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左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龙骧上将军
四百三十六章 表露本意
“你就是任齐”
跪倒在地上的任齐心里很是不屑,心想:“这么问话有意思吗还你就是任齐咋地我是自己跑来专门给你磕头的!不是你手下太监叫我来的吗”
心里虽然是这么想,但是任齐哪里敢这么表现出来,带着尴尬的笑容,任齐头也不抬地说道:“回太子殿下的话,下官就是任齐,东辽国征西将军,也暂时代领左相一职,此次如今我家国公本打算向朝廷提及此事。”
“嗯,本宫看到了,十起此事,你先起来吧!”太子杨行墨一边翻越着奏折一边很随意地说道。
任齐从地上爬起来,就站立在那,此时任齐觉得浑身不自在,这在杨行熙面前随便惯了,也不知道这面见太子都有什么礼仪,索性就是装怂吧,这一点任齐最为擅长了,站在那儿低着头一动也不动的。
看到任齐这个样子,杨行墨心生好奇,看了一眼那个请任齐过来的白脸宦官,又盯了一眼任齐,又问道:“你果真是任齐吗本宫怎么看都很难想象得出那日你是如何怒怼柔然使团的!”
听到这话,任齐心下一惊,心想:“这话说得咋听起来这么怪呢!难不成太子是拿柔然使团这件事拿自己问罪的吗”
想到这,任齐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头狠狠地磕在地上,嘴里似哭非哭地叫唤道:“太子殿下饶命啊!下官知错了,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可是下官当时也是气愤于柔然使团的所作所为,所以做事出格了,不过这也是为了维护我天策上国的颜面,还请太子殿下明察啊!”
任齐这一举动让太子和白脸宦官都愣住了,杨行墨手里的奏折都没握住掉在了地上,过了良久,杨行墨才幽幽地说道:“任齐,你这是在做什么本宫何时说过要治你的罪了,本宫此次叫你来是为了夸许你的,难不成你也认为本宫是畏柔然如猛虎之人那你也太小瞧本宫了吧!”
“啊!”任齐惊讶地抬起头,嘴巴张得老大,杨行墨的这一番话着实让任齐没有反应过来。
“好了,快起来吧!看样子是本宫把你吓着了!”杨行墨看着任齐这副模样,也是有火发不出来,直接挥挥手让他平身。
“高阳,给任将军赐座吧!”
原来白脸宦官名叫高阳,此人是太子最为信任的宦官,据说身手了得,所以担任东宫御马监总领太监,所谓的御马监就是东宫管辖太子亲军的一个衙门机构,天策上国的太子有属于自己的军队,被称为东宫八卫,每个卫大约三千人左右。
也就是太子直接统辖的兵马就有两万四千人,而御马监总领太监则是这两万四千兵马的统帅,足可以看出太子杨行墨对这个高阳是极度信任。
坐下来的任齐也是一丝不苟地端坐着,看得杨行墨是哭笑不得,他放下手中的奏折,走下桌案,来到任齐身边,拍了拍任齐的肩膀,宽慰着说道:“任将军,你不要如此紧张,此次本宫让你来,不是为了怪罪与你,而是要奖赏你,当时渭水桥边发生的一切本宫都已经知道了,确实是柔然使团过分了,你做的很对,维护了我天策上国的颜面,而且本宫听说,任将军在东辽曾大败柔然阿史那部,本宫对此很感兴趣,只是当时没有详细的军报传来,对于其中的详情,本宫不得而知,不知任将军可否告知”
“太子殿下想听,下官定当知无不言,只是此事并没有传言中说的那么光彩,当时下官率兵于辽河与柔然阿史那部数万铁骑对峙,处处落于下风,最后柔然大军强渡辽河,下官所率东辽军根本无力抵挡,最后只得放弃辽河防线,退守和龙城,但是即使是这样也差点丧命于柔然人箭下,若不是后来北辽王及时率军杀到,恐怕此时下官已经没有机会可以在这和太子殿下说话了。”
杨行墨点了点头,说道:“这事本宫也听说了,不过能以不到三万刚组建的兵马抵抗柔然数万铁骑那么久的时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说任将军还是有点本事的。”x
“太子殿下过奖了,不过能得到太子殿下的赞誉,这也是下官莫大的荣幸!”
杨行墨冷笑一声,随即又叹息了:“我天策上国立国数百年,北方蛮族都是被我们汉人军队追着打,可是为何到了如今,情况却有如此反转,边疆时时告急,狼烟不断,与柔然作战,不论是藩国的军队还是朝廷的官军,都是胜少败多,这到底是怎么了任齐你在东辽也有几年了,你可知道这其中的原由”
任齐此时在心中叫苦不迭,敢情把自己拉回来就是问我这事的,这那是好回答的,但是看着杨行墨一本严肃的神情,任齐也知道如果想三言两语糊弄过去也是不可能的。
思前想后之下,任齐对杨行墨说道:“太子殿下,从东辽到长安这一路上有许多人都问过这样的问题,下官也曾试着回答过,但是少有人对下官的回答满意,今日既然太子殿下这么问了,下官就之前的回答整理后来告知殿下。”
“好!”杨行墨拉过来一把椅子坐到了任齐的面前,说道:“你尽管放心大胆地说,本宫愿闻其详!”
“太子殿下说了以前都是汉人军队追着北方蛮族打,但是现在情况却变了,那是因为柔然一直在变强,而我们汉人却一直在原地踏步,这里下官指的是在军事方面。”
这个回答很新颖,是杨行墨从未听人说过的,于是他说道:“继续说下去!”
“柔然人善骑射,汉人善步阵,这一切在以前是没有什么的,因为即使柔然人射术如何精湛,但是他们分为大大小小的部落,一个部落顶破天也就有万余人的兵马而已,而且他们不善炼铁,武器装备质量极差,虽然汉人少马,但是面对一个或几个部落的兵马根本不足为惧!”
东辽左相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东辽左相请大家收藏:东辽左相。
x
四百三十六章 茅塞顿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柔然人逐渐掌握了我们汉人的炼铁技术,开始创立文字,编纂法律,学习借鉴了汉人的条例法律,直到现如今柔然人开始紧紧团结在一起,成立了柔然汗国,共举柔然大可汗,形成了像我们天策上国一样的一个整体!”
看到杨行墨两眼放光,任齐有些担心,于是试探性地问道:“太子殿下,您有在听吗”
“我一直在听,你继续说下去,不要停下来,知道说完为止!”杨行墨神情很严肃地说道。
任齐不敢违背他的意思,连忙继续说道:“如今柔然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国家,文字也被创立出来,由此可以这么说,我们汉人甚至不能在称呼柔然人为蛮族了,他们与我们汉人的区别只是生活习性不一样罢了,其实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杨行墨突然打住了任齐的话,问道:“此话怎讲”
“柔然人已经形成了和我们汉人截然不同的文化,这就意味着我们汉人很难在同化柔然人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文化认同感,两家若能相安无事还好,但是就眼下的情形来说,这一点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了,两种不同文化的族群靠近在一起生存,矛盾是必然存在的,而解决矛盾最直接到办法就是战争。”x
“但是这样不同文化族群之间的战争是极其残酷的,往往都是长久的,你死我活的国战,也就是天策上国和柔然汗国之间的战争迟早有一天会大面积爆发,而且最后只能有一家存活下来,不过就眼下的情况”
任齐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杨行墨知道了任齐的意思,他只是问道:“柔然人果真那么可怕吗”
“太子殿下,可怕的不是人,而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冲突是必然的,不过是双方之间的强弱对比是此起披伏的,以往柔然人的炼铁技术已经各项制度都不及我们汉人,所以我们才能够压制住柔然,但是可惜的是当时没有能彻底解决这个祸患,以至于现在柔然开始崛起,我们汉人原有的优势不复存在,而柔然人在弥补了原有的劣势后,他们天生的优势开始更加明显的显露出来。”
“柔然人是游牧民族,以游牧为生,所以他们极善与骑射,与步兵相比,骑兵就是无敌的存在,尤其是在平原地区,可以横冲直撞,在训练有素的步兵方阵在骑兵的冲击下都很难坚持,而且自从柔然汗国建立后,柔然大可汗作为柔然的最高统治者,可以征调各个部落的兵马,往往一次就是出动二三十万骑兵加上无以计数的步兵,据下官的估算,整个柔然汗国最多可以凑出五十万铁骑,这种阵势的骑兵队伍,岂是塞外藩国的几万兵马能够抵挡得住的!”
听完任齐的话,杨行墨在那沉思了许久,过了还一会他才抬起头,望着任齐幽幽地问道:“那要你说我们天策上国该如何应对柔然呢”
任齐摇了摇头很无奈地说道:“眼下短时间内想要逆转双方的态势,几乎是没有可能,下官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如今的天策上国完全是处于下风,这样的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同理想要逆转态势也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那眼下我们天策上国可以做什么”杨行墨不甘心地问道。
“攘外必先安内!如今虽然天策上国面对柔然是处于劣势,但是我们汉人的底蕴还是在的,柔然现如今想要大举进攻我们天策上国,即使其可以占一时的便宜,但是却无法彻底拿下天策上国,不过若是此时我们天策上国内部出现了问题,这就另当别论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也不用说下去了!”杨行墨知道任齐指的是什么,也知道如果自己再问下去的话,任齐也不会回答了,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尖锐了,任齐他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所以杨行墨又换了一个问题继续问道:“绕过眼下的问题不说,如果我们天策上国想要逆转态势,长远的方向该怎么去做呢”
“除非我们汉人再次占领先机,就像是我们汉人掌握炼铁技术而柔然人没有这个样子,也就是说我们汉人要找到可以完全克制柔然铁骑的法子!”
这时一旁的高阳忍不住了,说道:“骑兵克制步兵,还能有什么克制骑兵呢难不成让我们汉人骑着老鹰不成”x
杨行墨瞪了高阳一眼,高阳自知自己多嘴了,随即低下来头不在言语,杨行墨拍了拍手,这时几个宦官端着盘子走了上来,杨行墨打开盘子上盖的步对任齐说道:“为了奖赏那日你的行为,这是给你的赏赐,你收下吧,今日你说的话,本宫会记在心里的,你放心,东辽国左相一职,本宫先给你打个保票!”
“下官谢过太子殿下恩典!”
当任齐走出太子东宫时,发现杨行熙早已等候在外,看着杨行熙焦急的样子,任齐赶紧上前。
见任齐安然无恙地出来了,杨行熙不免松了一口气,但是还是好奇任齐到底在东宫经历了什么,于是问道。
任齐实话实说,听完后杨行熙望着东宫的大门,自言自语地说道:“这天策上国的储君也不是好当的。”
“高阳,你觉得任齐此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x
面对太子的这一突然发问,高阳只得实话实说道:“殿下,奴才以为任齐此人是个人才,可以说是个大才,就刚才的问题,奴才也跟着殿下听过无数的答案,唯有这一次觉得茅塞顿开,如此年纪竟然把问题看得如此透彻,奴才很是佩服!”
“哼!高阳,你可是很少夸人的,不过正如你所言,任齐今日的回答很让本宫绝望,但是又给了本宫一丝希望,因为他让本宫终于明白了问题的原由,哪里是什么军备废弛,将领士兵不堪战,真正的根源得不到解决,做再多都是无用之功!”
东辽左相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东辽左相请大家收藏:东辽左相。
四百三十八章 平平无奇
“你是说太子召见了任齐”司马南风一脸不相信的表情说道。
这时一个跪倒在司马南风面前的小宦官轻声细语地说道:“回皇后娘娘的话,确实如此,昨天太子殿下于东宫正殿召见任齐,但是当时只有东宫御马监总领太监高阳在身边伺候着,其他人都无法入内,所以太子殿下和任齐到底说了什么也就不得而知了。”
“好了,本宫知道了,你先退下吧,太子那边若是再有什么异动,立马前来禀报!”
在打发走那个宦官后,司马南风心里总是觉得很不安稳,于是便命人前去东宫将太子召来。
“母后,您这么匆忙将儿臣叫来,可是有什么急事”杨行墨不解皇后为何急着召见自己。
“也没什么事,就是听说墨儿这些日子一直在忙碌国事,还要操劳这陛下的寿典,担心你的身子吃不消,于是特意给你熬了燕窝粥,来给你补补身子,要我说这还是身子最要紧,许多事情都可以交给那些大臣们去做的。”x
杨行墨笑着说道:“母后,有什么事就直说吧,儿臣侍奉母后这么些年了,您是什么心思,儿臣还能不明白吗”
见自己的心思被太子给识破了,司马南风不禁尴尬地笑了笑,于是只得直接说道:“既然如此,那母后就直说了,听说你昨日召见了东辽国的任齐,可有此事”
“嗯,对啊,昨日儿臣命人将任齐传唤到东宫,因为儿臣有些问题想要请教一下他,所以昨日儿臣和他交流了许久,为此事十三弟还担心了好久以为是儿臣因为柔然使团的事情要责怪于他呢!”
“哦!”司马南风很好奇,于是又问道:“墨儿有什么问题不明白,话说这长安城内有学识的大臣学士那么多,为何偏偏要找那个任齐”
“儿臣是想请教一些关于柔然的问题,因为任齐身为东辽的征西将军,常年与柔然作战,而且还曾大败柔然阿史那部,所以儿臣以为他对柔然的了解远比京城内的大臣们知道的要多。”
杨行墨于是将昨日他与任齐的对话又一字不落地说了一遍,最后又说道:“这个任齐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难怪十三弟在东辽那种苦寒不毛之地能够立足脚跟,他的这番见解是儿臣从未听起过的,但是又觉得甚是有道理。”
在杨行墨走后,司马南风又急召司马崇德前来,和他说起了此事,司马南风说道:“看来我们一直以来都想错了,杨行熙这个小子之所以如今能耐大了,原来是他网罗到任齐这样的人来辅佐他,原先以为奇怪,就赵武甲那个老夫子怎么可能会将杨行熙辅佐得如此之好,他的能力我们都是了解的,崇德,你可知道任齐此人”
司马崇德说道:“回娘娘的话,任齐这个人臣弟也是派人调查过的此人来历十分奇怪,他自称是自幼父母双亡,一直跟随一个叫做诸葛孔明的人学艺,如果任齐的话是真的,那么这个诸葛孔明可真是一个世外高人,任齐此人练兵、行军、作战、筑城、水利等是样样都会,虽然不是很精通,但是其每次都让人耳目一新的法子,确实是一个人才!”
“这样的人不能为太子所用,反而是辅佐杨行熙这样一个贱种,那可真是暴殄天物,来人啊,出宫一趟,将那个任齐悄悄带来,本宫倒要见识一下,这个任齐有多大的能耐!”
站在教坊司官办青楼的门口,任齐脑海里已经想象出待会会是怎样美妙的画面了,昨天被太子打扰了好事,今日怎么也要弥补过来,正在任齐要迈步进入青楼大门时,一个面容白净,但是岁数有五十多岁的老家伙再一次拦住了自己。
看着这人干净的面庞,任齐知道此人也是宫中之人,心中不由得觉得不妙。x
果然在这个老宦官身后站立着四个身强体壮的彪形大汉,眼神不善地看着自己,任齐咽了咽口水,随即转身就要离开。
“任将军请留步,有一个人要见你一面,还请任将军跟随老奴移步吧!”老宦官面容可掬地说道。
任齐忍不住讪讪地笑道:“嘿嘿,这个不知是哪位贵人要见下官,今日还真是不凑巧,下官突然想起还有要是去办,这就失陪了!”
说罢任齐转身就要走,但是还没有迈出一步,任齐就被一把抓住,回头一看一个大汉正狠狠地盯着自己,而那个老宦官则依旧笑呵呵地说道:“任将军,你也不要为难老奴了,还是老实地跟我走吧,否则大家都很难看!”
然后老宦官对任齐身后那几个侍卫亲军说道:“你们回去转告东辽公,就说有人要请任将军到宫中一趟,还请东辽公莫要担心!”
和上一次一样,任齐被人带着在偌大的皇宫中带着到处转,本就方向感极差的任齐很快就不知道已经到哪了,就在这时一个偌大的宫殿出现在任齐面前,还未来得及看清宫殿的牌匾,任齐就被带进了宫殿之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