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他们不像太子那般稚嫩无知,事到如今,头等大事不是再想如何扳回一局,也不是纠结于到底谁的过错,而是趋利避害,明哲保身为上,识时务者为俊杰。
至于其它,来日方长,以后再说罢,至于怎么保,则是另一番精心操作了
消息不只在朝廷大臣之间,很快就传遍整个京城,人们奔走相告,随后惊呼欢庆。
很多之前唱衰的,高谈必败论调的,此时被人笑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甚至不敢出门,自然也有人反驳几句,但在李星洲华丽战报面前,反驳也成无力的强词夺理了。
新军打得实在太漂亮,取得的战果即便把过去十年景国战报加起来也比不过这次短短一月余的出征。
消息很快遍布街头巷尾,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高呼晋王之名,一时居然成鼎沸之势。
也让很多人目瞪口呆,惊呼不可能,可待消息坐实之后,有的人之前有多反对,如今就有多拥护,人啊就是那么贱。
王府大多数人也是慢慢从街市上得到消息的,先是厨房早起买菜的大婶听读书人在路口朗读官府告示,随后又是来做工的工人们陆陆续续带来的消息,加之多番打听,终于坐实此事。
诗语见外面有了消息,也再无顾忌,放出消息去,瞬间就传遍王府。
王府里的人激动高兴,都不是外面人可比的,毕竟外人再怎么说,看好也好,不看好也罢,都是旁观人。
对于王府中人而言,王爷的荣辱就是他们的荣辱,王爷的胜负也是他们的胜负,那是自家事。
所以很多人听说大捷的消息后,激动得嚎啕大哭起来
有很多是激动,也有后怕,潇亲王去世后,王府失意的日子,他们已经熬怕了,如今好不容易在小王爷带领之下大家都好过来,要是一仗败了,又回到从前可如何是好。
现在好了,王爷不仅没败,还如武曲降世,旷世大捷王府只会更加光耀四方,更进一步,迎来新辉煌。
而后院的几个小姑娘,也高兴的挤在诗语怀里狠狠哭了一顿,家里诗语年纪最大,最沉得住气,平时就像姐姐,以前她们不敢哭,怕不吉利,现在再也忍不住了。
诗语也传令下去,给府中众人发喜钱,等王爷凯旋回来,就设大宴,一下更加欢庆了。
沸沸扬扬的闹腾中,整个开元欢天喜地,消息还在向外蔓延,关于新晋晋王李星洲的传奇故事,也开始由北往南,像是一阵席卷中华大地的春风,迅速传播开。
以前人们说起景国这位少年王爷,即是期许,又不敢期许过高,因为他打过仗,而且打得漂亮利落,给文悦武嬉,在冢道虞老后屡屡征战不利的景国带来一丝曙光。
可同时人们有不敢太过期许,怕年幼的晋王担受不起他们的厚望,毕竟经历那么多的失望,景人心理都已极度脆弱。
晋王只打过叛军,打过匪寇,叛军匪寇与辽国精锐正军总归是不同的。
可经此一战,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认定平南王就是中兴神将,景国之未来
可想而知,各种吹捧和传奇故事必会接踵而来。
“到这一步,你怎么看”
荒院中的老树下,德公和冢道虞已经静坐许久,德公端着茶杯笑问。
他之前不敢与冢道虞走得太近,一来怕皇上猜忌,二来冢道虞是皇上下令贬谪的,怕遭牵连。不过经这半年来的沉浮,他自觉又劳累又深感无力,年事已高也就不管那些了。
和他一个年纪,经历一个时代往事的人不剩多少,只有一个冢道虞和他一样垂垂老矣,再不说说也许永远没机会了。
冢道虞直接道“都看不懂能怎么看说打仗我是老了,不过看法是有,我没像你一样的漂亮孙女,否则也嫁。”
“呵呵呵”德公抚须长笑,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志得意满之色“说来当初皇上把阿娇许给他的时候,老夫还想着如何推脱,阿娇那孩子起初也是不满,如今不过几年,回过头来真是沧海桑田。
他这短短几年所做的事,只怕比老夫半生还要精彩纷呈,令人惊叹。”
“这就是天命之人吧。”冢道虞喝一口茶““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收了他府上的银子,如今都说不出他的坏话了。”
德公笑道“我看不是银子的事。他也是觉得你该受敬重,那小子狡猾得很,别人可没见他帮过。”
冢道虞摇头“我们有隙,当初若不是老夫反对,他接管新军就不会那么麻烦,现在看来要是他真没接过新军,老夫就是千古罪人了。”
“谁又能料到呢。”德公慢慢道“不过他这次回来只怕是稳坐东宫了,也不知将来会怎么样。”
“你不怕朝中生乱吗,毕竟这样的节骨眼可不能大意。”冢道虞微微皱眉。
德公明白他的意思,于是点头“自然怕,不过那莽撞小子待久了老夫也学得一个道理,讳疾忌医不是长久之计。
长痛不如短痛,这也是个大好机会,正好北方平定下来,朝中弊病也是时候清一清了。”
冢道虞喝茶,没做评价。
“不过我听他说想请你去给王府里的学生授课。”德公突然道。
冢道虞一愣,随即摇头“我只懂杀人,不懂教人。”
“那真是可惜。”
“是啊”
五百八十六、怪力乱神(上+下)
上京皇城金殿中,完颜乌骨乃高坐上方,手中正看着一封书信,下方金盆中烧着炭火,虽然还是初秋,北方已经隐约能感受到寒意。
最重要的是,高坐上方的完颜乌骨乃虽正值壮年,可此时已瘦弱很多,眼窝深陷,披着厚厚裘衣,显然是病弱之躯,受不了寒。
下方陪坐的有其弟及其最依仗的悍将完颜宗弼,皇长子完颜亮,金国尚书令刘旭,以及回过刚因功加吴国公主的完颜盈歌。
下方席位,还有十几位女真各部族长老,以及金国重臣。
刘旭刻意挑了一个靠近上方的位置,远远避开完颜盈歌,自从公主回来之后他就往南跑,随后去居庸关,就是为避开吴国公主。
但到此时,已避无可避,他只好装作看不见,在刘旭看来,两人相差二十多岁完颜盈歌说出那种话,简直乱人伦天理,可对方是公主,他也不好说什么。
最近,南方来大批流民涌入中京、上京,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传说和风声,辽南京无定河海河上游,景国叫卢沟,当地人叫无定河畔,景国平南王麾下大将狄至以几百人以景国仙术大破辽军数万,战斗时大风一起,烟雾缭绕,地动山摇,辽军瞬间死伤惨重,于是景军直接攻破南京城
另外一边,平南王轻率西路军,攻破蔚州、安定重镇与其会师
这样掐指算来,从平南王出兵算起,短短几十天,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辽国就亡了
此事起初只是南方商旅还有逃亡北上的大批流民纷纷提起,初传到宫中时大家都不相信,都说只是玩笑话罢了。
景军再厉害,一月之内,连克蔚州、安定、南京,还大败辽国数万精锐,简直天方夜谭。
如果是别的小城还好说,蔚州、安定可是太行山以西的咽喉要地,南京城更是,于天下而言都是要地重镇。
再者辽国最后的数万精锐,连一生百战百胜的英主完颜乌骨乃都要暂时避开,让给景国,别说什么几百人,还有的没有的景国仙术
就是给景国十万大军也不看好景国,毕竟之前十几万大军还被耶律大石残兵败将击溃呢。
辽人急了也会鱼死网破。
如此形势,怎么可能是一月之内呢就是一年、十年,景国也未必能拿下南京。
为此当时皇上也好,魏王完颜宗弼也好,皇长子完颜亮也好,就连刘旭也只是当成无知百姓笑谈而已,并未放在心上。
谁知当晚,山海关驻军几百里加急的快报就呈送到宫中案头。本来就寝的皇上也在半夜被惊起,战报写得清楚,景国真的攻破了南京
而且没有围城,没有鏖战,从头到尾只有一天时间
一天烽烟之后,辽国数万精锐战败,死者铺满无定河边,南京陷落
那夜刘旭也被从睡梦中唤起,等看到战报时,他自己也愣了许久,夜里微凉,他硬是一个子说不出来。
第二天,居庸关的战报也来了,还是太子亲自起笔,这次战报更加清晰,更加具体,因为太子说他亲临前线,在南京城无定河上游岸边山岗上目睹了一整天的战斗。
但更加具体,也更加令人惊人,更加令人匪夷所思。
因为太子完颜离信报中写得清清楚楚,景军无定河北岸主力确实不似北上逃亡的流民说的夸张的几百人,而是似二三千人。
太子居然说二三千人击溃辽国数万精锐主力
接下来还有更加离奇的,说平南王麾下景军会使妖法,可能有景国仙家高人相助,因为与辽军对战是地动山摇,烟雾缭绕,火光闪烁,宛若召雷,每次都能催折马匹,撕裂人躯,令辽军无法还手,一触即溃。
还说一天到晚,辽军死者数不胜数,无定河北岸放眼尽皆残躯死尸,少言万数,而景军折损可能“几几乎不足百人”
当时不只是刘旭自己,就连皇上和在场诸位都看傻了,太子莫非有疾才会写出这样的战报来
不过刘旭随即站起来为太子说了几句公道话,因为他发现流民的传言也好,山海关驻军的战报也好,都和太子一样提到不可思议的东西。
只不过流民们说是景国仙术,山海关的驻军说可能是妖法,而太子则直言是妖法,而且他们的描述说辞还都大同小异。
流民说烟雾缭绕,地动山摇,响声震天。山海关驻军也说到烽烟四起,响声震天。而太子则说烟雾缭绕,火光闪烁,地动山摇,可能是召雷
若一两人之言可以说是巧合,可如果这么多人都说着差不多的话,那其中说不定真有问题。
当时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心中一沉,毕竟神鬼之言,大家都是忌讳害怕的,金国多信佛,但也有人信景国道教,听说过那些仙人传说。
如果是真的,这世上真有怪力乱神之实那可如何应对
皇上也当场就下令派出斥候八百里加急往南走,去一探究竟,同时给居庸关的太子,山海关的驻军回信,让他们再探详细,速速回报。
数日后,斥候回来,带回来的消息是南京城外已被打扫干净,没留下什么东西,但南京城确确实实已被景军占据,还驻有大量精兵。
这下,所有人的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连刘旭这个儒生也有些心惊胆战,没留下任何痕迹不重要,重要的是景国已经短时间内攻占南京,那辽国精锐主力肯定是败了,那些消息已做实一大半
刘旭是儒生,儒家讲天命,不信鬼神,但是说归说,心里到底怕不怕又是另外一回事,事情越发离奇了,甚至离奇到以他们的见闻常识难以理解。
随斥候一起来的,还有一封太子亲笔信,和景国平南王的亲笔信。
此事,皇上看的正是平南王的亲笔信。
太子的信众人已经传阅过,太子又补充一些细节,比如景军的船在无定河中吞吐火焰,还发出巨大的声响,烟雾缭绕,能够大片的将辽军打成烂泥;比如无定河南岸的二三千景军起初以奇怪的方形摆阵,一路从东到西,缓缓推进十几里,所到之处辽军溃散,无法与之交锋。
再比如辽军骑兵从上游强渡,围堵辽军溃兵,迫降者漫山遍野,数也数不清,几数万辽军大多数要么被俘,要么被杀
这份战报中不似之前的仓促,而是把当天南京城外的战斗,从早一直到傍晚都写一遍,这下看来令众人更加清楚的了解当天所发生的事情。
可看一圈之后,众人眉头紧皱,更加一脸疑惑了,因为这更似妖法了,写得也详细,吞吐火焰的船,能将大片人催折撕裂,冒火的短矛,瞬间能让大片人倒地惨死
难不成还真是景国仙法不成甚至太子还自言确有想南下景国求仙问道之意气得皇上大骂其蠢材。
不过这些都已不重要了,目前众人更加好奇的是皇上手中的书信,因为此信乃是景国平南王亲笔,那些怪力乱神之事,都是出自他之手。
之前也听过其以一千败十万之类的故事,还有人说他雷神将军,或是文曲星降世,大家只觉好笑,当做民间胡言乱语,可现在再听这些故事似乎有些微妙了。
众人好奇的目光中,完颜乌骨乃抖了抖手中书信,缓缓道“他向朕要一个人。”
没人说话,只是静待下文。
“前辽国公主,耶律雅里。”完颜乌骨乃有些虚弱的道。
完颜宗弼率先一拍身前案桌站起来“岂有此理那女人已许给亮儿,他想干什么天下漂亮女人那么多,他偏偏盯着这一个,我看他是故意挑选,想羞辱我大金国”
完颜乌骨乃摆摆手,示意他不要激动,完颜宗弼才气冲冲的坐下。
随即他看向刘旭,刘旭拱拱手站起来,众人都看过来,没多少异样眼色。
金国立国,皇上登基,外战结束之后,他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因为战争一停,接下来就是治内。
分封王侯,封赏功臣,皇上早就定下基调,要尊奉孔孟,按照中原的规矩来,自然很多事都都要咨询他,甚至直接交给他去做。
这样一来,他一下从众矢之慢慢变成朝中最受人追捧巴结之人,毕竟封赏的权势谁不想要呢
加之平南王的大胜也让之前很多反对讥讽他的人态度大变,纷纷向他示好,因为他之前再三提醒皇上要小心景国那年纪轻轻的王爷。
初时众人不以为然,甚至讥讽,如今平南王事迹传来,证明他去年说的话是对的,自然有人佩服到折服,这事他是万万没想到的,居然无意中假敌之中,巩固自己地位。
他如今又被皇上加尚书令,在金国朝堂是越混越好了,之前的苦楚辛酸、排挤打压已过去大半。
如今他在说话,所有人都给予足够尊重,而非嘘唏不听。
“皇上,臣认为平南王之所以如此,一种可能是他抓着耶律大石了。”刘旭道,这话一出,引来纷纷议论。
“就算平南王好美色,不知节制,荒淫无度,想图新鲜找个外国公主试试,也犯不着向我们要一个面都没见过的人,这人美丑他都不知道,还要冒着得罪我大金国的风险。
而耶律大石之前皇上给他的交换条件就是善待耶律雅里,辽国宫中旧人也说过耶律是非常关心也看重他这个后辈侄女。所以依我看有可能耶律雅里是条件,耶律大石向平南王开出的条件。
猜你喜欢