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纺织厂花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秋十八
珍珠弄的邻居们,已经一个星期没





重生纺织厂花 分卷阅读42
看《加里森敢死队》,生活都觉得没什么乐趣了,一见何玉华出院,兴奋得像过年,知道何家的电视机又可以搬出来了。
凌水成偶尔也还凑在人堆里,但总是坐得远远的,并不到前边来。
也有人好奇地问:“秀珍,玉华是不是跟小王谈恋爱啊?”
王秀珍得了何小曼的授意,大耍太极:“小王?那是我们家老何的好兄弟啊,装电视机,装出感情来了呢。”
有哪家姆妈故意道:“我看小王相貌堂堂,又有学问,介绍给我二丫头不错啊。”
王秀珍脸一沉:“小王说自己还小,不考虑。”
惹得姆妈们哄堂大笑:“瞧瞧,这嫂子,替小姑子攥手里呢,生怕别人抢了去。”
何玉华和王欣就这样在大家的默认下不紧不慢地相处,偶尔,王欣也会请她出去看场电影,更多的时候是王欣隔三差五来何家走动。
转眼到了八月下旬,连刮了几场台风,珍珠巷的电视聚会变得时断时续。看惯了电视的邻居们开始惆怅,毕竟电视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分隔的一部分。
头一个上门开口的,就是胖大婶。
“何老师,最近工作没那么忙了吧,能不能拜托你个事啊……”
第37章第一笔启动资金
以前,珍珠弄的邻居们都叫何立华“何师傅”,自从“立华牌”电视机诞生后,称呼就不知不觉变成了“何老师”。
这说明了何家在珍珠弄的地位已悄然上升。而何立华嘴上不说,心里却感受到了满满的尊重。这个年代,到底还是尊重知识的。
“姚家姆妈不要这么客气,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何立华问。
“你也知道,我家老姚平时爱听个戏,看看新闻。你家电视机往外一搁,大家都喜欢看什么敢死队。老姚说,看来到底是自有自便啊。所以想来问问何老师,什么时候有空,能不能拜托你,帮我家也装一台。”胖大婶说完,立刻又很识趣的道,“当然我知道何老师工作挺忙的,要是没时间也没关系哈!”
开玩笑了,自家女儿的工作胖大婶如此上心,已经说定了十月份就可以进厂办手续,何立华心里头感激人家,正不知道如何感谢呢,就算工作忙,那也要忙里偷闲啊!
“这你就是太见外了。咱两家都是自己人啊,你又那么疼小曼,就怕你嫌弃我装的电视机简陋呢,到底不如商店里买的那么漂亮。”
胖大婶一努嘴:“漂亮是漂亮,价钱吃不消啊,何况还要票。看电视,不就图个屏幕上的人人嘛,又不盯着外壳看的对吧?”
何立华笑:“只要你不嫌粗陋,一句话的事儿。现在小王也常来,有他在,我更省心。”
真是一拍即合。胖大婶喜滋滋地回去,第二天就送了一百块钱过来,说算是订金。
何小曼替父亲算过成本,自家的电视机装配到好,大概笼共花了一百零点儿的样子,因为有些零件是何玉华从厂里拿的,没有算钱,往后要是都需要另行采购,还得多花十几块的样子,所以,全部成本大概在一百二十块钱。
“姚家婶婶一百五十块钱,不亏心啊。”何小曼掐指道,“有了王叔叔帮忙,爸大概得忙一个月的样子吧。”
胖大婶听说只一百五,开心得什么似的。商场里同样尺寸的电视机要三百七十几呢,一下子就省了两百多块。想想都美滋滋的,少花一大笔,看的可是同一个播音员。
“婶婶,你不许出去说啊。一听这么省,都来请我爸装配,还不得亏死。毕竟我爸也贴了人工啊。”何小曼咬耳朵,毕竟胖大婶家这电视机一装好,珍珠弄的邻居们肯定会陆续跟上,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胖大婶笑死:“你个小丫头,真是你爹妈一辈子老实,原来是机灵劲儿全在你这儿着呢。明白了,婶婶得了便宜,也不能卖乖啊。回头人家要问,我就说一百八十块……哦不,两百块。”
“哈哈,随便婶婶说,只要婶婶跟我统一口径就好。”何小曼给胖大婶削个梨,吃得她甜到心里。
不过,回头想了想,何小曼觉得两百块不好听。后世定价,最喜欢299啊,1999啊,这是个心理策略,最大的那位数,往往预示着整体档次。这是很有道理的。于是她跟胖大婶说定了,对外就讲是一百九十块,这样就定在了两百块之内,让人心理上好受不少啊。
何小曼自告奋勇地担任起采购重任。之前何立华装配的时候,何小曼在旁边也学了不少,起码各种零件是看了个一清二楚。白天何立华要上班,何小曼反正目前休息在家,正好干这个活儿。
见女儿如今做事有章法,何立华倒也放心,将一百块订金给了她。何小曼拿着十张“大团结”晃了晃,然后认认真真地在自己的小布袋子里:“这就是启动资金,咱家要开始发家致富了!”
王秀珍只当女儿又在开玩笑,取笑她:“哟,咱家小曼指不定以后要当‘万元户’了。”
这个架空的世界,一切都按何小曼认知里的那个八零年代稳步前进。改革开放从农村的分田到户开始,已经富起来了一批人,这些人是此社会最早的一批“土豪”,家中资产上万,史称“万元户”。
听母亲这么说,何小曼知道,她是玩笑。玩笑的意思,就是连梦想都算不上,都完全不敢做这个梦。
可是,“万元户”算什么,二十年、三十年后,资产百万千万都不敢称富,将将算个小康或中产吧。何小曼敢做这个梦。
“等我当了万元户,先给家里买一套商品房,咱们不住珍珠弄了。”
父母只当何小曼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笑而过。
没想到,何小曼一圈儿采购回来,何立华就没看明白:“这电子管怎么一下子买了这么多,我不需要这么多啊。”他只要装个胖大婶的电视机,买这么多不是浪嘛。
何小曼却胸有成竹:“爸,我给你算个账。单个买,一个五毛钱。一把买,就叫批发,你看,我两块钱,抓了一大把,人家都不数的。你看着吧,等姚家的电视机一装好,第三台、第四台,肯定接二连三的来。我要是这珍珠弄里的人,放着‘何老师’这么好用的,干嘛还要求爹爹告奶奶去弄票,再花一大笔钱去买电视机对吧?”
何玉华摇着扇子过来:“小曼讲得有道理。这叫批量生产,降低成本。”
何立华笑了:“所以吧,你看看玉华,跟小王在一起时间长了,讲话都有水平了。”
何玉华脸一红:“切,我本来就很有水平。骂战从来不输的。”
搞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对她的总结表示十二万分的赞同。反正,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小零件就由何小曼去批




重生纺织厂花 分卷阅读43
发市场淘,何玉华也不失时机地在厂里抓一把是一把。至于大件,那就接到一单买一波,不宜太冒进一下子投资太多。
何小曼特意从王秀珍做的手工里拿了个布袋子当自己的工作袋。又觉得布袋子不好看,自己拿了王秀珍的缝纫机,换了各色丝线,在白色布袋子上踩了几朵浅浅的荷花,配上宽宽的绿色荷叶,倒是很配这夏天的素雅。她就天天背着这布袋子,穿梭于各大批发市场。
比价、谈价,她是一把好手,几圈下来,批发市场的人都认识了这个袅袅婷婷的丫头。
“何小曼,又来啦。今天有两个处理的旋钮你要不要?”一个大叔喊她。
“为什么处理啊,坏的我可不要。”何小曼从来不掉坑里,大家都说她有二十八个心眼儿。但这心眼儿特别可爱,一点都不招人烦。
大叔大声道:“我还敢把坏的卖给你?怕你哭鼻子,哈哈。上面镀铬镀得不太好,影响卖相了。”
“我看看呢……”何小曼拎着布袋子晃了过去。
听到大叔喊“何小曼”三个字的时候,附近有个年轻人,猛然抬起头,跟着何小曼走了过来。
“何小曼,真的是你!”
“丁彦?”何小曼十分惊讶,“你怎么也在这儿啊,你也要装电视机?”
丁砚看她生动的样子,倒跟之前的清冷差别颇大,健康就是好啊。“没有,我不装电视机,我学的机电嘛,过来看看能不能淘些东西,总有用得上的。”
“哦,我爸给邻居装电视机呢,我来买零件。”何小曼觉得,跟一个名牌大学生说这些,都能说得响亮,真是为父亲感到自豪。
嗯,当然也为自己骄傲,毕竟这主意最早还是自己出的呢,哈哈。
“叔叔好厉害啊!”丁砚由衷称赞,毕竟这年头、这古城,别说会不会装,敢动这念头,就是一条好汉啊。
何小曼付了钱,将两个旋钮放进布袋子,正要跟丁砚继续说话,会计室的一个姑娘跑了出来:“你的包好漂亮啊,哪里买的?”
“啊,什么?”何小曼有点懵,顺着姑娘的眼神,才发现她说的是自己那个“采购袋”。不由笑道,“这不是买的,就是很普通的布袋子,不过上面的花样是我自己用缝纫机踩的。”
“真好看。比外头那些俗气的花样好看多了。那些机绣感太明显,好土。”姑娘一听是自己做的,又是羡慕又是失望,要回会计室。
何小曼灵机一动:“你要喜欢,我再踩一个给你好了。”
“那我要兰花,成吗?”姑娘开心起来。
“成啊,什么花都成,我不用现成的花样,踩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水墨画。”何小曼也明白,之所以姑娘觉得花样不俗,就是因为花样里带着水墨的飘逸与秀雅,少了机绣很容易带出的乡土气。
“那太谢谢你了。我每次背的包,同学一看就知道我是哪个百货店买的,太没劲了。这次肯定让她们看不出来。”
哈哈,原来在这个年代,爱美的姑娘们也是很不喜欢跟人撞各种的啊。
丁砚在旁边默默地看着一切,发现自己又要重新审视何小曼。这个女生,像一本怎么翻都翻不完的书,那么多秘密与宝藏,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
“丁彦!”何小曼想起了他的存在,“碰到你正好,我要把高一的书还你。”
“哦?用不上了?”丁砚记得,她是想跳级的呢,但是自己并没有去给她打招呼,于是婉转地问,“你是不是快开学了啊?”
何小曼将布袋子甩了个圈,开心的道:“对啊,你开学,我也就开学了。而且,我可以直接上高二呢!”
第38章在雨中
直接上高二!何小曼是怎么搞定的?丁砚无比震惊。
“你……难道我表叔这么好使?”丁砚以为是陈校长给了个天大的面子。
哪知道何小曼小脸一扬,很是鄙视:“切,你以为我非要靠你这个‘大侄子’的面子?我是自己考上的!”
“高二也能考?”丁砚是个按部就班的人,一切都喜欢按规则来,哪里想得到何小曼的大胆。
何小曼就知道丁砚想象力不够,笑道:“首先要够胆,我自己去跟陈校长申请嘛。反正不成功也没什么损失,但陈校长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参加高一的期末考。还要谢谢你那些教材呢,我复习了十天就考过了。”
“十天!”丁砚惊呼,“何小曼,你难道是个天才?”
何小曼摊摊手:“是不是天才我不知道,我倒是挺后悔没有直接要求上高三,说不定也能考过。”
丁砚被她的“狂妄”逗乐了:“不知天高地厚,碰一次运气已经很不容易了,还以为次次这么好运气。”
何小曼吐吐舌.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想都不敢想,还谈什么目标啊梦想啊,对吧。”
“所以都敢装配电视机了。”丁砚指指她的“工作袋”,“真是厉害了。我也有很厉害的女同学,不过,她们不会背这么好看的包。”
这算夸奖吗?
如果是十六岁的“何小曼”,也许会害羞,会不敢多想,又或者,也会偷偷地自作多情一番。但现在的何小曼不会,她有颗通透的心,尚未被尘世沾染太多,却又比“十六岁”要多了不少阅历。
现在的何小曼知道,丁砚这就是夸奖。他真的是个特别简单的人,甚至看得出来,没有怎么深入接触过女生。
“丁彦,能问问你父母是干什么的吗?”何小曼觉得,他应该出身挺好,至少也是书香门第。
丁砚一愣:“你问这个干嘛?”
何小曼再通透,也不会猜到丁砚的背景,还以为是自己交浅言深,有些不好意思:“哦,就是问问,觉得你好单纯啊。”
丁砚忍不住笑了。他都满二十了,被何小曼这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说单纯。
“切,说得你好像很成熟一样。”他竟然跟着何小曼说了个“切”,说完,还是很有礼貌地回答了何小曼的问话,“我父母……算是老师吧。”
何小曼嫌弃:“真是不爽快,老师还有‘算不算’,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嘛。”
“就是,以前是老师,现在不教课了,那种……”他说得怯怯的,总觉得自己欺骗了何小曼。其实,父亲丁佐民和母亲高萍,说起来还真的都是教师出身,现在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岗位而已,所以严格说起来自己也不算欺骗吧。他就如此安慰着自己。
何小曼却以为自己理解了:“哦哦,当校长了?还真的是书香门第,连表叔都能当科技学校校长。”
丁砚也不再解释,怕越解释越乱。二人从批发市场出来,一起向公交车站走去。哪知,外头已经风云突变,刚刚还骄阳似火,




重生纺织厂花 分卷阅读44
一转眼已是乌云黑压压的袭来,天色暗沉了下来。
“我的天,这不是要下雨吧!”何小曼惊呼着,拔腿就向车站跑。
车站有些远,大概离了有两三百米,丁砚在后面喊:“别跑,当心车子!”但哪里喊得住何小曼,望着何小曼敏捷的身影,丁砚不知哪来的冲动,竟然也撒腿就狂奔起来。
天知道,丁砚一直都是温文尔雅的美少年,哪有如此没形象的时候,当街乱跑,嘴里还大喊着:“当心,当心!”
到底身高腿长,一路“当心”着,一路追赶着,还是跟何小曼同时跑到了公交车站。
“你跑得好快啊!”丁砚话音未落,豆大的雨点已经落了下来。
“真的下雨了!”何小曼喊道,却不知为何,竟然心情特别畅快,难道是疯狂奔跑了一回的缘故?
见她居然不躲雨,丁砚急了,也顾不上男女有别,一把牵住何小曼的手,“去屋檐下躲躲!”也不管她是不是同意,拉着她就跑到了站台后的屋檐下。
屋檐下的空间很窄,只有一尺多一点的深度可容他们避雨。
何小曼将背紧紧地贴在砖墙上,开心地望着屋檐外的雨丝:“你看,现在我们都是被屋檐疼爱的人。”
如此诗意的语言,在她嘴里说出来竟这么自然。丁砚转头,望着何小曼姣好的脸庞,明亮的眼睛像是在和雨丝说话一般,一切都那么美好,心中不由起了一种很陌生的感觉。
“呵……”何小曼突然轻轻颤.抖一下,抖了抖右臂上的雨水。
风从右边来,纵然两人在屋檐底下,也有被风吹进来的雨丝,打湿了何小曼的手臂。初秋的雨,夹着不安分的风,带着丝丝凉意。
“何小曼,你过来点。”丁砚将她往里边拉了拉,这才发现,自己的右手还牵着何小曼的左手。
这下,连内心成熟的何小曼也脸红了,轻轻抽出了自己的手,将右臂上的雨水擦去。
丁砚也脸红,但也知道,现在不能光顾着脸红,自己可是个男生啊。主动伸手,拽着何小曼的胳膊,将她拉到自己身边。
漫天雨,世界就留给他们这小小的不到一平米。
“雨好大啊。”还是何小曼打破了尴尬的气氛。
“出门应该看一下天气预报的。”这话,丁砚不知道是说自己呢,还是说何小曼呢。
“天气预报每天都说‘局部地区有阵雨’,谁知道这个‘局部’会是在哪儿呢。”何小曼笑着看向丁砚,却发现对方正在看着他,心中不由漏跳一拍,赶紧将脸又别了回去。
二人又陷入了沉默,一种异样的感觉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暧.昧地流动。
阵雨,说下就下,说也就了。也不过十来分钟,眼前的雨丝渐渐疏朗起来,天色也开始变亮,似乎,这片带着雨的乌云就要飘向远方。
“哈,看不看预报都一样呢,雨要停了。”何小曼故作欢快,掩饰刚刚的异样。
一辆公交车,披着乌云边缘赐予的金光,慢吞吞地从远处驶来。
“车来了。”何小曼指指远处。
丁砚默不作声,却跟着何小曼上了车。车上很空,没有几个人,二人并肩坐下,不约而同地甩了甩头。
“你回家也坐这趟车?”何小曼问。
其实丁砚不坐这趟车,他家离批发市场比较近,步行就可以到。可是不知为何,他不由自主地跟着何小曼上了车,心中很想让这偶遇变得更漫长一些。
“嗯。”丁砚含混地应着,“你哪站下?”
何小曼倒是没什么防备,毕竟人家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我住珍珠弄,到西直街下。”
“珍珠弄我不知道,西直街我知道。”丁砚老老实实地回答,但又不老实地撒了个谎,“我比你远一点,看来要你先下。”
“你什么时候开学?”何小曼寒暄着。
“开学要九月初,不过我有事,下周就要出发去学校了。”丁砚突然想起了一个事,道,“对了,既然你要直接上高二,那高二的教材还要不要?”
“当然要啊!谁让你只留了学校的地址,我高一的早就看完了,也找不着你。”
丁砚内心一阵惭愧,觉得自己从一开始就隐瞒了何小曼太多太多,现在倒给自己挖了个坑,想跟她坦白,又怕她生气。毕竟何小曼是那么坦然,对自己全然不设防,一对比,显得自己好渺小好复杂啊。
“不好意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不方便给你留家里的地址。”丁砚很抱歉。
何小曼却理解错了,毕竟家庭关系复杂的也大有人在,也许丁观有自己的顾虑,反而安慰他道:“没关系的,反正等开学了自然会发教材,我到时候再预习也一样,我能十天啃下高一,也不在乎高二的教材晚个几天对吧。”
丁砚望着她,满腹的话竟是怎么都说不出口,眼见着再走一站就要到西直街,他想了想,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本子一支笔:“你把地址写给我,我明天就给你把书送来。”
大约是因为有了丁砚的目光,何小曼留地址的时候,将字写得格外端庄。这不像是个初中生的字,娟秀而老练,很惹人好感。
第二天,何小曼穿了一件浅绿色的短袖衫,下面配了一条白色百褶裙。
“真是天生的衣架子,的旧衣服都穿得这么好看。”何玉华扔下由衷的赞叹,出门上班去了。
弄堂里的人,平时夏日里一般都是大汗衫花睡裤,但何小曼很少这么穿。哪怕是个弄堂姑娘,她也喜欢把自己弄得很整齐。何玉华个子比她小得多,但何小曼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瘦,穿上何玉华的衣服,非但不会局促,反而有一种亭亭玉立的紧致感。
丁砚走进珍珠弄,一眼就望见了在门口晾衣服的何小曼。她手举得高高的,将衣架挂到绳子上,百褶裙下露出笔直修长的双.腿,长发未绾,柔顺地倾泄下来。
“你找谁啊?”住在弄口的林清一眼就发现了丁砚,赶紧从门口跑出来,还顺手将小短裙又往上提了提。
第39章教养犹可贵
林清尚未满二十,说起来也算妙龄。但她跟社会上的人混得多了,无论是打扮还是神情,都带着难言的油腻。
“你好。我找18号。”丁砚很有礼貌地回答着林清。但本能的抗拒和戒备,让他没有说出何小曼的名字。
他俊美的外形、优雅的气质、以及良好的教养,都与这珍珠弄的烟火很不相衬,林清一眼就看出了丁砚的不凡。一听竟然又是找18号的何家,气就不打一处来。
虽然心中阴阴地盘算着坏主意,林清心里又极想给丁砚一个好印象,从眼角瞄着丁砚,柔柔的道:“你是医生?去给何家姆妈送药吗?哎,好可怜的人家哟,好端端的出了个痨病鬼……




重生纺织厂花 分卷阅读45

丁砚心中一愣。他从来没打听过何小曼的家庭情况,但从何小曼身上却能看出些影子,他相信何家也许很清贫,但应该家风很好。
“我不是医生,只是找她家有事。谢谢你,我自己去找。”这是礼貌的谢绝,也是给林清一个态度。这种背后说三道四的嘴脸,丁砚本能地不喜欢。他是单纯,但不蠢,林清故意使的坏,他一眼就看穿。
他已经望见了何小曼,撇下不甘心的林清,径直向何小曼走了过去。
“何小曼!”
何小曼正在抖动衣服呢,一听丁砚的声音,惊喜地回头:“你真的来啦!”
真的来了,还假的来了不成?丁砚背着书包,望着何小曼在忙碌,道:“说好了,当然不能食言。”
听到外头有说话声,王秀珍撩开纱帘:“小曼,来客人了?”然后一眼就望见了丁砚。
如果王秀珍此时可以放心大胆无所顾忌,她一定会长叹一声:这个小官人可真好看啊!他们这一辈的人,喜欢将这样年近弱冠的少年称作“小官人”,当然得是好看的,如果不好看,只能叫“小赤佬”。
1...1213141516...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