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名门天姿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紫苏落葵
“是。”李承乾恭敬地站起身。
李恪立马上前,对父亲与兄长行了礼。
“我父子三人不必多礼。”李世民很随意地挥挥手,瞧了瞧天空,说,“今日天气不错,我父子三人就在这里坐坐。”
“是。”李承乾与李恪齐声回答,而后搬来垫子,恭敬地坐在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便询问李恪可用了饭,他来这东宫就饿了,便没等他,径直与太子用了饭。李恪连忙回答方才去了蓬莱殿看母亲,已经用过放了。
李世民点点头,就在这院落里,很严肃地直接切入话题道:“恪儿,你与你大兄的事,你大兄都告诉我了。”
李恪不由得看了看太子,李承乾笑着点了点头,说:“从前,我们瞒着是怕父亲分心;后来,我们瞒着,是想把那些坏人都揪出来,再告诉父亲。可经过你被弹劾,还被盖上谋反的帽子,为兄就觉得我们之间的事该告诉父亲。不让父亲困扰,而且关键时刻,父亲信任你,信任我,才能保住你我。”
“大兄考虑周详,为弟万分感谢。”李恪对李承乾拱手。
“三弟,你莫说这等话。自小,咱们就秉性相投,且并肩守护我们的家人。如今,我虽是太子,但却依旧是你大兄,





名门天姿 分卷阅读761
任何时候,守护我的弟弟都是应该的。”李承乾很是诚恳地说。
“多谢大兄。”李恪看着李承乾诚挚的眼神,心潮起伏。
前世里,他与李承乾并不亲近。没有过多的交情,因了高阳的缘故,对前世里的李承乾知晓一二,只知他性格乖张。而这一世,一切都不一样了。
首先,李承乾并没有如同前世那般出生在承乾殿,更不是武德年间生的人。如同他的出生日子提前了,就连李承乾也出生在大唐还没正式诞生前。那时,爷爷还没起兵,他的外公还是帝王,母亲还是隋朝公主。李承乾诞生在太原的一所小宅子里,不久后,大约是大业十五年,他亦诞生。
那时的隋朝,已岌岌可危。母亲预见了隋朝的败亡,又得了外婆的训示,暗示她与杨氏无关,让她一心侍奉夫君方为上策。于是,母亲诚心礼佛,甘愿将正妻位置交给了长孙氏。但长孙氏不管是哪一世却都是宽厚良善之人,待母亲与他都极好。
承乾是长孙氏一手教出来的孩子。与前世里不同,这一世的承乾因不是一开始出生就显赫为秦王之子,而只算作富贵人家的三房长子。三房又一直被别的房欺负,他懂事得早,又真正继承了长孙氏的良善。他常常以兄长自居,遇见危险,第一时间就挡在家人的面前。
李恪被人暗害推入水塘,大病一场起来后,李承乾就格外留心是否有人暗害他。有好几次遇见李建成的那几个孩子挑衅。李承乾都是直接挡在他面前,安慰他说:“三弟别怕,有大兄保护你。”
这样的次数多了,李恪心里也柔软了几分,想着这一世不一样了。前世里,李承乾的命运悲惨。而今,他对自己这样好,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既然知晓他的命运走向,那么,就好好帮他一把吧。
就这样,在又一次面对堂兄们的挑衅与欺侮时,李恪站到了他的身边,与他并肩作战。久而久之,兄弟俩感情越发深厚,李恪也有意无意地点拨,为他铺路。
那时,他就想:自己只要找到阿紫就好。而另一方面,他要保住家人,还要保护李承乾这个大唐太子,让他成为天下无可争议的帝王。
他敬重李承乾,暗地里保护他。李承乾也待他极好。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便他成了太子,也是一直思量着保住他。
因此,看到李承乾诚挚的眼神与神情,那一声“多谢大兄”真是发自肺腑。
“三弟,莫要见外了。”李承乾有点不高兴。
李世民在一旁瞧着这一双孩儿,常常舒了一口气。这手心手背都是肉。
过去,他时常忧心他喜欢的两个孩儿会因为权力而走上自己与建成的老路。
因此,他常常敲打李恪,有意无意地试探李恪,想着若是发现苗头,他就趁早给他掐灭,以便于保住他;对于承乾,他则是有意无意地强调他在家是男人,是长子,要保护自己的家人,保护好弟弟妹妹,在外则是天下的太子,未来的天子,要保护好大唐黎民百姓。
如今,他发现自己的担忧实在是没有必要。看着自己极其喜爱的孩子,心里真是舒坦。
“谨遵大兄之意。”李恪依旧行礼。
李承乾大手一挥,笑道:“老三,你别装了啊。你那点破事,我都告诉父亲了。你平时跟我一道可不是这样的。”
李恪显然没想到李承乾说得那么细致,也是惊讶地“啊”了一声,很是尴尬地看了看父亲。李世民哈哈大笑,道:“你们兄弟俩啊,挺有意思的。”
“父皇。”李恪耷拉着脑袋,还不忘偷偷瞪一眼李承乾,意思是说你怎么不早告诉我这事。
“喊什么父皇,在这里喊父亲就是了。”李世民甚为欣慰,心情大好。
“是,父亲。”李恪喊。
李世民也不说别的,径直说:“恪儿,我今日叫你来这里,是有件事想听听你兄弟二人的意见。”
“是。”兄弟二人一听,知晓父亲这是有大事商议,两人不禁正襟危坐。
李世民看两人神情姿态,赞许地点点头,才说:“高士廉搜集了证据,让魏征带进来,参了一本,涉及了剑南道、山南道大大小小的军队官。此番涉及面甚广,让我也始料未及。此事若是处理不当,怕引起蜀中哗变。但这事,实际上也是个机遇,正好可将蜀中军队与官场清理一番。”
“正是如此。”李承乾点头,李恪也轻点头附和。
“只是不知父亲有何打算,派何人来彻查,来整理?”李承乾询问。
“此事是魏征替高士廉递的奏折,这负责调查的人必定有魏征。其次,既是军队与官场,定然还要有吏部与兵部的官员。吐谷浑那边最近按兵不动,我想派柴绍过去镇守,让程知节老将军参与调查此事。程知节老将军嫉恶如仇,不畏权势,却又心细。有他在,旁的人不敢造次。另外,也要大理寺介入。”李世民先说了常规人选。
“父亲考虑周详。这些人都是朝中重臣,又多是领军奇才,在军中威望很高。有他们处理,定能稳定军心,又能彻查此事。”李承乾连忙点头赞许。
李世民没回答李承乾,只继续说:“承乾,此事虽风险大,却也是个历练的绝佳机会。为父思量再三,觉得这一次的调查,就由你来主导。”
第六百二十章考验
李恪与李承乾顿时吃惊,两人不可置信地看着父亲。
李世民扫了两人一眼,道:“这什么表情,没出息极了。”
兄弟二人很是尴尬,咳嗽两声。李承乾率先开口,道:“父亲,我也很想分担此事,然孩儿不曾在军中历练,对军中门道不清。再者,此事干系重大。方才,你也说了此事弄不好,会引起蜀中哗变。”
“是呢。父亲,大兄不曾参与军中事务,到底生疏,此事关系大唐国祚。北地本就不安分,这连续两年天灾,若是蜀中再生事端,我怕”李恪也说。
在此时,他是断然不能依靠前世的经验的,这一世已经不一样了,将来会如何走向,他心里也没底。
因前世里,剑南道与山南道军中大换,是到了李治执掌朝政后。而今,没想到在贞观初,就出了这样绝佳的机会。说来说去,这机会似乎还是阿芝创造的。因了阿芝的缘故,牵扯出了不少人。他顺藤摸瓜,就掌控了许多的证据,包括有些前世里没发掘出来的证据。
尽管证据非常充分,足可以让剑南道与山南道的官场军队被连根拔起,但如今大唐初年,根基未稳。李建成的余孽还到处活动,这个节骨眼上,剑南道与山南道的事,肯定要




名门天姿 分卷阅读762
妥善处理的。父亲将这样一件事交给不曾军中历练的太子,这实在是儿戏。
因此,李恪跳出来反对。
李世民扫了他一眼,反问:“你反对,难道派你去?”
“父亲,不可。”这回出声反对的是李承乾。
李世民瞧着他,问:“照你三弟所言,定然要派个懂军队门道的去。他这几年化身阿念领兵的事,太子你也是知道的。”
“三弟乃将帅之才,兵法如神。若是他来主导这次的调查,定是好的。然而,作为他的大兄,我要保护他。”李承乾没有明说。
“是呢。父亲,孩儿刚出使突厥回来,还没休息够呢。再者,我与大兄还有暗地里的敌人要揪出来。再者,若是我来主导这次调查,朝中有些人可能会心生异端,异想天开。比如,我刚在突厥一箭三雕,这会儿又让我沾染军队。就是大兄不乱想,那些朝中重臣也会乱想的。”李恪诚恳地说。心里却是腹诽:好久没好好陪阿芝了,他才不要这些繁琐的事了。
“父亲,三弟说得对。更何况,他蜀王府有个侧妃是萧氏。而今,剑南道上可有不少是出自兰陵萧氏。这也得要避嫌。”李承乾立马又找到一条。
总之,他就是不能让老三去冒险。更何况他知晓老三特别懒,若他不帮,回头就该埋怨他了。
李世民看着俩儿子,忍不住笑着问:“你们的意思是你们俩都不去?”
李恪兄弟二人面面相觑,李承乾清了清嗓子说:“父亲,三弟是断不能去的,会给他平添许多事端。”
他想的是若父亲非得要一个儿子,那他就勉为其难地去吧。谁让自己是长子,是太子,是父亲的儿子,是大兄呢。他断然是要护着三弟的。
“老三肯定不能去。”李世民淡淡地说,随后伸了一个懒腰,看着李承乾说,“至于你,大唐太子,未来君主。这军队这块儿是肯定要执掌的。难道你想要旁人为你执掌军队?”
“可是,天下军队”李承乾说了一半。
李恪已警觉起来,忙打断李承乾的话,问:“父亲,你的意思是说要,要亲自执掌兵权?”
“刀在自己手中好,还是在别人手中好?”李世民反问。
“这么说,父亲是接受了秦大将军的方略了?”李承乾也满是惊喜。秦大将军的方略是李恪去将军府找的,然后他私下里递给父亲的。
“秦大将军乃李家恩人。再者,他品行高洁,心中所怀皆家国天下,毕生所学都想的是为天下太平尽一份力。如今,这治兵方略实在是好,我为何不接受?”李世民很严肃地说。
若这世间,非得要找一个人让他来佩服。那么,就只有秦叔宝了。
“父亲既然有了决断,想必胸中已有丘壑。只是万不可激进。毕竟世家大族根深叶茂。”李恪认真地说。
“恪儿放心,为父不是按捺不住的人。今日的话就是我们的闲谈,切不可传了出去。”李世民说。
兄弟二人很是严肃地向父亲保证。李世民捶了捶腿,看着两个儿子,说:“此次,是最佳机遇。承乾,不要怕。”
先前,李恪反对李承乾去,是因为此事事关重大。如今,父亲已在着手潜移默化进行军事改革,而且这就是开刀的事。李承乾作为未来的君王,必须要亲自参与。
因此,他上前一步,端端地对着父亲跪下,道:“父亲深谋远略,是孩儿方才考虑不周。此事,确实是最好的机遇。”他说到这里,又瞧着一旁的承乾说,“大兄,你要去。我会暗地里待命,帮助你。就像你护着我一样。”
“承乾,你三弟熟悉军队的事,他既说暗地里待命,你就不必太担心。”李世民也安慰。
李承乾点点头,道:“父亲,三弟,你们放心,此事,我定然全力以赴。”
李世民很是满意的点点头,李恪则是忧心另一件事说:“父亲,此事干系重大,魏征不曾领兵,程老将军是深谋远虑,但脾气也火爆。儿子觉得还是欠缺点什么。”
“哦?欠缺什么?”李世民听到李恪这么说,他倒是来了兴趣,想要考考这俩儿子,到底有多大能耐。
“儿子认为是欠缺一个真正做事考虑周详,且十分公正的人。”李承乾接了话。
然后,兄弟二人不约而同想到一个人,便是对视一眼。那一眼,兄弟二人都了然于心。
李世民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乐呵呵的。他这个做爹的做得真成功啊。
“这样的人,怕是不太好找。”李世民假装忧心。
“父亲,您不是说秦大将军正是公正之人么?他考虑事情都是从家国天下出发,而且军队改革是他提出来的。”李恪建议。
“可他辞官归隐了。上一次去迷途山探路,就是我做得对不住人家了。”李世民叹息。
父子三人顿时陷入了困难境地。一时之间,三人都没说话。周围鸟儿鸣声上下,日光正盛。
“我听说,秦大将军从迷途山回来后,身子骨比从前好多了?”李世民忽然开口,瞧着李恪问。
李恪点头,道:“我还没去瞧过,但早上碰见秦铭,说感谢我和九姑娘的安排,他父亲身子骨大好。秦铭是个实诚的,断不会说谎。”
“他是真正的军事奇才,挂靴归隐,总觉得是我这帝王容不得人似的。”李世民感叹。也有点瞧不上当初自己的一念之私。
“父亲,是秦大将军身子骨不好,你莫要自责。”李承乾安稳。
李恪却是径直说:“反正大兄作为太子,学兵法,了军中事,这是必须的。我瞧着太子府的几个老师都不顺眼呢。”
他言下之意可聘请秦叔宝去太子府做老师。李世民一听李恪这样想,心里也是乐呵:果然,自己的儿子真是不凡,这才十来岁,就考虑周详。
但他面上却是很惊讶,问:“太子府几个老师如何不顺眼了?”
“如何能顺眼呢?你瞧太子太傅。”李恪撇撇嘴。
“李老先生可是大儒。”李世民斥责。
李恪摇摇头,道:“他大儒不假,然而终归是老了,做事难迂腐可笑,不知变通。教一教小儿认字还好,如何能继续教太子呢?并且,我听闻他最近身子骨也不好,总是生病。大兄正需人指点时,他这总生病也不是办法。”
“李太傅总生病?”李世民很是讶异。在他印象中李纲虽年迈,但身子骨一向没毛病。
“最近总是生病。请了好些有名的大夫来瞧了,也只说是身子骨老了。”李承乾回答。
“再




名门天姿 分卷阅读763
者,他也不吉利啊。”李恪嘀咕。
李世民却是听见了,问:“恪儿,你说什么呢?”
“听说李太傅教过大伯父,教过我外祖父的兄长。”李恪说。
李世民当即就变了脸色,细细一想:可不是么?前朝太子杨勇就是李纲教的,最后被废了;自己的兄长李建成为太子时,是李纲教的,然后被废了。如今
他不由得看了看李承乾,李承乾也是蹙了眉。
“反正儿子觉得他不行。这跟怪力乱神没关系,儿子就是觉得连续两任太子都没教好,他定然也是有责任的。文学大儒又如何?治国的事,他还能比得过父亲,比得过魏征,房相他们?领军的事,他就更不能了。”李恪这会儿也大胆,径直就说了。
反正他看到李纲就不舒服。这人书是读了不少,然而迂腐可笑,不过纸上谈兵。难怪教了三个太子,都让人家被废了。是的,若是加上前世李承乾被废,那李纲还真称得上是太子杀手,太子府的丧门星。
如今,他既是愿支持李承乾上位,就决不能留着这个丧门星。
“这样呀,李太傅身子不好。太子你就安排安排,让李太傅颐养天年吧。逢年过节,差人瞧一瞧,也不失了师生一场的缘分。”李世民大约也觉得李承乾说的在理,顿时就替李承乾想了个办法。
“父亲,这事怕不成啊。当初是你下的旨意。怕大兄去处理,旁人会有意见。”李恪说。
李承乾也点头。说实话,他真的有点怕李纲这里嗦一大堆的老头。要他自己去处理,可真是得绞尽脑汁了。
李世民见老三处处护着太子,心里很是高兴,便当即说:“是父亲欠妥贴,等下午我就下旨,让李纲回去颐养天年,并且派尚医署去会诊。同时,父亲在先前为你定了魏征为太子太傅,等这边谈完,你就去拜见魏大夫吧。”
兄弟二人一听,都知晓父亲早就胸中有丘壑,方才的一切不过是考量二人。两人顿时汗颜,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父亲,你这是考我们呀。”李承乾小声问。
李世民摇摇头,说:“李纲的事,我确没想到。我只想到了让你能顺利去完成此次的调查。”
“因此,父亲为儿子定了魏大夫作为太子太傅?”李承乾很是感激。这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感觉可真是好。
“除了魏大夫为太子太傅,父亲应该还想请秦大将军。”李恪顺着方才的话思索一下,便得出这结论。
李世民赞许地点点头,尔后又发愁说:“我正有此意。然而,秦大将军情况特别,我答应人挂靴归隐,如今人才挂靴几天,我又下旨,实在不妥帖。”
“那就大兄自己去请教了,虚心请教。就算没师徒名分,也有师徒之实。”李恪说。
“我也这样想,三顾茅庐也是美谈。”李世民笑着问李承乾,“承乾,你可愿意?”
“求之不得。”李承乾笑道。
“若能让他对你倾心相助才好。”李世民还是有些担忧。秦叔宝这人太过家国天下,太过正直。这也是很头疼的事。
“父亲,我是去学本事的,这种事不必强求。”李承乾讪讪地说。
“我听说秦大将军的二儿子秦铭,也是博学多才。”李世民提醒。
“是呢。在左屯卫军中,是个小校尉。”李承乾回答。
“那你看看东宫还有没有什么合适的职位,你先将秦铭调进东宫。”李世民帮儿子出主意。
李承乾一听,立马就说:“有个空缺,是东宫左千牛。”
“这原来是谁?因何空缺?”李世民很是好奇。
“原是贺兰楚石,前日里东宫进了贼人,他受了伤,一时半会儿也来不了。”李承乾回答。
他上次在柴府听那王谢说贺兰楚石面相不好什么的,他心里就疙疙瘩瘩的。再加上,当时,独孤先生虽没说话,但也似乎很不喜欢贺兰楚石。他就一直想着将贺兰楚石换了,如今算是逮着机会了。
李世民一时没想起来,李恪提醒:“就是侯君集的义子。”
“哦,原是他呀。”李世民恍然大悟,随后蹙眉,道,“承乾,你此事处理得太急躁了。”
第六百二十六章论议
切李世民只当是李承乾急切想要安置秦铭,考虑不周,要让秦铭顶替贺兰楚石的位置。他可不知李承乾早就想将贺兰楚石换了。
王谢那日忽然提起贺兰楚石,说贺兰楚石面相不善,恐给东宫带来祸端。李承乾当然不会凭借王谢的一面之词就判定贺兰楚石的事。因此,王谢那日说出贺兰楚石面相不善时,他刻意看了看独孤思南。独孤思南未置可否,只斥责王谢鲁莽,并没有说他瞎说。
李承乾觉得内里大有文章,这贺兰楚石定有什么问题。于是,派了人暗地里查探王谢的底细。查来查去,王谢的底子干净得很,唯一的一点可疑就是他与秦叔宝一家以及杨氏阿芝走得比较近。
“杨氏阿芝?”李承乾很是吃惊。
探子面无表情地回答:“是的,太子。这王谢平素与秦叔宝是忘年交,经常陪秦叔宝下棋。杨氏阿芝来到长安,一开始就住在秦将军家。两人最开始见面,还打了一架。后来,似乎是惺惺相惜。前次,杨氏阿芝去大将军田庄,还与王谢密谈了。原本王谢是一直在四处求人带他一并出使突厥,因了杨氏阿芝找他谈了一个下午,他就主动去担任独孤先生的贴身护卫了。”
“看来杨氏阿芝很信任他,而且他应该是个了不得的人才。”李承乾下了这样的结论。
“属下不知。”探子据实以答。
东宫的暗探们都只会据实以答,不会添加任何个人情绪,更不会添加任何结论性的说辞。
李承乾对于探子办的事很是赞赏,便让他退下领赏。而他自己则是将这些事前前后后地琢磨了许久,他最后认为王谢所说的话绝对是旁人的意思,比如秦叔宝,又或者是杨氏阿芝。但不管是这两人中的哪一个,说这话定然不会害他。
秦叔宝品行高洁,天下皆知。若他说贺兰楚石不好,那定然是不好的。非常客观公正。
杨氏阿芝是老三的准媳妇,又是自己未来的小姨子,也断然不会害他。
因此,他就暂且将王谢这边放下,遣了人认真地调查贺兰楚石。这一调查,简直是触目惊心呀。贺兰楚石作为东宫千牛,是太子的贴身侍卫领导,算是太子的亲信。许多想要巴结东宫,想要向东宫示好,又苦于没资格找太子的人,便去找太子的亲卫们。而贺兰楚石就是利用




名门天姿 分卷阅读764
这种职务便利,私下里了许多人家的钱财。并且还跟人许诺,太子将来荣登大宝,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李承乾一边在主导独孤思南寻找宝藏一事,一边彻查贺兰楚石。那一份又一份儿的调查卷宗送来,李承乾只略微翻看一下,问调查的探子:“可有证据?”
“证据确凿。”探子回答。
“你且退下。若是此事,泄露半个字,你知道后果。”李承乾冷冷地说。
自此,他终于明白这王谢、独孤思南怕是知道了些什么,才用“面相不善”来提醒他。尔后,他就在想着如何将贺兰楚石调离东宫。
1...229230231232233...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