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世子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看完之后也心里愤怒窝火,对于关北打败,终于有了一个清晰的条理。

    当初他为能让北方好好打仗可以说一让再让,先让步,让众多六部官员从江州迎回太子,又让步让太子上朝,不是他无力阻止,只是怕朝中动荡,大军在外无法安心作战。

    结果他一再妥协换来一场大败,若真是打不过,那就算了,算他倒霉。

    直到杨文广的参本来的时候,他才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说来说去,源头居然在之前没人注意的成都府路转运使吴正清

    吴正清为了把自己儿子名号安插在军中混军功,以粮草威胁杨文广照做,杨文广性子烈,根本不吃他的威胁,没想到吴正清真的胆大包天到不送粮食,西路大军直到战败,没有收到吴正清的一粒粮食。

    这直接导致杨文广西路大军深入到蔚州之后,粮草逐渐开始不济,为了继续打仗,不把中路军侧翼暴露出来,只能抢掠周围百姓补充粮草。

    此举惹了众怒,后来耶律大石率领辽军一到,加之其在辽地威望很高,导致已经到安定的西路军背后的蔚州百姓纷纷起来响应,两面夹击之下西路军大败。

    西路军惨败,中路军被迎头痛击,也就意味着这次代价沉重,准备漫长的北伐宣告失败了。

    李星洲当时看完就怒气冲冲带着折子去面见皇上,想要惩治吴正清。

    结果皇上看后并没有怎么惊讶,仿佛早就直到这事,只是道“这事皇后跟朕说过,吴家那边也来人向朕做了解释,都是因为川蜀之地,比北方先逢暴雨,河水暴涨冲垮桥梁,导致运输无力,算是事出有因。

    再者吴家人毕竟是皇亲国戚,不是外人,你要时时刻刻分清楚自家人和外人。不过吴正清确实有延误之责,朕自会下旨责罚他,你不用操心了。”

    李星洲一愣,随即心头泄气了,他终于明白过来,之前战败的消息还没到京城,就有吴家的人匆匆上京,来见他没见着,又急忙走了的吴家人是到京城干嘛了。

    抢先一步走关系,找皇后帮忙说话了。

    政治上,谁先说话很重要,所谓先入为主就是这个意思。

    最后他只能悻然告退,这件事不了了之,皇帝还特意教训了几句,让他分清什么是自家人,什么是外面的人。

    他蓦然反应过来,是了,这是君主制国家,天下是李家的天下,吴家是皇家连襟,是自己人,十个杨文广也比不了。

    万般无奈之下,他都不知道该如何给杨文广回信,最后还是决定暂时不写,等他北上,有机会亲自跟杨文广说吧。

    “在想什么。”魏雨白骑马上来,给他递了一个水壶,大雨过后夏日天气变得炎热李星洲接过喝了一口,然后道“想到了蔚州怎么处置。”

    “你是说守军,还是百姓”魏雨白问。

    “当然是百姓,我带这么多火器就根本不怕城防,关键是民心。”说到这他也头疼,光能打是没用的,能打还把自己打死的历史上海了去了,关键在于如何得民心。

    可之前蔚州一带的百姓被杨文广大军抢了一遍,心中怨愤正高,这才是最难处理的大问题。

    不然耶律大石手上没多少兵,不可能留人下来守蔚州,安定,肯定都是当地人,可只要他民心所向,就有源源不断的守军愿意为他守城。

    “以前你们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李星洲问。

    “自然,边关交汇之处,本来就人心浮动,辽人有汉人的眼线,我们也有契丹人的眼线,不过是威逼利诱罢了。”魏雨白叹气“人心可靠不住,民心更是,所谓民心所向,有些或许是真,但大多数都是墙头草罢了。

    十年前冢将军出关北伐,势如破竹,辽人大军节节败退,我景国就成了民心所向,过了霸州,雄州,辽国涿州、易州、蔚州、安定等地纷纷有人起义响应冢将军。

    后来吴王造反,冢将军被迫撤军,回师平叛,只留下少量部队镇守涿、易两州,结果这些人大旗一改,又变成光复大辽了。”

    李星洲听得入神“还有这样的事”

    “当然。”魏雨白一笑“在我看来,世人大多都是痴愚的,聪明的就那么几个,这些聪明人在乎的可不是世人的家国立场,哪种理由借口能俘获人心,凝聚众人,他们就说哪种,大多数人不过盲目跟风罢了,如果想治,就要心狠手辣,让他们怕你。”她说得坚决。

    李星洲默默点头,记下她的建议,大军还在陆续北上,新军都是轻装简行,有骡马驮运物资,自然会比普通军队行进要快。

    六月二十二日,大军到达太行山脚下的长平县,李星洲去年腊月才来过这个地方,如今再来,知县依旧带着百姓们夹道相迎,还给大军送了一些酒肉,比起京城三三两两相送,冷冷清清的场面热闹太多。

    大军没有耽搁多久,只在长平呆了一晚,第二天开拔,走空仓岭北上。

    因为太行山东面官道被阻断,只好走道路更加艰难的西面。

    到了山上,十二门火炮成了最大的累赘,几百斤重的大家伙可不好搬,之前在平坦路上有马拉着,放在炮架车上,也好走,走到山路就成大问题。

    因为道路不好,马也拉不动了,需要人时不时去推,一下拖慢了进度。

    如此,本来打算在六月二十七到达太原一代,一直拖到六月二十九那天下午些,才远远的看见了太原府的城墙。

    完颜离带着一百多女真勇士等在榆河南岸,这几天无论他们有多少人,只要一靠近,辽人立马收缩城中不出来,唯唯诺诺。

    这给了他更大的胆子,几天前他只带一百多人,抢了城外的一处村子,杀了男人,掳走十几个女人,结果辽人大军还是不敢出来,看来是被他大金勇士打怕了。

    完颜离更加得意,就让完颜允到城下叫骂,指名道姓的骂耶律大石,骂城里的辽国新皇帝耶律,辽人依旧不予回应,却绕开他们不断往城外派兵。

    起初只是几十人,后来又有超过百人的大队,他吓了一跳,会不会是辽国人想包抄他们

    疑虑之下,连忙往西北方向撤退到榆河南岸,又派人自己的弟弟完颜允去打听消息,如果情况不对,他们就马上撤回居庸关,毕竟辽人如今在南京城可有两万多守军。

    就在他苦苦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弟弟完颜允终于带着十几人骑马飞奔回来。

    “怎么回事”还没等马停稳,他就一把抓住弟弟的衣袖问。

    “没事,是景国人,景国人又要来了,有商人给耶律大石带来消息,说景人要从海上攻过来。”

    “海上”

    “对,就是走海河,直接从渤海北上,攻到南京城下,所以辽人正往西南,顺着无定河派兵,要封锁河面,已经派了好几次。”完颜允道,

    完颜离听完一动不动,慢慢笑出声来,“景国人不会是傻了吧这么宽的河面,能进来多少人这不是送死。”

    “我说也是,会不水是景国商人故意骗他们,结果耶律大石完全信了,现在在永定河西南面已经增兵一千多人,全用于封锁河面,还带大量弓弩。”

    “景国人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用这么一个送死的打法,耶律大石是傻了吧。”

    “你真信他们的话”南京城府衙后院,萧干问对面的高大男子道。

    耶律大石没第一时间回答,他击败景国大军,暂缓局势之后,进入南京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迎回往北逃窜的小皇帝耶律,并将他软禁起来。

    “信。”他很肯定,“要是只有一个两个人来找我告秘,求赏赐,我还不信,可算是今早那个,已经第七个了,你觉得会是巧合吗”

    “如果是景国的计谋呢”

    “这能有什么计谋,调虎离山就算我分出一千人去封锁水道,依旧不影响守城,他们撒这种谎言毫无意义。”耶律大石认真道“应该是景国的内斗,有人想害死这支从海上来的军队。

    这样正合我意,景国人不想着打胜仗,只想着争权夺利,陷害同僚,那胜仗就由我来打”

    “我会让人带上最好的轻弩,发石机,火和油,在杨村一带封锁水面,那里河道最窄,让景国人的船队到不了南京就会被打沉。他门不想打胜仗,我就成他们”耶律大石信心满满的道。




五百六十七、萧干设防
    “那女真人呢最近完颜乌骨乃把儿子留在居庸关一带,十分嚣张,经常到城外劫掠。”

    “尽可能避开吧,女真人好不容易收兵,不要两面打,最近由着他去吧,等处理完景国,再来收拾他。”耶律大石吩咐。

    “嗯,真是气人,那小子太嚣张了。”萧干怒道。

    “再忍忍,无论如何,大辽国祚,不能断在我们这些人手中,女真景国,我们目前只能对付一方,稳住另外一方”

    耶律大石无奈的道,随即他犹豫道“关于皇上的事”毕竟软禁小可汗,并不是什么光彩之事。

    萧干一笑,拍拍他的肩膀“我理解你,都到这个时候了,没什么比赢下这场仗重要,至于皇上,只要是耶律家血脉,谁又会反对呢。

    这种时候大家都明白什么更重要,根据景国人送来的消息,景国有些名声的平南王出兵两路,一路走太行山大道,有一万多人,一路走水路,只有五千。

    显然主力还是在陆路,你对付陆路的大军,至于封锁海河,我亲自去做。两营人马绰绰有余。”

    耶律大石点点头“辛苦萧相了,不过说回来,这个平南王到底有没有景国人说得那样本事。”

    “算下来,不过也是十六七岁的年纪,你觉得能有什么本事”萧干道“我也听人说过他在景国平叛的传奇事情,但听起来夸张得根本不可能,一听就知道是假。”

    “那就好”耶律大石点点头,心里和萧相想得却稍有不同,当初韩公韩德让在世时经常跟他说,世上没有无中生有的事,空穴来风,必然事出有因,或许真相可能扭曲或与所想大相径庭,可定有源头。

    景国人为什么不说别人,却偏偏说这么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王爷,定是有他的独到之处。

    他表现出不屑,不过是为稳住人心,心里却认真对待,一万人的主力大军

    他默默下了决心“一次把景国打怕了,他们才不会接二连三的来。”

    正当他想着这些事的时候,下人来报告,可汗因为没有蜂蜜合奶茶饮用大发雷霆,耶律大石只是叹口气,让他回去,如今他们被女真人和景国人困在岐沟关,居庸关,山海关之间的狭小地带,补给不痛,士兵吃上东西都开始变得困难,哪会有什么蜂蜜。

    大辽国经常与景国做生意,其中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就是景国茶砖,但他们喜欢的喝茶习惯却和景国人不同,景国人喜欢在其中加一些盐和香料炒过之后水煮饮用。

    他们则喜欢在其中加上羊奶煮沸,配上糖或者蜂蜜喝,也称为奶茶,草原上的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喝,但糖和蜂蜜这样的东西却不是普通人家用得起的。

    想到这些,耶律大石不由自主想到如今身在上京,被金人俘虏的雅里公主,那个为他打伞,比她的父亲跟坚强,比她的哥哥更聪明的孩子,不知道她如今处境如何。

    完颜乌骨乃好几次派人来游说,只要他投降,封他为金国异姓王,同时让雅里公主嫁给他的长子。

    他好几次差点答应了,但最终还是咬牙拒绝,他明白自己的处境,虽然艰难无比,可只要一松口,辽国国祚彻底断绝了,祖先基业全断送在他手中

    这样一来,也不知道她处境如何,如果当初她如萧太后一般继承大统,而非她的父亲和哥哥,局面或许会好很多。

    想归想,他必须面对接下来的大战,既然对方人少,而且是个年纪轻轻的王爷,他准备带领大军渡过卢沟,在南面平原与之一决胜负,在辽阔的原野之上,契丹铁骑从没怕过谁。

    杨村在海河入海口往西北一段距离,这里是海河水道狭窄的一段,也正因如此,从渤海顺河而上的商船都要经过这里,所以以前大辽国在这设立关卡,收商税,正因如此周边慢慢形成村落,许多渔民也在这落户,经过近百年发展,成了南京南面最繁盛的镇子。

    杨村一段,两面开阔,村落都建在离岸差不多半里开外的地方,这是当初辽国官府要求的,因为有些船想硬闯关逃税,所以在河岸最狭窄的地方设立下塔楼哨岗,木质的两层建筑,两岸都有。

    第一层驻扎士兵,第二层有弓弩手巡逻,一楼的中间还有石块地基的,埋入地下一丈深的木桩,然后在两岸木桩之间拉起手臂粗细的坚固铁链,以此阻拦想要逃税的来往船只。

    周围村镇的人大多都逃走了,远处只能偶尔见人往这边张望,两个营的士兵到达后,在河两岸扎营,杨村西面,海河上游有一座木桥,能够往来两岸。

    两个营的士兵扎营在杨村哨塔周围,顿时让这早就荒废半年多的村落又热闹起来,多了一些人气。

    萧干抚摸着比和手臂差不多粗细的铁链,笑道“没想到这东西如今用上了,景国人也是异想天开,以为别人都是傻子不成,如此河道,怎么可能会没人管。”

    他几乎能想象到开战后的局面,这两条锁链平时半淹没在水中,等到景国的船快通过时突然拉起,那时想要减速已经来不及了,两岸固定铁链的木桩地基都是坚石,深埋地下三丈左右,坚不可摧。

    如此一来,行进的船只撞上铁链,能瞬间将自己扯翻,加之两边哨塔上的弓弩手万箭齐发,想过水道简直异想天开。

    “不过是小孩子一时兴起吧了”萧干摇摇头,信心满满,别说守住水道,只要应对得体,他觉得甚至能大败敌军,两岸哨塔居高临下,船上的人根本没机会,只要前船一翻,后面的就会撞成一片,想要紧急下船要么跳水,要么慢慢从侧舷逐一下来,无论是哪种,都会成为早就埋伏在岸边的契丹勇士刀下之鬼,他们根本没法打。

    萧干在脑子里做了各种设想,没有哪一种是景国人能赢的。

    五千人,还说什么直取南京,简直笑话,这杨村就是景军葬身之地



五百六十八、山西的惨烈
    七月初,李星洲大军才算完全进入太原府境内。

    比最初预想的晚了三天左右,主要还是因为十二门炮太过沉重,进入太原府后,到处都是流民,大路边还有许多蓬头垢面的乞丐,见到他们之后拼命往山上跑。

    李星洲不解,魏雨白告诉他,这些都是逃兵,要是遇上个脾气不好的将军,抓住可以直接杀的,所以他们才会逃命。

    一万人的大军不是小数目,官道上的队伍延绵五里地左右,见头不见尾。

    其实在岐沟关往北一带,这样的大规模部队几乎是无法展开的,所以一般人数少的一方会想在岐沟关北面一段战斗,因为地势狭窄,人数的优势就展现不出来。如正史中魏国的中流砥柱张就是常胜将军,一身少有败绩,他其中一次败绩就是败在张飞手中,当时的情况就是因为山间小道难走,大军长长拉成长龙,人数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而张飞也非常特殊,不同于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张飞其实是个精英阶层的人物,正史中几乎没有关于他样貌记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喜欢结交是大夫阶层,同时行军打仗爱用严苛的方法训练精英的部队,有点类似后世的特种作战,不过过于严苛的精兵式训练也为他的死埋下伏笔。
1...231232233234235...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