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坡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慕容仙
邢兆铭冷着张脸不说话了,他心烦意乱地招手,让内侍和下人都退下。这时秦漾也穿好衣物,走进堂间来。
邢兆铭瞧着秦漾那张脸,觉着说他不是祁王世子,自己都心有所疑,难不成是因为自己最初就认定了这是汪,所以才觉得他像极了祁王,可钱丰渝也在书信中道,乍见便觉秦漾与祁王有几分相似,难不成皆是错觉?
天下竟真有如此相似之人,而秦漾还恰巧被秦雪文养。世上果真有如此巧合之事?
邢兆铭心乱了。他问道:“可还有其他法子能验明世子正身?”
老婢女思索一番,恍然道:“奴婢记得王妃曾将自己出嫁时得到的一块宝玉,系在了小世子身上,上边刻有麒麟。”
邢兆铭看向秦漾:“念竹,你养父秦雪文在世时可否跟你提起,他初见你时你身上可有带何信物?”
秦漾摇摇头,道:“家父从未提及。”
邢兆铭沉默了。
邢兆铭又问那老婢女:“可还有其余法子?”
老婢女垂眉低眼:“奴婢不知。”
邢兆铭怒得一捶桌案,震得茶盏都在颤。他低骂了句“废物”,不知是在骂那婢女,还是在骂手下人。他让老婢女也退下。
待那婢女离去后,堂间只剩下了他与秦漾。
秦漾坦然道:“我身上确实没什么红痣,也从未见过什么麒麟玉,兴许最初是弄错了,秦漾本不是祁王世子,就是一介凡夫。还请国公放秦漾与舍弟回乡。”
邢兆铭冷静地望着他道:“你身上确有红痣,国公府已为你验明正身。你幼时身上携着麒麟玉,那块玉在你流离时丢失了,或是因家境贫困,被养父秦雪文当钱补济家用,已无法寻回。”
秦漾震惊:“可……”
邢兆铭生冷地打断他:“不必再胡乱言说,你就是本公命人寻回的祁王世子,乃前朝皇族汪家的血脉。”
“国公是想要秦漾将来欺天下人?”秦漾不可置信。
“老婢女已迟暮,常有疯癫之举,神志不清醒。她
红梅坡下 分卷阅读87
之言尚不可信,念竹何必自疑,又何故不信本公?”
邢兆铭转弄着茶盏:“念竹的家中人虽在饥荒中不幸罹难了,所幸尚有亲人安然。本公记得,你与静况的姥姥姥爷乃睦云县人,此外,睦云县的傅知县与其夫人,似乎将念竹视作外甥?还有便是领百姓起义的蔺副将军,如今还在跟朝廷抗衡。再是,静况不止是念竹之弟罢?”
老狐狸什么都知道,早将他的家底摸得一清二楚,明摆着是在威胁他。
他还不知作何回应,就听明国公道:“只要念竹安心留在国公府,配合本公大计,与念竹有干系的人,本公绝不会亏待。”
秦漾大彻大悟,他没有余力反抗,他的命途就是被捏在老狐狸手里的。除了认命他也不知还能做些什么。
57未卜
得知自己身份存疑后,秦漾心中五味纷杂。若他并非祁王世子,或许还能假装置身事外,不必在心中承负这一血脉交托的过重担子,可想到又变得缥缈的身世,心中难有些黯然。
秦漾跟着侍人返回院子,竟又在半道上见到了那老婢女。
老婢女从后头匆匆追上来,拉住他的手臂将他拽到一旁,颠三倒四地说了许多话。她的发髻歪了,浑浊的眼里泛着泪花,她说要他好好过活,说她会为他祈神求福。翻来覆去说的就是这一个意思。
她那模样,瞧上去确像是有点神志不清醒。槐海镇上有许多老人,到了这个年纪便是如此。秦漾想,眼前的这位老人命途如此坎坷,至今落得这般田地,心底生出些怜悯之意。
府中的下人很快追上来,将那可怜的老婢女拖走。
临走前老婢女还在不停地张望秦漾,秦漾伫立在原地,看着她的身影远去。
他身边的侍人道:“公子,咱们回罢,别理那疯妇。”
领他回去的两个侍人都是明国公身边的,对这老婢女的事有所耳闻。
秦漾点点头,顺着道走,疑惑道:“她真是疯的?我见她方才在堂中还是好好的。”
“疯的。”侍人漠然道,“时好时坏的疯婆娘。”
另一个侍人道:“被逼做了十多年的官妓,哪个婆娘不疯。”
前一个侍人又道:“疯病不好说,什么时候染上了,没准就得一辈子病。该清醒的时候也糊涂着,难得一瞬清醒。”
秦漾恍惚间听到这话,心口一阵钝痛。
那俩侍卫似乎明白说错了话,互相推搡一番,皆默契地缄口不语了。他们一路陪着秦漾回到院子,便悄然退下了。
秦漾和糖儿到底还是被软禁在这间小院里,不知哪一日才能重见天日。秦漾觉得那一日似是遥远,又似是将近了。他心中矛盾,对重见天日也有些许畏惧。
那时必定是江山未定,风云变幻无常,还不知晓谁能借机粉墨登场。
秋来时,秦漾在院中打了一个秋千。他已有许久没做这种活,稍有些手生。
天凉下来了,糖儿也愿意出屋走走,时常就在院子里荡秋千,烂漫得像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子。虽然人还是常记不清事,气色却是好了许多。
糖儿的心性回到了儿时,举止言谈常带稚气,神识清楚时还会叫他一声“哥哥”,但多数时候是混沌而漠然的。他毫不关心自己究竟身在何处,也不在意秦漾是谁。
他很抗拒秦漾。
秦漾第一次意识到这点,是在他在情事里哭的时候。
糖儿身子很柔软,手臂软弱地抵挡在他的胸膛上。他红了眼眶,哭着喊了声“哥哥”,害怕得浑身都在颤抖。秦漾垂手为他擦眼泪,他别过头去,不肯让秦漾触碰。
他心里只想着远在他方的哥哥,不认识秦漾,将秦漾视作陌生人。
秦漾已说不出心中是何等滋味,只能为他洗净身子,替他穿好衣物。
后来秦漾发觉,给他吃糖,他才不会特别抗拒。他含着糖时,是最安稳也是最木然的时候。他会乖巧地伏在草席上,任秦漾触碰爱`抚。秦漾倾身与他唇齿纠缠,连津液都是甜味的。
窗台干净平阔,有时赤身的糖儿就伏靠在半支开的木窗下。无论秦漾如何动作,他都无动于衷。他看着院中的花草木石,望着天空行云,出神地想自己的事情,间或用舌尖抵一下口中的糖,再缓缓地咬碎,咽下。
孙冶亮那日来时,见到的就是这样的光景。
孙冶亮见糖儿伏在窗边,喊了声他的名,本想过去打个招呼,还未走近却隐约见到秦漾的身影。两人似乎都是赤身的。糖儿被盖上一层薄被,秦漾迅速披上衣衫。孙冶亮想到了什么,当即停下了脚步。
他红着脸结结巴巴道:“阿漾,我就是来看看你,没什么事,我先回去了。”
话音刚落,便听得秦漾无半分慌乱的声音。秦漾道:“你且在凉亭待一会儿,我这就出屋。”
孙冶亮真就往池边的凉亭里钻,没一会儿就见衣衫整齐的秦漾推门出来了。
秦漾一走进凉亭,孙冶亮就慌乱地不知道把目光往哪儿放,底气不足地问道:“我是不是打搅你们了?”
秦漾“嗯”了声,接着道:“无妨。”
孙冶亮见他坦然的模样,自己倒莫名有些不好意思了。他问:“你跟糖儿……”
“两心相悦,夫妻之实。”
孙冶亮愣道:“我不知。”
“如今知晓了。”秦漾抬眼问道,“你今日仅仅是来见我一面的么?”
孙冶亮依旧发愣,闻言摇摇头道:“还为了与你讲红梅军之事。”
自秦漾被验身后,老狐狸有意控制他与孙冶亮间的相会,似是怕孙冶亮那鬼脑筋整出什么幺蛾子。他不许孙冶亮再将秦漾带出府去,甚至是孙冶亮几次想来见秦漾,也都被明国公挡了回去。
至这日孙冶亮才找到机会来看秦漾。他带来的消息是,红梅军打赢了。
他说这事一波三折,两月前起义军跟朝廷军队于平桂激战,温泽林不幸被俘,举剑自裁。
秦漾听得心惊肉跳,连忙问道:“那蔺寒如何?”
“蔺寒没事,他领军退守岐县,眼下成了红梅军唯一的领袖。他也算是时来运转,在岐县没多久,邻地就有几支起义军前来投靠,几十万大军一鼓作气打退了朝廷。”
秦漾舒了一口气,心还是跳得厉害。他道:“赢在人心,好在人心所向。”
孙冶亮迟疑道:“阿漾,人心所向是最大的原因,可或许还有些别的。你觉得蔺寒为何能安然退守岐县,而不遭到衙门的抵抗?还有那些
红梅坡下 分卷阅读88
起义军领袖为何会突然来投靠?如果光是人心所向,恐怕说不通。这其中可能的缘由,不需要我多说罢?”
秦漾皱着眉,点了点头。
看来明国公的势力不仅远远不止于京都朝廷,还延伸至各地。他若想私下里助蔺寒,私下授意一些人,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国公说起义军必须得赢,原是还有这层意味在。
秦漾有些担忧:“蔺寒虽有小聪明,但有时行事冲动。如今温泽林不在了,独他一人,我担心出什么差池。”
孙冶亮道:“温泽林与蔺寒有几件事做得极好。譬如,借南无拉教的圣灵起势,打响‘复华族’的旗子,治军严谨,行军途中秋毫无犯,不准烧杀,不准抢掠,不准奸`淫妇人,凭此得到了民心。民心尚在,他就不会轻易落败,你大可放心。况且……国公也不会让他落败。”
秦漾反问道:“那之后呢?”
孙冶亮不及反应:“什……什么?”
“在此之后呢?”秦漾道,“若蔺寒真是领起义军占领了京都,明国公又会如何?”
“我不好胡说,阿漾,一切都没有定数。”
“你不必借定数宽慰我,该会如何,我心中有数。”
孙冶亮垂眸:“阿漾,蔺寒选择这条路,必定已做好了随时赴死的准备。史书上那般多起义的英雄,有几位是举大事而成者?还是那句老话,一切得看天意。”
天意如何?未知未定。
当晚秦漾就失眠了。他难以想象天意若是不站在蔺寒这边,会是怎样的光景。
蔺寒有自己的一条路子,生性`爱凭感情做事,算不上多倔强或是多坚韧,却是有始有终的。这一点从他如何对待叶圣灵就能看出。他救回了叶圣灵,便是悉心照料,再也没动过丢下的念头。
蔺寒与叶圣灵渊源颇深。秦漾虽不信仰南无拉教,却也祈望圣灵与南无拉真主能保蔺寒安好无虞。
秦漾不知,那时的云子蔚也在长夜里独醒。
凉秋寂静,夜来有风打窗柩与树枝的声响。
桌上的蜡烛已烧熔了一半,红烛泪滴进烛台里。云子蔚坐在桌案前,亵衣外披了件薄衫。他持着笔,低头抄写经书。
宣纸上的字有些歪斜,不似平日端正。云子蔚只顺着字迹往上看了一眼,便拧着眉头将毛笔搁下了。这夜又是如此,心未清净。
屋外传来敲门声。云子蔚将乱糟糟的宣纸叠放的一旁,道了句“请进”。
云子嫣推开门,手里端着一碗粥。她道:“连着几夜都见你屋中灯长亮,想来子蔚也是在抄经,我就给让人做了碗鸡蛋粥。入秋之后,子蔚可是难眠了?”
云子嫣将粥碗放下,将一双筷子递给云子蔚。云子蔚接过,敛眸点了点头。
起义军的消息传来后,他便心浮气躁,无法静神。
他甚至未跟阿姐提起过他的在意,却将阿姐无意间说起的关乎起义军的事都记在了心里。他偷偷为蔺寒卜过一卦,未卜,不知结尾,这更是让他忧虑。
他想兴许是因为在俗世待久了,他不可避地沾染了寻常人的脾性。他无法不在意,无法控制自己的念想。
云子嫣道:“我听你说过,在睦云县救了你的人名叫蔺寒,可否就是如今领军起义的那一位蔺将军?”
云子蔚沉默一会儿,道:“是。”
云子嫣应了声,点点头:“都说乱世出英雄,果真如此。有命数将你救出劫难者,确是不同凡响。子蔚,天降大任,必有劳损。现今他已得道,得道多助,你不必忧心。”
“子蔚,这么久以来,阿姊都没有问过你的想法。”云子嫣顿了顿,道,“珂晖皇帝召回云家,阿爹虽心有不愿,却仍是命我替他来京都。无论云家私心如何,立在如今的位置,只能是不偏不倚。而子蔚,你心中究竟如何作想?”
云子蔚捧着粥,抬眼道:“陛下龙魂逝于谈马坡下,大启仍存子蔚心中。国祚安宁,即是子蔚心中所愿。珂晖若不能使国泰民安,便该降其大旗,迁其铁骑。即便领军者非蔺寒,而是他人,子蔚亦是立在揭竿者一旁。如今领军者为故友蔺寒,我心有忧思,却未尝动摇立于他一侧的念想。蔺寒此举,乃是替天行道。”
他想去见蔺寒一面。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开始疯狂增枝长芽。
他想去见蔺寒一面,一面也好。
58相会
红梅军打到北方时,已是凛冬。是时起义军屯驻在扬德的一个小县城外,准备迎接下一场跟朝廷的殊死搏斗。
天冷得人直打颤,下了一场大雪。
蔺寒在帐子里同几个部下商议战术,从午后至天黑,没顾得上吃口饭。
蔺寒有个致命的毛病,他在做战略方面稍显稚嫩,从前都是温泽林在谋划。好在军中有几位善于筹谋的部下,加之投了红梅军的几位将领也皆是胸怀大略之人,他们不断为他出谋划策。
扬德与京都之间仅隔了滂阳和焕阳两地。这两地若是拿下了,便能顺利攻进京都,若是败在这两地间,那便是功亏一篑。
有部下提议兵分二路,分别攻打滂阳焕阳。另一部下反对,说如今朝廷打不下他们,最大原因是红梅军众多,若是分散成两半,保不齐会被朝廷攻灭。
一位起义军将领指着羊皮图纸道:“一定得集军攻下滂阳的群明县,群明县地势易守难攻,对我们有利。在这之后,再打边上的小淮县和立康县就容易多了。”
一人道:“话虽如此,毫无差错,但群明县接近滂阳腹心,现今朝廷军队在滂阳,打进群明县是个难题。”
蔺寒静听了半晌,指着图道:“那进城后先攻打云昌县和吴县边围的村落和小镇如何?村落与小镇好打些,我们攻下后再集中火力打县城,接着再顺安晴古道打入群明县。”
一位将领沉思了一会儿,道:“似乎可以一试。”
有一人道:“其实说来,咱们三十五万大军,若是非得强行压境,朝廷军也不一定能奈我们何,只是若为了减少牺牲,用些讨巧的法子更好些。蔺将军的话不无道理,接下来几日咱们可以再细致商讨一番。”
无人有异议,其余人皆在沉默思索。
这时有个将士揭开帐帘,道:“蔺将军,军外有人来。”
蔺寒一怔,问道:“是什么人?”
“那是从京都来的人,他说他是将军的故友,要见将军。”
蔺寒皱眉想着是何人,最终吩咐道:“你让他去我帐子等我,我跟诸位
红梅坡下 分卷阅读89
将军跟各位将军还有事商议,待会儿就过去。”
这场商议到雪晴时才散,到尾也没商议出别的什么。
蔺寒满腹疑惑地回帐子见故友。说是从京都来的故友,他头两个想到的就是孙冶亮和秦漾,因此见到云子蔚时吃了一惊。
蔺寒一掀开帘帐就见云子蔚裹着件雪白的斗篷,坐在床上看着他,眼眸里渡不出什么暖意。云子蔚的额发湿了,像是因为沾染了雪水。
蔺寒又惊又喜,走到他跟前去:“你怎么来了?你一个人吗?冒着大雪过来的?”
云子蔚“嗯”了声。
蔺寒叉腰在帐子里踱了几回步,又走近云子蔚,语无伦次道:“将士说京都来了一个故友,我还在想是哪个故友……我以为会是秦漾,或是孙小二偷偷跑来跟我商议京都的事情。我在来的路上还在想,孙小二身为麒麟军统领,究竟是怎么偷逃出来的,结果你就……”
蔺寒在云子蔚身边坐下,手拍在双股上,真诚道:“我很高兴。”
蔺寒一个人巴拉巴拉说个不停:“那时咱们在惠云县,我好不容易抢到了野狼肉,想回来给你吃,一回来不见你身影了。蕙因嫂子说你被云家人带走了,我听到的时候真的有些……不舍得,但是你走了好啊,走了就不用留在那个地方受苦了。云子,你回京都后怎么样?过得好不好?”
蔺寒一拍脑袋,笑道:“对不起,我又问蠢问题了。你姐姐在京都,肯定会好好照顾你,你一定过得很好。你这些日子来……”
云子蔚冰冷地打断他的话:“很好。”
蔺寒讪讪地“哦”了声,摸了摸后脑勺,接着又抬起发亮的眼睛:“那你……”
“我很想你。”
蔺寒愣了:“什……什么?”
云子蔚望着他,冷冰冰道:“罢了。”
“怎……怎么能罢了。”蔺寒小心翼翼地从他背后环住他,讨好地将下颔搁在他肩上,轻轻道,“我听清了,我也很想你。”
云子蔚盘算多日,将一切准备妥当后,趁着夜色偷偷坐马车出了京都。他没敢告诉阿姐,只留了封信在。
他在信里告诉阿姐,他必须得去见一个重要的故人,等见过了,就会回来,让她安心。
此后他便独自来见蔺寒了。这日来时风雪很大,几次将帽兜刮落,他的手脚也冻得失去知觉,在军帐中坐了许久,才缓过来些。
这晚蔺寒带他吃了烤羊肉,再喝了一点酒暖暖肠胃。云子蔚不会喝酒,喝了一点就觉得面颊都已烧了起来。
久别重聚,对坐时自是有缠绵缱绻之意。蔺寒轻松将面染绯红的云子蔚抱起,往床上放去。
云子蔚唇齿间尽是酒味,那酒还偏就是他最爱的那一种。云子蔚环着他的脖颈,伸手去解他的腰带。
蔺寒在军中有半年余,未近女色,不曾发泄情`欲。先前进入几县时,有乡绅献来几个标志丫鬟,他都没肯接受。他想或许是因为跟云子蔚相处久了,自己也认为倘若心中已对爱恋或信仰足够虔诚,身体上也不能有背叛之举。他等来了云子蔚,到底是在瞬间沉沦了。
蔺寒从未在这个清冷的人身上感到过炽热的爱意,这是头一回。他的指尖、手臂,身躯上的每一部分都是温热的,与他交缠时,似要将每一寸热都渡给他。云子蔚唤“蔺寒”,唤“温予”,轻柔地吻了吻他的额头。
身上盖的是厚重的几层羊绒褥子,蔺寒已感到热意,出了些细汗,云子蔚的身子又像暖玉一样,教他的面颊也发烫,头脑也有点眩晕。
至夜深人静时,蔺寒忽听见帐外的风雪声。外头又在下雪了。云子蔚背对蔺寒而眠,呼吸浅浅。
蔺寒揽过云子蔚的腰身,在他后背轻吻了一下,然后将掉下去的褥子拖上来些,将两人盖得严严实实。
蔺寒贴着云子蔚,嗓音慵懒沙哑:“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这样跟你过一辈子。我做捕快赚点钱补贴家用,你在家安心抄写经文。冬天的时候咱们躲在被窝里,我这样抱着你睡。简简单单、平平淡淡过日子,也不奢求什么。我一介俗人,怀抱的就是俗人的想头,奈何天不遂人愿。有时我在想,或许这就是我强占你的报应,上天要我以命途相抵。”
“并非强占,我是甘愿的。”云子蔚枕靠在手臂上,温声道,“少年时你是我的光亮,后来在睦云县也是如此。我不善言辞,不善与人相处,未曾将许多心意清晰传达于你。”
云子蔚道:“我曾以为,此生我会将全副身心都交给真主。信奉真主、传达宗意是我存活的意义。对你的情意让我很痛苦。彼时我因不再对真主怀抱纯粹的信仰之情,心中极度愧疚。身上可蒙世俗之尘,唯心间信仰不可杂尘。我已背叛了真主,而我无法在你和真主间做出抉择,后来便想结束自己。”
“你那时真是吓到我了。”蔺寒道,“我尊重你的信仰和想法,愿意为你了解南无拉教,读那些枯燥的经文,却不能容忍你自裁。我真将你逼到了这一步,也就放手了。我还以为你心中真是半点儿没有我,心寒了许久。”
云子蔚温暖的手指覆上蔺寒的手臂,他轻声道:“以后不会了。我想既然已经入了世俗,那便是我的命数。我仍信仰真主,却愿将其余的全部情意交托于你。若真主恼我迷恋世俗,待我身逝后,亲自到他面前交代。”
蔺寒道:“倘若真主诘问,你怎么回答。”
云子蔚道:“我便答,七情六欲、人世甘苦我已受遍,无憾亦无求,如有刑罚加诸,子蔚无怨无悔。”
“那我可不舍得。”蔺寒的嗓音沙沙的,像秋夜的雨声,“到时我要跟你一起跪在真主面前,与你一同领罚。”
云子蔚说:“真主不见俗世子弟的。”
“无妨,等到那时你就求真主让我陪你一起受罚。不论是鞭灵挞骨,还是淌沸水我都认了,就算是过刀山和渡火海我也甘愿陪你走一遭。”
云子蔚轻笑出声。
两人皆沉默了一会儿。蔺寒有些困倦,迷迷糊糊地要睡过去了。
云子蔚道:“我前几天做了一个梦。梦到红梅军溃败,你被朝廷俘获了,斩首后头颅被悬挂在京都的城墙上,而我就在城墙下看着你。我惊醒时浑身发冷,背上也出了层薄汗。”
蔺寒轻笑:“你这梦可不大好,所以你就独自过来找我了?”
“嗯。我害怕再不来见你一面,万一你……倘若你出了意外,此生我都会在遗憾中度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