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世子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而耐一千五百度左右高温度远远不是石墨坩埚的极限,因为石墨本身的熔点高达三千六百多度,铁水、钢水、玻璃水在它面前不过小儿科。

    目前王府没有这样小的石墨坩埚,炼钢的坩埚差不多一人高,可不适合用来烧玻璃。

    在众人期待中,时间慢慢流逝,不知不觉已经到下午四五点的样子,祝融重加了好多次火。

    虽然等待漫长,但大家都十分好奇,所以没有一人离去。

    终于第五次尝试的时候成功了,在陶瓷坩埚高温龟裂损毁之前,沙子和口碱混合物已经被烧成暗红色的胶状流体,周丽连忙拿过带着的特殊铁管,通过搅拌和旋转裹在铁管一头。

    这铁管是中空的,长度有一米五左右,上端封死,侧面一个小孔,插着一小段竹节,里面是空心的。

    沙子和口碱红色炙热胶状物质呈现暗红色,散发灼人热量,众人纷纷避开。

    康亲王似乎很懂,拿出一叠厚厚的麻布毛巾,在旁边水池湿润后拧干。

    那边,周丽不断转动铁管,一头的红色水滴胶状物也跟着转动,她眼睛一下不眨的仔细看着,似乎在观察颜色或者其它什么来,李星洲并不知道。

    只是见她观察一小会儿,随后立即对着铁管侧面的竹节一吹,整个暗红的高温水滴胶状体,瞬间如同气球一样膨胀变大,从拳头大小变大一倍多。

    围观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大气不敢出,生怕打扰了周丽。

    李星洲心里闪过一个名词玻璃吹制法

    他以前只是听说过,只是从未见过,没想到如今居然见到了。

    出炉后的胶状物降温很快,很快就从胶状体慢慢凝固下来,不过还透着暗红光芒,说明温度依旧很高,表面还柔软。

    康亲王适时为自己的爱妾递上厚厚的湿麻布毛巾,看起来足有十几层的样子。

    周丽又等了一小会,不知道她是以什么决定时机,然后她湿麻布垫手,拖住暗红的琉璃,再通过观察像吹气球一样,同时用麻布来限制改变琉璃器形状。

    整个十分迅速果断,因为散热很快,过程却又充满一种艺术的美感。

    大约四五分钟后,胶状物已经快要冷却下来,周丽拔出铁管,一个还发着热的琉璃瓶就成了,整体呈现透明的淡绿色。

    众人大开眼界,小心翼翼的看着这个瓶子。

    “这就是价值千金的琉璃器”严申有些不敢相信的道。

    周丽点点头“这次并不是很好,原料融化得不够,杂质很多,色泽也没那么好,但已经很走运,有时候几天都不能成功一次。”

    大家都兴奋的跑去围着他这个七奶奶问东问西,毕竟以前可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

    李星洲心里却感慨万千,他听说过玻璃吹制,但第一次还是十分新奇,而且如果这项技术在王府,那完全就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限制这项工艺的最大问题就是坩埚的耐热性,七奶奶之所以说运气不好的时候说不定几天才能成功一次,成功之后还要看成色,如果杂质太多,成色不好,也卖不出好价钱。

    这就是琉璃为什么取材是两种最便宜的东西,河边的沙子还有平时洗刷衣物用的口碱,可产物却贵愈千金。

    只因为成功率太低。

    可李星洲心里明白,这在王府,根本不算什么,如果七奶奶的琉璃制技术,与王府技术结合,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那就是高成功率,高纯净度的廉价玻璃

    道理很简单,王府最保密的数据之一就是石墨坩埚的配比,精细配比是由于祝融、铁牛、关仲等人经历一年多的不断实验和改进得出的。

    最终数据汇总,被他锁在自己床下的铁柜里,钥匙他有一把,诗语有一把,别人都不知道。

    而按照那种配比烧制出的石墨坩埚,就算钢水也达不到它的耐火极限,李星洲估计能达到三千度以上

    王府能制炼钢用的大石墨坩埚,自然就能制炼玻璃用的小坩埚。

    也就是说,对于周丽等琉璃师匠来说不可能突破的技术难题,在王府根本不算什么,而他需要的是这门工艺,完整的玻璃吹制法。

    然后再结合王府的技术,廉价,透明的玻璃根本没有任何难题

    而且他也有一些想法,当玻璃吹成球状时,如果从上端切开,摊入一个平面的容器中,说不定就能制造出成块的玻璃。

    当然,现在人多势众,他也不好当场就说。

    热闹了一下午,被众人围在中央的周丽很开心。

    当晚,天色暗下之后,王府招待了康亲王一家。

    。




五百三十二、条件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星洲单独找了个借口把康亲王请了出去。

    后院池塘边小亭,康亲王笑盈盈看着他,看得李星洲都起鸡皮疙瘩。

    “有话直说,我知道你看上制琉璃的手艺了。”康亲王道。

    李星洲也不掩饰,笑道“四爷爷,你说的没错,我就是看上了,都是一家人,你说”

    “咳,你少来这套,你是平南王,将来的万金之躯。

    你我心知肚明,你以后要什么没有,四爷爷我可比不上你,就这么一样宝贝。”康亲王道,随即又叹气“不过说来这琉璃器虽然价值千金,可在我府中我也不敢卖,府里缺钱我也只能去找皇兄借,说到底也没用”

    “罢了罢了,就当送你吧。”康亲王摆摆手,看似不经意,却很高明。如果直接给人东西,会让人产生一种理所当然的心理,难以让人感激。

    所以他先表示不愿意,又说不经意的明琉璃器的价值,最后才说送,其实都在不着痕迹的强调这东西的分量。

    李星洲也不傻,不可能康亲王说是免费他就真信以为真,不然以后可能会有各种麻烦。

    “四爷爷,这样的大恩大德我受之有愧,亲兄弟还明算账,虽是一家人,但如果你让我白拿,那宁肯不要。”李星洲笑着摇头说。

    康亲王一听,老脸都笑成烂柿子,“哈哈哈哈哈,都说你聪明,果然是真的还是你懂,你小子上道”说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四爷爷没别的要求,就一点,让永明和你手下狄至结连理。”康亲王贼兮兮的说。

    李星洲暗中摇头,他明白康亲王为什么如此上心此事,说白了政治考量,为了安全感。

    如果有可能,康亲王估计恨不能把小姑永明郡主直接嫁给他,那估计是他最希望的,可他们是一家人,不合伦理,所以康亲王又把目光瞄准他身边的人。

    大概是那天李星洲独闯王府救狄至,让康亲王对狄至重视起来。

    其实对于狄至,李星洲一直都是当做自己副手的。当初在南方打仗也是,到后来新军军中也是。

    他统率大军,狄至就统帅主力;他是新军指挥使,狄至就是副指挥使。

    大概康亲王就是看重这点,心里又算盘,一旦康王府和狄至联姻,就等同于把自己的家族和平南王府绑在一起。正如当初汉武帝把姐姐嫁给卫青一样,至于他们能不能合得来,什么男女情爱,根本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越是站得高越是如此,康王不会不知道永明郡主看不上狄至吗不可能,可永明郡主一人的幸福和康王府的荣耀兴衰一比,根本不算什么。

    至少如果永明郡主的事能成,只要狄至在,未来身为皇帝的他,就会记得康王府。

    康亲王打得一手好算盘。

    这本来也是双赢的事,李星洲却有些犹豫了。

    他明白这是对他最有利的决策,他可以免费获得琉璃制造的工艺,派遣工匠去跟七奶奶学习,然后利用王府的技术优势,打造更加庞大的商业帝国,甚至更加强大的军队,可不要小康小小的玻璃。

    可问题在于,狄至、严申、季春生、起芳、魏雨白、参林,还有在南方为他战死的起栋这些人他将之当成好友,甚至是兄弟,与他赴死,共患难的兄弟。

    他之前能答应下来,是觉得娶一个郡主作妻子,对只是寒门出身的狄至很好,既能抬高他的身价,又能让以后他提拔狄至时没人说闲话。

    可李星洲慢慢发现永明郡主心中对武人的偏见之后也醒悟过来,这样可能会坑了狄至,毁他一生。

    不说别的,他一个寒门出身的四品武将,娶一个对他鄙视到骨子里的高贵郡主供在家中。到处受掣肘,压不住也不敢压,对方是郡主,稍有差差池加故意为难都能让他喝一壶,以后还怎么过。

    狄至比他大,但也才刚刚二十出头,以后的路很长

    “要不换个人,反正你有那么多女儿,谁都一样。”李星洲道。

    康王只是摇摇头“我女儿是多,可不是谁都是郡主,能让人记得。”

    “那我换个人,我属下爱将参林的侄儿参吟风,他可是江州第一才子,是朝廷封的官身,家中也富庶”

    他还没说完,康亲王就摇摇头打断他“就这个狄至,本王看人从来没错过。你好好想,想好了来找你四爷爷说,反正别人免谈。

    到时你要是答应,就把选出的工匠带过来,我会让你七奶奶好好调教,两三个月就成,虽不可能有她那样的水准,但手艺绝不会差。”

    康亲王说着站起来,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前提是你要答应,就狄至这人,不能让。

    你也别怪我,不是你四爷爷不讲理,实在是别人我看不上,再说这在你这说不定只是小事,可对我可是府中大事,体谅体谅我这个老人家嘛。”

    他说着呵呵一笑,满脸岁月留下的沧桑。

    李星洲点头“那我先想想。”

    康亲王也点头离开小亭,继续回去赴宴了。

    宴会格外热闹,王府的各种新奇菜肴,酒水饮品,大家都很尽兴,诗语还被怂恿着不好意思的唱了那曲李星洲专门为她写下的青玉案元夕,众人羡慕不已。

    如此绝世之作,说不定流传千古,到时世世代代都会记得诗语,那令此词作者倾慕的美人,而流芳后世。

    李星洲回到酒宴的时候,看向坐在尾席埋头吃东西,时不时和严申喝酒的狄至,又看看目光只在首席,和阿娇吟弄词赋,开心行酒令的永明郡主

    第二天,京城几个大营的禁军开始浩浩荡荡集结了,他们将集结在城北猎山下,因为规模浩大,整个过程需要十几天的时间。

    不只是军队,还有各种辎重物资,城外烟尘漫天,大军集结,城内民众百姓间也气氛凝重起来,要打仗了,所有人心都悬了起来,从普通百姓,到当今皇上。

    战争车轮一旦滚动起来,不知道会碾碎多少人,不安,害怕,弥漫各种而样的眼神交织,朦胧不清的气氛弥漫在整个京城中



五百三十三、原来是你!
    第二天

    一天的喧嚣之后,王府的日子照常要过。

    昨晚周丽烧制的灰绿色琉璃瓶留在王府,成为府中的新收藏。

    不过更加让李星洲感兴趣的还是那口碱。

    经过再三观察,又带着月儿用这东西洗了衣服,和面团搅和在一起观察反应,折腾一早上。

    月儿一脸懵逼,时不时眨巴水汪汪的大眼睛问东问西,在他尽可能的解释得让她听得懂,其实看小丫头表情还是没听懂的一通操作之后

    李星洲一拍脑袋,终于搞明白了,对啊怎么把这东西给忘了

    他基本可以确定这“口碱”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了,就是纯碱

    在后世,它生产规模十分庞大,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东西。其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如果纯碱这个名字令人陌生,那么也可称之为苏打,或者碳酸钠。

    纯碱只是叫法,其实它属于盐,不属于碱。李星洲也像发现新世界一般,因为这虽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但在此之前他根本不知道原来加了这东西能够大大降低沙子的熔点。

    要知道沙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熔点超过1700度,可看昨天周丽用的炉火和坩埚,其温度绝对不超过一千度,状态最好时应该百度,接近千度的样子。

    因为他知道普通陶瓷的耐热性,靠陶瓷坩埚损坏的情况就能推测大体温度。

    可就是这种温度,混合口碱粉末之后,沙子居然融化了

    怪不来别人没法烧制琉璃,虽然遍地都是主要成分二氧化硅沙子,可在见周丽操作之前,整个王府,他和众多工匠,根本没一个人知道怎么把沙子烧成胶状或者流体状。

    其实李星洲之前也都想过,还私下尝试过,因为人人都听过说过沙子高温下就能烧出玻璃的传说,所以他也天真的试了,结果根本没用,原来是少了这东西。

    李星洲大喜,连忙带着月儿回家,也来不及收拾一身的口碱粉末,急匆匆把这个发现记录下来。

    这一重大发现,让他心里对未来的规划也有更多思考。

    碳酸钠主要从纯碱矿中提取,方法并不复杂,古人就会生产贩卖,从日常使用的“口碱”来看,显然是加工过的,但纯度并不是很高,至少达不到后世水平。

    李星洲现在也算明白过来,为什么狄至会说淮河一带有纯碱矿藏,说吐蕃,辽国北部等地善产口碱,大量口碱都是从吐蕃买过来,还有一些从辽国卖过来,景国自己也产,但不够多。

    因为这东西在高原湖泊周围有大量存储。

    蒙古,新疆一带的高原湖泊周边都是,而且纯度更高,而中原一带淮河流域也有很多存量。

    这不比石墨重要,但也是重要资源,简单的说,工业上的各种玻璃制造,生活中的洗涤,烹饪等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纯碱矿。

    李星洲不得不用笔在桌前的地图上往北再画了一些,将蒙古往南大部都划进来,这一画,可就是庞大无比的大片地区。

    以前他只往南画到辽国上京,因为萧鸿祁知道那里有石墨矿藏。

    石墨可比纯碱还重要,王府的钢铁冶炼,玻璃制造,都离不开石墨,在后世也将石墨列入国家战略资源储备。

    辽国上京,后世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附近他总有一天必须得到,不为别的,上京城他看不上,就为那里的石墨矿藏。
1...197198199200201...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