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如今金军占据燕山府西面和北面的居庸关、山海关,此城俨然已经成为景国与金国对峙的第一线,必须重兵把守才能放心。
魏朝仁在拜见他后直到入燕山城都激动说话颤抖,直到站上燕山府的城头,这老将居然控制不住情绪,突然抱着城垛痛哭流涕起来。
魏雨白连忙上前安慰她父亲,但老人一直摸着城砖哭了很久,就是一句话不说。
李星洲看得有些感慨,身在后世,要不是亲眼所见,他永远无法理解这个时代人的艰难和压抑。
魏朝仁戍守关北几十年,不知道手下有多少弟兄死于辽人之手,双方都为这长达百年,历经数代人的冲突流了太多血。
如今居然有一天拿下了辽国最后的城池,辽国宣告灭亡,他的情绪失控是可以理解的,这种时候谁安慰都没用
魏朝仁哭了许久之后,对他又要跪谢李星洲,被赶忙拉住了,但还是激动得让魏雨白带他把燕山府团团转了一圈,此地历经数数百年之后,终于再次回到中原王朝手中,老将军高兴得根本合不拢嘴。
第二天,魏朝仁大军开始和新军交接城防,对于一支连破蔚州、安定,大败辽军精锐的传奇部队,关北军也是好奇的,交接时头探头探脑看新军长什么模样,稀奇得很。
新军确实与这个时代的军队格格不入,装备也好,战术战法也是。
另外一边,魏雨白一脸骄傲的为自己父亲讲述新军的种种事情,魏朝仁时而皱眉,时而感慨,最终都化为一声惊叹。
特别是魏雨白陪他观看了新军上船观看新军火力舰之后连连感慨自己老了。
萧鸿祁一行人第二天也回来,不过表情有些奇怪,因为他们本来以为这次不好说话,但居庸关的金军准备酒肉招待了他们,态度友好,关于他的条件,辽国太子完颜离没有答复,但也说他做主,会尽快呈报给他的父皇。
这几年的连战连胜,四方臣服,已然让金人有金国天下无敌的自豪感,骄横无比,本以为不好说的话,突然变得好说起来。
连萧鸿祁自己也一脸懵,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礼遇,不管如何这是件好事,至少开头还是顺畅的。
李星洲大松口气,最近的事情似乎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来,越来越顺,越来越按照计划进行了。
北方胜利的消息来得比王府消息晚上几天,但该来的总会来的,最先得到消息的依旧是朝堂,一切变化也有从朝堂中开始。
本来这几日,六部官员,以孟知叶、程禁等人为首,正团团围在太子周围,已经准备好随时弹劾平南王。
为此他们经常聚会在程禁城东的寨子,之所以在那是因为靠近太子东宫,方便太子出入。
他们讨论过数种弹劾平南王的说辞,甚至早早秘密拟好奏折,再三比对,以看谁的更加出彩一些,要是写好了,说不定不只是弹劾,还能成为青史佳话,流传千古,所以奏折是要好好写的。
要切中要害,文辞得体,表达精准,为此众人废了又写,写了又废,咬文嚼字,引经据典,一件弹劾的事接二连三搞得像多大的天下大事一般,还人人一脸肃然,没有半点松懈的意思,全然做的有模有样。
程禁才入高层官场没多久,多少有些不理解,这有必要吗连他都想说太过迂腐了
不过孟知叶一语点醒他,这是做给太子看呢
这件事其实谁来做都一样,只要平南王败了,扳倒他不成问题,所以如何让太子把恩情记在六部头上,那自然是假装很难,不难也让它变难,至少看起来是难的。
太子少智,没真经历过什么实事,很容易被绕进去,也就信了。
程禁起初觉得荒唐,真当太子傻不成
没想到如此几次之后,太子对他们这些六部大臣感恩戴德,再三夸赞他们是国之肱骨
他久久无言,最终也不得不佩服孟知叶的胆大高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事情早已准备周全,只等兵败消息传来。
之前杨洪昭等人回京之后,皇上大怒,加之民情汹汹,所以责令撤除杨洪昭殿前指挥使,童冠侍卫亲军步军指挥使的官职,让枢密院、兵部、御史台专办此事,已然是不留脸面要严惩杨洪昭、童冠等人。
杨洪昭、童冠暂时被闲罢在家,等候审理,期间也来找过太子求情,但被拒绝接见,主意孟知叶出的,这种时候不能与他们瓜葛,以免牵连。
虽然不理杨洪昭、童冠等人生死,但两人兵败是大好事,有此事造势,如今百姓民情汹汹,请皇上严惩两人,皇上也摆出秉公办事,绝不留情的态度。
有此先例在前,等到平南王战败的消息传来,皇上就没法偏袒了,不然天下人都看在眼里,凭什么杨洪昭、童冠战败要严厉处理,平南王就不成
所以他们还怂恿太子多次谏言,要皇上严惩杨洪昭等人,处罚越是严厉,之后留给平南王的底线就越低。
事情本该是一切顺利的,直到这天晚上,程禁照常看了会儿书,准备安寝,刚刚上塌,就听到门外狗叫声,随后隐约有人说话。
难不成有客人来访
这大晚上的,哪会有什么人。
他只好重新穿好鞋子下床,然后推开门问“外面何事”
“老爷,是宫里线人来的消息”有护院隔墙小声。
程禁一愣,宫里消息
他们在宫中买通一些小太监,时不时会给他们带来宫里的消息,但这大晚上的送来
他隐约觉得或许这消息重要,于是就去开门,打开门后进来的是家里忠仆,程禁侧身让他进来,又小心把门关上。
随即才问“宫里有何消息”
“老爷,宫里刚刚来了小公公,才从换下来就偷跑来说”太监宫女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住在宫中,而是宫外,早晚进宫换班。
“他到底说什么”
“他说他说皇上今天傍晚的时候下旨封平南王为晋亲王”家仆激动的小声道。
“什么你说什么再说一遍”程禁有些不相信自己耳朵。
“今天傍晚时候,皇上下旨加封平南王为晋亲王”下人又说一遍,这次声音大了许多。
“此话当真”
“当真啊老爷”
程禁呆在原地,闭上眼睛许久,然后慢慢张开,不断在心里消化这消息的分量,可消化来消化去,也如同一颗棱角尖锐的石头在心头滚动,久久无法平息。
不一会儿,他睁开眼睛,激动的道“老夫老夫要进宫,老夫要面圣”
“老爷,老爷”下人连忙拦住他“不可啊老爷现在是晚上,皇上早该睡了。”
“此事不公此事不对”他摇头,激动道“凭什么加封平南王”
“老爷”忠心下人死死拦住,无奈道“老爷只怕可能平南王打赢了”
程禁一下失去了力量,久久无言,其实初听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就隐约想到,只是心中不敢相信,不敢承认罢了,他凭什么赢怎么可能赢,那样的仗,那样的局面,怎么可能赢
可他终究不得不放弃去思考那他无法想象的现实,转而面对摆在他面前的现实,第二天一早,皇上加封平南王为晋亲王的消息,伴随其大破辽军,攻占南京城,俘虏辽国皇室的消息开始疯传开来。
很多人和程禁一样,措手不及之间被打落血淋淋的深渊,不得不面对连想都没想过的冰冷现实
五百八十四、逃避
一大早,消息最先从宫里传出来,随后枢密院、开元府等处也放出消息,在衙门门前,街巷大路口都贴了告示公文,这些公文字迹潦草,细细看行文也要疏漏,显然是连夜赶的。
虽如此,但光是这消息,无论写得再差,也足够聚拢大量好奇民众,引来一堆书生慢慢去读,一场轰动在所难免。
而对另一些人来说,本来该是大好的秋天,本是闲情逸致时节,还有十拿九稳之事,却迎来晴天霹雳般的当头一击。
这一声惊雷,简直要了许多人命,很多人猝不及防。
一大早,来往的车马开始从朱门大户到另一处朱门大户奔波起来,车上的人行色匆匆,见人掩面,神色都不怎么好。
朝中依旧没有朝会,这个消息似乎被皇上压了下来,但是枢密院,翰林院,开元府连发的文书,其中对平南王,或者说晋亲王溢美之词毫不吝惜。
如果说开元府何昭与李星洲有翁婿之情,那翰林院可是为皇上拟旨的,皇上的意思在其中已然明白无比。
特别是一个晋亲王
“晋王啊”程禁默叹口气,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巨大的阴影压在心头令他胸口发闷,有些难以喘息的感觉。
家中庭院,假山泉池,林园景致,别致雅然,可此时此刻,如此景致并无人在乎,院中此时声音嘈杂,乱成一团,纷扰争吵不休,所有人面色惶恐,已经全然乱了阵脚。
昨晚猜测是一回事,消息坐实之后又是另外一回事,孟知叶早早就去宫中求见,回来之后脸色难看,不与众人说一言半语,任凭询问不开口。
见他反应,程禁就知道事情只怕是真的了。
哪怕他昨晚在卧榻之上已经辗转反侧,想了很久,想过各种可能,各种或许是他想错的可能。哪怕他之前与朋友同僚谈乱此事事还怕话不周到,也开玩笑的说过一些天方夜谭的设想,然后笑言“如此平南王方有胜算”之类的话。
本以为已经是高估太多,结果万万没想到,居然是还高估得不够
“此事只怕多少有虚的成分。”
“不错,依老夫看来,战场冒功之事,古来有之久矣,平南王固然有帅才武略,可也不可能到这样地步”
“嗯,此言有理,还是再看看为好”
“不错,再等等,消息虚实需要验证”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在程禁听来反而像无奈之中的自我慰藉,都不敢面对这样冰冷现实的逃避之语。
程禁心里叹气,这些人只怕吓得连脑子也丢了,若是诛灭辽军,确实可能有谎报战功,毕竟千里之外,谁也不清楚具体情况,皇上再圣明也不能真飞到千里之外去看看,杀良冒功易如反掌。
可翰林院放出的战报清清楚楚,晋亲王连破蔚州、安定,再下燕山府,擒获辽国皇帝及其皇室成员,以及辽国南院大王耶律大石。
桩桩件件,历历说清,难不成蔚州、安定、燕山府也可以随便找个地方来冒充不成难不成辽国皇室也可以抓几个辽国平民冒充
这些人已经被吓得不敢动脑子了
程禁长叹口气,心中也有一种畏惧感,甚至不愿去多想此事,可越是如此,越是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晋王如何做到的,他不知道,只知道如今晋王一立,废太子几乎板上钉钉,而他们所有人都是跟在太子屁股后面的,这点想必李星洲也清清楚楚,这才是令所有人畏惧的地方。
形式有变,最聪明的几个今日根本没有来他家中,而有人陆续反应过来,也开始找各种理由开溜,又说身体不舒服,又说家中约了好友等等。
不过他们显然不够快,才到门口,正好遇见太子见来。
众人连忙停下脚步躬身行礼,都不敢去看太子脸色。
太子急匆匆进来,对着他大叫“孟知叶呢他在哪,让他来见吾”
程禁左右为难之际,后方的门推开了,一直把自己关在里面不说话的孟知叶走出来,拱拱手道“殿下。”
太子神色激动,上前指着他质问“你之前不是跟吾说那孽种不可能赢吗不是说天神降世也救不了他么是不是你说的”
见太子如此,众多大臣没说话,但神色中已无往日畏惧,甚至还有人悄悄不辞而别。形势变了,人心也变了。
孟知叶点头“殿下,确实是老臣所言。”
“好好好,你也承认了,现在呢你看看现在他打赢了,父皇要封他为晋亲王晋亲王啊”太子情绪已经非常不稳定,指着孟知叶大骂,手指都在颤抖。
程禁默不作声,也不知说什么好,事到临头,太子想的不是如何应对,而是先来责怪孟大人,这点其实令人寒心。
孟大人确实估计错误,可这样的事有几人能料到只怕除了晋王和他委以重任的不知道何处冒出来的副将狄至,根本没人能想到事情会是如此吧。
孟大人再错,之前也是为他尽心谋划的,可到这关节,大事临头之时,太子不问应对之策,不谈机变之道,上来就是劈头盖脸的怒骂斥责,连他旁观一边也觉得心寒。
孟知叶拱拱手“殿下,天时有变,是老臣之失,低估了李星洲,不过事已至此,再多争论也没用了,请静待其回京吧。”
太子又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一通,之后大概是累了,激动环视众人,骂骂咧咧说着“你们这些废物”“没用的东西”之类的话,最终气冲冲离去,只满院子尴尬的六部大臣。
程禁虽然之前看孟知叶不爽,此时也悲戚上前安慰“孟公切莫动怒,太子一时气话。”
孟知叶摇摇头“到如今这步田地,我心中岂会不悲痛哪来有怒,当初老夫领头与李星洲对峙之时,早就准备好舍身大义,置生死于度外,结果却是如此
此乃天意,而非人谋,既天要我等败下阵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知程大人觉得呢。”
程禁脑子飞快转动,瞬间也明白了孟知叶话里的意思。
五百八十五、权变
程禁眼珠一转,连忙拱手说“我向来以孟公为长者,如今孟公有此高见,自然顺从。”
“嗯,这就好。
这也是天意啊,天意不可违。我们已经尽心尽力,还有此败,实乃上天注定,而非我等人谋不济”
孟知叶话锋一转“如此,我们言行口径,最好也统一一下,找个时机聚拢同僚,大家互相交流交流。”
说着他的声音低下来“关于之前准备好的弹劾奏表”
“孟公放心,全部过火,自不会留下什么。”
“好,这样一来我就放心,到时太子即便有空口白牙之词,也无实际凭证,翻不起波澜,有些东西该舍则舍,有节有度,不失君子之风。”
“孟公所言极是”程禁与之相视,随即抚须笑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