煎服。”

    又过了一会儿,大郎君出来对梅财主说:“你家娘子没事了,这两天要按时服药,卧床休息,三天后我再来复查,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不过这次坐月子要坐满百天,好好调养,以后不要再生育了,她毕竟年龄大了,身体不如年轻时好了。”

    梅财主连连点头说:“不生了,再也不生了。妻主她辛苦了。”

    从张家回来的马车上孟萦问道:“爹爹,张眉她娘是不是早产啊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她才七个月就生了,不过民间都说七活八不活,七个月生下来的婴儿大多能养活下来,要是八个月生的,就难养活了,张眉她九弟应该能养活吧”

    大郎君和白芷相互看了一眼,白芷什么都没说就低下了



第六十一章 女郎救人
    正月二十四,书院新学年开学了,孟萦因成绩优异顺利升到了女学的乙2班,去到了后院上课。她的棋艺在书院已经打出了名声,经常有不少自诩棋艺高超的小郎君来找她挑战,可每每总是被孟萦打的落花流水、铩羽而归。通过以棋会友,孟萦也认识了不少朋友。鉴于孟萦性子温婉,长相娇俏呆萌,又总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很快她在书院就收获了一大帮迷哥迷弟的心,弄得王季陵和李君成心塞不已。

    孟萦每天仍然是忙忙碌碌,基本不得闲。黄瓜她已经不让卖了,因为要留种,她让人看得更紧了,因为这些种子关乎到以后能否吃到黄瓜这种美味。第一批草莓还有一个月左右就罢果了,第二批草莓倒是一个月后就可以摘果了,正好对接上。

    正月里就立春了,二月初,大地解冻,白日渐长,雨水也多了起来。惊蛰一过,白日里天气就暖和起来。

    二月初的时候,王季陵找孟萦上他家去挖土豆,因为地已经化冻了。小厮们掀开稻草,小心地将花园里的土豆挖出来,除了离地表比较近的土豆冻坏了,大部分的土豆都是好的,没有冻伤。孟萦觉得好久没有吃土豆了,土豆能做出不少美味来,虽然这些土豆将来都要做种子,但是也没能阻挡住孟萦和王季陵这两个吃货要吃它们的心思。孟萦从这堆土豆里找出没有任何发芽迹象的土豆,让人削了皮,指挥王季陵家的厨师做了盆大盘鸡,又让他将薯片切得薄薄的,王季陵家厨师的刀工还真是厉害,很快就将土豆片切得厚薄均匀,片片透亮,焯水之后放进油锅炸成了薯片,只是没有番茄酱,咸香味的薯片口感也不错。刚开始王季陵和崔郎君不敢吃,后来见孟萦吃得香,也尝了尝薯片,觉得太美味了,王季陵忙问孟萦:“萦妹妹,为何你选出来的土豆没有毒吃了没事。”

    孟萦笑道:“本身土豆没有毒,只是发了芽的土豆就不能吃了,吃了会上吐下泻,搞不好会闹出人命。”

    他们这才明白为什么土豆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了,也就放下心来开吃,大盘鸡最受王家娘子欢迎,说要给她留些土豆,过几天让厨师再做一次大盘鸡。

    二月里,孟萦让人从江北买来一些茶叶苗,让人种到爹爹的另一个庄子里,又请了人专门管理施肥除虫,让他们将这些种出一片茶园来。孟萦想再过三年就可以采自家茶园里的茶叶炒制杀青绿茶,她有些怀念那清香扑鼻的绿茶了。

    二月下旬,有不少流放不远的犯人陆续回到了武陵,他们在大街上晃悠找活干,他们很好认,因为大多都被黥面了。有些人想要卖身为奴,大部分主家都不愿意买有案底的人,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既没有家主管教,又没有孩子牵绊,其实很容易又重新走上老路——触犯律法。

    孟萦想大曌的刑罚真可怕,在脸上黥了印记,以后想要改过自新都不能去掉印记。

    三月初,辣椒可以嫁接了,孟萦趁着休沐,带着白芷和白芨去了庄子。大棚里的朝天椒已经长出不少枝桠,茄子也长得挺高。那些野生的母子树更是生机盎然,在新的土地里生根发芽了。

    孟萦留下白芷、白芨和两个专门照看大棚蔬菜的人,她提前让人准备了雨伞布布条、一些粗线、一把剪刀和一把锋利的匕首。进了大棚,她直接上前剪掉了茄子的枝桠,两个农人一看,自家女郎祸害蔬菜,一脸心疼道:“女郎,这茄子再过段时间就能结果了,你现在剪掉了,多可惜,能结不少茄子呢。”

    接着孟萦又剪掉了朝天椒的枝桠,他们又是一阵心疼,在他们眼里孟萦成了祸祸庄稼的熊孩子,他们既心疼又不敢发脾气,只好一直嘟嘟囔囔,满脸心疼。孟萦不想听他们唠叨,让他们去大棚外守着,不要让别人进来。她让白芨将辣椒的枝桠用匕首两面削尖,再劈开茄子的枝桠,插进去。让白芷用伞布条缠住接口处,再用粗线绑紧。嫁接就完成了。孟萦负责剪枝丫,白芨负责削枝丫插枝丫,白芷负责缠接口,三人相互配合,忙了一整天才将那一大片的朝天椒嫁接到茄子和母子树上。

    孟萦又特意交待看管蔬菜的农人,注意浇水和施肥,春天来了,正午的时候要勤通风,保证大棚里的温度不燥热,湿度正好。二十天后就可以取下捆绑的绳子和布条了。那两人见他们把辣椒接到茄子和母子树上,一脸骇然。各自寻思,不知道这会长出什么东西来。连白芷和白芨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样接在一起,菜蔬还能不能活,他们压根就没想过它们会结出什么果子。不过女郎吩咐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不许质疑。郎君早就吩咐过他们,让他们听女郎的吩咐,只要不是伤天害理的事,女郎让怎么做就怎么做。

    &n



第六十二章 白芷过往
    被买回来的男子是白芷的生身父亲,他父亲何知许,江南人士,母亲早亡,嫡姐和父亲又不容人,为父不慈,后来何知许的爹爹又病逝,当时何知许已有了秀才功名,如要继续科考,就需要继续读书,还需花费大量银钱,读成之后,最终还要嫁出去,他嫡姐和父亲认为不值当。他只好带着爹爹留给他的一点钱财去省城考取举人,中举后,挣了些银钱,接着又北上长安去考取功名。开元一四一年中了两榜进士。中进士后,他不满二十五,尚未婚配。被小世家苏家家主看上,为自家女郎求娶,苏家女郎当时年近十八。婚前两人见过一面,苏家女郎长相清婉,两人虽未如何交往,但何知许已暗暗心动。苏家家主在兵部任四品兵部郎中,苏家几辈人的积累,在长安世家中也算有一席之地。苏家女郎不喜科考,没有功名,苏家家主为了延续家族兴旺,榜下捉婿,让自家女郎娶了新科进士何知许。

    何知许嫁给苏家女郎后,又考过翰林院庶吉士,而苏家女郎也很快就有了身孕。长子出生后,何知许见妻主虽然未能为自己生下嫡长女,但他仍是非常喜欢嫡长子,给他取名苏何芗,谐音苏合香。将他视若珍宝,妻主纳娶侧夫后,何知许就一直亲手带着长子,三岁给他开蒙,五岁又请了剑客教他习武,小苏何芗非常懂事,又肯吃苦,让何知许倍感欣慰。

    苏何芗八岁那年,他母亲决定再给他父亲生个孩子,两人准备了几个月,苏家娘子才有了身孕,可还没有来得及生下这个孩子,苏家就卷入了兵部贪墨案。边关士兵冬日粮草短缺,棉衣无着,为此闹到了女皇那里,女皇震怒,下令彻查。苏家家主和兵部尚书交往颇深,为此被一同查办。苏家上下百十口全被下狱,若不是苏家家主是女子,恐怕也会和兵部尚书一起问斩,为此,苏家女子皆被判入女楼,终身不得赎;苏家男子十四岁以下全部发卖,十四岁以上流放岭南瘴疠之地。

    苏何芗当时刚满八岁,在官方的人牙子那里呆了三天,就被长安的怡和楼买走了。可怜世家子,一朝沦为青楼里的小倌儿。他如何能接受这般命运怡和楼自然有一套专门制服这等小童的办法,挨打、饿饭、针扎是常有的事,更多的是那些细细碎碎的精神折磨。容嬷嬷的那一套充分派上了用场,不出三个月那些和苏何芗一起买进来的小童都被驯服了,然后楼里的教习师傅开始教他们琴棋书画以显得高雅,又教他们如何取悦来楼里寻欢作乐的女子和男子。四年下来,教习师傅发现见苏何芗表面温顺,内里反抗,实在是难以驯服,不能留在长安这种达官贵人遍地走的地方,就把他分到了武陵的怡和楼。在武陵怡和楼,苏何芗依然从骨子里默默地反抗,楼里的爹爹看到他这样很是生气,押着他在房间后面看别的小倌儿如何取悦客人,服侍客人,又引诱他,企图让他贪恋楼子里纸迷金醉的生活,可依然难以驯服他,为此楼里的爹爹很头疼,给楼里的常客赵财主抱怨新来小倌儿的不服管教,赵财主一听很感兴趣啊,他最是喜欢收服有傲骨的小。一见苏何芗那俊俏的小模样,心生欢喜,愿意出一千两银子买苏何芗的初夜,半个月后就要。楼里的爹爹无良,苏何芗才十二,按理说应该等到他十五才可以让他接客,可现在赵财主愿意出高价卖他的初夜,纵使等他到十五岁,也未必就能拍得到这么高的价钱。为此楼里的爹爹就让苏何芗半个月后准备伺候赵财主。其他小倌儿一听赵财主,都吓得不行。赵财主成亲前就喜欢,给了他那贪财的妻主一大笔银子,让她为自己生了一对小郎后,就带着两个小郎和离,立了独户,自此流连欢场,更加肆无忌惮。赵财主最是能折磨人,楼里让他的小倌儿最后基本上不死也残了。大家都一脸同情地看着苏何芗,希望赵财主看他小,能怜香惜玉一点,留他条性命。

    苏何芗得知自己未来的命运,反而平静下来。还有三天就要去伺候赵财主了,他让楼里的小厮给他买了两份榛子糕,他知道自己不能吃榛子,因为一吃,几乎是要命的,身上起红疹,发烧,呼吸困难。

    他抱着赴死之心吃完了整盘榛子糕,又准备了一些放到自己中衣的暗袋里。然后静静地等待自己的命运,很快他就浑身起满了红色的疱疹,发起了高烧,楼里的爹爹一看,忙招来楼里给小倌儿们看病的医者,那人只擅长看男科各种疾病,并不太擅长看其他的病。他一看苏何芗发了高烧,满身起疱疹,呼吸困难,像极了天花。他以为他得了传染极厉害的天花,吓了一跳,连忙让楼里的爹爹将苏何芗隔离开,以免传染给别人。

    楼里的爹爹让人将苏何芗搬到了一间偏僻的屋子,等了三天,发现他身上的红疹仍未消退



第六十三章 年过总角
    孟萦将辣椒嫁接半个月之后,茄子和母子树上的辣椒都活了下来,并且长得郁郁葱葱,比在原来植株上还要茂盛。孟萦又教那几个农人剪枝,将辣椒内堂的弱枝全部剪掉,然后连续追肥,又过了半个月,移植后的辣椒陆续开出了白花,让那几个负责种植的农人惊奇不已,他们暗戳戳地等着看能结出什么果子来。

    又过得大概一个月,茄子植株上的朝天椒顺利改良成了那种长条的大辣椒,孟萦采摘了些,指导厨师做了青椒肉丝、虎皮辣椒和青椒鸡蛋,改良后的辣椒完全没有了朝天椒的霸道辣味,而是变得温和多了,同时带着一股清香味,一点点辣味又增加了独特的口感,非常下饭。吃着辣椒,大郎君和孟萦每人多吃了半碗饭。孟北最夸张,就这青椒肉丝和虎皮辣椒,他竟然多吃了两碗米饭。吃完一直叫嚷着:“女郎种出来的这辣椒真是太好吃了,让人吃了都不晓得放碗,简直太合胃口了。”

    孟萦看母子树上长出来的辣椒竟然有些像灯笼椒,这真让人意外,她采了些,让人做出菜来,竟然没什么辣味了,一股子清甜香味,比灯笼椒的皮更薄、肉更厚,口感非常好。孟家觉得自己赚了,高兴不已。想着留一些灯笼椒让它长老,再晒成干辣椒也许就能做出前世陕西的那种香而不辣的油泼辣子了,想想都会让人流口水。

    孟萦摘了些朝天椒,做了泡椒,为将来做酸菜鱼做准备。她趁着休沐,请崔郎君过来收货,特意安排厨师用茄子植株改良的辣椒做了青椒肉丝、虎皮大辣椒和青椒鸡蛋,又用朝天椒做了泡椒凤爪、泡椒猪蹄和酸菜鱼,另外用灯笼椒炒了肉片、灯笼椒炒菇子,只可惜灯笼椒目前都是青椒,没有变红变老,做不了油泼辣子。

    菜一端上来,王季陵就打了个打喷嚏,还笑着说:“萦儿妹妹,你还真敢吃那朝天椒啊闻着这味道我都开始打喷嚏了。”

    孟萦笑道:“一会儿吃起来,说不定你比别人抢得还快呢。”

    吃饭前,孟萦先给崔郎君和王季陵说介绍了每种辣椒的口味和辣度,让他们好有个心理准备。先从清甜的灯笼椒开始,他们觉得美味得不得了,菇子和肉片都带着灯笼椒的清甜,显得格外鲜美。然后吃到青椒肉丝和虎皮辣椒,果不其然,王季陵已经开始抢起来了。崔郎君走南闯北,对辣味的耐受度比较高,很喜欢泡椒猪蹄和酸菜鱼。王季陵倒是继承了他爹爹的不怕辣,一边嘶嘶地呼气,一边开心地啃着鸡爪。末了还骄傲地对他爹爹说:“爹爹,我就说了萦儿妹妹是个神奇的女郎吧,什么东西她都能将它变成美味,连那不能吃的朝天椒她都能做出这么美味的东西来,真是太厉害了!”

    饭后,孟萦邀请崔郎君和王季陵参观了蔬菜园子,王季陵见孟萦种的辣椒长得那么高,比朝天椒高多了,有些不可思议,她是怎么把一种辣椒变成了三种,特别是看到嫁接到母子树上的辣椒,长得像小树苗,差不多有半大孩子高了,上面挂满了果儿,如同一盏一盏的小灯笼,非常好看。王季陵问孟萦怎么将那么矮小的朝天椒变成这么高大的灯笼椒,因为他已经看不出母子树的痕迹了。

    孟萦神秘地笑着说:“哈哈,天机不可泄露。你就等着吃好吃的吧!”

    崔家郎君看孟萦让人种出来的辣椒产量很高,就说:“明天我就派厨师来学艺,将今天吃的这几个菜学会,在我们瑞祥酒楼开卖,这回肯定能压鼎香楼一头。”

    孟萦说:“这些辣椒产量挺高,如果光是一家酒楼恐怕买不了那么多,还是需要卖给其他酒楼。”

    崔郎君说:“这个你大可放心,每天我会派人来将取辣椒,让我家的船队很快就送到沿江的各郡了,到时这点儿产量恐怕都不够看了。”

    崔郎君的话果然应验了,孟萦的红辣椒根本就留不到长老,就被崔郎君派来的小厮都给摘的差不多了。王季陵又让管家搜罗了一大包辣椒种子,让孟萦赶紧催发,等到秋冬的时候再买。孟萦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过很快玉米笋需要掰了,几亩地掰了好几筐玉米笋,瑞祥酒楼推出玉米笋炒肉片,让食客们新鲜不已,可还没等到他们吃够,玉米笋就没有了,他们遗憾不已。不过嫩玉米又快上市了,迅速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
1...1314151617...1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